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设计考点归纳

更新时间:2024-06-13 01:3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场地设计考点归纳

1. 【场地】 狭义:基地内的室外场地

广义:基地内一个整体的系统,包含的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 【场地的构成要素】

1建筑物、构筑物 2交通设施 3室外活动设施 4绿化与环境景观设施 5工程系统 2. 【场地设计】是针对基地内建设项目的总平面设计,是依据建设项目的使用功能要求和规划

设计条件,在基地内外的现状条件和有关法规、规范的基础上,人为地组织与安排场地中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活动。

【场地设计内容】现状分析、场地布局、交通组织、竖向布置、管线综合、环境设计与保护、技术经济分析

3. 【等高距】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差。

【等高线间距】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4. 【坐标系统】不考虑地球曲率,规定南北方向为X轴,东西方向为Y轴。并选定测区西南角

某点为原点(O),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5. 【风向频率】在一定时间内累计该风向所发生的次数,占同期观测总次数的百分比

【主导风向】风向频率最高的方位

6. 【风玫瑰】在风向方位图中,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在各方位放射线上自原点向外分别量取

一线段,表示该方向风向频率的大小。

7. 【太阳高度角】直射阳光和水平面的夹角,其值正午时最大,日出日落时为零。实际上是光

线和照射点切线的交角。

【太阳方位角】直射阳光水平投影和正南方位的夹角。方位角以正南方向为零,由南向东向北为负,由南向西向北为正。正东方为-90,正西方为90。

8. 【日照时数】地面上实际受到阳光照射的时间,以小时为单位表示,以日、月或年为测量期

限。

【可照时数】指一天内地面上应该受到阳光照射的小时数,用来比较不同季节和不同纬度的日照情况。

9. 【日照标准】建筑物的最低日照要求,与建筑物的性质和使用对象有关。(大寒日或冬至日) 10. 【地震与烈度】同一个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却因地而异。

【震级】地震本身的大小,根据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大小来确定,我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

【烈度】地震时一定点地面震动强弱的程度叫地震烈度,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 11. 【微气候】由细小下垫面(指直接与大气下表面接触的地表面)构造特征所决定的发生在地

表1.5m-2m大气层中的气候特点与气候变化。 12. 【城市热岛效应在场地设计中的应对措施】

(1) 借助绿色空间调节城市小气候,在城市范围内提供绿地网

(2) 利用以风为基础的合适策略将高密度建筑区域的热量和污染物质带走。

A. 提供“纯净冷空气”

B. 将“纯净冷空气”与建成区域中心连接起来 C. 利用地形变化加强夜间冷空气流动 (3) 利用数字模拟改善城市小气候

13. 【用地红线】规划主管部门批准的各类工程项目的用地界限

【道路红线】规划主管部门确定的各类城市道路路幅(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界限

【建筑红线】也称建筑控制线,有关法规或详细规划确定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基底位置不得

超出的界限。

【蓝线】规划主管部门确定的江、河、湖、水库、水渠、湿地等地表水体保护的控制的界限。 【绿线】规划主管部门确定的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黄线】规划主管部门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基础设施的用地界限。

【紫线】 国家和各级政府确定的历史建筑、历史文物保护范围界限。 14. 【基地内通路规范】

(1) 基地内应设通路与城市道路相连接,其连接处的车行路面应设限速设施,通路应能通达建筑物的各个安全出口及建筑物周围应留的空地。基地内车流量较大时应另设人行通路。

(2) 通路的间距(道路中心线)宜≤160m.沿街建筑应设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楼梯间),其间距宜≤80m。

(3) 单车道4m,双车道7m,人行道路1.50m。 (4) 长度超过35m的尽端式车行路应设回车场

(5) 供消防车使用的回车场 15×15m,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 18×18m

(6) 基地内车行通路边缘至相邻有出入口的建筑物的外墙间的距离应≥3m,距托幼、小学校建筑应≥5m。

15. 【高度控制】用以控制场地建筑高度的指标主要有建筑限高、建筑层数。建筑限高适用于对

一般建筑物的控制,建筑层数主要用于对居住建筑的考核。

【建筑高度控制计算】建筑高度不应危害公共空间安全、卫生和景观,下列地区应实行建筑高度控制:

a) 对建筑高度有特别要求的地区,应按城市规划要求控制建筑高度

b) 沿城市道路的建筑物,应根据道路的宽度控制建筑裙楼和主体塔楼的高度

c) 机场、电台、电信、微波通信、气象台、卫星地面站、军事要塞工程等周围的建筑,当其处在各种技术作业控制区范围内时,应按净空要求控制建筑高度

(1) 控制区内建筑高度,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建筑物和构筑物最高点的高度计算。 (2) 非控制区内建筑高度,平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其屋面面层或女儿墙顶点的高度计算;坡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计算,突出物不计入建筑高度。

