2013福建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考点与要点归纳汇总-打印版

更新时间:2024-04-05 22:3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考点与要点归纳汇总

小学教育学考点与要点归纳

1.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学校最早出现在埃及,中国出现于夏朝。

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随之颁布的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3、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简答) 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我国主要实行六三制义务教育,部分实行八年制) 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⑥更加注重教育制度的国际交流; 4、古代中国教育

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比较完备,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形成了六艺教育,即六门课程:礼、乐、射、御、书、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

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一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5.中国古代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6、近代教育的特别表现: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德国最先提出实行义务教育。)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7、20世纪以后世界教育的特征:进入20世纪以后,教育在数量上获得更大的发展,义务教育普遍向中等教育延伸,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普遍重视,政治道德教育普遍呈现出国家主义的特征。 二次大战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8、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学科。 9.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很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大力创办私学,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重视因材施教。他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习与行动相结合。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材施教 启发教育) 性相近,习相远(个性差异主要是靠后天形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学而知之(因材施教)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忠孝与仁爱)

先秦时期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墨翟以“兼爱”和“非攻”为教,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使用技术的传习。(亲知,闻知,说知)

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战国后期,《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

第 1 页 共 36 页

观。主张启发式教学,主张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循序渐进。

君子之教,育也,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启发式教学)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学不躐(循序渐进)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在西方,教育学的思想来源,以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

苏格拉底以问答法(产婆术)著名。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引导生自己思考,自己得出结论。

柏拉图把人分成三种集团或等级:哲学家、军人、劳动者。他认为教育与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以培养未来的统治者为宗旨的教育乃是在现实世界中实现这种理想的正义国家的工具。柏拉图代表作为《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禀承了柏拉图的理性说,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他认为,教育应该是国家的,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代表作是《政治学》。 10.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填空,选择) (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夸美纽斯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提出“泛智教育”,他的教育思想反映在《大教学论》1632中。<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从理论上论述了班级授课制。 洛克《教育漫话》1693 提出“白板说”,主张绅士教育。 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教育漫话》 卢梭教育体小说的《爱弥儿》1762,宣扬了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爱弥儿》 康德是在大学里开设教育学讲座的第一人。提出人是唯一需要改造的动物。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1776-1841)的《普通教育学》1806(共3篇14张)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形成,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赫尔巴特被称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三中心:教师,教材,课堂 四段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传统教育派 ①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在教学上,他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②杜威和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杜威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三中心:学生,经验,活动 11、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在全世界的传播,是近世纪人类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事件。

2、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 20世纪20年代,中共早期党员杨贤江著《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著作。 3、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使得教育学越来越呈现多元化的格局。 第二章小学教育

1.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发展

小学教育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学制中第一个阶段的教育,也称初等教育,教育对象一般为6岁~12岁的儿童。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对全体公民实施的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 (1)我国古代的小学教育 我国的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春秋末期办私学成为一种风气,以“孔氏(孔子)私学”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此后,官办和私办的小学在我国各朝代开始并存发展。 (2)我国近现代的小学教育 1、1878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近代小学的开端。 2、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规定设初等小学堂,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 3、公立小学晚于私立小学,公立小学的始祖是上海 南洋公学。共设国文,算术,英文,舆地,史学,体操6科。

第 2 页 共 36 页

4、中国近代第一个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

5、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突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明确将小学堂定为义务教育。

6、中华民国的小学教育:1915年实行德国的双轨制,分为国民学校(实施义务教育)和预备学校(以士族子弟为对象。)

7、五四(1919年后)颁布《学校系统改革案》,也称新学制(壬戌学制),规定小学六年4-2制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之后。

近现代中国小学教育发展变化的基本特征是:(简答) . ①逐步明确了小学教育为普通教育、义务教育的性质。

②学制改革逐渐向世界其他国家靠近,采用修业年限为6年的“4—2”学制。 ③逐步明确小学教育是为培养合格公民打基础的教育。 ④从小学堂到小学校都有了公立和私立两类。 (3)建国以后的小学教育 A、普及小学义务教育: 建国之后,从1986年开始推行九年义务教育。规划义务教育覆盖率96年40%-45%,

98年覆盖率60%-65%, 2000年覆盖率85%。 B、学制改革试验:我国正在由6-3制向九年一贯制发展。 2.义务教育

(1)义务教育的概念

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世界上有的国家或地区又称强迫教育、公民教育。

辨析: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包括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在内的普通中小学教育。 全民教育:实施途径(早期儿童护理与开发及学前教育,正规基础教育,非正规教育与继续教育。) 普及教育:包括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普及职业教育。 免费教育:属于高等教育 师范生免费教育 免费性的普及义务教育:从2008年秋季开始 (2)义务教育的意义(简答)

①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又会不断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②体现着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的水平,又会促进现代文明的提高。 ③可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又可以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 (3)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

1986年4月第六届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下简称《义务教育法》)是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

立法依据: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立法宗旨: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保障义务教育的实施。 提高全民族素质。 3.《义务教育法》的基本内容与实施

《义务教育法》共18条,对义务教育的指导思想、实施对象及年限、学制、管理体制、办学条件、各方应履行的责任与义务等方面作了具体的规定。 (1)义务教育的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2)义务教育的实施对象及年限

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均为适龄义务教育学生;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儿童的入学年龄可推迟到7周岁;我国义务教育的年限为9年。 (3)义务教育的学制

“义务教育可以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我国义务教育的学制年限通常有“六三学制”、“五四学制”、“九年一贯制”。 (4)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

我国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

第 3 页 共 36 页

4.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 小学教育的内容具有普及性、基础性 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5.教育目的的意义

教育目的是人们对教育活动的一种设计。小学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小学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小学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 小学教育目的是小学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贯穿于小学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小学教育活动具有指导意义,它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评价作用。

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能否遵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是教育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关键。 6.制定小学教育目的的依据(简答)

(争论: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依据个人需要来确定。 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3)人们的教育理想

7.我国小学教育目的表述(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简答)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西周时期“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8.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简答)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知识点梳理

1.身心发展的概念

狭义上讲:个体出生到成年期身心两方面所发生的积极变化。

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理的发展,包括身高体重的增加,骨骼构造的变化,神经组织的变化等。二是心理的发展,包括认知和意向两方面的发展,认知的发展指感知、记忆、思维等方面的发展;意向的发展.指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的发展。 2.身心发展的动因(选择、填空) (1)内发论

内发论者一般强凋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孟子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

孟子: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 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西方优生学创世人英国高尔顿 美国格塞尔提出了个体发展的成熟决定论和威尔逊提出了基因复制决定人的一切行为 奥地利精神分析家的创始人 弗洛伊德 (2)外铄论

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我国古代的苟子、英国哲学家洛克、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都是外铄论的代表人物。外铄论者一般都注重教育的价值,关注的重点是人的学习。

荀子: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立好愉逸,人性皆恶,其善都伪。 教育使人去恶。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足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等等)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等)在个体活动中产生作用的结果。 3.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简答 填空)

第 4 页 共 36 页

(1)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拔苗助长,凌节而施

皮亚杰个体认知发展规律,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 科尔伯格人的道德认知 前世俗水平 世俗水平 后世俗水平 (2)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狼孩的故事

不能搞一刀切,一锅煮。乳儿期(0-1)婴儿期(1-3)幼儿期(3-6)儿童期(6-11、12)少年期(11、12-14、15 )青年期(14、15-16、17)

(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聪明早慧,大器晚成

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五岁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4)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盲人耳朵好

