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报天天读分析

更新时间:2024-05-09 23:0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摘 要]:《有报天天读》作为凤凰卫视中文台一档新锐的个性化电视读报节目,获得了很大成功,本文就试图从其形式、内容、编排、主持人等要素进行分析,解读它的特色。

[关键词]:《有报天天读》 节目编排 主持人

《有报天天读》是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在2003年3月推出的一档新型的新闻时事栏目,该栏目播出仅仅半年时间,就迅速飙升到凤凰卫视收视率三甲行列之中。这档节目还成为由《新周刊》等媒体发起的第三届“2003中国年度新锐榜”中的年度电视节目。它打破了传媒类型壁垒,在把电视和平面媒体资源优势的融合、互补和衔接上进行大胆尝试,开创了个性化电视读报的先河,并引领了这种电视节目新潮流。

报纸主要是以文字为媒介来传播信息的文字传播形式,而电视是一种视听双通道的电子媒介,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媒介形态。从传播史上看,报纸是先于广播电视出现的,但是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这两种不同的媒介形态相互借鉴、相互利用。广播电视读报节目在我国新闻传播史上最早可以追溯到1950年4月10日开办的《首都报纸摘要》节目(即现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的最初原型)。那时候广播利用报纸的内容主要是因为新闻媒介发展不够,可供利用的信息资源非常少,整个社会处于一个信息匮乏的时代,而人们又迫切需要新闻信息。而《有报天天读》也是一个电子媒介“读报”的节目,只是和早期的报纸摘要类节目有着诸多的不同。

罗杰·菲德勒说:“传播媒介的形态变化,通常是由于可感知的需要、竞争和政治压力,以及社会和技术革新的复杂相互作用引起的。”①这些“驱动程序”对具体的某一节目形态的嬗变而言,同样适用。催生《有报天天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这是个资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各样的信息所包围,而真正重要和有用的信息却被淹没其中。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曾说过“后工业社会更加需要媒介传递的工作,或者说新闻解说:新闻不再是报道而是要解释。”②同样,我国学界对“信息爆炸”时代报道的角色素有“洗菜论”之说。这种理论认为,在信息激增的条件下,媒介的使命与其说是提供信息,不如说是筛选、整理和解释信息,使信息有序化,并赋予信息以意义。③如果某一媒介或节目能帮助受众筛选、整理和解释信息,能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那么这样的媒介和节目必定受欢迎。《有报天天读》的节目定位正是浓缩报导,探知社会当天的最新动向。

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需求只是该栏目的生存的理由,而要成为一档优秀的电视节目,则必定要自己的个性。《南方周末》在2003年年度特刊的年度致敬之年度电视栏目就是《有报天天读》,其致敬理由是“作为一栏以摘要播报报刊资讯为主要内容的节目,《有报天天读》体现了强烈的个性:对政治和社会的敏感,同情心与批判精神的结合,加上在电视媒体上难得一见的真性情的流露。《有报天天读》不仅提供了别样的诠释方式,也展现了一种独特的精神气质:幽默、机智、具有洞察力、充满激情。”④该节目的主持人杨锦麟也说“只能用个性来区隔节目的重叠和相似性。”分析《有报天天读》,发现其个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形式新颖,古典与现代相结合。在这个“眼球经济”时代,吸引了受众的注意力,也就成功了一半。《有报天天读》在众多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首先得益于其新颖的形式。一是书房式的演播室。演播室布置成一个古典的书房,而主持人杨锦麟,则一袭长袍,一杯清茶,具有古代说书人意味。让看惯了一板一眼播新闻的受众一下子耳目一新。二是现代化

的读报方式——运用电脑。曾经有人批评有的新闻节目中电脑是作摆设的,但是这档节目不是,电脑在节目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起着实实在在的作用。工作人员将所选的报纸新闻和报名做成剪报,扫描到电脑内,杨锦麟将电脑上的内容讲解给听众。节目中的电视荧屏被划分为两个部分,左边是电脑显示出的报纸剪报的内容,占三分之二的荧屏,右边是杨锦麟读报的情形,占三分之一。杨一边读报一边用红笔圈出报纸标题的重要字眼,引起观众的注意,加强传播效果。三是节目结束时,所有节目的编制人员名单用毛笔字写出,极具人文特色。也很能吸引人的眼球。

第二、节目资讯丰富,满足受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信息需求。信息量大,这或许是这一档节目的最大特色。限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普通受众读报时有这样几种情形:没有时间读报;很多报纸读不到;读报不仔细,漏掉重要的信息;读了不理解,尤其是评论和分析员的文章。这些情形就是潜在的市场需求,电视新闻人通过专业的人士帮助大家读报,便可填补这一市场空白点。

《有报天天读》正是帮助大家读报填补这一市场空白点。它读报的范围十分广泛,大约每天涉及的有四五十种。香港本地的《大公报》、《文汇报》等;大陆的《南方周末》、《新民晚报》、《三联生活周刊》等;台湾的《联合报》、《中国时报》等;东南亚的报纸如《读卖新闻》、《南洋商报》、《东亚日报》等;西方报纸如《英国卫报》、《纽约时报》、《金融时报》等。可见,在这个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有报天天读》的触角伸向全球,帮助普通受众解决时间少和信息量多这一矛盾。

《有报天天读》不但为受众提供大量新闻信息,还帮助受众梳理这些信息。它每天都有一个或几个新闻主题,把与主题相关的不同报纸的新闻一一读来。由于不同的报纸对同一新闻事件的解读可能不同,把这些新闻集中在一起播出,就相当于把一个新闻事件的全景图呈现在受众面前,最大限度的还原事件的真相,帮助受众判断事件的意义,能充分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并且主持人会对一些新闻作简短点评,让受众更好的理解新闻的价值;或者主持人来一小段新闻补白,提供新闻的背景,让受众在比较中体会新闻的内蕴。例如,读到《大公报》上一条新闻关于全国公安去年一年查处的违规金165亿,主持人在读完之后,加了一句“青藏铁路的造价也是165亿”,一句话就把数字的意义说的更透彻。

