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4-06-09 08:4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高一语文文言文课文感想作文:《鸿门宴》读后感文章
今人读《鸿门宴》,往往抑项扬刘,说项羽有勇无谋,女人心肠,不该放走刘邦,以致后来败走垓下,皇帝没做上,连命也丢了,真是大傻一个!其鄙夷不屑之情,溢于言表。而对刘邦则赞美有加,说他有头脑,会办事,能屈能伸,皇帝本该他做。 英雄被视为傻瓜,小人倒成了崇拜的对象,美丑错位,善恶颠倒,实令人匪夷所思,不胜感慨。
项羽本是一个英雄,这是古之定论。但项羽又不是一般的英雄。 且不说巨鹿之战破釜沉舟的勇敢,垓下之围以一当百的豪气,自刎乌江笑迎死神的从容,单说他在鸿门宴上的表现,就令人心曳神摇,感佩万分。 项羽闻听刘邦欲王关中,勃然大怒,着即发兵击之,这是他的率直而非霸道。二人虽有怀王之约,但刘邦侥幸入关破秦,未建大功而欲私自称王,毫无愧疚之心,实非正人君子所为。 刘邦前来道歉,项羽不仅予以原谅,而且当即说出了告密者,这是他的磊落而非卤莽。过能改之,善莫大焉,焉能斤斤计较之?只有以诚相见,才能尽弃前嫌,和好如初。大敌当前,岂容内讧? 樊哙私闯军帐,恶言相向,项羽不仅不计较,反而酒肉款待,这是他的大度而非愚钝。樊哙为救其主,敢做敢当,可见其忠;生吃彘肩,可见其勇。忠勇皆备,堪称好汉。项羽壮之,可谓好汉惜好汉。 刘邦不辞而别,实属无礼,项羽不仅不在意,还网开一面,助其逃脱,这是他的仁义而非不智。刘邦毕竟是义军主将,劳苦而功高,如若杀之,实属不仁不义,与秦始皇的暴虐又有什么两样?勇敢,豪放,从容,率直,磊落,大度,仁义,这就是历史上项羽,一个集世间伟大人格于一身的人杰。这些伟大人格如日月经天,光华四射,令人眩目,使人心仪。这是他为人的大人格,作为一个英雄的大人格。也正因如此,他才成了一个出类拔萃的英雄,一个具有帝王气质、君子风范的英雄。
项羽的人性美还在于它的本真和纯朴。 项羽是一个大人格的英雄,但仍然是一凡夫俗子,具有人之常情。 兵败垓下,退守乌江,走投无路之际,一句“无颜见江东父老”,让我们窥见了他心底最真实的一面,这里有他的自责,有他的反省,更有他对江东父老的深深歉疚。他宁死不肯回江东,源于他的自尊,也是他心地善良的诠释。他爱江山更爱美人,而且爱的轰轰烈烈,荡气回肠。他是一个硬汉子,但也有软弱无助孤寂难奈的时候,也需要女人纤纤细手的抚慰,也需要爱情的滋润。一幕“霸王别姬”,把一个男人爱的情怀爱的无奈展露无遗,让人心碎。 他一把火烧了阿房宫,大火三月而不灭,虽然有些过分,但我们可以理解。秦的暴政,已经天怒人怨,彻底埋葬这个罪恶的政权,是人心所向。熊熊燃烧的大火,无宁是他心中的怒火,他在宣泄对暴秦的愤怒。 分封诸侯,他不做王侯,不做皇帝,做了个徒有虚名的“西楚霸王”。别人都忙着抢地盘,而他却衣锦还乡,陶醉在乡亲们赞美的旋涡里。他在乎的不是实惠,而是名声,如同小孩做游戏,要的就是名分。 他敢爱敢恨,心地透亮,活的本真而洒脱。 这是项羽的小人格,一个平凡人所具有的善良纯朴的本性。 项羽,一个洋溢着人性美的英雄形象!
项羽本来应该创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泽被后世,名垂青史。 但他生不逢时! 他的优秀品质,没有帮助他成就大业,反而成了他的致命弱点,被他的对手利用,以致功败垂成,遗恨千古。鸿门宴上,除掉刘邦还不容易?一个手势,一个眼神而已,但项羽愣是没这样做,他相信了刘邦的花言巧语。 在卑鄙奸诈的小人面前,高尚者鲜有不失败的。 这并不值得奇怪,因为这是一场不对称的战斗,如同一个职业拳击手面对一个不守规则的市井无赖,二者的道德水准差距太大,根本无法对决。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历代的皇帝老儿,无不心狠手辣,奸诈多端,刘邦原本不就是一个乡里无赖么? 我们往往把项羽的悲剧看成其性格的悲剧,这是对英雄的蔑视和侮辱。项羽的失败不是他个人的过错,而是源于社会的黑暗无序、百姓的愚昧无知、道德的粗糙低劣。他的大人格过于美好了,以
致不能被那个时代所接受。 他的诞生,实是时代的错误! 我们不能以成败论英雄。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是统治者的欺世盗名,是庸俗小人的势利偏见。项羽虽然失败了,但他仍然是一个英雄,一个光彩夺目的英雄。刘邦虽然胜利了,但他仍然是一个小人,一个十足的小人!
黄钟被毁,瓦釜雷鸣。好人受欺,小人得志。这是人性的异化,审美的错位。
今天,刘邦一类的奸诈虚伪之徒仍然大行其道,被顶礼膜拜,项羽这样没有城府心地善良的英雄,仍然被揶揄,被歧视。历史的脚步已踏入了二十一世纪的门槛,但人类的思想还停留在公元前的蒙昧时期! 这无疑是社会的悲哀,这说明社会的无序,道德的低下,较两千年前,并未得到根本的改观。 道德文明的重建,任重道远!
《边城》课文读后感文章:为心灵筑一座边城
不知从何时起,习惯了耳畔鸣响的喇叭声,习惯了高楼耸立的城市景,习惯了人与人之间讨价还价的言语。习惯了,接受了,便也有些许混沌了。今夏,翻开《边城》,我体味到一种别样的气息。
边城的景,是湘西的风景画。静静的小溪水清澈透明,绕出了茶峒这样的小山城:白塔、渡船、吊脚楼,简简单单便是一种美丽的境界。
边城的人,是具有喜怒哀乐的淳朴的山里人。羞涩细腻的翠翠和她那热心肠的渡船夫爷爷,还有坦诚开朗的天宝傩送兄弟俩和其他性格不同的形形色色的人,他们较那世外桃源的武陵人多了一份灵气:
“他们生活虽然同一般社会疏远,但眼泪与欢乐,在一种爱恨得失间,揉进了这些人生活里时,也便同另外一片土地另外一些人相似,全个身心为那些爱恨所浸透,见寒作热,忘了一切”。
正因为如此,我便觉得变成人的情感更为纯粹,他们感情丰富但不复杂,真挚而不矫作,率性而不狂放,自由更添一份痴迷。
边城的事是乡土风貌的缩影。不论是老渡船夫终日来回的渡船,或是端午赛船的喜庆,这般民俗,浸透的是每一个边城人对于 茶峒的眷恋,演绎的是他们乐于其中而又投入其中的生活。
边城的语言是动人的歌声。歌声是边城人特有的表达方式,包含了他们真挚的情感。“为翠翠唱三年〇六个月的歌”便是最为真切的心灵表露。边城人的爱与恨都凝聚在了歌声中,他们大胆的唱着,没有顾忌,敢于放开自己的心胸,在小小的山城中收获了自己都不曾明白的大境界。
这边城的一点一滴悄悄地指引着我走向心灵的深处。
难道边城只是世外桃源般的幻影?对比自己的环境与边城实在差的太多了,这不禁人那我怀疑是否边城只是一个乌托邦式的空谈?
