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州的风土人情

更新时间:2024-07-07 00:1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初旭

泸州古称江阳,地处四川南部边陲,其市区位于沱江、长江交汇处,自公元前135年设江阳郡至今,古老的泸州经历了两千多年漫长的岁月,留下了许多的文物古迹和反帝反封建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纪念地。在这块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土地上,也产生了许许多多灿烂、辉煌的民俗文化,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的喜怒哀乐和生产生活,是一部活生生的人文历史。本文以散文的形式,再次聚焦泸州民俗,意在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泸州深厚的文化底蕴,以便从中挖掘出更多

有益于人类发展的东西。

古蔺花灯

四川素有天然盆地之称,而四川古蔺便是盆地中的盆地。走进古蔺,犹如走进世外桃园,深感乡风之纯朴,文化之幽深。且不说那“四渡赤水”的光辉业绩,空

杯留香的古蔺郎酒,单说那古蔺花灯也让人骄傲和激动。

古蔺是花灯的故乡,花灯在乡民中的位置,比起说财神,唱猴戏,更加根深蒂固。如果从人群中随意拉出一个孩子,给他点上几段花灯调,他就会如数家珍,让你

啧啧赞叹不已。

古蔺地处云贵川交界的特殊地理位置,在花灯方面,既有三省的共性,也有自己的个性,深受当地人的喜爱。然而多少年来,它就像一位迷人的少女,长在深闺人未识,名不见经传,鲜为国人所知。其实,古蔺花灯起源较早,相传源于唐宋,一直泛流民间,据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了。逢年过节,请上一班花灯,从晚上六七点到第二天六七点,整整一晚上,热闹非常。那情趣妙不可言,或幽默,或诙谐,或粗犷,或豪放。那气势直勾得你情绪昂扬,抑或笑得热泪盈眶。 古蔺花灯程序复杂,除起灯、罢灯外,有“过路灯”、“插灯”之别。“过路灯”顾名思义,是途中耍灯的一种形式。“报子”到了“主家”,说“吉利”恭贺新禧。“先锋”执棍“开路”,若遇主家有决心逗趣,则要“盘灯”,“盘灯”不胜者,不得进主家之门。进门后要参神,然后“唐二”(男主角)唱些祝贺的段子,引“幺妹”(女主角)上场,用手和纸扇作道具,载歌载舞,其间“打岔老者”(男丑)不时插科打诨,皆大欢喜。临行前,主家照例赠送一些“喜钱”,谓之“插灯”。若遇风雪所阻或其它原因,不能的,则要举行“掩灯”仪式,以表暂告段落。农历正月十五以后,择吉日“罢灯”之时,则有一番隆重、严肃的礼仪,并在当天要将该花灯班子在春节期间所演过的“折子”重演一遍(该戏的

一部分)。然后把花灯的道具全部烧掉,一年一度的花灯才算告终。 纵观古蔺花灯,可以看出它有歌舞,说唱,发展为戏剧的轨迹。它像一颗散发出浓郁泥土芬芳的灿烂明珠,始终保持着和山里人一样的幽然、诙谐、纯朴和粗犷。

备受山区人民的喜爱和青睐。

我离家已经好多年了,家乡的风土人情,渐渐淡漠了。唯有那花灯,却时时揪扯

起一种浓酽的思乡之情。

泸州山歌

川南泸州,有山有水,水里有数不清的鱼儿,也有数不清的船儿,有船就有船工,于是长江、沱江岸边就长出不少渔歌,那些嶙峋的礁石上就刻下了一道道血红的勒痕,就有一曲曲长江号子的产生。水边是山,就在那高高的山上,长着数不清的树木林子,山中有叫不出名儿的鸟儿、蝉儿。山里人天天在深山里与流云、小溪、山花作伴,高兴了、忧愁了、有什么隐秘、或有什么衷情,便坐在石头上,唱起无曲的山歌来。这些山歌或婉转悠扬,或如泣如诉;近听字字珠玑,远听似春雷碾过黄土高坡。相传山歌起源于秦朝,与秦始皇有关,相传,秦始皇在修筑

万里长城时,繁重的劳役,压得民工们喘不过气来,整个工地死气沉沉的,下面的监工向秦始皇启奏,秦始皇就号召民工自编山歌来唱,以解忧闷,那些民工就编一些浑山歌来唱,一唱就遭到当地女人的咒骂,秦始皇听后,就大开金口:就