第三、编排合理,符合受众的收视习惯。《有报天天读》作为一个长为半个小时的电视栏目,分为六个小节。首先是“天天头条”,这一小节是把今天各报的头条集中起来。1月26日“天天头条”是 泰国出动军队应对禽流感;1月27日“天天头条”是禽流感威胁全亚洲;1月28日“天天头条”是胡锦涛巴黎记者会成焦点;可以看出在这一节中突出强调新闻的重要性,把一天中最重要的新闻大餐端给受众。该节所读到的报纸很多,有20条到30条头条新闻,信息量大。第二小节是“天天有话”,这一节很短,取的是某一重要新闻人物说过的一句有着较高新闻价值的话,并把这句话的重点词汇挑出来,打在屏幕上,慢读一次,让受众记住。第三小节是“两岸天天行”,主持人挑选大陆、香港、台湾的一些重要报纸的重要新闻,这些新闻旨在提供两岸三地信息沟通的平台,让两岸三地人对对方有更多了解,这也是凤凰台利用自己独特优势在沟通两岸关系上的体现。第四节是“天天浮世绘”,把《人文地理》、《中国摄影》等杂志的一些反映中国大地上风俗民情的照片呈现给观众,并配一首歌,可谓“有声有色”,充分发挥电视传播的特长。受众在上一节紧张地接受新闻之后,

过渡到这一节,有些放松。第五小节是“天天焦点”,关注当日的新闻焦点。最后是一个小节“天天点题”,用一个字来评点当日新闻,这一个字往往点出重要新闻的意义或价值。

可以看出,《有报天天读》利用“峰谷技巧”进行节目的编排,突破传统的“倒金字塔”新闻编排法的局限,使节目有着较强的整体感和层次感。制造“峰谷”的目的就是使观众在收视时注意力得以集中、放松,再集中、再放松??《有报天天读》的六个小节正好一张一弛,不断形成新的兴奋点,却又不致于使受众产生收视疲劳,符合受众的收视心理,从而增强观众的频道忠诚度。

第四、主持人的特殊魅力也使节目增色不少。电视媒体品牌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主持人既是电视产品的制造者,又是电视产品的传播者,同时其形象还是电视产品的一部分。因此,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是频道品牌经营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增强频道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甚至有时候一个主持人就是一档节目的灵魂,好节目和好主持人应该相得益彰。

《有报天天读》的主持人杨锦麟,不是当下流行的“以貌取胜”的类型,而且如果用学院派的观点和严格的电视从业标准看杨先生的“读报”,会发现他根本不合格:浓重闽南味的普通话不够字正腔圆,有时候不免会说错话、读错字。但是,观众就是喜欢他的另类风格。杨读起报来铿锵有力,不时摇头挥手画一个圈,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强化有声语言的表现力、增强节目的感染力。杨锦麟对此也有自己的解释:“有人说新闻记者要客观、冷静,但我想‘读报’的节目要有个性,没有个性就形同阉割,成了太监一个,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我觉得观众喜欢我,除了‘真’以外,还有一个‘朴’,不虚伪,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在电视里表现真性情。”杨锦麟有时候在读完一则报道后,会做一个点评,非常短,却是透着智慧,一针见血,亦庄亦谐,正是一句或几句的点评,使观众能更好的理解新闻的内涵。那种即兴的点评,与杨的深厚的知识背景不无关系。杨在进入凤凰卫视之前曾当过记者、编辑、高级编辑、编辑部主任和报社主笔,写过社论,办过杂志。从报刊的专栏作家过渡到电视节目主持人,杨锦麟以一以贯之的精深学识、独立见解和批判性的研究,把报刊专栏评论搬到了屏幕上,为电视传播贡献了一个全新的范例。

归纳起来,《有报天天读》的红火的原因在于它有着其他节目所没有的“核心竞争力”:凤凰卫视为其提供的良好的话语平台;节目制作者打破传媒类型壁垒的先进制作理念;一位资深的并且个性鲜明的节目主持人。在克隆成风的中国电视界,《有报天天读》的成功也催生了一些模仿者,只是这些后来跟进者不能忽视自己的特色、要想想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有报天天读》:捧清茶 掬真情 指点江山

2004年04月01日 20:49

2003年12月14日,在上海揭晓的“2003年度新锐榜”颁奖典礼上,《有报天天读》一举夺得“年度电视节目奖”。读报读出了一个火爆的电视节目的杨锦麟先生在颁奖晚会上用一个“爽”字幽默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情。他说:“我非常珍惜这次评选结果,因为它不仅有诸多学者专家负责任而专业的评价,也有广大观众不约而同投下的选票,含金量很高,是对台前幕后所有参与节目的同事们努力工作的认同和肯定。对凤凰卫视给我这样一个际遇平台,我心里只有感恩和感激。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如履薄冰地为大家读报,继续努力搜罗全球最新信息和精华焦点介绍给观众。”

《有报天天读》开播一年来好评如潮。据央视—索福瑞媒介收视资料显示,《有报天天读》成为仅次于CCTV1的中国第二最高收视栏目。一位广东观众的来信中写道,杨锦麟对待新闻的真诚打动了我。每当读到大快人心的消息时,他就会大声叫好;读到针贬社会时弊,他恨不能拍案而起,猛烈抨击;读到生灵涂炭的消息时,他会激动难抑,眼眶湿润??这些都是一颗正直善良之心的真情流露。

不平静的一年、不平静地读报

在2003年年底,杨锦麟在回顾一年来的风起云涌时表示,这一年是不平静的一年,从中国新一届领导群体全面进入决策层到今年春天SARS的猛烈袭击,从香港急速的政治社会变迁到台海危机再起波澜,从美英联军攻打伊拉克到萨达姆的被俘落网,中国和世界都出了许多令人难于忘怀的大事。凤凰卫视的观众对《有报天天读》节目的持续关注也是从年初的SARS开始进入一个高潮。而这个节目力图在短短的二三十分钟时间里尽可能多而扼要地将重要的信息传达给观众。信息量大是节目的一个特点。另一方面,在报刊杂志信息的选取上也是以当下发生的政治时事新闻为主要,将重点解读全球重要报纸和杂志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时代周刊》、《经济学人》等的西方主流媒体的头条新闻及主要社论,介绍和评论其中的观点、角度,世界舆论及思维潮流,然后进行浓缩加工,可以说就是一本电视版的“大参考”。

