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科技发展趋势及新版十项新技术情况介绍

更新时间:2024-06-05 07:3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建筑业科技发展趋势及新版十项新技术情况介绍

目 录

一、建筑业科技发展趋势及新版十项新技术情况介绍概述 二、“十二五”期间施工技术发展的基本目标 三、建筑施工技术政策

四、建筑业10项新技术研究背景 五、建筑业10项新技术研究课题开题准备

六、建筑业10项新技术创新研究的指导思想及基本思路 七、建筑业10项新技术创新研究的工作方法及实施过程 八、建筑业10项新技术内容的取舍

九、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总体情况介绍与分析 十、关于推广建筑业10项新技术推进的思考

1

支撑企业运营和发展的技术可概括为两大类:

一是适应企业运营一般要求的技术,可称之为?共性技术?。包括国家和地区根据行业发展规律和宏观发展要求,对行业提出的技术原则、规则、方向和限制措施等。这是所有企业都必须遵守的,一般以行业导则、技术政策、规范规程和法律法规体现。一般为基本要求,也是最低要求,是所有参与者必须遵守的。

二是引导企业高质量运营和发展的技术,也可称之为?个性技术?。包括企业依据现在涉足产业的情况和未来发展方向,已经拥有的技术和准备研发的技术。如:中建现有的?十一大?技术优势;拟研发的千米级超高层建筑设计与施工技术、五百米级超大跨综合技术、百米级深基坑综合技术、核电工程施工技术、海上城市建设技术等。其他类企业也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相应技术储备,以体现企业的特色。

今天重点与各位介绍第一类技术,即:适应企业运营一般要求的技术。重点从国家资源和能源现状出发,对国家?十二五?技术政策制定及新版十项新技术创新研究的有关情况进行介绍,题目是:

建筑业科技发展趋势及新版十项新技术情况介绍。

基于以上客观信息,?十二五?期间,我们必须巩固改革发展成果,推进产业升级,倡导低碳经济,发展绿色技术,提高发展质量。我们建筑施工行业应以发展和推进绿色施工、绿色建造和绿色建筑技术为重要突破口,通过建立健全法规制度、标准体系、强化激励等措施,充分发挥技术的引领作用,全面完成国家赋予建筑施工行业的任务,引导建筑施工技术沿着国家政策导向快速进步,以建筑人的博大胸怀为国分忧。

2

?十二五?期间施工技术发展的基本目标是:

1、推进BT、BOT总承包模式,开展?设计施工一体化?的总承包项目施工,实现设计施工全过程技术优化,最大限度实施节能降耗。

2、建立企业完整的科技开发体系和技术管理体系,充实技术人员,推进技术进步。

3、加大科技投入,至?十二五?期末行业科技投入平均达到0.3%。 4、建立和完善绿色施工技术标准体系,推进以?节能降耗?为核心的绿色施工,实施绿色施工面达到50%。

5、推进结构预制装配化,建筑配件整体安装化,减少现场湿作业,逐步提高住宅产业化、建筑工业化比重。

6、推进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化施工,提高信息化水平,ERP在业内有成功范例。

7、预拌砂浆使用率在城市达到50%。

8、在?十一五?基础上,再生混凝土、双掺混凝土和高效、高强钢筋使用量增加100%。

9、基坑施工采用封闭降水比例超过60%

10、大力推进施工模架体系升级改造,现场不得使用周转少于十五次的模板和脚手架。

为实现上述目标,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科学发展思想,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对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行为予以正向激励;反之,实施严厉惩治处罚,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大力推进绿色施工技术,全面实施节能降耗,通过科技和管理进步的方法,提升质量和安全的总体水平。为此,特从如下十个方面制定和完善国家建筑

3

施工的有关技术政策:

1、在地基基础与地下空间工程施工中,以保证施工过程安全、保证质量为重点,优先采用暗挖施工方法,推广应用地下水排放少、环保、机械化程度高的施工技术。

推广应用机械顶管、盾构等非开挖技术,基坑和边坡支护动态监测技术,地下管线探测技术,逆作和半逆作法施工技术,地下降水回灌与再利用技术,建筑垃圾应用于夯扩桩的施工技术等。

2、推广应用高效钢筋及建筑构、配件工厂化生产技术,提高建筑业工业化水平。

推广应用钢筋预制与配送技术,HRB500级钢筋应用技术,效钢筋及预应力技术,钢筋机械锚固与直螺纹连接技术,钢筋阻锈技术,钢筋机械化制作和绑扎技术,建筑构、配件标准化技术,建筑配件工厂化生产技术,建筑配件整体配套及安装技术,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梁、板、墙、柱等构件预制施工技术,清水混凝土装饰面板预制及安装技术、混凝土保温外墙板制作安装技术等。