咀嚼着字里行间的文字,我仿佛听见沈从文在说:“不,边城是内心的净地,每个人都可以用心构筑。”
是啊,外界迷乱的事太多,几乎将自己的内心侵蚀,我要用心构筑一座内心的边城,使自己清楚地认识自己。
构筑心灵的边城我需要一个安静的时间,慢慢地审视自己,明辨自己的言行,细细地为心灵构划;构筑心灵的边城,我需要像茶峒小山城那样静静的溪水滋润心田,这或许是许多用心著成的书,也或许是一些动听的歌声或发人深省的语言,为自己带来滋润的感觉;构筑心灵的边城,我要丰富自己的情操,不在那偶尔的黑暗中苦苦挣扎,而是在思考与反思中构筑边城里的一草一木,使心灵丰富多彩起来??
当我怀疑自己的时候,当我被外事外物弄得心烦意乱的时候,当我沮丧失望看不清前面的路的时候,我一定会到自己的边城看看,在那里静静地思考这一切。
合上书,我收获了自己的边城,那静静的溪水仿佛正从我心田流淌开去??
高一语文文言文课文感想作文:《过秦论》读后感文章
翻开课本,看见“过秦论”三个大字散发着威严的光芒。在没看《过秦论》这篇文章之前,我万万没有想到,力量如此强大的秦国竟会被区区一个小小的陈涉所动摇。
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但历史留给后人们的思考却是永远值得我们去寻找答案的。
秦国初期,“内力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施行的是仁政。所以秦国能够在七国中迅速崛起,雄霸天下。所谓的“仁”,对于个人而言,就是宽容,是仁爱。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应该要仁爱。
“负荆请罪”是流传于中国几千年的典故。廉颇“负荆请罪”的行为告诉我们:他放下了妒心之心,放下了仇恨之心,这是廉颇这是对蔺相如的仁爱。蔺相如不计前嫌,原谅廉颇,是蔺相如对廉颇的仁爱。因为仁爱,两大重要人化干戈为玉帛,以过事为重,传为千古美谈。
古代如此,近代同样不乏这样的例子。
1937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进攻,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只在一线之间。在这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放弃了对国民党的仇恨,以民族利益为重,促成了至关紧要的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最终形成了抗日战争统一战线,挽救了民族危亡。
“仁爱”对于我们国家而言,是国家政权稳固的镇塔,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没有仁爱,我们的国家就会四分五裂;没有仁爱,我们的国家就难以发展,人民的生活需要就得不到满足;没有仁爱,我们的国家将不是国家。
“仁爱”,不仅是国家本身应该奉行的准则,更是国与国之间交流的基石。国家之间没有仁爱便会硝烟四起,战事连连,人们难以安宁地生活。到头来世界将会是个什么样子?
为了我们,为了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更为了世界和平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我们要学会仁爱,对身边的一切事物要仁爱地对待。
高一语文课文《我与地坛》感想文章
一、自然的治疗:地坛——人生的导师
对生命的感悟可以说是自小而知的。怕火烧,怕水烫,远离危险,不能爬高等可以说是幼年时的感悟与经验。再如面对困难与挫折,师长们教导说要有克服的勇气与毅力,也可以说是不断经历,而有所收获。自小而大,我们涉足面的不断扩大,未经验的事越来越多,每
一种新鲜都在我们面前展示了生命的颇具诱惑力的一面,同时又增加了我们对于未创世界的风险意识。《散步》讲的是一家三代人之间相互扶助的事情。其尊老爱幼,充满强烈温馨气氛的伦理美德便是一首战胜严寒、喜迎生命的赞歌。《生命的意义》则直接教给人一个严肃的思考:一个人的一生究竟应该怎样度过?《我的小桃树》,说的是一个在旮旯里不受人关心的丑小鸭不断长大的故事。虽说无情的风雨残酷地袭倾着,然而小桃树却能顽强地对抗着。生命的积极意义不是正在这里吗?《我与地坛(一)》也是一篇感悟生命的诗歌。
文章以“我”与地坛的“缘分”起笔,表达与这荒园的某种命运联系。作者说:“这古园仿佛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这里的“等”“等待”颇值得我们来推敲。我们不禁要问:他(地坛)为什么要等待呢?而且还是“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其目的究竟何在?我们还可以就此不断地发问下去。但问题显然在本段内难以找到颇具信服力的答案。只是到了第五段时,我们才渐渐地理出文章的一些眉目来。于是作者的内心在我们面前缓缓地展开来了。
作者在他那金子般的二十岁时突然失去了他的双腿,我们能够充分地理解他的难耐而苦的内心:“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他在这里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想了好几年。我想作者他一定想到了为什么他会在二十岁时突然失去双腿,但他肯定想不通这是为什么。也许是上帝的安排吧,正如与自古以来的人们关于命运的看法一样,作者自然把这归之于“宿命”。于是,他感到也许他与命运中的某种事物是相联系的,而这种联系正是要告诉他什么。
我们看,在作者他的逃避在这个园子中,在时光的流逝中,他渐渐地感悟到在他面前的这个园子所给予他或展示给他的原生状态的关系:“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
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了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
这个世界里没有苦痛的意识,生与灭,动与静,都是那么自然而然。累了就休息,无声中有轰然的巨响。这便须有一颗敏感的、沉静的、忘却世间的荣与辱、成与败的心灵。了悟如此,那么人生的苦难又算是什么呢?
于是在这样的“宿命”里,我们看到作者他的另一番领悟。他说甚至是地坛这荒园要残废他的双腿,要“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三落了玉砌雕栏”,以“剥落豪华见其真醇”的方式让人感悟到生命之中的原生的、真正属于本质性的东西。而一个失魂落泊的人最需要恢复或得到的是什么呢?是寻回丢失了的、残落了的“灵魂”——这也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最精粹的东西。
很有意思的是,作者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个富有情趣的荒园“入场式”。他是那样写到:“那时,太阳正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愿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唐朝于邺说:“白日若不落,红尘应更深。”可见傍晚的或夜晚的时分是多么地开启人的思索。的确,我们来自何处,我们又要去向何方?这就是空间感里的时间感。所以作者说:“有这样的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作者他解悟到生命的内涵了,于是顺理成章地,他安然于生命的逆转与命运的安排,他不再恐惧,于是他可以坦然地面对人生的重大问题,比如说“死”,他比之为“节日”。“死”不在是一个可怕的东西了,那么还有什么不能面对的呢?
