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财考研政治经济学课堂笔记 2

更新时间:2023-03-13 09:3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政治经济学课堂笔记资本主义部分

导论

一、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1、“经济”的含义:A、“经济”的最初含义:晋书中第一次出现,economy 家务,规则;

B、“经济”的现在含义:①经济管理、经济制度;②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消费、交换、

分配的生产和再生产活动;③一个国家国民经济部门或总体的简称。 2、政治经济学的由来

①古希腊 色诺芬 家庭管理;蒙克来田1615年第一次把“政治”和“经济”结合;

②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产生于17世纪中叶,古典政治经济学主要人物:A、威廉.佩蒂《政治算术》,B、魁奈《经济表》,③亚当.斯密《国富论》,④大卫.李嘉图

二、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1、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的生产

①劳动者的劳动——生产劳动: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进行(主管条件——人)

的有目的的劳动。

物质资料生 ②劳动对象: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对之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分类:包括没有经过人工加 产的条件: 工的自然物和经过人类劳动加工的物质资料)

③劳动资料——劳动手段: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

物质条件。——主要是:劳动工具

2、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研究生产关系不是片面、孤立、静止地研究) ①劳动者和自然界的关系——生产力(取决于科学技术)

狭义:直接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②生产关系的内容: 广义:直接生产过程中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中结成的人与人的关系。

3、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起来构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三、经济规律

1、 含义: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它产生的经济条件是客观的,作用是客观的。①它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②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发生两种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既矛盾又统一。客观性: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要适应某些经济条件。

2、 经济规律的特点:①与人的经济活动相联系;②随着经济条件的产生而产生,消失而消失;③有阶级性,有阶级的背景。 4、 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揭示经济规律。

5、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分类:一般经济规律、共有经济规律、特有经济规律。 三、 政治经济学的性质

具有强烈的阶级性;阶级性与科学性高度统一。

思考题:1、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直接的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2、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否是阶级斗争? 四、 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五、 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思考题:1、人们能够认识经济规律,能否改造经济规律? 2、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异同点。

第一章

一、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1、 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物的有用性。

2、 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的基本条件:a、社会分工;b、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不同所有者。

1

商品和货币 商品

第一节

3、 商品的使用价值: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由物理、化学自然属性决定。

怎样才能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a、对别人有用,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社会的使用价值;b、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c、交换

4、 商品的交换价值:商品交换在量上的比例。交换价值的基础是价值

A、有效用;B、供求

5、 价值。A、含义;B、社会属性 6、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统一:①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②没有经过人劳动,虽有使用价值,不是商品;③不用于交换,有使用价值无价值。 矛盾:①使用价值是自然属性,价值属于社会属性;②只能通过交换来实现;③对于购买双方,只能实现一种。 7、 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含义 属性 形成 目的 特点 使用价值 物的有用性 自然属性 具体劳动 满足消费的需要 财富的物质内容 价值 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 社会属性 抽象劳动 商品生产者的需要 二、 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 具体劳动:特定形式下进行的劳动,有目的和手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人与自

然的关系(不是唯一的源泉)。 ①具体劳动的含义:

2、 抽象劳动: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或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决定了商品的价值量(唯一的源泉) 3、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者的关系。

4、 商品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二因素的关系(前者决定后者) 。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5、 马克思创立劳动二重性学说的意义。

商品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①劳动价值理论;②剩余价值理论 三、 商品的价值量

1、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劳动量——劳动时间(并非个别劳动时间,由社会劳动时间决定) 2、 商品价值量的比较:以简单劳动为尺度。 ①质的规定性:物化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

②量的规定性:实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社会平均熟练程度,水平决定 3、 考察价值量应区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复杂劳动是自乘或倍加的简单劳动。 ①简单劳动(不需要专门训练)——〉具体劳动换算成抽象劳动——〉劳动生产率 ②复杂劳动(需要专门训练)——〉复杂劳动换算成简单劳动——〉商品价值量 4、 商品价值量的变动: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①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数量;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②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a、劳动者熟练程度;b、科技发展水平、应用水平;c、生产组织形式;d、生产资料的规模——劳动工具;e、自然条件。

四、 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直接的私人劳动和间接的社会劳动的矛盾。

1、 商品生产产生的基本条件:①社会份工的存在,每个生产者生产的商品都是为了满足别人的需要;②生产资料私有制,

各个生产者独立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劳动产品归私人所有。

2、 这一基本矛盾是商品生产产生的基本条件决定的。商品的内部矛盾也源于这一基本矛盾——〉总矛盾:生产社会化和资

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通过交换并且交换成功来实现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的转化。

第二节

一、 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

价值形式:即交换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形式,以货币来表现价值是价值形式的最终结果。

2

货币

过程:1、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A、使用价值成了价值的表现形式;B、具体劳动成了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C、私人劳动成了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2、总合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3、 一般价值形式:商品的价值表现:A、简单的;B、统一的 优点:商品价值第一次真正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 缺点:直接的物物交换。

意义:存在商品交换的媒介,是质的飞跃,出现一般等价物。 4、货币形式:一般的等价物 特殊的商品 商品与货币的对立统一。

5、货币的本质: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二、 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货币衡量和计算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大小的尺度(商品内在尺度,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外在表现形式)。 ①货币本身是商品,具有价值;②可以是观念的货币;③商品的价格——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④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的比率,它与商品价值本身的变化成正比,与货币价值的变化成反比;⑤价格标准。 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①实实在在的货币;②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③纸币是由国家强制发行、使用的价值符号。

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贮藏起来的职能。职能是现实的、足值的金属货币。可以自发地调

节流通量。

支付手段: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的职能。减少了流通中的所需货币量,扩大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 世界货币:货币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三、 货币形式的演变:实物货币(各种自然存在的物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包括:纸币;汇票、期票、票

据;银行票据)——〉电子货币 四、 货币流通

(一) 金属货币流通规律

(二) 纸币流通规律 商品流通 货币流通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销售商品总量x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次数) M0:基础货币量—流通的现金(纸币、硬币) M1:活期存款+信用卡上的金额+ M0+支票 狭义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 广义M3:M2+国库卷+股票

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货币贬值。 通货紧缩:物价下降,货币升值

通货紧缩的后果:①资源闲置;②失业加剧;③借债困难;④宏观经济增长放慢

通货膨胀: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从而出现的纸币贬值和物价普遍持续上涨的现象。适度的通货膨胀对经济有好处。

第三节

一、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一般客观规律

二、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

定的价值量进行,要求商品按等价的原则进行交换,等价交换随着供给和需求关系的不断变化,价格不断地和价值发生着上下偏离(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形式)。 价值的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价值的实现:等价交换 价格与价值相等

三、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偏离价值,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自发地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原因:a、总是围绕价值规

律这个中心进行;b、上涨和下降可以抵消,平均趋于一致;c、总以价值为基础。 供求关系的影响 价格与价值偏离 四、价值规律的作用

3

价值规律

①价值规律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发展,技术进步(以一部分生产者破产,社会劳动巨大损失为代价);②自发地调节社会劳动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生产力不断遭到破坏,社会劳动浪费),市场价格是晴雨表、调节器;③促使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五、劳动价值论在新时代的深化和发展

1、 判断一种劳动能否创造价值:作为价值实体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不管以哪种形式进行,也不管是凝结在物质的、有形

的商品上或无形的精神财富上,或凝结在流动形态的劳动,既服务上,只要市场所需要的产品或劳务上凝结了人类劳动,就创造了价值。

2、 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产品有抽象人类劳动的体现或物化;产品进入交换;价值量由社会

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关系(财富:使用价值与价值相统一的产品。):

A、 质的方面:价值创造只与劳动有关,其实体是抽象劳动的凝结;财富的创造则包括劳动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有关,,其

实体是具有劳动者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结合(劳动是价值唯一源泉而不是结合在一起的,不孤立)

B、 量的方面:价值量的增加与财富量的增加不都是对立的。(在价值形成和社会财富的积累过程中,知识管理、科技以及

资本都发挥了作用,允许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第二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讨论: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货币转为资本) 剩余价值生产的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二重性) 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2个)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工人创造的劳动价值的一部分。

第一节

一、 资本与货币

1、 联系: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货币本身并非资本。货币在特殊的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值,就变成了资本,资本就是能

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商品流通中的货币只是一般等价物,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作为资本的货币体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2、 区别:从动态看,运动形式不同 W—G—W 简单商品流通公式; G—W—G 资本流通公式。 运动的内容和目的不同。 二、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一)货币与资本的联系和区别

商品流通公式:W—G—W 同量异质 资本流通公式:G—W—G 同质异量 (三) 资本总公式: G—W—G` (G`=G+ G) A

产业资本 G—W— P??W`—G`

Pm 商业资本 借贷资本 G—G`(原有+利息)

剩余价值的产生:货币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既不在流通中产生,因为没有新价值的产生,也离不开流通领域,这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的先决条件。

(四)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资本总公式与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的矛盾。 (五) 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等价:不可能产生 G

流通领域: 不等价:①买的时候多了10%,卖的时候也多了10%;②贱买贵卖:整个社会没有产生剩余

价值

G—储藏起来— G不产生 离开流通领域:

生产中:自产自销,无 G

4

货币转化资本

三、劳动力转化为商品

1、 劳动力转化为商品的条件:①劳动力的所有者有完全的人身自由;②劳动力所有者除了劳动力商品外,一无所有。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根本条件(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自身更大的价值),劳动力的价值可以还原为生产和再生产劳动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超出原有价值的那部分就是剩余价值。