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一刀切 4.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素质,社会生活条件,教育及个体的实践活动。 (1)遗传及其作用

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遗传是个体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遗传的作用表现在:(简答)

①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②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③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身心发展和发展的年龄特点(填空) ④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2)环境及其作用

人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发展。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人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 环境对人的作用表现在:(简答)

①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

②环境决定人的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 ? (3)学校教育及其作用 ①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原因是:(简答)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Ⅱ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Ⅲ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②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简答)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Ⅱ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与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Ⅲ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Ⅳ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 (4)个体在社会实践中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个体的实践活动是个体发展得以实现,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从活动水平看,个体的实际实践活动由生理,心理和社会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 个体的实践活动体系中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最基本的是认知活动。第三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是人与环境之间最富有能动性的交换活动,是一种能量的交换,体现了人的主动选择。

5.童年期儿童发展的主要特征

第 5 页 共 36 页

(1)童年期儿童生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童年期是生理发展相对稳定与平衡的时期,身高、体重、肌肉的强度和耐力、肺活量的增长都相当均匀。 (2)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简答或填空)

①观察。教师应引导儿童从观察知觉事物表面特征发展到知觉事物的本质特征。 ②注意。小学生的有意注意不断发展,需要教师及时提示和提出要求。

③记忆。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是形象记忆。要注意运用直观教学,使记忆系统化。

④思维。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差。

⑤情感。我们把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成为情感。小学生的道德感比较模糊,理智感大多和具体事物相联系。

⑥自我意识。小学低年级儿童独立评价自己的能力相对较差,中年级开始逐步学会把自己的行为和别人的行为加以比较来评价自己的行为。 (3)童年期儿童的学习特征

狭义的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义务。 ①低年级儿童难以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

②学习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的称赞、父母的夸奖 ③学习兴趣与习惯

④对学习结果的重视程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强 6.小学教育的特殊任务

总任务:为儿童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和为初步生活做好准备。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根本任务就是打好基础,即要求学好语文、数学,打好读、写、算的基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使小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自己的手和脑,运用自己的智慧与体力,为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公民打下基础,为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

教育的自身状况是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和前提,他主要包括物质条件,教师队伍,教育管理。 第四章 学生与教师 知识点梳理

1.学生的本质属性

(1)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和发展需要的人

A学生是人:学生是能动的主体,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

B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的需要: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学生是具有发展需要的人

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成为现实性取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和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填空) (2)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学生的发展性与学生的不成熟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正因为不成熟,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学校和教师才大有可为。

学生学习的特殊性表现在(简答):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的社会属性的人。(填空) 2.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

《儿童权利公约》是维护儿童少年的社会权利的主体独立地位。 《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基本原则是: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的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基本权利是生存权(最基本的人权),受保护权(包括社会对儿童的保护和儿童自我保护),参与权,发展权。

学生的身份:中小学生是国家公民 是国家和社会未成年的公民, 是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学生与学校间的法律关系: 教育与被教育,管理与被管理 平等的权利主体关系。 3.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简答,填空) (1)学生的受教育权

学生的受教育权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和公正评价权。 (2)学生的人身权

第 6 页 共 36 页

身心健康权(吸烟,暴力图片,校舍安全)、 人身自由权(非法拘禁,关禁闭)、 人格尊严权(体罚,变相体罚,谩骂)、

隐私权(宣扬学生缺点和隐私,拆毁信件日记)、 名誉权、荣誉权(歪曲学生的生活习惯,作风,观点) 身心健康权是人身权的最基本权利。 为了保障学生的人身权,学校和教师的职责是: 第一,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第二,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第三,学校和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共同做好校舍维护和防护工作。

第四,对侵害学生各项人身权的行为应积极予以劝阻、制止或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4.学生的义务

一是遵守法律、法规。

二是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三是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四是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5.教师职业的性质 狭义的教师: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并在学校教育机构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第一次从法律上确认了教师的社会地位的专业性。 教师职业的性质: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6.教师职业的特点 (重点)

(1)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父母与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 (教师的职责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夸美纽斯

当然,教授某一门功课,教师的态度影响着学生??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加里宁) 教师的管理类型:强硬专断型,放任自流型,民主管理型 7.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重点)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教师要具有学科知识素养、广泛的文化素养、教育专业素养。 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

(1)敬业。敬业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第一要素。树立敬业精神的关键是依靠教师内在的品德修养。 (2)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要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学生观、教育质量观。 (3)掌握教育理论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对所教知识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向学生传授知识、施加影响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 (4)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简答):首先要求准确,明了,有逻辑性,其次要求富有感情,有感染力,再则是富有个性,能够体现出一名教师的独特风格。

一个能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应该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理,把知识一道带进去。------夸美纽斯 教师要善于解疑,善于设疑,激疑

现代教师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理论素质,职业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填空)

8.教师的人格特征

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个性的品质特征,良好的个性品质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 一名称职的教师或优秀教师必须具备以下人格特征: (1)情绪稳定,性格开朗,兴趣广泛;

(2)坚定的意志和积极的进取精神;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包括个人教学效能感和一般教学效能感。 (3)心胸开阔,兼容并包。 9.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第 7 页 共 36 页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1)教学上的授受关系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 ①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

②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③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自主学习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积极地获取知识。 (2)人格上的平等关系

①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 ②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现代的师生关系是以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热爱学生为基础,同时,又看到学生是处在半成熟,发展中的个体,需要对他们正确指导。

(3)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影响。教师对成长中的儿童和青少年有着巨大的又是潜移默化的影响。 没有对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堆真理的追求。---------列宁 第五章 课程

1.课程的一般概念

“课程”是指课业及其进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问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一般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学科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业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于1859年出版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2.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具体的制约因素有: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4)课程理论:形式教育:强调古典学科,强调形式训练 实质教育:强调向学生传授实用的知识

学科中心论:以学科教学为核心,忽视儿童身心发展 儿童中心论:代表美国杜威

社会中心论,社会就是教育是这种理论的典型口号 3.课程类型

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 根据任务,可以把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注重基础学力的培养 三基“读写算” 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拓展型课程(拓展能力,开阔视野)

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

根据课程的制定者,可以把课程分为国家课程(一级课程,按研制—开发—推广的模式,实施自上而下政策)、

地方课程(二级课程)、

学校课程(采取实践—评估—开发的模式,实施问题解决自下而上的政策)

根据课程的组织方式,课程可分为科目本位课程、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经验本位课程。 4.课程设计的概念

课程设计是指课程结构的编制,既包括课程体系结构整体的编制,也包括具体课程的编制。前者主要解决依据培养目标设置哪些课程和如何设置这些课程的问题,涉及到基本的理论要求和不同形式的优化组合;后者主要解决课程标准问题,这实际上即指课程计划(或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小学课程的设计要以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为最终目的。 课程设计的层次:宏观(义务教育的课程结构,普高的课程结构设计) 中观(科目设计,学科设计,课程编制) 微观(教师的设计)

课程设计的类型:水平式(适合高中和大学);垂直式(螺旋式设计和逐步深入的编排) 课程设计模式:学科中心设计,学习者中心设计和问题中心设计 5.课程计划

第 8 页 共 36 页

(1)课程计划的概念

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制定的。 (2)课程计划的内容

①教学科目的设置 ②学科顺序 ③课时分配 ④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 制定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是 学科设置。 (3)课程计划编制的原则 (简答)

一是合目的性:保证实现教育目的与任务,体现课程结构的完整性。 二是合科学性:依据科学的课程理论,处理好知识的基础性和多样性。

三是合发展性:要与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相一致,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 (4)课程计划对学校和教师的指导意义

