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助人行为研究报告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09-11 03:5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课 程 实 践 报 告

题目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生助人行为研究 专业 车辆工程 班级 车辆工程班 成员 黄通尧 陈 卓 吉 祥 杨 懿 漆潇云 侯宇凡 杨 帆 王 博 李立进 白逸飞 杨梁山 陈本均 高 鹏 李 章 周世杰 闫志强 杨晓川

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部

1.绪论

1.1研究综述

影响助人行为的因素很多,既有外部因素的作用,也有内部因素的作用;既有情境因素的作用,也有个体因素的作用。一直以来,学术界对于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尚未能形成一致的系统的结论。西方许多心理学家对助人行为的研究着重于探讨和验证外部情境因素对个体助人行为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忽略了个体的认知等内部因素的影响作用,且研究多集中于儿童和中学生,对大学生的助人行为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根据以往研究中得到的一些结论,拟对大学生助人行为的认知及人格特征等内部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以及一些社会现象进行深入探讨。

2.研究问题和研究设计

2.1 研究的问题

从以往的研究中不难发现,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旁观者干预方面,只考虑单一的情境因素的影响,忽视了个人特征的差异,后期的研究虽然涉及到了许多领域,包括社会认知、情感、动机等方面,但我们知道,助人行为不仅仅受外部情境的影响,还要受到内部特征的影响,单一因素即使很重要,也难全面、准确的解释和预测助人行为。

综观以往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在实验室中设置假设情境来考察助人行为,假设情境尽管接近于真实,但还是要受到一些规范的约束,使被试不能自然地呈现真实的行为。而且大部分样本是短时间从特创的情境中获得的,这使它在实际生活中的代表性受到影响。所以,对于助人行为的研究方法还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对于自我概念与助人行为的关系研究相对来说还比较少,有研究者只从理论上作了初步的探讨,如侯积良提出自我概念影响助人行为。他认为如若个体认为自己是个乐善好施的人,那么就会很自然地要求自己继续做好事;如果个体认为自己助人仅是为了获得奖赏或逃避威胁,在很多有助人机会的情况下,个体也可能选择不提供帮助(侯积良,1991)。作者认为,自我概念作为人格结构的主要方面之一,影响到个体的各种行为与心理状态,所以自我概念与助人行为存在一定的关系。但究竟关系如何,本研究试图进行尝试性探究。对于一些社会现象,我们也进行以一些尝试性研究,给出

了一些浅薄的解释。

立足于以往研究的不足,我们提出本研究的设想:通过访谈、开放式问卷等方法,编制大学生助人行为问卷,研究大学生的助人行为。从而为我们从更广阔的角度理解大学生助人行为的发展提供另一种思路。 2.2 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访谈法、问卷法调查大学生对于助人行为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大学生助人行为调查表,调查当代大学生的助人行为水平;

通过对大学生助人行为的调查,对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对当代大学生助人行为的特点和差异性进行探讨。通过对高校大学生助人行为的调查,探讨不同类别的大学生助人行为的差异情况。 2.3 研究内容

(1)编制适合的大学生助人行为量表

(2)探讨大学生助人行为的特征,比较其在专业、生源地、家庭情况等因素上的差异性与一致性。

(3)探讨大学生助人行为与道德感之间的关系。 (4)探讨社会中的助人行为是否能代表社会道德水平 2.4 研究假设

针对前面提出的问题,本研究提出的假设是:

假设1:不同性别、专业、年级、生源地、家庭情况的大学生在助人行为、助人水平上得分有差异。

假设2:社会中好的和不好的各种社会现象,都不能直接说明社会道德的水平高低。 假设3:大学生的助人行为和道德价值观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2.5 研究步骤

(1)编制大学生助人行为自评问卷。

(2)对自编的助人行为问卷实施预测,回收问卷经检验、调整、修改后形成正式问卷。 (3)采用修改后的助人行为正式问卷正式施测。

(4)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验证假设是否成立。 (5)进行情景实验,用以佐证实验结论。

3.大学生助人行为调查

3.1 研究目的

通过自编大学生助人行为调查问卷,考察大学生的助人行为特征,并且考察不同类别的大学生的助人行为是否存在着差异。 3.2 大学生助人问卷的编制与预测 3.2.1 预测被试

参加预测的被试:向内蒙古农业大学大一机电院学生发放问卷100 份,回收有效问卷83 份,回收率为83%。 3.2.2

参加正式问卷调查的被试:随机抽取内蒙古农业大学学生共400人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62份,回收率90.5%