形式可以模仿、个性独一无二

杨锦麟说到节目制作的过程显得有些感慨,他说这是一个酸甜苦辣辛五味杂陈的累活,但虽然苦却能从中获得极大的精神满足。《有报天天读》的节目制作时间的要求很高,每天准备的时间也很短,从早上六点到八点前,就必须将当天所有报纸读完,准备好当天要评说的新闻,然后进入计算机制作和其它录制的准备工作。进入录播之前,只能有很少的准备时间,只来得及匆匆整理一下思路,根本没时间撰写文字稿,一般情况下只能随兴而谈,也正是因为这样,自己的喜怒哀乐感情就自然地在节目过程中流露出来,毫不做作,也不会做作,给人就是一个真性情的强烈印象。这种喜怒哀乐是自然的流露,没有刻意设计,于是不少观众认为,节目和杨锦麟的个性张扬结合得恰到好处,节目有了自己的个性特点。闻说已有一些电视同行正在“克隆”模仿类似的读报形式,杨先生表示这也是一个意外,当然有人模仿比无人问津的好,他对因此让不少同行和他一样需要每天起早工作感到歉然,一方面自己也要不断创新进步,另一方面他认为,单纯的模仿恐怕只能模仿节目的形式,而节目的个性恐怕一时半会是模仿不来的。

杨锦麟先生在《有报天天读》节目中观点犀利、言词尖锐,对于许多政治黑幕往往能一针见血的指出。有不少观众担心这个节目办不下去,也有不少观众询问顶风做节目的压力是不是很大。对此,杨先生说,压力是每天都有的。作为一个有一定影响力的华文媒体必须要有自己的立场和新闻评论的尺度,不能随心所欲。但自己想做到的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深度掌握全球信息及社会的脉搏,在一个相对的空间里最大限度的释放信息能量。杨先生自认为多年来一直坚持书生本份和言论责任来看世界、看中国的原则,坚持对国家、对民族有利的、积极向上的出发点,坚持真诚本色。杨先生笑称,这就好比一个拔火罐,它不能根治疾病,不能彻底除掉肿瘤,但它可以告诉你哪里不舒服、哪里有毛病。即使节目中的个性张扬会让某些人不舒服,但压力有时可以化为动力,让人更从容。

《周刊点点评》渐入佳境、更上层楼

此外,对于《有报天天读》的姊妹篇《周刊点点评》,杨先生说,这个节目开始很意外。因为很多观众希望自己一周读七天报而不要中断,正好那个电视时段也有了空当,管理层因此产生了《周刊点点评》的创意。这个节目似乎是《有报天天读》的延伸,加入了女主持周瑛琦之后,比《读报》的氛围更轻松活泼。就好像一家老小吃完饭喝茶时一样聊天。《周刊点点评》和《有报天天读》应该是一个延伸和互补的关系。和《有报天天读》一样,《周刊》也是低成本运作,一样没有讲稿,讲起来很随意,因此才有许多观众感觉到有时候

出现的抢话现象。但杨先生对此倒并不介意,他说,和周瑛琦的合作也是渐入佳境,相当的和谐,节目存在缺点是很正常的,只有不断改进节目才能臻于成熟,更上层楼。

最后,杨先生表示,明年的《有报天天读》和《周刊点点评》的制作思路、元素基本保留不变,像公司管理层的要求一样,前赴后继,一如既往为大家读报!苦在其中,也乐在其中。一袭唐装,一盅清茶,指点江山,不亦乐乎!

采访后记:采访结束时,杨锦麟先生要我把文章写好后发给他看一看。当天下午写完,我把文章发到了杨先生的邮箱。第二天中午,我就在自己的邮箱中看到了由杨先生发回的改后稿。从头到尾看下来,杨先生将文章词句重新梳理,遣辞造句更加严谨,读起来仿佛杨先生就在面前说话,一如读报时的抑扬顿挫。

有报天天读》:与国人同悲同惜,心灵相通

2007年10月24日 16:13南方网投票数: 顶一下 【大 中 小】

时代大背景下应运而生

谈到《有报天天读》,我觉得有必要谈谈它应运而生的背景。这个节目的应运而生,跟我们这个时代同步。

2002年,应该是中共十六大召开之后不久,中国走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拐点。在这个节目的酝酿和推出过程中,应该考虑到更多中国的民众对外面世界了解的饥渴,同时它也充分利用了两种社会制度不同之下的资讯传播和资讯拥有的落差。它呼应了这个大时代,中国社会急速转变,观众对于更真实的资讯追求,它的应运而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对资讯知情权的渴望。

在这么一个世界里,人们对真实新闻资讯的需求与日剧增,也许这正是这个节目迎合了大家这一点点的需求。

有人说,这个节目是审视世界和观察自己的第三只眼睛,有人说,它把知情权和政治现实允许的范围尽量地发挥到极致。中国内地如果没有言论空间获得比较宽松健康的发展,我

们这个社会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进步很难想象。所以我特别注意到,广东省的负责人在很多场合都提到要善待媒体,我认为这是很了不起的观点。善待媒体和善待读书人的意义是一样的,有这种善待读书人、善待媒体的氛围,才有可能有更多的信念、更多的追求,我们的追求也才有意义。

这个节目五年了,也见证了五年来华文媒体的变化发展。我要重申一点,平面媒体、报纸,还是江湖老大,报纸至今还在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报纸可能会涨价,但是人们对报纸不会因为它价格的变动而丢弃对报纸的追求和喜欢。没有报纸、没有平面媒体就没有《有报天天读》,所以平面媒体和新媒体这些媒介,像所有的观众、所有的广告商一样,都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所以南方报业的新闻前辈范以锦主持今天的论坛,我心里很高兴,因为至少以后没有饭吃还可以投奔你(笑)。

2007年,乃至2006年,世界前一百家的大报,《有报天天读》几乎涉猎了60%以上,没有它们,这个节目就不会存在。华文媒体在过去五年发生了千变万化,前所未有。这五年的变化,我有一个坚定不移的想法,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竞争,呈现了一个新的风貌,这种竞争、合作、兼并,或者整合,它会形成一个合力的方向,合力的力量,而这些竞争,新媒体、传统媒体等等,不能说你死我活,但是这种波澜壮阔对读报节目的存在和发展,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资讯管道来源。

凤凰卫视人和从事凤凰读报节目的人,他见证了中国社会政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最关键的一点,对普世价值的认同和接受度,无论是从执政党、各级政府,以及大多数的民众,已经有更明显的吸纳、更明显的增加,传统意义上的自由、平等、博爱,不再受到消极的排斥。