课程计划体现了国家对学校教育的统一要求,是学校组织教学工作、确定工作步调的依据,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和其他活动的依据。 6.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即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

学校组织教学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对学校和教师的指导意义:教学大纲是国家对各门学科的教学提出的统一要求和具体规格,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教学大纲的构成:说明部分,本文部分(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其他 课程标准(2001年将教学大纲改成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也是国家管理和评价教育质量的基础性文件。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五部分。 7.教科书

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根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教科书的结构:按学年或学期分册,划分为单元或章节。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部分。 教科书编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1、 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卫生美,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 2、 教科书的内容阐述要层次分明,文字表述要简练、精确、生动和流畅;篇幅要详略得当。

3、 教科书标题和结论要用不同的字体或符号标出,使之鲜明、醒目。封面、图表、插图等,要力求清晰、美观。

字体大小要适宜,装订要坚固,规格大小,厚薄要适度,便于携带。 教科书的作用:

1、 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教学的主要材料。 2、 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3、 根据课程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 4、 确定本学科的主要教学活动,课外活动等。 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第一,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在内容上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第二,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第三,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 第四,在教材的编排上,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第五,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第六,教科书的编排要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8.我国小学课程

(1)小学阶段课程的性质 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可接受性和发展性。 (2)我国小学课程设计的原则

①高度的科学性和高度的思想性的统一

第 9 页 共 36 页

②要以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的为最终目的 ③要适合小学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④贯彻幼儿、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衔接的原则 ⑤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等等

(3)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简答) ①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 ②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 ③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

社会时代的发展的状况与需要,是形成不同时代学校教育课程结构体系重大差别的重要原因。 第六章 教学(上) 1.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教学是师生双边共同的活动,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的,具有多种形态,包含多项内容。教学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上课是教学活动的基本方式。 2.教学的意义

第一,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第二,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第三,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3.小学教学的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俗称双基教学)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 智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其中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 教会学生学习,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培养有开拓精神的创造型人才的需要,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4)培养小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奠定科学的世界观基础 4.教学过程的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以前教学过程分为:孔子是第一个将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观点纳入教学过程的教育家。

西方第一个建立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是昆体良。 摹仿—讲述—练习

一切只是都是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夸美纽斯 分为 感觉—记忆—理解—判断 杜威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直接经验的不断改造的过程。

凯洛夫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依据,教学过程分为感知—理解—巩固—应用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赫尔巴特 当代教学过程分为:信息加工理论(加涅) 结构教学理论(布鲁纳)教学与发展理论(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巴班斯基) 5、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学生个体的认识具有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是教师领导下的认识,这是其特殊性。 6.教学过程的特点(简答)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A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知识是智力活动的内容,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B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知识的掌握需要智力活动的参与,智力发展的水平影响知识掌握的效果。 C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辩证统一。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依

存,相互促进,两者统一在同一教学活动中。

(3)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掌握知识是形成思想的基础,学生思想的提高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在教学中要防止两种偏向,即单纯传授知识、忽视思想教育的偏向,脱离知识的传授而另搞一套思想教育的偏向。应把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第 10 页 共 36 页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 现代教学论强调教与学两者的辩证关系,承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承认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6.教学过程的结构

教学过程的结构指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教学过程没有一成不变的程式,且呈现多样综合的特点。 激发动机(教学的准备阶段) 领会知识(教学的中心环节)

包括感知教材(是学生理解教材掌握知识的基础),理解教材(是领会知识的核心和关键。) 巩固知识

运用知识(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 检查知识

7、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8、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

A全面发展的教学观:教学重理论更重过程 教学关注学科更应关注人 B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

C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教育必须回归生活世界,回归儿童的生活。 第七章 教学(下) 1.教学原则的概念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遵循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教育原则是怎么制定出来的:教学原则源于教学实践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学规律提出来的

教学原则的确立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制定教学原则还要考虑教育的目的,任务。

教学原则范围:孔子: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记:教学相长,启发诱导,长善救失 2.我国目前小学教学原则有: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巩固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分为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广播,电影,录音电视,电子计算机),语言直观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 ----- 荀况 教学中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要明确直观教学的目的,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 2、直观手段的运用要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4、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2)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提出的。 也是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特点的体现。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学记: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苏格拉底:问答方式(产婆术) 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第斯多惠 教学中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贯彻启发性原则的首要问题。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提问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导思考,实施启发式教学的主要途径。 3、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将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实际。 4、发扬教学民主,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 (3)巩固性原则 第 11 页 共 36 页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教学中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理解知识是巩固知识的基础。 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4)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拔苗助长 学不躐 不陵节而施 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休(学记) 虽不可缓,又不欲急迫,在人固须求之有渐----张载

应当循序渐进的学习一切,在一段时间内只应把注意力集中在一间事情上。------夸美纽斯 教学中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

1、教师要按教材的系统进行教学 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握关键。 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5)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孔子是中国最早重视因材施教的教育家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荀子: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能力训练的关系。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3.教学方法 (1)概念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2)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一是依据教学目标,教学任务 选择教学方法, 二是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选择教学方法, 三是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 选择教学方法, 四是教学条件 选择教学方法, 五是教师自身的素质 选择教学方法 (3)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我国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讲述,讲解,讲演)、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和练习法(按能力分: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际操作练习;技能分:模范性练习,独立性练习,创造性练习)等。 4.教学组织形式

(1)概念和形式(填空)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 个别教学制(最早的教学组织形式)、

第 12 页 共 36 页

班级上课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中首次提出,我国最早在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中实施,在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中以法令形式确立)、 分组教学制(按学生的成绩和能力不同来分组)、 设计教学法(美国的克伯屈在1918年创行的)

道尔顿制(美国的柏克赫特提出的,是一种自学辅导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培养生的自学能力。)。 (2)班级授课制是我国现行的教学组织形式 我国现行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复式教学,现场教学和个别教学 ①班级授课的优点 (简答 重点)

一是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提高教学效率 二是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是有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

四是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②班级授课的缺点

不利于因材施教 不利于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 不利于理论联系实际 班级授课的类型和结构

课的类型即课的分类。根据教学的任务可分为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 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的数量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根据使用的教学方法来分有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复习课等。

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顺序和时间分配。

综合课的结构一般包括: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5.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 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

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①钻研教材(课程标准,教科书,阅读教学参考资料)②了解学生③设计教学过程。 写好三种计划:①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②单元(课题)计划;③课时计划,即教案。 备课的形式: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 (2)上课(简答)

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一堂好课要: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正确,教学方法恰当,教学组织严密,板书设计合理。

(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课外作业又称家庭作业。

课外作业的形式: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实践作业,阅读作业

作业布置的要求:符合教材要求,紧扣教学内容,类型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分量适当,难易适度,要有明确的要求,对作业进行必要的指导

作业的批改:全批全改,重点批改,当面批改,学生相互批改,在教师指导下自批自改 (4)课外辅导:个别辅导,小组辅导 6.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 (1)学生学业评价的概念

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所谓学业评价,是指以国家的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有效的工具和途径,系统地收集学生在各门学科教学和自学的影响下认知行为上的变化信息和证据,并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是教学效果的反馈环节。

学校通过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可以检查教学的完成情况,从检查中获得反馈信息,可以用来指导和调节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从而改善教学,提高质量。 (2)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 ①观察法 ②测验法: 以笔试为主,是考核,测定学生成绩的基本方法。 测验的质量指标主要有信度、效度、难度与区分度。 常用的测验有:论文式测验、客观性测验、问题情境测验和标准化测验。 ③调查法: 一般通过问卷,交谈进行。

