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概论讲授纲要

更新时间:2023-05-26 01:5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文化概论讲授纲要

第一讲导论

一、文化的界说 1.语义分析 “文”的本义是指纹理、花纹,各色交错的纹理。许慎的《说文 解字》:“文,错画也,象交文”。 《易 系辞下》:“物相杂, 故曰文”; 《礼记 乐记》:“五色成文而不乱”。 三种引申义 a 意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人工的象征符号,进而指文物典籍、 礼乐制度。 《尚书· 序》:“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 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b 从人文伦理到装饰、人为修养之义,“文”与“质”、“实”相 对 c 由“人文”和道德修养之义引申出的,是美、善、德性的意思

在词义的引申中,“文”逐渐远离实用层面, 更多地运用于人际交往、伦理道德与精神层面, 这就是“人文” 《易》之“传”出现于战国末年,此时“人文” 已经和“化成天下”联系起来。

化本义:改易、生成、造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 引申为教导、引导。 所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是用礼仪规范教 导人们,把自发随意的社会活动秩序化,纳入国家管 理当中。这种思想就是后人所说的“文治”、“以文 教化”。文治与武功相辅相成,构成国家管理的两面。

西汉以后,“文化”单独成词

与“自然”相对,强调它是人的有意识 的社会化活动的结果; 与“质朴”、“野蛮”相对,强调它是 对于人的自然本性的自觉改造 在古汉语系统里,“文化”主要应用于 社会伦理和精神活动领域

西方的Culture Culture义近“文明”,包括人的物质生产活动 和精神活动两大部分 近世“文化”多源于西方 近代以来,西学涌入,带来汉语固有词汇语义 的变化。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文化,就是吾人 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我今说文化就是吾人 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意在指示人们,文化是极 实在的东西。文化的本义,应在经济、政治, 乃至一切无所不包。”

2.文化的内涵 广义文化 这个定义需要把握三个要点:(1)广义文化 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 为中心的概念;(2)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 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 展的综合概念;(3)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 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狭义文化 狭义的文化又称人为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 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结的共 有的人为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这个定义也要 把握三点:(1)狭义文化不但是以人为中心,而且 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

也是以 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 (2)狭义文化关注的不 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 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3)狭义文化关注的不 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关注不同民族、阶层、 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所以,狭义文化的定义并不但 适用于人类文化学,而且适合于民族文化学、国别文 化学等较为具体的范围。依据这种广义的文化定义, 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规范文化、精神文化三大类 型。

3.文化相关概念 文化产品 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 会的可见产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 品。 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 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料等,一般不称为 文化产品。

文化现象 文化现象是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 种外部状态和联系。现象具有个别、具体、可 直接观察和经验性等特点。 文化事象是人们对现象的感受上升到理性概括 的产物。例如原始的巫术、生产领域中的行业 禁忌、宫廷服饰以颜色和式样代表等级、文学 上所说的建安风骨、中国戏曲的程式化动作等 等,都属于文化事象。文化事象具有类型性和 变异性等特点。文化事象对人类社会存在和发 展以及对其他文化事象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叫 做文化事象的功能。文化事象是文化学研究的 基础。

文化观念 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 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 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 称作文化观念。 文化思潮 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 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 的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 流,称作文化思潮。

二、“文化”结构的四种形态

“物质文化”或者“物态文化”。所谓“物态 文化”,是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 和。物态文化以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 ──衣食住行──为目标,直接反映人与自然的 关系,反映人类对自然界认识、把握、利用、 改造的深入程度,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第二类文化,我们或可称之为“制度文化”。 它们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 社会组织所构成。

行为文化: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人际交往中,往 往会形成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的行为模式,这 些行为模式又多以民风民俗的形态出现,它们是人类 所创造的第三类文化,我们或可称之为“行为文化” (即含有文化意义的行为)。 心态文化:如果说,人类为了战胜自然,创造了

物质 文化;为了与他人和睦相处,创造了制度文化和行为 文化;那么,为了克服人类自身在感情、或心理、及 认知上的种种困难与挫折,忧虑与不安,因而创造了 第四类文化,我们或可以称之为“精神文化”或“心 态文化”。它包括了文学、艺术(音乐、戏剧、绘 画)、宗教信仰,尤其是从中折射出来的审美情趣、 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

三、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 1.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 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长期历史发展所积 淀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古代文化是从 不同角度来指称的。古代文化是针对现代文化 而言的,它属于对文化的时代划分;传统文化 是就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源 头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 它不局限于古代,而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 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增长的人文精神 总和。

2.文化传统 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会因时因 地而异,也会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文化 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 文化的核心精神。这类核心精神是上层文化和 底层文化所共有的,尽管彼此的表现形式不完 全一致。例如,中国的诗歌传统是讲究韵律, 这一点,不论民歌还是文人诗歌,都以不同的 形式保持着这种传统。

四、影响文化产生发展的基本因素 (一)地理环境因素 1.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2.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 中国的地理环境特别适合发展农业。从古至今,在中 华大地上都是依靠优越的农业环境养活了大量的人口, 供养着世界上数量最多的人口。 正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传统的中国文化才得以形 成和延续。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 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 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

3.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首先,我国的地理环境有强烈的地域性,不同 地区的人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其次,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也有很大的影响, 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到的外来文化影响和 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

4.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开放、对国与国的交流确实有影 响 ,中国的地理环境究竟是有利于开放还是 有利于封闭,应该结合地理环境做具体的分析。 首先,我们应当承认我国的地势是比较封闭的, 西高东低的地形,大部分是高原、平原和戈壁 沙漠,只有东南是海岸线,三面封闭,一面环 海,从地图上看得很清楚。

其次,自然地理环境并非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 标准条件。西汉的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 中西文化交流的通道。二是东汉班超重开丝绸 之路,,使西域南道出现了“大漠无兵阻,穷 边有游客”的景象,三是唐玄奘不远万里到佛 国印度取经,这些人所行路线都是从长安取道 西行而直达国外的,同样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 当然也有沿海而行的人。 事实上,造成中国长期闭关锁国局面的真正原 因,是中国人的优越感和保守封闭的思想意识。

(二)经济因素 1.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转移 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和融合 农耕自然经济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内敛型的海洋贸易(内敛即收拢,而非开放)

2.中国传统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 影响 第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性。 第二,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 性。在思想上,包容百家学说 ;在区域上, 中国文化包容了不同区域的文化 ;在吸收外 来文化方面,中国的佛教既有儒道文化的成分, 又有外来佛教文化的痕迹。特别是明清之际 (十六世纪)的耶酥会来华,显示了中华民族 对外来文化也能扬弃吸收。16世纪80年初(明 朝末年)耶酥会教士陆续来华从事宗教活动。

第三,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中国农 耕经济的基本特点之一是既早熟又不成熟,农耕经济 的这一特点造成了中国文化的凝重性。所谓凝重性, 就是稳重有余,灵活不足,开放不足,保守有余。 上下五千年,汉唐、宋都曾有过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的繁荣时代。元朝在统一全国的同时,就开始恢复海 外贸易,但一直处于时禁时开的局面。明代嘉庆年间, 沿海屡遭倭寇骚扰,以后葡萄牙海盗商人又在我国东 南沿海进行掠夺。明朝政府曾一度封锁全部通商口岸, 禁止客商往来。清兵入关后,也实行过“海禁”政策, 并三令五申,严禁商民下海贸易,康熙24年,宣布废 除海禁,指定澳门、漳州、宁波、六台山四处为通商 口岸。乾隆二十二年,又规定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 直到鸦片战争后,闭关锁国的局面才被打破。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ex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