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同步:1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新时间:2024-06-12 23:0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河南省2018届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难言岛是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选址地,建成后,该科考站将以极地冰盖和高纬度海洋研究为主。难言岛位于罗斯海西岸(图)。罗斯海生物种类多达16000余种,其中多数物种适应了这里寒冷的环境,罗斯海被称为地球上变化最小的海洋生态系统。难言岛西侧为横贯南极山脉,常年盛行6—7级的偏西风,尤以超强、超干冷风著称,地面碎石遍布。

(1)说明罗斯海生态系统稳定的原因。 (2)分析难言岛地面多碎石裸露的原因。 (3)分析难言岛多大风的原因。

【参考答案】(1)气候寒冷单一,生物演变速度慢;极地气候常年严寒且稳定,生物习性与气候相适应,生存条件稳定;位置偏僻,受人类过度捕捞和船舶运输影响小。

(2)气候干冷,植被发育差;冰川侵蚀,基岩裸露;气温低,受冰川冻融作用,岩石风化严重,形成碎石。

(3)靠近南极极地高压,气压梯度较大;气流经过横贯南极山脉的缺口峡谷处,狭管效应增强风力;西风吹向难言岛的过程中地势降低,气流下沉,风速增强;地面多为冰川覆盖,摩擦力小。

(2)难言岛地面多碎石裸露的原因主要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读图可知,该岛位于南极地区,气候干冷,植被发育差;冰川侵蚀,基岩裸露;气温低,受冰川冻融作用,岩石风化严重形成碎石。

(3)读图可知,该岛位于南极附近地区,靠近极地高压附近,气压梯度较大,加之横贯南极山脉的缺口处,狭管效应增强,加剧了风力,同时由于地表多冰川覆盖,摩擦力小,所以风力大。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和应用

1.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思路

(1)判断地理环境的主导性要素。主要从分析地理位置入手,抓住区域内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中的主导性要素。

(2)“一果多因”的推理。“整体性”是一种分析问题的基本思维模式,在分析、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时,往往是“一果多因”,需要根据“果”利用发散性思维进行推理“因”。例如,大陆副热带高压控制地区西海岸的沙漠成因,除大气环流的影响外,还有洋流的影响。

(3)“一因多果”的推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之一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在分析某一地理环境要素时,一定要抓住“因”,并分析该因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地理因素的变化。例如,在热带雨林区破坏植被后所引起区域内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方面的变化。

2.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4大应用

(1)分析地理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的关系。常分析某一区域景观的成因,如结合地理位置分析气温、降水等对生物景观的影响。

(2)分析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一般结合区域图、景观图、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运用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原理,分析某一地理要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3)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分析一个区域的变化对其他区域的影响。常结合某一地区环境的变化分析环境问题成因;结合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过程,提取出所描述的自然地理要素,分析与之相关地区内在的关联性和演变运动过程中的因果关系。

(4)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必须考虑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首先明确人类活动所牵的“一发”是哪一要素,进而逐一分析这“一发”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

1.(全国100所名校2018届高三模拟示范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罗群岛(如图)由覆盖冰川堆石或泥炭土壤的火山岩构成,海岸线非常曲折,有峡湾。岛上无天然树木,但在种植园里种植一些起着防护作用的耐风树木。1月平均气温为3.4℃,7月为10.3℃,年均降水量1168mm。沿海盛产鱼类,捕鱼和鱼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鱼产品占出口总额的96%以上。

(1)解释法罗群岛冬季气温高于0℃的主要原因。 (2)分析法罗群岛岛屿众多,海岸线非常曲折的原因。 (3)分析法罗群岛无天然树木的自然原因。

2.(四川省广安、眉山、内江、遂宁2018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植被覆盖度是指植被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数值越大,表示植被覆盖状况越好。植被覆盖度受区域气温、降水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很大。左图是陕西省某农业耕作区在农业耕作影响下植被覆盖度年内变化,右图是陕西省黄土高原地区某地近年来天然植被覆盖度年内平均变化率。

(1)分析左图中植被覆盖度年内变化的主要原因。 (2)描述右图中植被覆盖度平均变化率的主要特征。

(3)近年来黄土高原地区气温升高较为明显。从气温变化的角度,分析右图所示区域植被

覆盖度出现上述变化的自然原因。

答案

1.【答案】(1)法罗群岛四面环海,海水热容量大,冬季降温慢;北大西洋暖流的增温作用。 (2)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交界处,岩浆沿地壳断裂处上升喷发形成众多火山岛,地形崎岖,多基岩海岸;岛屿地势高,纬度高,降水丰富,冰川作用侵蚀形成的峡湾广布;该岛屿风大浪高,海浪对海岸的侵蚀作用明显。

(3)强劲的西风侵袭,不适宜树木生长;土壤发育程度低,不利于森林生长。

(3)法罗群岛无天然树木源于岛屿处于西风带内,西风强劲,不适宜树木生长;岛上火山岩及冰川广布,土壤发育程度低,不利于森林生长。

2.【答案】(1)该地区为一年两熟种植区,年内植被覆盖度变化与农作物生长周期基本一致;11月—次年2月气温低,作物生长缓慢,植被覆盖度较低且变化较小;3—5月及7—9月为作物生长期,植被覆盖度迅速升高并维持较高水平;6月和10月作物收割,植被覆盖度迅速降到全年最低。

(2)植被覆盖度总体有所增加;春、秋季覆盖度增加明显;6、7月份覆盖度有所下降。 (3)该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地区,近年来气温升高,热量条件有所改善,利于植被生长,植被覆盖度总体有所增加;气温升高使植被生长春季提前,秋季推迟,春、秋季植被覆盖度提

高;6、7月份由于气温升高,蒸发旺盛,土壤水分缺乏,植被生长受到抑制,植被覆盖度有所下降

【解析】(1)由材料可知左图表示为农业耕作影响下植被覆盖度年内变化,农作物的播种期和收获后植被覆盖率较低,成熟期植株密集覆盖度较高;根据所学知识黄土高原区为我国暖温带季风区一年两熟,11月份到次年2月份气温低,作物生长较为缓慢,植株较小,所以植被覆盖度较低3月—5月,7月—9月植株生长较快,所以植被覆盖度增长较快;6月和10月为收获和播种期,植被覆盖度较小。

(2)材料右图表示的是植被覆盖度平均变化率年内变化情况,变化率大于0说明植被覆盖度增加,小于0说明植被覆盖度降低。总体看绝大部分月份植被覆盖度变化率大于0,说明总体上植被覆盖度呈上升趋势;具体表现为1—4月稳定上升,4—5月(春季)快速增加;5—6月增速下降,6月份减少(小于0),8—10月(秋季)有所波动,增加较快;11—12增速放慢。

(3)由材料三近年来黄土高原气温升高。植被覆盖度随春季气温回升逐渐提高,因为气温的升高使春季植被生长期提前,秋季持续时间长,即春季和秋季植被覆盖度有所提高(变化率大于0),同时夏季(6—7月份)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植被生长较慢,覆盖度有所下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e7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