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更新时间:2023-03-08 05:14:58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三单元测试卷

学生姓名

选择题答案

序号 选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一、基础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光风霁月 侪辈 调剂 荠菜 扶危济困 .....B.繁文缛节 溽暑 被褥 辱没 蓐席 .....C.乘虚而入 田塍 澄清 惩罚 忧心如酲 .......D.鞠躬尽瘁 裙裾 拘囿 关雎 龃龉 .....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这是一个霜雪初停的寒夜,无边无际的霜雪好像漫延到天边,银白色的雪光散发出阵阵寒意,衬托得这个夜晚越发冷寂了。而作者孤寂的心境已蕴涵其中了。

B.把乐曲演奏时的客观环境描写与欣赏乐曲的人主观感情的描写揉合到了一起,采用虚写的方法来写实事、实情与实景,也是匠心独具的。

C.战火纷飞的五代,杀戳成性的五代,李煜过于柔弱了。我们在他的词里面仅管会看到泪水,会看到思念,但看不到恐惧,看不到卑微。

D.橘红色的初阳照临荷塘,晓风吹过水面,荷叶在微风吹拂下,婀娜摇曳,微微颤动;随着荷叶的颤动,荷叶上的水珠便如晶莹的明珠在碧玉盘中滚动。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战争无论 多久终会结束,生命无论收到多少摧残总会 。悟出这一对矛盾的辩证关系,暂时的人事不顺和音书断绝,又算得了什么呢?

②南朝后期,社会风气 ,朝纲日益堕落,士人气质纤弱,所作诗歌大多内容空虚,充满脂粉气。萧纲等人写作的“宫体诗”更是沦落到浮艳的境地。

③李白热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对其中不合理的现象毫无顾忌地投之以 。使其诗歌中的形象往往具有个性化,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

④词在唐代开始发展,敦煌曲子词中有一些是盛唐时期的作品,具有清新的民歌风格。但是,作为一种新兴的诗歌形式,不久便引起文人的注意和 。

1

A.拖延 延续 奢靡 轻蔑 仿效 B.延续 拖延 奢靡 轻侮 仿效 C.拖延 延续 奢华 轻蔑 仿制 D.延续 拖延 奢华 轻侮 仿制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佘太君和八贤王谈到杨宗保有没有能力挂帅的时候,他们都认为杨宗保自幼跟随佘太君和杨延昭南征北战,受父辈们的战略战术思想的影响很深,少有创新,难脱其咎。 ....B.《李凭箜篌引》诗歌中最后六句,则把视角完全转向天上,写神话里的人物对美妙的乐曲声的如梦方醒的反应。而这又正是乐曲进入高潮的时候所产生的迷人的效果。 ....C.小说对社会环境的描写是最为成功之处,没有大段的介绍,而是在动态地述说中间接地透视,只有在阅读中抓住一些细节进行梳理才会恍然大悟。 ....D.不知为什么,我从小就喜欢听大人们谈玄,虽一鳞半爪,但觉得他们的话里隐藏着一些我....渴望知道的东西。什么东西呢?说不清。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慢慢地,牦牛占了上风,并且频频向狼发起攻击。狼原先设想的具有四两拨千斤的封喉战术,在这时无法发挥,牦牛的那对尖利的角如同刀山,阻挡了它的任何进攻。

B.那些在标签里声称是自由放养的鸡,真的靠谱吗?以美国农业部的定义为例,其中对“放养”的规定并不严格,家禽在户外溜达的时长、范围、运动量都是“自由心证”。

C.在生命中的某些时刻,不仅要洞开窗扉,而且应卷起百叶窗,让外界的阳光、气流挟带着人间的复杂滋味,任其涌入,这往往会给我们带来生命中最直接的快感。

D.没有唯利是图,也没有高深的理论,有的是再普通不过的道理:对生命自然而原始的尊重。我深深地被他的话震撼了,我觉得自己无比渺小。

6.将下列句子组合成一段完整的话,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是作家主体和生活客体的一种水乳交融

②可以说文学的核心价值观念也就是文化核心价值观念 ③它是文学的一种“内核”和“生长点”

④文学价值观念是指一种文学和一部作品在题材内容、思想意蕴、艺术形式、审美取向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一种文化倾向和文化意义 ⑤也是作家思想文化观念所赋予作品的

⑥而核心价值观念就是文学和作品呈现出来的那些最主要、最重要的文化理念 ⑦它是文本所描写的社会人生所自然蕴涵的 A.④⑦①⑤⑥③② B.④⑦⑤①⑥③②

2

C.④⑦①⑤②⑥③ D.②④⑦①⑤⑥③ 7.下列诗句中重音标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B.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C.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D.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

8.下列诗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B.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C.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D.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9.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的诗歌按内容可以分成田园诗和感伤诗。田园诗是他的独创,代表作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诗》等,为诗歌创作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后人称之为“隐逸诗人”或“田园诗人”。 B.李贺诗想象新奇,词采瑰丽,或雄深俊伟,或幽俏冷艳,极富浪漫色彩,于中华诗史独树一帜。其人以“鬼才”“奇才”著称诗坛,其诗被称为“鬼仙之词”或“李长吉体”。

