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籍记忆与“麻城孝感现象”

更新时间:2024-04-06 01:1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祖籍记忆与“麻城孝感现象”

博主按:我曾成功地为十多支明未清初时期从湖南省宝庆府新化县迁居四川的邹氏宗亲后裔找

到了祖源,亊实证明他们的祖籍是湖南省,但不知是什么原因,很多各省徙川人后裔在没找到祖源之前都自称祖籍是湖北麻城孝感乡的,我曾百思不得其解。直到读了2005年10月14日四川日报的<< 寻访我们

永远的“麻城孝感乡”>>这篇文章后,上述迷团才得以解开。原来绝大部分徙川人员后裔都有<< 寻访我们永远的“麻城孝感乡”>>文章中的和著名作家艾芜一样的祖籍记忆与“麻城孝感现象”。什么是祖籍记忆与“麻城孝感现象”?为使徙川移民后裔在寻找祖源时不陷于“麻城孝感现象”之中,现将<< 寻访我们永远的“麻城孝感乡”>>转载摘登如下,供全体徙川人后裔寻找祖籍时参考。

寻访我们永远的“麻城孝感乡”

-----四川日报 > 天府周末(05版)

你从哪里来?我从哪里来?好多好多的四川人有同一个回答:麻城孝

感乡。可是,当今中国地图上,麻城、孝感各是湖北的一个市,祖籍中的地名早已为历史的烟云所遮掩,消逝无踪??

夕阳渐沉,河流平缓,河边石壁上镌刻的四个大字“楚蜀鸿沟”,红得耀眼,触动心灵。

“楚蜀鸿沟”这四个大字旁,有一行小字,标明它刻于清康熙庚寅年(公元1710年)。那正是“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的高峰期呵!我们的思绪回到了三百年前———那时,正值清朝初期,我们许多四川人的先祖,可不就是经过这里,乘舟西去巴蜀?舟过此处,他们的心情是依依不舍,还是毅然决然,或者兼而有之?

此地属湖北省麻城市境内,地名叫链子溪,因为两岸石壁上铸有长长的铁链。这些大概为了助力于纤夫而设的铁链,因风雨剥蚀而锈迹斑

斑,同样牵动我们的心襟:我们的先祖,是不是也曾抓握着这些铁链拉纤? 当今有很多很多的四川人,家族谱牒上都标注着同一个原籍地“湖广麻城孝感乡”。可今天的中国地图里,却找不到这个“孝感乡”。我们只想实地来寻访一下,千百万四川移民后裔魂牵梦萦的这个“根”,它究竟在哪里?

有一首清末流行的《成都竹枝词》唱道:“大姨嫁陕二姨苏,大嫂江西二嫂湖,戚友相逢问原籍,现无十世老成都。”这说出了一个事实,就是四川极少当地的土著,如今绝大多数的居民,祖先都来源于明末清初战乱后的大移民——“湖广填四川”。其原因是明、清两个王朝更替期间的长达几十年的战乱,使巴蜀大地横遭浩劫,人口大量死亡和流徙,原本富饶的天府之国变成了“地旷人稀”的荒原。清朝立国后,为了迅速恢复农业生产,解决粮食和税收问题,推行“移民垦荒”,倡导十余个省的百姓入川安居。其中来得最多的就是紧邻的“湖广人”(当时湖南、湖北是一个省,谓之湖广省),于是民间把以湖广省为最多省籍的这次大移民称为“湖广填四川”。此事在四川的一些方志上皆有记载。清光绪年间的《大邑乡土志》所言最有代表性:明末兵燹后,大邑土著汉人“几无孑遗,全资两湖、江西、两广、山西、陕西之人来邑,垦荒生聚。” 据众多学者考证,四川历史上有过六次大移民,而这次清朝初期的“湖广填四川”大移民,无疑规模最为庞大,从康熙前期持续到乾隆中叶,长达一百多年,移民人口一百多万人,他们在巴蜀大地成长繁衍,一代一代,深远地影响到今天。

“湖广麻城孝感乡”这个地名,在巴蜀大地上可以说是“十人九

知”,非常著名,是千百万移民后裔家谱里共同的字样,是众多先祖入蜀的来源地,是“根”之所在。

在“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中,紧邻的湖广人捷足先登,来得早、来得多。而其中又以麻城孝感乡的人为最。我们查阅了大量史料,如民国《南溪县志》载:“今蜀南家族溯其始,多言麻城孝感乡。”又据新修《南川县志·人口》记载:南川县的许多移民都是来自湖广省,“尤以麻城孝感乡鹅掌大丘人为多??”在四川,你若问一个家族的祖先来自哪里,许多人都会这样回答你:来自湖广麻城孝感乡。

