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目录(08修订版)

更新时间:2023-04-24 10:2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目录

1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3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3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创新

6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12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2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3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14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15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6 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16 (一)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19 (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23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24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24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24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26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意识)

27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28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29 社会的物质性的主要表现

30 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30 (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32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35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35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35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36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37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38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39 (二)矛盾普遍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40 (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41 (四)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42 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42 (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42 (二)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44 (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47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47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47 (一)规律及其客观性

48 (二)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49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49 (一)意识的作用

50 (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55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56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56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56 (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57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58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59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59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60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60 (一)从实践到认识

62 (二)从认识到实践

62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64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64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64 (一)真理的客观性

65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67 (三)真理与谬误

68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68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69 (二)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70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70 (一)价值及其特性

72 (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73 (三)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74 (四)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76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76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78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79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84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85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85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85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物史观、唯心史观

86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87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89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89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91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93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93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95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96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97 (一)社会形态的内涵

97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97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99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行与曲折性

100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00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00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101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02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103 (一)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103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05 (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106 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106 (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106 (二)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107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109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109 (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111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112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12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12 (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113 (二)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114 (三)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115 (四)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117 (五)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118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应用

118 (一)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118 (二)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119 (三)从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119 (四)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dx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