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全《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考研)包含课堂笔记

更新时间:2023-11-06 12:3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公共建筑的设计原理

第一章 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1>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2>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 <3>公共建筑的造型问题。

<4>公共建筑的技术经济问题分析。 <5>空间组合的综合分析。

公共建筑:是人们日常生活和进行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场所。

公共建筑的类型: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邮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建筑,纪念建筑。

公共建筑与总体环境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延伸,相互惨途,相互补充。 建筑师环境观:

1.给人们创造美好的环境,

2.注意优美的环境,应该反映出国家,城市,乡镇最突出和鲜明的标志, 3.公共建筑与环境艺术是指“生活环境“与视觉艺术”完美结合。 室外环境空间的组成部分: 1.群体建筑 2.广场道路 3.绿化设施 4.雕塑壁画 5.建筑小品

6.灯光造型与夜间的光明艺术效果. 公共建筑总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 1)环境中的空间与建筑. 2)环境中的空间与场所. 3)环境中的空间与绿化。

环境布局的最中目的:满足人们的生活要求,工作,学习方面的要求以及精神方面的要求 环境中的空间与建筑:

<1>通过设计组合所形成的空间环境应体现出一定的设计意图与艺术构思.

<2>环境中应体现的主体建筑为中心,附属建筑的周围环境共同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的设计思想。

<3>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方面的物质要求以及精神方面的要求. 场所:1)活动场所2)停车场所3)集散场所 作用:

1)主要给人们进行活动,游戏,缓冲,休闲等作用 2)主要包括汽车,自行车,停车作用三种类型;

3)场所环境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还应该综合室内空间构图要求,安排一定的绿化,雕

1

塑,壁画与小品来丰富空间艺术效果。

总体环境布局的空间与环境的关系:空间是主要的,环境是与空间相结合.最终目的通过考虑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组合作到两者相互依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满足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及精神方面的需要.

公共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包括:1)利用环境.2)改造环境.3)创造环境.

利用环境作用:从布局出发提炼周围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将其纳入公共建筑人造环境的设计中去,使其成为有机整体。

改造环境的作用:高燥周围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保留有特点的因素. 创造环境的作用:充分利用环境的有利因素,排除不利因素根据需要进行整体设计满足设计 构思的总体设想.

室外空间环境的组合问题上,概括出三个基本经验和看法:

1:从建筑的实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2:在群体建筑造型艺术处理上,需要从性格特征出发,结合周围环境及规划的特点,运用各种形式美的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出原完整而又优美的室外环境。

3:运用绿化,雕塑及各种小品等手段,丰富群体建筑的空间环境艺趣,一取得多样统一的室外空间环境效果。 书上笔记:

建筑原理:研究建筑设计的规律与手法。

建筑工程设计包括:建筑设计 结构设计 设备设计 1)项目委托和设计前期的研究

2)方案设计阶段(建筑方案设计、方案投标阶段) 3)初步设计阶段 4)施工图设计阶段

5)施工现场的服务和配合阶段 6)竣工验收和工程回访阶段

公共建筑:人们进行日常社会生活的活动场所和环境 1)公共建筑的综合性很强,空间要求复杂 2)公共建筑的种类很繁杂

建筑:为了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而建造的包括有组织的空间环境和构建实体的产品 建筑三要素:适用 坚固 美观 (功能 技术 形式)

建筑三要素是辩证统一一体,互相联系、约束、有不可分割,但又有主次之分,功能主导技术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和保障,技术对功能又有约束和促进作用,形式是功能和技术的综合反映。

建筑的基本属性:

1)建筑的实空性:实体与空间的统一 空间和时间的统一 2)建筑的工程技术性 3)建筑的艺术性

4)建筑的民族和地域性 5)建筑的历史性和时代性 建筑的时间含义:

1)时间的流逝所引起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变化在建筑中的放映 2)空间应具有 时间维。强调空间流动的时间性 时间流。