16. 【建筑密度】在一定范围内,建筑基底总面积与场地总用地面积的比例。

【容积率】在一定范围内,建筑面积总和与场地总用地面积的比值。容积率中的总建筑面积通常不包括±0.00以下地下建筑面积。

【绿地率】场地内绿化用地总面积占场地总用地面积的比率(%)是描述城市用地构成的一项重要指标。

【绿化覆盖率】场地内,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占场地总用地面积的百分比。是描述城市下垫面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

17. 【幼儿园的总平面布置要点】

(1)主要居室,在冬至日满窗有效日照≥3h。

(2)游戏场地日照应充足。每班专用游戏场地面积≥60㎡。室外共用游戏场面积≥ [180+20×(班数-1)]。设置游戏器具、30m跑道、沙坑、洗手池、贮水深度≤0.3 m的戏水池等。 (3)有集中绿化用地面积,严禁种植有毒、带刺的植物。 (4)供应区内设置杂物院,单独设置对外出入口。

(5)音体活动室的位置临近生活用房,不应和服务、供应用房混设在一起。单独设置时,宜用连廊与主体建筑连通。

18. 【日照间距】前后两列建筑物之间为保证后排建筑物在规定时日获得必需日照量而保持一

定的距离。

【日照间距系数】 L=D/H( L——日照间距系数D——日照间距H——遮挡计算高度(遮挡的遮挡部分高程b和被遮挡住宅首层地面0.9米高外墙处之高程a的差值)

19. 【防火间距】为保证发生火灾时相邻建筑的安全,防止火灾的蔓延,建筑物之间必须保持一

定的防火间距,防火间距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建筑的高度、耐火等级和建筑外墙上门窗洞口等情况。

A. 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

1) 9层及9层以下的居住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居住建筑) 2) 建筑高度小于等于24m的公共建筑; 3) 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

4) 地下、半地下建筑(包括建筑附属的地下室、半地下室); 5) 厂房; 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m) 6) 仓库; 耐火等级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7)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 一、二级 6 7 9 8) 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区)

三级 7 8 10 9) 可燃材料堆场

四级 9 10 12 10) 城市交通隧道。

B. 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高层建筑及其裙房)

1) 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

住建筑;

2) 建筑高度超过24m的

公共建筑。

3) 不适用于单层主体建

筑高度超过24m的体育馆、会堂、剧院等公共建筑以及高层建筑中的人民防空地下室。

20. 【空间的尺度】在处理外部空间时,要考虑建筑的高度与所围合空间的间距之间的比例。

(1) D/H在1与2之间时空间平衡,是最紧凑的尺寸; (2) D/H=2时,中心垂直视角45度,视线集中于界面细部,具有较好的封闭感; (3) D/H=4时,中心垂直视角27度,是观察完整界面的最佳位置,为空间形成封闭感的上

限。故欲在庭院或广场空间中形成围合感,其空间D/H不宜大于4; (4) D/H>4时,两界面相互间的影响已经薄弱了,适宜在二者之间加上走廊那样的连接体。 21. 【仰角】

(1) 视角=45° 视距=H 观赏建筑物细部的最佳位置 (2) 视角=27° 视距=2H 既能观察到对象的整体,又能感觉到它的细部效果; (3) 视角=18° 视距=3H,细部不太清楚,能充分感觉到以周围建筑为背景的十分清晰的主

体对象; (4) 视角=11°20′ 视距=5H,适于远观城市空间群体建筑的天际线轮廓。

22. 【场地出入口数量】

(1) 交通量不大的较小场地,一般设置一个出入口便可满足交通运输需要。在可能的情况下,场地宜分设主次出入口,主入口解决主要人流出入并与主体建筑联系方便,次入口作为后勤服务入口,与辅助用房相联系。

(2) 医院的出入口应不少于两个,人员出入口不应兼作尸体和废物出入口,综合性医院可能有多个出入口,分别满足门诊、住院、后勤服务等不同分区、不同流线进出的要求。 出入口位置