2、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①劳动力商品的价值:a、b、c P48-49 ②劳动力商品价值规定包含历史和道德因素 ③使用价值

④劳动力买和卖形式上的欺骗性

3、对马克思关于劳动力商品属性原理的再认识:只要存在商品经济,劳动力作为最主要生产要素,就需要市场来配置。

第二节

(一) 劳动过程

1、 涵义:P51(3要素)。资本主义生产过程首先表现为生产各种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劳动者有目的地使用劳动资料,

改变劳动对象,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

2、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①劳动力属于资本;②雇用工人创造的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劳动的强制性(A、对

劳动者:被奴役、压迫的行为;B、对资本家:财富增加和价值增值的过程)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目的:生产一个比他垫支的资本价值更大的价值,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表现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二) 资本主义的价值增值过程

1、 价值形成过程。含义:生产资料旧价值转移;创造新价值。 2、 价值形成过程转变为价值增值过程。

价值增殖过程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①生产资料旧价值转移;②补偿劳动力的价值+超出劳动力价值(M)

剩余价值:雇用工人劳动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3、 当代剩余价值生产的新特点:①剩余价值生产的主体发生变化,体现在:主体已转向第三产业,已从体力劳动者为主转

化为智力劳动者为主;②剩余价值生产的载体发生变化,体现在:越来越多地凝结在劳务、信息、知识、科技、技术等无形产品上,载体转变为可以是无形载体;③剩余价值生产的范围发生变化,体现在:不仅表现在地域上的扩大,而且还表现在资本主义国家作为总垄断资本家直接参与剩余价值生产;④生产社剩余价值的手段发生变化,体现在:采取“行为管理”,“人民资本主义” 二、资本的本质和资本的划分

1、 资本的本质:①资本是靠剥削工人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了资本家与雇用工人之间的关系;②资本是物的外壳掩盖

着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资本能够支配工人劳动;③资本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2、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①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m生产中作用不同

②不变资本:C,购买生产资料这部分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具体体现为机器、厂房、设备、原材料——只能把原有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不会发生价值增值——〉是剩余价值生产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③可变资本:V,购买劳动力这部份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能创造价值)——〉①转移生产资料这部分旧价值;②劳动者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发生价值增值(V)——〉可变资本带来剩余价值。 ④意义:P55——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三、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

1、 剩余价值率:准确地表明资本家对雇用工人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高低)

m`=剩余价值(m)/可变资本(v)=剩余劳动时间a`/必要劳动时间a=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2、 剩余价值量:M=m`v=K*(a`/a)n 3、 对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本属性的探讨

5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一、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A、 资本的一般属性:垫支性、增值性、回归性、补偿性——资本是依存于商品经济社会的。资本首先表现为商品形态,是

商品经济主要构成要素,资本可以转化为各种生产要素,在市场配置生产要素条件下,在资本价值运动中追求增值。 B、 资本的特殊形态:具有资本功能,能够带来增值的人力叫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

本投资、收益受市场规律作用)。

人力资本的特点:有偿性、增值性、流动性(在价值实现和价值增殖中突破了传统资本形式在量和质上的规模和水平)。 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剩余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追求剩余价值——〉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一切主要方面。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都服从资本家攫取剩余价值需要。

追求剩余价值——〉支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发展(表现为: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冲突)——〉经济危机

第三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

一、 资本主义的剥削率

剩余价值率m`=m/v 物化劳动形式;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活劳动的形式 二、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 绝对剩余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依靠工作日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生产这种剩余价值的方法

叫做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2、 工作日: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

3、 工作日的界限:A、最低界限:工作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最高界限:道德因素、生理因素 4、 绝对剩余劳动 三、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相对剩余价值——工作日长度不变,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而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生产这种剩余价值的方法叫做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相对剩余价值是以工作日的绝对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为前提。

2、条件:缩短必要劳动时间——〉降低劳动力价值——〉降低生活资料价值——〉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资料的生产。

四、 超额剩余价值

1、 超额剩余价值——某些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仍按照社会价值出售——〉劳动生产率特

别高的个别企业的雇用工人创造的,是相对剩余价值特殊形式。

2、 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提高了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为相对剩余价值的创造了条件。 五、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

1、 联系:①本质;②绝对剩余价值(工作日的绝对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为前提)是相对的,相对剩余价值是绝对,绝

对剩余价值生产必需以劳动生产率发展到能够把必要劳动时间限定在工作日一部分为前提。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的一般基础,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则是在此基础上形成并逐步发展而成的。 2、 区别

六、资本主义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总体工人的劳动)

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资本家获得的巨额剩余价值,仍然是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①任何先进的机器和设备都只能作为不变资本存在、转移其价值,只有工人的剩余劳动才能创造;②生产工人的概念扩大了,价值和剩余价值由全体工人劳动创造;③生产劳动变得更加复杂,复杂劳动能创造更多价值;④个别生产技术高的企业能获得更多的超额剩余价值,使得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劳动力价值降低,资本家获得更多相对剩余价值。

第四节 工资

一、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定性分析):工人所得工资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为什么说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①如果说劳动是商品,它必须在出卖之前就独立存在,归出卖者所有;②商品价值是由一般人类劳动形成的;③如果工人出卖的是劳动,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应是工人全部劳动报酬。

(一) 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P64 劳动不是商品(归谬法)。 劳动价格是指劳动力每小时的价格或计时工资的单位价格。 劳动价格=劳动力日价值(日工资额)/工作日小时数

6

(二) 工资的本质

资本主义工资掩盖剥削关系的原因 1、 形式上:商品交换

2、 表面上:时间一年劳动,一年工资 3、 工资为劳动所得,可换生活资料 4、 工资与工人劳动熟练程度有关 二、工资的形式: 1、 小时工资制

2、 计件工资(血汗工资制):①资产阶级剥削的最残酷的残酷手段;②是最丰富的科学成就。 三、工资的数量及其变动趋势和各国工资水平的差异。 1、 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一致又不一致

名义工资:指资本家为购买劳动力只付给工人的货币工资。不能真实反映工资实际水平

实际工资:指工人用所得的货币工资实际能够买到的生活资料数和劳务,能反映工人的实际生活水平。实际工资=名义工资/生活资料(包括劳务性支出)的物价指数 2、 工资水平变动趋势

实际工资水平大体是呈现一种缓慢上升的趋势:①生产力发展,劳动力正常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结构发生了变化;②新兴产业的出现、产业调整、社会服务行业发展加快;③对外国殖民统治,放松了对本国工人的剥削;④工人阶级的长期斗争。

第三章 资本积累

第一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一、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1、 含义:连续不断重复进行的社会生产——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在原有规模上重复生产。 扩大再生产——生产在扩大规模上重复进行。 ①按规模分:A、简单再生产(规模不变);B、扩大再生产(追加资本,规模扩大)

②按实现形式:A、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增加机器、工人??;B、内涵式扩大再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 2、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分析的新特点P79

①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可变工资),是由工人所创造的;②资本家的全部资本都是由工人所创造的;③工人的个人消费是用来维持和再生产劳动力的,工人阶级在劳动过程以外,也是资本的附属物,是从属于资本的,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3、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

内容:物质资料再生产(生产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和社会生产关系再生产(生产和再生产形成资本家和雇佣工人的社会条件)的统一。

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①②资本积累;③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 资本积累及其实质

把剩余价值作为资本使用,或者把剩余价值再转移为资本——〉这个过程叫做资本积累过程,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商品所有权规律:劳动和所有权是统一的,商品生产者以自己的劳动占有自己的劳动产品,并以等价交换的形式才能占有别人的商品。

资本主义占有规律:占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生产的产品,而劳动者反而不能占有自己的劳动产品,所有权对资本家来说表现为无偿占有别人劳动产品的权力,而对工人来说则表现为不能占有任何的劳动产品。 资本积累的动因。P81

内在原因:利益的驱动,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

外在原因(及其必然性):竞争的压力——〉资本积累不仅是剥削工人的的结果,反过来又是对工人剥削的手段,商品生产的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P82

7

影响资本积累的规模取决于积累与消费的比例m(积累与消费呈彼此消长关系),积累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积累量和剩余价值量的变化是一致的,决定剩余价值量的因素也似决定积累量的关系。

①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越高,同量可变资本带来的剩余价值就越多,从而积累量也就越大,通过工资压倒劳动力价值以下,延长工作日和提高劳动强度等办法,提高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②劳动生产率水平:A、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生产商品数量增多,商品价值会下降,从而使体现一定量的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剩余产品增多;B、由于商品便宜,可以靠减少消费基金来增加积累;C、劳动力的价值降低,同量的可变资本可以雇更多劳动力,同时吸取更多或劳动。

③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④预付资本总额——〉雇用更多的工人,剥削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积累数量也会随之增加。

第二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一、 资本的有机构成: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1、 资本有机构成:①技术构成:物质方面,反映或表现生产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技术水平越高,工人所

用的生产资料数量就越多);

②价值构成:价值方面,生产资料的价值和劳动力价值的比例,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③资本有机构成:用C:V表示,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A、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并不是由技术构成变化引起;B、资本有机构成在不同的生产部门和企业是不一样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总趋势是不断提高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以个别资本增大为前提。 2、 资本积累的两种基本方式: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①资本积聚:个别资本依靠本身的积累,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

②资本集中:许多存在的规模较小的资本合并或联合起来形成大资本。——〉方式:A、通过竞争,大资本兼并小资本;B、创办股份公司

③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联系和区别 资本积累和集中既相互促进,又有一定区别。 A、 区别 实现途径 增长速度 对社会总资本的影响 受限因素 B、联系:P85-86

资本构成的变化是影响无产阶级状况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资本有机构成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是不断提高的。 二、相对过剩人口和失业问题

(一)相对人口过剩:超过资本需要而形成的相对多余的劳动人口——〉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会相对地减少(绝对数量在增加)——〉劳动力的供给日益增加。

1、 产生原因:①可变资本相对减少;②劳动力供给日益增加(原因?)

