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检索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2-01 03:3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考试题

民办教育机构属于民办非企业单位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主要是教师扮演了学生楷模 知识传授者 社会行动模式强调学生实际参加,认为——实际参加到真实活动 发现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布鲁纳

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中强调的“发展”指的是把道德教育的目标看作是经过各个阶段的道德发展 ;认知以激发儿童就道德问题和道德决策进行积极的思考为基础的 6. “以创设问题情境为教学切入点”属于哪种教学模式——抛锚式

7.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立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案,试1. 2. 3. 4. 5.

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他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为理论基础。

8. 在研究性学习的第一个环节中,信息技术可能整合的方式是创设情境 9. 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学记

10. 社会行动模式代表人物纽曼认为,学生的社会实践让学生实际参加,公民行动教育不是纸上谈兵,更重要的是实际地参加到真实的活动中

11. 学习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是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要素 12. 中长期发展纲要中的“优先发展教育是指 ” —AB 13. 关于教育技术的说法—优化

14. 课题的价值一般表现为应用价值和学术价值 15. 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相对评价评价

16.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利用原来认知结构的已有观念,与新知识建立实

质的、非人为的联系,从而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同化过程。—新旧知识建立非人为的联系 17. 价值澄清学派代表人物哈明和西蒙认为,价值澄清的主要任务是不是认同和传授‘正确的’价值观,而在于帮助学生澄清其自身的价值观 18. 小华一按时完成作业,妈妈就不批评他,使他逐渐养成了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这是“负

强化”的原理。

19. 教育研究课题的研究表达方式包括条目式和整体式

20. 信息素养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

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

21. 关于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教学媒体,说法正确的是—创造条件

22. 把握好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哪种教学原则提出的—基础性与发展性结合原则 23. 在必修模块的教学中,应该注意知识的深度 24. 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标准时哪年下发的—97 25. 关于“以用导学,学以致用”的观点的说法 26. 信息技术教学的情感性时指 人性化是指

27. 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借用什么思想,确定了四维目标,四项内容 28. “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终身性)特点的要求。

29.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反对将学生作为“扶贫对象”在教师控制下按既定路线被动

学习,提倡将学生作为学习的“自强标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希望学生发展成知识的发生器

30. 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思想是由谁提出的—巴班斯基 31. 中长期发展纲要2010~2020是(1)个历史文件

32. 四维目标包括

33. 课题界定的方式包括“抽象定义和操作定义” 34. 教学设计的第一步分析学习需求 35. 图片的格式有gif,jpg,bmp 36. 小组学习相关

37. 依据研究资料的来源和时间,可将教育研究课题划分为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 38. 内容分:综合和单一;方向分:纵向和横向;地点分:书斋和现场

39. 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认为每一个人都能达到最高道德水平和阶段(错)

40. 面对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种种认知风格的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不

同的教学策略,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指导,鼓励不同意见和思路的迸发,鼓励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方式和方法(对)

41. 信息技术老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当完全依照教材使用(错)

42. 全面发展不是平均发展,个性发展也不是自由无序,两者相辅相成,个性培养的最终结

果必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没有个性的健康发展就不可能有高层次的全面发展(对) 43. 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稳定性不仅与具体的技术形态有关,还与社会信息化建设的速度与

形态密切相关(对)

44. 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

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大国行列(错)

45. 在发现教学,问题求解,协作学习等教学方法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自主探究能力,

教师要以旁观者的身份尽量不干预学生的学习(对) 46. 投影机非正常断电可直接开机(错)

47. 要实现信息素养教育,单纯的技术训练师远远不能达成的(对)

48. 对学习者的重视,是新课程提倡的“学生体位”和“发展本位”的必然要求(对) 49. 教育研究课题名称可以使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错) 50. 填充工具可更改文本的颜色(对)

51. 学习理论主要解答的是学习的结果、学习过程和学习的规律与条件是什么(对)

52.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从过分倚重学业成就转向注重综合素质,从只关注结果转向同时关注

目标、条件和过程。(对)

53. 五环节教学模式(即:组织教学、复习提问、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是受凯

洛夫教育家教育思想的影响的。(对) 54.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实用主义教育学派的重要主张。(对) 55. 如果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那么最好的方法是采用讲授法。

(错)

56.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的客观规律,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制定的、为教

学工作所必须遵循的一般原理或准则。(对)

57. 教学需要的分析,就是指教师对于学习内容的细致分析。(错)

58. 根据技能的性质和表现形式,通常可以把技能分为学习技能和动作技能。(对) 59.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对话讨论的最有效的办法是:教师要促使相邻阶段的学生争论,

