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六实验技能与创新第1讲力学实验学案

更新时间:2024-03-04 10:2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1讲 力学实验

[做真题·明考向] 真题体验 透视命题规律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71页

[真题再做]

1.(2018·高考全国卷Ⅰ,T22)如图(a),一弹簧上端固定在支架顶端,下端悬挂一托盘;一标尺由游标和主尺构成,主尺竖直固定在弹簧左边;托盘上方固定有一能与游标刻度线准确对齐的装置,简化为图中的指针.

现要测量图(a)中弹簧的劲度系数.当托盘内没有砝码时,移动游标,使其零刻度线对准指针,此时标尺读数为1.950cm;当托盘内放有质量为0.100kg的砝码时,移动游标,再次使其

零刻度线对准指针,标尺示数如图(b)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c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80m/s,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保留3位有效数字).

解析:标尺的游标为20分度,精确度为0.05mm,游标的第15个刻度与主尺刻度对齐,则读数为37mm+15×0.05mm=37.75mm=3.775cm.

弹簧形变量x=(3.775-1.950)cm=1.825cm, 砝码平衡时,mg=kx,所以劲度系数

2

mg0.100×9.80

k==N/m≈53.7 N/m.

x1.825×10-2

答案:3.775 53.7

2.(2018·高考全国卷Ⅲ,T22)甲、乙两同学通过下面的实验测量人的反应时间.实验步骤如下:

(1)甲用两个手指轻轻捏住量程为L的木尺上端,让木尺自然下垂.乙把手放在尺的下端(位置恰好处于L刻度处,但未碰到尺),准备用手指夹住下落的尺.

(2)甲在不通知乙的情况下,突然松手,尺子下落;乙看到尺子下落后快速用手指夹住尺子.若夹住尺子的位置刻度为L1,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乙的反应时间为________(用L、

L1和g表示).

(3)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9.80m/s,L=30.0cm,L1=10.4cm.乙的反应时间为________s.(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4)写出一条能提高测量结果准确程度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解析:(2)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得L-L1=gt,解得t=2

2?L-L1?

. 2

g(3)将g=9.80m/s,L=30.0cm=0.300m,L1=10.4cm=0.104m,代入t=

2

2?L-L1?

gt=0.20s.

(4)建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初始时乙的手指尽可能接近尺子. 答案:(2) 尺子

3.(2017·高考全国卷Ⅰ,T22)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a)所示.实验时,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地滴下小水滴,图(b)记录了桌面上连续的6个水滴的位置.(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s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

2?L-L1?

(3)0.20 (4)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初始时乙的手指尽可能接近

g

(1)由图(b)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________(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运动的. (2)该小组同学根据图(b)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运动.小车运动到图(b)中A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解析:(1)由于小车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时必然受到阻力作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相邻水滴(时间间隔相同)的位置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所以由题图(b)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从右30s

向左运动的.(2)滴水计时器每30s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其滴水的时间间隔为T==

46-12

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得小车运动到题图(b)中A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vA=3

?0.117+0.133?m

≈0.19m/s.由逐差法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2T[?0.150-0.117?+?0.133-0.100?] m2

≈0.037m/s. 2

4T答案:(1)从右向左 (2)0.19 0.037

4.(2018·高考全国卷Ⅱ,T23)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装置测量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细线两端分别与木块和弹簧秤相连,滑轮和木块间的细线保持水平,在木块上方放置砝码.缓慢向左拉动水平放置的木板,当木块和砝码相对桌面静止且木板仍在继续滑动时,弹簧秤的示数即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某次实验所得数据在下表中给出,其中?4的值可从图(b)中弹簧秤的示数读出.

2

砝码的质量m/kg 滑动摩擦力?/N 0.05 2.15 0.10 2.36 0.15 2.55 0.20 0.25 2.93 ?4

回答下列问题: (1)f4=________N;

(2)在图(c)的坐标纸上补齐未画出的数据点并绘出?-m图线;

(3)f与m、木块质量M、木板与木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及重力加速度大小g之间的关系式为f=________,f-m图线(直线)的斜率的表达式为k=________;

(4)取g=9.80m/s,由绘出的f-m图线求得μ=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解析:(1)由图(b)可读出弹簧秤的示数f4=2.75N. (3)摩擦力表达式f=μ(M+m)g,其斜率k=μg. Δf2.93-2.15

(4)图线的斜率k===3.9N/kg.