2、 相对过剩人口不仅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必然产物,而且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原因?①使资本主义

生产的发展随时都能获得可以榨取的劳动力;②资本可以加强对在业人口的剥削。 3、 资本主义社会相对过剩人口的三种基本形式:P87 ①流动的过剩人口;②潜在的过剩人口;③停滞的过剩人口。 (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就业的影响

1、对就业人数的影响;2、对就业人口结构的影响;3、对就业人口素质的要求。 (三) 失业:失业是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中的一般经济现象

1、 失业是劳动力供给超过需求时表现出的总体失衡,是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 2、 ①结构性失业;②周期性失业;③摩擦性失业;④体制性失业;⑤?? 三、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无产阶级贫困化 1、 资本主义积累的实质

8

资本积聚 单个资本的自我积累 比较缓慢 增大社会资本总额 积累基金 资本集中 社会资本的合并或联合 非常迅速 无影响 不受积累基金限制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资本积累的进行必然会引起资产阶级财富和无产阶级贫困的同时积累这种内在本质的必然联系。 2、 资本主义积累发生作用的结果:①造成了资产阶级的财富膨胀;②无产阶级贫困化——贫富差 3、 无产阶级贫困化:①概念;

②两种表现形式。相对贫困:无产阶级的收入在社会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下降;绝对贫困:无产阶级物质生活状况的绝对恶化。 4、 无产阶级贫困化是间歇地有时存在的现象。

贫困是一个世界问题——〉社会财富以资本形式在资本家阶级一端积累,贫困在无产阶级一端积累。

第三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一、资本的原始积累 加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 1、 原始积累:

概念: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暴力是使直接生产者转变为雇用工人的主要方式) 手段:殖民、国债、重税、关税、暴力战争。对货币财富的剥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因素。 2、 通过暴力实现

建立:原始积累以暴力方式剥夺小私有者;发展:剥夺无产者和中小资本家——资本积累过程不仅是对无产者的剥夺,也是少数大资本对小资本的剥夺过程。 二、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

1、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化的客观物质条件及主观条件

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积累不断进行所造成的生产社会化的发展,是过渡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

2、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被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

第四章 资本循环和周转

资本形态:产业资本、借贷资本、商业资本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主要指产业资本)

一、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个循环过程 流通 生产 流通

1、 资本循环(概念:资本顺次改变自己的形式,依次经过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的运动,相应采取货币资本、生

产资本和商品资本。)

2、 产业资本总循环(产业资本:投在工业、农业、物质运输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

使用价值得到增值,最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这就是资本循环。) A(劳动力)

G—W ??P??W`—G`

Pm(生产资料) Pm (1)第一阶段——购买阶段(货币资本) 公式:G—W A Pm

(2)第二阶段——生产阶段(生产资本) 公式:W ??P??W` A

(3)第三阶段——售卖阶段(商品资本) 公式:W`—G` ——〉是十分关键和特殊阶段(惊险的跳跃? )(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

注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只是产业资本再循环过程中所采取的不同职能形式,而不是三种不同类型的独立资本。

3、 三者关系:互相连接,有机统一,保证产业资本循环的顺利进行。

第一、三阶段是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二阶段是总资本的生产过程,所以该循环过程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产业资本循环是三个阶段,两个过程的统一。 二、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Pm

(一)货币资本循环:典型和一般形态 公式:G—W A ?? G` (缩写G—G`)

9

1、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态(特点与片面性):产业资本循环集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于一体。

特点:①最明显地暴露了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剩余价值的本质特征;②一般性;

片面性: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来源。(片面性:①货币生出货币;②增值的价值在流通过程中产生。所以就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二)生产资本的循环过程

P??W`—G`—W??P 缩写:P??P

特点:①克服了货币资本循环过程中的片面性,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②生产过程的决定性地位突出地暴露出来。一次循环就表现为资本主义的再生产和M的生产和再生产。

片面性:G仅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价值增值过程没有得到表现,掩盖了资本资本主义目的是对剩余价值的追求。 (三)商品资本的循环过程

W`—G`—W??P??W` 缩写:W`??W`

特点:①商品资本是生产过程的结果;②揭示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联系;③片面性: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片面性:①流通过程在资本运动中占首要地位(说法错误);②资本主义生产和再生产不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而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说法错误)。)不仅是资本价值的循环,而且包含着剩余价值的循环。

综上: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态都各从某一侧面反映出资本运动的特性,都是为了价值增值,但同时又都有一定片面性。

(四)资本价值不断增值的实现,是以资本循环的连续性、三种循环形式统一地运动为条件的。连续性是三种循环同时不间断地在各种职能形式上和各阶段上运动——资本主义生产的重要特征。 三、产业资本循环连续进行条件:

1、 三种资本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 2、 三种资本形式在时间上的继起性

第二节 资本的周转

一、 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资本周转:不断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 资本周转与资本循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①资本循环是资本周转的起点和基础;②资本完成一次循环也就完成一次周转

区别:①资本循环是从出发点又回到出发点,资本周转是从出发点重新出发,反复不断地循环;②资本循环解释的是资本在一次运动中经历了哪些阶段,采取了哪些形式及所行使的职能,资本周转解释资本在不断重复的周期性运动中所需要的时间、速度以及对剩余价值的影响。

1、 周转时间:指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

劳动时间——〉决定因素:①产品性质;②生产技术条件

资本的生产时间 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自然力独立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时间;劳动时间(决定生产部门的性质、生产技术水平)。

购买时间

资本的流通时间 销售时间 三个因素:①厂址——市场距离的远近;②运输、通讯;③商品供求状况。(资本的流通时间:主要指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原材料,销售商品的时间——购买时间短,销售时间长。) 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是相互排斥的,缩短流通时间能提高资本的生产效率。 2、 周转次数

二、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周转方式不同)

1、 固定资本:指在物质形态上全部参加生产过程,其价值却在多次生产过程中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的资本。以产房、机器

等形式。

2、 流动资本:在物质形态上参加一次生产过程后,全部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资本(购买原料、劳动力)。

注意:出在流通领域中的货币与商品资本叫做流通资本,不是流动资本。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只适用于生产资料。 3、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联系和区别 ①联系

②区别P110:A、价值周转方式不同;B、周转时间不同;C、价值收回方式不同;D、实物更新方法不同。 4、 划分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与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

10

①划分依据P111:按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生产资本可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②划分目的 ③内容P111

三、 生产资本构成对资本周转度的影响

1、 固定资本的损耗 有形磨损:从物质形态(使用价值)来分析,同资本的物质形态的变化结合在一起

的,人们看得见感觉得到的磨损——〉可以加强维修。

无形磨损(精神磨损):与物质磨损无关的贬值——生产技术进步+出现新技术。 固定资本的维修分为:小维修和大维修。小维修属于流动资本,大维修属于固定资本需要折旧基金补偿

2、 固定资本的折旧(折旧基金:资本家在出售商品后定期取出相当于固定资本损耗程度的金额,每年提取折旧基金与固定

资本原始价值比,叫做折旧率。)

提高折旧率的影响:A、使利润总量下降;B、削弱产品竞争力。 四、 预付资本和总周转P112

预付资本的周转只能由资本的各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来确定。资本的总周转速度是指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固定资本周转的价值总额=固定资本年周转次数X预付固定资本额 流动资本周转的价值总额=流动资本年周转次数X预付流动资本额 五、 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资本周转的效果 1、 加速资本周转,可节省预付资本,特别是预付可变资本 2、 加速资本周转,可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A、 M`=M/V=??=m`n

B、 年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区别 含义:m`=m/v M`=M/V

表示的关系不同:m`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M`表达预付可变资本的增值率 数量:n〉1,M〉m

C、 加速资本周转,可以提高固定资本的投资收益 六、 资本周转速度取决于两个因素:

1、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再生产资本所占的比重;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周转的速度。

2、 两种趋势:有机构成提高使预付资本的周转速度减慢;技术进步为资本的周转速度加快提供了物质手段。 七、 加速资本周转的途径和意义

(一) 方法:1、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缩短生产时间,加快资本周转速度;2、充分掌握市场需求及其变化规

律,采用现代化手段搞好市场营销,缩短流通时间;3、合理分配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二) 意义:1、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本的潜能,节省资本的投入量,避免和减少固定资本的无形磨损;2、增加年剩余

价值量的提高年剩余价值率。(M`)=m`n(M`为年剩余价值率)

第五章 第一节

一、社会总资本

(一)含义。个别资本:独立地进行循环和周转的资本,就是个别资本。

社会资本:相互联系,相互交错的单个资本的总和就构成了社会总资本,运动总和就构成了社会总资本运动。 (二)社会总资本运动的特点:

1、在单个资本的循环中,资本家购买消费资料的过程不包括在单个资本的循环过程中,而社会总资本运动不同??; 2、单个只包含生产消费,不包括个人消费,社会总资本运动则全部包括;

3、 单个资本循环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资本价值存在特殊形态,只包括资本流通,不包括简单商品流通,社会总资本运动全

部包括。

总之,社会资本运动的总过程,既包括预付资本的价值实现过程,又包含全部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既包括生产消费,又包括个人消费,既包括单个资本的流通,又包括一般的简单商品流通。 (三) 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联系:

联系:①运动的目的相同:实现价值增值;②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③??

