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提纲(1)(1)

更新时间:2024-06-18 02:4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提纲

第一单元

北约成立的意义:①标志着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被两极格局取代,②标志着两极格局初步形成。

北约与华约两大集团的意义:标志着东西方对峙格局的形成,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美国发动冷战的目的: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冷战开始的序幕:1946年3月,丘吉尔发布的“铁幕演说”

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了国情咨文,阐述了“杜鲁门主义”

冷战结束的标志:1991年苏联解体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最具世界意义的变化之一,就是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

1956年埃及收回苏埃尔运河的意义:①捍卫了国家主权。②苏埃尔运河是东西

方的交通要道,此举能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这对恢复乃至发展埃及经济具有 重要意义。③激励其他国家的民族独立解放斗争

新中国成立初的三大运动:抗美援朝、肃清反革命、土地改革 新中国的成立的意义:标志着新民主主义时期的结束 巩固新生镇权的主要措施:①抗美援朝战争,②肃清了国民党旧政权留在大陆的残余武装与土匪,(军事方面)③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④建立了各地各级人民政府,(政治方面) ⑤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⑥完成了土地改革(经济方面)

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的意义:标志着中国大陆全部获得解放。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内容: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根据党的号召,按照自愿的形式,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全国个体手工业者踊跃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国家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逐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赎买制度)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意义:标志着中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一五成功的原因: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极大的鼓舞了中国人民创造新生活的热情②党的正确领导。

一五的意义: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事物的原因:由于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经历了很大曲折。

大跃进的后果:①毁掉不少山林,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②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损失。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后果:①违背了群众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②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损失。

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标志:①“五一六”的发布。②毛泽东的大字报 文化大革命的性质: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和社会进步,而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及各族人民到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必须彻底否定。

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原因:①毛泽东很重视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寻求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但他过分严重的估计了我国的阶级斗争形势,又采取了“大民主”的错误方法。②林彪和江青等反革命集团,想趁机夺权,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③党内个人专政、崇拜现象严重,民主集中制遭到削弱。

文化大革命的启示:①正确认识社会的主要矛盾与主要任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②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③应依法治国。

文化大革命在文化、思想和政治等领域带来了的严重后果:民主与法治被肆意践踏,广大干部与知识分子深受迫害。 传统文化受到了严重摧残。 国民经济遭到了巨大损失。

我国的英雄模范人物:王进喜、雷锋、焦裕禄

焦裕禄的精神: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雷锋的精神:崇高理想,对社会主义无限忠诚,敬业态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王进喜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忘我拼搏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科学求实精神,老黄牛精神。即爱国,创业,求实,奉献。

研发两弹一星的原因:20世纪50年代,拥有核武器的美苏对中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维护世界和平,打破核垄断。

原子弹研究成功的意义:从此,中国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我国对核武器的态度:我们反对任何形式的核武器扩散,我们研究核武器的目的是防御,决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作,勇于攀登。

两弹一星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和科技创新精神。

改革开放的标志: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这次会议标志着我们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路线,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并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中国的发展从此进入了历史新时期,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农村的改革内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迅速发展,使中国很快解决了十多亿的人口温饱问题。

城市的改造内容:城市的经济体制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开放的内容:①1979年,广东、福建两省对外经济活动有优惠政策。②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③1983年在海南设立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如宁波、温州)。④1985年长三角、珠三角、闽南三角、环渤海为沿海经济开发区。⑤设立上海浦东经济开发区,设立一些内陆省会开放城市及边境口岸,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⑥2001年,中国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②的目的:以多种形式吸收外国资本,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为中国经济走向世界提供了更大的舞台。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改革开放的意义: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加,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一国两制的本质:“一国两制”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一国两制的目的:从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国家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为实现全国的安全统一。

一国两制的具体实施:香港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生活方式不变,香港自由港的地位和国际贸易、金融中心的地位也不变,香港可以继续同其他国家和地区保持和发展经济关系。

澳门回归的意义:标志着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

香港澳门回归的原因: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为香港澳门回归创造了决定性条件。②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提供了现实可行的路径。

香港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的不同:香港与澳门分别被英国和葡萄牙殖民统治,实质是主权问题。台湾问题是国民党造成的,实质是国家内政问题。

