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总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的系统研究g

更新时间:2024-05-04 00:0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工程总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的系统研究

摘 要

工程总承包企业是我国改革基本建筑管理体制,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学习 国际先进管理经验,提高投资效益而创建的一种企业模式,它为处于改革中的

中国建筑业增添了新鲜内容,由工程总承包企业实行总承包的竣工、开工工程

国建筑业造成一定的冲击。对于即将全面开放的我国工程总承包企业来说,开

的比例正在上升,工程总承包的市场正在逐步形成。然而,多年以来,没有改 变计划经济的惯性思维,而造成十多年来,我国工程总承包公司还存在很多问 题,整体缺乏竞争力。加入WTO后,我国建筑市场必将进一步开放,外国实力雄

厚的建筑企业不断进入我国市场,无论从管理水平,还是资金力量,都将对我

发个性化产品、培养个性化服务,从而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刻不容缓,具有

非常重要的意义。

论文总结与确定了论文将重点研究的、影响工程总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 关键要素——经营管理、融资能力、采购管理、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源,并分别

对其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剖析。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培育工程总承包企业核 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针对经营管理,它是工程总承包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核心竞 争力的其他几大要素应该在经营管理的平台上发挥自身力量的。本文提出,工

程总承包企业要提高其核心竞争力,提升其管理能力,首先要制定好其整体思

路,然后是要对企业结构进行重新组合,要着手建设学习型组织,注重培育企

业文化,并加强信息化建设步伐。

针对融资能力,文章提出了提高我国工程总承包企业融资能力三条措施:

一是发展直接融资;二是建立有效的信贷投入筛选机制:三是形成多渠道的融

II

资网络,包括准备金制度,工程总承包企业发展资金互助会,工程总承包企业

担保基金,专项资金或专项信贷等等。

针对采购管理,论文将其列入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提出工程总承

包企业的采购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从采购前期准备出发;针对实际情况分别采

用国内和国际采购的途径,其中把握准确的价格信息是采购的关键,拓展租用

或购置二手设备,要掌握货物终到港的有关情况,按采购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并采用信息系统来进行采购过程管理。

针对技术创新,文章提出了技术创新的主要措施:加强企业的研究开发能

力;努力增加技术创新投入;运用国际资源,提高总承包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推进建立技术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切实加强对技术创新项目的管理;加强与 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共同推进总承包企业的技术创新。

针对人力资源,论文提出了人力资源开发的具体措施:首先要制定切实可 行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然后总承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职责要逐渐从作业 性、行政性事务中解放出来,更多地从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以人为本 思想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以立体、多维的综合手段开发人力资源。

关键词:工程总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融资机制,技术创新,采购管理,人

力资源

III

STUDY ON FACTORS ABOUT THE CORE COMPETENCE OF ENGINEERING GENERAL CONTRACTING ENTERPRISES

ABSTRACT

Constructor, which is enterprise mode built for reforming basic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ystem, restructuring enterprise, using the experience of international advanced management and improving investment results, adds new contents for

reforming construction industry of China. The rates of completion and commencement of project carried out by constructor enterprises are rising.

Construction marketing is gradually expanding. However, because of inertia thinking, Chinese constructors still have many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competition since ten

years ago. As we enter WTO, Chinese construction marketing is opening the door

wider. More and more foreign influential constructors enter marketing of our country. They will pound at construction industry of our country in management and capital. It

is important and urgent for constructors of our country to improve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by developing specific products and service continuously.

This thesis has summarized the key factors: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the ability of financing, purchasing management,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human resources. This thesis has focused its discussion on those factors to affect the core competence of constructors. On this basis, this thesis has put forward the effective way to foster the core competence of constructors.

To management, it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in the course of fostering the core competence of constructors. This thesis has put forward that to improve the core

IV

competence and management ability of constructors, firstly, it makes an overall plan, then it should restructure the constructors, set up learning organization, put an emphasis in fostering the enterprise culture and speed up the steps of informational construction.

To the financing ability, this thesis has proposed thre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financing ability of Chinese constructors. The first one is to develop direct financing. The second one is to establish an effective credit screen mechanism. The third one is to form the financing nets of multi-channel including system of the capital reserve,

development fund mutuality of constructors, assurance funds of constructors, special

funds or special credit, etc.

To purchasing management, this thesis has put it in the key factors of raising the core competence. The basic train of thought of constructors' purchase is to start from purchasing preparation, to choose the domestic or international purchase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to develop to rent or buy the second-hand equipment, to get the

situation when goods reached the port, to be organized performance through purchasing plan.

To t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the main measures this thesis has proposed are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of enterprise research development, to increase the input of t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to raise the ability of constructors' technology innovation

through using the international resources, to establish the motivation mechanism of t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talents, to strengthen t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management, to strengthen the coordination with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 and to push the constructors' technology innovation.

To the human resources, the main measure this thesis has put forward is, firstly, to set up the feasible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then to transfer gradually from administrative affairs to more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to strengthen the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by the thought of people oriented and to development human resources by the stereoscopic synthetic means.

The conclusion of this thesis is from the current domestic and foreign theory

V

research and summery of practice experience. A part of achievements of this thesis have been on probation in the practice and have been proved to have a feasible effect on developing and fostering the core competence of Chinese constructors.

KEY WORDS: constructors, the core competence, financing mechanism,

technology innovation, purchasing management,

human

resources,

VI

太原理工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势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论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我国工程总承包企业的现状入手, 结合国外相关企业的经验,对我国工程总承包企业如何培育核心竞争力进行了论述。

工程总承包企业是我国改革基本建筑管理体制: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学习国际先进管理 经验,提高投资效益而创建的一种企业模式。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建设部制定的有关规定, 应当是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承包及管理,对业主实行总负责的智力密集型企业。具体 讲,就是在工程建筑项目立项以后,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管理、材料设备采 购、技术开发应用等过程实行承包的管理型企业,同时,它还应当具备房地产开发、对外工 于它较好地体现了工程建设自身的客观规律,正在不断冲破阻力,克服困难,逐步发展。

与其他企业一样,工程总承包企业在市场中也面临着剧烈的竞争。提高工程总承包企业 的核心竞争力是应对所面临竞争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很好地形成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是 当前我国许多工程总承包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本文将围绕工程总承包企业的核心竞

争力,探讨其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组成,从而确定出形成核心竞争力的若干要素,进而研究

工程总承包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和改善各要素的具体措施。

第一章 绪论

本文所述工程总承包企业是指对工程立项到交付使用全过程承包的企业。实行工程总承 包是国际建筑市场上广泛采用的承包方式,也是建筑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一项重要措 施。通过十几年的实践和国家大力提倡推进,工程总承包作为工程建设的经营管理方式,由

1.1 论文研究背景

在分析我国大型企业与世界“500强”的差距时,专家们指出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核

心竞争力。可口可乐在品牌形象、市场网络等方面拥有独特专长;宝洁公司在市场营销、产

品创新上拥有突出的优势;3M公司则在技术创新、技术诀窍共享上走在同类企业之前。它能 很好地解释成功企业长期竞争优势存在的原因,同时也为其他企业的发展指出一条明路。

核心竞争力同样也是工程总承包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我国工程总承包企业要获得 长远的发展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占一席之地,必须要充分发挥其企业核心竞争力。由于种种

原因,我国工程总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比国际上的诸如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工程总承包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较大的差距,这对于我国工程总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长远的竞争优

太原理工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包和“BOT”等几种模式。

(1)施工总承包模式

1987年,我国在总结了国外总承包企业在承包鲁布革水电站等工程外,以项目为中心, 采用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使工期提前,取得了明显经济效益的经验后,提出了改进我国

工程建设的生产方式,以项目为中心,创建筑业工程总承包企业的改革思路。

1992年,在经过了几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后,建设部颁发了《工程总承包企业资质管理 暂行规定》(试行),并按此规定就位了近100家一级总承包企业。与此同时,勘察设计单位也

在向着企业化的方向转变,建设部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形成了数百家以设计单位为主体 的工程总承包企业。

工程总承包企业的创立,给处于改革中的我国建筑业增添了新鲜内容,也给建筑市场增

添了新的工程建设生产主体。在工程建设领域,由工程总承包企业实行总承包的竣工、开工 工程的比例正在上升,工程总承包的市场正在逐步形成。

2、工程总承包的方式简介

工程总承包企业是按照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提出来的,因而,它的运作方式必须遵 循市场的相关经济规律。同时,由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工程总承包企业的运作方式还应 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

根据工程项目技术的复杂程度,工期要求和资金状况的不同,总承包的内容和所承担的 责任可以随之变化。日前,国内建筑市场上存在着施工总承包、施工总承包管理、工程总承 的投资效益,受到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1997 年我国首次颁布的《建筑法》把“提倡对建 筑工程实行总承包,禁止将建筑工程肢解发包”,作为重要的法律规定,越来越引起建设行 政主管部门的重视和贯彻执行。

1984年,为解决我国工程建设中长期存在的工期长、质量差、效益低、浪费大,只有“一 次教训”,没有“二次经验”等问题,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

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首次提出了在我国建立工程承包公司的构思。由此,原来为组织工

程建设项目而组建的工程指挥部和一部分隶属建设单位的基建机构,纷纷独立出来,成为工 程承包公司。

程承包、工程建设管理乃至工程建筑咨询的能力。

1、我国工程总承包企业的发展回顾

工程总承包引入我国始于1982 年,当时的国家重点工程鲁布革水电站是由国外总承包企 业总承包,国内企业分包,由于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使工期提前,成本降低,取得了明显