11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经济危机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社会总产品

二、社会总产品的实现——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一)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运动的出发点和核心问题

社会总产品:指一国在一年内所提供的商品,是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在资本主义社会表现为总商品资本)。 G—W?P?W ——〉表明了社会总资本的运动,既有垫支资本价值和剩余价

值得实现,又有资本价值的补偿和资本实物的替换,以 W 及生产消费形成的资本流通和以个人消费形式的一般

商品流通。

商品资本循环公式: G—W(个人消费)

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实物补偿和价值补偿)。

实现:①资本家必须把商品卖掉,收回预付资本价值,实现剩余价值,由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②资本家必须从市场上能买到所需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进行再生产;③资本家和工人必须从市场上买到所需消费资料。 三、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大基本理论前提

1、 社会总资本的价值构成原理:每个部类的产品价值都可以划分为三部分: W=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剩余价值m 2、 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由社会两种消费(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决定):

第一部类Ⅰ:生产Pm(生产资料)的部类:具有必须进入或至少能够进入生产消费形式的商品。

第二部类Ⅱ:生产Km(消费资料)的部类(轻工业):具有进入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的个人消费形式的商品

第二节

一、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图式及其实现条件

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生产规模不变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全部剩余价值都用于资本家的个人消费,不进行资本的积累)(资本主义再生产特征并不是简单再生产,而是扩大再生产,为什么从简单再生产开始分析)。

分析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假设条件(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给出了4个假设):①整个社会只存在资本家和工人阶级;②

不变资本C在一年全转移;③价值与价格一致;④封闭。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图示

9000 Ⅰ:6000 Ⅱ:3000 C:V=4:1 m`=100% Ⅰ:4000c+1000v+1000m=6000 4:1:1 Ⅱ:2000c+500v+500v=3000 4:1:1 从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关系看实际问题:

Ⅰ 4000C+1000V+1000m=6000 [500V+500m]表示第Ⅱ部类内部的交换;[4000C]表示第Ⅰ部类内部的交换

Ⅱ 2000C+500V+500m=3000 [1000V+1000m]<——>[2000C]表示第Ⅰ部类与第Ⅱ部类交换(必须借助于货币流通) 结果:①Ⅰ对消费资料的需要和Ⅱ对生产资料的需要都得到了充分的满足;②两部类预付出去的货币最后回到资本家自己;③等价交换,谁也不会发财致富。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 Ⅰ内部交换;Ⅱ内部交换;Ⅰ,Ⅱ之间。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规律:①Ⅰ(v+m)=Ⅱc;②Ⅱ(v+m+c)=Ⅰ(v+m)+Ⅱ(v+m);③Ⅰ(v+m+c)=Ⅱc+Ⅰc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 基本实现条件: Ⅰ(v+m)=Ⅱc

(2) 派生实现条件:①加Ⅰc:Ⅰ(c+v+m)=Ⅰc +Ⅱc

经济含义:A、价值:Ⅰ总产品=Ⅰ不变资本 +Ⅱ不变资本;B、实物:Ⅰ生产的Pm跟两大部类,对Pm的需求是相等的。 ②加Ⅱ(v+m):Ⅱ(v+m+c)=Ⅰ(v+m)+Ⅱ(v+m)

经济含义:A、价值:Ⅱ生产的所有价值总量=两大部类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总量相同;B、实物:Ⅱ生产的Km=资本家和工人对生活资料的需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各部类内部的比例:按第Ⅱ部类部门生产的产品的不同经济用途划分。可以分为两类:a,b。第Ⅱ部类两个分部类产品交换的实现是以Ⅰ(v+m)=Ⅱc这一比例为基础的,且Ⅱbv<Ⅱam 二、 两大部类积累的辩证关系

1、进行扩大再生产,两个部类必须同时具有积累的物质基础;2、两个部类的积累互为前提,互为条件;3、两个部类的积累规模是相互制约的。

12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

第三节

一、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图式及其实现条件 1、 分析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假设前提 扩大再生产:追加Pm,追加A—〉Km

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3) 假设前提:①Ⅰ(c+v+m)>Ⅰc +Ⅱc 多余Pm Ⅰ(v+m)>Ⅰc

②Ⅱ(v+m+c)>Ⅰ(v+m/x)+Ⅱ(v+m/x) 多余Km Ⅱ(v+m-m/x)>Ⅰ(v+m/x)

2、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图示

9000 Ⅰ:6000 Ⅱ:3000 m`=100% Ⅰ:4000c+1000v+1000m=6000 4:1:1 Ⅱ:1500c+750v+750v=3000 2:1:1

Ⅰ:4000c+400 C+1000V+1000 C+500m/x=6000 4:1:1 Ⅱ:1500c+100 c+750v+50 c+600m/x=3000 2:1:1 二、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平衡条件) 1、 基本实现条件:Ⅰ(V+ V+m/x)=Ⅱ(C+ C) 经济含义:A、价值:Ⅰ可变资本和追加可变资本和资本家的个人消费=Ⅱ不变资本和追加不变资本;B、实物:Ⅰ提供的Pm满足Ⅱ对生产资料和追加Pm的需求。 2、 派生实现条件:

①Ⅰ(c+v+m)=Ⅰ(c+ c) +Ⅱ(c+ c)——〉生产资料的平衡条件。 ②Ⅱ(c+v+m)=Ⅰv+Ⅱv+

③Ⅱ(c+v+m)=Ⅰ(v+ v+m/x)+Ⅱ(v+ v+m/x) ——〉Km的平衡条件。

第四节

一、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生产过剩 主要现象 2、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的相对过剩 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 ①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张趋势和劳动者购买力日益缩减的矛盾

A、 内在主力的要求;外在竞争的压力;B、科技的广泛应用;C、生产社会化的提高——物质条件、金融支持。 ②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二、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1、 周期性

2、 经济危机周期的阶段:危机(衰退)、萧条(停滞)、复苏(恢复)、高涨(繁荣)。 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固定资本的更新 ①社会范围内扩大规模的固定更新为资本主义摆脱经济危机奠定基础 ②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又为下一轮的经济危机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六章 第一节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1、 所费资本转化为成本价格

所费k=c+v(耗) 生产成本(c+v)——〉成本价格(k) 所用预付(不一定耗)w=c+v+m=k+m

生产商品的实际耗费:c—过去的(物化劳动) v+m现在的劳动(活劳动)——〉劳动支出 生产费用:C+V ——〉资本支出 意义:P155

2、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M-〉P(利润) w=c+v+P w=k+P

13

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 成本价格和利润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3、 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m`-〉p` ①p`=m/(c+v) m`=m/v

②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区别:A、经济关系不同(m`表现剥削率;P`表现增值程度);B、数量不同(m`>P`);C、揭示的意义不同

③影响p`高低的因素:①剩余价值率m`(正比);②资本周转速度(正比);③资本有机构成C:V(反比);④不变资本C的节省(反比)。 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一)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和平均利润的形成 1、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原因

C:V的差别、周转速度的差别——〉P的差别——〉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本质 3、 平均利润形成的具体过程

①不同利润的差别;②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一资本周转为特征) 行业内部竞争——〉形成商品的社会价值和部门利润率 竞争 部门之间的竞争

平均利润率=m`总/社会总资本 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率X预付资本总额 (二)马克思平均利润学说的意义 三、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1、 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W=c+v+m w=k+p 生产价格=k+平均利润 2、 生产价格形成以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和超额利润

作用形式发生变化——〉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浮动(各部门存在差异,总的没有变化)。

不违背价值规律P161:①总额一致;②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对整个社会而言是一致的;③价格变动的规律基于价值。

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一、 商业资本

1、 商业资本的形成及其职能

①商业资本:商人资本,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的,是商品资本的独立形态。 ②产生。条件:生产力提高——〉第三次社会分工——〉商人 ③职能: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

产业资本家:W`—G` 商业资本家:G—W W—G` ④作用

积极作用:A、产业资本集中精力生产;B、节省流通时间;C、有利于节省流通资本;D、提高周转速度;E、扩大销售市场或市场占有率。

消息作用:A、产业资本家——虚假繁荣;B、产、销脱节。 二、 商业利润

(一) 商业利润的实质和实现途径 1、G—W—G` 转让剩余价值 2、实现的途径:购销差价差额 3、商业利润量的规定性 生产价格=k+P+n

4、商业利润率=m/(产业资本+商业资本) 5、商业利润

三、 商业的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一) 商业流通费用及其分类

1、含义:生产性流通费用——使用价值——包装、运输、管理;纯粹性流通费用——价值(广告、通讯、邮资、商业工人工资、会计、制费用)——〉加价 (二) 商业流通费用的补偿

14

四、 商业资本家对商业店员的剥削

第七章 第一节

一、 借贷资本和利息 (一) 借贷资本和利息

1、 借贷资本:货币资本,。 职能资本家:工商资本家(产业、商业)