台独的实质:是否定一个中国原则,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行为。 台独的危害:①阻碍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损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②危及台湾地区和亚太地区的和平。③既不利于大陆的现代化建设,又不利于台湾的稳定发展繁荣。

消除台独的阻力:台湾分裂势力,外国反华势力。

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最重要)。②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③一国两制的实践成功。④两岸交流加强,如直接大三通的开启。

大三通的内容:通航、通邮、通商。

大三通的意义:是两岸人民彼此感情更融洽,合作更深化,有利于两岸实现和平统一,有利于加强两岸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事业取得成就的原因:①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③和平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作用:①奠定了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基础。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成为许多国家公认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①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与苏联等26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②1953年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1971年10月,中国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④1972年,美国总统访华,中美签署《联合公报》,结束了两国长达20多年的敌对、隔绝状态。⑤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⑥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APEC)及相关会议在中国上海成功举行。⑦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①②为成立初期。③④⑤为20世纪70年代。⑥⑦为新世纪的成就)

①②的作用:⑴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孤立新中国的图谋。⑵大大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威望。⑶为新中国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我国提出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意义:赋予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新的内容。从此,中国外交活动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主动、最有利、最活跃的时期,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对我国的意义: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它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对世界的意义: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有利于促进共同发展,有利于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

解决和平问题的方法: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根本途径)。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影响:意味着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格局的终结。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洲加快了一体化进程,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总体和平、局部战乱的表现:①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②恐怖主义力量增长。③有大量核武器存在。④因民族矛盾、宗教纷争、领土与资源争夺、南北差距拉大、历史遗留问题等引起的地区冲突。

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乱。

恐怖主义的危害:破坏世界和平稳定。影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威胁生命财产安全。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发展问题的突出表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 发展问题突出的原因:①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为改变。②西方殖民者对亚非拉广大地区的殖民侵略。③有些国家独立后长期不稳定与战乱或债务危机。

解决发展问题的对策:①改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根本途径)②不断推进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③应发展经济,不断提高综合国力。④国际社会加强经济援助。

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经济发展是维护和平的重要基础与有力保障。

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①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比较低。②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③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止时间和标志: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我国的机遇:在和平与发展的进步潮流中,争取较长时间的国际和平环境是有可能的。世界范围内科技革命突飞猛进,为我们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我国的挑战: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其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经济、科技上同发达国家的差距给我们很大的压力,如果不能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就会拉大和发达国家的差距。

我国现阶段的目标:我们要在新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达、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如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经济上)。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依法治国(政治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上)

青少年应该怎么做(大概):作为当代中国青年,我们应该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着眼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关注世界共同的问题,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青少年应该怎么做(详细):树立远大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将来积极投身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中去。

总体小康的特点: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社会。

第二单元

PRED问题的内容: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 PRED问题的核心(实质):发展问题 PRED问题的关键因素:人口

PRED问题的突出表现:人口增长过快,自然资源短缺,全球气候变暖,土地荒漠化,酸雨等问题。

PRED四者的关系:①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组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整体。②在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关系中,人口是关键,实质(核心)是发展问题。

正确处理好四者关系的目的:发展

PRED中人口是关键问题的原因:①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组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整体。②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排放的废弃物要逐渐超过了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了环境污染,与生态失调,人口过少,导致劳动力缺乏,影响经济发展。③由此可见,人口数量的变化,会引发包括环境、资源、经济状况及社会变动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

人类文明发展的四个时期中人与自然关系的特点:①史前时期。对自然界的改造能力比较有限,对自然环境更多的是采取“崇拜”“顺从”。 ②农业文明时

期。开始有意识的“改造”自然。③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可以比较自由的凭借自己的意志来“征服”“改造”自然。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④现代文明时期(后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寻求人地“协调”的发展道路。

世界人口现状:目前,尽管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但世界人口总量还在持续增长。

世界人口问题的表现:①发展中国家人口过多,增长过快。②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过慢,导致人口老龄化。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的原因:①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死亡率下降)。②错误的生育观念和错误的生育政策。(出生率上升)

世界人口问题的对策:①发展中国家实施计划生育等政策,控制人口增长。②发达国家适当鼓励生育。

人口增长过快的负面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会不断引发人口与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矛盾,造成人均占有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诸如粮食供应不足,就业问题严重,人民生活贫困等,阻碍经济发展,社会缺乏稳定。

