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小组 主题大报告

更新时间:2024-05-03 13:2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主题: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团队口号:海峡两岸一家亲,同祖同宗心连心。

组 长:汪明弟(学号20120344) 副组长:徐国涛(学号:20121596) 组 员:尤著珍 (学号:20121595)

陈 科(学号:20121598) 宋吉东(学号:20122319) 翟国明(学号:20122286)

系 别:汽车机电工程系

班 级:12级汽车5班

第一部分 整体策划

一、组员任务分工及合作情况介绍 1.准备环节过程:

(1)首先本组讨论和确定此次小组活动的中心思想及目标 (2)接下来确定组员分工情况

(3)给此次搜集资料的人员规定时间让其在一段时间内资料搜集完成 (4)搜集资料完成后全组人员确切安排此次活动的任务以及工作 (5)在快要表演的时候提前找一个教室所有组员提前演练一遍 (6)表演当天要提前检查一下优盘以及各个材料的好坏

(7)在整个过程中要提前做好停电和发生意外事故的紧急措施确保整个过

程顺利进行

2.活动实施环节:

(1)汪明弟与陈科写策划书。

(2)主持人尤著珍。

(3)首先演唱歌曲《七子之歌》(全体组员)。 (4)宋吉东讲解内容知识。

(5)由汪明弟和尤著珍朗诵《祖国统一》。 (6)由翟国明简介香港和澳门回归后的变化。

(7)由徐国涛讲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丰富和发展。 (8)陈科播放PPT。

(9)由陈科对本组活动进行总结。

(10)由主持人宣布此次活动正式结束,请老师及各组同学点评。 3.撰写书面报告环节

(1)由汪鸣弟、尤著珍、陈科对这次报告进行策划 (2)汪鸣弟、宋吉东、翟国明、徐国涛搜集资料。 (3)陈科、尤著珍撰写报告。

(4)汪鸣弟、陈科、尤著珍再复查报告的错误处进行修改。 (5)汪鸣弟抄写报告。

二、课题策划

1.目的

(1)知识:通过本次小组主题活动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 决不妥协。

(2)能力:通过让学生参于探究性学习或研究性学习,通过调查研究,收集、整理各种图文资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探究技能和分析归纳能力;

(3)思想、情感:通过教学和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能面对现实,冷静分

析,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学习的自觉性。

2.实施各环节

(1)人员安排:首先演唱歌曲《七子之歌》(全体组员)

由宋吉东讲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意义

由汪明弟和尤著珍朗诵《祖国统一》 由翟国明简介香港和澳门回归后的变化

由徐国涛讲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丰富和发展

由陈科播放PPT

由陈科对本组活动进行总结 (2)课题的主要内容

a.理解和掌握“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b.掌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一个中国;两制并存;高度自治;和平谈判。

c.掌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重要的意义: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e.理解在新形势下该方针能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第一,明确提出反对和遏制“台独”是新形势下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

的任务。

第二,提出两岸关系现状的定义,丰富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内涵。 第三,提出构建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

展的主题。

第四,强调和平统一工作也要体现以民为本、为民谋利。 第五,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将中央对台方针政策法律化。

第二部分 课题内容

内容摘要: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对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从遥远的古代起,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开发祖国的山河,建立了紧密地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两千多年前就形成了幅员广阔的统一国家。国家统一,反映了人民对于和平和安

定的渴望与追求,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亲密合作和交流。因此,邓小平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

正文: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对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反对分裂,坚持统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光荣传统。港澳台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由于各种历史的原因,使大陆与之不仅属于不同的社会制度,而且是分散、分裂、不统一的。这种现状是不合理、不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的。

“一国两制”是在一个国家内,允许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一种政策。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十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顺应历史的潮流和人心归向,提出的香港、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祖国的一项战略决策。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政府为解决祖国统一问题而提出的,它的最终形成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 早在50年代,中国政府就曾设想并提出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直接插手台湾问题,使台湾问题国际化。1955年5月,中国领导人首次提出,中国人民在可能的情况下,愿意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此后又几次在不同的场合阐述了这种观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从而为台湾问题的解决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此背景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毛泽东、周恩来关于和平解放台湾思想的基础上,确立了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以后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 一”。

所谓“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就其实质含义,长期是与“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倡导相联系的,最早更可以追溯到五六十年代的几次试探性努力。如1955年周恩来首次提出愿意和平解决国家统一问题,主张国共进行继北伐、抗日战争