3.2.2 大学生助人行为预测问卷的编制过程 (1)预测问卷题项的收集与修订

向内蒙古农业大学机电学院大一新生共发放开放式问卷100 份,回收有效问卷83 份,回收率为83%。开放式问卷设定三个问题:1:“你认为一个乐于助人的大学生应该具备那些品质”; 2:“你认为一个善于为别人着想、乐于助人的大学生有哪些具体行为表现”;3:“你认为一个自私自利、只顾及到自身利益的大学生有哪些具体行为表现”。这些开放式问题是为了收集大学生关于助人行为的具体表现以及对于助人主义的观念或者理解。将收集到的有关助人行为表述进行整理归纳,得到22个题项。经过与心理学专业的同学反复商讨,将具有重复、歧义或者社会称许性的题项删除,最后得到一个关于大学生助人行为的初步自评问卷,该问卷包含20个题项。

(2)预测问卷的施测与结果分析

将初步编制的大学生助人行为自评问卷实施预测,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题项表述与

自己相符合的程度,问卷中正向题和反向题交叉出现,问卷采用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七点计分,正向题得分越高,表示助人水平越高,反向题反之。在实施预测以前,先请几位非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对助人行为自评问卷进行试测,试测主要收集大学生对问卷项目表述的理解、填写问卷所需要的时间等信息。几名被试表示对绝大多数项目均可以理解,而整个问卷的填写也一般均可在10分钟以内完成。试测后对个别表述不清的项目再进行修订,形成含有20个题项的预测问卷。 3.3 大学生助人行为正式问卷的调查 3.3.1 正式问卷的形成

根据预测的效果和数据分析,并对问卷进行仔细修改,接受心理学专家的建议,对指导语和题项的表达进行修订,最后形成一个有6+22+10个题项的关于大学生助人行为的自评及调查问卷.问卷第二部分采用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七点计分,正向题得分越高,表示助人水平越高,反向题反之。 3.3.2 被试

参加正式问卷调查的被试:随机抽取内蒙古农业大学学生共400人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62份,回收率90.5%

参加正式问卷调查的有效学生被试基本情况(N=362) 属性 性别 专业 是否独生子女 有无宗教信仰 家乡所在地 分类 男 女 理科 文科 是 否 有 无 城市 人数 198 164 238 124 170 196 62 300 129 百分比 54.7% 45.3% 65.7% 34.3% 46.0% 54.1% 17.1% 82.9% 35.6%

父母最高文化程度

乡镇农村 高中及以上文化 初中及以下文化 233 214 148 64.4% 59.1% 40.9% 参加正式问卷调查的有效学生被试第二部分答题情况(N=362)27 因子1 1 6 15 17 20 21 22 23 24 26 27 平均值 公德 5.70 6.12 5.63 4.98 6.42 6.18 5.86 5.79 5.23 5.67 5.84 5.81 因子2 2 3 7 10 28 29 33 利己 2.16 3.22 1.73 2.35 2.63 2.33 2.87 2.47 因子3 4 9 25 34 美德 4.55 6.16 4.32 4.41 4.86 因子4 12 18 19 30 集体 6.15 4.46 5.92 6.19 5.68 因子5 11 13 32 协调 5.58 4.13 4.51 4.74 (由于5、8、14、16、31 题与其他选题有重合或答题情况并非合理,故删去不记入答题情况)

参加正式问卷调查的有效学生被试第三部分答题情况(N=362) 选项 题号 A 26.3% 7.7% 57.1% 62.7% B 47.2% 33.9% 21.2% 37.3% C 18.3% 42.3% 12% D 8.2% 16.1% 8.7% 第一题 第二题 第三题 第四题

第五题 第六题 第七题 第八题 第九题 第十题 3.4 结果和讨论

3.4.1道德因子的综合评估

42.8% 8% 56.2% 72.1% 6.4% 22.7% 22.6% 35.5% 11.8% 17.6% 12.3% 46.2% 21.3% 42.6% 32% 10.3% 62% 27.2% 13.3% 13.9% 19.3% 3.9%