Δm0.25-0.05解得μ≈0.40. 答案:(1)2.75 (2)如图所示

2

(3)μ(M+m)g μg (4)0.40

[考情分析]

■命题特点与趋势——怎么考

1.实验题的考查呈现由基础性向综合性的递进趋势.实验命题不避热点,注重陈题翻新,重点实验频繁考,其他实验“轮换”考,题目特点设置清晰,上手得分容易,但做好做全较难,能有效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2.重在考查实验探究能力,而非实验本身.新任务,新情境,原理设计,方法选择,条件控制,数据处理的公式法、列表法、图象法、平均值法和逐差法反复涉及,其中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与结果规律性探索是高考的热点和亮点.

3.实验题反映科技进步,引领教育创新.频闪照相机或光电计时器替代打点计时器,气垫导轨替代长木板,数字化传感器直接测力或位移等,体现时代特征.

■解题要领——怎么做 1.熟知各种器材的特性.

2.熟悉课本上的实验,抓住实验的灵魂——实验原理,掌握数据处理的方法,熟知两类误差的分析方法.

[建体系·记要点] 知识串联 熟记核心要点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72页

[网络构建]

[要点熟记]

1.系统误差:由于仪器本身不精密、实验方法粗略或实验原理不完善而产生的误差.系统误差总是同样偏大或偏小.系统误差可以通过更新仪器、完善原理和精确实验方法来减小.

2.偶然误差:由各种偶然因素如测量、读数不准确、作图不规范造成的误差.偶然误差表现为重复做同一实验时总是时大时小.偶然误差可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或作图的方法来减小.

3.有效数字:带有一位不可靠数字的近似数字叫有效数字.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算起,如0.0125为三位有效数字,中学阶段一般取2位或3位有效数字.

4.利用纸带求瞬时速度的方法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利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解. 测出与第n点相邻的前、后两段相等时间T内的距离xn和xn+1,由公式vn=出.

5.利用纸带求加速度的方法

Δx(1)利用a=2求解:在已经判断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下可利用Δx=xn+1

xn+xn+1

算2TT-xn=aT求加速度a.

(2)利用v-t图象求解:画出v-t图象,图线的斜率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3)利用光电门求加速度

2

v22-v1

若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L,则利用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可求加速度,即a=.

2L2

[研考向·提能力] 考向研析 掌握应试技能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73页

考向一 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1)读数:测量值=主尺读数(mm)+精度×游标尺上对齐刻线数值(mm). (2)常用精确度:10分度游标,精度0.1mm; 20分度游标,精度0.05mm; 游标卡尺(不估读) 50分度游标,精度0.02mm

量不变.

答案:(1)2~3 4~5 (2)0.420 0.417 在实验允许的误差范围内碰撞前后总动量不变

考向三 “橡皮条、弹簧类”实验

1.橡皮条、弹簧的弹力大小与伸长量之间的关系满足胡克定律,实验的数据处理中一般选用图象法.

2.胡克定律描述的是在弹性限度内,橡皮条(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如果超出弹性限度,正比关系不再成立.

3.图象法处理数据的要求

(1)作图一定要用坐标纸,坐标纸的大小要根据有效数字的位数和结果的需要来定. (2)要标明坐标轴名、单位,在坐标轴上每隔一定的间距按有效数字的位数标明数值. (3)图上的连线不一定通过所有的数据点,应尽量使数据点合理地分布在线的两侧. (4)作图时常通过选取适当的坐标轴使图象线性化,即“变曲为直”.

(5)有些时候,为了使坐标纸有效使用范围增大,坐标原点可以不从“0”开始.

6.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

B.用悬挂砝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应保证弹簧位于竖直位置且处于平衡状态 C.用直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

D.用几个不同的弹簧,分别测出几组拉力与伸长量,得出拉力与伸长量之比相等 (2)若某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所用的每个钩码的重力相当于对弹簧提供了向右恒定的拉力.实验时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绳子的下端,每次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

①有一个同学通过以上实验测量后把6组数据描点在图乙中,请作出F-L图线. ②由此图线可得出该弹簧的原长L0=________cm,劲度系数k=________N/m.(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若某同学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钩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把L-L0作为弹簧的伸长量x,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画出的图线可能是________.