④自我评价法:运用标准答案,核对表,录音机,录像机 (3)学生学业评价的方式

第 13 页 共 36 页

常见的评价方式有考查(课堂提问,检查书面作业,书面测验)和考试(期中,学期,学年,毕业考试)。考查与考试的结果一般都量化为分数显示出来,常用的记分法有百分制和等级制两种。 第八章 德育

1.德育和学校德育

德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则专指学校德育, 即教育者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内对青少年学生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所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 的影响。 学校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教育活动,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和阶级性、继承性与共同性。

小学德育是针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它具有鲜明的特点,表现为小学德育的基础性和奠基性。 2.小学德育的构成

我国小学德育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又相互区别,政治、思想教育是目标,是方向,它完成的是儿童发展的定向性任务,而道德教育则是基础,是关键,它完成的是教人做“人”的思想及行为上的准备。 3.小学德育的意义

(1)小学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

德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具有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 (2)小学德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小学德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奠基工程和未来保证 4.我国小学德育目标

小学德育目标是教育者依据教育目的,通过德育在儿童品德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亦即小学德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

我国小学德育目标确立的依据:

1、我国社会发展对政治、思想与道德提出的心要求。

国家要求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是制定小学德育目标的根本依据。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成了这个时期的培养目标。 2、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3、我国的教育目目的。

我国小学德育目标具体包括:

1,培养儿童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意识。 2,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 3、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 4,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的能力。 小学德育的内容

确定小学德育的内容的依据:教育目的和小学德育目标,教育对象的特点,社会发展的要求。 《小学德育纲要》提出了10条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

小学德育内容是教育者依据小学德育目标所选择的、用以形成儿童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原理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小学德育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 6.小学德育过程 (1)概念及构成要素

小学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小学德育目标对儿童在品德发展上所提出的要求,借助于相应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对儿童的政治意识、思想观点和道德品质等方面施加影响,并引导儿童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儿童品德发展的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德育过程中的各要素,通过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活动而发生一定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并在这种矛盾运动中推动受教育者的品德发生预期变化。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最基本要素,他们是德育活动的能动主体,二者构成了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2)小学德育过程的特点

①德育过程是一个促使儿童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因素。 (知)道德认识是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第 14 页 共 36 页

(情)道德情感在学生道德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动力作用。 (意)道德意志,保持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行)道德行为,小学阶段应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开始、

②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矛盾转化的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

促进学生开展思想矛盾斗争,形成个人品德,必须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 自我教育是形成个人品德的根本动力,主要由自我评价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构成。 ③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教育影响的过程。 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过程。 ④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7.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德育原则对制定德育大纲,确定德育内容,选择德育方法,运用德育组织形式等具有指导作用。 我国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

导向性原则,疏导性原则,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相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1)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坚持党的方针和政策教育 引导学生把理想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2)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孟子: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孔子:父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讲清道路,提高认识 树立榜样,表扬为主 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 (3)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它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王阳明: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掸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利达??则其进自不能已。 马卡连柯:如果没要求就不可能有教育,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尊重一个人。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对学生的要求要合理适度,具体明确

教师的要求要持之以恒,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4)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要统一校内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保持教育的一贯性和连续性 (5)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产其所安” 体现因材施教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全面,深入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从学生实际思想特点出发进行教育 8.德育的途径

德育的途径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我国小学德育的途径有多种,如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少先队活动,班主任工作等等。其中基本途径是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学校应全面利用各个德育途径的作用,使其科学地配合起来,以便发挥德育途径的最大的整体功能。 赫尔巴特:教育永远具有教育性。 9.德育的方法

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教育者的

第 15 页 共 36 页

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 我国小学德育方法主要有:

说服教育法(主要形式有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 谈话包括课内谈话和课外谈话,集体谈话和个人谈话)

要求:说服教育要有针对性 说服教育要有科学性 说服教育要有情感性 说服教育要讲究语言的艺术 榜样示范法:特点: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把抽象的思想准则,道德规范具体化,人格化,

三种榜样: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榜样。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要求:选好学习的榜样,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引导学生吧学习榜样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实际锻炼法:主要方式:学习活动,社会活动,生产活动,知行生活和学习制度 要求:坚持严格要求,调动学生主动性,注意检查和坚持 情感陶冶法:主要有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等方式

要求:创设良好的情景 陶冶教育要与启发说服相结合, 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表扬的形式有赞许和表扬 表扬有口头表扬,书面表扬,同胞表扬 批评的形式有严厉的目光制止,口头批评,个别批评,通报批评 处分的形式有警告处分,记过处分,留校察看,开除学籍

要求:做到公正合理,切合实际 要得到学生集体的支持 表扬奖励为主,批评处分为辅 小学生的叛逆期是在少年期 第九章 班主任工作 1.班主任的历史

班主任是指全面负责一个教学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与生活等工作的教师。班主任产生于班级授课制。我国1862年在北京的京师同文馆首先采用这一形式。20世纪初,全国普遍采用班级授课制。 文艺复兴时期的埃拉斯莫斯最早使用班级一词。

清政府于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小学各学级置本科正教员一人,通教各科目,任教授学生之功课,且掌所属之职务。有一个教师担任一个学级的全部学科或主要学科的教学制度,称为学级担任制,简称级任制。

在小学设立班主任的是日本

1942年,解放区绥德专属教育科编制的《小学训导纲要》首次提出“班主任”这一岗位。 2.班主任的作用(简答)

(1)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 (2)班主任是学校领导的得力助手 (3)班主任是各任课老师的协调者

(4)班主任是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者 3.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简答)

小学班主任的职责是对全班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全面负责。 班主任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具体任务包括: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教育学生努力学习;指导学生课外、校外生活和活动;

管理班集体,指导少先队工作;协调各任课教师的工作。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 4.小学班主任的主要工作

(1)小学班主任的常规工作(简答)

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内容非常多,主要有八方面的工作:

1、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③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4、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5、组织班级教育活动 6、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7、学生的操行评定 8、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 1、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基础。

包括了解和研究学生集体,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体。

方法:观察法(经常性观察和专门性观察,这是班主任了解学生的主要方法),谈话法,

书面材料和学生作品分析法,调查访问。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1)班集体必须具备四个基本特征: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有健全的组织机构,良好的心理氛围,有共同的生活准则。(填空)

第 16 页 共 36 页

②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简答)

在学校教育中,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③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班集体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

任何一个班集体的形成,都会经历组建、形成、发展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教育培养与类化的过程。

Ⅰ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近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Ⅱ选拔和培养班干部,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Ⅲ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Ⅳ形成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形成的,成员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

4、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①先进生工作

在一个班中那些思想好、学习好、纪律好、劳动好、身体好的学生一般被称作先进生。他们一般有如下心理特点:自尊好强,充满自信;强烈的荣誉感;较强的超群愿望与竞争意识。先进生的教育,应做到:

Ⅰ严格要求,防止自满 Ⅱ不断激励,弥补挫折 Ⅲ消除嫉妒,培养正确的竞争意识 Ⅳ发挥优势,全班进步 ②后进生工作

通常指那些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暂时落后、不太守纪律的学生。后进生是一个相对概念。后进生一般具有如下心理特征:不适度的自尊心、学习动机不强、意志力薄弱。 做好后进生工作,在班主任的个别教育工作中处于首要地位。