通过对内蒙古农业大学学生道德价值观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在道德价值观各因子上得分,利己性分数最低,只有2.47分,其它各个因子上的得分均在4.5 以上,表明大学生在公德、集体性、个人美德、协调性等4个因素上均持赞同态度,而在利己性因素上持否定的态度。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是趋于积极向上的。在道德价值观各个因子上,男女大学生无显著差异。男大学生在利己、个人美德因子上的均分略高于女生,但无显著性差异。女生在公德、个人美德、集体性和协调性四个因子上的均分略高于男性大学生。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公德和利己性两个因子上的均分差异显著,非独生子女在公德上的均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在利己性因子上的均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生源地不同的学生在公德利己性两个因子上的均分差异显著,在公德因子上,有宗教信仰的学生其均分显著高于无宗教信仰的学生。

3.4.3助人行为的分类

由第三部分问卷得到的数据,将助人者大致分为4类:理性型助人者、互利型助人者、道德型助人者、无私型助人者。

理性型助人者和道德型助人者是助人行为者的典型,占实验样本的大多数。

理性型助人者认为助人行为大多出于社会责任;不需要受助者的回报,信奉规则;更倾向认为人性本恶而非善;对社会一些负面事件持客观分析态度,认为社会制度不健全导致一些令人寒心的事情发生。

而道德型助人者有些倾向理想主义,认为人性本善,相信好人好报;不太考虑事情趋向负面发展的可能性;有强烈的道德感,反对通过人脉关系获得利益。

互利型助人者在四种类型中占据少数。他们认为助人行为目的是为了获取一些切身利益,比如积累人脉关系以备不时之需;会编造理由获得他人帮助;认为付出和得到要的平衡,不奉献牺牲;对当下社会公义持负面心态,认为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无私型助人者,也在少数。他们有奉献精神,为帮助他人不计后果,是乐观、理想主义者。认为社会整体氛围较好,个别人破坏了这个氛围。

3.4.4人性究竟本善还是本恶的探求 我们在调查问卷中设计了两个问题,

1.您认为为他人提供帮助,大多是出于什么动机? 2.您认为人性的善恶本善还是本恶? A.社会责任 B.人性使然 A.先天有之 B.后天形成 C.获取利益 D.得到赞誉或心理愉悦 C.没有意见 D.徘徊其间

我们得到了很有意思的数据:

那么,我们不得不解释一下什么是助人行为是怎么形成的

1、社会生物学解释:助人行为是人的先天特性,来自我们的基因,可以遗传,目的是促进我们生存的机率。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2、社会交换理论观点:我们所做的许多事源于有收益。人们在提供帮助时,会考虑帮忙的收益和不帮的好处。所以募捐时可以向捐赠者发放小礼物,让他们为自己的爱心找到理由。礼物是外部因素,内部回报也是有的。我们都会共情,在路过一个寒风中乞讨的老爷爷时,你也会感到难过,于是去给他点钱来减少自己的难过。

3、社会规范论的观点:互惠规范,我们应当帮助对自己有善意的人。社会责任规范,社会期待人们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而不求回报。社会规范帮助受到天灾的人们得到全世界的帮助,而不会帮助自作自受的人获得他人同情。雷锋叔叔在集体主义的国家大环境熏陶下,更会有社会责任规范,从而产生助人行为。

3.4.5为什么人会见死不救

2011年10月13日下午,广东佛山某五金城内,一名2岁女童小悦悦先后被2辆汽车碾过,其间先后有18个人路过,竟无一人伸手援助,直到一位捡垃圾的阿姨呼救。

看到这则令人发指的新闻,人们不禁感到愤怒:如果说那2个司机没有人性,难道18位路人也都这么没有人性吗?社会道德已经沦丧到这种程度了吗?

对于这种事情,人们确实有理由感到愤怒。实际上,在遇到自己无法理解的事情时,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愤怒。根据心理动力学理论,这种愤怒一般是由于对某一情景不理解而产生认知失调所导致的。不过,相比于单纯的愤怒和谴责,如果我们能渐渐平静下来,尝试着去理解可能导致这一情景的原因,或许更能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下面,就让我们暂时把目光从血肉模糊的照片中移开,把情绪从拷问良知的煎熬中平复下来,从心理学角度为这种悲剧的发生提供另一种可能的解释。

必须强调的是,我从未想过要为谁辩护,也从未想过站在某个道德高度去做批判。不论是科研工作者,还是科普人士,我们要做的永远都是保持客观中立,而后陈述事实及其可能

的成因。让更多的人知道必要的信息(而不是灌输结论),并且让所有人都自己去做判断(而不是引导舆论),而且尊重所有人的声音(而不是打击异己),才是真正的科学态度。 我们在调查问卷中设计了两个相关而又具有相对性的问题,