人口增长过慢的负面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又会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使劳动力短缺现象日益严重,从而大大增长国民经济的负担。

人口应如何发展:人口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合理的人口发展应当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同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人口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促进和延缓作用

自然资源的含义:在大自然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 自然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的含义:那些在比较短时间内即可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如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的含义:是指那些在人类历史时期,用完了就不能再生产的资源,如矿产资源。

自然资源的重要性:①自然资源是人类安生立命的基本条件。人类与自然休戚与共。②自然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是人类生存之本

自然资源的特点:数量有限。

自然资源短缺的表现:城市缺水,农民耕地紧张,某些矿产资源满足不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自然资源短缺的影响:①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②满足不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③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自然资源短缺的原因:①人口的增长,人类无节制、不合理的索取自然资源。(根本原因)。②自然资源具有数量有限的特点。③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的需求量增加。

中学生如何应对资源危机:①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加大对节约资源的宣传。②节约资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环境的概念:以人类为中心的人类生存环境。

环境的分类: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环境的重要性: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人与环境的关系(相互作用):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相协调时,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是平衡的。当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矛盾激化时,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出现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人类的不合理活动。

环境问题的恶化:20世纪50年代后,中国的工业化起步,世界第三科技革命后经济快速发展。

环境问题的性质:环境问题不仅是某个国家或某个区域的问题,而是关乎全球的问题。、

环境问题的分类:生态破坏,环境污染。

工业社会的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①全球变暖。②臭氧层破坏与损耗。③生物灭种。④森林锐减。⑤酸雨频繁。⑥土地锐减。⑦大气污染。⑧水污染。⑨城市垃圾污染。⑩水土流失。

全球变暖的原因: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在生产生活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不断增多。

全球变暖的后果:海平面上升,干旱洪涝等极端气候频发,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

我国人口国情(我国的人口现状或特点):①人口数量大,②人口素质低,(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③人口老龄化加剧。(④农村人口多)

人口数量的变化:①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人口增长缓慢。②新中国成立~1978,人口高速增长。③1978年至今,人口总数持续增长,但增长速度减慢。

有①②变化的原因:自20世纪50年代后,战乱平息,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再加上政策鼓励,人口出生率高而死亡率下降,使得人口飞速增长。

有③变化的原因:人口基数大,实行了计划生育。 我国人口数量大的负面影响。①加重国民经济负担,阻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②导致人均资源占有量少,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③给教育、住房、交通、医疗、社会保障方面也带来了极大的压力④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

我国人口文化素质的特点: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高素质人口的比例较低,文盲率却很高,由此说明我国人口文化素质比较低。

人口素质低的负面影响: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薄弱对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不利②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就业难③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利于计划生育。

人口老龄化的负面影响:①增加家庭负担,老年人得不到应有的照顾②加重国民经济负担,给社会进步带来了巨大压力③致使劳动力缺乏

应如何看待“人口”与“人手”的关系:人口的多少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从发展的和辩证的观点来看,人口多并不全是“负担”。也并不必然是“负担”。重要的是人口数量应与社会的资源环境相协调。

人口普查的意义:①有利于准确把握我国的人口数量、素质和结构②有利于正确制定我国21世纪的人口政策与经济发展规划③有利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我国自然资源的国情:①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是丰富的,但人均占有的资源量很少(基本特征)②资源利用率低,资源破坏与浪费严重③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④资源的总体质量不高,开发难度大。

认识基本特征的意义:向国人敲响了警钟,使人们不再盲目乐观,开始重新审视对待自然资源的态度和行为,树立“人均”观念和“节约”观念。

造成我国资源问题的原因:①人口数量大,增长过快②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人们对资源的需求量增大③由于科技水平低,人们节约环保意识不强,造成资源利用率低,破坏和浪费现象严重。

我国资源问题的负面影响: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开展节约资源的活动的原因:我国虽是资源大国,但也是资源消耗大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很少,分布不平衡,加之近年来开发利用不尽合理、科学,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破坏,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资源形势,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自然环境问题的分类:①生态环境问题:⑴生物灭种⑵森林锐减⑶土地荒漠化⑷水土流失。②环境污染问题: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

环境问题的实质:发展问题

我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原因:①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走上工业化道路,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②中国人口也进入持续增长阶段③粗放型(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技术与技术管理水平比较低④人们的环保意识普遍较弱。