想通了,就会觉得“活”中注入了新的浆液与能量。原来世界在我们面前本然的就是富有生气、富有朝气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在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在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们猜想着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就镇静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有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愿中,激起一阵阵灼热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播撒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而这些都是一个在园中默默思考了十五年人生然后有所得的沉默的思想者之所为。的确,西哲有言:“我思,故我在。”或如有感悟的睿者所说:“我美丽,因为我思想。”文学家同时又是哲学家的萨特说:“文学始终是以某种方式与亲历打交道。”《理智之年》的译者亚丁在谈到萨特时说:“萨特接受生活、思维活动、写作分三个阶段。他首先用眼睛(或其他感官)感受生活,这时他的感受是向内的;待他用大脑经过思维,得出了新的思想,再用笔写出时,他的感受是向外的,姑且称之为‘表现’。如果说萨特的哲学著作是他的表现阶段的作品,能不能说他的小说是他的印象阶段的‘坦白’,即在他摄入生活一刹那的感受?(和也许就是他所说的‘亲历’)换句话说,萨特在小说中,把他的眼睛借给了读者,让大家来一起与他感受生活,而且用同样的方式感受同样的东西。然后他好像在说:”怎么样?我是这样感受生活的,所以,我就这么想。你呢?‘于是,我们也就那么想了。“”艺术体操表演者只有正常人一样的四肢、躯体,而她们的美在于用一般的躯体做出了不一般的造型。而萨特也是’艺术体操‘,他用思想做艺术体操。读他的作品,会发现他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展现一个思想,使这个思想不停地运动——伸展、收缩、弯曲及各种各样的组合,使读者体
味到那不曾体味到的东西。思想的美不仅仅在于有一个美的思想,更在于美的运动。“我们从这篇文章中也多多少少地感受到一些这方面的”思想“。
于是,地坛,这荒园,便因此得到充分的人性化,它仿佛是一个洞察了几百年历史沧桑的时间老人,他带着强烈的悲慈之心,或者说这位老者是要以“让我残废了双腿”的代价带领“我”去体悟更深层的生命意识,让他像历史上的那些“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人们一样,受尽身心的重重磨难而“曾益其所不能”;并让他带着这种深悟的意识,以一个传道者的情怀与责任感,普及到广大的世人心中,从而唤醒他们沉睡的生命意识,善带它,珍惜它,从而使生命的光彩变得更加动人而美丽。正如课本上所说:“作者用他恳切、优美的文字,把他全部的生命感悟到的宝贵东西传达给读者,他用他的苦难提高了大家对生命的认识。”
写到这里,我们也因此能加深理解作者屡屡提到的“等待”字眼时的那份圯下意识。因而在作者他的眼睛里,地坛自然就是一位指导人生与阅世的导师了。
二、亲情的抚慰:母子之间——至情的真醇
在这一部分文字(课文节选部分二)里,地坛不再具有神秘性和象征意义,而转化为一般的环境与人物活动的场所与空间。这是首先应当弄清楚的事情。
在这一部分里,作者看到那园中,在情调上仍然是写他在十五年内沉默的苦痛的心与事,仍未摆脱苦痛的表示。充满这一部分的是,作者的痛苦的回忆和他的不能回报母爱的复杂内心。
但在写法上,有三点值得注意。
一是写出了一个沉默的、默行的母亲。作者写他的母亲,写她的失神与呆呆地站在门口目送残疾的儿子出去,写她带着一颗焦灼的心如何大海捞针去找寻她的儿子,写她的欲言又止的状态与复杂的内心。这与寻常所记感性的母亲的写法不同,他写出了一个沉默而不张扬的母亲,一个含悲而不外露的母亲,一个坚忍而伟大的母亲。
二是通过作者的心理一系列的活动来展示人物的思想,诚如叶圣陶先生的《夜》的心理笔法。作者写母亲,写他自己的设想,回忆,内心的倔羞与痛苦悔恨之情,用自己的心灵去感知、体悟,因而能深深地打动读者,在人们的心中引起强烈而持久的共鸣。
三是文笔真朴动人。如设想母亲对“我”的牵念,担忧;又如写我到园中一连用了多个“又”字等等,让人在时间的流逝中有着一种物是人非、空幻无常的痛苦与感慨。当然行文最后两段在痛苦之中,又有体察出母爱而表示出的感恩与久久的思念。
应当看到这种思念不是在一般意义上,而是在关乎“人生之路”的意义上,因而一下子使人想到一切生物中为了种族、种类的生存与繁衍,母体是怎样地悲哀地献出自己的生命而使子体生存下去的悲壮而宏大的情形,因而读来格外地震撼人心。
需要指出的是,一旦我们把作者所写的这种母爱放在历史与伦理的光环下去审照时,我们不由会大吃一惊。为什么?在传统孝道伦常中,子女应当为父母担忧,为父母的痛苦而更加痛苦,甚至可以牺牲自己而使父母继续生活下去。这在鲁迅看来是极不人道的、极反人性的行为。知道了这一层,就会觉得那时生之累,活之苦,而人生的黯淡与焦灼了。
在具体的行文上,作者也有意地暗示了这一点。
“有一次与一个朋友作家聊天,我问他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什么?他想了一会说:”为我母亲。为了让她骄傲。‘我心里一惊,良久无言。回想自己最初写小说的动机,虽不似这位朋友的那般单纯,但与他一样的愿望我也有,且一经细想,发现这愿望也在全部动机中占了很大比重。这位朋友说:“我的动机太低俗了吧?’我当时摇头,心想并不见得低俗,只怕是这愿望是过于天真了。他又说:”我那时真就是想出名,出了名让别人羡慕我母亲。‘我想,他比我坦率。我想,他又比我幸福,因为他的母亲还活着。而且我想,他的母亲也比我的母亲运气好,他的母亲没有一个双腿残废的儿子,否则事情就不会这么简单。“
“事情”为什么“就不会这么简单”?如果那位朋友也有我类似的经历,那么他的那些天真的或“低俗”的想法就要大打折扣了。“为了母亲”,孩子似的天真想法,当然会在现实面前变得虚无飘渺起来。而在一个伦理僵箍的社会里,那位朋友可以为他的母亲担忧、痛苦,甚至作出牺牲吗?如果他的母亲处在“我”母亲的位置,她能默默地为他担忧、苦痛、焦灼,甚至是牺牲吗?在作者的眼里,“我那时真就是想出名,出了名让别人羡慕我母亲”的那位朋友的话是不是虚荣与名利意识多了些呢?
的确,这些都经不起细细地推想。所以那种出自“本能之爱”的关怀,那种不需要喋喋不休的体贴才最真诚而深挚,才最有说服与感化的力量。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们如何定势的,以至于天真的,甚至是带着声名狼藉的念头去回报自己的亲人。——有这种想法似乎是过于单纯与奢侈了。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对母亲究竟理解多少?“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作者说:“至少有一点我是想错了: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的那条路。”如果我们带着极其“世俗”的念头,那就大错特错了。
在这里,在母子之爱的本然关系里,让子辈“活”下去,健康的“活”下去,永远是第一位的原因。作者说:“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母亲在作者的心中为生活者树立了一座不朽的榜样与丰碑,而其他的一切所谓的期盼,要求,比如靠写作碰撞开一条路的想法等等都是虚而浮泛的。“活”法,“活”下去的想法,是一个苦难的念头,它载负着深藏于民族心灵的沧桑,血,与泪,在我们面前展示了“生存”这个最基本的话题的真谛所在。
在这一部分里,作者再次地“剥蚀”了功利、虚华与不实的东西,充分地抒写了人间最为真醇的情感。这种情感同样是“愈见苍幽”的,是“茂盛得自在坦荡”的。
高一语文课文《我与地坛》读后感作文
苦难之所以成为苦难,是因为你不期望的东西在你毫无准备之下突然降临在你的身上,而你不得不接受。面对“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的苦难,史铁生以洋洋洒洒却又凝重沉滞的一万五千言,始终在逼问自己灵魂三个问题:要不要去死;为什么活着;为什么写作?他的沉思,在给我们灵魂震撼与洗礼的同时,又引领我们不得不思考: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
残疾与健康、丑陋与漂亮、愚昧与聪慧、卑鄙与高尚??史铁生在省察个人的遭遇后,认同命运对自己的安排: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命运是无法反抗的,生命中最不堪的残酷与伤痛也都是不能选择的必然,显然没有任何改变的余地。如果你改变不了事实,那么,就尝试着改变自己的态度:人到底应该怎样来看待自己的苦难。“怎么活”便成为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唯一所在。
“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呢?” 史铁生也在追问:为什么选择“生”,又应该怎样“活着”?于是作者将沉思引向“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他自己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是加了倍的”:以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知道“得给我一点独处的时间,得有这样一段过程”,盼望“我”找到自己的“路”——尽管“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人对苦难承担的方式,仿佛有些人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无论是母亲,还是那个漂亮而不幸的小姑娘等人,都是“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人无法选择自己接受不接受苦难,能够选择的只有接受苦难后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应对。而他自己的选择就是写作,写自己对生命的独特的体验与感悟。
史铁生做出这种结论的原因,我觉得在于他敏锐地意识到人在时间宇宙前的渺小。渺小感不意味着自暴自弃自怨自艾,而是正确认识到自己“不能”和“限制”之后的“能做”与“欲望”。通俗地说,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人为什么要活着?”