1.案件回放:06年末,南京的彭宇好心地扶起了摔倒的老人,并把老人送进了医院,时候却被老人一口咬定是肇事者并被告上法庭,最后赔偿了4万多元的医药费。 看了有极大争议的“彭宇案”,您以后看到老人摔倒在地,还会提供帮助吗? A会 B不会 C视情况而定

让我们来看看同学们是怎么想的。

2.事件回放:2010年末,福州一位八旬老人摔倒在路边,无法自己起来,现场聚集了不少围观路人,直至老人生命终结却无一人上前施救。 看到如此悲剧,您觉得事件中的围观路人的想法是?

A彭宇前车之鉴在前,迫于社会制度的不完善,担心被老人碰瓷无处喊冤。 B旁观的人那么多,我没必要出头,这不是我的必须义务。 C其他

可这似乎得到了与上一个问题截然相反的答案,70%的同学选择了害怕被讹,而在上个问题中56%的同学选择了会出手相助。难道人们说一套做一套。又或者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比一般人高?我想不是的,我们需要探究一下助人行为的深层次因素(影响助人行为的因素) 1、助人者特征:

1)年龄与性别:(这主要是和后面因素交互一起的)

2)人格特征:具有较高的积极情绪性,共情能力和高自我效能感的人更关心他人,出现助人行为(Bierhoff&others,1991; Romer&others,1991;Krueger&others,2001 3)认知特点:分析当前情况,要不要我帮,我能不能帮阿什么的。宗教信仰会让人们更容易助人。

4)心境:与年龄有交互作用。消极心境时儿童会减少帮助,而成人会增加。这个可以拿社会交换理论解释,成人在帮助别人后得到内部回报,减少自己的消极心情。儿童还需要社会化。

而愤怒、极度悲痛(亲人死亡)是不会激发助人行为的,这种心境会产生强烈的自我关注,从而抑制了对别人的付出。(Aderman&Berkowitz,1983;Gibbons&Wickhund,1982) 不过好心情时会增加助人行为,因为助人行为可以缓解不好的心境以及维持好的心境。 2、受助者的特征:

1)性别:在受助者是女性时,男性更会伸出援手。而女性则不分性别一视同仁。 2)相似性:中国人帮中国人

3)外部特征:比如老奶奶,小妹妹,年轻力壮的小伙子 4)人格特征:看起来善良友好的人 3、情景特征:

1)在时间不紧迫时,人们更爱帮助别人。时间紧急时,人们往往注意不到需要帮忙的人。 2)在看到雷锋帮忙时,更多“雷锋”会来帮忙。

3)而如果旁观者数量增加,则会减少助人行为。著名的旁观者效应阿。

情景和性别会有交互作用,有潜在危险的情景男性更易伸出援手,而安全环境下女性更具帮助性。

我们也查询了一些文献资料,以下是关于见死不救的心理学解释。 解释1:

责任分散:三个和尚没水喝

其实此类“冷漠路人”的事件并非第一次发生。早在1964年,美国就曾经发生过一起轰动一时的案件,《纽约时报》报道:在纽约某小区,一个男人在半个小时内反复袭击一名女性,

有多达38人听到了受害人的呼救,但无一报警。后来发现报道失实,其实是有围观者报警了的。但是由于该案件情节恶劣、影响重大,且最初报道并不准确,此事在美国舆论界引起了轩然大波,甚至引起全世界心理学家的关注,并使一个概念从此深入人心——“责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即由于有他人在场,导致个体在面对紧急情境时所需承担的责任相应减少。换句话说,当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在某种程度上抱着“即使我不管,也会有其他人管”的念头时,就会出现这样的悲剧。

中国古训中早有关于“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寓言,说明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人多力量大”。可能有人会觉得所谓“责任分散”,只不过是一时一地的特殊情况罢了,然而残酷的事实表明,在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下都会出现这种让人感到痛苦和惋惜的情况。 从众效应:不确定时的选择

