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6 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转化和分解中的作用

更新时间:2023-06-09 06:3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Chapter6 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 降解和转化中的作用 生物循环:自然界中由生物推动的物质在能

量与形态上的变化。 物质的生物循环可归结为: 1、化学元素的有机质化或生物合成——光 合性生物。 2、有机质的分解,无机化或矿质化。

第一节 概述

一、微生物降解与转化的巨大潜力。1、种类繁多的MS有能力及潜力对自然界中已有物质进行降 解。 2、微生物的变异特征提供了降解新合成有机有毒物的可能 性。 3、微生物细胞内的质粒是一类主要的降解性因子。

二、物质的可生物降解性:物质在自然界中的降解途径:1、光分解;2、化学分解;3、 生物分解。

(一)、可生物降解性:biodegradability 1、概念:大分子有机化合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变成小分 子的简单的无机物的可能性。CO2及H2O生成时称最终降解。 2、物质的生物降解类型: 1)、可生物降解性物质:单糖、Pr、sta、NA、Lip,迅速 彻底。 2)、难生物降解性物质:cellu,农药、烃类,缓慢可彻底。 3)、不可生物降解性物质:塑料、尼龙、人造革、泡膜等, 不降解。

(二)、可生物降解性的测定: 1、基质的可生物氧化率: 物质的可生物降解性用可生物氧化率来描述,可生物氧化 的物质即为可生物降解性的物质。 1)、概念:物质的生物氧化率是指某物质被微生物氧化 的实际耗氧量占被完全氧化的理论耗氧量的百分率。氧化率= 微生物作用下的实际耗氧量 100% 完全氧化的理论耗氧量

氧化率上升,物质物化降解越易。 2)、测量方法:瓦氏呼吸机,测定O2消耗量或CO2生成 量。 实际应用中常用BOD/COD,BOD/TOD来衡量。

2、基质生化呼吸曲线或基质耗氧曲线:

指微生物对基质进行呼吸(或生物氧化)时的耗氧量(或耗 氧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内源呼吸:MS利用自身细胞物质进行的呼吸作用(耗氧速率恒 定不变)。

将基质呼吸与内源呼吸比较发现: 三种情况:假定MS1,基质S,S’,S”。 1)、基质曲线于内源曲线之上:可生物降解,斜率越大, 降解越快,然后进入内源呼吸阶段。 2)、两者重叠或平行:不可降解,斜率=内源 3)、基质曲线位于下方:A、不降解,有毒,斜率<内源 B、不降解,致死,斜率=0。

三、影响MS降解转化的因素四、MS降解有机物质的动态:(一)、简单有机物的分解转化:发酵(产酸)性MS,直 接迅速利用简单有机物,并大量生长、繁殖,时间随简单物 质数量而异。 (二)、复杂有机物的降解、转化、分解:放线菌、真菌、 芽孢杆菌。

1、降解:把大分子复杂物变成单体简

单物。 2、转化:把一种形态的复杂物变为另一种更为复杂的有机 物 3、分解:把简单物质彻底氧化。 转化形成腐殖质: 1)、胡敏酸:可溶于稀碱溶液,但碱性物在酸中沉淀 2)、富非酸:用碱萃取后在酸中不沉淀的组分,即酸碱 可溶。 3)、胡敏素:指酸碱均沉淀的组分(不能用酸碱萃取) 概念:是由未知组分结构的大分子物质构成的土壤肥力 的主要标志和土壤生物活性的重要因素。

有机质分解的动态: 第一阶段是利用简单有机质为主的微生物——发酵性微 生物的大量生长、繁殖,简单有机质降解后,其数量也随之 下降。此阶段时间不长。 第二阶段为复杂有机质的降解过程,主要是放线菌及一 些好气、厌气的芽孢杆菌的作用。此阶段持续时间较长。

第二节、不含氮有机物的分解 不含氮有机物包括: 1、简单的有机酸、醛、酮、醇 2、简单的糖类、单糖、双糖

一、淀粉与纤维素的转化分解: 淀粉与纤维素都是同一结构类型的化合物,基本单元都是葡 萄糖 (一)、淀粉与纤维素的结构特点: 淀粉: -1,4糖苷链, -1,6糖苷链 纤维素: -1,4糖苷链

淀粉 纤维素 (二)、降解淀粉及纤维素的微生物种类 1、降解淀粉的微生物; 放线菌:25-95%的能以淀粉为良好的碳源。小单胞菌属、 诺卡氏菌属、链霉菌属 细菌 好气性的有:芽孢杆菌,无芽孢的极毛杆菌,?杆 菌,食纤维杆菌 厌气的有:芽孢梭菌等 真菌:好气性的如曲霉、根霉、镰刀菌、多孔菌