我跟凤凰卫视约定,我的人生规划是为凤凰卫视服务十年,现在已经过了五年,五年以后再说。

这个节目还能不能存活,我不能做准确的预测,因为还有很多的变数。有一个广告词,“思想走多远,我们能够走多远”,这个广告词在现实生活中有明显的反差,因为没有人是不可被取代的,长江后浪推前浪,也没有一个电视栏目,尤其是一个经常被插播公益广告的电视栏目,可以确保它有足够的存活空间。

我们还在坚持,我一直认为这是一种责无旁贷。这是一种责无旁贷,我的意思是说,我们希望有更多在政治文明的大环境下,能够自由表达意见的空间,能够让执政党的理念,让海外华人对中国的建设、改革开放任何一步的成绩、任何一步的挫败、任何一步的缺失有直言不讳的提醒,我们要做这样的努力。

我们的世界是如此的五彩缤纷,但是我们知道,今天英文媒体还在占据垄断的地位,这使中国人的声音,中国人健康的声音、正确的信息,包括媒体的声音,和现在我们所拥有的综合国力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所以要让一个充满自信的中国,让一个进步的不回避任何先进

思想的中国展现在世界人民的面前,让中国的现代文明和人类的文明有机的结合,其实我们要做重大的努力。

我们的坚持可能是一种使命,也是一种从业人员的契约精神,在国内一般叫做责无旁贷。 我觉得任何一个梦想,任何一个理念,不能靠一个单一的媒体来贯彻。我不知道这个节目还能够走多远,但是我对中国未来,能够给新闻传媒更多释放能量和潜能的空间,抱以比较乐观的期待。

结语

请允许我做一个结束语。

只有善待媒体,我们的明天,我们民族的明天,我们共和国命运的明天才会有希望。我非常欣赏这位领导同志在不同的场合,多次提到了善待媒体的概念,我也知道这位领导同志在不同的场合对《有报天天读》也给予了很多的评价。善待媒体,是衡量一个社会政治文明进步的标杆。

改革开放接近三十年的时间,后年是共和国建国60周年大庆,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还有若隐若现来自方方面面思想的干扰,可见不断思想解放、坚持改革开放这个任务还是任重道远。

过去的三十年,以及过去我在凤凰卫视从业工作的五年告诉我,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建设不可能没有舆论的监督。善待媒体和善待读书人,善待所有共和国的公民,他们的意义是等量齐观的,要让更多的人,更多的共和国公民,拥有最起码的知情权,这也是这个民族走向复兴之路的必需,应该说是最起码最谦卑的一个前提条件。只有真正意义上的善待媒体,我们才有希望,或者说我们才有明天。我们还在艰难地前行,我们还在艰难地探索。

最后一句话,我们,你我,所有在座的朋友们,都还在翘首以待。谢谢。

电视新闻评论作为一种通过电视媒介传播的新闻评论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了一 个新的发展阶段。突出的表现是电视评论类节目的蓬勃兴起。“电视评论类节目在遵循 新闻评论基本规律、体现新闻评论共同特征的基础上,已逐渐成长为一个包括多种节目 形态、表现手法与风格样式在内的‘大家庭’;这个‘大家庭’的出现不仅丰富和扩 展了评论的体裁与形式,而且滋养和生长出新的评论理念与评论手法,对当代中国新闻 评论的发展起到一种巨大的推动作用”[1(380)。这个‘大家庭’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述评式电视新闻评论、访谈式电视新闻评论以及群言式电视新闻评论等。到了2003年,电视上出现了一批具有明显新闻评论特征的读报类栏目,以电视为载体,“它将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体相结合,取材于各大报纸的焦点内容,对多家媒体的观点进行整合,以主持人读报的形式读出,并加以独特的评论;形为读报,实为评报”[2]。这一批读报栏目中以《有报天读》和《第一时间读报》最具影响力。作者比较了07年1-5月份的《有报天天读》和《第一时间读报》,从“新闻性”、“政论性”和“电视性”方面对两者进行了文本分析,结论是两个读报栏目都具有很强的新闻性;在政论性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在电视性方面,《有报天天读》在“视听结合”和“双线互补”方面做出了可贵的探索,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一) 从新闻评论的时效性来看。

两者的时效性都很强,但是《有报天天读》表现出读报视野开阔,读报范围大,信息量大的特色。它读报视野放眼全球,侧重于政治、经济新闻及其评论。每天涉及的报纸三四十种,大多是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中外报纸,欧美各国及来自东南亚、韩国、日本和中国大陆、港台地区的报纸。时长为24分钟。 一、新闻性比较

作者比较了07年1-5月份的《有报天天读》和《第一时间读报》,从“新闻性”、“政论性”和“电视性”方面对两者进行了文本分析,结论是两个读报栏目都具有很强的新闻性;在政论性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在电视性方面,《有报天天读》在“视听结合”和“双线互补”方面做出了可贵的探索,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一)从新闻评论的时效性来看。两者的时效性都很强,但是《有报天天读》表现出读报视野开阔,读报范围大,信息量大的 特色。它读报视野放眼全球,侧重于政治、经济新闻及其评论。每天涉及的报纸三四十种,大多是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中外报纸,欧美各国以及来自东南亚、韩国、日本和中国大陆、港台地区的报纸。时长为24分钟。《第一时间读报》视野在中国大陆,偏重一些都市话题和社会新闻。选取的报纸也不乏《中国青年报》《南方都市报》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报纸,但总体上选取的报纸影响力都弱于《有报天天读》。整个栏目信息覆盖面和信息数量都相对精少,时长为16分钟。

(二)从新闻评论的评论对象的特定性

和新闻评论的直接针对性来看。两个栏目都是读取纸质媒体提供的新闻消息及评论,由 于纸质媒体评论发展的相对纯熟和规范性,其评论对象无疑是具有特定性的。同时主持人在读报的同时,会添加一些自己的评论。这些评论集中在对新闻事件的评论或者对纸

一、

新闻性比较

质媒体评论的评论上。从这个意义上说,个栏目都做得很到位。杨锦麟的评论比较明 确、直接,大多采用事实判断或价值判断;而马斌评论使用反问、设问较多,评论方式 比较委婉、含蓄。

(一)在明确阐述对于特定事物——评论对象的看法上面。两者都是旗帜鲜明,观 点明确。电视新闻评论具有三大功能是:引导功能、监督功能、解读功能。对此,杨锦 麟说,“我们不是什么华佗扁鹊,我们充其量是拔火罐,告诉你哪儿疼、哪里有淤血, 告诉你要注意而已”[3]。而马斌认为“(杨锦麟)老先生的节目起到拔或管的作用,对