班主任应注意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抓住时机,持之以恒 5、组织班级教育活动 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指导之下,一般由学生干部主持进行的全班性会务活动。

班会有三个特点:集体性、自主性、针对性。班会一般有三类:常规班会、生活班会和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是班级活动的主要形式。包括 交流式主题班会,文体式主题班会,竞赛式主题班会,庆祝式主题班会,实践性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的组织:选择确定主题(主题要有针对性,主题要小尽量从小处着眼,主题要新),(简答)

精心组织实施, 总结深化,提高效果。(填空)

组织主题班会应注意的问题:主题要明确,要有的放矢,形式要多样,要人人参与

6、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班主任要统一科任教师的影响,要统一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影响。 7、学生的操行评定(在各方面对学生进行小结与评价):学生的操行评定具有导向,激励,发展功能 操行评定的一般步骤:学生自评,小组评议,班主任评价,信息反馈(填空)

班主任如何写操行评定:包括优点,缺点,期望或今后努力方向 以鼓励和激励为主。 遵循的原则:客观性原则,激励性原则,个性化原则,全面性原则。 8、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班主任工作计划是有目的的开展班级工作的依据,也是提高班主任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包括学期计划,月或周计划以及具体的活动计划。

学期计划包括:基本情况,班级工作的内容,要求和措施,本学期中主要活动与安排。 班主任工作总结一般分为: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填空) 第十章 课外活动 1.课外活动的含义

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它是学生课,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发展素质教育的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 学生是课外活动的主体,教师在课外活动中主要起辅导作用。 实教必有正业,退居必有居学 出自学记

1986年《义务教育》中,第一次把课外活动正式列入总计划。 2.课外活动的特点:自愿,自主。实践 (1)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 (2)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 (3)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 3.课外活动的任务与作用

第 17 页 共 36 页

课外活动的任务在于根据学生的特点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余生活,积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独创性。 课外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课外活动有其自身特点,有独特的教育作用。 课外活动的意义:(简答)

(1)充实学生的生活,扩大学生活动领域,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2)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 (3)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

(4)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探索意识和创造才能 4.课外活动的内容按其性质可分为:(简答)

小学课外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的确定主要依据的是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身心发展特点。 课外活动范围广泛,形式多样,按其性质可分为六类,即科技活动(实践性作业)、学科活动(以课堂教授的知识为基础)、文学艺术活动(培养兴趣爱好和鉴赏力)、体育活动(增强体魄和体育修养)、社会活动、传统的节假日活动。

5.课外活动的形式 (1)群众活动 群众性课外活动是组织多数或全体学生参加的一种带有普及性质的活动。

它包括:①报告和讲座;②各种集会;③各种比赛;④参观、访问、调查、旅行;⑤社会公益活动。 (2)小组活动(简答) 小组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主要包括学科小组、技术小组、艺术小组、体育小组。 小组活动的特点是:小型分散,便于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能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小组活动在层次上有校级,年级,班级。一般10-20人为宜。小组活动要制定活动计划,有固定的活动日和活动时期,有辅导员的具体指导,有严格的纪律制度。通过回报,展览形式展示出来。 (3)个人活动 个人活动是学生在课外进行单独活动的形式。它往往与小组或群众性活动相结合,由小组或班级分配任务,根据个人的兴趣、才能,个别单独地进行。

个人活动是课外活动的基础,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特点,课外活动不可忽视的重要形式和方法。 课外活动的形式和方法,根据时间长短,可分为长期性活动、短期性活动、临时性活动;

根据活动场地,可分为室内活动、室外活动、校外活动;

根据活动机能分,可分为接受性活动、创造性活动、训练性活动。(选择)

6.课外活动的指导

(1)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简答) ①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活动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

③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2)课外活动的组织对教师的要求 (简答)

第一,教师至少要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和兴趣爱好。

第二,教师要对自己指导的活动领域有足够的、超出于学生的了解。 第三,教师要调整与学生的关系。

第四,课外活动要求教师有比课堂教学更强的组织能力。

第五,教师还需注意收集有关资料和认真记录、总结自己所指导的课外活动,不断提高活动质量。

小学课外活动计划的制定:名称,活动的知道思想和目标,活动参与对象,活动内容,活动组织形式,活动的人员安排,活动的时间和地点,活动所需设备,经费和其他支持条件,活动的具体要求,注意事项,活动的检查,总结和奖励方法。

小学课外活动计划的实施: 1、 做好计划实施的发动工作 2、 做好实施过程的组织和协调 3、 加强计划实施中的检查和指导 4、 搞好计划实施的总结工作

课外活动计划实施的终结性环节是总结

第 18 页 共 36 页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考前应试辅导资料

1. 为什么说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1)教育主体确定;(2)教育对象相当稳定(3)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4)形成习了的文化传播活动;(5)由以上因素结合人形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2.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家在智育方面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

(1)扩大教学内容的范围,增加新的学科内容(2)改变经院主义的学风,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3)恢复古希腊重视美育的传统,将美育善结合起来 3.简述《学记》中的教学思想。

(1)主张启发式教学:主张开到学生,但不要牵者学生走;对学生提出比较高的要求,但不要使学生失去自信;向学生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但不提供现成的答案。(2)强调教学要循序渐进。 4.筒述夸美纽斯关于“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

(1)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都有相同的自然性,都应受到同样的教育;(2)强调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规律;(3)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而不是仅强调宗教教育。 5.简述1939年凯洛夫《教育学》的主要特点。

.(1)重视智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肯定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 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主导作用。(3)系统 论述了教学原则与教学。 6.近代教育与古代教育相比较,出现了哪些变化?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 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强调以法治教

7.夸美纽斯对教育学的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 (1)构建了教育学的学科基本框架,和确定了教育学的基本研究内容;(2)论证了普及义务教育 的天然合理性;(3)从理论上论证了教育适应自 然的思想;(4)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并论证了一 系列教学原则;(5)从理论上论证了“学年制” 及“班级授课制”。 8.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 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与国际交流。

9.凯洛夫教育学的主要缺陷及对我国教育的负面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1)忽视了学校的自主性;(2)忽视了教师的自主性;(3)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4)过于强调了课程、教学大纲、教材的统一性、严肃性,忽视了课程、教学大纲、教材的灵活性和不断变革的必要性。 10.为什么说赫尔巴持对科学教育学体系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 1806年出版了《教育学讲授纲要》,主张将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论理学基础上,从而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11、20世纪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终身教育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2)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是近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使所有人都能受到基本教育的运动:?这一运动对发展中国家有特别重要的意义:(3)教育的民主化。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及追求教育的自由化。(4)教育的多元化。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等。(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等。

12.联系实际谈谈赫尔巴特教学理论与杜威教学理论的差异。

(1)赫尔巴特是传统教学理论的代表:(1)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2)强调教材的重要性,主张学生以学习间接知识为主;(3)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及权威地位。

(2)杜威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其教学思想与赫尔巴特针锋相对:(1)强调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从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2)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教学的任务不仅在于教给学生科学的结论,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并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掌握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3)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论述题 未联系实际者酌情扣分)

13.简述近现代中国小学教育的发展特征。

(1)逐步明确了小学教育为普通教育、义务教 育的性质;(2)学制改革

第 19 页 共 36 页

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考点与要点归纳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知识点梳理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学科,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主要包括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习与教学的过程两个大的方面,其中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又涵盖了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等因素。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以及评价反思过程。 (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学生是学习的主要要素,学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教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教育心理学研究教师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基本的心理特性。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前者涉及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以及空间布置等,后者涉及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 (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评价/反思过程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 过程中对教学的监测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 2.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教学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它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3.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简况 (1)萌芽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继承了众多教育家和思想家对教育与心理相互关系研究的成果,在自己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越来越完善,内容越来越丰富。1924年廖世成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教科书。