之后的第三次合作,但败退台湾的蒋介石以“汉贼不两立”作答,还有过光复大陆的幻想。双方的主要矛盾在于“正统”之争,谁都自称是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权”。

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大陆方面又一度加紧了舆论攻势,有关设想渐趋丰满。如1979年1月,邓小平访问美国时报表示,放弃“解放台湾”的提法,“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发表讲话,阐明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9条方针政策;建议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对等谈判,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提出国家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私人财产、房屋、土地、企业所有权、合法继承权和外国投资不受侵犯”;“台湾当局和各界代表人士,可担任全国性政治机构的领导职务,参与国家管理”等。凡此已经奠定了“一国两制”的基本内涵。

正道是:有心栽花花不活。子承父位的蒋经国继续以“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拒之。然而1984年6月、7月、12月,邓小平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我们非常关注香港的过渡时期》、《中国是信守诺言的》三篇重要谈话中,继续全面阐述了“一国两制”的思想。

进入九十年代后期,香港、澳门顺利回归,而台湾问题却愈发呈现出紧张态势,更有几度风波,时人多虚惊以为险乎大打出手。两岸的分歧,尚难弥合。有鉴于此,对于既定的方针,恐怕不能简单照办下去,而有深入反思之必要。

所谓“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按照官方的说法,是“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在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条件下,允许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然而,就连邓小平自己也承认,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我们一直还没有搞清楚。另一方面,对于“资本主义”,恐怕也缺乏足够的认识。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的内涵不断被置换,这是人所共知、心照不宣的,这样一个关键词的今非昔比,也对“一国两制”造成新的影响。所以,时过境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发生了多方面的重要变化。当局者也需要与时俱进,寻求新的解决之道。

“一国两制”在台湾问题上碰壁,似乎却于香港问题、澳门问题游刃有余,但是这一作用不宜高估。以香港为例,英国政府既没有理由和能力,更出于二战后

全球战略收缩的考虑,也无意阻止其回归中国。迟至1997年移交,还等于默认了九龙、新界九十九年为期的租借条约。何况,香港、澳门作为殖民地城市,素来有自由、法治,而无民主可言。以香港为例,彭定康临行前匆匆抛出一个政改方案,有意培植民主,却为时已晚,不仅有惺惺作态之嫌,更遭到中国当局的强力抵制,所以,归于流产。而台湾问题的历史由来大不相同,其现实政治格局之复杂和多元。所以,“一国两制”,至少是其现有模式,能否适用于台湾,尚值得研究。

很多人以为,“一国两制”所开列的条件,极其优厚,甚至“较联邦制有过之无不及”,对方没有理由不接受。形式上似乎如此。但其实,联邦制和“一国两制”完全是两个层次的范畴。“一国两制”所隐含的法理依据是,地方政权的合法性来自于中央授权。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授权的幅度大小,而在于“授权”本身。联邦制则不然,其主要含义是“地方分权”,而非“中央”授权。

联邦制又与各级地方自治一脉相承。如20世纪初以来,美国各州陆续修改州宪法,赋予州以下地方政府更大的权力。自治是民主的大学校。美国联邦体制下宪政民主的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英国在北美的殖民统治疏于严密控制,留有自治空间。首先是乡镇自治在各州产生和发展起来,然后循此逻辑普行于全国,就是联邦制。联邦制的优势之一,如果借用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语言,就是调动“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由于“地方”拥有的信息更为充分,委托代理关系的链条也少些环节,联邦制下有助于提高效率。

相比之下,中国现行宪法第五十九条和选举法第二条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由各省级人大选举产生,以下类推,直到区县乡镇一级才由选民直接选举。宪法第七十七条、全国人大会组织法第四十五条还规定,全国人大代表受原选举单位的“监督”,“原选举单位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罢免本单位选出的代表”,以下类推,直到区县乡镇一级才由选民直接“监督”和“罢免”。就此来看,反而显得“中央”的权力来源于“地方”而非直接来源于人民。一旦局面失控,省一级尾大不掉,上述条款就可能引爆政治危机。所以,“加强中央权威”云云,也需要引入新思路,譬如,开放全国人大代表的直接普选,或许有助于摆脱“地方”的干扰因素。

