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环境微生物答疑班内容整理

更新时间:2024-03-10 08:4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题型:名词解释、选择、问答题

绪论

1.微生物的分类与命名

2.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差异及其类型★

原核生物:没有核膜,核质裸露与细胞质没有明显界线,叫拟核或似核。没有细胞器,只有由细胞质膜内陷形成的不规则的泡沫结构体系,如间体和光合作用层片及其他内折,也不进行有丝分裂。包括:古菌、细菌、蓝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和螺旋体。

真核生物:有发育完好的细胞核,核内有核仁和染色质。有核膜将细胞核与细胞质分开。具有高度分化的细胞器,如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和叶绿体等。进行有丝分裂。包括:除蓝细菌以外的藻类、酵母菌、霉菌、伞菌、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等。

区别:有无核膜,有无分化的细胞器,是否有丝分裂

3.微生物特点★

(1)个体极小:

(2)分布广,种类范围繁多 (3)繁殖快 (4)易变异

(5)吸收快,转化快

4.生化方法与物化方法区别

生化优点:①成本小②处理规模大③处理效果好④处理方式多样化 缺点:①微生物难养②处理时间长③存在潜在危害

5.为什么微生物处理在环境污染防治中应用广泛?★

①水体中的微生物在其生命活动中,吸收和转化某些污染物质,并将大量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盐类,CO2,H2O,从而使水体自净,微生物分解和转化污水中的污染物是微生物处理水体的主因。 ②微生物处理烟气脱硫,无需高温高压,设备要求简单,还可以去除气体中异味,挥发性物质和有害物质。还可以固定CO2,实现资源化,用于处理有机废气时费用低,效率高。

③由微生物制成的微生物絮凝剂,具有生物分解和安全性,且高效无毒,低价。④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力较强,具有足够的灵活遗传力去发展重组基因。

第一章

1.病毒特点及化学组成结构

特点:

(1)不具有细胞结构

(2)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 (3)大部分没有酶或酶系,极不完全

(4)没有核糖体,没有个体生长,也不进行二均分裂,必须依赖宿主细胞 (5)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6)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

化学组成结构:化学组成有蛋白质和核酸。还含有脂质和多糖。整个病毒体分为两部分:蛋白质衣鞘和核酸内芯,两者构成衣鞘壳。蛋白质衣鞘是由一定数量的衣壳粒按一定排列组合构成的病毒外壳,核酸内芯有两种:DNA和RNA,并不同时含有DNA或RNA。

完整的具有感染力的病毒体称为病毒粒子,病毒粒子分两种:有被膜和无被膜。被膜(囊膜):痘病毒、腮腺病毒及其他病毒具有被膜,病毒被膜来源于宿主细胞的核膜或质膜,正常宿主细胞为病毒的脂质和糖类提供原料,被膜蛋白由自身的病毒基因编码而成。除含有蛋白质和核酸外,还含有类脂质,其中50%~60~为磷脂,其余为胆固醇。痘病毒含糖脂和糖蛋白。病毒不具完备的酶系统,但在病毒的壳体中含有核算多聚酶。

2.溶原细胞

(1)遗传性:子代细菌具有溶原性

(2)自发或诱发裂变:自发的或由理化因子导致 (3)免疫性:不受其他同类噬菌体侵染 (4)复愈:原噬菌体消失,变成非溶原细胞

(5)可获得一些新的特性:如菌落形态改变产生毒性等

3.病毒的繁殖过程

(1)吸附(2)侵入(3)脱壳(4)病毒大分子合成,病毒基因组表达和复制(5)裂解和释放

4.物理、化学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物理因素:

温度:宿主细胞外的病毒大多在55~65oC范围内不到1h被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中有抗热变异株,可在75oC下存活。一般情况下高温使病毒的核酸和蛋白质衣壳受损伤,高温对病毒蛋白质的灭活比对病毒核酸的灭活要快。蛋白质的变性作用阻碍了病毒吸附到宿主细胞上,削弱了病毒的感染力。但环境中的蛋白质和金属阳离子可保护病毒免受热的破坏,黏土、矿物、土壤也可保护病毒免受热的破坏作用。