——“因为人想活着。”
——“为什么还想活着?”
——“因为你还想得到点什么。”
正因为这种开朗的真诚的生命意识始终贯穿在史铁生的沉思中,作者自由的心魂漫游在世界与人生的无疆之域,把一个精神性的自我从饱受苦难的肉身自我中分离出来,把不堪忍受的一切都扔给命运,然后设法调整自我与命运的关系,力求达到一种物我同一的和谐。
这种在根本上认可了苦难的命运和不幸的角色,将生命自身的残酷和伤痛融入到一个更大也更恢宏的所在之中,超越小我,唤醒公众普遍生命意识的觉醒。而这也正是阅读《我与地坛》被感动的原因。从这个角度上,可以说,史铁生注定要成为这浮躁世界中的最后一丝慰藉,他的存在几乎成为中国文坛的精神象征。
鲁迅《呐喊》感想作文
《呐喊》是鲁迅先生自《狂人日记》后的第二本经典小说集,它是中国的名著。同样也是世界的名著,这本书中有些文章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例如有《故乡》,《药》,《孔乙己》等等鲁迅先生的名作。
在《藤野先生》中鲁迅先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在日本的首都东京留学时,看到和听到当时中国人民的麻木不仁从而使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意识苏醒,医学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因此他弃医从文,从此投身文学的知识宝库中。
鲁迅先生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八个字来概括了那时的中国人民,以及对于他们的怜惜和悲伤。
《孔乙己》中那个因为家境贫困好吃懒做,无所事事,社会层次低而又向往社会上流阶级的生活的孔乙己,从孔乙己在澡堂是人们取笑的话题,在生活中他常常以偷为职业,在最后因为偷了有钱人的书后被打折了腿,最后还是默默地离开了人世。
《故乡》中那个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豆腐西施”,还有和剧中主人公从小玩在一起的那西瓜地上银项圈的小英雄闰土见到老爷时欢喜而又凄凉的神情,从而体现了当时人民的麻木,在受到封建势力压迫和打击下的情形,而《药》则更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这一点。文中
凶暴残酷的刽子手康大叔,因为小儿子小栓的痨病而拿出所有家档去买了个人血馒头的华老栓,和那些在茶店里议论纷纷的茶客,但是文中最不幸的就是因为革命而被处死,最后用自己的血作了人血馒头而牺牲的人,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康大叔的残酷,卑鄙,仗势欺人。华老栓的愚昧,迷信,麻木,茶客们的盲从和人与人之间的势利,夏瑜的英雄气概但是完全脱离群众的革命是无法成功的。
当然,在《呐喊》这本书中,像这样的文章还有许许多多,鲁迅先生写这些文章是为了让当时的中国人民看了以后,能够清醒过来。鲁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带有讽刺意味的语言,愤怒而又带有鼓励的语气,激励着当时半梦半醒的中国人,用带有指责和批评的语言,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表现了鲁迅先生急切的希望沉睡中的巨龙——中国,早日苏醒,重整我中华雄威!
《装在套子里的人》读后感 感想文章
一、不该删掉的精彩之笔
《装在套子里的人》全文一万余字,采用故事套故事的形式,借中学教师布尔金之口讲述有关别里科夫的故事。课文直接截取了与别里科夫有关的内容。姑且不论这种删节是否会偏离契诃夫原作的主旨,就直接截取的与别里科夫有关的内容而言,笔者以为,课文删掉了几处精彩之笔,令人感到实在可惜。
第一处是关于华连卡的介绍:??她长得也高,身材匀称,黑眉毛,红脸蛋——一句话,她不是姑娘,而是蜜饯水果,那么活泼,那么爱热闹;老是唱小俄罗斯的歌,老是笑。她动不动就发出响亮的笑声:“哈哈哈!”??把我们,连别里科夫也在内,都迷住了。
第二处是别里科夫关于婚姻的自白及相关介绍:“不成,婚姻是终身大事;人先得估量一下将来的义务和责任??免得日后闹出什么乱子。这件事弄得我烦死了,我好几夜睡不着觉。我得承认我害怕:她和她哥哥有一种古怪的思想方法;您知道,他们对事情的看法那么古怪;她的性子又很野。结婚倒不要紧,说不定可就要惹出麻烦来了。”
第三处是柯瓦连科对别里科夫的评论:“我不懂,”他常对我们说,耸一耸肩膀,“我不懂你们怎么能够跟那个爱进谗言的家伙,那幅叫人恶心的嘴脸处得下去。??不行,诸位老兄,我再在你们这儿住一阵,就要回到我的农庄上去,捉捉龙虾,教教乌克兰的小孩子念书了。我是要走的,你们呢,尽可以跟你们的犹大在这儿住下去,教他遭了瘟才好!”
第一处比较集中地刻画出华连卡的性格,既有细节描写,也有对比手法,一位美丽活泼、爱说爱笑、开朗大方的“女神”形象跃然纸上,令人过目难忘。第三处痛快淋漓地表达了柯瓦连科对别里科夫的深恶痛绝,将柯瓦连科思想进步、爱好自由、勇敢无畏的个性鲜明地表现了出来。柯瓦连科兄妹(课文中为姐弟,下同)是作为与别里科夫相对立的形象出现的,他们代表着具有民主自由思想的进步力量,是有正常的人类情感的人,是敢于和“套中人”斗争的人。因此,原文中柯瓦连科兄妹的鲜明形象对别里科夫式的“套中人”形象无疑具有重要的反衬作用。相比之下,课文删掉了以上两处内容,柯瓦连科兄妹的形象性格缺少铺垫,致使后面的情节显得有些突兀,同时人物形象也比原文苍白。
原文用将近三分之二的篇幅叙写别里科夫的婚事。在内心深处,别里科夫对爱情不无渴望,但是他身上既有的“套子”(如刻板的生活习惯,对生趣盎然的爱情生活的恐惧等)太厚重,他无力挣脱,他怕承担结婚的义务和责任,他怕结婚会闹出乱子。试想,一个连婚姻的义务和责任都不敢承担的人,他的心灵该是到了多么麻木枯竭的地步!第二处正是对别里
科夫这种心理的细致刻画,描述了别里科夫对待婚姻爱情的态度,表现了他的性格分裂,进而昭示读者:别里科夫既令人可笑,又是一个悲剧人物。
二、不可忽略的荒诞手法
有人认为,契诃夫小说的语言风格是机智、含蓄和冷静的幽默,“平而不淡,浓而不烈”。但笔者以为,《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个例外。作者似乎在刻意追求一种“荒诞效应”,因而从某种程度上把它作为一篇荒诞小说来读也未尝不可。试看小说中的五组荒诞组合:
1.强大与弱小。