第二章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 20 页 共 36 页

知识点梳理 1.相关概念

心理发展的含义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这一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人格又称个性,通常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2.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1)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我国心理学家通常按照个体在一段时期内所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和主导活动,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即:乳儿期(0岁―1岁);婴儿期(1岁―3岁);幼儿期(3岁―6、7岁);童年期(6岁、7岁―11岁、12岁);少年期(11、12岁―14、15岁);青年期(14、15岁―25岁);成年期(25岁―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2)童年期和少年期的主要心理特征

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这是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

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这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3.皮亚杰的认识发展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2)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是单向思维,具有不可逆性,以自我为中心。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这一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儿童的思维是多维思维、具有可逆性、去自我中心、可进行具体逻辑推理。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本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其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的水平。

4.认知发展阶段与教学的关系

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5.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8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5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

①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岁―1.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信任感。 ②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岁―3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 ③主动感对内疚感(4岁―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 ④勤奋感对自卑感(6岁―11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⑤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岁―18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6.自我意识的发展 (1)自我意识的涵义

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意识。其包括三种成分:认识成分,情感成分,意志成分。

第 21 页 共 36 页

(2)自我意识的发展

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社会自我至少年期基本成熟,心理自我是在青年初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 (3)自我意识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知识点梳理

1.学习的实质与特性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其学习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知 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二是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三是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2.学习的一般分类 (1)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

加涅把学习分成八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层级结构。这八类学习依次是:①信号学习;②刺激―反应学习;③连锁学习;④言语联结学习;⑤辨别学习;⑥概念学习;⑦规则或原理学习;⑧解决问题学习。 (2)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加涅根据不同的学习结果,将学习分为五种类型。它们分别是:①智慧技能;②认知策略;③言语信息;④动作技能;⑤态度。

(3)中国心理学家通常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三类。 3.联结学习理论 (1)桑代克的尝试一错溪说

桑代克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他把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联结是通过试误形成的。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是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 (2)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斯金纳把有机体反应之后出现的、能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或措施称为强化。强化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斯金纳认为,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强化物是指能够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物。强化(物)有正强化(物)与负强化(物)之分。呈现能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的过程即正强化,所呈现的刺激即正强化物。取消厌恶性刺激以提高反应概率的过程即负强化,厌恶性刺激即负强化物。

“程序教学与机器教学”是该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最有代表性的应用之一。 4.认知学习理论 (1)苛勒的完形―顿悟说

苛勤认为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完形是一种心理结构,它是在机能上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整体结构,是对事物的关系的认知。

完形―顿悟学说作为最早的一个认知性学习理论,肯定了主体的能动作用,强调心理具有一种组织的功能,把学习视为个体主动构造完形的过程,强调观察、顿悟和理解等认知功能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尝试―错误和顿悟在人类学习中均极为常见,它们是两种不同方式、不同阶段或不同水平的学习类型。 (2)布鲁纳的认识―结构学习论

布鲁纳观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他的教学观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方 法与基本态度。布鲁纳把学科的基本结构作为教学的中心。 (3)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第 22 页 共 36 页

奥苏伯尔曾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是当代学习理论的一场革命,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在皮亚杰的理论和布鲁纳的早期思想中已经有了建构的思想。 ①知识观

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 ②学习观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③学生观

建构主义者强调,教学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第四章 学习动机

知识点梳理

1.学习动机的含义与结构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 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信念等。学习需要又称为学习驱力。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是学习目标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 2.学习动机的种类

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分为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

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3.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只有把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效果三者放在一起加以考察,才能看出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既一致又不一致的关系。

4.学习动机的理论 (1)强化理论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由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来,一般说来,强化起着增进学习动机的作用。 (2)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自我实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动机。 (3)成就动机理论

第 23 页 共 36 页

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他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 (4)成败归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他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 (5)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由班杜拉最早提出。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班杜拉把强化分为三种:一是直接强化,二是替代性强化,三是自我强化,所谓“期待”,包括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

班杜拉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待,反复的失败则会降低效能期待。同时,归因方式也直接影响到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5.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1)学习动机的培养

①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可以影响学习效果,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相互促进,从而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

②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一是直接发生途径,即因原有学习需要不断得到满足而直接产生新的更稳定、更分化的学习需要;一是间接转化途径,即新的学习需要由原来满足某种需要的手段或工具转化而来。 利用直接发生途径,主要应考虑如何使学生原有学习需要得到满足。从间接途径考虑,主要应通过各种活动,提供各种机会,满足学生其他方面的要求和爱好。 (2)学习动机的激发

①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②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③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④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第五章学习的迁移。

第五章

知识点梳理 1.学习迁移的含义

迁移是学习的一种普遍现象,平时我们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即是典型的迁移形式。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2.迁移的种类 (1)正迁移与负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效果不同,而划分的两种类型。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2)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进行的划分。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

第 24 页 共 36 页

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3)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的时间顺序进行的划分。如果是前面的学习影响着后面的学习,则称为顺向迁移。逆向迁移指后面的学习影响着前面的学习所形成的经验结构。 (4)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而进行的划分。一般迁移也称为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其他学习中去。具体迁移也称为特殊迁移,是指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3.迁移的作用

第一,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第二,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 第三,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4.早期的迁移理论 (1)形式训练说

形式训练说认为心理官能只有通过训练才能得以发展,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 (2)共同要素说

桑代克等人发现,经过训练的某一官能并不能自动地迁移到其他方面,只有当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相同要素也即相同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相同联结越多,迁移越大。 (3)经验类化说

贾德的经验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 (4)关系转换说

格式塔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关系的理解。该理论强调学习者的认知因素在迁移中的作用。 5.现代的迁移理论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有意义的学习中一定有迁移。 6.影响学生迁移能力的主要因素

学习材料的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学习的心向与定势。心向与定势指的常常是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7.迁移与教学

使学生产生最大程度的迁移,是有效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而真正有效的教学又必须依据迁移规律。教学中应该充分考虑影响迁移的各种因素,利用或创设某些条件,以促进迁移的产生。

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教学,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要求精选教材;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

知识点梳理 1.知识的类型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知识就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1)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

由于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

第 25 页 共 36 页

(2)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由于反映活动的侧面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具备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人缺乏有意识的提取线索而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加涅认为,程序性知识包括心智技能和认知策略两个亚类。 2.知识学习的类型

(1)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符号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2)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学习。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 3.知识学习的作用

知识历来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知识学习是增长经验、形成技能、发展创造力的重要前提。 4.知识的获得

知识的获得是知识学习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新信息进入短时记忆,与来自长时记忆系统的原有知识建立一定的联系,并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从而获得对新信息意义的理解。而要理解新信息的意义,首先必须获得充分的感性经验,其次必须对所获得的感性经验进行充分的思维加工,这是通过直观和概括两个环节来实现的。 (1)知识的直观 ①知识直观的类型

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直观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即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拟性形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

②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I灵活运用各种直观形式,如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的选用,词与形象的配合;II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III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IV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2)知识的概括 ①知识概括的类型