C.李煜在政治上虽庸驽无能,但其艺术才华却卓绝非凡。李煜工书法,善绘画,精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被称为“千古词帝”。

D.柳永在乐调形式上开风气之先,他采用北宋流行的新曲,大力发展慢词来表现市井生活与羁旅情怀,并把赋的铺陈手法引入慢词,扩大了词的容量。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章)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社会转型时期,旧的道德规范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的道德规范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就难免存在道德紊乱的现象。这种议论似乎是在说,今天一些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的出现是因为道德标准过时了。这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自古洎今,道德的一些基本原则并没有发生变化,在社会实际中客观存在着一条“道德黄金律”。“黄金”是指普遍适应性,即它是基本标准;而“律”就是“戒律”,是人人都应当遵守的普遍准则。谈到做人的道德,涉及到一个人的修养和待人的态度和方式,在这一点上,世界各个民族都有一个大致相近的基本标准,就是要求人们“待人如己”。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这样的基本标准,它的意思与“待人如己”是一样的,说它是“道德黄金律”最早的充满伦理智慧的体现,也并不过分。

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意思是不要对别人施与你不喜欢的别人以此待你的行为。你只要不把你所厌恶的东西让别人来承受,就达到了道德的基本要求。但是,许多人并没有达到,因为这些人心中没有“他人”的位置,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私自利。“自利”一词在单独使用时并不是贬义,它只是表示一种行为特点。人人都具有自利的倾向,而且要有自利的能力,才可以生活。但“自私自利”表示的是“自私”,而“自私”则是品德上的缺陷。自私自利就是在任何情况下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感觉、要求和愿望,要求一切都以自己的意思来体现。自私自利的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设定对自己有利的标准。所以,有时候有人虽然知道不能以己所不欲待人,但还是做了对别人不好的事。反之,一个能够经常站在别人的立场角度来思考问题,善于体谅他人的人,他的行为常常会符合“道德黄金律”的基本要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是告诉我们不能做什么,还没有提出能做什么和鼓励做什么,孔子又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它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合起来,构成可普遍化的要求,就是要“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讲满足自己的欲求和愿望的时候,也希望并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要求和愿望。只要你自己所欲求的,哪怕你还没有满足或实现,也希望别人能实现。当然,它和“先人后己”还是不一样的。“先人后己”是很高的道德标准,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道德的基本标准,体现了“道德黄金律”的第二个层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是你不愿自己受到恶待,就不要恶待别人。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希望自己好的同时,也希望他人更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命令人不许做不道德的事情,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希望人要追求高尚,做一个主动帮助别人的人。 10.下列各项对“道德黄金律”解释最准确全面的一项是 A.是针对社会转型时期提出的公共道德基本原则。 B.是世界各民族间相同的待人态度和方式的标准。 C.是有普遍适应性的人人都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

4

D.是孔子最早总结出的有伦理智慧的世界性理论。 11.文章阐释了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下列阐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中画横线的话的意思是:如果别人对待你的行为让你不满意,那么你就坚决反击,不要让别人有可乘之机。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人们不要把自己感到厌恶的东西,再加到别人身上,让别人来承受。 C.“自私自利”是一种品德上的缺陷,“自私自利”者的行为,常常达不到符合“道德黄金律”的行为准则。

D.有些人之所以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因为他们以自己的主观意愿为中心,而忽视他们相关者的利益。

12.综观全文,以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会转型时期,仍应要求人们遵守道德的普遍准则,准则的核心是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B.在新时期,必须确立和推行中国的“道德黄金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C.孔子“推己及人”的思想和世界各个民族“待人如己”的准则是一致的,这个思想对当代社会道德的规范有积极意义。

D.在社会转型新时期,研究社会道德规范原则时,应当重视对中国传统道德中有益成分的继承与弘扬。

三、古诗文阅读(5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共22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13分)

李贺,唐诸王孙也。年七岁,元和中,以歌诗著名。韩退之、皇甫湜览贺所作,奇之,相谓.曰:“若是古人,吾曹有不知者,若是今人,岂有不知之理。”因连骑造门请见。贺总角荷衣而出。...二公面试一篇。贺承命欣然,操觚染翰,傍若无人,题曰“高轩过”。二公大惊,以所乘马联镳而还。元稹以明经中第,愿与贺交。贺见刺曰:“明经及第,何事来见李贺?”稹惭而退。未几制策.登科,为礼部郎官,乃议贺父名晋,不合举进士,时辈从而排之,贺竟不第。 ..

按,唐李公藩尝缀贺歌诗,为之叙未成,知贺有外兄,与贺有笔研旧,召见,托以搜采放.失。其人诺,不且请曰:“某尽记贺篇咏,然黵改处多,愿得公所辑视之,当为是正。”公喜,并付.之,弥年绝迹。复召诘之,乃云:“某与贺中表,自幼同处,恨其倨忽,常思报之。今幸得公所藏,.并旧有者,悉投堰中矣。”公大恚,叱出之。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b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