以我秦家来唱,看谁人敢骂,所以山歌也叫“情歌”。

打开窗户,或一条小溪缓缓流去,或是一片红枫如火如荼;或山岚,或花香;或浓或淡,或深或浅,无处不是一片田园风光。深山老林里,幽谷小河边,万籁俱

寂,只听山歌袅袅,那是山里人的爱情在悄悄地抽穗扬花。

泸州人追求时尚,也不拒绝传统。男女相互倾慕,也常常不便启齿。但他们不喜欢媒婆从中摇唇鼓舌,搬弄是非。于是,便用山歌搭起了青年男女恋爱的桥梁,

二人把满腔的情与爱倾泻在声声的山歌中,难怪男人唱:

高山种荞不用灰, 情哥探花不用媒, 不要猪羊不要酒, 唱首山歌迎妹回。 男人唱了,女人也唱: 千两金来万两银, 难买情妹一颗心, 媒婆嘴巴磨出血, 抵不着情哥山歌情。

泸州山歌,优美动听,感情朴实,千百年来,一直为泸州人所爱所唱。在新的时代,伴随着悠扬的山歌,必将产生泸州人新的爱情传奇故事,你听,你听,纳溪

那曲悠扬的《撵野猫》正在西部的天空萦绕??

福宝唢呐

山歌是山里人表达爱情的方式。那么,唢呐则是山里人生离死别的另一种表现。 唢呐有七孔,人也有七窍,实际上唢呐就是人的浓缩,人的另一种心声。合江福宝是典型的山地:高高的峰巅,低低的峡谷,峰连峰,谷衔谷,形成波澜壮阔的大山气派。在野山上盘旋,在峡谷间行走,人如蚁蝼,不管你怎样地奔突和呐喊,撞击出来的仅仅是空谷回音,山里人便选择了唢呐这种喷发感情的工具。真正出

名的唢呐要数合江的唢呐队伍。

福宝唢呐队正式形成约有10年的历史。作为川南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其表演风格和演奏技巧自成一体。它在制作上十分考究,每支唢呐由三部分构成,多选用枇杷树或硬杂木雕杆,下部由竹编成唢呐状漆上黑漆,嘴部用铜,由乐师自制,分头堂、中堂、小唢呐、叽叽唢呐(超小唢呐)四个大类,其中小唢呐是表演中最常用的。每个唢呐队要有竹节鼓邦(盒鼓)、堂锣、钵、马锣等乐器伴奏。演

奏时以竹节鼓手为指挥,唢呐和伴奏乐器全根据鼓点的轻重缓急演奏。 福宝唢呐最令人叹绝的是“隐形法”吹奏技巧。吹奏者先用鼻吸气,然后从口中吹出,使唢呐音韵绵延不断,表现山野风光的高远辽阔,表现动物情态的活泼机警,表现人物情绪的热烈欢快、凄婉缠绵,能让人哭,也能让人笑,把感情世界

表现得淋漓尽致。

谁家婚丧嫁娶,锣鼓可以缺,香蜡可以缺,唯独唢呐不能缺。少了,就像一个人掉了魂,一桩事没有了中心。唢呐的吹奏很讲究:娶亲吹的是迎亲调;嫁女吹的是离娘调;死人吹的是将军令、道土令;过山有过山调;过河有过河调;善于想象的山里人就是这样:赋予不同场合不同的唢呐调子,不同的唢呐旋律。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壮大,如今福宝唢呐队已拥有近千吹奏者,遍及合江城乡。平时三五

人一队,为乡村农户婚嫁喜庆演奏,每逢重大喜庆活动,便迅速集合成上百人的队伍登台演出。随着其曲目和演奏技巧的不断改进完善,福宝唢呐已演变成为了

一种带有典型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被推上舞台,深受人们喜爱。

大山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山里人的日子也一天天地新鲜,古铜色的唢呐也早已不再吹那些陈词老调,走进山里,一曲曲“春天的故事”格外悦耳动听。