解析:(1)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否则弹簧会损坏,故A正确.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要保证弹簧位于竖直位置,使钩码的重力等于弹簧的弹力,要待钩码平衡时再读数,故B正确.弹簧的长度不等于弹簧的伸长量,故C错误.拉力与伸长量之比是劲度系数,由弹簧决定,同一弹簧的劲度系数是不变的,不同的弹簧的劲度系数一般不同,故D错误.

(2)①作出F-L图线,如图所示.

②弹簧处于原长时,弹力为零,故弹簧的原长L0=5cm;图象的函数表达式为F=k(L-

L0),故斜率表示劲度系数,劲度系数k=

ΔF2.0=N/m=20 N/m. ΔL0.15-0.05

(3)当竖直悬挂时,由于自身重力的影响弹簧会有一段伸长量L1,但此时所挂重物的重力为0(F=0),结合弹簧弹力的特点可得,F=k(L-L0-L1)=k(L-L0)-kL1=kx-kL1,其图象只可能是C图.

答案:(1)AB (2)①图见解析 ②5.0 20 (3)C

7.(2017·高考全国卷Ⅲ)某探究小组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将画有坐标轴(横轴为x轴,纵轴为y轴,最小刻度表示1mm)的纸贴在桌面上,如图(a)所示.将橡皮筋的一端Q固定在y轴上的B点(位于图示部分之外),另一端P位于y轴上的A点时,橡皮筋处于原长.

(1)用一只测力计将橡皮筋的P端沿y轴从A点拉至坐标原点O.此时拉力F的大小可由测力计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如图(b)所示,F的大小为________N.

(2)撤去(1)中的拉力,橡皮筋P端回到A点,现使用两个测力计同时拉橡皮筋,再次将

P端拉至O点.此时观察到两个拉力分别沿图(a)中两条虚线所示的方向,由测力计的示数

读出两个拉力的大小分别为F1=4.2N和F2=5.6N.

(ⅰ)用5mm长度的线段表示1N的力,以O点为作用点,在图(a)中画出力F1、F2的图示,然后按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它们的合力F合;

(ⅱ)F合的大小为________N,F合与拉力F的夹角的正切值为________.

若F合与拉力F的大小及方向的偏差均在实验所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则该实验验证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解析:(1)由测力计的读数规则可知,读数为4.0N.(2)(ⅰ)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ⅱ)由图可知F合=4.0N,从F合的顶点向x轴和y轴分别作垂线,顶点的横坐标对应长度为1mm,顶点的纵坐标长度为20mm,则可得出F合与拉力F的夹角的正切值为0.05.

答案:(1)4.0

(2)(ⅰ)如图所示 (ⅱ)4.0 0.05

考向四 “光电门类”实验

1.光电门的结构

光电门是一个像门样的装置,一边安装发光装置,一边安装接收装置并与计时装置连接. 2.光电门的原理

当物体通过光电门时光被挡住,计时器开始计时,当物体离开时停止计时,这样就可以根据物体大小与运动时间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

(1)计算速度:如果挡光片的宽度为d,挡光时间为Δt,则物体经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v=

. Δtd2

v22-v1

(2)计算加速度:利用两光电门的距离L及a=计算加速度.

2L

8.如图所示,为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的加速度,将宽度均为b的挡光片A、B固定在小车上,测得二者间距为d.

(1)当小车匀加速经过光电门时,测得两挡光片A、B先后经过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和Δt2,则小车加速度a=________________.

(2)为减小实验误差,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 A.增大两挡光片的宽度b B.减小两挡光片的宽度b C.增大两挡光片之间的间距d D.减小两挡光片之间的间距d

解析:(1)本题考查测量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及误差分析.小车经过A点时的瞬时速度

vA=

b, Δt1

小车经过B点时的瞬时速度

vB=

b, Δt2

2

2

由公式2ad=vB-vA,

2

v2b211B-vA解得加速度a==[-22].

2d2d?Δt2??Δt1?

(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可采取的措施有通过减小两挡光片的宽度b来更加精确地获得小车经过A和B点时的瞬时速度,或通过增大两挡光片之间的距离d来增加小车运动的时间来减小时间的测量误差,故选B、C.

b211

答案:(1)[-22] 2d?Δt2??Δt1?