教师支持和澄清重要特点,再提出高一阶段的问题,再讨论,使学生从一步步的矛盾冲突中找差距,达到新综合。(对)

60. 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提供学习指导时,教师无论如何不能将正确答案直接告

诉学生(对)

61. 对比度反映了一个画面明暗变化的范围大小,因此对比度越大,效果越精微。(错) 62. “四列式”教案书写格式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课题反馈。(错)

63.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上学,回户籍所在地参加升学考试。(错) 64. 教育研究课题的内容分解包括研究进程分解、同步逻辑分解两种基本方式。(对)

65. 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该不厌其烦地对学习者倾其所有,历数菜单,努力地试图

提高学习者操作菜单的水平。(错)

66. 一般来说,课程内容的选择,主要围绕“传授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

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三个维度进行。(对)

67.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对新知识的理解。(错) 68. 教学设计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的变量是学生和老师。(对) 69. 写教学目标时,我们通常该采用如下描述方式“”使学生。。。。。。“”提高学生。。。。。等

(错)

70. 高清视频信号显示格式有1080P、1080I、720P等,其中1080P为现时最广泛流行的全

高清格式。(对)

71. 投影机长时间不使用对投影机寿命有影响,对灯泡的寿命无影响。(错)

72.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把教案设置成“”预案,主要是思考实施过程中的大方向、大

环节和关键性内容,把握课堂内容的整体思路与目标指向,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经历与活动框架,为学生的自主活动提供足够的时间。(对)

73. 无论信息技术还是学科知识,都不只是给学习者传递现成的知识、技能,而是要以学习

者为主体,给学习者创设一定的环境,提供一定的任务资源、工具和技能,促进学习者自主构建、创造以及灵活应用知识。(对)

74.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非常注重学生间的协作学习。(对)

75. 实物展台不能变焦时可通过将物体上下移动的方法强制变焦。(对) 76. 数字视频展台不具备视频分配器的功能。(对) 77. 教学目标分析是教学分析得重中之重,教学目标一旦确定了,是不可以随意进行修改的。

(错)

78. 动作技能作为一类学习结果,指学习者通过学习获得了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

力。(错)

79. FLASH就能制作三维动画。(错)

80. 我国目前的信息技术教育是在大众文化层面对未来社会劳动者的一般性要求,而不是精

英文化意义上的要求。(对)

81. 连续接近技术是指通过不断强化有机体的一系列逐渐接近最终行为的反应来使他逐步

形成这种行为的技术。(对)

82. 已知三角形中的两个角的数值推导出第三个角的数值,证明三角形的内角之和为180度

的规则,这属于智力技能中规则层次地目标陈述。(对)

83. 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使用应该把解决数学问题放在第一位,追求软件的内在作用,而不

是外在的“形式美”。(对)

84. 教师应该将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

各个方面。(对)

85. 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认为每一个人都能达到最高道德水平和阶段。(错) 86. 接受学习就是机械学习(错)

教育技术二

1、 多媒体教室设备主要包括:大屏幕投影设备,视频展台、多媒体计算机、音响设备等。 2、 交互式电子白板系统组成:白板、投影机、电脑。

3、 交互式电子白板装完,移动白板、移动投影仪、更改计算机显示分辨率后,均需对白板

进行(定位)操作。

4、 使用投影仪,正确关机次序:关投影机、计算机、等待指示灯闪烁停止、电源。

5、 影响投影机灯泡寿命的因素有:断电不散热、频繁开关机、长时间不使用、电压不稳定、

风扇散热不畅、连续工作时间过长。

6、 投影机非正常断电后要过(20分钟)才能再次开机。

7、 投影发生图像扭曲或偏移:投影机重置——手动调整位置。

8、 笔记本信号不能切换到投影上:笔记本输出未作切换、投影机输入未作选择、笔记本分

辨率太高或刷新率太高或驱动程序不正确、VGA信号线断裂。

9、 使用投影机注意:关机后不要马上移动、不要频繁开关机、不要长时间开机、注意防尘。 10、 实物展台不能变焦:物体上下移动、强制变焦。 11、 实物展台图像不够明亮时:调整对比度、亮度。 12、 投影屏幕按材质分为:软和硬屏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解读及思考题

第一部分 解读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共召开了四次教育工作会议。每一次会议的召开和纲领性文件的颁布,都将中国的教育思想观念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进而使中国教育事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