2、 借贷资本的产生:①闲置的资本:a、折旧费;b、一部分流动资本P177;c、用于积累部分的剩余价值。②自有资本不

足。

3、 借贷资本的本质 Pm

服务于职能资本家,产生剩余价值的资本。G—G—W A ?P?W`?G`?G` 4、借贷利息和利息率:A、借贷利息的质(剩余价值的一部分);B、借贷利息的量 (二)利息和企业利润

1、资本的使用权和所有权的分离 2、 利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3、 利息率=利息/借贷资本 ①含义;②0<利息率<平均利润率

③影响利息率的因素:A、平均利润;B、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P178;C、传统习惯和法律。

第二节

一、 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一) 银行和银行资本:自有资本+借入资本(存款)

表现形态:现金、有价证券(国库券、公债、票据、股票、债券) (二) 银行利润——〉相当于平均利润 银行利润=贷息-存息-经营银行业务费用

银行利润的来源:产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的转化

银行资本获取平均利润:自有资本——〉平均利润;借入资本——〉利息

第三节

一、 资本主义信用及其基本形态

1、 信用。 商业,商品买卖——延期付款——商业信用——实物 货币资本的借贷活动——银行信用——货币 2、 商业信用:发生在职能资本家之间,采取赊销方式。

局限性:①资本数量的限制(规模、期限的约束)②商品价值流动方向的限制。 3、 银行信用 ①含义:P180

②银行信用的优点:A、扩大信用范围、规模;B、借贷期限延长;C、更灵活的借贷方式(信用)。 4、 资本主义信用的作用

①积极作用:A、促进利润率的平均化;B、促进资本积聚和集中(闲资、游资—存款—大的巨额资本,促进大资本兼并小资本,加速股份公司出现);C、节省流通费用(采用非现金的结算方式——资本周转速度加快。);D、信用工具 ②消极作用:A、虚假繁荣;B、货币信用危机;C、投机行为;D、加剧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第四节

一、 股份资本的形式

1、股份资本 发行股份 小资本集中或大资本

2、股份公司:①建立在银行信用之上(发行股票,承销股票——证券公司);②股份公司; 3、股份公司的组织形式: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4、股票和股息

①股票(书面凭证)P189

15

股份资本和股息 资本主义信用 信用制度和银行 信用、银行与虚拟资本 借贷资本和信用的产生

②特点:不可偿还性;风险性;流通性(可以抵押、转让)。

③股息:含义P190;本质:工人创造的一部分m;特征:无价值,有价格,买卖的是资本的收益权。 股票价格:A、股息收入的资本化;B、影响因素(股息、利息率、经济周期) 二、有价证券和虚拟资本 1、 有价证券:

2、 资本的双重性:现实资本、虚拟资本 3、 现实资本和虚拟资本

性质:现实资本——职能资本(创造和实现剩余价值);虚拟资本——财产资本 所有权资本 量:a、虚拟资本>现实资本

第八章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与地租

第一节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

一、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1、 地租

2、 资本主义地租:土地所有者——地租;农业资本家——平均利润;农业雇佣工人——创造剩余价值(平均利润+地租)。

体现的阶级关系不同。 3、 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剩余价值分割部分,相当于平均利润 二、资本主义地租的形式 (一)级差地租

1、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和原因

①定义:根据土地的不同缴纳的地租P205-205。租种较好土地所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与土地等级相联系。 ②形成的条件。土地的自然条件的差别:A、土地肥沃程度;B、地理位置;C、追加资本。

③产生的原因:A、土地经营权的垄断(土地是有限的,等级确定了+个别生产价格<社会生产价格) 2、级差地租的两种形态:级差地租Ⅰ,级差地租Ⅱ——〉争夺。 (二)绝对地租 1、绝对地租

2、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条件: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 原因:土地所有权的垄断 3、源泉:耕种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民创造的剩余价值。 4、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绝对地租的来源问题

①消失论(工资、利润扣除论);②市场价格高于价值;③垄断价格;④国家补贴。 三、土地的价格(资本化的地租) 土地价格=地租/利息率

第九章 垄断资本主义 第一节 生产社会化和国内垄断

一、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一)生产的集中和垄断的形成 1、生产和资本集中的趋势

自由竞争——〉生产和资本的集中:①自由竞争必然导致生产和资本的集中;②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加速生产和资本的集中;③信用制度和股份公司加速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④经济危机的爆发加速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2、垄断形成的经济条件和必然性

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垄断:(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垄断的必然性:A、生产的高度集中会阻碍竞争;B、避免供求矛盾引起的利润缩减;C、避免竞争中的两败俱伤。 二、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一) 银行作用:充当信用中介——自由竞争;垄断——由于服务于工商企业——>控制和监督 (二)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

16

金融资本:垄断银行资本+工业资本

形成途径:A、资本相互渗透(贷款、股票、投资、银行、投资创办);B、人事结合。 三、 垄断组织的形式 四、 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1、垄断利润含义:P268

2、垄断价格:垄断高价——销售时规定价格;垄断低价——购买时规定价格

3、垄断价格的形成并未违背价值规律:①以价值为基础;②社会所生产的价值总量不变;③来源:剩余价值(垄断企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其他企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五、垄断和竞争

1、垄断并未消灭竞争P239:①商品经济;②经济技术发展不平衡;③不可能出现“纯粹性”垄断。

2、垄断条件下的竞争:A、垄断组织(企业)之间的竞争;B、垄断组织(企业)内部的竞争;C、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的竞争;D、中小企业的自由竞争——小部分、局布 3、垄断条件下竞争的新特点P239-240:

主体 目的 手段 竞争形式 范围 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 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的过程

②经历了三个阶段:A、一战前后为形成期(应付战争);B、二战后为稳定的发展期(对付经济危机);C、50年代到现在广大地、高效发展

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原因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和实质

基本形式:①一体化;②内部结合(合资);③外部结合(进行干预、调节)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和局限性(双重性)

第二节 资本国家化和经济全球化

一、资本的国际化和世界市场 (一)资本国家化和资本输出

①资本国际化:资本运动由国内到国外(动因——追求剩余价值) 条件:交通、通讯的发展

②三种形式:商业、产业、借贷的国际化 2、资本输出

资本输出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必然性:国内无利可图、国际竞争;可能性:科技进步、生产进一步社会化,涉外银行的发展。)

3、资本输出的后果:A、截取高额利润;B、经济剥削的工具.

输入国:冲击了自然经济,代入科技技术和经验,解决就业,不利于经济独立; 输出国:获得巨额利润,缓和国内矛盾有利于进一步扩张。

总之,引起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造成经济、技术停滞不前。

二战后资本输出的新特点:①资本输出规模扩大;②私人对外投资比重增大;③对外投资部门发生变化;④流向发生变化。

(二)国际垄断组织的产生和发展

1、国际垄断组织的产生:国际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

17

自由竞争 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 获取超额利润、平均利润 经济手段 价格竞争 国内 有限 垄断竞争 少数垄断企业 垄断利润、垄断高额利润 经济手段+政治手段+暴力 非价格竞争(品牌、服务广告) 扩到国际 激烈持久、破坏力大 2、二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发展:跨国公司出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 (三)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

1、国际分工的原因和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 2、国际市场和世界市场价格

(四)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1、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及其原因

2、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资本主义历史地位的趋势

政治经济学课堂笔记社会主义部分

导论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①社会主义名词的来源及含义

强调生产资料共有,分配领域要按劳分配,生产力要巨大发展,最终实行按需分配。 ②空想社会主义的含义及代表人物的思想:1516年 莫尔 《乌托邦》

2、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及主要内容:1948年,马、恩《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3、基本的制度特征:P3-4

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首先建立社会主义政权——〉对私改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必然性、曲折性、多样性

1、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2、 社会主义苏联兴亡的历史教训:①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②社会主义苏联解体的原因是缘于社会主义基本

经济制度,还是具体模式的失败(苏联模式:a、所有制;b、计划经济体制;c、经济增长模式;政治原因)。③多样性(私有化——证券——激进式(休克疗法));中国——渐进式改革——价格改革,双轨制。

四、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过程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人们之间的生产关系,产品的归属关系,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马恩的基本设想;2、列宁、斯大林的认识和总结;3、我国的认识过程。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与理论发展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遵循基本原理; 认识中国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一系列的过渡阶段。 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理论创新 三、中国经济学的发展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意义

一、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和意义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 三、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

第一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其基本经济制度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质的规定及其依据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①提出:经典作家 列宁 ②定义:P27;

③质的规定性:A、社会性质;B、发展程度。P27-28

2、客观依据:①生产力是划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基本依据(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关系较稳定,生产力较活跃,具有阶级

18

性。);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特征P28;③决定初级阶段长期性的因素:A、由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B、由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处的国际环境和时代背景所决定。C、由我国的现实国情决定,不平衡性,差异性,多层次性。D、由我国现阶段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决定。 3、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大力发展生产力。理由:①要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②要满足人们不断的物质文化需求,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

二、加快生产力发展的思路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关系(基本经济制度)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范畴

1、归属论;2、基础论:斯大林;3、总和轮:于光远(所有——决定作用、占有、使用、支配);4、回权论:产权(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支配权) 二、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1、所有制结构

2、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的特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元化的经济制度)。 3、这种经济制度确立的依据。国情决定P35:生产力多层次,不平衡;有利于调动劳动人民的积极性。 4、如何认识现阶段的经济制度:

①以公有制为主体:A、公有资产占绝对地位,(数量:内涵扩大——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中的公有成份;从全国全行业分析。);B、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掌握国民经济主要命脉(基础产业、高科技产业、支柱产业、公共产品)。