3、以提高建筑结构使用寿命为目标,进行混凝土的绿色技术研究,提高混凝土总体技术水平。

重点推广应用混凝土结构裂缝与防治技术,高性能混凝土、高强混凝土、高耐久性混凝土技术,工业废渣和矿碴利用技术、现浇与预制清水混凝土技术、轻质混凝土自保温技术,混凝土自防水技术,混凝土防腐蚀技术,非自来水源在混凝土中的利用技术,再生混凝土技术,纤维混凝土技术,透水混凝土技术,植被混凝土技术等。

4、以确保施工过程安全为目标,以模架实现高度工具化为原则,积极推

4

广使用新型模架体系,提高模板周转次数,加强架体安全监控技术研究,实现施工过程安全。

发展插接式、盘销式和碗扣式支撑架和脚手架技术,金属框竹、木胶合模板技术,大模板技术,新型定性塑料模板技术,新型玻璃钢模板技术,模板卡具工具化技术,附着式自动升降脚手架技术、高层和超高层整体自动升降作业平台技术,混凝土外墙保温板代替模板的一体化施工技术;开发应用新型工具式模板脚手架技术、脚手架安全监测与报警技术,透水透光模板技术其它技术。

5、进一步加强防水工程技术研究,提高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防水要贯彻?堵排结合,刚柔并用?的原则,实现?堵得‘彻底’,排得‘顺畅’?的预期防水效果。工程防水应着重在防水材料、设计和施工三个环节进行重点技术研究实践:防水材料要立足于耐久性、环保型、经济性及功能性技术研究;工程防水设计应针对不同防水部位的特性满足合理性要求,进行不同防水材料组合和构造的技术研究;工程防水施工应进行防水材料优选技术、基于不同材料的工艺施工技术、特殊防水部位细部做法及构造技术等的研究。

6、持续推进钢结构制作和安装技术进步,提高我国钢结构总体水平,特别要重视钢结构住宅及其配套技术的研究和实践

钢结构制作要把钢结构深化设计研究放在突出位臵认真做好,大力推进计算机自动下料技术、自动焊接技术、钢结构预应力节点设计优化及制作技术、复杂节点制造技术等

钢结构安装应在推进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研究基础上,积极采用大跨预应力钢结构和高层及超高层

5

采用钢-混结构等型式、进行整体滑移技术、顶升和提升技术、钢结构表面涂层施工技术、膜结构制安技术、钢混组合结构安装技术研究和实践。特别要加强对大型钢结构整体安装与计算机同步提升和平移控制技术、大型钢结构临时支撑拆除及卸载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重点控制。

7、设备管线安装和连接实现高效精确施工,设备管道空间位臵及走向实现计算机综合模拟仿真控制,系统调试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是设备安装施工技术发展的方向。

推广应用管道施工深化设计标准化技术、管道工厂化预制和整体安装技术、管道快速连接技术、大管道闭式循环冲洗技术、自动焊接技术、金属表面处理及防火防腐技术、变风量空调系统技术、预分支电缆施工技术、电缆穿刺线夹施工技术、大型设备吊装就位技术等

8、加强安全质量体系建设,推进安全质量技术进步

施工企业必须建立安全质量组织保障体系,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监督检查体系,健全安全质量管理制度,强化项目安全质量管理策划;必须按照住建部《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臵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制度严格实施,加强安全质量教育,提高人员素质,并持续进行安全质量技术研究,推进安全质量技术进步。

进一步强化和优化安全质量保障、岗位责任和监督检查体系建设,研究安全质量保障的内在规律和辩证关系,探索和建立高效的安全质量保障、运行和监督的科学体系以及安全质量队伍建设、人员持续教育的科学方法。

进一步加强安全质量技术研究,特别要加大对混凝土配备、搅拌、浇注、养护和工作状态等全过程裂缝控制技术;防止工程地基超预期不均匀沉降技

6

术;脚手架及各种临时支撑结构安全质量控制技术;深基坑施工过程安全质量保障技术;混凝土耐久性和密实度无损检测技术,钢结构焊接质量无损检测及安全保障技术;施工现场安全防火,尤其是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防火及人员疏散技术等的研究,以推进安全质量技术进步。

9、加速建筑施工行业的信息化进程

加速建筑施工行业的信息化进程,推动企业和项目层面实施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化施工、建立企业物流、人流及资金流协同管理的信息化工作平台及数据库系统,对于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科技进步和管理进步意义重大。