可能会有人有这样的猜测:是不是路人越多,遇到一个有良知而又有行动力的“活雷锋”的概率就越大?从社会心理学的经典研究结果来看,我们只能遗憾地表示无法得出这样的结论。 甚至恰恰相反,有时可能会出现人越多越没有人肯帮忙的情况。除了由于人数增加带来的责任进一步分散之外,在不确定性情境下的从众行为也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悲剧出现的可能性。 心理学家约翰?达利(John Darley )和比博?拉坦(Bibb Latane)曾经做过以下经典实验:被试在一个休息室里等待实验正式开始,突然房间里某处开始冒出浓烟,似乎有着火的迹象。如果此时只有被试一人,几乎所有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前去呼救;而如果此时被试是和其他几名伪装成实验参与者的实验助手在一起,若那些人不动,被试也很少会立刻做出反应。 另一个实验中,当被试以为自己在和一个人打电话时,如果对方癫痫发作,被试会立刻报告。但如果被试以为自己同时和几个人在打电话,当有人癫痫发作了,他就不会立刻采取措施。 在这种搞不清状况的时候,身边他人的行为是我们最好的参照物。因此大家互相都在等待那个可能会站出来的“其他人”,导致最后大家彼此参照,反而没有一个人会站出来。上万年的进化史,使得任何群居动物都具有了这种参照身边同类来做决策的本能,人类也不例外。

被试在一个休息室里等待实验正式开始,突然房间里某处开始冒出浓烟……

匿名效应:都市人的面具

但这同样无法解释此次事件中路人的表现。他们并不是站在人群中观望,而是一个个地冷漠地从受害小女孩身边走过。难道这也是责任分散或者从众效应吗?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津巴多(Philip Zimbardo)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景研究。他们把一辆外形同样抢眼的敞篷包车拉下敞篷、取下车牌分别放到繁华的纽约和西海岸城市帕洛阿尔托(Palo Alto)。

结果发现,在纽约这个繁华都市来来往往的行人就像展开了一场拆车大赛,纷纷停下来卸走车上之前的东西,甚至有的全家总动员,爸爸拆电瓶,妈妈清车厢,孩子负责后备箱。而在帕洛阿尔托这个人口稀疏的地区,实验人员的摄像头整整监视了一个星期都没有人“下手”,有一天下雨,还有人将车盖关上了。最后当津巴多不得不把车开回去时,竟然热心人报警说有人偷车。于是我们不禁要问:难道经济发达程度和道德发展水平真的是成反比么? 研究者认为,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并非是纽约的居民比帕洛阿尔托人更冷漠,而是其在长期生活情境下形成的固定行为模式。虽然当时的路人数量相当,但事实上,对于纽约这样人口密度大的城市来说,其中的居民已经习惯了长期处于“责任”高度“分散”和匿名的情景中,形成了特有的行为习惯。即使在围观人群不多时,也会由于其长期身处的社会大环境,而更容易萌生“我不做也会有其他人做”的心态。 推人及己:怎样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理解路人为何冷漠,并非几个心理学研究就可以解释的。在不了解案情的情况下,这些不同背景的研究更不足以替他们的行为做辩护。但是,如果相信路人冷漠的背后并非因为他们冷酷无情,而是责任分散、匿名和从众导致的旁观者效应,就能在以后出现类似情况时采取相应措施增加施救的可能性。

所以,当你遇到危险时,如果希望尽快得到周围人帮助,可以遵循以下建议:

1 当自己需要帮助时,一定要让周围人明白情况。不明确地指出自己遇到了困难,路人很难判断到底是小两口斗嘴还是遇到坏人,是受伤了还是本来就腿脚不好,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还是迷路的老人。

2 明确责任,让人产生责无旁贷的感觉。明确责任时首选穿制服的,比如警察、解放军,因为他们的制服会产生身份上的约束,赋予他们更多的责任。还可以考虑和自己相似的人,他

们更容易产生同情心。即使这样的人都没有,喊“大哥,抓小偷啊!”也比只喊“抓小偷啊!”更好,同时注视着对方的眼睛进行目光交流,或者触碰对方身体请求帮助,更容易让对方无法回避本应承担的责任,出手相助。

3 作为生活在拥挤的都市中的路人,不要总是用别人作为自己的参照物,无论是衡量现在的行为、态度,还是经济地位和生活水平。多一份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感,不要继续做一个生活的看客。 参考资料

The Kitty Genovese Murder and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Helping: the parable of the 38 witnesses Zimbardo, P. (2007). Sunday's Surprise Arrests. The Lucifer Effect:Understanding How Good People Turn Evil (p. 24). New York: Random House.