(2)BC

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气垫导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气垫导轨上相隔一定距离的两处安装两个光电传感器A、B,滑块P上固定一遮光条,若光线被遮光条遮挡,光电传感器会输出高电压,两光电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送给计算机.滑块在细线的牵引下向左做加速运动,遮光条经过光电传感器A、B时,通过计算机可以得到电压U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

(1)实验前,接通气源,将滑块(不挂钩码)置于气垫导轨上,轻推滑块,当图乙中的Δt1________Δt2(选填“>”“=”或“<”)时,说明气垫导轨已经水平.

(2)用螺旋测微器测遮光条宽度d,测量结果如图丙所示,则d=________mm. (3)滑块P用细线跨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与质量为m的钩码Q相连,将滑块P由图甲所示位置释放,通过计算机得到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若Δt1、Δt2和d已知,要对滑块和钩码组成的系统验证牛顿第二定律,还应测出两光电门间距离L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物理量的名称及符号).

(4)若上述物理量间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表明在上述过程中,滑块和钩码组成的系统满足牛顿第二定律.

解析:(1)检验气垫导轨水平的方法是轻推滑块,看滑块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应使Δt1=Δt2.

(2)本题中固定刻度的读数为8mm(半毫米刻度线未露出),可动刻度上与固定刻度水平线所对的读数为47.5(要估读一位),所以遮光条的宽度d=8.475mm.

(3)对滑块和钩码组成的系统,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m+M)a,结合题中Δt1、Δt2、

2

d、L及v22=v1+2aL可以测量加速度,故还需要测量滑块P和遮光条的总质量M.

(4)对钩码Q,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对滑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两式联立得mg=(m+M)a,

1d2d2

其中加速度为a=[()-()]

2LΔt2Δt1即只需要证明mg=

M+md2d2

[()-()]. 2LΔt2Δt1

答案:(1)= (2)8.475(在8.474~8.476之间均正确) (3)滑块P和遮光条的总质量

M+md2d2

M (4)mg=[()-()]

2LΔt2Δt1

[限训练·通高考] 科学设题 拿下高考高分 单独成册 对应学生用书第149页

(45分钟)

1.用螺旋测微器测圆柱体的直径时,示数如图甲所示,此示数为________mm,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某物体的厚度时,示数如图乙所示,此示数为________mm.

解析: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6mm,可动刻度读数为0.01mm×12.5=0.125mm,所以最终读数为6mm+0.125mm=6.125mm;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6.3cm=63mm,游标尺上第12个刻度与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因此游标读数为0.05mm×12=0.60mm,所以最终读数为63mm+0.60mm=63.60mm.

答案:6.125(±0.002均可) 63.60

2.(2017·高考全国卷Ⅱ)某同学研究在固定斜面上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滑块、长度不同的矩形挡光片、光电计时器.

实验步骤如下:

①如图(a),将光电门固定在斜面下端附近;将一挡光片安装在滑块上,记下挡光片前端相对于斜面的位置,令滑块从斜面上方由静止开始下滑;

②当滑块上的挡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用光电计时器测得光线被挡光片遮住的时间Δt; ③用Δs表示挡光片沿运动方向的长度[如图(b)所示],v表示滑块在挡光片遮住光线的Δ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求出v;

④将另一挡光片换到滑块上,使滑块上的挡光片前端与①中位置相同,令滑块由静止开始下滑,重复步骤②③;

⑤多次重复步骤④;

⑥利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作出v -Δt图,如图(c)所示.

完成下列填空:

(1)用a表示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用vA表示挡光片前端到达光电门时滑块的瞬时速度大小,则v与vA、a和Δt的关系式为v=________.

(2)由图(c)可求得,vA=________cm/s,a=________ cm/s.(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解析:(1)由于滑块做匀变速运动,在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过程中,由运动学公式得v1112

Δt=vAΔt+a(Δt),则v=vA+aΔt.(2)由v=vA+aΔt结合题图(c)可知,图线与

2221

纵轴的交点的纵坐标即为vA,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得vA=52.1cm/s,图线的斜率等于a,

2153.60-52.1222即a=cm/s,求得a=16.4 cm/s. 20.18

答案:(1)vA+Δt (2)52.1 16.4

2

3.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气垫导轨上放置着带有遮光板的滑块A、B,遮光板的宽度相同,测得滑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如图a所示,实验中,用细线将两个滑块拉近使轻弹簧压缩,然后烧断细线,轻弹簧将两个滑块弹开,测得滑块A、B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分别为t1、t2.