23. 【场地出入口位置】

(1) 在一般地段,场地出入口位置主要根据用地分区及相邻城市道路情况而定,应注意尽量减小城市主干道交通的干扰。

(2) 当场地同邻城市主、次干道,主入口在主路,次入口在次路,机动车入口在次干道。 当场地仅临一条城市道路,主、次入口均在同条道路上。场地或建筑物的主入口,避免正对城市主干道交叉口。

【场地机动车出人口位置】

(1) 距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自道路红线交叉点量起≥70m;

(2) 距人行横道线、人行过街天桥、人行地道(包括引道、引桥)的最边缘线≥5m; (3) 距地铁出人口、公共交通站台边缘≥15m;

(4) 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使用建筑的出人口≥20m; (5) 当基地道路坡度>8%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连接;

(6) 与立体交叉口的距离或其他特殊情况,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 24. 【场地出入口交通组织】

(1) 当场地与周边城市道路毗邻时,往往要求入口处适当地后退用地界限(或道路红线),留出一定面积,满足使用和安全的要求。 (2) 托幼和学校建筑场地设计,出入口要有集散空间,便于人流安全疏散。 (3) 人流集中的旅游景点的出入口,要有足够面积的广场,便于交通集散,减少对城市交通的干扰。

25. 【消防车道】

(1) 街区内的道路应考虑消防车的通行,其道路中心线间距≤160m。当建筑物沿街道部分的长度>150m 或总长度>220m 时,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当确有困难时,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2) 有封闭内院或天井的建筑物,当其短边长度>24m 时,宜设置进入内院或天井的消防车道。 (3) 有封闭内院或天井的建筑物沿街时,应设置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楼梯间),其间距≤80m。 (4) 在穿过建筑物或进入建筑物内院的消防车道两侧,不应设置影响消防车通行或人员安全疏散的设施。 (5) 超过3000 个座位的体育馆、超过2000 个座位的会堂和占地面积>3000㎡ 的展览馆等公共建筑,宜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6) 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4.0m。供消防车停留的空地,其坡度≤3% 。 (7) 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它车道连通。 (8) 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的面积≥12.0m×12.0m;大型消防车≥18.0m×18.0m。回车道转弯半径≥3m

(9) 消防道路最小转弯半径≥6m。

26. 【居住区道路分级】

(1) 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20m; (2) 小区路:路面宽5-8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采暖区≥14m,非采暖区≥10m; (3) 组团路:路面宽3-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采暖区≥10m,非采暖区≥8m (4) 宅间小路:路面宽≥2.5m

27. 【道路分类】

(1) 主干道——连接场地主要出入口的道路,设双车道,供小型车通过的宽度≥6m,供大型车通行≥7m (2) 次干道——设双车道,一般路面7m左右,交通量不大。 (3) 支路——交通量小、路幅较窄。可以是单车道,宽度为3.5或4.0m。 (4) 引道——通向建筑物出入口。一与建筑物的出入口宽度相适应;当有机动车通行要求时,路面宽度≥3.5m。 (5) 人行道——行人通行的道路。车行道路两侧宽度≥1.5m。其他地段宽度≥0.75m。 (6) 人行道路通行轮椅的坡道宽度≥1.5m。居住区公共活动中心无障碍通道宽度为2.5m。 (7) 自行车道——路面宽度宜为1m,双向行驶的最小宽度宜为3.5m。

28. 【道路最小转弯半径】

最小转弯半径为6m。

小型车6m 轻型车6.5-8 m 中型车8-10m 大型车10.5-12 m 铰接车10.5-12.5m

29. 【居住区道路纵坡】

A. 最大纵坡

机动车≤8% 非机动车≤3% 步行道≤8% B. 最小纵坡

一般为O.3%一0.5%。特殊困难路段,纵坡度可小于0.2%

30. 【道路横断面】

沿着道路宽度方向,垂直于道路中心线所做的剖面,称为道路的横断面。 道路横断面的设计宽度称为路幅宽度。

居住区级道路道路横断面即为道路红线之间的道路各项用地宽度的总和

31. 【道路形式】

城市型——一般市区场地和郊区场地的道路,有突起的路缘石保护路面,暗管排水系统。 公路型——郊外场地(如风景区场地),其道路的路缘石不突起,采用明沟排水系统。 32. 【停车场类型】地面停车场 组合停车场 独立停车场 33. 【停车场出入口设置】