苗族踩山

苗族的踩山,是苗族同胞情感交流,爱情张扬的盛大集会。

农历正月初一到初十这几天,是苗族的踩山节。据古蔺旧县志记载:“苗族种类不一,有花苗、青苗、雅省苗之别,佃地耕种,就所佃地结草房而居,??每于正月初旬,椎牛角酒,约会高处,名曰踩山,夜聚曰跳月。”考其来历,主要是宋、元时期,苗族先民早于汉族迁来川滇黔边境地一带的崇山峻岭间,地广人稀,山阻水隔。为了团聚,每年选定日子,使分散居住的苗族居民得以欢乐聚会,畅叙乡情。到时,苗族聚居的各个村寨,议定一座适中的高山,如在叙永的合乐营,古蔺龙山的斯栗杠,箭竹乡徐家林的踩山包,石屏的扎山坝等地,立起花杆,开展集市贸易。周围几十里内的苗汉人民,身着盛装,兴高采烈赶来赴会。老年人与亲朋互致问候,闲谈一年来生产生活情况;青年男女则三人一堆五个一伙地聚在一起,吹起芦笙,载歌载舞。节日气氛最浓的是“立花杆”,由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将一根饰有五色花纹的木杆,竖立于地,杆端飘动着一面红旗。主持人手持红伞,开场道白,领唱苗歌。人们围在花杆四周,聆听歌手唱《团结歌》和《踩山歌》,男男女女即兴而歌,彼唱此和。最后,主持人唱《告别歌》,礼仪即告结束。男青年随即吹起芦笙,翩翩起舞,边唱边跳;姑娘们身着精工刺绣的花色衣裙,手撑花伞,笑逐颜开,酬唱应和,洋溢着一派欢乐祥和的气氛。男女青年彼此情投意合,则追逐林中,调换腰带,互赠礼物,以为定情。周围一带的

汉族人民,也从数十里外赶来参加盛会,同享节日的欢乐。

农历二月初三到初五,七月初一到初五,苗族男女同样盛装赴会,不过不是爬上山,而是在县城、白沙、回龙场,观文、护家、马嘶、大村、石宝、麻城、摩尼等地赶苗场。除了尽情欢聚歌舞外,还购置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交易农副土特产品,到了日头偏西才尽兴而归。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苗族踩山节已有了新的时代意义,它不仅是人们信息交流的场所,更是男人女人喷发情感的露天

广场。 川黔“哭嫁”

在川黔接壤的古蔺、叙永、仁怀一带,在热热闹闹的婚礼上,至今还保留着姑娘

“哭嫁”的传统习俗。

姑娘出嫁一般在出嫁前就开始哭,少则一天一晚,多则五六天。哭嫁还有歌,哭嫁歌有“哭父母”、“哭哥嫂”、“哭伯叔”、“哭姐妹”、“哭媒人”、“哭梳头”、“哭戴花”、“哭辞爹离娘”、“哭辞祖宗”、“哭上轿”等等。哭的形式有哭“十二月花”者,有哭“四季花开”,有把哭的内容用数字连缀起来哭的,也有想到哪里哭到哪里的。哭的内容有长有短,押韵而且朗朗上口。如哭叔叔的哭嫁歌“月亮出来明又明,照见叔叔进省城,北京城内请银匠,南京城内请匠人,两头匠人一齐拢,侄女首饰打得成,一打双龙来戏水,二打童子拜观音,

三打状元金杯子,四打狮子拜麒麟??”等就是其中之一。

姑娘的朋友也提早几天成群结队来到她家,帮助缝衣、办米、卫生大扫除等工作。并从中挑选出几个热情、活泼、能说会道的姑娘或妇人,称之为“跑演堂”或“跟腿”。她们手拿一张长方形的小红纸,上书“请帖”二字,经常侍候在出嫁的姑

娘身边,搞“侦察”工作或请客人。她们在外巡视,一发现有客人到来,便将“情报”报告给出嫁的姑娘,姑娘便根据“情报”进行哭泣。姑娘一开始哭,就由这群“跑堂”去将那人请来。如果是女客,“跑堂”便到客人面前作鞠躬礼,客气地说:“伯娘(或什么的),你想得周到来看望你的侄女(或其他)一眼,现在她正哭你,请你去将她劝着声”,其他也跟着附和,推的推,拉的拉,将那人拽到姑娘面前,伴哭一场。如果不哭,别人就会谴责你,说你不懂礼貌。如果是男客,“跑堂”也如法炮制一番。如果被请的人说:“算了,你们去将她劝着就是了!”那跑堂就说:“没那么简单,哭着谁,谁就要亲自去劝!”这样,双方一阵唇枪舌剑之后,被请到的人无法推托,只好道:“我拿点钱(或毛巾等),请你们将她劝着好吗?”于是做一个掏钱的动作,其实摸出的只是烟盒、火柴之类的破烂。这样一番玩笑之后,被请到的人才摸出钱。这些钱是早已做好了准备的,大部分人都准备了一把一分的纸币,这种钱看上去多,实际上不过三两面三刀块