太原理工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上出现的一种新的建设经营模式,我国也在逐步推行,主要在基础设施项目上,由总承包企 业负责融资、建造、经营和管理,在合约规定的时间期满后,将经营权无条件移交给业主。

对大型复杂的工程项目,业主可以采用此种管理总承包方式,由总承包企业派出各类专 业技术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受业主委托,负责管理和协调工程项目施工,直至竣工交付

使用,而具体施工任务全部发包给专业施工单位。管理费由业主支付,与施工企业没有经济

关系。由于对工程实行专业化管理,有利于发挥总承包单位的技术和管理优势,对比由业主 临时拼凑的筹建班子,可以更有效地保证质量,缩短工期,控制投资。由于管理承包的工作

与监理的工作相类似,但管理更具体 (如要编制施工方案、施工计划和组织实施等),因此实 行管理总承包可以承担监理的职能。

(3)工程建设总承包模式

某些经营性的工程项目可以实行工程总承包,即从设计到施工实行全过程总承包 (“交 钥匙”方式)。这种方式促使设计与施工早期结合,统筹考虑,有利于优化设计,缩短工期, 保证质量,降低造价。这一类总承包企业的特点,一是有高素质的设计部门,能够提供优质 工程设计;二是要有先进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实力雄厚,能够承担总承包的风险。这种总 承包类型是本论文的主要讨论部分,为行文方便,将工程建设总承包企业简称为工程总承包 企业。

(4)BOT模式

BOT(Build-Operate-Transfer 即建设——经营——移交)方式,这是 80 年代初期国际 由业主、监理公司和总承包企业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工程建设。

施工总承包模式中,业主的主要职责是做出投资决策,选定设计单位和施工企业,筹措 资金,接合同支付工程款,进行生产准备等;监理公司是受业主委托实施监督管理的中介机 构,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三控”与协调,根据FIDIC的规定,以合同为依据,不偏袒合同任何 一方;设计单位负责全部工程设计 (有条件的总承包企业可负责施工图设计);总总承包企业

负责施工全过程,既可以自行完成全部施工任务,也可以进行分包,但必须承担全部施工责

任;质量监督站代表政府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监督和评定。

(2)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

传统的施工管理模式是由业主多头发包给各个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并自行采购材料和设备, 自行组织管理和协调,见图 1-1。在项目实施前业主必须招聘各种建筑专业人员,组成筹建 处,而工程完成后,机构撤销,人员解聘。实践证明。这种“筹建处”的管理方式只有“一 次教训”,没有“二次经验”。对业主来说,实施“三控”难,风险大。施工总承包模式是

太原理工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理公司)进行工程管理、监督和协调。

局,在多年的工程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第二,这类企业一般规模较大,具有一大 批工程建设的管理人才,有管理上的优势;第三,这些企业都有自己的设计院、设计室,虽

然能力还不够强,但调整起来相对容易一些;第四,这些企业承建了比较多的高、大、难、

尖工程,市场信誉较好;第五,这些企业在企业资本金数量、施工设备等方面优势明显,具 有对工程项目进行承包的客观条件和组织施工的手段。

4、工程总承包企业的优点

多年的实践证明,工程总承包的生产方式与传统方式对比,具有以下优越性:

(1)有利于对工程质量、工期、造价进行“三控”。工程总承包企业有较高的技术、管理

和经济实力,具有解决实际问题和赔偿经济损失的能力,因而总承包企业更能够重合同、守 信用;实行工程总承包,可以改变多家施工单位之间相互脱节,相互扯皮的现象,能够科学 安排工序,全过程控制工程质量,缩短建设工期,降低工程成本。

(2)有利于促进大中型施工企业改革。工程总承包是以项目为中心,通过总分包制,实施 经营管理,它需要一批有实力的综合型的施工企业,走管理层与劳务层“两层分离”的路子, 变劳动密集型为智力密集型企业,同时组建各种专业化公司,培育建筑劳务市场,这样才能 较快地提高建筑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3)有利于与国际惯例接轨。国外很多国家包括港澳地区,工程建设普遍由业主通过招标, (2)设计单位为主体组建的总承包企业. 这种类型的工程总承包企业具有较强的工程设 计能力,但工程管理体经验、组织、协调、平衡的能力较差,需要在市场中不断实践与锻炼, 通过由小到大的试点,补足自身的不足,特别是强化工程管理方面的能力。

(3)施工企业为主体组建的总承包企业。这种类型的企业需要进一步调整好内部的组织结 构,巩固企业工程管理、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优势,补足、加强工程勘察设计能力,提高工 程建设项目总承包的能力。

比较而言,通过对较有实力的施工企业进行调整,强化总承包能力,更容易实现培育、 发展总承包企业的目的,这是因为:第一,现有的施工企业特别是国有的大型总公司、工程

3、工程总承包企业的运作模式

关于工程总承包企业,目前我国正在发育和成长的模式有三种:

(1)以工程建设指挥部和基建班子组建的承包企业。这些企业在工程承包中主要是起到协 调、平衡、督促、检查作用,但与真正意义上的总承包企业差距甚远。

选定工程总总承包企业,按照 FIDIC 条款进行工程施工;同时通过咨询工程师 (在我国叫监

太原理工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4)不尽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人力资源在企业诸多资源中是最重要的,工程总承包 企业也不例外。可以说,大多数的工程总承包企业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但是对人力资源的

包企业的基础却不一样,因而出现了管理机构不统一、管理办法不统一、运作方式不统一的 状态。显然,要想进一步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企业,达到改革的预期效果,必须要理顺这

些关系。

(2)对总承包企业的宣传力度不够。由于我国目前建筑市场中的几种类型的总承包企业等 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加之一些假冒的、皮包性质的总承包企业不断出现,使得业主、建设

单位对总承包企业存有戒心。所以,要加强对总承包企业的宣传,澄清不同性质的总承包企 业,以此取信于用户,取信于社会,尽快建立起工程总承包的市场。

以上两点都是工程总承包企业外部环境存在的问题,而从总承包企业本身角度来看,也

存在着很多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阻碍我国工程总承包企业向前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 其中比较突出的几个问题总结如下:

(3)很多总承包企业仍然没有建立科学的经营管理理念和具体的经营管理模式。企业的经 营管理是科学配置企业既有资源、达到企业经营目标的主要手段,只有在科学的管理理念指 导下,才能建立适合本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管理模式,才能优化企业各项资源、协调企业各有 机组织进行高效率的运作以达到既定目标。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很多总承包企业仍然 没有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不能合理的配置和整合企业的资源,甚至使企业处于无序的生存 状态中,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工程总承包企业从开始提出到现在已经有十年的时间了,但应该承认,它的发展速度是 比较慢的。分析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管理体制不完善。在我国当前体制下,我们所制定的建筑市场方面的法规,主要是针 对承包企业的,而同样作为建筑市场主体之一的建设单位,在法规中缺少对它的约束力,使 得这些建设单位为了局部或个人利益任意肢解工程,工程总承包企业难以对工程整体项目进 行总承包,工程总承包的市场难以建立。

目前建筑市场上业已存在的三种类型总承包企业,是我国经济改革的不同时期、针对不 同的改革思路而出现的企业模式,虽然对其提出的总承包目标大体上是一致的,但组建总承

另外,培育和发展一批工程总承包企业,建立起工程建筑项目总承包市场,对于推进我 国现有承包企业的“两层分离”,培育建筑生产力要素市场,调整我国建筑业企业的组织结 构等,均具有现实意义。

5、我国工程总承包企业存在的问题

太原理工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发展缓慢,尚未形成总承包市场,主要原因是观念落后,体制制约,市场混乱,不正之风等 等。因此必须在抓企业改革的同时,抓好建筑业管理体制的改革,促进工程总承包的发展,

根据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具体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工程采购机制,确保工程质量、工程进度。 目前我国很多工程总承包企业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工程采购机制,致使自身在市场竞争中失去

了竞争优势。

(7)融资能力亟待提高。现代企业的竞争主要包括产品的竞争、服务的竞争、人力资源的 竞争和资本的竞争。而资本竞争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很多工程总承

包企业的融资能力还很低,主要包括融资手段单一、资本运作不合理等问题。

除此之外,我国工程总承包企业在生产能力、市场运作和长远发展规划等方面也存在很

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工程总承包企业发展的羁绊,尤其是在国外企业进入我国建筑市

场后,这些冲击带来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

影响总承包企业发展壮大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总承包的取费问题,建筑市场的管理问 题,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体制问题等等,但最根本的一条还是要靠企业自身的实力和信誉去 赢得用户,占领市场,发展自己,即培育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我国加入WTO,建筑市场必将进一步开放,一方面外国实力雄厚的建筑企业不断进入 我国市场,另一方面外商 (尤其是大企业)在国内投资的大项目越来越多,他们需要符合国际 惯例,有实力的总总承包企业来承建。因此,发展工程总承包不仅符合工程建设自身的客观 规律,而且也是参与国际竞争 (即便是在国内市场上)的基本要求。但是十多年来工程总承包 总承包企业的发展。

(5)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任何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为企业的发展 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竞争优势,工程总承包企业属于技术密集型的社会生产组织,技 术创新的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而目前我国很多工程总承包企业却忽视了这一点,盲目照搬 国内外同行的经验而不进行自身消化吸收和发展,使企业在市场中没有竞争优势可言,这势