A. 出入口数量 (1) 停车数量≤50时,可设1个出入口,其进出通道的宽度9—10m (2) 停车数量>50时,出入口≥2个; (3) 停车数量>500时,出入口≥3个; (4) 出入口之间的净距>10m,出入口宽度应≥7m。 B. 出入口位置 (1) 出入口不宜设在城市主干道上,并应远离交叉口。直接对外的停车场应位于城市次要干道一侧,其出入口应与城市道路交叉口、人行横道等保持一定距离,右转驶入驶出。 (2) 出入口距交叉路口80m,距过街天桥50m,距铁路道路口外侧钢轨外缘≥30m。

34. 【视距三角形】由两车的停车视距和视线组成交叉口视距空间和限界,称为视距三角形。 要求在限界内必须消除1.2—2.0m高范围内的障碍物,交叉口最小停车视距为20m。

35. 【停车场出入口视距】为保证行车安全,在出入口后退2m的通道中心线两侧各60度角的范

围内,不应有任何遮挡视线的物体。 36. 【停车场出入口通道缓坡段】

缓和坡段的坡度为坡道纵坡的一半,长度为3-6m。设置缓坡段的目的在于防止在坡道坡度较

大的情况下,车辆驶出坡道时车盖遮挡住驾车人的视线。同时也能防止坡道与地面相交处车辆前后挡与地面相碰撞。

37. 【停车位面积估算】

(1) 一般停车位宽度≥2.8m,用地宽松时,停车位一般为3m×6m。 (2) 由于公共停车场车辆种类、型号繁多,停车场(库)的设计参数应以高峰停车时间所占比重最大的车型为主,用地面积按当量小汽车的停车泊位估算,具体换算系数分别为微型汽车0.7, 小轿车1.0, 中型汽车2.0 , 大型汽车2.5, 铰接汽车3.5, 三轮摩托0.7。

22

(3) 对于地面停车场,停车面积可按每个标准当量停车位25m-30m(包括车道面积)来

22

计算;地下停车场(库)及地面多层停车场(库),每个停车位面积可取30m-40m(包括车道面积)。

38. 【绿地面积计算】

(1) 宅旁绿地面积:绿地边界对宅间路、组团路、小区路算到路边,当小区路有人行便道时算到便道边,居住区路、城市道路则算到红线;距房屋墙脚1.5m;对其它围墙、院墙算到墙脚。 (2) 院落式组团绿地面积: 绿地边界距宅间路、组团路和小区路路边1m;当小区路有人行便道时算到便道边,城市道路、居住区级道路时算到道路红线;距房屋墙脚1.5m。 (3) 开敞型院落组团绿地: 至少有一个面面向小区路,或向建筑控制线宽度不小于10m的组团级主路敞开,并向其开设绿地的主要出入口。 (4) 其它块状、带状公共绿地面积计算的起止界同院落式组团绿地。沿居住区(级)道路、城市道路的公共绿地算到红线。

39. 【场地中需整平部分连接形式】

用地自然坡度小于5%时,宜规划为平坡式; 用地自然坡度大于8%时,宜规划为台阶式。 (1) 平坡式:把设计地面处理成一个或几个坡向的整平面,各部分的坡度和标高均相差不大。 (2) 台阶式:将设计地面处理成标高差较大的几个不同的整平面,在各整平面之间以挡土墙、护坡、台阶等形式连接。

(3) 混合式:用地经改造成平坡和台阶相结合的规划地面形式。

40. 【设计标高的确定】

(1) 用地不被水淹,雨水能顺利排除 (2) 设计标高应高出设计洪水位0.5m (3) 地下水位机地质条件的影响 (4) 场地内外道路连接的可能性 (5) 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和基础工作量

41. 【广场坡度】最小坡度应为0.3%;最大坡度1%(平原),3%(丘陵) 42. 【管线布置】

水平排序,由近及远:电力电信、燃气管、热力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

垂直排序,由浅入深:电信管线、热力管、小于10kv的电力电缆、大于10kv的电力电缆、

燃气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

43. 【坐标定位法】

假设坐标系统:其坐标轴与建筑物主轴线一致或平行 纵坐标为A轴,向上为正,向下为负 横坐标为B轴,向右为正,向左为负

坐标网呈方格网状,间距一般为100mm×100mm 其数值的标注,字头朝向增量方向。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f7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