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使中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②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使中国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环境问题的危害(总体):①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危害人民健康②威胁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

环境问题的危害(具体):①生态破坏会直接危害到农业的发展,是这些地区的人们丧失发展的空间②环境污染会之间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和健康,破坏人类生存的大气、水和土壤。

白色垃圾造成的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

白色垃圾造成的危害:①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②给生产带来安全隐患,妨碍农业生产③危害动物的健康和生命

如何理解“很多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环境问题,同时也是一个资源问题”这句话:①废弃的塑料制品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以是环境问题②同时制造这些塑料制品也消耗了大量的资源,所以是资源问题。

从资源和环境两个角度谈谈我国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袋的原因:①(我国国情)我国存在严重的白色污染,废弃的塑料制品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制造这些塑料制品又会消耗大量的资源,制约社会经济发展。②(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③(环境)推行限塑令会有利于遏制白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节约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实现与自然的和谐。

关键词: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

中国如何解决人口问题:①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人口数量大)②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口素质低)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人口老龄化)

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原因:如果人口过多,就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是我国原本已经非常脆弱的生态环境受到更加严重的破坏。而遭到破坏的资源和环境,反过来又会威胁人的生存与发展。

计划生育的地位:是一项基本国策,是我国目前条件下解决人口问题的唯一正确选择。

计划生育的内容: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解决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严格控制人口数量,降低人口出生率。 计划生育的成就:①人口出生率显著下降,减缓了人口的过快增长②节省了大量资源和资金③缓解了人口过快增长给人们衣食住行、教育、就业医疗等带来的压力,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④人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接受教育,人口的文化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实现PRED协调发展的关键:提高人口素质。 提高人口素质的建议:①要切实贯彻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②优先发展教育事业③要做好优生工作,要认真贯彻《母婴保健法》等法律法规④要以广大农村为重点,大力帮助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降低新生婴儿出生缺陷发生率。

在人口问题上,青少年应该怎么做:①认真学习,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的素质②积极宣传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面对资源问题,我们应该树立的观念:①人均观念②节约观念③科学利用观念④“欲要取之,必先予之”的观念。

我国解决资源问题的基本国策:节约资源

我国解决资源问题的措施:①“开源”与“节流”是解决自然资源问题的重要措施②在自然资源的“开源“与“节流”过程中,科学技术(关键)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③对一些自然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解决我国资源区域性短缺的有效办法④在解决资源问题的过程中,立法工作相当重要

开源的含义:不断增加资源的探明储量,拓展资源开发的范围。 开源的重要性:不仅是解决资源问题的重要措施,也是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 接流的含义:要建立以节水节能节材为中心的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服务体系。

科学技术至关重要的具体表现:①利用科学技术,可以用可再生资源代替非可再生资源②运用科学技术努力发掘新资源,研制新材料,尤其是清洁资源的开发③运用科学技术加强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扩大资源二次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大力发展“废弃物资源化”这一新兴产业。

日常生活中如何节水①刷牙时关上水龙头②在沐浴中涂沐浴液时,关闭水龙头③洗碗筷时,关闭水龙头④淘米、洗菜用过的水,可以用来浇花⑤注意家里和学校的水龙头的漏水情况⑥洗刷碗筷的时候,不要使用过量的洗涤剂,以免要用大量的水冲洗。

我国在环境问题上的基本国策:保护环境 如何坚持保护环境(保护环境的内容):要在保持生态平衡的同时,防治环

境污染,避免走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着力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保护环境的原因: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威胁着到人类的生存。

从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角度,谈谈应如何处理环境问题:①社会:加强公众的参与监督作用②政府:⑴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环保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⑵大力加强环境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③⑴依靠科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⑵树立环保意识,增加环保投入,严格遵守法律法规④⑴提高环保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加环保活动,如(见听课手册P32)⑵宣传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决制止破坏环境的行为。

我国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①生态建设方面:⑴防护林工程建设⑵“世界生态之最”的“三北”防护林工程(“三北”指东北、华北、西北)⑶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耕还湖和退耕还牧等工程,恢复自然环境的本来面貌②环境污染治理方面:重点治理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滇湖,巢湖)

书P75图2-29中地区的自然环境的特征:大多为戈壁沙漠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