别里科夫是一个令人畏惧的人物,凭借着旧制度和旧传统辖制着整个中学乃至全城,何等强大而威风!但同时,别里科夫又是一个弱不禁风的可怜虫,他谨小慎微,把一切都装在套子里,自以为“素来在各方面都称得起是正人君子”,但他还是战战兢兢、六神不安,整天一副惶惶不可终日的样子。促狭鬼的一幅漫画就让他“脸色发青”“嘴唇发抖”,难堪至极;在柯瓦连科面前,他也不堪一击;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竟然死在他恋爱对象“哈哈哈”的笑声中。把“强大”和“弱小”融合在同一人物身上,这是小说的荒诞组合之一。
2.虚无与真实。
别里科夫是一个被夸张变形的怪物,“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甚至“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的卧室挺小,活像一只箱子,床上挂着帐子。他一上床,就拉过被子来蒙上脑袋。房里又热又闷”??别里科夫的某些生活习惯在现实中可能存在原型,但作者刻意渲染、夸大变形,让别里科夫成了漫画人物——一个从生活习惯到思想行为都完完全全“装在套子里的人”,从而使别里科夫成了
“顽固守旧”的符号和代名词。但别里科夫又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在校长的命名日宴会上,他被华连卡“迷住了”,“他挨着她坐下,露出甜甜蜜蜜的笑容”;开始恋爱后他把华连卡的照片放在桌子上,最后“差点结了婚”;他“慎重”、“多疑”而且“唉声叹气”;他有自尊心,受到促狭鬼的捉弄和柯瓦连科的训斥后心慌意乱;他被华连卡大笑后无地自容,“从此再也起不了床”。他有自己的思想感情、独特的个性和生活逻辑,让人觉得真实可信。因此,别里科夫既是一个虚无的符号,又是一个活生生的“血肉之躯”。虚无与真实,是小说的荒诞组合之二。
3.合情与悖谬。
别里科夫恋爱并且结婚,这本是合情合理的事。他自己也曾说“华尔华拉。沙维希娜(指华连卡)我是喜欢的”,“我也知道人人应当结婚”,而且“他又差不多天天跟华连卡出去散步”,但是他认为他和华连卡的事“发生的这么奇突”,以“免得日后闹出什么乱子”,“说不定就要惹出麻烦来了”之类的谬论为由拖延婚事。别里科夫与柯瓦连科谈话,自以为是“正人君子”善意而诚恳的忠告,他煞有介事地“压低喉咙,用悲凉的声调说”,俨然一本正经的样子,但他的判断和逻辑是荒谬的,他认为中学教师骑自行车是不成“体统”“不合宜的”,“太可怕了”;他的逻辑是:“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别里科夫的言行合情而悖谬,这是小说的荒诞组合之三。
4.新潮与守旧。
别里科夫是一个顽固守旧、谨小慎微的“套中人”,而华连卡是外地来的新派人物,她“那么活泼,那么爱热闹”,“动不动就发出响亮的笑声”,“两手插着腰,走来走去,笑
啊唱啊,跳跳蹦蹦”,是“一个新的阿佛洛狄忒”。作家把两个根本不般配的人凑在一起,意在“制造”荒诞。于是,一边是华连卡骑着自行车兴高采烈地嚷道“多可爱的天气!多可爱,可爱得要命”,一边是别里科夫“脸色从发青变成发白”;一边是华连卡纵声大笑“哈哈哈”,一边是别里科夫“滑稽的脸相”。恋爱双方一个新潮,一个守旧,这是小说的荒诞组合之四。
5.哀伤与快乐。
葬礼,本来应该有哀伤的氛围,但作品中这样写别里科夫的葬礼:“这时候他躺在棺材里,神情温和、愉快、甚至高兴,仿佛暗自庆幸终于装进一个套子里,从此再也不必出来了似的。是啊,他的理想实现了!老天爷也仿佛在对他表示敬意,他下葬的那天天色阴沉,下着雨;我们大家都穿着雨鞋,打着雨伞。”其中的讽刺可谓辛辣和浓烈!紧接着写到,“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但“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这原本应有的哀伤、故意表现出的忧郁与内心的快活引人深思!
三、不应小觑的亮点人物
一般来说,分析《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人物形象,除了别里科夫这个主要人物之外,次要人物柯瓦连科兄妹也不会被忽略,但小说中的亮点人物——“促狭鬼”往往容易被忽略。其实,这个人物也有值得挖掘的丰富内涵。
小说中写对别里科夫的“怕”大都是畏惧,是顺从,至多是敢怒而不敢言,敢恨而不敢为。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只把愤怒埋在心里,“促狭鬼”就是敢作敢为的人物。如果柯瓦连科看不惯别里科夫的思想言行,显示了外来新派人物的力量,那“促狭鬼”则代表了小城内
部的进步力量。由小说中的相关内容可以推断,“促狭鬼”很可能就是别里科夫的同事,他一手策划和制造了“漫画事件”,成为别里科夫猝死的诱因。据此,我们可以欣喜地想象,即使别里科夫不死,这个专制主义的鹰犬人物未来的日子也肯定不会安宁。一幅漫画就把他弄得难堪至极,今后,“促狭鬼们”还不知要怎样捉弄他呢!可见,“漫画事件”的炮制者代表了一股不该小觑的力量,我们不应该忽视这一亮点人物。同时,作为别里科夫的对立面,柯瓦连科兄妹是小说致力刻画的人物,是细线条的描摹;而“促狭鬼”是一带而过,是粗线条的勾勒。有粗有细,互为补充映衬,显示了作者刻画人物笔法的多样性。
高一语文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读后感
我在一本书中看到了一篇题目为《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文章。一开始,这个新奇的题目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于是,我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这篇文章写了几个孩子爬悬崖时发生的一件事:“我”出世以来,一直有病,但是“我”不想因为不敢爬悬崖而被伙伴们说成胆小鬼。所以,“我”和他们一起去爬悬崖。可是,“我”爬上石架后却不敢再爬了。最后,“我”一个人坐在石架上,直到天黑才等到父亲来接“我”回家。
读完这篇文章,我感触颇深。尤其是“我”的父亲来到悬崖下后的一番话:“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不要担心下一步。”“我”按照父亲的指示,慢慢爬下了悬崖??这番话使我想起了在放假期间,我与母亲一起去爬山,这是我第一次四肢并用的爬山。刚开始,我劲头十足,但是刚爬到半山腰,我就开始惧怕了,真是太高了!如果我一不小心摔死了可怎么办呀?可脚下的土越踩越松,我快掉下去了!这时,
母亲说出了与文中父亲同样的一番话。我终于鼓起勇气爬上了山顶,我产生了一种成就感,我成功了!