②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A、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决定;B、由历史发展的原因和现实需求决定。?? ③二者的关系:统一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程中,共同促进生产力发展。 三、公有制的基本形式及其实现形式。P36

1、公有制的内涵: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混合所有制(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所有制) 2、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①认识:量的伏势、质的提高,控制各种经济命脉。

②理由:公有制是经济基础,生产力客观发展要求,是其它经济制度为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服务(坚持按劳分配) 3、公有制的两种基本形式

①国家(全民)所有制。含义:实质上是全民所有制,采取了国家所有制。全民是一个整体概念。

②集体所有制。含义:生产社会化程度极低的生产力水平。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A、城镇集体经济;B、农村集体经济;C、村级经济。 4、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①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含义:企业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②所有制与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关系。 ③共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原因:A、生产力参差不齐;B、资本的组织形式;C、利益驱动;D、随着Pm直接占有范围的不同而不同。 ④公有制实现形式

经营方式:A、国有国营(集体经营);B、承包经营;C、租赁经营。 四、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1、 个体经济:A、所有者和劳动者联为一体;B、小规模的生产经营;C、小本、灵活、适用性强。 2、 私营经济

3、 外资经济——国家资本主义

4、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A、国民经济中新增经济增长点;B、劳动产品劳务;C、社会资本、国家财政收入;

D、就业;E、公有制经济。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19

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1、 客观必然性:A、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所决定;B、由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性决定;C、由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内在要求决定。

2、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中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原则 ①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按劳分配——〉按劳动者提供给社会的劳动和劳动质量来分配——〉正确认识历史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劳动作为唯一尺度)——出现原因:A、生产力发展水平;B、公有制;C、劳动者的特点。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A、主体——企业和社会——〉所以还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的标准实现;

B、按劳分配只能以商品交换实现的价值量所曲折反映的劳动量作为尺度;C、他们不是采用劳动券,而必须按照??;D、按劳分配是分配的主体,但不是唯一的分配原则。 劳动——劳动券——个人消费品 劳动——货币(工资)——个人消费品

二、确立按劳动、技术、信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1、按生产要素分配。

原因:多元化的经济制度。 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 ①按经营效益分配:经营性劳动收入、创新收入、风险收入、机会收入。

②按资分配:A、个人存款收入;B、股息、债息、红利;C、租金;D、私营企业,外资企业,资产收入。 ③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④按技术、信息、知识产权、土地等生产要素分配

2、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结合。(结合点:劳动属于生产要素中的一种) ①共同标准:不同生产要素贡献的不同

②劳动是特殊的生产要素,地位较重要,应以按劳分配为主。 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分配制度 1、 认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元分配制度。

2、 个人收入的主要形式:劳动收入、劳动力的价值收入、经营风险收入——即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剥削收入、非剥削

收入)

第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节 资源配置和经济体制

一、市场和市场经济的内涵

1、市场范畴 狭义:有形市场——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

从经济活动的空间上来讲的 广义:有形+无形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劳务市场+职业经理评价的市场) 从市场主体角度来看:商品生产者之间全部交换关系的总和。 从经济运行角度来看:社会资源配置的调节机制来调节手段。 2、市场经济:以市场机制作为社会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的商品经济 ①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

②资源配制。定义:P52;最优合理——宏观:全社会、每一种;微观:每一个行业、企业。 ③经济机制:决策机制、信息机制、动力机制——〉“DIM”分析法 ④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共同:基础+价值规律

区别:A、对应概念不同——商品经济包含在经济形态中,对应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B、生产力;C、层次不同;D、范围。 二、资源配置、配置方式和经济体制

1、 资源配置的含义:自然资源(土地、森林、矿场)和社会资源(劳动力、制度、科技、信息、资本)通过一定的

调节机制来分配资源。

2、 配置资源的方式(指社会组织形式)

自然配置 市场配置 20

计划配置

基本经济条件 ①以生产者家庭(或部落)为基本生产单位;②交换很少。 ①资源归产权明显的自然人和法人;②经济主体独立自主受法律保护。 ①决策权掌握在经济主体手里;②自①资源归国家所有;②企业、个人归属国家。 ①决策权集中在政府手里;②依靠强制力,所有制、所掌握的信息。 决策机制 ①决策权掌握在家长、酋长、庄园主手里;②依赖传统习惯、强制力 主决策、分散决策。 信息机制 封闭、缺乏 ①价格信号透明、公开;②横向传递、①计划指标;②纵向、组织无限传递、收集成本低。 成本大。 精神激励、行政动员、道义劝说 动力机制 生存需要 物质、货币 三、两种资源配置方式(体制)的比较 (一)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缺点

1、优点P56-58:①以市场价格为调节器,使经济自动协调发展;②自动调节资源配置的流向和流量,使产需衔接;③推动技术和管理创新,促使劳动生产率提高;④优胜劣汰,刺激经济效率的提高。 2、缺点: ①事后调节造成资源浪费

竞争 ②市场竞争,导致分配不公

③过度竞争,最终导致垄断

市场失灵:①短期行为出现,生产盲目,产品滞销;②无法解决公共物品的分配;③对“外部不经济”现象无能为力;④引起竞争,竞争又引起垄断从而阻碍竞争,效率损失;⑤收入不公平,引起社会矛盾。

外部不经济:①对宏观经济平衡的无力;②不能抑制经济泡沫的形成及阻止“泡沫”的破灭。 (二)计划配置的优缺点

1、计划:指令性计划(直接);指导性计划(间接)。

2、指令性计划配置资源的优点:①能够保证生产按比例发展,避免无政府状态和周期性经济危机;②能够迅速动员全社会的人、财、物力;③能够保证社会分配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3、确保计划配置资源有效性的隐含前提:①完全信息,假定;②单一利益主体假定。

4、缺点:①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相对有效性:信息不足、信息失真;②政府决策过程中的管理成本高:“集体行为”、信息复杂性;③计划价格导致资源浪费——不反映价值、不反映分供求;④社会分配的严重平均主义。 三、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耦合:混合经济

1、 基本特征(3个结合):①资源:民间所有+国家所有;②市场+计划;③自由竞争+国家干预。 2、 结合的原则:市场——微观;计划(国家政府)——宏观 3、“DIM”分析

D——有管理的分散决策;I——价格,辅:政策信息;M——物质和货币:指导性计划; 四、认识一些基本关系

(一)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机制的关系:①决策机制;②信息机制;③激励和约束机制。 (二)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1、经济制度。含义:体现一个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基本制度具有根本的质的规定性。 2、经济体制:含义:P66

资源配置的手段、经济运行机制;国民经济组织管理体制——集权型:前苏联为代表——激进式;分权型:中国——双轨制:计划市场。

3、二者的关系。区别:经济制度——本质;经济体制——表现形式。

联系:①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前提和基础;②一定社会经济制度都是按一定的资源配置方式所决定的经济体制实现经济运行和发展的。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及其基本框架

一、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因

(一)深层原因:中国社会历史的特殊道路和特殊矛盾

1、建国初期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①理论——〉现象;②国际环境;③发展战略;④文化传统,路径依赖。 2、中国计划经济实践过程中的特殊矛盾:

21

①政府权力的高度集中VS政企关系危机(企业成了政府附属物):A、政府同企业搞好关系;B、企业办社会;C、在追求自身利益过程中的扭曲行为。

②社会资源的行政化配置VS宏观经济失衡。以行政手段调节经济,政府职能混乱——经济混乱。 ③组织结构的条块分割VS社会化大生产 ④平均主义的分配倾向VS经济效率的损失 ⑤“一大二公”所有制VS生产力状况

(二)间接原因:实现的社会主义经济首先是一种商品经济。

①商品经济赖以存在的基本条件依然存在。(基本条件:社会分工——社会化大生产;产权——产品归不同所有者所有。) ②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

③国有经济内部企业之间的经济利益和经济活动是独立的。 (三)直接原因:计划与市场结合共同促进生产力发展体制。 (四)外部原因: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接轨。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及其主要特征。

1、内涵:①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的社会主义体制P76;②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能否兼容。

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市场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红管为辅。

2、市场经济的共性: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市场主体的自主性,市场运行的开放性和有序性,市场体系的完备性。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个性: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制度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制度,在宏观上更好发挥计划和市场二者的长处。

4、主要特征:①所有制结构;②分配制度;③混合经济。

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突出贡献(理论上的突破和创新) 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一、现代经济的一般框架

“四个基本要素”,市场体系,法人主体——〉规范市场主体。

市场体系:国内、国外市场的有机统一体(商品市场、要素市场);灵活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 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内容和特征。

三个体系、两种制度:①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微观基础;②市场体系;③分配制度;④宏观调控;⑤社会保障体系。

三、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的国际比较

美国(垄断) 德国(市场) 法国(计划) 日本(政府)

1、 美国的垄断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政府与市场”柔性结合的市场经济(宏观较弱) 2、 德国的社会经济模式:“自由加秩序”。 3、 法国的计划主导型模式。 4、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第一节 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概述

一、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内涵与构成 (一)、含义及其构成

1、含义。狭义:微观经济主体(即企业、农民、居民个人);广义:微观经济主体+这些主体的基本特征。 2、构成:

企业——生产商品,提供服务,购买生产要素;

农民(家庭)——小生产者,商品和服务的消费者,剩余劳动的提供者。 居民个人——生产力的拥有者,劳动力的提供者,商品服务的购买者。 政府——公共产品、公共劳务的提供者,政府采购。 (二)基本特征:判断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依据 1、平等性;2、自主性;3、逐利性;4、自发性