必造成这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动力不足,迟早会被竞争所淘汰。

(6)工程采购机制不完善。工程采购是工程总承包企业的重要工作之一,工程采购的质量、 效率等直接关系到工程总承包项目的质量和效率,并且工程采购数额大、要求高,因此更应 开发和利用却是盲目的、没有效率的。具体表现在:没有按照工程总承包企业现有的条件和 发展目标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盲目的追求高学历人才的吸引;人力资源配置结构 不合理等。这些问题造成了工程总承包企业人才济济的“虚假繁荣”,但从深层次来看却非 常不合理,使得人才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而企业又缺少人才这一两难的境地,阻碍了工程

太原理工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值给客户的一组独特的技能和技术”。它不是指企业单个技术或某一运作过程所具有的技能, 而是指能够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竞争优势和竞争能力的多方面技能、资产、运行机制及其 有机的融合和高度的集成。核心竞争力理论是以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为前提的,符合现代管 理学对组织、环境、人、系统、竞争、变革、产品与服务等一系列基础概念的最新认识。它 是在综合吸收其它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其借鉴的理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侧重

于管理学角度出发研究组织内部的一股管理理论以及由此发展而来的领导理论与人力资源理

论;其二是侧重于从经济学理论角度以及由此发展而来的波特竞争理论与博弈论;其三是企 业成长理论以及后来发展的学习型组织与变革理论。 1.2.1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使总承包企业成为建筑市场的主体。

1.2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分析

根据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论文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中表明,所谓核心竞争力,主要是指“能使公司提供附加价 作为一种抽象的概念,核心竞争力属于企业无形资产一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般通过 作为最终产品关键组成部分的核心产品或者核心服务表现出来。对于核心竞争力、核心产品

(或核心服务)和最终产品之间的关系,哈默尔和普拉哈拉德曾形象地比喻为树根、树干和花 果之间的关系,核心产品 (或核心服务)是连接核心竞争力与最终产品的纽带。因此,企业之 间的竞争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开发核心竞争力之争、整合核心竞争力之争、核心产品市场 之争和最终产品市场份额之争。传统竞争理论看到的只是最终产品市场份额之争,侧重于研 究如何扩大最终产品市场份额,但实际上,最终产品市场份额之争的背后是核心产品(或核心

服务)和核心能力之争。未来的商机竞争主要集中于第一层次至第三层次。追求长期发展的企 业应当通过集中资源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利用其生产出与众不同的核心产品 (或核心 服务)。最终产品市场份额占有优势不能代表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核心产品 (或核心服务) 的份额才是核心竞争力的标志. 关注核心竞争力比局限于具体产品与业务单元更有深远的意 义,企业在核心竞争力竞争中的得失,其影响远远超过单一产品在市场上的成败。企业拥有 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就在市场竞争中占据很大的优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 个方面进行剖析:

1、目标

太原理工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4、内容

核心竞争力有易于扩展的生产与经营平台,是企业宜于调整或改进的柔性制造能力。企

他们拥有了这样的一些关键技术,所以它才可能成为计算机行业的最高利润获得者;而零售 商“沃尔玛”之所以利润最高,则源于它的独特的“过站式物流管理”的营销模式(能力),

这一模式使之竞争能力大大增强,这些性质表征了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特征:独特拥有,别

人无法模仿、无法转移和无法占有,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且非依赖于个别专利、个别技术 骨干或某种营销技巧与手段,而内化于企业整个组织体系和建立在系统学习之基础上,通过

“引进、借鉴、吸收、消化、创新”之过程获得。

核心竞争力生成于多职能的相互作用及其对诸要素的精炼与糅合之中,是企业有关技术、

知识和机能的组合能力。核心竞争力不是来自于某一特定技术、知识或技能,进一步说,它 既与企业现时拥有的资源有联系,也与过去积累的经验有瓜葛,甚至还与企业长期从事某一 个专业领域及其对相关要素的组合有关。例如,英特尔的CPU,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而这与它们长期从事芯片、显像管制造开发极其相关,更依赖于对若干单项技术、知识和技 能的综合协调,具有内部组合的秘方或学问。形成之组合能力表征了核心竞争力的整合性特 征:整合多种能力、多种技术与专长,而非局限于具体产品、技术或单一的产品和技术,且 在整合中再生成衍生能力、变化能力、调整能力,使企业随着科技发展和市场变化而不断向 前发展。

3、形成过程

升价值及利益,不断创新内容以延续价值及利益。这其中,又深刻地隐含着,或说特别苛求 企业建立一种深邃的价值观与文化力,笃信唯有客户才是核心竞争力所创造价值的最终裁判 者,以检视其成功的管理模式与企业设计,并不断改进之,从而保证企业能够始终反映和跟 随客户的变化。

核心竞争力讲求拥有独特的产品、技术及营销手段,是企业独特的技术能力和营销能力。

独特技术(手段)本质上是企业的核心技术(手段),同时更是一组技能和技术的集合体,而 非分散的机能或技术。例如,微软拥有视窗操作系统,英特尔拥有中央处理芯片,也即因为

2、性质

核心竞争力以客户需求为中心,要求建立特别的价值观,是强调通过特定产品和服务而 为客户带来独特价值和利益的导向能力。由此可见,它不是一般地要求企业坚持进行技术创 新和研究开发,而是特别地要求企业在这一创新与开发的过程中,以形成产品和服务的独特 价值来为客户提供明显的利益——包括不断降低成本以提高价值及利益,不断改进形式以提

太原理工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业所要建立的优势领域,对客户而言应是真正重要的,对本企业所说,又应易于调整或能够 广泛使用与改进。换言之,既要以客户所关心的关键需要为中心而选择产品价值链上的关键 领域,又要可靠确认该领域是本企业有能力掌握、宜于扩展且价值最大的某一特定部分,以 及能够不断评价和把握未来发展趋势以建立企业优势。 1.2.2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及特点

企业核心竞争力包含多个层面,根据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的“核心竞争力”理 论表明,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1、创新能力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有能力中最重要、最关键、最根本的能力,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决 定了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命运——技术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文化创新是核 心竞争力的基础,制度创新是核心。技术创新是指利用从研究和实际经验中获得的现有知识

或从外部引进技术,为生产新的产品、装置,建立新的工艺和系统而进行实质性的改进工作。

这也是论文重点讨论的部分之一。

2、企业的战略决策能力

企业的战略决策决定了企业核心资源的配置。在产业发展相对稳定的时期保持企业核心 能力和积累的一致性,准确预测产业的动态变化,适时进行企业核心能力的调整。企业决策

后应从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成长和积累的角度来考虑企业的战略问题。

3、企业信誉

企业信誉是拥有私人信息的交易一方向没有私人信息的交易一方的一种承诺:在产品市 场上,信誉是卖者对买者做出的不卖假冒伪劣产品的承诺;在资本市场上,信誉是企业家、 经营者对投资者 (股东、债权人)作出的不滥用资金的承诺,如期货公司对客户保证金、风险

准备金的操作情况。这种承诺通常不具有法律上的可执行性,但如果卖者、企业家不履行这 种承诺,就要失去买者的光顾和投资者的青睐。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应该从道德角度,而应 该从制度的角度来审视一个企业的信誉。对于生产复杂产品以至于买者或投资者一时无法判 定质量如汽车、房地产以及买者靠承诺购买未来产品或服务的服务业和资本市场,信誉是企 业获得竞争力甚至生存的根本和生命线。

4、管理能力

管理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包括企业获得信息能力、推理能力、决策能力和迅 速执行决策的能力等。在一定意义上,企业的管理能力取决于企业是否拥有一支特殊组织才

太原理工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4、资源集中性。企业只有将资源集中于少数关键领域才有可能建立起在这些相关领域的 核心竞争力,最终保持持续竞争优势。

5、动态性。企业核心能力总与一定时期的产业动态、管理模式以及企业资源等变量高度

相关,随着彼此相关的变化,核心竞争力的动态发展演变是客观必然的,曾经是核心能力可 能演变为企业的一般能力.