而已,这就是“眼泪钱”。

关于此种“哭嫁”习俗由来已久,据说是随买卖婚姻的产生而形成的。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脚步,哭嫁时至今日,也只是一种民间习俗,哭的内容也被时代赋予了

它新的含义了。

雨坛龙灯

地处泸县、荣昌、隆昌三县交界的龙洞山上,有个特别的乡镇--雨坛乡,这里自古以来就有设坛耍龙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习俗,乡也因此得名。雨坛彩龙也作为吉利祥和的象征,口碑居佳。俗话说\灯无老子戏无娘\,雨坛龙灯起于何时,谁也说不清,道不明,但它在明

末清初极为盛行。新中国成立以后,雨坛彩龙得到很大的发展,曾先后参加四川省民间舞蹈比赛和四川旅游大会获得殊荣,并进京参加了全国专业团体音乐舞蹈汇演。198同时入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

雨坛彩龙的表演重在一个\活\字,表演时,舞龙者\动于中而形于外\,\心有性情,手显神色\,人与龙的情感交融一体。表演中,龙与宝纠缠连绵,使观赏者不仅从中领略到巨龙夺宝的恢弘气象,而且可以感受到中国龙鲜活灵动的生命情感和不倔不饶的民族性格。鉴于此,雨坛彩龙曾获得过\东方活龙\的美誉。雨坛彩龙表演中造型精彩,套路丰富,在连贯变化的太极图形中相继呈现\龙出同\、\龙夺宝\、\龙拖宝\、\龙抱蛋\、\龙擦痒\、\龙叹气\、\龙滚宝\、\跳龙门\、\龙脱衣\、\龙翻滚\、\龙砌塔\、\龙背剑\、\太子骑龙\、\黄龙滚\等数十个动作。整个表演以热烈并川味浓郁的锣鼓吹打乐伴奏,音乐紧密配合龙的表现情绪和动作速度,既有旋律的可听性,又增强了龙舞场面的恢宏气势。雨坛彩龙的龙体也别具特色,与当地建于明代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龙脑桥的主龙头及其相似,龙头彩绘精美,其形高嘴短,双目从突能动,下颌开合自如,形象雄壮憨愚兼而有之。

每一次出演,都是一金一银两条巨龙出演,两条龙各身长30多米,共13多节,由15人左右(包括1人耍宝)舞动,龙体浑圆灵活,龙尾是长于龙头的鲢鱼状,紧随龙身起伏摇摆,舞动之中颇含诙谐,富有情趣。目睹那那刚柔并进,神采飞扬,气势磅礴的泸州雨坛彩龙之风采,

直让人心旌激荡,感慨万端:

泸州川剧

浩浩长江与沱江在泸州交汇,写下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也铸就了铁打的泸州城。这里地处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长江横贯,四水合流,交通便利,物产富饶,市场繁荣,历来为川南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也孕育了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泸州河\川剧。

\泸州河\川剧艺术孕育于元代杂剧,形成于明末清初,正式成班于清雍正2年(公元1724年)成立的庆华班。偏重于高腔戏,在川剧各流派中,具有显著的独特之处。首先,在宫调记谱上有别于其他流派。因此,使\泸州河\高腔戏的声腔更加圆润,悠扬婉转,跌宕起伏,悦耳动听。常演剧目有:《红梅》、《班超》、《琵琶》、《金银》等;创作剧目有:《百丑图》《炉火红鹰》《背篼记》《轵候剑》《星陨长空》和《孽