光:①紫外辐射:灭活的部位为病毒的核酸②可见光:日光对肠道病毒有灭活作用。

干燥度 :在污泥中,当固体含量大于65%时,病毒量降低。在此情况下病毒被

灭活是由于病毒RNA释放出来而随后裂解所致。 化学因素:

体内灭活:体内灭活的化学物质有抗体和干扰素

抗体:是病毒侵入有机体后,有机体产生的一种特异蛋白质,用以抵抗入侵的外来病毒。入侵的病毒是抗原,而产生的特意蛋白是抗体。

干扰素:宿主为抵抗入侵的病毒而产生的一种糖蛋白 ,它进而诱导宿主产生一种抗病毒蛋白将病毒灭活,干扰素起间接作用。

体外灭活:体外灭活的化学物质有酚、低渗缓冲溶液、甲醛、亚硝酸、氨、醚类、十二烷基硫酸钠、氯仿、去养胆酸钠、氯(或次氯酸、二氧化氯、漂白粉)、溴、碘、臭氧、乙醇、强酸、强碱及其他氧化剂。强酸强碱除本身可直接灭活病毒外,还可导致PH变化对病毒产生影响。病毒一般都酸性环境不敏感,对高PH敏感,因为高PH会破坏蛋白质衣壳和核酸。当PH达到11以上会严重破坏病毒。氯和臭氧灭活病毒的效果极好,它们对病毒蛋白质和核酸均有作用,病毒对氯的耐受力比肠道致病菌强,甲型肝炎病毒对氯消毒需浓缩3倍,游离氯浓度维持在1mg/L。

5.不同处理级别对病毒的影响

一级:是物理过程,以过滤、除渣、初级沉淀除去沙粒、碎纸、塑料袋及纤维状固体废物为目的,所以去除效果很差,约去除30%

二级:是生物处理方法,是生物吸附、生物降解和絮凝沉降作用过程,以去除有机物、脱氮和除磷为目的,同时对污水中病毒的去除率较高,病毒去除率90%—99%。

三级:是微生物处理后的深度处理,有生物、化学及物理的处理过程,它包含絮凝、沉淀、过滤和消毒过程,进一步去除有机物、脱氮和除磷。可使病毒的滴度常用对数值下降4—6。

第二章

1.古菌的分类★

按古菌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性,可分为三大类型:①产甲烷菌②嗜热嗜酸菌③极端嗜盐菌

古菌域分为:(1)泉古生菌门:极端嗜热、嗜酸,代谢硫

(2)广古生菌门:产甲烷菌、极端嗜盐菌、热原体、古生硫酸盐

还原菌、嗜热嗜酸菌

2.古菌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在极端恶劣环境中生活的极端微生物,对极端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需要性。 目前已有开发应用极端的嗜碱微生物的碱性酶用于生产洗衣粉。 产甲烷菌可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厌氧消化处理。 从嗜高温菌体内提取的Taq DNA酶应用于PCR技术中,使体外扩增DNA成为可能。

3.细菌的形态与大小、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特点★

细菌的大小以微米计

细菌的细胞结构

一般结构: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质及其内含物、细胞核质

特殊结构:芽孢、鞭毛、荚膜、粘液层、菌胶团、衣鞘以及光合作用层片

细胞壁:包围在细菌体表最外层的、坚韧而有弹性的薄膜。它约占菌体质量的 10%~25%。

结构:分为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见下面

功能:(1)保护细胞免受外力损伤(2)维持细菌的细胞形态(3)阻挡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4)使某些细菌具有致病性及对噬菌体的敏感性(5)为鞭毛提供支点,使鞭毛运动 细胞质膜: 结构:由上下两层致密的着色层,中间夹一个不着色层组成,不着色层由具有正、负电荷,有极性的磷脂双分子层组成(加入甾醇可提高其稳定性),是两性分子,亲水基朝着内、外表面的水相,疏水基在不着色区域,蛋白质主要结合在膜表面,膜表面蛋白质还带有多糖,蛋白质位置不固定,使细胞质膜成为一个流动镶嵌的功能区域。

功能:(1)维持渗透压,选择透过性(2)细胞质膜上有合成细胞壁和形成横膈膜组分的酶(3)膜内陷形成中间体含有细胞色素,参与呼吸作用(4)多种酶在细胞质膜上进行物质能量代谢(5)为鞭毛提供附着点