建筑师:工程师的头脑,美术家的眼光,哲学家的睿智,文学家的修养。历史学家的观念,

2

环境学家的意识,音乐家的激情和经济学家的理智。 建筑设计的特点:

1)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

2)是一种很烦躁综合性很强的工作 3)是需要多种学科相互配合 基本准则:

1)建筑的三要素

2)要遵循法律法规标准 3)按业主要求设计 4)环境 5)地域 6)其他 民建分类:

按性质分:生产性建筑与非生产性建筑 按使用功能分: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

按层分:1-3低 4-6多 7-9中高 10+高层 超过24米为高层 不包括单层 100+超高层 等级分:耐久年限 一级100+ 二级 50-100 三级25-50 四级 25以下

第二章 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

公共建筑的功能问题中核心问题:

1)功能区分2)人流疏散3)空间组成4)室外环境的联系。 公共建筑的功能问题中次要问题:

空间的大小,形状朝向,供热,通风,日照,采光照明等。 公共建筑的使用要求:

使用经济,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 公共建筑空间的实用性之于组成类型:

1)主要使用部分.2)次要使用部分.3)交通联系部分.

总结:空间的使用部分与辅助部分之间,主要使用部分与次要使用部分之间,辅助部分与辅助部分之间,楼上与楼下之间,室内与室外之间等等。都离不开交通联系部分。一般出入口,通道,过厅,门亭,楼梯,电梯,自动扶梯等称为建筑的交通联系空间。 公共建筑的交通联系:

1)水平交通2)垂直交通3)枢纽交通。 空间中的水平交通:过道,门厅,出入口 过道:内走廊,外走廊,走道。

设计是要注意:1)满足疏散最小宽度。2)满足功能要求。 空组合中的垂直交通: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坡道。

楼梯的形式:直跑,双跑,三跑,剪刀式,旋转式,曲线式。 楼梯设计的要求:

1)选择好适当的位置和数量。2)根据功能和防水规定。

直跑楼梯的特点:方向性强,指向单一贯通空间,可置在人流较大的大厅中表达比较严肃。 双炮楼梯:可节省交通空间,紧爽简洁,使用性强,

三炮楼梯:装饰性强可增加空间的活泼轻松气氛,有趣味性。

(二)坡道:常人流疏散集中的地方设置坡道,以利于安全快速疏散的要求:①疏散量大,坡

3

度小,疏散量大,可以提供部分的运输。坡度一般8%—15%。常为6%—12% 缺点:体量巨大。②通行量大。③人车公用。

(三)电梯:特点:服务层多,使用方便,效率高。

电梯组成:①轿箱②吊索③起吊④机械传动⑤平衡锤滑轴电气控制器。 电梯设计时应该考虑的要求:

①按放火规定要求,配置补助性质的安全疏散楼梯。 ②每层电梯出入口前,应考虑有停留等候空间。

③在8层左右的高层公共建筑中,电梯与楼梯几乎起同等重要的作用。 ④在超过8层建筑中,电梯就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

⑤因电梯本身不需要天然条光,所以电梯间的位置可以比较灵活。 自动扶梯:优点: ①不需要等候。

②没有地抗和顶部机房。 ③停电还能使用。 特点:栽客量巨大。 缺点: ①造价贵。

②不宜作疏散用。 ③体积比较大。

枢纽空间:架不住内部人流,集聚与疏枢区域为枢纽空间。 枢纽空间设计方法: ①开门见山,一目了然. ②先收压缩,增强引导. ③再次限定,加强主题. 功能分区的要点:当公共建筑的只用功能比较复杂时,要求对建筑建筑空间以不同的功能要求进行分类,根据各空间的相互以划分,最终达到功能分区明确和联系方式。 功能分区的首要目的和原理: ①满足各功能的相互独立使用。 ②适当的建立联系不能破坏第一条。 ③使以管理。