障》等。在帮腔时,咏唱\莫词歌\中,其他流派只用一个同样的曲牌,而\泸州河\川剧则要根据剧情发展和人物表演需要,安排不同的曲牌咏唱。在高腔曲牌中,\泸州河\的\梭梭岗\、\园林好\、\伍供养\三大类曲牌明显不同于其他地区高腔戏的此类曲牌。泸州市川剧团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首次打破由鼓师领腔和男声帮腔的传统,招收了4名女子帮腔人员。随后,泸州所属各县剧团也相继仿效,大大提高了帮腔的艺术质量,并逐步推行到了整个川剧界。

器乐打击在川剧界独树一帜。\泸州河\川剧为更好地表现剧情,塑造人物形象,十分讲究锣鼓、唢呐的运用。尤其是在高腔戏中,要求飞、钻、重、犯、合同、尾声、尾煞、转煞,要做到板眼明亮,套打清澈,轻重入理,文武有序,变调自然,喜怒哀乐以乐动人。在演奏方法上,强调紧松快慢,抑扬顿挫,快如万马奔腾,细似小桥流水。风、云、雷、雨、雪,朝王鼓、摧军鼓、更鼓、升堂鼓、摧卷鼓、杀场鼓,层次分明。在鼓点锣鼓上,更为讲究,把水荷花分为挂板水荷花,大打水荷花和双杆子干打水荷花;风车子分七、八、九锤,各打不一;亮子分快、慢、烘、提;不论是文场武场,一律\借母怀胎\,自然韵律的转换使用在不同的地方,使锣鼓更具活力,有效地同舞台上的不同剧目和人物结合起来。\泸州河\的打击乐要求大锣要能打出七个半韵(半音),以更有效地烘托出剧情环境,表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近300年来,在重视戏剧程式的基础上,尤其注重对舞台人物形象的刻画,从而形成了\泸州河\川剧重表演、演人物的独特风格。尤其是在新中国建立后的五、六十年代和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以来,泸州川剧为弘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服务于三个文明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相信,随着时代的文明进步,\泸州河\将永远浩浩荡荡,源源流长。

观文蜡染

古蔺县的观文,是苗族同胞集居的乡镇,其蜡染工艺及其普遍。晴朗的日子,在小山村里漫步,在高山或低谷,那些白墙青瓦的农家院落边,老远就看见院子里挂着一面面蓝底白花的小旗,在微风中飘动,成为大山深处一道特别的风景。

随意走进一户农家,成年妇女和姑娘都会这传统工艺,谈起蜡染,都会如数家珍。蜡染工艺其实很简单,其制作方法,是以溶化的黄蜡,在坯布描画花纹,再加水煮掉黄蜡,即显出花纹。蜡染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它既继承了古代艺术传统的线描画法,又有自己的独创。具有结构严谨、线条流畅、装饰性很强的特点,有着强烈的生活气息、浓厚的乡土风味和鲜明的民族风格。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西汉时期,蜡染便已盛行于民间。汉代蜡染的色彩,是较单纯的蓝地白花,到晋代就能应用十种色彩。唐代蜡染,有不少是五彩花绢,日本正仓院保存有中国

唐代蜡染,有染着五彩花鸟的薄纱和制作精美的大件屏风,屏风上染有富于绘画情节和装饰效果的山水、花鸟等,充分反映了唐代蜡染技术之高超。

蜡染这一古老工艺,在苗、水、土、彝族等少数民族中流行,而且按不同的民族风俗和审美特征,艺术风格不同,应用范围、部位也有区别。如古蔺观文镇的蜡染多为单色(即蓝底白花),花色喜用龙爪菜、茨黎花和涡状、波状、连锁式花纹,多饰于衣领、袖、裙上。也有加染红、绿、黄色,或在图案的花蕊、枝叶上缀红、绿布;或在蓝白裙料某部位镶拼红、黄、绿色细边;或红底白花蜡染布,显得格外俏丽。有人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时尚的,如今,蜡染不仅用于民族服饰,而今已经走出小山村,走出国门,成为城里人的爱,成为都市时尚,装饰着都市人本已瘦薄的梦。

班打狮子

龙车镇地处纳溪区东部边缘,与江阳区、合江县和本区丰乐镇、白节镇、棉花坡镇接壤,境内公路纵横交错,交通便利,距泸州、纳溪城各19千米。境内村民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种植水稻、小麦、玉米,也种植那一年年,一代代经久不衰的龙车班打狮子。