我认为,从纯粹理论上说,应当尊重“地方”的自决权。但是,就中国的情况来说,宪政化的努力,正是力求在宪法框架以内解决问题,即便实行联邦制,

也不能轻易开上面这个口子。如果以矛盾某一方的出局暂求息事宁人,至少是消极的。

以上,从“一国两制”和联邦制的法理比较谈起,随兴所至,“顺藤摸瓜”,所引出的讨论已经超出台湾问题的范畴。但这恰恰表明台湾问题之于中国的深远意义。台湾问题可以成为一个契机,我们因之探讨诸如联邦制,很容易推及其普遍意义,情牵“中央”与“地方”关系之结。何况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和台湾前途的真正保障,恐有赖于中国整体宪政秩序的重构。

然而中国人民热衷于大一统,因此不适合于联邦制。所以,现在的突出问题是,仍然缺乏一套稳定的、透明的、普适的和可以预期的游戏规则。并且,内在的法理有待于深入阐明。当务之急,尚不必纠缠于两者的孰强孰弱、孰轻孰重,而是在现有基础上规范分权结构,落实谈判主体,健全行为机制,纳入宪法框架和程序以内解决一切可能的争端。

台海收复是众多同胞最关心的话题了,这几十年来一直牵扯着中国人民的心。就我个人观点而言,台湾如果接受一国两制,就必须能够彻底信任中国政府, 一国两制也意味着台湾必须接受大陆的观点和立场,包括对内和对外,台湾有思想和言论自由,法律不处罚思想犯,如果合为一国,这些权利即不可能继续被允许。在国际方面,台湾的传统对外关係和中国不同,利益关系极可能和中国发生抵触或受到影响。其次我们再看看台湾民众,台湾和大陆对峙已经好几十年了,随着时间流逝,一批批老一辈的离开了人世,取代之的是台湾土生土长的新人,他们对大陆没有任何的感情,在当局长期的蛊惑和误导下,他们不再认为大陆与台湾是同宗同室的兄弟,而把大陆看成是威胁台湾生存与发展的敌人,要靠台湾民众来推翻当局,实现和平统一也无非是痴人说梦。还有个主要原因就是大陆穷,台湾看不起大陆,如果我们有美国那样的势力,台湾估计会主动来大陆和谈了,嫌贫爱富嘛。所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不只是一句口号,我们还需做好各方面收复台湾的准备。

我想中国最可能的方针是政策方面尽量和其他周遍国家搞好关系,让台湾民众更多的意识到到底是什么阻碍了两岸的关系,和美国搞好中美关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弘扬我们民族的精神。我们只求能够完成中华民族的统一,让每个中国人能够富裕起来,不在受别的国家的歧视,不在让八国联军的一幕重演,让台湾

的政局和平过度到统一。最好的结果是:整个中国的经济和台湾的经济都不会受到影响,两岸的人民也不会受到影响,才是最理想的方式。其实中国现在的执政党用心良苦,为了让中国稳步的发展,让民众不再受穷忍受着别的国家各方面的指责,这不是懦弱而是作为父母的一种觉悟,虽然失去了毛主席那种凌厉的姿态但是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这恐怕是最合适的方式。这或许就是所谓的结合我们现状,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吧。

香港回归后,“两制”依旧,而“一国”未见其实。这已涉及这样一个问题:“一国两制”,目标还是现实?只要我们继续坚持“一个中国”,即“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那么就得承认,两岸关系的现实就是“一国两制”,不过还处于军事对峙状态罢了。如果视而不见这样的现实,将“一国两制”作为目标,那么,囿于“一个中国”的时态和语义问题,容易陷入旷日持久、纠缠不休的争论,正如我们目前所看到的。在战场上没有办到的事情,恐怕也不能指望文字游戏。

确认了“一国两制”的现实,并不是完事大吉了。首先,合乎逻辑的推论,诸如\谁也不吃掉谁\的承诺就得提前生效。其次,也不自动解决“和平统一”的问题。统一,即统于一制,要旨在于两岸当局就地合法化,就地诉求合法性,在此基础上相互承认,在民主共和的框架内解决国家体制的问题,譬如可以考虑联邦的形式。应把“和平统一”视为一个过程,而不是某天早上签署了一个联合声明就大功告成的。对“邓小平理论”也要活学活用,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到“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一字不易,仅仅颠倒一下顺序,既传其精神实质,又把握住了时代脉搏。