“我们麻城已经收到过寻祖信件1万多封,接待前来寻祖的人士3千多人。”麻城市地方志办公室的钟世武这样告诉我们。四川著名作家马识途、籍贯为四川高县的原国务院总理李鹏等,其祖上都是麻城人。 艾芜的祖籍记忆与“麻城孝感现象”

在一般的四川老百姓中,许多人想都不想,就会告诉你“祖籍湖广麻城孝感乡”。这种现象,非常普遍,以渠县为例即可说明。渠县名人傅昌志对该县明清的73支移民家族进行调查,发现其中来自湖广省的达58支,而集中于麻城孝感乡的,达21支。而且这21支麻城孝感乡的移民家族中,竟有15支都是来自“麻城孝感乡高阶堰”的。研究四川区域史、出版过几本移民专著的专家孙晓芬女士,把这种众多四川人认可自己源于麻城孝感乡一事,称之为四川移民祖籍的“麻城孝感现象”。 这种“麻城孝感现象”,最典型的就是著名作家艾芜的祖籍记忆。艾老早年著文《我的幼年》时,就说到其汤氏祖先(艾芜原名汤道耕):“这位第一个到四川的祖先,原是生长在湖北麻城孝感乡的。”后来到20世

纪80年代,孙晓芬去拜访艾老,仍然听他这样讲自己的祖籍。一直到1989年秋,时任新都县档案馆馆长的任祖坤等人,向艾老出示了新征集到的汤氏族谱,告知其祖籍实为湖南武冈,艾老才庆幸自己“找到了真正的根”,激动不已。

但艾芜这样的误解,并非是毫无意义的一件事。今天可以推想,或许是汤氏家族的人原本只记得一个大体的湖广省,记不清确切的小地名,而湖广省(包括湖南、湖北地域)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麻城孝感乡,所以才误彼为此了。艾芜小时候跟着大人去上坟、去吃清明会,道听途说得知自己的祖先从麻城孝感乡而来,一直到把它写入了文章中。这一例证正生动说明了“麻城孝感现象”,说明麻城孝感乡已是一个移民祖籍地的亮点,它上升到了人文地理的概念,成了一大群具有相似迁徙经历的人们的群体记忆,代代相传。这一记忆并不一定准确详实,但它已升华成一种对“根”的深厚感情!

我们站在今天麻城市所辖的歧亭古镇,但见数百米长的古街两侧,还是古意盎然的木板作门的小商铺。那条两米宽的石板砌成的古“官道”,依然保存完好,它连接着郁郁苍苍的古树和飞檐翘角的石筑的“一进三重堂”的古屋??当年我们许多四川人的先祖,可就是走过这条道,走向天府之国?

当年湖广移民上川,计有三条道:一条是从麻城县南部的歧亭走石板路官道上川;一条是从举水河乘船进入长江入川;再一条是从山间小路,涉汉水越秦岭入川。

后来从麻城市委办公室的凌礼潮手上,我们得到一张明信片,上书

“麻乡约”三字。原来,相传在明代永乐年间,就有移民从这里迁往四川,由于思念故乡,相约每年推选同乡代表回乡几次,来往带送土特产和信件。久而久之,建立了固定组织“麻乡约”。它开创了中国民间通信的先河。

由这明代而兴的“麻乡约”,孙晓芬说起了明代状元杨升庵家族“过籍”麻城的事,它与艾芜老人的祖籍记忆相映成趣。原来据《杨少师石斋先生墓表》记载:杨升庵“先世庐陵人,有名贤者,以元末欧祥乱,徙麻城,避红巾军贼入蜀,家新都”。但后来新都关于杨氏的记载,却成了“杨:元末避乱,徙湖北麻城县,后入川据本县”。这样就把只在麻城“中转”居住过一段时间的杨氏家族,统计成“湖广麻城上川”之列了。

由此,孙晓芬有这样一个见解:必须用六百年历史视角,来解读麻城孝感乡这个移民祖籍地。

我国历史上有过八大移民集散地、中转地,麻城孝感乡正是其中之一,并且在四川影响尤大。自元末明初,直至清前朝,有大批麻城孝感乡人随军入川,奉诏入川,避乱入川,流寓入川和经商入川等。特别是在明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移窄乡填宽乡”的洪武大移民,作为移民集散地、中转地的麻城孝感乡,奉诏输送了大批百姓入川。无论是在这里居住的,或是从这里中转的,后来他们各自的家谱上几乎都写成了“源自麻城孝感乡”。

重庆湖广会馆珍藏有这样一副楹联:会岷沱数千里,波涛自泸水东来,庙貌重看辉日月;历明清六百年,统绪溯麻城西上,宗支繁衍遍川黔。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ao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