我发现,“我”的经历和我的很相似,这件事不但告诉我在困难重重、压力很大而灰心丧气时,不要担心下一步有多么危险,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迈出了这一小步,再去走下一步,一步一步,踏踏实实,不要总想着一夜之间功成名就,你需要认认真真地走好眼前的每一步。无论干什么事情,要有不达到目标时不轻易放弃的信心,努力奋斗,始终要抱着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态度。我相信,等你真正达到自己的目标时,再回过头看看,会发现自己在人生的旅途中克服了许多困难,同时也懂得了许多道理。
利用课文进行作文教学训练的探讨
福州市鼓山中学 廖祖国
一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我们现在正在使用的人教版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编排了阅读和写作,口语交际的内容,把写作教材与阅读整合在一起,并把写作过程进行分解训练。在写作教材中安排的几次作文练习,都注重将写作的知识与技能融入到课文的阅读教学当中。写作教材在阐述写作知识时引用了大量的课文为例,这给了我们一些新的启示:能不能直接利用课文进行作文的教学训练呢?既然新编语文教材更注重课文的实用性,注重阅读教材对写作的指导意义,并且全套教材分阶段构成了一个课文阅读与写作相融合的完整体系,构建了写作基本能力的完整的训练系统,为此,我认为可以利用课文教材直接进行作文教学的训练。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我们在进行写作教学训练时的盲目性和无序性。 古人云:“文无定法”,邓拓也说过:“不要秘诀的秘诀”,作文训练确实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没有统一的套路和固定的模式。但是,对一个初学写作者来说,写作是一个从无到有,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怎样缩短这个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我国几千年的传统语文教学总结了一条基本规律:读写结合。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叶圣陶也说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并且语文教材是精选的阅读的最好材料,如果能利用课文教学引导学生从中领悟到写作的灵感和素材,汲取古今中外课文中的写作精华,并创造性地进行发挥,不仅能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还可以使学生走出无“米”下锅的作文窘境,让课文成为学生展示作文才华的舞台。
二
那么,如何利用课文进行作文教学的训练呢?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摸索了一些做法,我认为最基本的做法就是“模仿”——以课文为范本,以阅读教学为基础的模仿,不仅模其形,而且模其神。然而现在,“模仿”形同“抄袭”一样遭到批判和冷落,而有创意的作文备受亲睐。实际上大家也都知道模仿是写作的第一步。朱光潜说过:“我们不必唱高调轻视模仿,古今大艺术家,据我所知,没有一个不经过模仿阶段的。第一步模仿,可得规模法度,第二步才能集合诗家的长处,造成自家特有的风格。”其实,模仿—仿模,在读与写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更便捷的桥梁,是读写结合的最佳方式,是利用课文教学进行作文训练的有效途径。在文学史上,一些大家互相模仿学习借鉴例子也很多。如李白仿崔颢《黄鹤楼》写出了与之齐名的《登金陵凤凰台》诗,场景相似;韩愈仿扬雄的《解嘲》作《进学解》。所以,问题不在于模仿不好,而在于怎样模仿。拙劣的模仿,不是模仿课文范文,而是模仿所谓优秀作文,不是通过灵活多样的阅读教学的方式使学生感悟课文,揣摩文章的“规模法度”,得其“形”而会其“神”,而是迫使学生生搬硬套。其实,仔细研究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给我们提供了读写结合的广阔空间和利用课文进行作文教学训练的宽广路径。下面分几个方面谈一谈我在这方面的尝试:
(一)、结合课文要做到点面结合,力争找到切实可行的写作切入点。
众所周知,阅读与写作都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写作教材应与阅读教材同步进行并能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完整的教材体系,这样,读与写才会相得益彰。譬如可利用新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的诗歌进行作文的想象和联想的训练;利用本册第二单元的散文进行“表现和再现”的作文能力训练;利用第二册第一单元的小说训练写人和叙事的方法等等。这就要求我们要对整个阅读和写作教材以及指导写作的过程有个全局的把握。而对于一篇具体的课文来说,一定要找到写作的切入点,不仅能够切合课文,切合学生实际,而且要统筹整个写作训练的全局。这里所说的“切入点”简单地说就是模仿的要点。下面从几个切入的角度来谈谈如何操作,以期抛砖引玉:
1、以重要的词句、句式或修辞等语言表达为切入点。
遣词造句能力的培养是写好文章的基础,是打好扎实的写作功底的一个重要方面。有些课文的词汇量相当丰富,有些课文的优美句子特别多。因此如果能以这些词语、修辞或对仗工整的句式作为写作训练的切入点,无疑可以使学生在模仿中学会语言表达的基本技能。如《菏塘月色》第四段写月下菏塘中的菏叶、荷花景象,运用了排比、拟人、比喻、通感等多种修辞手法来写景,可以安排学生针对生活中的某个景点模仿来写一段。再如《我的空中楼阁》,不仅运用了排比、比喻、对偶等手法,而且句式整散结合,长短错落有致,读起来琅琅上口。我们就可以让学生模仿这些句子的特点造句。模仿例句造句有用词,字数,格式等方面的限制,比一般造句要难的多,仿句训练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以课文的悬念或空白为切入点。
教材中的选文丰富多彩,有人物传记,有小说。一些课文描写人物栩栩如生,叙述故事生动曲折。如果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提出质疑,探索发现教材中的空白或悬念,将其发挥想象加以补充完整。这种形似“钻空子、钻牛角尖”的方式,其实可以培养学生独特的眼光和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如《宽容》序言,文末写到了人们为先驱者立石树碑,刻上先驱者的名字,并写明它是由前来感恩朝礼的后代所建,但没有提到碑文的具体内容。我们就可以乘机让学生拟写碑文,内容包括先驱者的人格精神,村民对先驱者的缅怀之情。这样的课文还很多,譬如《祝福》中没有叙述祥林嫂死时的情景,和她在再嫁后在贺家坳生活的情况;《边城》中的结尾写翠翠苦苦等待傩送回来,翠翠后来的生活会怎样呢?这些课文留下了大量的悬念或空白,使课文具有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教这些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假设或推理,让学生展开想象翅膀,完成一个片段或整篇作文,从而提高学生作文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3、以作者的观点为切入点。
有些课文如《读〈伊索寓言〉》,《米洛斯的维纳斯》等,作者的观点十分新颖深邃,文章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如果能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模仿课文也来写一写,就可以将作者的人生感悟或思想变成学生自己的东西了,这就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宗旨。并且一篇课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不必担心学生思想会出轨,反而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对课文的感知。我们在阅读教学之前,就可以让学生选择课文的内容联系现实,谈个人看法或写一篇读后感,避免教师讲解课文先入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如有的学生结合《读<伊索寓言>》,写出了《谈妄自尊大》、《也读<读伊索寓言>》、《<伊索寓言>真的幼稚吗?》;有的学生结合《米洛斯的维纳斯》写出了《美不一定要断臂》、《什么才是真正的美》、《美的背后》这样的好文章,一些学生在习作中所谈的所感的,甚至连老师都想不到。通过这种训练方式写作,不仅有利于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明确阅读的方向,提高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及时反馈学生对课文认识上存在的偏差和问题,为阅读教学准备了第一手的备课资料。 以上仅举几例,其实同一篇课文,教者不同,学生不同,切入点的选择也应该各异。 (二)、对于利用一篇课文来说,要突出写作的专项能力训练,不必面面俱到。
高中语文新教材将写作部分按照写作过程进行了分解训练。实际上不仅强调了写作教学要全面有序进行,而且体现了专项的写作能力训练。模仿课文进行作文教学训练,同样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针对某一篇课文作诸如模仿标题、题材、体裁、立意、结构、表现手法或者文句等的训练,要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全方位进行作文专项能力训练。如作拟题能力、选材、剪材能力、审题能力、谋篇布局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但一篇文章一次写作训练不要面面俱到。下面试举几个方面为例:
1、仿语言。可利用诗歌,现当代诗歌如《致橡树》《再别康桥》《我愿是急流》等这些篇目具有独特的语言美、意境美,其中的节奏韵律和修辞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对此我们不仅要传授一般的诗文知识,还要让学生动手写一写。比如模仿《我愿是急流》写一首小诗,并让学生反复修改,精心炼字炼句,达到“咬文嚼字”的程度,就可以提高学生语言的感受力和审美能力。
2、仿立意。课文从哪个角度立意,指导学生也从类似角度立意作文。如学生《<宽容>序言》,可取“宽容”之意,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谈自己对“宽容”的理解,写一篇习作。
3、仿标题或题材。如学习《我有一个梦想》《我呼吁》《我与地坛》都可以,以此为题目或选取相同或相关题材进行演讲词的写作训练。
4、仿结构。课文用什么样的结构,指导学生以类似结构作文,如《祝福》的倒叙结构,《师说》中正反对比论证结构,都可以模仿来训练。
5、仿表现手法。如可指导学生模仿《荷塘月色》中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写法,模仿《祝福》中三次祥林嫂的人物肖像描写,模仿《边城》中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理的写法等。指导学生分别以这些课文为范文进行片段作文的训练,使学生在读中写,在写中读。
