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模式

更新时间:2023-07-21 06:5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新校园 X i n X i a o Y u a n

教学研究

浅析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模式王一乐(南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河南摘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很早就提出了,但在这一理

南阳 4 7 3 0 6 1 )三、体育教育体现对学生主体性人格的培养国家很早就明确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注重在高校教学

念下对于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还不系统、完善。因此,要在体育教学模式中融入以人为本的理念精髓,必须从教育的本质出发。

中塑造学生的主体意识。素质教育本质上就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延伸。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突出个体人格,而素质教育同样是强调培养学生主体能力,两者在教学理念上是一致的。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人格,在学习体育知识的同时掌握基本的社会技能,“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这样才能丰富实践性知识的内涵。 体育的教学是参与者主动对自我进行身体练习并不断强化的过程。新时期下的教育思想发生了很大转变,把过去忽视自然人的主体性、认为人仅仅是参与者的旧思想,发展成为突出人格主体、提倡发展创造性,并具有主动、独立和协作精神的个体,这种观念的转变正是体育教学中对主体人性培养的表现。

关键词:体育教学;以人为本;模式

人本精神促进教育制度的改革,在高校体育课程中表现为

体育课的选课制度,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来选择不同的体育项目。选课制度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选择自己所喜爱的体育项目进行学习。目前,大部分高校都从学生的个体出发,把

学生当成教学计划、教学措施的主体,从学生的自身特点出发,制定教学内容要“体现人性,考虑人情,尊重人权,不超越人的发展阶段,不忽视人的需要”。因此,要弄清楚学生与体育课程

之间的供需关系,经过“理论一实践”的真理检验过程,总结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新型体育制度和规范,才能达到真正的体育教学模式的“以人为本”。

综上所述,在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改进中,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理念,抛弃传统的单纯身体练习的思想,着眼于学生和谐发展的基本前提,并结合人的生理和心理规律,保

通过对目前现有的资料分析研究,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确

实可以对学生的体育课

程学习产生推动作用,高等学校的体育课选课制度符合学生主动探求某一项技能的心理和愿望。一

证自然人的权利,实现自然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最终实现人的创造力、社会能力的全面提升。要达到这个目标,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就必须做到教学和学习过程的统一,学生能够有条件选择学习内容,教师则需要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以配合学生。最终,教学评价也要以学生为中心,设定考试安排的内容也要多样化,从学生个体出发,充分激发学生自我需要的动力,使学生自发、自主地学习,完成体育教学对学生人格和品质的培养。

体育教学实现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

现代教育提倡的是教育要和人这个主体联系在一起,人的主体性表现主要集中在生活的幸福、尊严的满足和人的自由等方面。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出的是全面发展的人。当今社会已经不是单纯的以经济的发展为首要前提,当把人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结合在一起时,才能完成现代化科技和生产力的统一

发展离不开人,人要发展也离不开身体的健康,因此健康的参考文献:

体魄成为了所有发展动力的基础,成为了人类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二、体育教学实现“人本体育”的转变

【 1】刘次林 .论身心统一的体育Ⅱ】 _教育研究与实验, 1 9 9 9, ( 0 4 ):26 -3 0.

有学者指出:“体育根源于人的本质,体育的本质在于人类的自我创造。”马克思也说过,“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因而进行体育活动,不能单纯地为“活动而体育”。体育的产生本身就是源于人文的发展,如古希腊的奥运会的出现,就是人文文化的一种延伸。在体育教学中, 更应该注重这一点。 传统的体育教学强调体育锻炼的目的,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展为目标。因而,体质的增强必须是体育教育的先决条件,在这个标准下就需要融人人文精神,继而达到对学

【 2】毕世明.人文精神与中国体育的几个问题【 N] .中国体育报,2 0 02 -0 5-2 2.

[ 3】杨文轩,冯霞.体育与人的现代化 U 1 .体育学刊, 2 0 0 3, ( 0 1 ):卜5 .

[ 4]彭永捷.试论“人文奥运”理念的内涵

D] .北京社会科学, 2 0 0 2,( 0 4 ): 4— 7 .

[ 5】郝光安.人文教育观与大学体育课程改革U]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 0 0 9, ( 0 2 ) .

[ 6】李明洋.刍议大学体育和大学生人文素养之间的关系Ⅱ] .当代体育科技, 2 0 1 3, ( 0 1 ) .

生自身价值体现和体育观念更新。这样才能顺应人类身心的全面发展,才能在不断的进步中达到思想和身体的共同完善。

【 7】朱明山.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路径探析卟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 0 1 3, (叭) .

1 4 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cy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