22

二、市场微观经济基础形成的前提条件:明确的产权界定 1、 产权:法律规定的一组权利。 2、 财产所有权:所有权和产权

财物:所有物质的东西,代表一种财富。财产:当财物被某人所有,则成为某人的财产。 A、 狭义的财产所有权和产权的关系

联系:a、狭义的所有权是产权的一部分;b、所有权是产权的基础和核心;c、产权是所有权的派生。 区别:a、所有权属于所有制的范畴;b、产权属于财产运营的范畴。

3、产权的基本特征:①排他性——主体只有一个;②有界性——界限;③可分界性——分给不同的主体,利益随之分配;④可交易性。

4、明确的产权界定是微观经济基础形成的条件

产权界定:P100——产权主体的界定,产权范围的界定。

原因:①产权主体的界定是市场交换的前提;②产权范围的界定为经济主体产生了激励、约束作用;③产权的界定是微观经济基础自主性和平等性得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

一、国有企业以及社会主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和企业格局多样化 (一)市场经济中的企业

1、集合生产要素,利润动机,风险,商品服务,经济单位 2、三种基本的企业制度形式

自然人企业:个人业主制企业(个体企业、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 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

①企业投资行为:怎么购买生产要素,怎么选择融资市场;

②企业生产行为:最优化的生产规模,既定总成本、总投资的最优化产量。 ③创新行为问题:成本优势,市场优势。 (二)国有企业以及中国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 1、国有企业的性质——不是自由契约的产物

2、国有企业的特点:①被赋予社会政策目标——缺点:市场竞争力差;②特殊的融资渠道——财政拨款、贷款、向国外发放公债;③较高的信誉——缺点:破产倒闭困难。 3、中国国有企业的市场取向的改革

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A、企业制度——一种财产制度或资本的组织形式——微观经济体制(一种经济体制应该有一个与之适应的企业制度);B、现代企业制度: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制度;C、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四个方面16个字):a、产权明晰——明确的出资人、企业法人的财产权明晰;b、债权明确——出资人、经营者、劳动者。 D、政企分开。出资者——〉股东——用手投票、用脚投票。

E、管理科学:分权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股东大会——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经营决策机构;经理人——经营决策执行机构;监事会——监督机构。 ②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调整和分类改组

A、 保留国有和国家控股的企业——安全、自然垄断(煤炭、矿山、石油)、公共产品;

B、 竞争性领域的国企区别对待:a、实力、竞争——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股、控股;b、竞争力弱,经营困难

——联合、兼并、出售;c、长期亏损,扭转无望和资源耗竭。

C、 “抓大放小”方针:(a) “抓大”建立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b)“放小”:a开放搞活——现

代企业制度优化资产结构;b、形式——出售、兼并联合、股份制和租赁;c、“扶小”——发展潜力。

③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组建国资委:全职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个人经济行为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个人经济行为

1、个人消费行为;2、个人储蓄行为;3、就业的行为。——受自身资源的限制。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农户

家庭作为基本生产单位几经变迁(我国)

23

事实上和理论上的依据:1、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理论依据);2、可以减少交易费用;

第四章 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市场体系

第一节 市场运行机制

一、市场经济运行流程

投入要素 提供商品、服务

个人(家庭) 企业 个人(家庭) 购买要素 购买商品、服务 支出生产成本 消费支出

企业 个人(家庭) 企业 获取要素收益 获取销售收入 提供公共产品服务,弥补市场失灵,宏观调控

政府 个人、企业 代表组成政府

财政支出、财政转移、政府采购

政府 个人、企业 二、市场运行机制(市场机制) (一)市场机制及其构成要素

机制:机器构造和运动原理。 经济机制:一定的经济机体内部各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功能。 市场机制:在市场运行中各构成要素相互作用,制约的作用和方式(价值规律的具体实现形式)。

价格机制:价格作为杠杆调节资源的配置。 供求机制:供求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运动,引起生产要素重新组合。 竞争机制:市场运行的动力机制,引起生产的流向变化,优胜劣汰来调节市场的运行。 风险机制:企业所面临的不同后果,通过具体的决策,改进生产进经营。 1、市场的基本要素:价格、供求、竞争、风险互相作用。

2、市场机制的核心:价格机制,价格变动——生产规模变动——供求变化——价格变化。 3、中国价格体制的改革。

行政统一定价(早期计划经济时期,价格体系不合理)——〉“双轨制”(指令价格、指导价格、市场价格)——〉市场自发形成(商品、劳动力价格,金融市场还未完全做到) (二)市场机制作用的具体形式

1、供求体制:A、商品、资金、技术;B、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必需通过交换解决;C、需求,有购买能力的需求;供给:信息、能力受价格、生产要素价格、相关产品价格、预期的影响;D、内容,供求决定价格机制,价格影响供求机制。 2、竞争机制P136:

(1) 竞争与供求关系,价格变动的联系、作用(概念);

(2) 内容:A、竞争作用于市场价值的形式(个别价值向市场价值的转化,市场价值的确定。)

市场类型:供过于求——生产者之间竞争——买方市场;供不应求——消费者之间的竞争(抢购)——卖方市场;供求均衡——生产者、消费者。

B、竞争作用于市场价格的运行。

3、风险机制。W—G—惊险的跳跃;风险来源——不确定性、竞争。 (三)市场机制的特征

1、作用的自发性;2、作用的连续性;3、作用的回归性。 (四)供求理论

1、需求定律(有支配能力的需求):价格与需求量呈反方向运动的关系。 2、供给定理:价格与供给之间是呈正向变动关系。 三、市场运行的两种组织形式:市场和企业 1、交易费用理论

(1)交易:人们的经济活动分为两类:生产、交易,除生产以外的一切经济活动。 (2)交易费用:概念P131

24

类型:①偶然因素,发生损失的费用;②鉴定、履行、监督合同产生的费用。 2、决定交易费用的因素:

(1)取决于交易的因素(市场,信息量)市场不确定性,信息成本; (2)人的因素:人的有限理性、投机取巧的机会主义、知识。 3、均衡价格问题。成交量影响成交价格。 纳什均衡:针对对方策略的最佳选择。 四、怎样降低交易成本(手段、途径)

①制度的功能(合同制度(收银条等交易的契约))

核心:产权制度(界定产权)建立(法人产权,法律所有权)

第二节 市场体系

一、市场体系及其构成 1、市场体系的含义与特征

含义:由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所组成的有机整体。

构成:①从客体结构分:商品市场(Pm市场、Km市场,服务市场);生产要素市场(服务市场、资金市场、A市场、房地产市场、信息技术市场、知识产权市场)

②从主体结构:生产者、消费者、(交换)中介者、市场调节者。 ③从空间结构:地区市场(区域)、全国市场、国际市场。 ④按时间划分:现金市场、期货市场、信用市场。

市场体系的特征:①完备性,市场体系——宏观体系、微观体系;②统一性:结构完整、多层合理、全国统一大市场、国内外市场统一;③开放性:对内对外开放,有效、合理配置资源;④竞争性:要求公平、公正的竞争、基本前提;⑤规范性(有序性):遵守法律、法规。

市场规则P150:

市场进出规则:主体、商品“三无”质量; 市场交易规则:欺诈、走私、债务; 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仲裁规则。 2、市场体系的分类 (1)按市场客体结构划分

客体(市场上流通的商品):一般的商品市场(有形市场);生产要素——无形的市场。 (2)市场主体结构划分

主体:居民、农民、国家:生产者、消费者、交易中介者、调节者。 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个体经营、国外(所有者)

(3) 按空间结构划分:地区、全国、边界。

(4) 按时间结构划分:现货、期货(商品标准性合同:套期保值、投机获利)、贷款(兼现货与期货特征)。 二、我国建立、健全市场体系的健全 缺陷:1、完整性、滞后性、封闭性、垄断性 2、商业信用欠缺。 (1) 商业信用问题

不讲商业道德,追求个人利益而损害他人利益。造成交易链条中断,影响经济运行(赊销)(逃债、假冒伪劣商品) 解决:查办、教育。 (2)行政垄断问题

指令性计划造成——〉地方保护主义(长期的历史渊源); 改革——〉深化政府部门职能——〉强调外部,开放经济; 建立健全法规,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系。

第三节 市场结构和市场规则

一、市场结构 (一)市场结构的类型

25

1、完全竞争市场——充分参与者、参与者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商品无差别; 2、垄断市场(边际收益至少等于边际成本,即利润为零) 3、垄断、竞争市场 4、寡头市场

(二)我国目前的市场体系

1、市场集中度不高:企业规模小,市场竞争力,效率低,成本高 2、行政性垄断企业

第五章 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

第一节 国民收入分配

一、国民收入及其相关概念 1、国民收入的两种含义

物质产品核算体系(东方核算体系):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的社会总产品的净产品的价值。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西方核算体系)

广义:国内生产总值(GNP,GDP);狭义:扣除资本折旧、间接税。 2、国民生产总值(GDP)和国内生产总值(GNP) ①含义:

②两种“总值”的关系

区别:统计原则,核算角度;联系:A、GNP=GDP-付给外国居民的要素收入+本国居民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GDP+国外净要素收入;B、封闭经济体系GDP=GNP 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两种体系区别:①二者依据的理论基础不同;②指标的内容不同。 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1、两种核算体系的理解 初次 再