4.细菌的培养特征(见书P50)

(1)在固体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2)在明胶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3)在半固体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4)在液体培养基中的培养特征

5.细菌物理化学性质与污水生物处理的关系(P55)

(1)细胞质的多相胶体性质决定细菌在曝气池中吸收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速度。

(2)细菌表面解离层S或R型决定悬浮液的稳定性,即决定其在沉淀池中的沉淀效果

(3)比表面积的大小决定其吸附污染物的能力及与其他微生物的竞争能力 (4)细菌的带电性与它吸附吸收污水有机污染物的能力,与填料载体的结合能力有关,还与絮凝沉淀性能有关 (5)密度和质量与其沉淀效果有关

细菌的物理化学特性是由其遗传性决定的,当处理效果差时,人们通常采用絮凝剂和沉淀剂,适当调节PH,改善活性污泥的沉淀性能,增强处理效果。

6.革兰氏染色的机制和步骤

机制:等电子学说、渗透学说、化学学说

步骤:涂片固片—单染和吸干—媒染—脱色—复染

7.叙述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细胞壁的结构和特点★(P42)

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较厚,结构较简单,含大量肽聚糖、独含磷壁酸、少量蛋

白质和脂肪,不含脂多糖,脂肪含量低。

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较薄,结构较复杂,分外壁层和内壁层,外壁层分三层,最外层脂多糖,中间磷脂层,内层脂蛋白,内聚层肽聚糖,不含磷壁酸。含极少肽聚糖,独含脂多糖,不含磷壁酸。

8.蓝细菌特点

有的为单细胞,呈杆状或球状。蓝细菌的直径约1~10μm,长度不等。有的有多个细胞粘结而成,呈丝状,其菌丝直径约1~12μm,长5~500μm。又如色球蓝细菌属为单细胞个体或群体,群体种类在细胞壁外分泌果胶类物质构成胶质鞘膜,彼此融合形成大的胶团。属原核生物,有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质膜、在细胞内有拟核或核质,核糖体、羧酶体、类囊体、藻胆蛋白体、藻蓝素、糖原颗粒、脂质颗粒及气泡。在呈丝状的蓝细菌中,有些丝状体无分支,能产生专化的静息细胞或异形胞,静息细胞比营养细胞大,它萌发释放运动的细胞群,异形胞有折射性的末端颗粒和厚的外壁,它是固氮的部位,可固定大气中的氮。另一些蓝细菌的丝状体有分枝,如单岐蓝细菌属。蓝细菌因有气泡,调节浮力,可以垂直上下游动。繁殖通过二分裂,出芽,断裂、多重分裂或从无柄的个体释放一系列顶生细胞进行繁殖;对极端环境有极强耐受力,因此分布很广。

9.放线菌的形态、特点以及分类

放线菌的菌体有纤细的,长短不一的菌丝组成,菌丝分支为单细胞,在菌丝生长过程中,核物质不断复制分裂,然而细胞不形成横膈膜,也不分裂,而是无数分支的菌丝组成很密的菌丝体

分类:游动放线菌属、弗兰克氏菌属、红球菌属、诺卡氏菌属、链霉菌属。 补:红螺菌:属于光能异养型,作用是不受氧气控制,用于高浓度的有机污水处理。 第三章

1.原生动物一般特征

①原生动物是动物中最原始、最低等、结构最简单的单细胞动物。

形体微小,在10~300μm之间,在光学显微镜下才可看见,微生物学把它归入微生物范畴。原生动物为单细胞,没有细胞壁,有细胞质膜、细胞质,有分化的细胞器,其细胞核具有核膜,故属真核微生物。有独立生活的生命特性和生理功能,如摄食、营养、呼吸、排泄、生长、繁殖、运动及对刺激的反应等。上述各种功能是由相应细胞器执行,如胞口、胞咽、食物泡、吸管是摄食、消化、营养的细胞器,收集管、伸缩泡、胞肛是排泄的细胞器,鞭毛、纤毛、伪足是运动和捕食的细胞器,眼点是感觉的细胞器。可见有些细胞器执行多钟功能,如伪足、鞭毛、纤毛、刚毛既能执行运动功能,又能执行摄食功能。甚至还有感觉功能。 ②营养类型可分为全动姓营养,植物性营养,腐生性营养。