参与水解淀粉的酶:凡是利用淀粉、分解淀粉的微生物可分 为三种酶 -淀粉酶:为内切酶,作用于直链淀粉 -1,4糖苷链, 产物为麦芽糖、麦芽三、葡萄糖 -淀粉酶:外切酶,从直链或支链一端切割,产物为麦、 支链糊精 -1,6糖苷酶, -糖苷酶:作用于直链及支链糊精、 麦芽糖、麦芽三等,产物为葡萄糖。

2、降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纤维粘菌:为好气性纤维分解菌,属真核微生物、粘菌 亚门,介于真菌与原生动物之间,多细胞核,有细胞壁,作 变形虫方式运动。 在无机盐平板培养基上覆盖一层滤纸,28。C,2-3周,能 看到 滤纸上形成浅黄或其他颜色的菌落。溶解利用纤维素,分 泌出粘液,这便是粘菌的作用。

粘菌在不同时期形成不同形态 常见的有:食纤维素粘菌Cytophaga, 生孢食纤维素粘菌Sporocytophaga 放线菌:分解纤维素的放线菌与分解淀粉的相比不论在数量 或种类上都远远不如,其分解能力也远不如细菌和 真菌。 真菌:分解纤维素的真菌以担子菌的能力最强,在酸性环境 中,纤维素的分解以真菌占有

优势。 细菌:厌气中温性纤维分解菌主要是芽孢梭菌 好热性纤维分解菌:55-65。C。

参与纤维素分解的酶:三类 C1酶:水解未经降解的自然纤维素,一种MS可分泌多种C1 酶 -1,4葡聚糖酶:不水解自然纤维素,只作用于部分降解. 的多糖,有内切和外切两类 葡萄糖苷酶:水解小分子的纤维二糖,三类?寡糖形成葡萄 糖 分解纤维素的MS对pH敏感:在偏酸性条件下,主要是 真菌的作用,在中性及偏碱性时以细菌为主。 EH>0.15V时,以好气分解菌为主 EH<0.06V时,以厌气菌为主

(三)、淀粉及纤维素的分解过程: 1、淀粉的分解过程: 酶 酶 淀粉 麦芽糖、麦芽三糖、糊精 葡萄糖 2、纤维素的分解: 酶 酶 酶 -葡萄糖 纤维素 降解性寡聚物 纤维二糖

(四)、淀粉纤维素的分解产物——葡萄糖的降解 淀粉的分解产物为 -葡萄糖 纤维素的分解产物为 -葡萄糖,经异构酶的作用转变为 -葡萄糖。 -葡萄糖在有氧情况下,被好氧性MS彻底分解,产物为 CO2和H2O;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发酵作用,产生各种有机酸、 醇、甲烷,进一步分解为CO2和H2O。

二、半纤维素及果胶质的降解 (一)、半纤维素的分解 1、半纤维素的化学结构: 半纤维素为各种五碳糖、六碳糖及糖醛酸组成的大分子, 常形成带有支链的长链。 六碳糖: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葡糖醛酸、半乳糖醛酸 五碳糖:木糖,阿拉伯糖 这些基本单位构成:1)、同聚糖 只含一种单糖 2)、异聚糖 含一种以上的单糖

2、分解半纤维素的微生物: 细菌:芽孢杆菌、食纤维粘菌、极毛杆菌 放线菌:链霉菌等 真菌:曲霉、毛壳霉、青霉、木霉等 它们可产生三种霉:为胞外酶 内切酶:对大分子内的基本单位连接链进行任意切割,形成 小分子。 外切酶:从小分子的一端开始切下一个或二个糖,使小片迅 速降解成单糖或二糖 糖苷酶:水解单糖或二糖,产生糖醛酸或单糖 要有专一的切开分枝的酶作用于支链及分枝点。

3、半纤维素的分解过程 糖苷酶 内切酶 酶 单糖、二糖 半纤维素 小片段 单糖、糖醛酸 半纤维素的分解一般比纤维素快得多,初期快,后期稳定。

(二)、果胶质的分解 1、果胶质的结构特征: 果胶一般在有机废物中的含量不多,但其结构复杂: 基本结构是由半乳糖醛酸连接成长链,其羧基可部分或全 部被甲基化或其他阳离子化,按甲基化程度分三类: 1)、原果胶:为非水溶性的果酸成分 2)、果胶:水溶性半乳糖醛酸聚合物,甲基化

程度高 3)、果胶酸:为非甲基化的半乳糖醛酸聚合物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b2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