④方便人流的引导。 第二章/第二节小结: ①动,静区域要分开。

②有联系的空间相互要建立联系。 ③有嗓声干扰的空间应加以隔离。 ④有污染的空间要加以隔离。

⑤将最好的朝向及位置给予主要功能空间。 ⑥对外联系紧密的空间应设置在底层。 ⑦不同类型的空间要相互分开。

⑧主要功能空间与次要空间布局应更于使用。 公共建筑的人流聚集与疏散:(内容):

①不同类型的公共建筑,因使用性质不同,往往存在着不同的人流特点,有的人流特点,有的人流集散比较均匀,有的又比较集中.一般建筑反映在人流组织上,基本上可以归纳为平面和立体的两种方式。平面疏散适合与较少的人流场所,立体疏散方式适合于较多的人流场所。

4

②各种不同的建筑,因使用性质的不同,往往存在不同的人流特点,有的集中,有的分散,这就要求空间的组成有利于人流的疏散。

③在某些公共建筑的流线组织中,往往需要运用综合的方式才解决,也就是说,有的活动需要按平面方式进行安排,有的活动则需要按立面方式加以解决。 主要解决的问题(航空): ①货流路线 ②贵兵路线 ③旅客路线 ④外兵路线 ⑤行李路线。

公共建筑空间组合的人流组织问题: 实质上是人流活动的合理顺序问题。它应是一定的功能要求与关系的体现同时也是空间组合的重要依据。它以某种意义上,会涉及到建筑空间是否满足使用需求,是否紧奏合理,空间利用是否经济等方面的问题。所以人流组织中的顺序关系是极为重要,应结合各类公共建筑的不同使用要求,进行深入分析。 公共建筑的人流疏散问题:

是人流组织中的又一个重要的内容,尤其对于人流量大而集中的公共建筑来说更加突出。公共建筑中的人流疏散有连续性的(医院,商店,旅馆)和集中性的(影剧院,会堂,体育馆)。有的公共建筑的疏散属于两着之间的,兼有连续和集中的特性。

阶梯教室:人流疏散的特点在高等学校中阶梯教室所容纳的人数,小型的为90-150人,中型的为180-270人,大型的为300人以上。 对于阶梯教室人流疏散的组织常用基本方法: ①出入口合并设置 ②出入口分开设置。

<1>影剧院,会堂人流疏散的特点:电影院的人流活动多具有连续性,且各场次中间休息的时间一般较短,所以常要求入场口与散场口分开设置但是出入口的位置,应密切结合总图的道路系统和室内席位的具体情况妥善安排,使疏散设计达到方便,安全,快捷的要求。因此在考虑剧院,音乐停,会堂建筑的疏散时,需要密切注意缓冲地带人流停留时间,切忌各部分之间的疏散时间失调,超过,安全疏散的允许范围。

<2>体育建筑人流疏散的特点:体育馆建筑具有集散大量人流,疏散时,间集中的特点,所以在安排人流活动时应设置足够数量的疏散口,以满足安全疏散的要求。体育建筑的席位排列与交通组织,对疏散设计的影响颇大. 体育建筑常用的布置方式:

①在观众席内设置横向通道,即在同一标高疏散口之间的联系通道上 ②只设纵向走道方式,即以纵向走道直接通往各个疏散口。

总之:公共建筑空间的使用性质,功能分区流线特点,疏散设计等方面,分析功能问题的,但是在公共建筑空间环境的创作中争取良好的朝向,合理的采光适宜的通风以及优美舒适的环境等。同样也应给予重视,而且它们在一定程度甚至会影响建筑布局的形式。所以在考虑功能问题时应结合具体的设计条件。综合考虑,全面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书上笔记:

建筑平面设计包括:单个房间设计 平面组合设计 1)使用房间(空间)的基本设计要求 2)使用房间(空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 3)使用房间(空间)的门窗位置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bp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