纳溪龙车的班打狮子始于清光绪年间有百年历史,是四川狮舞中的一个优秀流派,堪称纳溪区民族文化瑰宝。龙车业余狮舞队从成立至今,曾代表纳溪区先后参加过泸州市名酒节、中国西南民间艺术节等重大节日的表演,深受群众喜爱。央视曾深入龙车乡,采访班打狮舞。目前在纳溪舞得最好、功夫最硬的当数龙车镇的业余舞狮队。龙车乡的舞狮人平时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农闲、逢年过节时才出去表演。因为舞狮能挣钱过生活,以前学舞狮的人不少。龙车乡的狮舞称为\班打狮子\,是一种集武术、杂技、歌舞于一体的民间艺术。

班打狮子大致分为\孙悟空\(俗称\小脸子\)、\沙和尚\(俗称\大脸子\)、\耍狮子\三种基本角色。其中\小脸子\和\大脸子\对演员的体能、反应、胆识有很高的要求,因而训练十分严格。在高空走钢丝尚有一根重重的平衡杆,杂技演员的高空表演或上或下都有相应的安全设施,而这一切,在班打狮子的高空表演中绝不能有,否则便失去了它的悬念和这一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那年深秋,笔者随送文化下乡的队伍来到龙车镇,在一农家院落,亲自目睹了班打狮子的风采。那狮子在欢快的锣鼓声中,时而高空腾跃,时而伏地狂舞,引得舞台周围不时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是啊,班打狮子若干年来,就是这样稀释着生活的艰辛,延续着川南人灿烂的传统文化。

合江傩戏

古老民间艺术--傩戏,是戏剧的活化石,在我市最近举办的\创优\文艺晚会上,它终于被泸州文艺家们搬上舞台,让人一睹其真正的艺术风采。

傩戏起源于唐代,原系我国古代腊月举行的一种驱逐疫鬼的仪式,源于巫术。古代举行大傩仪式时,要跳一种舞蹈,谓之傩舞,舞者都戴面具,手中执干戈等兵器,表演驱逐疫鬼的内容,是人们趋吉避凶良好心愿的一种表现。汉代,宫廷的傩舞规模十分宏大。有\十二神舞\、\方相舞\等等。到后来,傩舞在民间增加了娱人的成分,逐渐发展为傩戏并一直流传至今。相传唐王怀念作战中阵亡的忠臣良将,立坛庆功,封为神坛,并敕封坛神赵昱,从此世人多用\庆坛\酬神。

合江傩戏以赵昱神威,祈祷纳吉,每届岁暮,便设坛鸣锣击鼓,吹号角,男着女装,歌舞达旦,乡民们一年辛勤劳动之后,在欢乐喜庆之期,通过庆坛活动悦己愉人。合江傩戏脸谱、音乐独具浓郁的地方特色,戏本比较完整,以白鹿傩戏为代表向周边地区辐射。它和其它巴蜀傩戏一样 均用汉语表演,是一种集祭祀礼仪与戏剧艺术于一体的宗教色彩浓厚的民间戏剧。它有固定的一套仪式程序,如开坛、上表、请神、送神等法事程式。有的傩戏还专门供奉着固有的神祇。这些神祇或用木雕、泥塑。或用彩绘于\案子\卷轴画)上,演戏之前,必须陈设供奉。各地傩戏有固定的剧目,有的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已纳入仪式之中,如《灵官镇坛》《祖师排朝》《钟馗斩鬼》《判官了愿》等等,均含有驱邪扶

正、消灾解厄的意义。除此,傩戏中还有一些以娱人和教化为目的的民间小戏,均在仪式戏演出之后进行表演,如《南山耕田》《牧童看牛》《安安送米》《辟山救母》等等。

随着近年我市旅游业的兴起,文化部门把这具有浓郁地方气息的古老民间戏剧发掘整理,吸其精华重新包装,服务于旅游业,不仅使古文化得到了很好的利用,而且使傩戏得到了继承发展。由于傩戏保留着戏剧的一些原始形态,因之被称为戏剧的活化石。又由于傩舞、傩戏的丰富多彩,傩面具的瑰丽多姿,受到世界上学术界与文艺界的重视。我相信,合江傩戏这颗艺术明珠将越来越灿烂。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bm.html

微信扫码分享

《四川泸州的风土人情.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
范文搜索
下载文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