全动性营养:是原生动物以其他生物(如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藻类、比自身小的原生动物和有机颗粒)为食。绝大多数原生动物为全动性营养。 植物性营养:是有色素的原生动物,如绿眼虫、衣滴虫和植物类似,在有光照的条件下,吸收CO2和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供自身营养。

比较项目 载体蛋白 运送速度 物资运送方向 平衡时内外浓度 运送分子 能量消耗 运送前后溶质分子 载体饱和效应 与溶质类似物 运送抑制剂 运送对象距离 单纯扩散 无 慢 由浓到稀 内外相等 无特异性 不需要 不变 无 无竞争性 无 促进扩散 有 较快 由浓到稀 内外相等 特异性 不需要 不变 有 有竞争性 有 主动运输 有 快 由稀到浓 内部高 特异性 需要 不变 有 有竞争性 有 基因转位 有 快 由稀到浓 内部高 特需要异性 需要 改变 有 有竞争性 有 ??H2O、CO2、O2 SO2PO24、4 甘油、乙醇 糖类 氨基酸、乳糖 葡萄糖、果糖、 嘌咛 Na? 11.发酵、厌氧呼吸和好氧呼吸的区别

发酵:指在无外在电子受体时,底物脱氢后产生的还原力[H]不经呼吸链传递而直接交给某一内源性中间产物接受,以实现底物水平磷酸化产能的一类生物氧化反应。此过程中有机物仅发生部分氧化,以它的中间代谢产物为最终电子受体,释放少量能量,其余能量保留在最终产物中。

好氧呼吸:是有外在最终电子受体O2存在时,对底物的氧化过程,它是一种最普遍和最重要的生物氧化方式,其特点是按常规方式脱氢,经完整的呼吸链传递氢,同时底物氧化释放出的电子也经过呼吸链传递给O2,O2得到电子被还原,与脱下的H结合成H2O,并释放出能量(ATP)

无氧呼吸:又称厌氧呼吸,是一类电子传递体系末端的受氢体为外源无极氧化物的生物氧化。这是一类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产能效率较低的特殊呼吸。其特点是底物按常规脱氢后,经部分电子传递体系递氢,最终有氧化态的无机物受氢。

12.怎样检测水体是否受粪便污染

只需检测水中的大肠埃希化菌 (1)鉴别培养基法:

将水样滴到含乳糖的远藤氏培养基上(接种水样细菌),一段时间后,若出现深紫红色,有金属光泽的菌落,则说明水样被粪便污染了。 (2)VP试验

二乙烯可与蛋白胨水解出的精氨酸起作用,生成红色化合物,大肠埃希化菌的VP试验呈阳性,气肠杆菌VP试验呈阳性,若水样呈阴性,则被污染。 (3)甲基红试验 向水样中加入甲基红,由于大肠埃希化菌的混合酸发酵产酸,使培养基PH下降,若水样呈红色,则被污染。 (4)提高温度法

将水样加热至44.5度摄氏度,并保温24h,若水样中仍有细菌发酵乳糖产酸产气,则说明水样中有来自粪便的耐热性大肠菌群,从而被污染。

第五章

1.微生物生长曲线、细菌生长四个阶段特点以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细菌生长曲线: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数量又少变多,达到高峰后又有多变少甚至死亡的变化规律。 细分分为:停滞期、加速期(可归入停滞期)、对数期、减速期(可归入静止期)、静止期、衰亡期。 停滞期:细菌不立即生产,经一段适应期才能在培养基中生长繁殖,有些适应的,

细胞物质开始增加,细菌总数基本尚未增加,有些不适应的会死亡,细菌数会略有减少,适应的细菌生长到一定程度便开始细胞分裂,进入加速期,此时,细菌生长繁殖速率逐渐加快。

对数期:细胞代谢活力最强,合成新细胞的速率最快,细菌生长旺盛。

静止期:由于对数期细菌生长繁殖迅速,消耗大量营养,代谢物大量积累对菌体

本身产生毒害,PH/氧化还原电位均有所改变,溶解氧供应不足,使细菌生长速率逐渐下降甚至到零,死亡率渐增。

衰亡期:营养物质被耗尽,细菌自身溶解,细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有毒的代谢物,

会抑制细菌生长繁殖。死亡率增加,活菌数减少,甚至死菌数大于新生菌数。

应用:①常规活性污泥法:利用生长速率下降阶段的微生物(减速期、静止期) ②生物吸附法 :利用生长速率下降阶段的微生物(静止期)