于我来说,我只能点穴,就是类似中医针灸”[4]。

(二)从以说理为主要手段的表现来看。《有报天天读》说理和评论所占的比重较大,说理力度强,集中。板块设置立意深远,更胜一筹,除了综合多家报纸的多元评论以外,更突出的是凤凰台能梳理提炼出自己的评论角度和立场。“天天焦点”通常都是围绕一件中国当日的重大新闻,读取多家报纸的多元评论,充分展现对事件各层面的认识和国内外各家媒体的评论。而“天天扬言” 是针对当日的焦点新闻,在统筹归纳各纸质媒体的评论上,凤凰台提炼出自己的专题评论,充分体现了凤凰台“言论立台”的意识和实践。

《第一时间读报》的“新闻头条”“天下新闻 马上快评”也以说理为主要手段,报纸评论的数量也较多,但是始终没有发出作为电视台的声音。马斌作为主持人的评论也很具针对性,但比起《有报天天读》的纯粹的评论,它评论说理的力度明显弱化,缺乏一个概念、判断、推理这样的逻辑论证过程。

二、

政论性比较

(一)在明确阐述对于特定事物——评论对象的看法上面。两者都是旗帜鲜明,观

点明确。电视新闻评论具有三大功能是:引导功能、监督功能、解读功能。对此,杨锦麟说,“我们不是什么华佗扁鹊,我们充其量是拔火罐,告诉你哪儿疼、哪里有淤血,告诉你要注意而已”[3]。而马斌认为“(杨锦麟)老先生的节目起到拔或管的作用,对于我来说,我只能点穴,就是类似中医针灸”[4]。

(二)从以说理为主要手段的表现来看。《有报天天读》说理和评论所占的比重较大,说理力度强,集中。板块设置立意深远,更胜一筹,除了综合多家报纸的多元评论以外,更突出的是凤凰台能梳理提炼出自己的评论角度和立场。“天天焦点”通常都是围绕一件中国当日的重大新闻,读取多家报纸的多元评论,充分展现对事件各层面的认识和国内外各家媒体的评论。而“天天扬言” 是针对当日的焦点新闻,在统筹归纳各纸质媒体的评论上,凤凰提炼出自己的专题评论,充分体现了凤凰台“言论立台”的意识和实践。《第一时间读报》“新闻头条”“天下新闻 马上快评”也以说理为主要手段,报纸评论的数量也较多,但是始终没有发出作为电视台的声音。马斌作为主持人的评论也很具针对性,但比起《有报天天读》的纯粹的评论,它评论说理的力度明显弱化,缺乏一个概念、判断、推理这样的逻辑论证过程。 (三)从思想、政治或伦理的角度上看。《有报天天读》在选取读报内容、深度以及杨锦麟的点评上,更侧重于思想性和政治性。而《第一时间读报》主要关注民生新闻,在选取报评论内容和主持人马斌点评上,整体表现出思想性和政治性上较弱,伦理性相对突出。电视读报栏目要具备电视性,这是由电视本身的特征所决定的。关于电视性,“这里权且从电视传受方式的角度,尝试性地概括为声画兼备、视听结合、双线互补三个特点”[5](188)。首先在“声画兼备”方面,两个读报栏目都有自己的形式特色,《有报天天读》刻 三、 电视性比较

电视读报栏目要具备电视性,这是由电视本身的特征所决定的。关于电视性,“这里权且从电视传受方式的角度,尝试性地概括为声画兼备、视听结合、双线互补三个特点”[5](188)。首先在“声画兼备”方面,两个读报栏目都有自己的形式特色,《有报天天读》刻意营造古香古色的看书读报的氛围,不过在展示选取报纸的内容方面很多时候没有把报纸内容放大,会看不清报纸的标题,虽然有醒目的大红圈,但是因为受主持人口音的影响,对个别内容是不能清晰接收,也算小有缺憾。《第一时间读报》通常是将报纸内容放大到整个电视屏幕报纸标题一目了然,非常方便受众“阅读 ”。其次在“视听结合”和“双线互补”方面,《有报天天读》做出了可贵的探索并获得了成功。因为“怎样使评论可视,或者说怎么用画面表现评论内容服务却是一个完全崭新的课题”[5](10)。 它的“天天浮世绘”版块,是图片+音乐+点评的形式,构成了完整的图片评论。目前在电视新闻评论领域,新闻述评和访谈式评论占据着主导地位,图片评论的栏目极少,因此在这个版块出现的纯粹的图片荟萃就是一

种创新和探索。它调节了新闻评论的严肃性和紧迫感,充分体现了电视画面的张力和音乐的感染力,有效突出了视与听的电视效果。同时用图片和音乐来消除观众可能产生的收视疲劳,制造出新的兴奋点,使整个评论栏目显得有张有弛在有声有色方面,《第一时间读报》就相对逊色。没有背景音乐,在名为“非常人物 非常表情”版块,既没有图片也没有表情。个别的图片也是报纸上的图片原搬照传,没有经过放大处理或再加工,比起《有报天天读》在图片上的精心制作,显然《第一时间读报》没有探索新闻图片和背景音乐在新闻评论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笔者比较《有报天天读》与《第一时间读报》,发现《有报天天读》栏目确实有可供借鉴之处。它拓展了读报范围,使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之间相互渗透并相得益彰;具有电视台自己的评论;对图片评论进行了探索,并穿插使用背景音乐;甚至吸收了广播媒体的手法,比如也穿插BBC新闻,这些都为读报类栏目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思路。

电视读报路在何方

在媒体激烈竞争的态势下,新老媒体的交流与融合不可避免。电视,具有传播符号多样、直观、视觉冲击力大的特点,而报纸具有冷静、理性、深刻的特点。电视读报节目的开设,便是电媒体与报纸媒体相互融合的生动体现。年 月 日,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 》开播 同年 月 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 《第一时间 读报 》开播 天后 ,东方卫视 《早报早知道 》开播 陕西电视台也在年推出了 《早间播报 》 。同一时期 ,还有不少地方台的电视读报节目也纷纷开播,一时间,电视读报节目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电视形式。但是 ,电视忌讳模仿 ,特别是这种 同地域、同形式的模仿 ,之前就有很多类似 “电视交友类节目” 、 “电视益智类节 目 ” ,诞生的时姨一个个如雨后春笋 ,但往往都是昙花一现 ,不久就销声匿迹了。那么 ,

