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单元测验(质量和密度)实验探究题 11-12

更新时间:2023-05-15 10:29:02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练习题,帮助大家理解

物理单元测验(质量和密度)实验探究题 11-12

一、11章(g在未明确指出的情况下取9.8N/kg)

1.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衡量标尺的左侧零位,这时发现天平指针位置偏向左侧,则他应该将平衡螺母向 侧调解。调节天平平衡后,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逐渐添加砝码,但他最后觉得需要移动游码才能使天平再次平衡,这时移动游码的作用其实相当于 。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C.往右盘增加砝码

D.从右盘里减去砝码

2.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则量杯的质量

A.20g,1.0×10kg/m B.60g,0.8×10

kg/m C.60g,1.0×103

kg/m3

D.20g,0.8×103

kg/m3

3.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矿石的密度”实验中,赵鑫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是:①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液面示数为V1;②把矿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此时液面示数为V2;③用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为m;④计算出矿石的密度。 1)为了更准确地测出矿石的密度,你认为以上操作的合理顺序是 。 2)用已调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矿石的质量 g,若所测得的矿石体积是20cm3

,矿石的密度为 kg/m3

4.小刚同学想测酱油的密度,但家里只有天平、小空瓶,而没有量筒。他思考后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了测量,测量内容及结果如图所示。

1)他第三次测得的物体质量如图乙中砝码和游码所示,其结果m3= g。 2)请按照图甲的顺序写出对应的实验步骤:

第一步: 。 第二步: 。 第三步: 。 3)请你根据小刚测量的数据帮他计算出酱油的密度 。 5.小亮的实验是“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他选择了三个体积不同、质量分别为89g、178g、356g的实心铜块做实验。实验中,他每次都用盛有30cm

3

水的量筒分别测出了三个铜块的体积,并将数据记录在了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小亮在计算质量与提及的比值(m/V)时,发现其中的一个数据测量有错误,这个数据应该是 (填该数据的数字和他的单位)。

小亮思考了半天也没想出这个错误是怎么产生的,请你帮小亮指出该错误产生的原因: 。 6.同学们在实验室里面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D.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上,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E.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练习题,帮助大家理解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2)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选填“左”或“右”)。

3)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量筒量出小矿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小矿石的密度ρ= kg/m3

4)实验中,由于小英同学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但实验室里面已经没有量筒了,老师就给她增加了一个溢水杯。现请你帮她想办法测出小矿石的体积,写出简要的步骤。

7.某兴趣小组测量一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的固体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所示。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适量小颗粒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如图甲所示,则称量的颗粒的质量是 g。

2)因颗粒易溶于水,小组同学采用图乙所示方法测量体积,所称量的颗粒的体积是 cm3

3)该物质的密度是 kg/m3

4)在C步操作中,若摇动不够充分,铁砂未充满颗粒的空隙,则测出的值比实际密度偏 (填“大”或“小”)。

5)在C步操作中,若因铁砂较少,全部倒进并反复摇动后,没有完全覆盖颗粒,则算出的值比实际密度偏 (填“大”或“小”)。 8.小明同学喝牛奶时想知道牛奶的密度,于是他进行如下实验:

1)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侧的 处,发现指针指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他应向 (选填“左”或“右”)端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牛奶,用天平称得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240g。 ③把烧杯中部分牛奶倒入量筒中,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后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为 g。 ④读出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10cm3

。 ⑤计算出牛奶的密度为ρ

牛奶

= kg/m3。

2)小明同学很聪明,他在没有量筒,只有天平、足量的水(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杯子和笔的情况下,能测出牛奶的密度,请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用天平称出空杯子的质量m0。

②往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在水面处对杯子做标记,用天平称出杯子和水的总质量m1。

③将水倒掉并擦干杯子,在像杯中倒牛奶至 处,用天平称出牛奶和杯子的总质量m2。

④根据以上测量的物理量写出牛奶的密度表达式:ρ

牛奶

= 。

9.小明同学利用如下器材测量合金块的密度:托盘天平、溢水杯、烧杯、合金块、足量的水。实验步骤如下: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至于标尺的零刻度处,发现横梁左端低、右端高,应将平衡螺母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使天平平衡。 2)把合金块放入天平左盘,在右盘内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天平平衡后,右盘中所放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合金块的质量为 g,接着他又测出了空烧杯的质量为100g。