③高负荷活性污泥法:利用生长速率上升阶段的微生物(对数期)和生长

速率下降阶段的微生物(减速期) ④延时曝气法:有机物含量低,其BOD5与CODcr的比值小于0.3(衰亡期)

2.在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延滞期(停滞期),在生产上如何缩短延滞期?★

原因:有些细胞产生适应酶,细胞质开始增长,但细菌总数尚未增加,有些细胞不适应新环境而死亡,故细菌数会略有减少,等适应细胞开始分裂,则进入第二阶段加速期,细菌总数有所增加。

措施:①接种量要适中②选用对数期的群体菌③营养和环境条件要适宜

3.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方法

(1)测定微生物总数:测定微生物总量的方法有细胞数的测定、细胞生物量的测定。

其中微生物细胞总数的测定:

a.计数器直接计数 b.电子计数器计数 c。染色涂片计数 d。比浊法测定细菌悬液细胞数

(2)测定活细菌数:

a.稀释培养计数 b.过滤技术 c.菌落计数

(3)计算生长量:计算生长量关键要测得细胞质量。 测细胞质量方法有:

a.测细胞干重法 b.测细胞含氮量确定细胞浓度 c.测定DNA算出细菌浓度 d.生理指标法

4.微生物生存因子(只需掌握温度、PH、溶解氧)

(1)温度:嗜冷菌(5-10度)、嗜中温菌(大多数)(25-40)、嗜热菌(50-60)、嗜超热菌(70-105)

(2)PH :大多数细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的最适PH为6.5—7.5,氧化硫硫杆菌和极端嗜酸菌最适PH为3,放线菌最适PH为7—8,酵母菌和霉菌最适PH为3—6,曝气池PH维持在7左右,堆肥PH为5—8,初期PH下降至5以下,然后上升至8.5,成熟堆肥PH在7—8之间。

(3)氧化还原电位:

好氧微生物:Eh为+300~+400mV,达到+100mV以上才能生长。

兼性厌氧微生物:+100mV以上为好氧呼吸,+100mV以下为无氧呼吸。 专性厌氧细菌:Eh为-200~-250mV

专性厌氧产甲烷菌:Eh为-300~-400mV 好氧活性污泥法:+200~+600mV 二沉池:Eh为-89mV

(4)溶解氧:曝气池中DO浓度维持在3~4mg/L

(5)太阳辐射:380~760nm可见光

(6)活度与渗透压:aw在0.95—0.99:大多数生长最好;在0.60—0.65:大

多数停止活动

生理盐水渗透压:pNaCL=8.5g/L

(7)表面张力:一般培养基:(4.5~6.5)×10?4N/m

5.微生物培养方式,区别★

分批培养:将一定量微生物接种在一个封闭的、盛有一定体积液体培养基的容器 内,保持一定的温度、PH、和溶解氧量,微生物在其中生长繁殖。 连续培养:分为恒浊连续培养和恒化连续培养

恒浊连续培养:使细菌培养液的浓度恒定,以浊度为控制指标的培养方式。 恒化连续培养:维持进水中的营养成分恒定,以恒定流速进水,以相同流速流出 代谢物质,使细菌处于最高生长速率状态的培养方式。

区别:分批培养系统封闭,营养物质量一定,微生物完成一个生长周期 连续培养不断补充营养物质,排除代谢物质,微生物一直处于旺盛生长状态。

补:为什么污水处理系统可以看作连续培养?