6、非均衡性。创新和研究开发能力是核心能力的本质体现。企业在构建核心能力的过程 中,既有继承性的技术渐进发展,又有突破性的技术革命。

1.2.3 企业核心竞争力相关理论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是当今管理学界十分重视的一个理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是经济学

与管理学交叉融合的产物,战略管理理论、知识经济理论、创新理论分别从各自不同的角度 出发,探索持续竞争优势之源,最后殊途同归,不约而同的趋向企业核心能力。它最初起源 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对企业战略的研究,后分别于八九十年代得到了波特、哈默尔和普拉哈 拉德等人的进一步论证。目前在理论界还存在许多争论。其主要理论发展历程如下:

1、战略管理理论及其发展

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战略管理理论经历了以下几代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第一代战略管理理论出现,以Ansoff和 Andrews为代表,他们第一次明确提 出公司和竞争战略,强调指出战略管理是企业在竞争中获胜的关键,把战略这一概念推向企 得更好,同时也应给企业的目标顾客带来独特的价值和利益。

2、异质性。企业经营特点不同,其对应的核心能力也不同。核心能力是特定企业的特定 组织结构、特定企业文化、特定企业员工群体综合作用的产物,是在企业长期经营管理实践 中逐渐形成的,是企业个性化的产物。因此竞争对手在短期内也很难超越。不同研究者对“异 质性”有不同的表述,如“特定性”、“专有性”“途径依赖性和累积性”、“独特性”等。

3、延展性。在企业能力体系中,核心竞争力是母本、是核心,有溢出效应,可使企业在

原有竞争领域中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也可围绕核心能力进行相关市场的拓展,通过创新获 取该市场领域的持续竞争优势。

能和企业家才能的经理队伍。由于管理能力至少在高管理层次上并不局限于某种产品,因此 管理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企业更有效率地利用其资产,扩大经营范围,提高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区别于企业非核心竞争力的,它具有如下特点:

1、价值性。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提高企业效率、降低成本和创造价值方面能比竞争对手做

10

太原理工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建立、提高和应用的核心,创新过程成为核心能力研究的载体,核心能力最终体现于企业绩 效,还是依赖于企业高效率的退出高效益的技术创新。这样,创新理论最终也走向对企业核

11

波特的五种竞争力模型过分强调对环境的分析,而企业内部能力——实现战略的基础重视不 够。于是,他们提出,核心能力才是企业竞争优势之源,企业之所以能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核心力的培育、提高和运用是根本。

2、创新理论 近年来,创新日益受到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重视。高效率的技术创新成为企业

制胜的关键,因此作为创新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技术能力、创新能力研究成为国内外经 济学于管理学专家的研究热点,涌现了许多与其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与企业技术能力、创

新能力相关的各种概念被提出,例如吸引能力、相对吸引能力、变革能力、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能力、技术核心能力。

在创新理论中存在的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就是,企业技术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与企业核 心竞争能力概念上具有越来越强的趋同性,一些学者的研究就把技术创新能力几乎等同于核 心能力。

企业技术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与企业核心能力之所以趋向一致,不排除核心能力影响日益 扩大,从而向创新理论渗透的可能性。但是,究其实质,这种趋同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 是创新理论对创新绩效的研究日益关注创新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从而把技术能力和 创新能力的研究引向企业核心能力;二是对核心能力的很多研究都认为创新过程是核心能力 争力量的战略分析模型,企业可以根据对环境的分析确定自己的战略,并且指出了成本领先、 差别化、独树一帜三种一般战略;20世纪80年代中期,第四代战略管理理论出现,代表人物 是加拿大著名管理学家明茨伯格,他提出了精雕战略,之处战略必须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业管理的实践之中。于20世纪60年代出现,在70年代受到普遍重视,至今还广为认同的,是 以Chandler为代表的第二代战略管理理论,其著名论点为“结构追随战略”,把组织结构设 计提到战略的高度,强调组织结构应随战略调整而调整,并且认为多事业部结构是多元化公 司的主要形式;20世纪80年代,以波特为代表的第三代战略管理理论出现,他提出了五种竞

受Andrews独特能力概念的启发,1990年,Prahalad 和Hame把具有重大影响的概念—— 核心能力引入管理界,这标志着第五代战略管理理论的正式确立,即企业资源观战略管理理

论,企业资源观战略管理理论认为,战略管理最重要的原则就是通过资源积累与配置,赋予

所占有资产的异质性,从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它认为,多元化公司不只是业务的组合,更 是能力的战略管理,企业资源观把视线引向企业内部,关注企业的异质性与成长,它指出,

太原理工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以拥有的大品牌,将非核心产品的生产委托给他人生产,通过开展这样的虚拟经营. 成为虚 拟大企业。

12

力的技术和能力的竞争,这些技术和能力的整合的竞争,核心产品市场占有率的竞争,最终 产品市场占有率的竞争。

第一层次竞争的目标在于获取和开发构成核心竞争力所需的技术、人才、结盟伙伴和知

识产权等方面。

第二层次竞争目标在于将所获取和开发的能力与技术整合成核心竞争力,是对企业内部

能力、技术的调整和组合过程,只有经过整合这些单个的能力与技术才能升华为支持企业可 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不同企业的竞争表现在整合能力和整合效果的差异上。

第三层次表现在由核心竞争力而产生出来的核心产品的竞争,核心产品可以是实体性的

中间产品,对无形产品如服务等而言也可以是核心平台。一个行业内的竞争往往可归结为核 心产品的竞争,竞争目标在于争取核心产品的更大市场占有率,第四层次是通常意义上的竞 争,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弱的最终结果。此理论阐明了企业竞争的本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 竞争,同时这样的竞争是围绕着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多个层面上开展竞争。该理论另一个启示 是:企业独家拥有控制生产其核心产品的能力和技术时,企业只须集中于核心产品的生产上, 并通过将

核心产品销售给竞争对手,来保证自己在行业中的主导地位。这是一种创新性的经营思路。 它告诉人们:一个中小型企业只要能掌握核心产品,就有可能在业界中取得主导地位,它可 竞争力未形成阶段)、初级核心竞争力阶段、成熟核心竞争力阶段、核心竞争力弱化阶段、核 心竞争力新生阶段。不同企业,其核心竞争力所处寿命周期阶段不同,这跟企业所处的企业 寿命周期阶段不尽相同 (后者指新生企业、成长企业、成熟企业、衰老企业等数个阶段),也 跟企业的“年龄”长短不尽相关。有的企业虽然很“年轻”,但是由于注重其核心竞争力的 培育和提升,就有可能具备较其它企业更成熟的核心竞争力。相反,另一些“大龄”企业,

由于主客观条件不利于其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却使其仍处于核心竞争力早期阶段。

4、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层次竞争理论

该理论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竞争是在四个层面上展开的:获取和开发构成核心竞争 心能力的研究,创新理论对企业核心能力的认同,即为创新对持续优势的决定作用找到新的 理论解释,也为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载体。

3、企业核心竞争力寿命周期理论

企业核心竞争力寿命周期可划分如下几个阶段:无竞争力阶段、一般竞争力阶段 (核心

太原理工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预测,从现在就开始培育应对未来变化的新的核心竞争力。

(4)捕捉大商机战略 (新的核心竞争力 新的市场商机)。是通过培育发展新的企业核心

竞争力,来捕捉那些与企业现有核心竞争力和现有市场都不相关的但却是价值重大的大市场

商机,尤其当这些商机还末被竞争对手所觉察或所重视时, 这样的战略极具其深远的意义。 用兼并或其它一些方式,往往能获取这样新的核心竞争力。这个理论从市场机会 (外部角度)

来认识核心竞争力,提出要针对企业环境中不同的市场机会来进行核心竞争力管理,才能确

保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性和战略价值性。同时它也为企业开拓新事业域 (多元化经营)提供了新

思路:一是认准自己现有核心竞争力,开拓相关的空白领域 (现有核心竞争力能发挥优势的

领域);另一是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开拓新的空白领域 (新核心竞争力能捕捉机会的领域)。 来捕捉现有市场中未被充分利用的商机。

(2)占领空白领域战略 (现有核心竞争力 新的市场机会)。是通过创造性地重组现有核 心竞争力来捕捉企业现有事业域外的和可利用的商机。企业往往由于运行的惯性而忽视了现 企业核心竞争力也能够充分发挥优势的现有业务范围外的商机空间。这种战略思路极好地利 用了核心竞争力延展性的特征。

(3)保持长期领先战略 (新的核心竞争力 现有市场商机)。是通过培育发展新的企业核

心竞争力,使企业能在未来的同一市场环境中继续保持领先位置。企业环境总是在不断变化, 现有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在未来变化的环境中可能功效衰退,因此必须通过对未来环境变化的

5、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市场机会匹配理论

该理论将核心竞争力划分为现有核心竞争力和要培育的核心竞争力,将市场机会划分为 现有市场机会和可能出现的新的市场机会,形成了一个核心竞争力/市场机会矩阵。

(1)填补空白机会战略 (现有核心竞争力 现有市场机会)。是通过发挥现有核心竞争力,

1.3 我国工程总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概述

工程总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可以理解为:工程总承包企业独特的、能支撑工程总承包企 业在国际市场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是工程总承包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的、 蕴涵于工程总承包企业的组织结构和文化中,支撑工程总承包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竞争 优势,并使工程总承包企业在激烈的国际建筑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这种特 有的能力表现为工程总承包企业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施工管理技术、不断承包并竣工新工程 或新颖工程、开拓国际大市场,同时降低生产运营及管理成本,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利润, 保持工程总承包企业经营适应新环境和与时俱进并获得长远竞争优势的超常能力。

13

太原理工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核心竞争力对工程总承包企业的作用日益明显,随着国际化大的建筑市场的形成和成熟, 我国建筑工程总承包企业竞争力也必须加强,才能在国际上与那些大的国际工程总承包企业 竞争。适者生存理论同样适合工程总承包企业,若其没有形成其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迟早会 被国际化的大建筑市场淘汰。而目前我国工程总承包企业还没有认识到这个利害关系,大多

数工程总承包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究其根源,主要是有下列因素在阻碍着企业核心竞争力 的形成。

工程总承包在我国发展的历史不是很长,工程总承包企业在培育核心竞争力方面还存在 着许多问题,并且随着入世的深入显得更加突出。因此,我国工程总承包企业应该充分认识 企业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市场竞争要素,有意识的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1.3.1 我国工程总承包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1、市场竞争压力不足和现代企业制度不健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向的改革走向深化后,企业的市场竞争压力虽加大,但企业核