练习题,帮助大家理解

3)将适量的水倒入溢水杯中,让水面与溢水杯口相平,在将合金块轻轻放入溢水杯中,浸没水中后的合金块所排开的水全部盛于空烧杯中,如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得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27g,则合金块的体积为 cm3

。 4)通过计算克的合金块的密度为 kg/m3

。 10.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

(1)在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对天平进行调节.按正确的顺序将下列各步骤前的字母排列_ _______。

A.组装好天平,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 B.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C.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线处。

(2)实验所依据的公式是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

a.在玻璃杯中盛上盐水,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读出砝码和游码的读数为130.2g.(表中) b.把玻璃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如图,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并填入表中。

c.把玻璃杯和剩余盐水放在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将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填入表中。

d.计算出盐水的质量和密度,填入下表中.

二、12章

1.在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时,小明和小华提出下面的观点。请你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说明他们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1)写出你选用的物品或者实验器材: 2)简述实验方法及实验现象: 2.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放在页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跟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进行了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双面胶将一个200g的勾码固定在1m长的塑料直尺中间,将直尺的一头固定在桌子的一端,如图甲所示;

②缓缓抬起右端,让直尺与水平方向有一定的夹角,如图乙所示; ③继续抬高右端,增大直尺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如图丙所示。 1)该实验中,小明是通过 来判断物体对斜面压力的大小。

2)分析三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汽车追尾是高速公路上常发生的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是不能立即停车。研究发现,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踩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踩煞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如图甲所示。

练习题,帮助大家理解

下表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

t

1)利用上表数据,算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是 s(保留两位小数)。 2)由这个测试可见, 是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 3)在图乙的坐标系中画出从司机看到情况开始计时,到汽车停滞的这段时间内汽车运动的v-t图像(不需准确描点)。

4. 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了研究蜗牛的运动情况,将蜗牛放在刻度尺上让

其沿刻度尺爬行,并每隔10s拍摄记录蜗牛的位置,拼成如图所示的照片. 同学们依据此图片获得数据,如下表:

(1)请你根据图中的情景,把表格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2)根据上表的数据,你可得出蜗牛是做 运动,整个50s内的平均速度是 mm/s.

5.我们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来研究牛顿第一定律。

1)要用同一小车,且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在三种物体表面上开始运动的 。

2)实验的现象是小车在三种物体表面上运动的 。

3)英国科学家 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 ,又叫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 。 4)请指出实验中应控制不变的相关因素:(两个即可)

6、某中学决定利用校内两座楼之间的一块空地新建一个

篮球场,如图。设计场地时,为了防止球员冲出端线因收不住脚儿撞到墙上,必须在球场端线到房子之间留有足够的距离,怎样确定这段距离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探究。

首先,他们请教了体育老师,了解到,人在跑步时从接收到停止跑步信号到停稳所通过的距离叫停稳距离s,它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接收停止跑步信号到大脑指挥躯体制动要经过一段时间,称为反应时间,通过的距离叫反应距离;第二阶段,制动后还会向前冲出一段距离才能停稳,这段距离叫缓冲距离。 接着,他们设计了探究方案,并以本班的同学作为研究对象,测出个同学的跑步速度v,反应时间t和缓冲距离s’。 最后,他们对收集到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时发现,研究对象的跑步速度、反应时间各不

相同,问:

1)运动员在跑步制动后,还会向前冲一段距离是由于 。 2)停稳距离s与跑步速度v、反应时间t、缓冲距离s’的关系式是: 。

3)研究小组经过分析、讨论认为:球场端线到房子之间的距离应以运动员脚踩端线接收停止信号开始到停稳所通过的距离来研究。为了科学地计算这段距离,应在收集到的大量数据中筛选出其中 的速度、 的反应时间和 的缓冲距离,这样进行计算才有参考价值。

4)假设经过你的计算,从球场端线到楼之间的实际距离太短容易产生安全问题,为了保证这个场地的安全使用,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du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