总之,我们可以以课文内容进行写作训练,如改写,扩写,缩写,续写之类,也可以阐发课文的思想意义评论课文的写作特点,还可以引出话题等等,切实地把读写结合起来。
(三)、另外,利用课文进行写作教学的训练时,还要注意不仅要开展灵活多样的训练方式和丰富多彩的训练活动,这样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训练机会,开辟更广阔的写作空间,还要求教师多写下水作文,自己先模仿,所谓“欲正人先正己”。
三
“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利用课文进行作文教学训练,说起来容易,操作起来不易。这要求教师自身刻苦钻研教材,大胆探索教法,不断地进行教改实验,需要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整个过程。
让课文给作文当“托儿”
从高考和初升高的语文试卷中,我们不难看出阅读与作文所占的分值与整个试卷总分值比例已经超过三分之二。由此可见,只有通过阅读和作文才能更好的检测出学生语文的能力和素养。而要形成一定的语文能力和素质,小学的语文教育教学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虽也侧重了对阅读和写作的训练,但往往是“文章分析”与“写作指导”泾渭分明,互不干扰。这种做法看似专项训练有素,其实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甚至有时是事倍而功半。其实早在古代就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的说法。显然只有认识到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本人在我校读写结合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也尝试着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读中提炼、读中借鉴、读后练笔,想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下面是本人在课堂阅读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的几点初浅的尝试。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教材中的课文不仅是朗读、解词等语言文字训练的好材料,而且是学生作文的最好依托。如果能在学习实践中挖掘和依托课文的写作点,根据不同的课文进行相应的作文练笔,做到读写结合,就会使学生的阅读水平和作文的水平同时得以提高。
一、依托课文进行仿写。
学生有了“生活和实践”,却不能写出很好的作文来。正像“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不知道如何写,怎样写。而依托课文进行仿写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依托课文仿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抓住课文中优美的词、句以及精彩片断,引导学生进行仿写。
如《山中访友》一课,文中作者把到山中观景写成了到山中访友。作者将自己看到的景物写成了自己与老朋友亲切地打招呼。如:“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要我与你唱和吗?你好,……”作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己与林中一切景物的默契,也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无限喜爱之情。于是我就让学生仿照这个精彩的片段来写自己游览了极地馆、森林动物园之后对动物的喜爱之情。题目为:《极地馆访友》、《森林动物园访友》、《XXXX访友》…… 2、抓住课文的写法,引导学生进行仿写。
在《索溪峪的“野”》一文中,作者用“野”字贯穿全文,先总写了索溪峪的特点:野,后又分别写了索溪峪的山野、水野、动物野、人野。结构层次非常明晰,使读者一目了然。我也让学生仿照课文这种用一个独特词语来做线索的写法,试着写一写我们的家乡大连。题目为:《大连真美》。学生们先总写了大连到处都充满着美,后又分写大连的山美,大连的水美,大连的广场美,大连的绿地美,大连旅游景色美,大连的人美……将大连的美表现地淋漓尽致。
3、抓住课文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进行仿写。
如《怀念母亲》一文,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自己对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的真挚而强烈的感情。学生们无不被作者对两位母亲的深切的怀念之情所感动。于是我让学生回忆自己在生活中与母亲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以“母爱”为话题来写一篇文章,借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深深感激之情。 二、依托课文进行扩写。
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一段写到:“我们走过去,看见他两只手捧着脚,脚上没穿鞋,地上淌了一摊血。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黄包车夫代表的是当时社会最下层的穷苦大众,正是因为当时社会黑暗,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迫害,使得老百姓没有一点自由,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作者不仅通过对车夫的动作、情态等方面的描写来体现这点,还通过那张“饱经风霜”的脸来告诉了我们他的生活状况。于是我就让学生们以作者的视角,根据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展开想象,对这张“饱经风霜”的脸进行细致的描写。这种“写”就是更深入的阅读,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可以训练学生对人物外貌的描写。 三、依托课文进行续写。
学生在充分深入地学习课文以后,有词可写,有情可抒,是需要倾吐的,我们可以利用此契机加强作文训练。
如学生学完课文《穷人》之后,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穷人桑娜夫妇的那种宁愿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当桑娜出于本能将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又把两个孩子放到了自己的孩子一起躺着时,心中不完又有些担心,担心这样做给自己的丈夫增加了生活的压力,担心自己的丈夫不会同意收养两个孩子,更担心自己会因此而挨揍……。所以她连忙拉上帘子。当丈夫回来后,同意收养两个孩子,并让她快去西蒙家把两个孩子抱回家时,这时桑娜把帘子拉开了。文章到此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基于此我让学生在不改变文章主题的基础上进行续写,续写桑娜拉开帘子以后的情景及日后后夫妻艰辛抚养孩子情形,使文章的主题再一次得到升华,人物的形象也因些而更加丰满。 再如课文《詹天佑》,最后一段写人们为了纪念詹天佑铸造了一尊铜像安放在青龙桥车站。学生在感受人物伟大精神之后,我为学生创设了情景:假如你现在就站在这尊铜像面前你想对詹天佑说些什么?以此来激发学生对詹天佑的情感。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续写,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学生写出来的语言都是他们真实的表达,他们的情感和语言都得到了释放,得到了内化,得到升华。同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教师若能及时指导,就能使学生明白如何把语句写得更完整,更具体。这是任何空洞地说教都无法相比的,这也是读写结合的又一好处。
杜甫说过:“但肯寻诗便有诗”。现在我要说如果你现在还在为寻不到作文范文而苦恼,那你就快快去认识教材中的课文这些“托儿”吧,只要你用心对待它,它就会给的作文介绍很多你异想不到的“写作素材”朋友。让课文给作文
当“托儿”不但能够摆脱作文教学的困惑,还能实现阅读和作文的双赢。
课 文 教 学 与 作 文教 学 的 互 动
“语文”,并不完全就是字典所说的语言+文字。从教学观点看,“语”,阅读解析,口语演练;“文”,阅读基础上的综合能力——写作运用。
古人曰:学以致用。然而,实际教学中,我们一直受困于这个老大难问题——作文。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严重脱节,讲课只是讲课,作文只是作文,两者之间少有关联。对于课文,教师逐一钻研,潜心体味:从句段到篇章,从大意到中心,从分析到归纳。备课不可谓不细,讲析不可谓不精,教师感觉良好,学生有所触悟。只是可惜,缺了一把火:缺了在“借鉴”上的点拨引导;缺了用范本之“长”联系对照已文之“短”;缺了趁热打铁,及时进行“说文”与扩散思维的训练。
作为精选入册的课文,原本就是学生写作的样本范例,若是注重联系比较,自是大有可讲,大有可学;若是割离二者,仅就语言、层次、结构、特色、人物篇篇道来,必然模式刻板,单调乏味,更是隔靴搔痒,不切实际。
作文指导与讲评也如此:审题、构思提纲、选材、一般启示及要求、佳文示读、通病例讲等等。仅就作文论作文,忽略了与课文的联系,忽视了范文指导下的训练。或许有人辩解:“讲课便是一种借助课文的一种演示。久之能潜移默化,使学生掌握写作要领。”此话有一定道理,但须得明确一点:学校教育从全过程来看,固然是一种潜移默化,但从某一学科或某一节课来看,则主要实施强化训练。这种训练要求在有限时间内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并力求取得良好成绩。为此,它必须目标明确,要点突出,方法适宜,注重训练。
并且,当下的高考卷子除了默写填空紧扣课本外,其他部分似乎与课文无关,课文的处境便有些微妙了。受这种考试功利思想的影响,一些学生甚至认为“只做模拟试题不学课文就能考高分”。这种现象,致使学生在课余的作文练习中只是向各类“作文宝典”问计,却忘记了比任何“作文宝典”、“优秀作文选”都要经典的课文。
针对以上情况,我在教学中作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提供材料,积累素材
目前,中学语文教材,其入选范文,总体上说是古今中外文章的典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古今文章的水平。这就为在讲读教学中进行作文教学,运用范文向学生提供写作材料,帮助学生积累写作资料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学生在写作文,特别是在写议的时候,往往觉得没有什么内容可写。这除了缺乏生活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阅读面太狭窄,知识贫乏,占有的写作资料太少。根据这种情况,在讲读课中,我特别注意将范文中的内容教给学生作为写作材料,作为学生写作的“流”。