西奥迪尼, 罗伯特 (2001). 社会认同. 影响力 (p. 137).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大学生助人行为实验

实验一:借饭卡

小组成员分组进行在各食堂进行模拟实验,调查各食堂同学年级大概分布,以此进行针对性实验获得均匀数据。调查人次3~5人。由于小组成员基本为男生,调查成员性别也是实验变量之一,则得到的数据反馈可能有偏颇。

实验二:在上学途中假装崴脚,搭同路同学顺风自行车

分为两个部分,由女生及男生分别进行实验(由于女生人数较少,需要女生更多的配合),实验对象应包含男性与女性,实验变量为:男同学对女同学的帮助,男同学对男同学的帮助,女同学对男同学的帮助(估计比较困难),女同学对女同学的帮助。 实验三:丢东西

在路上走着,从口袋掉出东西,看身后同学是否及时提醒或捡起送还。 实验四:丢钥匙

将钥匙丢在草丛中,告诉过往的路人自己在草丛中不慎丢失了钥匙,望其帮忙寻找。

助人行为实验数据分析:

整体实验成功率在70%左右,与年级和地域无太大关系,大三大四同学的助人行为比率稍低。

被实验人数为2人以下时,成功率在90%以上,而当被实验人数在3人以上时,成功率下降至64%,遇到被试人数在5人以上的几个例子里,实验无一成功。这与心理学中的旁观者效应有关。

性别与助人行为的方式有明显联系,在崴脚搭车的实验中,只有男生肯出手相助;在其他两个实验中,性别与实验成功率无明显关系。

5.总讨论和总结论

5.1大学生助人行为

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我们认为目前内蒙古农业大学学生的助人行为总体来说是好的,大多数的大学生愿意帮助他人,与他人共享和合作,愿意做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事情。只有极少数的大学生得分较低,表现出对他人的冷漠和社会的不关心。需要补充的一点是,本研究中访谈的十几个来自于不同年纪的大学生都强调,是否实施助人行为,有可能也会看实施助人行为的对象特征以及对方与自己的关系是否亲近。如果是陌生人,可能只愿意提供自己能力范围以内的帮助。如果是和自己关系很好的朋友、同学或者熟人,更倾向于做出助人行为,即使是自己要承受一定的经济或者其它方面的损失。 5.2 大学生道德价值观与助人行为的关系讨论

本研究发现,大学生道德观在性别、专业、年级、生源地、是否是独生子女、学校上是比较稳定的,没有显著性的差异。

通过正式施测回收的有效问卷得出的数据分析证明了本研究最初的假设,即大学生的助人行为和道德价值观之间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道德价值观对于大学生的助人行为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大学生的道德观和助人行为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且是正相关性。大学生可能通过道德价值观间接影响大学生的助人行为。 5.3 人口学变量对于大学生助人行为的影响

大学生的助人行为和性别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以往的实验证明性别不影响个体的助人倾向。由于体质差异,一般要付出较大体力的助人行为,以及在紧急情境下的助人行为往往由男性完成。但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做出助人行为,因为女性感情丰富,善解人意和富有同情心,更愿意给予他人直接的帮助和关怀。本研究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再次证明,助人行为和性别之间无显著相关,这个研究结果也可能跟选择的被试样本有关。在回收的362份正式施测有效问卷中,有将近一半的被试来自于农村,且都是非独生子女,从小是在大家庭中长大,所以无论性别是男是女,都更容易倾向于助人为乐,因此也更容 易实施助人行为。

大学生的助人行为和专业存在显著的相关,且助人行为在专业上存在个体差异性,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不同的专业形成不同的思维模式,比如理科的大学生,思维严谨,讲究准确和效率,而文科的学生则由于所学专业的影响,思维广阔,可能更多的关注社会。注意力角度的不同也可能会造成助人行为以及观念的不同。大学生的助人行为与是否是独生子女有显著的相关性,同时助人行为在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之间也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非独生子女的助人行为高于独生子女的助人行为。这可能是因为,大多数独生子女可能从小受到父母的过度关注以及呵护,更习惯于去关注自身,相较独生子女而言,比较缺乏主动去关心以及帮助别人的意识。大学生的助人行为和城乡差异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但是来自于城市、城农村的大学生的助人行为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大学生的助人行为和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还是有一定的相关性,父母受教育水平越高,孩子的助人指数越多。 5.4个体的助人或不助人行为不能代表社会道德水平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社会中的冷漠事件被新闻媒体报道,但我们不能就此肯定社会道德已经彻底沦丧。