学生对于知识的概括存在着抽象程度不同的两种类型,即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感性概括即直觉概括,它是在直观的基础上自发进行的一种低级的概括形式。理性概括是在前人认识的指导下,通过对感性知识经验进行自觉的加工改造,揭示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与联系的过程。 ②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I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II提供变式。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III科学地进行比较;比较主要有两种方式:同类比较和异类比较。IV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教师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的最常用方法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

第 26 页 共 36 页

5.知识的保持 (1)遗忘及其进程

对于遗忘发展的进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总结出了经典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从曲线可以看出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 (2)遗忘的理论解释 ①痕迹衰退说 ②干扰说

研究表明,干扰主要有两种情况,即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所谓前摄抑制,是指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的材料的干扰;倒摄抑制,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的材料的干扰。 ③动机说

(3)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

①深度加工材料②有效运用记忆术③进行组块化编码④适当过度学习。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⑤合理进行复习。从时间分配上来说,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分散复习(每次时间短,次数多);一种是集中复习(每次时间长,次数少)。研究表明,一般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

第七章 技能的形成

知识点梳理 1.技能及其特点

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它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第一,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第二,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不同于属于认知经验的知识。第三,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2.技能的种类 (1)操作技能

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2)心智技能

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都是常见的心智技能。

心智技能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对象具有观念性,执行具有内潜性,结构具有简缩性。 3.技能的作用

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它能够对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技能还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

4.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心理学家认为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操作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操作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操作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5.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6.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

第 27 页 共 36 页

加里培林提出了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成五个阶段:一是动作的定向阶段;二是物质与物质化阶段;三是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四是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五是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我国教育心理学家提出了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 (1)原型定向

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 (2)原型操作

原型操作,就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 (3)原型内化

原型内化,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这一过程又可划分成三个小的阶段,即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和内部言语阶段。

第八章 学习策略

知识点梳理

1.学习策略的含义及分类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一般来说,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种。 (1)认知策略 ①复述策略

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 ②精细加工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有:

记忆术;II做笔记;III提问;IV生成性学习;V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③组织策略

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常用的组织策略有列提纲,利用图形,利用表格。 (2)元认知策略

所谓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它具有两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元认知控制过程包括制定认知计划、监视计划的执行以及对认知过程的调整和修改。 (3)资源管理策略

①学习时间管理;②学习环境的设置;③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 2.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2)内化性原则;(3)特定性原则;(4)生成性原则;(5)有效的监控原则。 3.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

(1)指导教学模式;(2)程序化训练模式;(3)完形训练模式;(4)交互式教学模式;(5)合作学习模式

第 28 页 共 36 页

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知识点梳理 1.问题解决的含义

问题是指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研究者倾向于将问题分为两类:有结构的问题或界定清晰的问题与无结构的问题或界定含糊的问题。

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问题解决具有目的性、认知性和序列性的基本特点。 2.问题解决的过程

发现问题一理解问题一提出假设一检验假设 3.影响问题解决的重要因素

(1)问题的特征;(2)已有的知识经验;(3)定势与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定势,即从物体通常的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

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4.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5.创造性及其特征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创造性以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为代表。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是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6.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1)环境―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

(2)智力―创造性和智力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高智商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3)个性―般而言,创造性和个性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 7.创造性的培养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知识点梳理

1.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态度结构包含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2.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成分。 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着,主要包括三种:一是直觉的道德

第 29 页 共 36 页

情感,二是想象的道德情感,三是伦理的道德情感。

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 3.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通过对态度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的分析可以发现,二者实质是相同的。二者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的。但是,态度和品德这两个概念也有区别。第一,所涉及的范围不同。第二,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但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属于同质的问题。 4.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自我中心阶段(2岁―5岁),这是一种无道德规则阶段,规则对儿童没有约束力。 (2)权威阶段(6岁―8岁),又称他律道德阶段。

(3)可逆性阶段(8岁―10岁),这一阶段是自律道德阶段的开始,儿童开始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 (4)公正阶段(10岁―12岁),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道、平等,体验到公正、平等应符合每个人的特殊情况。

5.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提出了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原则,并认为道德认知是可以通过教育过程加以培养的。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

他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即: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习俗水平,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6.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2)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3)明显地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 总体来看,小学生的品德发展是从依附性向自觉性、从外部监督向自我监督、从服从型向习惯型过渡,发展较为平稳,显示出协调性。在过渡的过程中,存在着转折或质变的时期,即关键年龄。从整体发展来看,关键年龄大致在三年级(9岁左右)。 7.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8.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1)外部条件。包括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影响。 (2)内部条件。包括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识水平。

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9.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与奖惩等。

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知识点梳理 1.心理健康的含义

世界卫生组织曾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做过这样的描述: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2.小学生中易产生的心理障碍

第 30 页 共 36 页

(1)儿童多动综合征(简称多动症)(2)学习困难综合征(3)儿童过度焦虑反应 (4)儿童厌学症(5)儿童强迫行为 3.心理评估及其意义 4.心理评估的方法 (1)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是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按照所要测量的特征可把测验分成认知测验、人格测验和神经心理测验。认知测验包括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创造力测验和成就测验。人格测验包括多相人格调查表、兴趣测验、成就动机测验、态度量表等。 (2)评估性会谈

会谈是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为了使会谈富有成效,除了要注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外,辅导教师还要运用些专门的技术,如倾听、鼓励、询问、反映。 (3)其他方法 ①观察法②自述法

5.心理辅导及其目标

所谓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帮助学生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与维持学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学习、工作与人际关系各个方面做出良好适应。

6.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要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原则、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个别化对待原则、整体性发展原则。

(1)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暂时隔离法、自我控制法。 (2)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

①全身松弛训练;②系统脱敏法;③肯定性训练。

第十二章 教学设计

知识点梳理 1.教学目标及其意义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在教学中,教学目标有助于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测量和评价、选择和使用教学策略、指引学生学习等功能。 2.教学目标的分类

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1)认知目标―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六个层次,形成由低到高的阶梯。

(2)情感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而分为五个等级,即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

(3)动作技能目标一指预期教学后在学生动作技能方面所应达到的目标,即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

3.教学目标的表述

(1)行为目标(2)心理与行为相结合的目标 4.组织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确定教学目标并进行任务分析之后,教师要组织教学过程中几个基本要素,如教学事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和

第 31 页 共 36 页

材料以及教学情景等。 (1)教学事项

加涅指出,在教学中,要依次完成以下九大教学事项:①引起学生注意―②提示教学目标―③唤起先前经验―④呈现教学内容―⑤提供学习指导―⑥展现学习行为―⑦适时给予反馈―⑧评定学习结果―⑨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

(2)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教师常常要用到的一些基本的教学方法有讲解法、演示法、课堂问答、练习、游戏。 (3)教学媒体

选择教学媒体时.教师要综合权衡教学情景、学生学习特点、教学目标性质以及教学媒体的特性等方面的因素。

(4)课堂教学环境

包括课堂物理环境和课堂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5.选择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设计等。 (1)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①发现教学②情境教学③合作学习 (3)个别化教学

个别化教学是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 ①程序教学

程序教学是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其始创者通常被认为是教学机器的发明人普莱西。但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却是斯金纳。 ②计算机辅助教学 ③掌握学习

掌握学习是由布卢姆等人提出来的。

第十三章 课堂管理

知识点梳理

1.课堂管理及其功能

课堂管理就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2.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1)教师的领导风格;(2)班级规模;(3)班级的性质;(4)对教师的期望 3.课堂里的群体

所谓群体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

正式群体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群体,其成员有固定的编制,职责权利明确,组织地位确定。班级、小组、少先队都属于正式群体。正式群体的发展经历了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三个阶段。