心竞争力赖以建立的制度基础——现代企业制度仍未健全。“所有者缺位”的制度现实令众 多工程总承包企业缺乏效率;政企不分的“婆媳关系”仍然存在,使工程总承包企业市场化 行为扭曲,制约了工程总承包企业自主竞争力的成长,使一批工程总承包企业害上了“软骨 病”;国有工程总承包企业冗员多、社会负担重,活力不足,对核心竞争力的生成和发育形

成极大阻碍。

2、工程总承包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

众多工程总承包企业的决策者缺乏对企业发展的长远和深沉思考,未将工程总承包企业 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放到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如一些工程总承包企业急于把规模做 大,盲目进行多元化经营,新进军的产业与原有产业缺乏关联,跨度过大,造成原有的资金、

技术、人力、品牌或市场网络等方面的优势难以持续发挥或是极大浪费,挖空了企业核心竞 争力的实力基础。为数众多的工程总承包企业存在技术开发和创新战略与企业发展战略相脱 节的现象,同时,不同的职能部门因缺乏沟通而存在冲突,最终造成资源浪费成本过高以及 创新扩散困难等问题。工程总承包企业缺乏信息化战略管理能力,不能及时捕捉市场竞争环 境的微妙变化并做出敏捷反应。这相当程度影响了工程总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高。

3、工程总承包企业内部未形成创新机制

由于受传统的经济体制和思维模式的影响,我国不少工程总承包企业的经营者观念落后, 墨守陈规,惧怕风险,排斥创新。以致企业不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而及

14

太原理工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碍企业进一步发展。

总之,工程总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既受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的制约,也受企业微

观机制的阻滞。在开放性经济条件下,积极消除不利影响因素,尽快构建和提高我国工程总

承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现实问题。

1.3.2 培育我国工程总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

工程总承包企业要以培育和构建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引发管理观念的革命性变化。当前 最重要的,是要实现有关管理目标的观念革命,即有目的的培育和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

1、培养知识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保证工程总承包企业的知识积累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核心竞争力可以说是企业特有知识的凝结,而人才是这些知识生

产和应用的载体,因此,通过建立一支相当规模、相对稳定、具有多学科知识、多方面实践 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技术与管理有机融合的人才队伍,形成工程总承包企业自身的知识积累体 系,并最大限度地开发所有人员的智力资源,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从而形成工程 总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

2、培养一批具有超前意识和洞察力的经营管理者

形成工程总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终目的是获得长期竞争优势,这就要求管理者不仅 能适应眼前可以把握、预测到的市场变化,更重要的是能把握未来较长时期的变化趋势和规 律,使工程总承包企业走在市场变化的前面。

略、企业形象、技术专利等无形资产的积累与维护,忽视知识结构的重组与知识技能的提高: 相当一部分企业的经营者学习能力不足,文化素质偏低;企业技术人才、高级管理人才、有 才能的营销人才、管理与技术复合型人才普遍缺乏。这些是制约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 重要原因。工程总承包企业也存在这些问题。

企业生存的根基是资金,工程总承包企业是以资金为龙头带动总承包,因此融资能力的

强弱直接关系到总承包企业生产经营与发展壮大。但目前我国许多工程总承包企业的融资手 段、融资渠道单一,融资能力蒋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高,阻

5、工程总承包企业的融资能力薄弱

时建立起创新机制,工程总承包企业成员对企业变革的信心和支持降低,甚至抵触,从而使 工程总承包企业的创新力和凝聚力弱化。

4、工程总承包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和知识技能的学习与积累不足

我国工程总承包企业技术开发资金投入不足。同时忽视市场信息、商标、品牌、营销策

15

太原理工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国际市场接轨,快节奏、高质量、低成本成为建筑用户的最大需求。 随着施工管理体制 改革的深入,我国许多建筑企业增加了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安装、维修及材料设备采购

能力和各工种协调管理能力,并开始总承包了一批建设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同时,以实现工程总承包为宗旨的企业集团也相应发展起来,他们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开拓 国内外建筑市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条例的颁发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为工程总承包

企业走向集团化、公司化的更大发展提供了契机。

但是我国工程总承包企业最缺乏的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很好的解

决,随着入世的不断深入,这些企业就无法在国内立足. 国际上更难以迈步。这要求我国工

程总承包企业必须重视和有意识的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培育和发展工程总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要求建立健全的指 标识别体系和科学的评价方法。健全的指标体系是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体系的基础,科学的 评价方法是检验和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手段。

通过学习,培养创新人才,促使知识的生产、传播,应用,达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巩固和提 高。

4、科学的安排企业各种资源的投入

在知识经济时代,单纯依靠成本来获取高收益越来越困难。因此,要形成企业核心竞争 力,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就需要信息、知识,智力的大胆投入,就需要高新技术的推动,雄

厚资金支撑智力资源的占有,走大规模、快速度、高投入、高产出的发展道路。

5、塑造工程总承包企业的企业文化

我国建筑业的飞速发展、中国融入全球经济步伐的加快,要求我国的工程总承包企业与 3、培育工程总承包企业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

工程总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特定企业个性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是始终融合于企业的设 计、施工、招投标等各方面的职能部门,蕴藏于企业整体长期学习和经验积累之中,是企业 一个学习过程。因此,要形成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把工程总承包企业培育成一个学习型组织。

1.4 论文的写作思路

论文首先将对工程总承包企业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关问题进行论述,同时对我国工程

总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给出具体培育和构建工程总承包企业核心竞 争力的途径,并提出工程总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指标识别体系的评价方法及核心要素。接 下来在对各个要素进行相应的详细分析,包括:经营管理体系、融资机制、采购战略、技术 创新机制、人力资源管理。

16

苦转型之路。

通过市场竞争过程中工程总承包企业自身的优胜劣汰,也许需要很长的时间力,能完成 整个行业的产业组织优化,整个过程不断会对工程总承包企业资源形成很大的浪费,制度诱

17

太原理工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二章 工程总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关理论

2.1 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2.1.1 塑造和培养适应市场环境和产业环境的能力

培育工程总承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离不开建筑市场和建筑业的大环境,工程总承包企业 的核心竞争力正是工程总承包企业在这种环境中发展的现实选择。建筑市场的定位决定着工 程总承包企业的基本功能和发展方向,建筑市场的行业竞争环境决定着工程总承包企业的创 新策略和竞争战略的选择。因此注意塑造和培养良好的适应市场环境和产业环境的能力,是

培育工程总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先决条件。具体地说,首先应该把握住以下两个方面。

1、明晰建筑市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

由于建筑市场具有独特的经济功能,是现代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 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上中国加入 WTO 后,建筑市场也要对外全面开放,其发展和完善

是提升国民经济抗风险能力的重要市场机制。基于建筑市场的这种功能定位,则开放建筑市

场、大力提升起核心竞争力是摆在所有建筑市场参与者面前的现实选择。

然而,目前我国工程总承包企业还存在很多法律法规的限制,融资渠道缺乏,行业间恶

性竞争现象比较严重,业务发展单一,束缚了工程总承包企业发展。工程总承包企业业务创 新不仅需要自身探索和努力,同样也需要相关法律,配套制度的突破和创新,需要对工程总

承包企业进行扶植和引导,对创新进行鼓励。

2、实现工程总承包企业产业组织优化

我国工程总承包企业数量众多,但是行业集中度还是很低,盈利空间有限,造成当前工 程总承包企业低水平同质化竞争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建筑承包业的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经 过十多年的发展,现在建筑承包业已经过发展已经深刻认识到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这一问题, 工程总承包企业之间将通过一个痛苦的产业结构调整,较强大的公司收购、兼并、淘汰弱小 的工程总承包企业,实现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实现全行业的有序竞争。工程总承包企业经 过了一系列业务整顿之后,目前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仍没有解决,长远看也要走上一条痛

太原理工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可以通过如下途径来全面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1、根据自身资源优势,明确在行业中的定位,进行差异化竞争

纵观我国工程总承包企业的发展历程,每个公司的生存和发展都有其内在的支持因素, 都是凭借自身在某一方面的资源优势在整个建筑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目前虽然

大的环境对建筑市场越来越有利,各公司的生存条件日益宽松,但竞争仍然处于一种同质化、 低层次的市场争夺。在建筑市场日益国际化的大环境下,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在差异化竞 争中确立其在行业中的定位,已成为各公司必须面临的市场选择。

要确立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工程总承包企业首先应关注的是战略定位。战略定位就是

企业在赖以生存的市场上如何选择总体战略和竞争战略以对抗竞争对手。在价值链分析的基 础上,将成本管理与工程总承包企业的战略相结合,根据对工程总承包企业自身条件和外部 环境的具体分析来确定公司在市场竞争中所采取的战略,并制定相应的成本策略。工程总承 包总体战略的分析方法很多,可选择的方法有潜在优势矩阵分析、经验曲线分析、成功关键

因素分析、投资组合分析、行业内战略群体分析、行业重要性分析和 SWOT 分析法等等。

在明确了总体战略的前提下,一般说来,工程总承包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可选择三种基本 竞争策略:一是成本领先策略,以求扩大市场份额。二是标歧立异,在建筑业务发展的过程 中创造顾客认可的独特性。对于具备建筑行业背景的工程总承包企业在培育这一竞争策略的 过程中会具备先天的优越性。三是集中性策略,在某一特定建筑市场上集中实施成本领先或