6.怎样获得细菌生长曲线

以细菌对数或细菌干重为纵坐标,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

7.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关系、体现、举例说明★

(1)竞争关系:指不同的微生物种群在同一环境中,对食物等营养、溶解氧、

空间和其他共同要求的物质互相竞争,互相受到不利影响。

例:好氧生物处理中,当溶解氧或营养成为限制因子时,菌胶团细菌和丝状细菌表现出明显的竞争关系;在厌氧消化罐内的硫酸盐还原菌和产甲烷菌争夺H2 (2)原始合作关系:指两种可以单独生活的生物共存与同一环境中,相互提供

营养及其他生活条件,双方互为有利,相互收益。

例:固氮菌固定的氮为纤维素分解菌提供氮源,纤维素分解菌分解纤维素的产物

有机酸被固氮菌用作碳源和能源;炼油厂废水中含有酚、H2S、氨等,系统

?中食酚细菌为硫细菌提供碳源,硫细菌氧化H2S为SO24,为食酚细菌提供

硫元素。天然水体、污水生物处理及土壤中的氨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氧化塘中的细菌和藻类。

(3)共生关系:指两种不能单独生活的微生物共同生活于同一环境中,各自执

行优势的生理功能,在营养上互为有利而所组成的共生体。

例:地衣是藻类和真菌形成的共生体;原生动物中纤毛虫类、放射虫类、有孔虫

类与藻类共生;藻类与水螅共生成绿水螅。

(4)偏害关系:共存于同一环境的两种微生物,甲方对乙方有害,乙方对甲方

毫无影响。一种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一些代谢产物,其中有的产物对一种微生物生长不利,或者抑制或者杀死对方。

例:乳酸菌产生乳酸使PH下降,抑制腐败细菌生长;海洋中红腰鞭毛虫产生的

代谢产物会毒死其他生物;青霉菌产生青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有致死作用;多年芽孢杆菌产生多粘菌素杀死革兰氏阴性菌。

(5)捕食关系:有的微生物不是通过代谢产物对抗对方,而是吞食对方,这种

关系称为捕食关系。

例:原生动物吞食细菌、藻类、真菌等,大原生动物吞食小原生动物,微型后生

动物吞食原生动物、细菌、藻类、真菌等微生物。裂口虫喜欢捕食周毛虫属。 (6)寄生关系:一种生物需要在另外一种生物体内生活,从中摄取营养才得以生长繁殖,这种关系称为寄生关系。前者为寄生菌,后者为寄主。

8.菌种的保藏方法★

(1)定期移植法

(2)干燥法

(3)隔绝空气法

(4)蒸馏水悬浮法

(5)综合法

9.灭菌的概念方法和消毒的概念方法及二者的区别

灭菌:是通过超高温或其他的物理、化学方法将所有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有的芽

孢或孢子全部杀死的过程。

方法:

①干热灭菌法:指干燥环境进行灭菌的技术,分为

a.火焰灭菌法:该方法灭菌迅速、可靠、方便,适合于耐火材料,不适合药品灭菌。

b.干热空气灭菌法:适用于耐高温玻璃、金属制品及不允许湿热空气穿透的油脂

和耐高温粉末。

②湿热灭菌法:是指用饱和水蒸汽、沸水或流通蒸汽进行灭菌的方法,以高温 高压水蒸气为介质,由于蒸汽潜热大,穿透力强,容易使蛋白质变性或凝固, 最终导致微生物死亡。较干热灭菌法效率高。

消毒:用物理、化学方法杀死致病菌(有芽孢和无芽孢的细菌),或是杀死所有

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一部分芽孢。

方法:煮沸消毒法、巴斯德消毒法,消毒效果取决于消毒时的温度和消毒时间

10.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引起PH改变的原因有哪些?在实践中如何保证微生物处于较稳定的和合适的PH环境中?☆

原因:①培养基自身的改变(水分、温度的影响)②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当竞争较激烈时有些细菌会产酸、产碱)③代谢产物的作用(如乳酸菌产生乳酸、不少细菌代谢过程中产生柠檬酸)

措施:在运行前和运行期间都要注意加入缓冲性溶液

第六章

1.遗传与变异的物质基础

DNA

2.DNA结构与复制形式

结构:两条多核苷酸链彼此互补并排列方向相反的,以右手旋转的方式围绕一根主轴而互相盘绕形成的,具有一定空间距离的双螺旋结构。每条核苷酸链均有四种碱基:腺嘌咛(A)、鸟嘌咛(G)、胞嘧啶(C)、胸腺嘧啶(T),A与T,C与G。