1985年5月,正当我国全面推进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时刻,党中央召开了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教育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确立了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方针,对于促进教育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以及经济、科技体制改革的迫切需求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由此,掀起了中国教育领域的思想大解放,开启了教育体制改革新征程。

第二次教育工作会议: 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入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时刻,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绘制了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叶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蓝图。为贯落实纲要,1994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动员全党全社会实施纲要,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

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

世纪之交,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为了应对21世纪的挑战,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召开了改革开放后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第四次教育工作会议:

2010年7月8日,是一个注定要载入中国教育史册的重要节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出发,规划描绘了我国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科学确定了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工作方针、总体任务、改革思路和重大举措。

2010年7月13日,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时刻。北京,人民大会堂,举世瞩目的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这里隆重开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全面部署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胡锦涛总书记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快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

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总动员令。

一、规划纲要出台的背景

1.世情——制定教育规划纲要是我国积极应对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 (1)信息时代的来临。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格局深刻变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许多国家都把发展教育、开发人力资源作为重大国家战略,积极谋划教育改革发展,制定教育和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当代中国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速发展,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地位,必须优先发展教育,长远谋划教育改革发展。

(2)世界各国相继出台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 ①澳大利亚:努力追求教育的卓越和公平

2008年,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主持召开“澳大利亚2020峰会”,制订有关国家未来的长期战略。此后形成名为《澳大利亚2020》的报告,描绘了教育愿景。

所有澳大利亚4岁儿童,包括生活在偏远社区的土著儿童,都能接受支付得起的学前教育。将来,不管他们进入哪所学校或生活在哪里,都能接受既追求卓越又兼顾公平的基础教育,所有学生都将在拥有世界一流的数字化环境中学习。到2015年,澳大利亚12年教育的保持率和完成率将提高到90%。到2020年,原住民和其他国民在婴儿死亡率、受教育水平、学业成就及就业方面的差距都将减半。

所有有能力的学生都将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都将从更公平、更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中获益,每个个体都能充分发挥潜能。到2020年,25岁至34岁人口拥有学士学位的比例将达到40%,大学招收贫困生的比例达到20%。

所有澳大利亚年轻人都将成为成功的学习者,自信而富有创造力的个体,积极而理性的公民。所有澳大利亚人都有能力参与变革并从变革中受益。所有澳大利亚人都可以在工作、培训和教育之间自由转换。

澳大利亚距目标还有多远 目前,澳大利亚早期教育投入及儿童入园率远远落后于经合组织成员国平均水平,2006年只有42%的3岁至4岁儿童接受学前教育,而经合组织国家的平均水平为70%。

同时,只有不到一半的原住民儿童达到七年级算术、读写基本技能要求;澳大利亚学生的数学、科学和阅读水平在发达国家中居第29位;12年教育的完成和保持率在最近10年一直徘徊在75%左右。

澳大利亚人认为,当前大学日益精英化,来自农村、偏远地区、原住民和低社会经济阶层的学生大学参与率仅为14.6%,并呈下降趋势;来自工人家庭的儿童只有一半能上大学;澳大利亚25岁至34岁群体拥有大学本科学历的比例为32%。

澳大利亚为思想目标在做什么

为了在未来10年给澳大利亚儿童构建世界一流的教育体系,陆克文正在带领澳大利亚展开一场全方位的教育改革。

澳大利亚政府承诺,在2009年至2012年间投入创历史纪录的635亿澳元,展开“基础教育革命”。澳大利亚通过实施“数字教育革命”、“贸易培训中心计划”等为中小学提供世界一流的基础设施;通过实施“全国学校合作计划”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确保所有学生,尤其是处境不利学生都能从教育中获益;制订《全国教师职业标准》,提高教师质量;制订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保证所有学生都能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的透明度并增强其责任感。

2009年5月,澳大利亚公布了名为《改变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体制》的预算报告,承诺对大学及整个第三级教育系统进行史无前例的投资,从而推动全面改革。报告提出了为期10年的高等教育与研究改革大纲,其中包括十大改革举措:扩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提高来自低收入阶层学生的高等教育参与率,丰富他们的学习体验;逐步建立基于学生需求的经费分配体系,以促进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并提高其质量;为高校提供明确的经费保障,确保其可持续发展;加大研究经费投入,使之覆盖大学研究的全部成本,让大学有追求各自优势领域更加卓越的动力;大规模升级大学、技术和继续教育学院的基础设施,以满足当前和未来的教学与学习需求;建立高等教育质量和标准局,为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奠定基础;改革学生资助体系,重新确定资助方向,让资助到达最需要的学生手中,提高他们的高等教育参与率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ef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