标歧立异策略来实现竞争优势。在某一地区或某一服务方面具有相对优势的工程,承包企业 则可以采用这一竞争策略。

2、集中资源从事某一领域的专业化经营,培育工程总承包公司当前的核心产业 首先,企业从高层管理者到基层的每一个员工,都应该认知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在市场 竞争特别是国际竞争中的作用. 重视和关心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其次,要集中公司资源 从事某一领域的专业化经营,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工程总承包企业自己在经营管理、技术、 产品、销售、服务等诸多方面与同行的差异。在发展自己与他人上述诸多方面的差异中,工 程总承包企业就可能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可以提高消费者特殊效用的技术、方式、方法等, 导下的重组过程,是工程总承包企业产业组织优化有效途径。 2.1.2 培育工程总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部途径

培育工程总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我国目前的环境和工程总承 包企业的发展实践经验以及国际工程总承包企业的发展趋势看,当前我国的工程总承包企业

18

太原理工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后勤支持,工资固定,奖金与公司的整体效益挂钩。第二步,依据工程总承包企业的整体战 略,从纵向上对公司内部所有部门的组织结构实现职能的转变与组织机构和分配机制的转型,

19

分析最终落脚点,优化配置是手段。工程总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链管理可以从三个方 面进行,工程总承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可以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培育:

(1) 强化工程总承包企业内部价值链管理

在不考虑外部环境影响的情况下,对工程总承包企业的价值活动进行分析和评价,消除 或弱化不能增值的部分,并在不影响竞争力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可以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

实现工程总承包企业的竞争优势。当前不少工程总承包企业在重构价值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 突破,如根据公司的价值创造和成本管理的要求,进行组织变革,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重

塑价值创造的组织体系。

强化工程总承包企业内部价值链管理具体的方式是构建与战略目标相适应的扁平化的网 络型的销售团队。根据价值链构建组织链——最好的组织形式是与价值链一致的组织,转变 现有研究员、投资经理的职能,分步骤逐步将他们重组为以营销人员为主体的营销团队。实 施这一价值链管理可以分步骤进行:第一步,将工程总承包企业的基层组织结构实行重组, 将公司的人员分为两大类别,第一类营销人员,包括各级研究员、各级投资助理,并将研究 人员会投资经理的力量通过利益关系整合起来,以组织团队的形式为现有的客户和新开发的 客户提供差别化服务,他们的基薪标准和奖金分配完全与个人及团队的业绩挂钩。第二类为 后勤支持人员,包括行政、电脑、财务、柜台人员,第二类人员主要为第一类人员提供各种 然而,理论和实践证明,多元化发展也可能适得其反,会加大风险因素。例如多元化发展导 致公司资源分散,运作跨度和费用加大,产业选择失误增多,结果导致公司顾此失彼,陷入 困境。

3、完善采购管理,强化工程总承包企业价值链管理

核心竞争力不是指企业单个技术或某一运作过程所具有的技能,而是指能够为企业的经

营活动提供竞争优势和竞争能力的多方面技能、资产和运行机制和有机融合和高度集成。因

此它是企业对其具有的和能够动员的一切资源的优化配置。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公司资源的 优化配置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公司的价值,创造价值,因此,价值链分析是公司核心竞争力 而这些有可能构成今后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一个公司的好坏归根结底要看其为社会 创造的价值的多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要靠核心产业表现出来,同时公司在发展核心产业的 过程中也促进了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曾几何时,多元化发展战略被认为不仅可以通过在多个 领域经营而分散风险;而且可以由产业的关联性或不关联性而形成范围经济,产生协同效应。

太原理工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心竞争力打下技术上的基础。纵观国际上成功的企业,尽管它们的成长途径千差万别,主营 领域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它们经过长期的

20

并从中获取利润。目前在工程总承包企业拓展行业价值链的努力中,运用潜力最大且最具可 行性的是构建工程总承包企业与银行等机构合作的行业价值链。

总的看来,工程总承包企业在行业价值链上的拓展主要可以从三个思路上展开:一是技

术服务与延伸(如同设计公司的合作、银行的贷款合作);二是客户资源管理(如同供应商的合 作);三是平台拓展和技术创新。工程总承包企业在这些行业价值链方面的创新都是基于目前

经济体制下在降低成本、拓展利润点方面的努力。

4、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

核心技术在不同产品中表现为专利、产业标准等不同形式的知识。这类技术可以重复使

用,在使用过程中价值不但不减少,而且能够增加,具有连续增长、报酬递增的特征。因此, 核心技术是企业在市场中取得超额利润的主要原因。针对我国独立拥有国内或国际先进技术 水平能力弱的情况,要形成以独立开发研制为主,引进或购买国外先进技术为辅的方针,加 大掌握核心技术的能力。独立开发研制的技术可以不受跨国公司的制约,独立拥有和运用, 具有灵活性和不可模仿性,因此必须大力投资于企业开发和科研机构,迅速增强国内企业和 科技人员自主开发技术的能力。而对在国内技术水平落后的行业,可以引进先进技术,为己 所用,但要设法改变技术提供者独揽和封锁技术秘密的不利局势,要求有一定比例的中方技 术人员参与技术的研制和转让过程,使企业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取核心技术,为建立自己的核

(2) 拓宽工程总承包企业行业价值链

企业所进行的价值活动只是其所在行业全体价值活动的组成部分,无论在哪个行业,都 很少有企业的价值链能涵盖该行业的所有活动,因而绝大多数企业都是与其他企业发生联系 的,而充分利用这些联系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来源。拓宽行业价值链正是帮助工程总 承包企业识别上述可以加以利用联系的有利工具。

目前工程总承包企业在其业务开展中接触到的行业资源包括银行、设计公司、原材料供

应商等,工程总承包企业的行业价值链正是和这些行业在合作的过程中共同搭建的,一些工 程总承包企业正是充分利用了上述行业资源,在拓展自己业务范围的同时,增加了服务手段, 以适应市场新的形式和竞争环境。

上述方案通过对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了按价值创造进行的职能明确分工以及相应的 成本管理。将研究和投资直接合并推到工程总承包企业的营销前台,在更加突出公司竞争力 的同时,减少了中间环节,消除中间环节等不能增值的作业,降低成本。

太原理工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三章 工程总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之经营管理

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中之重,是企业各种资源和要素合理整合 的必要手段。可以说,科学的管理是企业正常运作的“平台”和“枢纽”。对于工程总承包企 业而言,这一点也是适用的。本章论文首先将论述工程总承包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体思路,然 后分别就其若干主要方面:企业结构,学习型组织,企业文化,信息化建设;进行分析并提 出改进意见。

3.1 经营管理的整体思路

如前所述,工程总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包含七大要素,而企业的经营管理是这七大要素 的核心,其地位可以从图 3-1 中看出。

图 3-1 经营管理在工程总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地位

Fig.3-1 Position of management

工程总承包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核心技术、工程对象、资金以及市场经营等

被动性核心资源方面需要进一步发展、加强,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更重要的是,在我国很多 工程总承包企业里,科学的决策,科学的管理,尚末真正地形成,这个处于主导地位的核心 资源是工程总承包企业最缺乏的,这也是我国工程总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能形成的关键因 素。也就是说,只有形成科学的管理,才能将工程总承包企业已有的被动性核心资源调动起 来,整合为核心竞争力。

科学的管理能力是我国工程总承包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工程总承包企业要 想在国际大建筑市场竞争中长期获胜,必须依靠其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取决于 企业核心资源的组织运作,其中,非物质性无形资源中的主动性资源,即管理能力,在培育

26

太原理工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整合为一个完整的、互补的整体,形成对手无法跟进的竞争力,才能达到目标,这个有效的 手段就是企业的管理能力。

3.1.1 经营管理应协调的几类关系

对于工程总承包企业而言,培育核心竞争力,增强管理能力的根本就是要真正的实施管

理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分权化、教育化,当工程总承包企业的管理能力得到发展,也 就是企业能够实施科学的管理,并以这种管理能力为纽带,整合企业的核心资源的时候,即 可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提高工程总承包企业的管理能力,以下几方面的关系是需

要特别注意的:

1、领导个人决策与团队管理的关系

企业实行团队管理还是由领导个人决策,在学术界也存在很大分歧,当然也各有道理, 只是侧重点不同。推祟“个人决策管理”者认为集体决策往往是折衷的结果,决策的依据是 过去发生的事实,决策的方法是逻辑推理,只适合于非竞争性的决策。而市场经济是竞争经

济,要获得领先和竞争优势,不能完全靠过去的事实和推理,更多的是来源于企业家的直觉。 从整个社会发展的趋势来说,团队管理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二者优缺点明显,要是能做到 互补,则最理想。比如:关系到工程总承包企业战略决策的重大问题,应由团体做出决策, 而企业平时的经营和一般的职能管理,则可以由领导及时做出决策,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 竞争。

2、专业管理与权威管理的关系

对工程总承包企业而言,专业管理可以认为是由技术核心人员来管理企业,或由专门的 职业管理人员负责企业的管理决策工作。从未来企业发展的趋势来看,由职业管理人员综合 企业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决策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模式。在中国,由一定的政府官员或由政 府委派的代表对企业进行权威管理,是计划经济的遗留物,目前还具有相当的市场。很显然, 这是一种对管理的歪曲认识,我国工程总承包企业想要获得竞争的胜利,必须彻底改革这种 管理模式。