“三北” 防护林的建设对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意义:防御风沙,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从而带动经济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有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目的):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互相协调发展。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因:①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迫使人们重新审视以前的经济行为与社会发展观。②人们认识到不能再走传统的高消耗、单纯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寻求一条人口、资源与环境互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原则:①公平性原则②持续性原则③共同性原则。 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如何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者关系:在协调好人与自然的条件下,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使人口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同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中国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①颁布《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中国试试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②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③积极开拓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④踊跃参加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国际合作。

建设生态文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原因:①国情角度:我国资源人均占有量少,资源科学利用不够,浪费损失严重,以致我国生态破坏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②资源环境的重要性角度:⑴自然资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⑵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③意义角度: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循环经济的好处: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最大限度的避免环境污染,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单元

20世纪上半叶我国的人权状况:①20世纪初,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群主专制制度,但人们连基本的生存权利也得不到保证。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的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志着中国的人权事业从此掀开了新的篇章③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地提高,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和从温饱到小康的两次历史性跨越。

①的原因:(总原因):中国依然面临着空前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具体原因):⑴军阀混战,民不聊生⑵西方列强的铁蹄在中国领土上肆意践踏中国人的人权,许多中国人还被贩卖到国外当劳工。

20世纪下半叶,是中国的人权状况得到根本改变的时期的原因: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在国际社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地提高,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和从温饱到小康的两次历史性跨越。

20世纪中国人民为争取人权进行的斗争: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中国人权的特点:广泛、公平和真实

以上的启示:人权的发展系于国家和民族的兴衰。

中国人权观:①对于发展中国家,生存权、发展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权②人权要主权来保护,没有主权就没有人权。

对人权高于主权的看法: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人权要主权来保护,没有主权就没有人权,这是美国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表现,是干涉他国内政的行为。

主权与人权之间的关系:国家没有主权,人权就难以保障。(主权是人权的前提和保障)

历史书P87中划线部分的启示:①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为人权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②要提高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要坚持以人为本,为我国人权提供能力保障③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为我国的人权事业提供制度保证。

保障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者区别:①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地方人民代表大会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行使权力的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两会的内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与各级行政、审判、检察机关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各级行政、审判、检察机关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受其监督,对其负责并报告工作。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人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形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人民当家作主

有人认为:在我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与“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相违背,是否正确,为什么?不正确,因为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与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

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人民依据宪法和法律,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人民如何实现当家作主?(途径与方式)/说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的原因:①人民依据宪法和法律,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②国家的各级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权力,都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决定因素: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我国法律对选民资格的规定: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年满18周岁,违背剥夺政治权利的所有我国公民,不分民族性别文化程度高低。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①最高立法权(制定修改各项法律)②最高监督权(监督国家机关工作,如审议通过国家机关的工作报告)③最高决定权(计划经济预算规划)④最高任免权(选举、罢免)

人民(人大代表)的范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

我国民主主体的广泛性:不同阶层的人都可以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表达,反映自己的意愿。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人民当家做主的主要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①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民主选举产生各级人民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的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②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来自人民,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向人民负责,人大代表在讨论决定国家大事时要充分体现选民的意志与愿望。(即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

如何更好的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①进一步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和参政议政能力②密切联系群众,反映群众意愿。

人大代表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搜集社情民意?①设立传递民情的热线电话②开通汇集民意,征求市民意见和建设网站③在电视和报纸等媒体中打出征集议案的广告④下乡调查,登门查访,集思广益。

第四单元

欧盟的性质:当今世界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政治、经济组织 欧盟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①经济上:欧盟的经济实力与美国并驾齐驱②贸易上:巩固其第一贸易集团地位③货币上:欧元区的与美元相抗衡的货币地位。

多极化的意义(对政治格局的影响):表明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促进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推动多种力量和谐并存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

多极化趋势的表现:①美国,唯一的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②俄罗斯,拥有庞大的军事实力,经济复兴尚需时日③日本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谋求政治大国地位,面临牵制④中国最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正在对世界格局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

联合国的地位与性质(国际):①联合国是主权国家间的组织②是最大最重要的国际组织③是各国共同制定国际规则的地方④是制定国际关系规则方面,最具广泛性和权威性的组织。

联合国常设机构: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托管委员会,国家法院,联合国秘书处,经济及社会理事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bn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