譬如,吴晗的《谈骨气》、鲁迅的《〈呐喊〉自序》、陶铸的《崇高的理想》,以及江泽民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等课文中关于爱国主义方面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英雄事迹、理论阐述及名言佳句等;对《廉颇蔺相如列传》、《荆轲刺秦王》中廉颇、蔺相如、荆轲等历史人物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颂扬或批判。这样就为学生写作以爱国主义和革命理想为内容的作文提供了材料。同时,我在讲课时,非常注意启发学生对范文中提供的写作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加以灵活运用。例如《崇高的理想》中提到的许多历史人物,既可以从爱国主义、民族气节等方面去运用,又可以从谈理想、谈抱负等方面加以借鉴运用。学生占有了那些资料,在后来的《心中时刻装着祖国》、《祖国在我心中重千斤》、《为振兴中华而拼搏》、《崇高的理想是力量的源泉》等作文中,都较好地活用了从范文中获得的资料,并又加以创造性地发挥,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作文的内容,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思想,也提高了写作技巧。
我觉得,利用讲读课向学生有意识地提供作文材料,提高了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和灵活地运用知识的能力,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和写作文的兴趣,读写结合,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水平。
二、从课文中学习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技巧。
在讲读教学中,许多教师经常是从鉴赏的角度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作品的写作特色。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如处云里雾中。在学生的眼里,他们总觉得课文中的那些写作技巧是与自己的写作实际无缘的、用不上的“阳春白雪”,因此,学生对教师们津津有味地讲解范文的写作特色不大感兴趣。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求把讲解范文的写作特色同引导学习和运用范文的写作技巧结合起来,让学生从范文的写作技巧中吸取写作经验,然后逐步地将它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
、学习刻画人物心理的技巧 1.用语言刻画人物心理
《林黛玉进贾府》一课中,王熙凤初见林黛玉时的一番颂词可谓绝好的例子:“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儿,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说到这儿可能使众人误会而生气——怎么不是外孙女,难道是别人家的孩子?殊不知这却是王熙凤故弄玄虚。她又接着说道:“竟是嫡亲的孙女儿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这样说不仅夸了林黛玉,且连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和贾母的马屁也连带着一块儿拍了。此一番语言足见王熙凤这种奉迎的心理,真可谓机巧善变、面面俱到。
2.用行为刻画人物心理
《陈奂生上城》一文中第三节“陈奂生出了大价钱,不曾讨得大姑娘欢喜??那么,帽子还买不买呢?他一狠心:买,不买还要倒霉的!”这一部分写陈奂生得知住宿一晚要5元钱,“肉痛起来”后刻意作践招待所的用品。其中许多行为如故意使劲坐“弹簧太师椅”,就形象地把有着善良的本质,但受伤之后又显得心眼小、幼稚可笑、自作自践的“陈奂生心理”刻画出来了。
以上两例说明,进行心理描写时可与语言、行为描写结合起来,使文章行文更从容多变,结构浑然一体。
、学习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所谓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是一个文学人物的语言要和这个人物的身份、年龄、性别、所处的环境等都相吻合,体现出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如《荷花淀》里“夫妻话别”一段对话,“女人抬头笑着问:‘怎么回来得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忧虑、关切、责备之情溢于言表;“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表达了对丈夫的支持,掩不住内心的喜悦,语气中又暗含责备之意;“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她才说:‘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则体现了她声明大义;等等几句对话就把一个温柔善良、关心体贴而又声明大义的水生嫂的形象活画出来了。还有“商量探夫”的几句对话把几个女人的含蓄、害羞、看夫心切的冒失等不同性格充分表现出来了。
三、利用范文,讲评作文。
通常的作文教学,老师们往往在学生们作文之后,一个学期中进行为数不多的讲评,将学生们在作文中存在的问题集中起来讲,但缺少讲评的参照文章,学生常常有过眼烟云的感觉。我的作文讲评,除了在作文课进行作文讲评外,更多的则是把学生作文中的优缺点带
到讲读课上去讲评。这有个好处,就是把范文当作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照出学生作文的瑕瑜,使学生们从对比中得到启发,受到教益。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对课文的欣赏鉴别能力,又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写作能力。
学生在作文中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写到眼睛时总爱用“炯炯有神”、“水汪汪”、或“暗淡无光”等词语形容人的眼睛,这当然比不用这些词语去描写眼睛要好多了,但千人一眼,如同一个模子里铸出来似的,这就把人们本来是千差万别的眼睛写得既熟又俗了。在学习《祝福》中的祥林嫂的肖像描写时,我把作品中对祥林嫂眼睛的描写作为教学的重点之一。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第二次来鲁镇时,她“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祥林嫂在土地庙捐了门槛后,“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而她在生命行将结束的祝福前夕,则“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而祥林嫂在这之前遇到“我”时,要问“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鲁迅曾说过,要描写一个人,极省俭的方法是描写眼睛。我在讲读教学中着重讲祥林嫂的眼睛,其目的就是要告诉学生,只有深入细致地观察生活,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千篇一律的概念化的词儿将使人物形象失去个性特征。这样结合范文讲评作文,具有较强的启发力量和说服力量。又如,根据学生写作议时往往思路拓展不开的实际,我在讲解《说“勤”》时,特别详细地分析文章主体部分论“勤”,指出在论说这部分内容时,从“勤是美德”、“勤出成果”、“勤出智慧”进行论说,在论说中,多用例证法和引证法,以此说明思路开阔,启发学生拓展思路。学生们认为这样的讲评学有榜样,生动、具体、实际,确能解决问题,教学效果明显。
此外,在课文中还可以学到文章立意、构思、语言运用等等。在讲读教学中,我还把学生作文中存在的篇章结构、语法、逻辑、修辞等方面的问题同范文作比较,这样就使学生看到了自己的作文之不足,使他们能够取人之长而补己之短。学生们普遍认为,在讲读教学中结合课文讲评作文,自己学有榜样,改有目标,能不断提高学习课文和练习作文的积极性。
实践证明,在讲读课中结合作品的写作特色,指导学生写作,不仅使学生对课文的写作特色心领神会,而且能使学生很灵活地借鉴范文的写作技巧,这对讲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水平的提高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正在阅读:
高中读后感06-09
人教版三年级上数学课时同步训练(课课练、一课一练)05-23
河南省许昌市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四校期中联考高二历史试题12-01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阶段性检测物理试题03-03
矿山股权转让协议11-21
思政课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03-09
《C程序设计》试卷1(含答案)05-28
乡村一角作文800字06-18
数据库课程设计(图书管理系统)实验报告11-16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读后感
- 高中
- 工会先进集体申报材料
- COD实验操作规程细节要点
- 2018年4月自考审计试题及答案WORD
- 建立与CPI实行联动的工资增长机制
- 2011年中考数学复习专题汇编(9)三角形全等
- 证券投资学教学大纲 2011
- 中国电影院线和电影院运营管理及投资风险分析报告2018年版(目录)
- 食堂合同书
- 哲觉二中法制教育
- 品牌个性维度
- 哲庄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 图文
- C语言编程大全
- 2018年8月份新识别贫困户、返贫、脱贫退出、稳定脱贫模板)(最终
- 电子招标投标系统技术规范
- 2014年山东省卫生系统六五普法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绝对最全二类带
- 2018-2019学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配套试题:第二十四章
- 基于matlab仿真的数字调制与解调设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 船上培训记录薄附页
- 关于在校大学生与父母沟通的调查报告
- 机房改造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