据企业发展需要,建立企业基础信息规范分类与编码技术、资源采购与管理一体化工作平台、企业专业化管理平台和数据库系统、项目多方协同管理信息化系统,进而建立企业ERP协同管理系统,应是企业实现总体管理水平提升的的重要途经。

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推进施工图深化设计技术、工程量自动计算技术、虚拟仿真施工技术、工程远程数字监控和验收技术、工程项目动态检测和监测技术、施工过程质量和安全度跟踪及报警技术、数据交换共享与系统集成技术,应是项目实现施工能力和施工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

10、推进以节能降耗为突破口的绿色施工,已经成为推动施工行业技术进步的重中之重,必须加以全面研究和实施。

推进绿色施工,首先要针对工程特点进行研究,对拟采用的传统工艺技术进行绿色甄别、改良和改造,并对影响绿色施工的关键环节进行技术开发,打通制约绿色施工推进的技术瓶颈。在此基础上,建立绿色施工组织管理体系,确定相关资源投入,进行绿色施工策划,会同相关方推进和实施绿色施工。

7

全面研究和推进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方案绿色化技术,施工节材和材料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施工节水及水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技术,施工节能及清洁能源利用技术,施工节地及土地资源保护技术、施工现场太阳能利用技术等。

研究和推广新型建筑外围护墙体隔热保温材料研究和施工技术,新型建筑屋面隔热保温技术,住宅钢结构施工和节能围护体系施工技术,防水、保温隔热与装饰三位一体的外围护墙体设计施工技术,铝合金窗断桥技术、建筑遮阳技术等。

大力推进工程施工的环境保护技术,包括:推广应用现场雨水,废水和污水回收及再利用技术,现场临设工具化和标准化技术,低噪降尘施工技术,施工现场减少光污染技术,建筑垃圾处理与再利用技术,工业废料、废液、废渣利用技术,麦杆及草材保温板与装饰板利用技术;节能环保型建筑施工机具开发和应用技术;预拌砂浆技术等。

大力推进工程施工的环境保护技术,包括:推广应用现场雨水,废水和污水回收及再利用技术,现场临设工具化和标准化技术,低噪降尘施工技术,施工现场减少光污染技术,建筑垃圾处理与再利用技术,工业废料、废液、废渣利用技术,麦杆及草材保温板与装饰板利用技术;节能环保型建筑施工机具开发和应用技术;预拌砂浆技术等。

研大力推进工程施工的环境保护技术,包括:推广应用现场雨水,废水和污水回收及再利用技术,现场临设工具化和标准化技术,低噪降尘施工技术,施工现场减少光污染技术,建筑垃圾处理与再利用技术,工业废料、废液、废渣利用技术,麦杆及草材保温板与装饰板利用技术;节能环保型建筑施工机具开发和应用技术;预拌砂浆技术等。

8

1.面对金融危机形势,国家推出四万亿固定资产投资,对建筑业经营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2008年,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中国宣布未来两年将投入4万亿元强力扩内需、强消费。

其投资结构如下图:

可以看出,?4万亿?近70%资金投向了交通基础设施和城乡电网建设,快速扩大了建筑、高铁、公路、机场的建设市场。巨量建设投入更对建筑业经营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2. 研究时点凸显三个特点

1)10项新技术已历经两次升级换版

建设部1994年下发了《?九五?期间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的通知》,对于提高工程安全质量水平、加快工程进度起到了积极作用。

1998年和2005年,根据我国建筑施工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又分别下发了两次《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业10项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通知》,并对10项新技术进行了两次升级换版,进一步推动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带动建筑业快步走上了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技术能力和综合效益的道路。

2)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召开,建筑业新技术出现了突破性进展。 我国以建设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

9

上海世博和广州亚运为契机,开发应用了大量国内外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等?四新?技术,使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和广州亚运工程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有力的促进了中国建筑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提高。

3)升华研究既有新技术成果,已成推进建筑业10项新技术进步的当务之急。

既有建筑业10项新技术面临如下新情况:

一是已纳入新技术的10项内容,已经过大量应用,在应用过程中不断改进创新,其技术内涵变化、技术指标提高、适用范围扩展,急需改版升级。

二是尚未纳入新技术推广范畴的新的技术创新成果,经过了成果鉴定和实际工程应用,具有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推广前景,急需吐故纳新,引入新的内容。

三是由于建筑业10项新技术已经成为土木工程行业翘首企盼的技术活动,都希望能够参与更新。

基于以上情况,既有建筑业10项新技术需要创新研究。

3. 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发展,对10项新技术的内容,如: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等提出了新要求。

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并首次将其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