复制形式:半保留的自我复制。

3.什么是密码子

RNA中每相邻的三个核苷酸编成一组,代表一个氨基酸的核苷酸序列。

4.变异的实质

基因突变即微生物的DNA因某种因素而引起的缺失、置换或插入,改变原有的碱基排序,从而引起后代表现型改变。

5.变异的类型(概念)

自发突变:在某种微生物的自然条件下,没有人工参与。

诱发突变:利用物理或化学因素处理微生物,促使DNA结构发生改变。

6.基因重组的形式概念

基因重组:两个不同性状个体细胞的DNA融合,使基因重新组合,从而发生遗传变异,产生新品种,成为~。可通过杂交、转化、转导。

7.基因工程概念及操作步骤★

基因工程:在基因水平上的遗传工程。 操作步骤:

①先从供体细胞中选择获取带有目的的基因的DNA ②将目的DNA的片段和质粒在体外重组 ③将重组体转入受体细胞 ④重组体克隆筛选和鉴定

⑤外源基因表达产物的分离提纯

8.PCR技术

是DNA不需要通过克隆而在体外扩增,短时间内合成大量DNA片段的技术

应用:采集土壤和水中的微生物DNA,通过PCR可鉴定其微生物;研究特定环境中微生物区系的组成结构,分析种群形态;检测环境中的特定微生物,如致病菌和工程菌。

9.基因工程和PCR技术在环境工程中有何实践意义

在环境保护方面利用基因工程获得了分解多钟有毒物质的新型菌种。若采用这种多功能的超级细菌可望提高废水生物处理效果。并在废水生物处理模拟实验中也取得一些成果。PCR技术广泛运用于法医鉴定、医学免疫、环境监测方面。 第七章

1.生态系统、生物圈、生态平衡概念

生态系统: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由生物和它们的生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组成的自然体。

生物圈:地球陆地以上及海面以下个10KM的范围,包括岩石圈、土壤圈、水圈和大气圈内所有生物群落和人及他们生存环境的总体。是所有生态系统总和。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长期处于稳定状态,即使有外来干扰也能通过自身调节恢复到原来的稳定状态。

2.土壤的生态系统特点★

①营养:含大量动物和植物残体,植物根系分泌物,,还有人和动物排泄物,

含丰富无机元素和微量元素

②PH:3.5~8.5

③渗透压:0.3~0.6MPa

④氧气和水:氧含量比大气少,7%~8%,排水通常的土壤:土粒50%,空气10%,水40%。

⑤温度:保温性较强

⑥保护层:使土壤中微生物免收阳光中紫外照射而死。

3.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分布

见书

4.土壤生物恢复技术★

利用土壤中天然的微生物资源或人为投加目的菌株,甚至用构建的特异降解功能菌投加到污染土壤中,将滞留的污染物快速讲解和转化,恢复土壤天然功能。 关键:

(1)微生物种:①土著微生物用得较多,具有经济性,但效果较差②选育优势菌种,经扩大培养接种到污染土壤中。较易实施,收效快效果好③构建工程菌并接种,这种方法有不相容性。

(2)微生物营养:通过试验确定适宜营养元素比例。一般:土壤微生物碳氮比:25:1、污水好氧生物处理的BOD5:N:P=100:5:1

(3)溶解氧:用鼓风机向地下鼓风,使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好氧分解有足够的氧量。

(4)微生物环境因子:适量的水、PH、和温度。

5.空气生态条件及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方法

生态条件:紫外辐射较强、较干燥、温度变化大、缺乏营养。 检测方法: 固体法:

①平皿落菌法:将营养琼脂培养基融化后倒入直径90mm无菌平皿中制成平板,暴露空气5-10min,盖好皿盖,置入培养箱培养48h。 ②撞击法:以缝隙采样机为例,用吸风机将含菌空气以一定流速穿过缝隙而被抽取到培养基平板上。

③过滤法:利用无菌水过滤空气,将空气中微生物截留在水中,空气得到净化。 液体法:

用于测定空气中浮游生物。将一定体积含菌空气通过无菌蒸馏水或无菌液体培养基中,依靠气流洗涤和冲击使微生物均匀分布在介质中。 ★空气污染的指示菌以绿色链球菌为最合适

6.水体自净概念

河流接纳一定量的有机污染物,在物理的化学的和水生物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后得

到净化,水质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和状态。

7.什么是水体富营养化?为什么引起,后果,评价,控制★

概念:由于某些因素,尤其人类将富含N、P的污水排入湖泊河流和海洋,使上述水体N、P过剩,促使藻类过量生长,使淡水水体发生水华,使海洋发生赤潮。 评价方法:①观察蓝细菌和藻类等指示生物②测定生物现存量③测定原初生产力 ④测定透明度⑤测定N、P等导致富营养化物质 控制:①控制N、P等营养物进入水体

②物理方法治理:引入合适水源,稀释污染水体,在深水湖泊或水库中设

法排除深层污水,湖泊中采用机械曝气或用微滤机去除浮游动物和藻类 ③化学方法:采用化学物质如CuSO4等来控制藻类生长,采用氧化剂除臭 ④生物防治:利用遗传工程改造微生物 ⑤生态防治:放养鱼类,种植水生高等植物

⑥综合防治:富营养化是由多钟原因形成的,污染源复杂,营养物质去除

难度大,因而采用多钟方法。

8.水体污染生物指标

P/H指数:P代表光能自养型微生物,H代表异养型微生物,两者比值,反映水体污染和自净程度。刚被污染,指数下降,自净过程中指数上升,最后恢复原有水平。

氧垂曲线:即溶解氧下降曲线,刚被污染时,P/H指数下降,光合作用强度小,溶解氧浓度差异变小。

第八章

1.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硝化作用:氨基酸脱下的氮,在有氧条件下,经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作用转化

为硝酸。

反硝化作用:反硝化菌在缺氧条件下,还原硝酸盐,释放氮气和氨的过程。 硝化作用对环境的影响:硝化作用产生的硝酸盐流入地下水后关系到饮用水安全,进入地表水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反硝化作用对环境的影响:

2.硫化反硫化作用

硫化作用:在有氧条件下,通过硫细菌将硫化氢氧化为单质硫,进而氧化为硫酸。 反硫化作用:土壤、水体处于缺氧状态时,硫酸盐、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和次

硫酸盐在微生物还原作用下形成硫化氢。

3.铁循环

自然界中铁以无机铁化合物和含铁有机物两种状态存在,无机铁化合物多为二价亚铁和三价铁,二价亚铁易被植物微生物吸收作用,转变为含铁有机物,三者互

相转化。

第九章

1.活性污泥组成,菌胶团和原生动物的作用★

组成:多种多样的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与污水中有机和无机固体物质混

凝交织在一起,形成絮状物。

菌胶团作用:①有很强的生物絮凝、吸附能力和氧化分家有机物能力

②对有机物的吸附和分解,为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提供良好生存环境。

③为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提供附着栖息场所。 ④具有指示作用

原生动物作用:①指示作用 ②净化作用

③促进絮凝作用和沉淀作用

2.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概念、工艺流程、区别、主要参数,优缺点★

活性污泥法: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

有机污染物。

工艺流程:①在有氧条件下,絮凝性微生物吸附废水中有机物 ②水解性细菌水解大分子有机物为小分子有机物,同时微生物合成自

身细胞。污水中有机物直接被细菌吸收,分解,其中间代谢物被另一群细菌吸收,进而无机化。

③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吸收吞食未分解彻底的有机物及游离细

菌。

生物膜法:由多种多样的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粘附在生物滤池滤料上或

粘附在生物转盘盘片上的一层粘性薄膜状的微生物混合群体。

工艺流程:①上层生物膜中的生物膜生物和生物膜面生物及微型后生动物将污水

中大分子有机物水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同时生物膜生物吸附溶解性有机物和小分子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构建自身细胞。

②上层生物膜代谢产物流到下层,被下层生物膜生物吸收,进一步分

解为CO2和H2O。

③老化生物膜和游离细菌被扫除生物吞食。

活性污泥法优点:①效率高,效果好②适用范围广③方法成熟

缺点:①成本高,管理较复杂,易出现污泥膨胀现象②产生大量剩余

污泥,需要进行污泥无害化处理。

生物膜法优点:①对污水水质水量变化适应性强,管理方便,不会出现污泥膨

②微生物世代时间长,生物相对更丰富稳定,剩余污泥少

③能够处理低浓度废水

缺点:①生物膜载体增加了系统投资②效率比活性污泥法低③微生物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cc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