电视读报节 目会不会也走入这样的不归路呢

一、电视读报节目的优势 、 1资讯整合 ,拓宽新闻视野。

在大众传播大发展的今天 ,当越来越多的媒体向多样化、分散化的方向发展的同时, 也有媒体之间正走 向相互融合、合作。信息技术高速发达 的时代 ,任何一家媒体都无法单凭一家之力穷天下新闻,传媒资讯是以 “共享 ”的方式存在和传播的。电视读报类节 目以众多报纸为选择对象 ,融汇多家传媒信息,经筛选、浓缩后向观众发送 ,无疑拓宽了新闻的视野和信息的广度 。

一个成功的读报节目通过摘报 读报 集中报纸、电视两大媒介之长 ,巧妙地将资讯和评论融为一体,既可以在报道事实之外援引观点 ,增加报道深度,弥补自身理性与深度不够的缺憾,还可以增大信息容量,用全而深的内容和博而集中的观点为一家之言的报纸新闻提供更为广的视角。

读报节 目正是 以其全面 、系统 、不含水分的内容 ,让受众吃下 了一锅 “大杂烩 ” ,

这 中间不仅有丰富全面的新闻资讯 ,还有不同报纸对同一新闻事件发表的不同观点,对信息的了解既广又深 ,更重要的是,读报节目等于对无限量多的资讯做了再选择 ,萃取了其中的精华部分呈现给受众 ,是一个信息再传播的过 程 。、

2进入门槛低,资金投入少。

电视读报节 目是一种能够有效利用现有的资源 、大幅降低制作成本的节 目形态,一般只需要几十份报纸加一台笔记本电脑再配上主持人的口头解说就能制作一期几十分钟的节目,在采编成本方面 ,报纸新闻远远小于 电视新闻。读报节 目 “借船出海 ” ,采取“拿来主义 ” ,跳过 了复杂繁琐的采访和初编环节 ,使新闻制作简单化 ,成为了一种单纯的演播室节 目,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陕西台的 《早间播报 》只订有大大小小不到份报纸,每天参与的人员也不过一位主播和两三位编辑。而就是这样一档投入极少的节 目,《早间播报 》的收视率却一直稳定在所有新闻节 目的前几位 ,有时甚至超过了传统的高收视新闻节 目,这不能不说是陕西早间新闻史上的一个奇迹。

3个性主播 个性读报

无论是老头读报 ,还是靓女读报 ,观众首先接触的是人 ,其次才是报 ,个性鲜明的主持人往往比报纸内容本身更容易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以 《有报夭天读 》的主播杨锦麟为例 ,他读起报来铿锵有力,不时摇头挥手画一个圈,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强化有声语言的表现力、增强节目的感染力。杨锦麟有时候在读完一则报道后 ,会做一个点评 ,非常短 ,却是透着智慧 ,一针见血 ,亦庄亦谐 ,正是一句或几句的点评 ,使观众能更好的理解新闻的内涵 。他凭借稳健、缤密的言语风格赢得不少 “嗜报成癖 ”人士的青睐 ,他的嬉笑怒骂 、不掩饰 、不造作、不矫情 , 己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节 目和杨锦麟的个性扬结合得恰到好处 使得节 目有了自己鲜明的个性点 。

4、媒体集团化运作的契机。

读报节目把报纸内容引入电视,在传播内容上现了出跨媒介运作的特征。现在在我国许多中等市 ,本身新闻资源有限 ,一旦有新闻发生 ,各类纸、广播、电视便蜂拥而上 ,报道出的东也是同小异 ,造成了各家媒体人力财力的浪费。传媒产发展到今天,跨媒介合作经营、跨媒介团化运作经成为一个不可扭转的趋势,世界传媒集团做大后一不从事跨媒体经营。鉴于读报内容与形式的征 ,它可以作为报纸与电视合作的一个契机 对于视 ,节约了成本,丰富了信息源 、信息量和节 目态 对于报纸 ,则有利于拓展新 闻的 “覆盖面提高知名度 ,扩大影响力 。

二、电视读报节目的危机 、

`1只读不解 ,失去特点。

解读不是报纸信息的照抄照搬。电视读报节 目然需要相当数量的信息支撑以体现其广度 ,关键是何做 ,这种汲取报纸长处的二次开发应该着眼于有度有重点的选择 ,而不是在信息的海洋里漫天撤网同时 ,由于新闻 “二传手 ”的性质 ,如果媒体过地从别家媒体拣取信息来兜售 ,其结果必将降低新的原创性 ,电视读报节 目过多利用报纸上的新闻,放弃体现自己的特色 ,必然会失去电视媒体 “声画茂 ”的优 势 。

2形式单调 简单重复

电视读报节 目有别于其他一些电视新闻节 目,它没有自己的片源 ,没有在新闻现场所拍到的第一手画面 ,所以在视觉方面远远不如其他的电视新闻节 目,这就要求电视读报节 目应该在表现形式上多下功夫 ,不至于使观众产生视觉疲劳。而大多数电视读报节 目在表现形式上几乎都流于一种简单模式的重复—报纸版面十配音。这就难免给观众以单调乏味之感。、改动较大 ,信息变形。电视读报节目所用的报纸一般都是书面色彩比较浓 的文章 ,逻辑性强 ,而 电视 的特长 是 “视听结合 ” ,电视读报往往偏重于 口语化 ,强调感性内容 ,对报纸的内容往往要经过层层改编 ,这以改编很有可能就会造成信息的变形。同时 ,节 目所

选用的文章往往还不是该报纸的原创 ,甚至是经过多家媒体的转载,信息的真实性又打 了折扣 。另外 ,电视读报节目还因为要追求个性化特征 ,主播大都会对报章新闻做一番点评,其中一些点评比较睿智 ,另有一些则过头了 ,主要是评论过多地引申或与报纸文章原意不符 。电视读报节 目本来就是不很完整的 “介绍 ” ,加上主观色彩浓厚的解读,必然会造成信息的变形和误传