胡锦涛在2009年9月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讲话中表示,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

一是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工作,争取到二0二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

10

建筑检测技术。

7、选择新技术应关注适宜性及创新性二者不得偏废,应把握好。 六、创新研究的指导思想及基本思路

1. 指导思想:

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引领行业技术进步、结合国内外新技术发展实际情况,形成面向行业、带动企业技术升级换代的技术发展的导向性文件。

2. 基本原则

一是10项新技术取舍要符合国家低碳经济发展要求,要重视?四节一环保?的新技术,特别是节能减排技术,绿色技术的引入。

二是根据建筑企业设计施工一体化发展方向,注重设计和施工的结合,突出深化设计的技术内容。

三是注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先进性的同时,保证其安全、可靠。要充分体现我国建筑业技术发展的新成就。

四是注重地区差异,气候差异,既体现新技术的广泛适用性,又做到先进性,尽可能使新技术内容达到?新?的要求。

五是以建筑工程为主体,兼顾土木工程领域。 3. 基本思路

经过近二十年的实践,在全国建筑行业中对建筑业10项新技术已是家喻户晓,十分认可。综合考虑《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5)》覆盖范围、基本定位、技术 内容多少、技术选择原则、产业导向等要素,形成了以下基本思路:

1)保持稳定性

保持格局不变,仍然设10项,表达格式不变。具体技术表述方式仍然采

16

用?主要技术内容、技术指标、适用范围、已应用的典型工程?。

2)重视创新性,保持国内?平均先进?水平。

突出?新?,在注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先进性的同时,保证其安全、可靠、节能环保,选用技术应代表现阶段我国建筑业技术发展的新成就和发展方向。

3)保证权威性

参与创新研究的人员一般为本领域的权威专业人士。要求列入的新技术必须要经过查新、评估、 验收、专家论证,或经过鉴定等程序。

4)保持协调性与建设部及地方政府主管部门颁布的相关技术政策的口径一致。

5)体现产业发展方向

根据建筑业发展导向,关注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突出深化设计技术内容。

6)表达国家政策导向

着重体现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创新技术内容。倡导工业化、信息化技术发展方向,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技术,清洁能源和资源利用技术、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等技术。

7)覆盖范围适度扩展

建筑业10项新技术以房屋建筑工程为主,突出通用技术,兼顾铁路、交通、水利等其它土木工程;突出绿色施工、抗震加固等施工技术,同时考虑与材料、设计必要的衔接;突出智能监测等新兴领域的技术,也包含传统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

8)技术内容要具体

各项技术命名尽可能准确,外延和内涵尽可能清晰,以便选择、应用

17

和评价考核。

9)突出重点

涵盖新技术数量既要相对稳定均衡,又要突出重点,不面面俱到。既要尽可能将各地区、各行业创造的新技术列入,又不能不加区别,全部纳之。既要顾及相对落后地区的情况,又不能没有?新?的特性。

总之,建筑业10项新技术应是推进新技术示范工程的重要抓手。因此应在利于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的基础上,列入的技术应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不能使任意工程推出来都有一大堆推广应用的新技术,但实际却对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作用甚微。

七、创新研究方法及实施过程

1. 研究方法

1)广泛调查,系统研究。

网上检索; 问卷调查; 专家座谈。 2)了解背景,理清思路。

收集10项新技术发展沿革;了解政府及相关方意图; 确定研究基本思路、指导思想和总体框架。

3)内外结合,广集资源。

大组与小组相结合,以小组研究为主;专家与研究人员相结合,全面吸取多方意见;研究小组活动与广泛征求意见相结合,争取各方支持。

4) 尊重专家,有效沟通。

多层面吸取意见(各级协会、政府及企业);领域专家意见第一; 内部协调,充分沟通,务求一致。 2. 实施过程

18

1)通过专业机构进行网上检索,进行国内外建筑业新技术查新,并研究新技术应用频次。

2)专家咨询,初步确定10项新技术创新研究的技术路线。

3)以问卷方式进行相关调查,了解对05版10项新技术内容的修改意见和方向。

4)召开首次会,介绍前期工作成果,住建部质安司领导提出研究意图与工作要求,研讨确定10项新技术项,对专业特定项目进行研究和讨论,确定10项新技术的大概内容,并指定负责单位,确定分工和工作计划。

本着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的原则进行分头负责,具体分工如下:

19

5)分组活动

由各项牵头人员负责各项中的具体新技术内容和数量。 6)汇总意见

研究组与专家结合,确定10项新技术内容和具体小项内容。确定技术内容编目和要求。

7)确定基本内容

由中建牵头对各项内容分别研讨,确定基本内容。 8)召开大会,向住建部汇报情况,最终拍定基本结构和内容。

20

9)召开审查会,形成建筑业10项新技术文件。

10)召开审定会,形成建筑业10项新技术文件。据专家和领导意见做最后修改,交付出版。

几个主要的时间点 :

于2009年3月3日召开了编制组第一次工作会。宣布《建筑业10项新技术》编写组成立,明确了编制原则、研究思路、任务分工、进度质量要求等。

2009年7月形成了初稿,由于初稿内容量(42万字,推荐163项技术)超过预期,编写组召开了3次工作会进行修改。

2009年8月25日召开编写组长会议,明确在2009年11月形成征求意见稿;2009年12月24日召开全国范围的专家研讨会,共40余位专家出席,专家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2010年1月-2月,根据专家意见,编写组又分别召开了各小组的分组讨论会,明确处理意见;

于2010年3月12日,小组交稿后,邀请了中建专家委的专家,再次进行修改。于2010年3月交住建部发全国征求意见;

2010年5月,针对各省市提出的修改意见,编写组召开会议进行讨论,对反馈意见进行逐条落实,并将修改意见与相关地区和协会进行充分沟通;

2010年6月形成送审稿;

2010年7月16日,住建部召开审定会; 2010年9月18日形成了正式报批稿; 2010年10月14日正式发布实施。 创新研究历时两年半时间。

21

八、关于建筑业10项新技术内容的取舍

根据国家政策导向,及技术发展形势,在充分论证基础上,就其内容取舍和编目形式变更做了如下工作:

1.突出新技术,淘汰落后技术。

如新版纳入了塑料模板技术,淘汰了碗扣式脚手架技术。

2.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依据国家导向,突出节能与绿色(四节一环保)施工技术。如纳入了外墙隔热保温技术、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透水混凝土技术。

3.突出基于总承包管理的设计与施工的协调技术。如钢结构深化设计技术、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管理及工程远程验收技术。

4.保持?平均先进?水平。

注意筛选华夏奖技术成果和国家级工法、各地区省部级科技奖技术成果,及优秀专利所体现的新技术内容。兼顾东中西部的总体情况,使新技术整体水平全国适用。

5.信息化技术主要是基于工程项目的信息化技术。 6.钢结构技术反映了吊装技术。 7.混凝土技术反映了预制和现浇技术。

8.预应力技术扩展应用范围--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结构加固改造等三大领域。

9.经过工程实践检验。

所采用技术一般均经过成果鉴定,至少有三个以上工程实施;但对于符合国家导向的新技术要求至少在一项工程中实际应用。

10. 防水技术

22

改变了仅以防水材料为主导的范畴,以防水施工技术为基点,选择新材料技术及相应的施工技术为主导构 成?防水技术?项的新技术。

九、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简介与分析

1.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介绍 2.与以前各版内容比较 3.新技术示范工程试评价实例 1.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介绍

修订后的?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在内容上作了 较大幅度的调整:

1)新技术10项的内容及其组合方式做了较大的调整。

2)拓宽了覆盖面,包括新技术的10项及其覆盖的108子项技术,除用于房屋建筑领域的96子项技术外,还适度增加了水电、铁路、交通等领域的新技术12子项;实现了以房屋建筑工程为主、兼顾土木工程施工的预期目标。

3)突出了施工技术,注重新材料与新工艺的结合,重视基于总承包管理的设计与施工的协调技术,适度引进了一些行业关注的热点技术和前沿技术,如绿色环保、安全、抗震、加固和信息化应用等技术内容。

4)重视单项技术的确切定义和描述,以便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评价。同时在新技术取舍时,尽量兼顾东中西部的总体情况,使新技术整体水平居于?全国平均先进?上下;以便全国各地不同区域和层面均可各取所需。

5) 取消了一些不易度量的词汇,直接表述具体技术内容。

虽然没有冠以?新?字,实际上难度和?新?的程度超过以往,需要一定努力,才能达到科技推广示范的要求。

6) 第1、4、6项中包含了房建外的其他土木领域具体技术共12子项,

23

其中第1项含7子项、第4项含4子项,第6项含1子项。

7) 新增新技术反映了新技术发展导向、热点技术、国民经济发展阶段要求、保证施工安全、提高工程质量的技术。

如反映现阶段发展水平和热点的技术有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结构、管道工厂化预制技术、大型复杂膜结构施工技术、消能减震技术。

如绿色、低碳、节能减排技术有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施工过程水回收利用技术、建筑外遮阳技术、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

如体现安全管理的新技术有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应用技术。

2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ei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