对于助人行为,我们查阅资料,咨询老师,得到了以下几个解释。

1、社会生物学解释:助人行为是人的先天特性,来自我们的基因,可以遗传,目的是促进我们生存的机率。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2、社会交换理论观点:我们所做的许多事源于有收益。人们在提供帮助时,会考虑帮忙的收益和不帮的好处。所以募捐时可以向捐赠者发放小礼物,让他们为自己的爱心找到理由。

礼物是外部因素,内部回报也是有的。我们都会共情,在路过一个寒风中乞讨的老爷爷时,你也会感到难过,于是去给他点钱来减少自己的难过。

3、社会规范论的观点:互惠规范,我们应当帮助对自己有善意的人。社会责任规范,社会期待人们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而不求回报。社会规范帮助受到天灾的人们得到全世界的帮助,而不会帮助自作自受的人获得他人同情。人在集体主义的国家大环境熏陶下,更会有社会责任规范,从而产生助人行为。

4、见死不救可能源于旁观者效应。(在上文已经给出了相应解释) 5、社会制度的不完善会导致人们对助人后果产生忧虑。

所以,在没有完善社会体制,法律机制之前,我们不能要求人在损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去帮助他人。 5.5 本研究的不足

本研究的研究思路是调查大学生的助人行为现状,研究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与助人行为之间的关系,验证或者探究道德价值观这个构成人格内部结构特征的因素是否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助人行为以及对助人行为的影响作用模式。得出了一些比较有明确和有说服力的证据,但还有待改进,值得进一步思考。

本研究所采用的道德价值观问卷,题项涉及到与社会道德或伦理有关的题项,这可能使得被试在一定程度上是按照社会所要求的道德价值观来作出选择,而不是自己内心真正的道德价值观,这可能使得道德价值观得分有一定的失真性。

本研究中的被试只是选取了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学生,只是代表一定区域内的大学生,不能说明和代表整体大学生的助人行为特点。

致谢

结束了这次的课题实践,回首这三个月,深感庆幸的是由段兴华教授为我们上思想道

德修养这门课程。在此次的课题实践中,我们和段兴华教授进行了深刻的沟通,在课题实验中也结识了许多可爱的同学,这些同学为充实我们的课题实践作出了最大的贡献。也衷心感谢段兴华教授三个月来的关心教导。您平和、宽广的胸襟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令我们景仰,您给予我们探索自己兴趣的自由,又时刻关心我们的成长,您的专业水平和博学广识令我无比钦佩。

在此次的课题实践期间,还得到了许多同学、朋友的关心和帮助。感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专业的林晓秋同学为我们的问卷提供了中肯的意见和该进的建议,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也向我们的工业设计专业的同学,我们的问卷设计的初步采访者表示感谢,谢谢你们让我们设计出完善的调查问卷。还有大三的车辆工程学长张杰,我的高三同学廖XX,谢谢,关键时刻给予我支持和鼓励。你们是我最坚实的后盾,也是我好好努力的动力。 谢谢曾经帮助过我的人,谢谢我遇到的许许多多的好人。

简短的话语无法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唯有铭记在心,珍惜,好好前行。

参考文献

[1] [美]雅莉·邹. [中]庞卓恒美中两国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比较[J]. 青年研究, 2001 [2] 陈卫亮, 汪小琴. 成人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及其心理因素的影响[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2

[3] 黄希庭, 徐凤妹. 大学生心理学[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 [4] 孔军辉. 大学生价值观的调查分析[J]. 中医教育, 1999 [5] 赖国强. 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与教育问题[J]. 广西师范学院, 1994 [6] 乐国安, 崔芳. 当代大学新生自我概念特点研究[J]. 心理科学, 1996 [7] 李丹, 黄芸. 中学生助人态度和行为倾向的调查研究[J]. 1996

[8] 林崇德, 寇彧. 青少年价值取向发展趋势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8 [9] 刘萍, 王振宏. 国外自我概念研究中的理论模型建构述评[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

[10] 孟晋, 张进辅. 国外学业自我概念研究进展[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 [11] 邵贵平. 关于助人行为与心理健康的研究[J]. 青年研究 1999 [12]0.618.见死不救也该被理解?.[OL] 果壳网 2010.10.25

[13]西西西.【心理学每日词典】利他主义——积极响应号召.[OL]果壳网 2012.03.0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c4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