三、电视读报节目的改进策略 、 1注意 节目形式。

电视的表现元素要比报纸和广播要丰富的多,而电视节 目最大的优势一画面却是电视读节 目的一大劣势 ,很容易让人产生单调、乏味的感觉 ,要使节目更加活泼、更加出彩 ,应该在节 目的形式上多做文章相比较中央电视台的两档读报节 目 《媒体广场 》和 《第一时间 读报 》 ,《第一时间 读报 》就要 比《媒体广场 》更加注意形式上的创新 ,演播室的布景加有层次 、主播的着装更加鲜亮,同时 ,主播身后的液晶屏也能充当主播和报纸版式切换的有效过渡 。上海东方卫视的 《看东方 》则装备上 了国内第一台触摸屏 ,手指轻轻一触 ,便 出现报纸 的版式 ,还配有效果动画 ,大大提升了节 目的可视性。、

2注意 节目编排。

电视读报节 目往往都是一个主播说到底 ,看着变化不大的报纸画面 ,听着变化不大的主播腔调 ,往往会使人产生疲倦感,因为读报节 目的这一特殊性,所以,在编排方面要比其他类型的新闻节目花更多的工夫

《有报天天读 》就是一档很注重编排形式的读报节 目。短短几十分钟的节 目就有六个板块,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就看完了节 目,没有产生丝毫的疲倦感,其中 “天天浮世绘 ”和 “天天有话儿 ”两个板块轻松有趣 ,结合了图片、音乐 、动画等多种手法 ,并加以串联 ,同时还富有新闻性 ,一张一弛 ,避免了节目的单调性 ,这不能不说是节 目的一大亮点。

3、主播的个性化。成也主播 ,败也主播。主播对一档电视读报节目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杨锦麟格的电视从业标准看,他的读报的确不合格 浓重闽南味的普通话不够字正腔圆,有时候不免说错话、读错字。但是观众就是喜欢他的另类风格。和杨锦麟相比,《第一时间 读报 》 的主播马斌深知 自己的劣隽 一是杨锦麟可以纵论天地风云 ,可以对新闻 “拔火罐 ”,这一点他做不到二是杨锦麟有老报人的资历 ,这一点他也没有。所以,马斌就要在其他的地方寻找自己的制高点。用马斌自己的话说 ,他读报只能 “点穴 ” ,不能 “直拳去打 ” ,只能用 一根细细的针,在读报时一针见血。栏目组也就马斌读报究竟应该怎样来做作过很多尝试和讨 ,最终决定让马斌用说书的方式,用略显夸张的动作语言串联起各主要纸质媒体的新闻 ,给观众一份富有个性化的新闻早餐 。

报纸通过电视获得新发展 ,找到了新活法 ,而电视也借助报纸的资源弥补了缺憾,电视和报纸在竞争中不忘相互借鉴 ,并巧妙地展现在各自的节目中和版面上 ,良好的互动合作方式也赢得了受众的认可 ,同时,可以把电视读报节 目作为切口 ,使电视、报纸、网络等逐步走上跨媒体经营的道路,以降低运营成本,实现规模经济,增强自身实力,电视读报节 目的出现确实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媒介发展的新思路。不过 ,我们应该看到,有现场感的电视新闻才是电视的独特魅力所在,读报节目毕竟只是电视新闻节 目形态的一个补充,因此读报节 目要想办得精彩长久 ,更需要一个良好的话语环境和策划班子。同样,它也面临电视业周期越来越短的洗牌之痛。透过今天电视读报节 目的红火,电视人不妨好好反省 电视读报节 目的核心竞争力究竟在哪里。找到了这个以不变应万变的法宝 ,我们就不怕电视读报节目走不长了。作者单位 陕

浅析电视读报节目现状及其发展空间 发表时间:2011-4-20 来源:《魅力中国》2011年2月下供稿 作者:赵晓萌 [导读] 作为中国报业历史发展的一次飞跃,2003年中国报业进入“厚报时代”。

赵晓萌(河南 郑州 450100)

中图分类号: G2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2-0164-01 摘要:作为中国报业历史发展的一次飞跃,2003年中国报业进入“厚报时代”。巨大的信息量以指数函数的速度急剧增长,就在受众面对这场信息爆炸和大量堆积式报道而无所适从时,电视读报节目就在这一年应运而生。它将纸质媒介的深度性、抽象化与电视媒介的形象化传播紧密结合,将单一的视觉传播与听觉传播有机结合,将数量众多、种类繁杂的信息群进行系统的梳理、筛选。这些特性和功能使得电视读报节目自然而然地在短时间内得到迅速普及,但是也正是由于此类节目快速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有效停留,电视读报节目得以大量运作,与此同时也使得各电视台节目之间陆续出现“效仿”、“跟风”等问题,栏目的克隆化与节目的同质化使得节目质量不尽人意,大众开始对电视读报节目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产生忧虑。

关键词:电视读报节目;优势;困境;拓展;生存空间

早在1950年4月10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办的《首都报纸摘要》节目(现在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可视为广播电视读报节目形态的雏形。而真正将电视读报这种节目形式为受众所接受并且掀起电视读报节目热潮的是凤凰卫视中文台于2003年推出的《有报天天读》。《有报天天读》的出现和成功不仅赢得了受众的好评,更在各电视台中刮起了一股“读报热”的风潮。 一、电视读报节目的优势

“新媒介并不是旧媒介的增加,它也不会让旧媒介得到安宁。它永远就不会停止对旧媒介的压迫,直到它为旧媒介找到新的形态和定位。”不同媒介之间的互相借鉴与交融已是大势所趋,电视读报节目正是取报纸之长补电视之短,并充分发挥电视原有的传播优势。它在播报、

解读新闻的过程中往往充当着“二传手”的角色,选择已经在报纸上刊登的新闻然后对它进行加工,通过对这些新闻的再次筛选、归类、整合之后使其以电视新闻的形式传播给受众,这实际上就是不同媒体之间的素材共享与重构过程。

电视读报节目的新闻传播价值是建立在报纸新闻传播价值基础上的。读报节目的主持人除了能够从丰富的报纸资讯中进行有效选择,还可以用同题集中的编辑方式,针对某一新闻事件采取不同报纸不同侧重的相关报道。例如2007年9月20日《马斌读报》中,对“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这一新闻事件的读报就分别引用了新华社、中国青年报、中华工商时报和新华每日电讯的观点。这种差异性会引发受众对某一新闻事件的关注,产生思考的兴趣,有利于受众对整个节目的注意与参与。 二、电视读报节目的困境