非正式群体没有特定的群体目标及职责分工,缺乏结构的稳定性,但它有不成文的规范和自然涌现的领袖。管理课堂必须注意协调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关系。 4.群体动力

所有影响着群体与成员个人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就是群体动力。最早研究群体动力的是心理学家勒温。

第 32 页 共 36 页

(1)群体凝聚力 (2)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 (3)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的软情境,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勒温曾在1939年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类型。现有的研究表明,教师期望通过四种途径影响课堂气氛:第一是接受;第二是反馈;第三是输入;第四是输出。 (4)课堂里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是课堂里主要的人际关系。 5.课堂纪律的概念和类型

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

根据课堂纪律形成的原因,可以将课堂纪律分成四种类型,即教师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自我促成的纪律。 6.课堂结构与课堂纪律

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结构,它包括课堂情境结构与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情境结构包括班级规模的控制、课堂常规的建立、学生座位的分配。课堂教学结构包括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课程表的编制、教学过程的规划。 7.问题行为与课堂纪律

问题行为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问题行为则是一个教育性概念,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某一种行为而言的。

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要求教师正确对待学生的课堂行为,采用行为矫正以及心理辅导来处理课堂问题行为。

第十四章 学测量与评价

知识点梳理

1.教学评价的基本概念

教学评价是指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其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 2.教学评价的分类

(1)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2)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3)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4)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3.教学评价的功能 4.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技术

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教学评价也应包括认知、情感和技能三个方面。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成就,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标准化成就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而对于情感以及道德行为表现则常常采用非测验性的评价手段,如案卷分析、观察、问卷以及谈话等。当然,这些非测验性的评价手段也可作为学业成就评价的补充。 (1)标准化成就测验

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水平的测验。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表现在客观性,计划性,可比性。 (2)教师自编测验

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特定的教学服务的。

第 33 页 共 36 页

①测验前的计划包括:确定测验的目的、确定测验要考察的学习结果、列出测验要包括的课程内容、写下考试计划或细目表、选择适合的题型。 ②自编测验的类型

I客观题,包括选择题、是非题、匹配题、填空题等。 II主观题,包括论文题、问题解决题等。 ③有效自编测验的特征

I信度―指测验的可靠性,即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 II效度―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III区分度―指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 (3)非测验的评价技术

①案卷分析;②观察;③情感评价。 (4)教学评价结果的处理与报告

评分时必须以一定的比较标准为依据,评分的标准可分为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两种。

合理的评分过程应包括如下步骤:①搜集有关学生的信息;②系统地记录下评价的结果,并随时保持最新的结果;③尽量将搜集的资料量化,用数据来表示学生的学习情况;④为了把评价的重点放在最终的学习成就上,教师需要加大最后测验得分的权重;⑤评价应该以成就为依据。

第十五章 教师心理

知识点梳理

1.教师的认知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

教师专业需要某些特殊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以及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

2.教师的人格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

研究表明,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3.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也有人将之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4.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比较

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在课时计划、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后教学评价三个方面都存在差异。 5.教师成长的历程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6.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另一方面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微格教学;(3)对教学经验的反思。

第 34 页 共 36 页

1.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连续性; (2)阶段性;(3)顺序性;(4)联系性;(5)差异性。 2.简述小学感知发展的特点。

(1)由感知带有明显的无意性向有意性发展;(2)由感知的笼统性向精确性发展。 3.简述小学生记忆的特点。

(1)由无意识记占优势,到有意识记成为主要的记忆方式; (2)由机械识记占优势,到意义识记逐渐占有重要地位; (3)具体形象记忆仍占主导地位,而词的抽象记忆迅速发展。 4.简述小学生自我评价的特点。

(1)从顺从别人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随年级而增高。 (2)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优缺点进行评价。

(3)开始出现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初步倾向.但直到高年级,他们进行抽象性评价和内心世界的评价仍然不多。

(4)自我评价处于由具体性向抽象性,由外显行为向内部世界的发展过程之中,其抽象概括性和对内心世界的评价能力在迅速发展。

(5)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加强。 5.简述儿童社会性认知发展的一般趋势。

(1)从表面到内部,即从对外部特征、外部行为的注意到更深刻的心理品质特征的注意。

(2)从简单到复杂。从某方面到多方面、多维度地看待问题;从呆板到灵活的思维;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从弥散性的、间断性的想法到系统的、有组织的综合性的思想。 6.简述小学儿童社会性交往发展的特点。 (1)小学儿童的交往对象主要是父母、教师和同伴。

(2)小学儿童与父母、教师的关系从依赖 开始走向自主.从对成人权威的完全信服到开始表现出怀疑和思考。(3)平等关系的同伴交往日益在儿童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对儿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7.如何分析学生的性格特征? 一般从以下西个方面分析学生的性格特征:

(1)性格的态度特征; (2)性格的理智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意志特征。 8.简述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

(1)性格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2)性格也作为动力因素而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3)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震.学校教育应更重视性格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

9·联系实际,谈谈认知差异理论在教育上的意义。 认知方式没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nbsp;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智力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智力并不影响学习能否发生,而主要影响学习的速 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我们必须根据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与作用,不断改革教学.提高因材施教的效果:

(1)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 (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第 35 页 共 36 页

10.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对特殊儿童实施教育。

(1)特殊教育必须注意内容、技能和环境的变革。内容必须满足各类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并通过特殊教育手段.使学生掌握一些特殊技能。

(2)在安排特殊教育的环境时.可以考虑以下几种形式:①随班就读:让需要进行特殊教育的缺陷儿童进入普通学校的课堂中进行全日制或半日制的教育活动,②普通班加巡回辅导。将特殊儿童置于普通班中.由巡回辅导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向特殊儿童提供部分时 间的教学.或对普通班教师进行咨询,商讨特殊儿童的辅导策略:③普通班加资源教室。资源教室是为中小学特殊儿童设立的、与普通教室分开的补救教学场所,配有特殊的材料、设备和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它有两种用途,一是对学生作个别辅导或小组教学,通过补救学生所缺乏的技能或补偿其弱点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问题;二是由受过特殊训练的教师对那些普通教师难以处理的学生提供咨询与帮助。④设置特殊班。将教育需求相近的特殊儿童集中在一个班级内接受教育。这种特殊班 通常附设在普通中小学里,对象为轻度和中度的残疾儿童。

第 36 页 共 36 页

10.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对特殊儿童实施教育。

(1)特殊教育必须注意内容、技能和环境的变革。内容必须满足各类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并通过特殊教育手段.使学生掌握一些特殊技能。

(2)在安排特殊教育的环境时.可以考虑以下几种形式:①随班就读:让需要进行特殊教育的缺陷儿童进入普通学校的课堂中进行全日制或半日制的教育活动,②普通班加巡回辅导。将特殊儿童置于普通班中.由巡回辅导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向特殊儿童提供部分时 间的教学.或对普通班教师进行咨询,商讨特殊儿童的辅导策略:③普通班加资源教室。资源教室是为中小学特殊儿童设立的、与普通教室分开的补救教学场所,配有特殊的材料、设备和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它有两种用途,一是对学生作个别辅导或小组教学,通过补救学生所缺乏的技能或补偿其弱点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问题;二是由受过特殊训练的教师对那些普通教师难以处理的学生提供咨询与帮助。④设置特殊班。将教育需求相近的特殊儿童集中在一个班级内接受教育。这种特殊班 通常附设在普通中小学里,对象为轻度和中度的残疾儿童。

第 36 页 共 36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fo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