2

a

(1)图b所示为甲、乙两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遮光板宽度d时所得的不同情景.由该图可知甲同学测得的示数为________mm,乙同学测得的示数为________mm.

(2)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动量守恒应满足的关系式为________(用m1、m2、t1、t2、d表示),被压缩弹簧开始贮存的弹性势能Ep=________.

解析:(1)题图b中甲测得的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为3.5mm,可动刻度读数为0.01mm×0.5=0.005mm,所以最终读数为3.5mm+0.005mm=3.505mm.同理,乙的读数为3mm+0.485mm=3.485mm.

(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知,设向右为正方向,则应满足的表达式为0=-m1v1+m2v2,即m1v1=m2v2,根据光电门的性质可知v1=,v2=,代入上式可得dt1dt2m1dm2d=,根据功能关t1t2

1212

系可知,压缩弹簧贮存的弹性势能等于后来滑块A、B获得的动能,则有Ep=m1v1+m2v2=

22

m1d2m2d2

()+(). 2t12t2

答案:(1)3.505(3.503~3.507均可) 3.485(3.483~3.487均可) (2)()+() t12t2

4.(2016·高考全国卷Ⅱ)某物理小组对轻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轻弹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物块接触而不连接,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与物块连接.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一段距离,由静止释放物块,通过测量和计算,可求得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

m1dm2dm1

= t1t22

d2

m2d2

(1)实验中涉及下列操作步骤:

①把纸带向左拉直 ②松手释放物块 ③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④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并测量弹簧压缩量

上述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入代表步骤的序号).

(2)图(b)中M和L纸带是分别把弹簧压缩到不同位置后所得到的实际打点结果.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由M纸带所给的数据,可求出在该纸带对应的实验中物块脱离弹簧时的速度为______m/s.比较两纸带可知,________(填“M”或“L”)纸带对应的实验中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大.

解析:(1)实验中应先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测量弹簧的压缩量,然后把纸带向左拉直,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等打点稳定后,再松手释放物块,使其向右滑动,因此步骤为④①③②.(2)由于物块离开弹簧时的速度最大,因此M纸带对应的实验中物块脱离弹簧时的2.58×10m速度为v==1.29m/s.由于弹簧压缩量越大,弹性势能越大,因此推开物块后,

0.02s弹簧弹性势能转化成物块的动能越多,物块离开弹簧后获得的速度越大,打的点间距越大,因此M纸带对应的实验中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大.

答案:(1)④①③② (2)1.29 M

5.利用气垫导轨验证动能定理,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

-2

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在水平桌面上放置气垫导轨,将它调至水平; ②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

③由导轨标尺读出两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L;

④将滑块移至光电门1左侧某处,待托盘静止不动时,释放滑块,从固定在滑块上的拉力传感器读出细线拉力的大小F,从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Δt1,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Δt2;

⑤用天平称出滑块、遮光条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 回答下列问题:

(1)以滑块(包含遮光条和拉力传感器)为研究对象,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用测量的物理量的字母表示),则可认为验证了动能定理;

(2)关于本实验,某同学提出如下观点,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理论上,遮光条的宽度越窄,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越接近瞬时速度

B.牵引滑块的细绳应与导轨平行

C.需要考虑托盘和砝码受到的空气阻力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必须远小于滑块、遮光条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

(3)不计空气阻力,已知重力加速度g和实验测得的物理量,根据“mg-F=ma”,可以计算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若不考虑遮光条宽度的影响,计算出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1;若考虑遮光条宽度的影响,计算出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2,则m1________m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解析:(1)滑块经过两光电门的速度分别为v1=、v2=,对滑块运用动能定理有

Δt1Δt2

ddFL=M(

1

2d21d2

)-M(). Δt22Δt1

(2)理论上,遮光条的宽度越窄,通过光电门的时间越短,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越接近瞬时速度,故A正确;牵引滑块的细绳应与导轨平行,若不平行,则细绳对滑块拉力方向就在不停变化,其做功变为变力做功,导致计算结果不准确,故B正确;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是滑块,故不需要考虑托盘和砝码受到的空气阻力做功,故C错误;该实验细绳拉力直接可以用传感器测量,故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不用必须远小于滑块、遮光条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故D错误.