电视读报节目在二次传播过程中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电视读报节目受报刊表现形式的束缚。任何报纸的排版都大致相同并且模式较为固定,电视读报节目在节目编排上也很难突破简单重复的模式,无非就是在视觉上切割屏幕,画面的一半是报纸版面,另一半配上主持人的播报解读,这难免会给受众一种单调的感觉。例如辽宁卫视新闻综合频道晚间推出的《晓松说报》,整个节目过程中屏幕画面构图不变,难以摆脱“画面配解说”的生硬和不流畅。 节目形式上的单调还表现在播报方式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尽管众多电视读报节目会将报纸截图置于屏幕,但是受众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认真读完报纸内容,所以主持人的“读”、“评”就显得至关重要。他们在保证新闻真实性和易接受性之间权衡,更加可能会使“读报”变成“念报”,这样一来节目就缺乏个性,缺乏竞争力,而且作为大众媒介的传播者,主持人虽然自身具备言论自由的权利和一定的话语空间,但同时又必须要考虑到媒介传播造成的影响和后果。总之,在“二次传播”过程中保证并且保持新闻事件自身的真实性是电视读报节目最根本的准则,另外,主持人在此基础上所发表的个性化言论还应当考虑到受众的接受范围和接受能力。 三、电视读报节目的未来发展空间

1.电视传播媒介与网络传播媒介融合的可能性

“融合传播是一种跨行业盈利的手段,它能够充分开发媒介的赢利潜能,改变单一的赢利模式,培养出媒介产品以外的受众,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产品的品牌效应”。作为新旧媒介

融合的新兴产物——电视读报节目同样可以做到同一时间在不同媒介平台上的同步播出。如此可以弥补电视媒介受众参与互动较弱的缺陷,通过网络媒体观看电视读报节目的网民们可以以短信互动、论坛留言等方式参与节目互动。 2.电视读报节目表现形式多样化

多人主持模式的探讨是对电视读报节目形式上创新的设想。这样的读报节目不以追求信息的数量与时效性为主要目的,而是以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深入探讨价值的新闻或事件为主题,由三到五位主持人进行剖析和解读,或者针对早间读报节目中出现的受众感兴趣的新闻消息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对实时报纸新闻的选择,是在有限的节目时间内为受众在众多繁杂的报刊中筛选出所需要的内容,再重新归类、整合最后播报;对过期报纸新闻是进行深入报道。将信息分类,能够扩大新闻信息量,满足受众不同社会分工的多元化需求。此外,娱乐性可以成为新闻评论表现形式的一种特性,时事评论、论点调侃,二者不必非争得“你死我活”。电视读报节目可以以其轻松、亲切的播报形式为受众所接受。增加受众反馈环节,“用群众的视角报道新闻,就要求新闻报道内容人性化” ,在第一时间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建议从而更好的发展电视读报节目;增强新闻图片在节目中的应用,《马斌读报》在对汶川地震进行系列报道时,连续数日都是依靠大量具有现场感、视觉冲击力的新闻图片展开解读和评述,让受众在观看现场直播节目之余,能够冷静地审视眼前定格的画面,感受人性的关怀,能够更好地配合主持人的解说与情绪渲染。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要求,电视读报节目已经开始不断的尝试各种探索,不断地在形式与内容上寻求创新。自1995年以来,以电视栏目“改版”和电视节目“创新”为号召的“改版”与“创新”的潮流在中国电视界不断涌动,几乎人们能够想到的电视节目技巧和形式都已被使用,创造一种本体意义上的新技巧或新形式的空间越来越狭窄。然而,电视读报节目仍然具有很大的提升、发展空间,读报节目一定可以愈加显示出自己独特的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王森《电视读报现状探析》载于《主持与播音》2005年第1期

[2]王漱蔚《媒体融合:传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载于《当代传媒》2009年第2期 [3]罗筑娟《试论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类型与定位》载于《新闻知识》2010年3月 作者简介:赵晓萌,女,(1988.5—),民族:汉族,渤海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

融合的新兴产物——电视读报节目同样可以做到同一时间在不同媒介平台上的同步播出。如此可以弥补电视媒介受众参与互动较弱的缺陷,通过网络媒体观看电视读报节目的网民们可以以短信互动、论坛留言等方式参与节目互动。 2.电视读报节目表现形式多样化

多人主持模式的探讨是对电视读报节目形式上创新的设想。这样的读报节目不以追求信息的数量与时效性为主要目的,而是以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深入探讨价值的新闻或事件为主题,由三到五位主持人进行剖析和解读,或者针对早间读报节目中出现的受众感兴趣的新闻消息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对实时报纸新闻的选择,是在有限的节目时间内为受众在众多繁杂的报刊中筛选出所需要的内容,再重新归类、整合最后播报;对过期报纸新闻是进行深入报道。将信息分类,能够扩大新闻信息量,满足受众不同社会分工的多元化需求。此外,娱乐性可以成为新闻评论表现形式的一种特性,时事评论、论点调侃,二者不必非争得“你死我活”。电视读报节目可以以其轻松、亲切的播报形式为受众所接受。增加受众反馈环节,“用群众的视角报道新闻,就要求新闻报道内容人性化” ,在第一时间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建议从而更好的发展电视读报节目;增强新闻图片在节目中的应用,《马斌读报》在对汶川地震进行系列报道时,连续数日都是依靠大量具有现场感、视觉冲击力的新闻图片展开解读和评述,让受众在观看现场直播节目之余,能够冷静地审视眼前定格的画面,感受人性的关怀,能够更好地配合主持人的解说与情绪渲染。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要求,电视读报节目已经开始不断的尝试各种探索,不断地在形式与内容上寻求创新。自1995年以来,以电视栏目“改版”和电视节目“创新”为号召的“改版”与“创新”的潮流在中国电视界不断涌动,几乎人们能够想到的电视节目技巧和形式都已被使用,创造一种本体意义上的新技巧或新形式的空间越来越狭窄。然而,电视读报节目仍然具有很大的提升、发展空间,读报节目一定可以愈加显示出自己独特的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王森《电视读报现状探析》载于《主持与播音》2005年第1期

[2]王漱蔚《媒体融合:传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载于《当代传媒》2009年第2期 [3]罗筑娟《试论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类型与定位》载于《新闻知识》2010年3月 作者简介:赵晓萌,女,(1988.5—),民族:汉族,渤海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b8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