如果还要发展一下“邓小平理论”,那不妨说,统一的问题,远不限于台港澳,当务之急更不在此。须知近代民族国家的兴起,乃是伴随着资产阶级革命,顺应了开拓更大市场的必然趋势。一个统一国家,哪怕是联邦制国家如美国,最起码的是,各州没有签证权,州际贸易不得课以关税。对比这样的标准,大陆本身是否已经同属一个统一国家,还甚为可疑。现实岂止是“一国两制”,说成“一国N制”也不为过,当然“一国两制”仍可作为一种抽象的概括。

我们在进一步追求国家的最终完全统一,这固然是个神圣使命,但现在所已达到的形式上的统一,特别就大陆自身而言,尚需大力深化。如把统一问题限于台湾问题是不够的,至少是避重就轻。

为祖国统一,首先以身作则。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祖国统一。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感情,密切两岸经济、文化关系,为实现和平统一创造条件。坚决反对台湾独立的任何宣言。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作为学生,我们更应该积极学习政治,关注台湾问题。愿台湾早日回归祖国。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论》第12章,第三节 (2)潘叔明《一国两制与台湾问题》人民出版社。

(3)江泽民,李鹏《江泽民、李鹏谈台湾问题》五洲传播出版社 (1996-10

出版)。

(4)邓小平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 (5)胡锦涛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年版。

第三部分 师生点评

优点:

一、会场布置充分

2.大家都很投入

3.节目质量很高,准备的很充分、 4.节目流程很好

5.会议气氛浓厚,全场人员热情、积极性高。

6.主持人临场应变能力强。能很好的带动全场,节目进行流畅。

缺点:

1.节目太单一

2.没有很好的突出主题 3.主持人组织能力不太好

第四部分 小组总结

虽然本次小组主题活动准备的很仓促,花费了我们不少的休息时间,但是我相信我们的活动是最精彩的而且让我们明白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是解决祖国完全统一的重要构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完全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

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充分尊重历史和现实、照顾各方面利益、维护民族团结、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构想。“一国两制”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政治文明的独特贡献。“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具有重大意义。

还有在本次小组活动期间我们懂得了团结,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团结就是力量,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小组的成员都贡献了一份力量,才能够使得本次活动顺利进展,希望以后的我们在步入社会后能够懂得团结的重要性,让我们每个个体我发挥出更大的能力。

让我们好好努力,不为别人为自己打拼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第五部分 个人感言

汪明弟(学号20120344)

徐国涛(学号:20121596)

祖国统一一直是我们全国人民的希望,在对台湾问题上,邓小平理论中指出,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台湾一定会回到祖国的怀抱,就像香港和澳门一样,在邓小平理论伟大构想的“一国两制”的体制下更加富饶美丽。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也是我们当代热血青年的行为指南。解放思想,我们可以学习更加先进的外国文化,实事求是,可以让我们更客观,更正确的处理好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

尤著珍(学号:20121595)

邓小平理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让香港和澳门回归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为祖国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国两制”的政策不但使香港和澳门及时的回归,这几年香港和澳门的发展证明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中国,“一国两制”的政策并没有使香港和澳门的经济受到损害,有了祖国大陆的大力支持,香港和澳门的明天会更加辉煌。我们青年一代是祖国的希望,是明天的接班人,我们更应实事求事,踏踏实实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陈科:(学号:20121598)

通过此次活动,我们更应该义无反顾地坚定信念:坚持下去,是黄金,总会闪光;是玫瑰,必然开花;是种子,终将发芽。同时,不忘加速自己的步伐,无论是学习,还是思想上紧跟时代的发展,继续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我们的大脑,不说为四化建设出一份更大的力,也许该向家乡的人们证明点什么,或者更好为自己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准备。

宋吉东:(学号:20122319)

通过学习这节课我知道了“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香港、澳门回归后的事实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这为两岸和平统一树立了光辉的典范。香港、澳门顺利回归以后的发展充分证明,“一国两制”已经首先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中得到了成功的运用,人们有更加充分的理由相信,“一国两制”同样可以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

翟国明:(学号:20122286)

宋吉东:(学号:20122319)

通过学习这节课我知道了“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香港、澳门回归后的事实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这为两岸和平统一树立了光辉的典范。香港、澳门顺利回归以后的发展充分证明,“一国两制”已经首先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中得到了成功的运用,人们有更加充分的理由相信,“一国两制”同样可以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

翟国明:(学号:2012228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dj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