(3)不考虑遮光条宽度的影响,设滑块的加速度为a1,则(

考虑遮光条宽度的影响,设滑块的加速度为a2,则

d2d2

)-()=2a1L Δt2Δt1

dΔt1dΔt222

=v1+a2,=v2+a2,2a2L=v2-v1 Δt12Δt22

联立以上几式得

d2d212222a2L=()-()-a2[(Δt1)-(Δt2)]

Δt2Δt14

故2a1L>2a2L,a1>a2,由m=

1d21d2

答案:(1)FL=M()-M() (2)AB (3)大于

2Δt22Δt1

Fg-a,得m1>m2.

6.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制作了一个弹簧弹射装置,轻弹簧两端各放一个金属小球(小球与弹簧不连接),压缩弹簧并锁定,然后将锁定的弹簧和两个小球组成的系统放在内壁光滑的金属管中(管径略大于两球直径),金属管水平固定在离地面一定高

度处,如图所示.解除弹簧锁定,则这两个金属小球可以同时沿同一直线向相反方向弹射.现要测定弹射装置在弹射时所具有的弹性势能,并探究弹射过程所遵循的规律,实验小组配有足够的基本测量工具,并按下述步骤进行实验:

①用天平测出两球质量分别为m1、m2;②用刻度尺测出两管口离地面的高度均为h;③解除弹簧锁定弹出两球,记录下两球在水平地面上的落点M、N.

根据该小组同学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要测定弹射装置在弹射时所具有的弹性势能,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 A.弹簧的压缩量Δx

B.两球落地点M、N到对应管口P、Q的水平距离x1、x2 C.小球直径

D.两球从弹出到落地的时间t1、t2

(2)根据测量结果,可得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测得的物理量来表示,如果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弹射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

解析:(1)弹簧弹出两球过程中,系统机械能守恒,要测定压缩弹簧的弹性势能,可转换为测定两球被弹出时的动能,实验中显然可以利用平抛运动测定平抛初速度以计算初动能,因此在测出平抛运动下落高度的情况下,只需测定两球落地点M、N到对应管口P、Q的水平距离x1、x2,所以选B.(2)平抛运动的时间t=2hx12

,初速度v0=,因此初动能Ek=mv0=gt2

mgx2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压缩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两球平抛运动的初动能之和,即Ep4hm1gx2m2gx212=+.(3)若弹射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则m1v01=m2v02,代入初速度得m1x1=m2x2.

4h4hm1gx2m2gx212答案:(1)B (2)Ep=+ 4h4h(3)m1x1=m2x2

7.某同学通过下述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步骤:①将弹簧测力计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木板上,使其轴线沿竖直方向.

②如图甲所示,将环形橡皮筋一端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另一端用

圆珠笔尖竖直向下拉,直到弹簧测力计示数为某一设定值时,将橡皮筋两端的位置标记为

O1、O2,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测量并记录O1、O2间的距离(即橡皮筋的长度l).每次将

弹簧测力计示数改变0.50N,测出所对应的l,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F/N l/cm 0 0.50 10.97 1.00 12.02 1.50 13.00 2.00 13.98 2.50 15.05 l0 ③找出②中F=2.50N时橡皮筋两端的位置,重新标记为O、O′,橡皮筋的拉力记为FOO′.

④在挂钩上涂抹少许润滑油,将橡皮筋搭在挂钩上,如图乙所示.用两圆珠笔尖成适当角度同时拉橡皮筋的两端,使挂钩的下端达到O点,将两笔尖的位置标记为A、B,橡皮筋OA段的拉力记为FOA,OB段的拉力记为FOB.完成下列作图和填空:

(1)利用表中数据在图丙中画出F-l图线,根据图线求得l0=________cm.

(2)测得OA=6.00cm,OB=7.60cm,则FOA的大小为________N. (3)根据给出的标度,在图丁中作出FOA和FOB的合力F′的图示.

(4)通过比较F′与________的大小和方向,即可得出实验结论.

解析:(1)根据表格数据,作出F-l图线,图线的横截距即表示橡皮筋原长,因此l0=10.0cm.

(2)橡皮筋总长l=OA+OB=13.60cm,根据F-l图线,可读出橡皮筋长度l=13.60cm时橡皮筋的拉力为1.80N.

(3)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对角线表示合力F′.

(4)若F′与FOO′在误差范围内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就表明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正确的.

答案:(1)如图所示 10.0(9.8、9.9、10.1均正确)

(2)1.80(1.70~1.90均正确) (3)如图所示

(4)FOO′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d5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