3、战略管理与职能管理的关系

核心竞争力过程中起着巨大作用。管理所创造的价值是不可测量的,是无价的。

工程总承包企业可能有积极的外部政策环境、先进的技术、储备了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 优秀人才,抑或企业具有对手不具备的市场网络,这些都是一个企业所拥有的被动性核心资 源,但仅仅靠一种或几种核心资源,是无法实现企业目标的,必须通过有效的手段,将它们

27

太原理工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策,它从属于企业战略管理。企业管理者在具体的管理活动中,需要分清管理活动的层次. 针 对不同层次,实施个人决策或团队管理。

4、管理中决策与执行的关系

我国企业与发达国家企业间的差距并非在管理层次的操作上,而在于企业内部的机制。 我国企业家要想管理好企业,必须改革管理机制,把企业交给职业经理人管理,退一步说,

即使企业在职业经理人的管理下出现错误,也只是执行的失败,比企业整体决策的失败要好

得多。

3.1.2 经营管理的基本思路

工程总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工程总承包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根本动力,可与定位 优势一起支持企业长期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利润率。在制定企业战略的过程中,强调核心竞 争力,会使工程总承包企业学会如何基于自己的努力和特点进行竞争,而不是只从宏观和行 业结构特点寻找竞争优势,这一点对于整个建筑行业正面临巨大调整的工程总承包企业尤其

重要。所以,在对工程总承包企业进行经营管理的时候,必须以培育和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 为基础和最终目的,不断地进行管理创新。

1、高度重视人在工程总承包企业中的核心地位

改变传统的以事物为中心的人事管理形式,注重从战略高度来研究人才的开发、培养与 使用,以人为本,有效地利用这一不确定性最强、回报最高的资源。在加速人员流动的同时,

注重人员观念的更新和思维方式的创新。(人力资源的管理,详见第 8 章)

2、围绕自身优势制定整体发展战略

工程总承包企业首先要充分、客观地认清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劣势,制定出具有独特性的 经营战略。通过对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分析表明. 企业的经营战略不能机械地模仿,只有在把 握未来环境变化和掌握企业优势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适合本企业的独特战略。

3、建立以建筑市场为导向的科学的组织形式

工程总承包企业面临的建筑市场环境是一种瞬息万变的复杂环境,根据绝大多数工程总 承包企业当今所处环境的共性来说,建立一个有弹性、对市场变化能快速反应的组织结构是

战略管理是从企业最高层次对工程总承包企业活动进行决策管理,它要求站在工程总承 包企业整体的高度,分析工程总承包企业面对的外部环境,找出工程总承包企业发展的机会 和威胁,同时分析企业内部的竞争实力和本身的弱点,提纲挈领地制定企业战略并实施管理; 职能管理是指工程总承包企业职能部门参照企业整体发展战略,对本部门的经营活动进行决

28

太原理工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高质量和高技术。

5、建立独特的工程总承包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犹如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成员之间相互理解的产物,是企业制度、精神、道德 规范和价值取向的统一体。目前,在我国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背景下,应该以企业凝聚 力、以人为本的经营意识以及竞争理念等先进的企业文化来装备工程总承包企业及其员工, 使工程总承包企业经营蒸蒸日上,立于不败之地。

比较理想的,这就要求企业要协调各部门的关系,做到部分之和大于整体。

4、加大工程总承包企业技术创新力度

工程总承包企业应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实现内外资源优势互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 力,不再以追求“大而全”为工程总承包企业成功的必然要素,取而代之的应是建筑产品的

3.2 重组企业结构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工程总承包企业生存发展的紧迫要求,企业结构重组是增强工程 总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工程总承包企业结构重组指的是以建筑市场需求为导向, 对企业自身的业务结构、资本结构和组织结构通过紧缩、扩张等方式与手段进行调整重组,

使企业资源配置更合理,企业核心竞争力更强,更能适应环境变化,从而在市场竞争中保持

竞争优势。

企业结构重组在途径上有两种基本选择,一是增量调整,二是存量调整。增量调整就是 在不改变现有资源配置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增量的投入方向,达到优化结构的目的。存量调

整就是通过存量的合理流动,在流动中调整现存的不合理结构,实现结构的合理化,在结构

调整重组的实践中,两者是有相互联系和互为补充的。就当前我国工程总承包企业的实际情 况看,企业存量调整和增量调整均是促进企业结构重组,增强工程总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 有效途径。

3.2.1 结构重组的内容和形式

工程总承包企业结构重组的目标是通过对工程总承包企业结构的调整重组,建构工程总 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机制,有效形成能够以比竞争对手更快更好地推出各种建筑产品或服务 的核心能力,使核心竞争力更强更优。

1、工程总承包企业结构重组的内容

企业结构重组的内容主要是业务重组、股权重组和组织重组。现分述如下:

29

太原理工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效率。企业对自身组织结构的重新设计及构造是企业重获竞争优势的又一源泉,它是公司获 得竞争优势所必须的,是搞好管理工作各个方面的基础,健全的结构不一定能确保有效的运

作,但却是个绝对必要的起点。一个成功的企业,就应该不断根据环境和战略的变化,选择

最适合自己的组织结构。

2、结构重组的形式一一扩张和紧缩

(1)扩张

扩张是总承包企业结构重组中的一种主动形式,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可以充分利

用规模经济增强竞争能力. 一般讲,总承包企业扩张有三种思路:一是横向一体化。进行合

并的企业原来同属于建筑行业,生产同一类建筑产品或处于相同的市场发育阶段,并面对相 同的建筑市场:二是纵向一体化。合并企业之间存在着纵向联系:三是地理扩张。

(2)紧缩

总承包企业通过放弃某些业务或出售某些资产:缩减开支、缩小规模、裁减人员,使公 司能尽可能地将净现金流量注入到公司仍具优势的核心业务之中,提高核心业务的竞争能力。 公司结构重组中的紧缩有主动型与被动型。现实生活中,往往是被动型紧缩比牧多。但如能 超前发现问题,采取主动紧缩战略,及时重组则可及时解次问题。紧缩战略的具体方式主要 是剥离与分立。

3.2.2 结构重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股权重组

股权重组指的是所有者在组织产权过程中对工程总承包企业内部或企业之间的股权结构 进行重新配置与组合。其根本目的在于使股权结构更优化。从目前我国企业的股权结构来看, 存在着国有独资企业过多或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状况。这种状况对工程总承包企业经营机制转 换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不利于形成多无产权主体制衡机制。由于历史因素,当前实施股权结 构重组在建设系统显得更为紧迫和必要。

(3)组织重组

组织结构重组涉及工程总承包企业结构、制度的变动,目的在于提高总承包企业管理的 (1)业务重组

业务重组的核心是要根据建筑市场需求和工程总承包企业实际立足于长期战略对公司业 务范围进行重新组合。即通过一系列兼并、剥离、出售等方式,扬长避短放弃一些业务,兼 并整合一些业务,开拓一些业务,从而构造工程总承包企业新的业务组合。

30

太原理工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和因素,而是否有正确的经营理念,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换句话说,经营理念居于主宰企 业成败的地位。经营理念之于企业,犹如罗盘之于航海中的船舶。”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结构重组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如果总承包企业能抓住当前

我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和加入 WTO 的良好机遇,结合自身状况进行科学系统合理的结构调整, 就一定能有效增强我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持续的优势。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问题。

2、正确处理守成和创新的关系

总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能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需要不断创新。 成功的企业,容易把自已过去成功的经验制度化。当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有些企业还是 我行我素,迷信过去的成功,在思想上墨守成规,无创新意识。这样的企业十分容易陷入危

机。因此,居安思危,不断创新,始终应该是企业最高管理层义不容辞的职责。

3、重视总承包企业经营“理念”和“品牌”建设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创始者松下幸之助说过:“一个企业的成功,当然涉及许多方面的条件 1、正确认识多元化、专业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工程总承包企业发展是以“多元化”战略为好,还是以“专业化”战略为好,这是长期 以来人们讨论的热点问题。事实上,不管是“专业化”战略,还是“多元化”战略,均有成 功与失败的典型事例。多元化、专业化都只涉及企业发展战略的形式问题,其本质的内涵是

3.3 建设学习型组织

“昨天的组织是机械,今天的组织是系统,明天的组织是头脑。”这是今天人们对于不同

时期企业组织特点的概括,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学习型组织是今后企业发展的方向。这一点 对于工程总承包企业也同样适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发展直到发挥作用,可以说是企 业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结果。

学习型组织就是一个完整的学习和信息交流反馈的系统,可以说,企业的运行是靠不间 断的学习来推动的。对于未来的展望,学习型组织不仅仅是系统模型,还要超过它,要使组 织和人一样发挥大脑的功能,达到以自我组织、自我监控、自我修正的理想境界。 3.3.1 学习型组织的特点

《21 世纪学习型组织》的作者沃特金斯(K.E.Watkins)和马席克(V.LMarsick)认为,学习 型组织的出现是对封建式系统的官僚制组织的批判中产生的。现代的学习型组织是现代市场

31

太原理工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革中,保证企业在快速成长中对信息的利用和处理的技术需要。

2、组织的有序性是动态的

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与其外部的联系是发散性的,在不断地与环境交换信息和能量(资源)

的过程中保持和发展。

3、形成以创新为目的的激励机制 哈佛的特拉塞?阿玛彼勒研究表明,创新由三个部分组成:专业知识、创造性思维和激

励。专业知识是指有技术的、规则的和智力的因素;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对待问题并得出解 决方案的能力,即把现存的观念重新组合的能力。这种技能本身依赖与个体的不同个性,同