MPS 物质生产部门 非物质生产部门 初次 政府调节 SNA 物质与非物质 再分配

第一阶段:初次分配,以企业为中心,效率原则,微观层次,也称功能分配,要素收入分配; 第二阶段:再分配,以政府为中心,公平原则,宏观层次,也称规模分配。 2、政府进行再分配的原因

①控制收入差距拉大的需要;②社会管理者的需要;③宏观经济调控者的需要;④经济产品协调着的需要;⑤社会保证基金、后备基金。

3、政府进行再分配的手段

①税收;②财政转移支付——通会社会保障的措施;③其他政治经济政策:A、价格鉴别;B、希望工程:贫困儿童受教育机会;C、再就业工程。④最终收入:政府财政收入,企业基金、个人收入。 第三次分配:以个人为中心,把个人收入以道德捐赠给社会。 四、按西方体系怎么认识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初次分配——〉要素收入(五大要素:劳动收入、资本收入、土地资源的租金收入、技术专利收入、管理者报酬、人力资本报酬)。

再分配:①理由;②手段:A、财政征税;B、财政转移支付;C、价格杠杆;D、银行信贷 形成三种原始收入:国家(政府)、企业、个人(收入) 四、功能收入分配与规模收入分配

要素收入分配 个人收入(个人、家庭之间收入差距、程度)

第二节 收入差距

一、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1、 经济学中的效率:经济效率,对资源利用的有效程度——〉经济增长

26

2、 公平:社会公平——收入平等、机会平等。

3、公平的效率关系:①公平和效率 替代关系 福利国家(瑞典、英国、德国)②一致性:效率促公平、公平促效率。 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的原则 不同分配领域:微观——效率;宏观——公平 分配环节:初次——效率;再分配——公平

分配机制:市场机制分配——效率;政府分配机制——公平 三、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和变量标准

1、 生产要素数量、种类的不同;2、分配规则不公平、机会的不均等。 标准: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四、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的“倒U假说” 五、改革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

“两个内部”——城市之间、农村内部;“两个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

第三节 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

一、关于效率与公平 投入——〉产出

公平:利益与权力的合理化分配。 二、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西方经济学对效率与公平的三种观点。

三、我国在经济转型期必须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问题 分配制度变革——〉生产积极性、差距、资源配置。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深化改革、创新规则 目标:共同富裕。 第四节 社会保障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

1、什么是制度保障制度:制度、法律、规章、措施的总称叫做社会保障制度。 2、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

①社会保障: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特点:强制性、普通性、互济性。 ②社会福利:财政补贴、集体福利、环境保护、医疗福利 ③社会救济:自然灾害救济、孤寡病残救济、 ④社会优抚;⑤优抚措施的发展。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和意义

(一)功能:1、保障功能,稳定功能;2、调节经济功能;3、劳动再生产;4、收入分配功能 (二)意义:1、社会稳定;2、增进社会公平;3、促进经济发展;4、协调发展。 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

1、保障对象社会化;2、保障水平合理化;3、保障规模多样化;4、资金来源多元化(政府拨、企业基金、个人缴纳、社保基金的运营收入、商业保险业);5、管理法制化 四、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衍变

我国目前当前面临的问题:①覆盖面狭窄;②保障主体错位;③待遇——平均主义和差别对待并存;④筹资单调、管理不科学。

四、改革的思路

适度水平(低保障,覆盖广)

发展的序列:生活救济、医疗保障——〉生育

层次:国有企业者——〉自由职业者——〉乡镇企业者——〉法律依托。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居民消费

第一节 消费需要和消费需求

27

一、欲望、需要、需求与消费(层层推进的关系)

欲望多样性:也是一种社会产物(与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社会关系来联系),也是一种原动力。 需要更具有社会性,以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制度相联系所提出的要求。

需求不仅具有社会性而且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具有现实性,有效的需求通过市场来满足。 消费:人们为了生存发展一种合乎目的经济行为(满足生存发展) 生产消费:生产过程中消耗生产资料,或劳动。 个人消费(主要考察对象)

二、消费与生产、分配、交换的辩证关系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消费)。 2、生产结构的变化决定消费结构的变化。

3、分配状况、水平、方式影响消费。消费体现了分配状况——〉改革分配制度 4、交换制约消费。交换流通就是以货币作为媒介进行消费。 三、居民消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第二节 消费需要和消费需求的关系

一、消费需要和消费需求的异同 都是要求,具有社会性。

需要只是欲望,需求更具有现实性,把想要的东西转化为现实。 2、 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收入增加、恩格尔系数下降。 3、 消费需求关系到经济健康有序的增长 ①供需协调的意义。

②消费需求直接成间接拉动经济增长的问题。 二、我国在经济运行中的消费需求状况

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之前:短缺经济变化——〉两大部类比例不平衡;之后:五个阶段 导致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

第三节 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与消费方式

一、消费水平:按人均计算的消费资料和劳动的数量和质量。 二、合理的消费水平

三、消费结构:各类消费资料的比例问题。

消费方式:1、社会公共方式;2、个人方式——家庭方式、社会化方式。

第七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

1、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客观必然性

(1) 发展对外关系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客观要求(当前历史背景)

纵深发展的必然结果——生产国家化、产品使用国际化、商品劳务贸易国际化、资本流动国际化。

为什么会有这种趋势?:A、一国资源的有限性;B、各国科技、管理水平差距已经显现;C、国际分工出现(追求国际分工比较利益的需要)

(2)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和平崛起的需要) ①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两大部类之间,两大部类内部要协调发展)。 ②提高经济效益(从粗放性到有效性)。 ③加速现代化建设

④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需要

2、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1)对外贸易,增加出口;(2)引进先进技术、遵循原则;(3)利用外资的问题;(4)劳务合作。

3、怎样来认识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和发展趋势

全方位的开放 加入WTO——有利于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的改革 机遇与挑战共存 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问题

28

1、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异同

2、衡量经济发展的标准:①经济发展的速度——解决就业问题;②经济发展的结构问题。 3、经济质量:①经济效益;②社会效益;③环境效益。

4、经济发展的波动和周期问题(持续稳定的增长,避免大起大落的问题)

5、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1)经济因素:自然资源、人口、科学技术;(2)非经济因素:制度因素、法制、劳动力、经济体制。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问题

从较长的时间看与社会、自然、经济、协调发展(绿色GDP) 意义:缓解人口问题、合理理解资源、社会全面进步

1、 我国为什么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2、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第八章 宏观经济运行与宏观调控 第一节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 一、 宏观和宏观经济学

宏观指总量关系,专指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政府怎么来调节总量关系的经济学叫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企业内部、资源优化组合、提供定量分析的方法。 二、社会总供给及其形成

1、定义:一国一定时期内所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量。 2、社会总供给来源于总产出

3、影响因素:A、社会总需求;B、物价水平;C、一定时期的资源供给量;D、资源利用效率;E、政府及其政策。 三、社会总需求及其形成

1、定义:一国一定时期 最终产品和劳务需求、购买能力。 2、构成:总需求=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国外需求 政府拉动整个经济的“三驾马车”。 四、社会总供给的关系

1、总供求平衡 总量平衡——〉价值

结构平衡——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 2、总供求不平衡 总供给>总需求:过剩经济、有效需求不足。 98-2002年特点:①失业;②通货紧缩;③经济停滞。

总需求>总供给:短缺经济(供给不足)。特点:①就业;②投资、消费需求;③通货膨胀。 四、就业水平、物价水平 1、就业与失业

劳动年龄人口:生理年龄。 劳动力人口、就业人口 充分就业:保持失业率在4%-5%

失业:有劳动能力的,原就业的,找不到工作的。 失业率:(失业人口/劳动力人口)*100% 2、失业原因,失业类型

劳动力的供给大于劳动力的需求(根本原因)。 摩擦性失业:职位的空缺,失业人口并存的现象。 结构性失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不适应该工作。 周期性失业:经济周期性波动。

3、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社会总供求失衡是其根本原因)

通货膨胀——〉物价水平普遍上涨(货币贬值)——〉需求变化成本上升,结构性膨胀——〉货币作用扭曲。 通货紧缩——〉物价的下跌(总需求不足,货币供应量减少)——〉货币供应量减少。

29

第三节 政府与宏观调控

一、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不等于政府行为干预。

微观管制:内部、外部、局部、中央政府。 二、宏观调控目标、基本目标:总供求平衡。 具体目标:1、物价稳定; 2、充分就业——〉增加就业 ①内涵

②表准:失业率≠0

③充分就业和宏观经济总供求平衡相一致。 三、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政府有管制经济的职能;2、管理国有资产(确立产权主体);3、调节收入分配;4、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5、市场失灵需要宏观调控。

四、宏观调控方式、手段和政策

手段——指导性计划手段、经济手段(价格、汇率、利率、税收)、法律手段(完善司法制度)、行政手段

政策——财政政策(预算、税收、投资)、货币(利率、公开市场业)、产业政策(调整结构)、收入分配、转移支付。

这些可是爱考的专业课老师珍藏不外漏的当年的笔记,考研公共课全国统考,大家复习的资料都一样,成绩也不会有太大差距,但专业课不一样只能按照报考学校和专业的重点、风格来复习,千万别走错了路,自己埋头复习了大半才发现套路根本不对,那就后悔死了,北京的爱考会给你安排你所报考学校本专业的研究生来给你上课,信息量自然不用说了(导师不可能出来上课大家都知道,所以所有的经验和信息只能通过导师的在读研究生来获取了)

3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ff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