时也依赖于人们思考和工作的方式。激励包括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这经常是创新问题的根

源。外在激励来自员工的外部世界,它是通过“迫使”员工为得到某些东西和回避惩罚而形 成工作动力。企业经常使用的是金钱,金饯可以鼓励人们去创新,但不是绝对有效,图为只 有当一个人感到他的作用发挥是因为组织需要和其他人需要,而不仅仅是为他个人获取利益 时,他才会感到存在的价值,才会感到个人对于组织、集体的意义,这是积极性持久的源泉。

4、通畅的信息交流和反馈系统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信息系统可以使企业及时掌握和分析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 为企业决策方案的制定提供支持。但在学习型的组织中,信息系统己不仅仅是这一功能,实 现组织内所有员工学习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企业的资源利用及组织变

这种分层式的结构使得组织的各个部分(团队)具有自我调节功能,而不完全依靠其外部 (如管理中枢)的因素调节。学习型组织的层级制度与非学习型组织有一定的差别。由于实行 的是分工负责,授权决策,企业的管理层级和信息沟通方法都不同于传统企业。

学习型组织考虑的是管理层级的设置和信息沟通的方式怎样才能更便捷迅速,相关知识 怎样能达到不同层级中可能涉及的每一位员工,而不仅仅是每一部门、每一个人的职责、任

务及监督措施。这里对下授权和对员工授权有所不同,对下授权是上级对下级授权,使每一

级管理者具有相应权力,可以灵活处理权限范围内的事物;而对员工授权,是指企业内部员 工具有相应的权力,可以自行处理岗位内的事物,使权力极端“分散化”。

经济发展的产物,它是一个以平面结构为主的网络式组织,这个组织中的领导者更注重使自 己处于事件发生的中心,而不是组织等级的上层,更倾向于达成一致意见而不是仅仅发布命 令。总体来看,具有创新机制的学习型组织具有如下特点:

1、实行分层式的决策及对员工授权

32

太原理工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约企业资源,提高劳动效率,而且使企业真正成为一个内部有机联系的系统,增加了总承包 企业内员工的互助合作,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团队的整体作用。

33

学习型组织是将企业视为一个学习系统,部门间的关系已不是传统企业的各自独立的、 割裂的部分,而是系统间的紧密联系,每一个人以及每一个岗位都是全局系统中的一部分。

由于现代技术及互联网的发展,企业部门内的分工和职能进一步模糊,企业的运行、项目的

运作都是各部门同时启动,协同作战,这极大增加了对企业员工和管理人员的能力要求。 员工的技能是学习的结果,学习是一个人的终生教育。今天,学习已不仅仅体现在培训

上,而是贯穿企业全部活动的内容。学习的方式也不只是培训或以培训为主的技能训练,而 是要全方位地提高员工的素质。与此相适应,组织还必须创造好的学习环境,特别是针对员

工学习能力的提高,要有相应的考核制度。

3、建立实用有效的共享学习系统

工程总承包企业学习型组织的创建要特别提倡把学习组合到组织中,与人共享,从而产 生出新的创新能力。但要实现这一点,就要把学习到的东西作为组织的记忆保存下来,就要 在组织系统中形成知识共享。因此,要在组织中建立学习共享系统,找出或设计把学习到的 东西推广的方法。

现在国外的企业,已经广泛地应用一种把从企业用工招聘、确定工资种类、分配岗位职 务、评定劳动绩效等全部职责的自我管理式的作业模式。显然,企业的这种学习能力正是企 业竞争优势所在。任何总承包企业开发内部共享的学习系统都是十分有益的,它不仅可以节

1、树立企业高层管理者强烈的学习创新意识

塑造学习型组织,首先是总承包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学习创新,并通过自身的引导使其下 属也积极参与学习中来,塑造总承包企业全员创新的氛围,这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前提。 总承包企业高层管理者既要有创新意识,明确企业的创新方向,善于发现那些对企业发展有 重大影响的创意,又要注重将这些创新思想变成创新行动,落实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特别

是使那些分散的、不连贯的创新技术形成完整的创新体系,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使创新

真正成为工程总承包企业利润的源泉。

2、通过提倡员工的一专多能培养学习创新能力 3.3.2 学习型组织的构建

对于工程总承包企业而言,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工程总承包企业核心 竞争力的七大要素中,每一种要素的实现和发展都离不开企业组织的不断创新,而创新的基 础就是不断的学习。

太原理工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造一种学习环境,通过鼓励和激励组织重要成员的创新活动,激发组织全体员工的创新欲望, 培养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要在鼓励创新的同时,还要宽容失败。组织成员在对目标挑战出现

不利或失败的时候,企业领导或成员要持宽容的态度,不过份地追究创新者的责任,更善于

理解和鞭策创新人员。

创新应该是一种文化,而不是企业一时一事的现象,只有当创新作为一种文化,深深根

植在员工的头脑中,谐移默化的影响行为方式时,创新才能成为总 承包企业发展的长远战略。

实现组织共享。因此,为了提高自我管理学习的效率,必须创造使员工随时随地都能学习的 方式. 而且这种学习应是开放式的和交流式的,能实现组织的共享。使创新蕴涵于日常工作 中,首先需要组织建立评价系统,评价内容包括现有组织的能力、组织内外环境的变革、学 习的障碍等,帮助员工克服创新的障碍,使员工能成为组织活力和变革的源泉。 同时,通过制定相应的组织政策,鼓励员工们制订和修订自我学习计划,对获得知识和

传授给别人的人给予相应的报酬,从日常工作做起,构筑学习型组织。

5、塑造以创新为核心的总承包企业文化

建立创新的企业文化,首先要在组织中形成创新的氛围,要创造组织中的学习风气,创 4、创造从日常经验学习的机会

学习型组织,还具有作为生产“知识”的组织发挥功能的“生产组织”的一面。学习功 能如果只作为训练功能被分离出来发挥作用,就不会产生组织应有的变化。

人们逐渐认识到,使员工局限在工作现场的学习,已远远不够了,而且这种学习也难以

3.4 培育企业文化

文化既是一定的生产力、生产组织方式的反映,又与一定的生产力、组织方式相适应。 文化属于上层建筑,它对经济有着反作用力。从一定意义上讲,它比生产力的硬件对生产力 的进步所起的作用还要大。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经验事实: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可以创造 不同的社会生产力,不同的企业文化,也可以给企业创造不同的经济效益。文化作为生产力 是通过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一一人去发挥作用的,不同的文化可以塑造不同品味的人,不 同品味的人则可以创造出有着质的差别的其他生产力要素。

工程总承包企业同样要培育和建立基于建筑市场的、有自己特点的企业文化。这样才可 以使企业员工的创造性得到解放和弘扬,使其为企业而骄傲,对外才能形成合力,促进企业 核心竞争力的发展。

34

太原理工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实际运用。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特征是,团队创新,企业文化就内化为团队精神,这种团队 精神将个体团队分力,整合为团队创新合力,如果没有团队精神的整合,“明星队”永远打不

35

略制定的科学和合理,而执行这些战略需要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仅仅靠行政命令不能达到 最佳的效果,积极的企业文化可以使促进战略的实施甚至是战略的修正。

2、企业文化——企业组织力的灵魂

对于稳定的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的沟通、协调功能可以积极地、有效地防止减弱企业组 织行为僵化的倾向,促成从协调一致到创新张力的转变;对于相对松散的网络化组织结构,

企业文化的导向、凝聚功能,可以使松散的结构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在庞大的机构和快速 反应能力之间实现平衡。由此,在知识经济时代独特的组织能力,不仅反应出静态的制度,

更主要地体现组织过程和功能,从而与竞争力产生了一种更为直接和动态的联系,这种不具

有模仿性的联系,正是独特企业文化缝合而形成的核心竞争力。

工程总承包企业由于其业务是面对复杂的工程,其中牵扯的事务及其复杂,需要各部门 精诚配合才能更好的完成。所以,企业文化的内涵又有别于其他企业,只有建立在基于本工 程总承包企业的企业文化,才能真正凝聚企业的组织机构,形成强有力的组织能力。

3、企业文化一一企业创新力的源动力

总承包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就是要形成一种有利于总承包企业员工创造性的发挥,倡导 创新意识,运用创新思维,精通创新之道,敢于创新竞争,鼓励尝试风险的企业文化环境。 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不仅有助于新思想的产生,而且也能使这些新思想迅速而有效地转变成

企业经营战略都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假设、前提与信念的基础之上。许多企业往往难以实 施其制定的战略,在企业基本假设正确的前提下,企业文化与经营战略不协调是其失败的主 要原因。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战略有着重要作用,一方面,企业文化的核心引导着经营战略 的定位,现代企业的经营战略是在企业价值观、经营观等企业文化核心要素所规范、营造的 总体经营思想、路线和方针的指导下产生的:另一方面,企业文化的氛围引导着经营战略的

实施。企业文化正是以其所营造的企业整体价值取向、经营观念和行为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

企业全体成员去贯彻、执行企业既定的战略,保证战略目标的实行。

工程总承包企业在纷繁复杂的建筑市场中能够保持不败和长久发展的动力来源于企业战 3.4.1 企业文化的作用

工程总承包企业与其他类型的企业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这造成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外 部表现形式可能不尽相同,但其精髓和作用的机理都是相同的,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企业文化一一企业经营战略的指南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di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