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错题集

更新时间:2023-10-03 08:2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文字理解类精品训练卷130527期

1: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发展目标是建设( )。

A . 创新型国家 B . 技术发达国家 C . 国家创新体系 D . 技术创新体系

解析:本题属于政治常识题。我国于2006年制定并开始实施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突出特点时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规划立足国情、面向世界,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奋斗目标,对我国未来15年科学和技术发展做出了全面的规划和部署,是新时期指导我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故答案为A。 2:辛亥革命发生在( )年。

A . 1910 B . 1911 C . 1912 D . 1913

解析:本题属于历史常识题。辛亥革命发生于公元1911年10月10日。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所以称辛亥革命。故答案为B。

3:真正高明的伪造者制造的钞票从不会被发现,所以一旦他的作品被认出是伪造的,则伪造

者不是位高明的伪造者,真正的伪造家从不会被抓到。下列哪种推理方式与这段话类似( )。

A . 田壮是一个玩魔术专家,他的魔术总能掩人耳目,从未被揭穿,所以他是一个高明的魔术师 B . 王伟是一个玩魔术的人,他的魔术一般不会被揭穿,偶尔有一两次被人看穿,但这不妨碍他是一C . 岗村是一个玩魔术的人,他的魔术一般不会被人看穿,偶尔有一两次被人看穿,说明他并不是一D . 小马的魔术很好,从不会被揭穿,所以他是一个优秀魔术师

名优秀魔术师

个高明的魔术师,因为高明的魔术师不会被人看穿

解析:形式比较型题目。本题判断推理的逻辑形式是:a是b成立的条件,如a不成立,则b不成立。只有C的形式与此类似,故C为正确答案。

4:好消息________,不到半天全村的人就都知道了。

A . 比比皆是 B . 不胫而走 C . 街谈巷议 D . 不由分说

解析:不胫而走形容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故答案为B。

5:刚见面,张家界就责问我为何________。说来惭愧,二十六年来,我本来有机会一睹她的

________, 只要往前再迈出半步。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姗姗来迟 芳颜 B . 飘然而至 容貌 C . 不请自来 真容 D . 不期而遇 面目

解析:本题属于实词和成语辨析题。先看第二空,由句子后面“她”字,可知作者已经把张家界拟人化了,而且当作女子来描写,因此“芳颜”最合适。二十六年来本来是有机会一睹她的芳容,但现在才来张家界,张家界自然要责怪作者来迟了。因此第一个空应选“姗姗来迟”。故答案为A。 6:下列选项中属于辩证法观点的是( )。

A . “人的感官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天然屏障” B . “存在就是被感知”

C . “人不能两次踏进一条河流” D .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解析:本题属于政治常识题。“人不能两次踏进一条河流”是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话语,他强调世界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这是代表他辩证法思想最有名的一句哲学格言。故答案为C。 7:负荆请罪:廉颇

A . 三顾茅庐:诸葛亮 B . 卧薪尝胆:夫差 C . 乐不思蜀:刘禅 D . 城下之盟:宋太祖

解析:本题考查描述关系。负荆请罪是廉颇的行为,其对应的人物是廉颇,乐不思蜀对应刘禅。 三顾茅庐对应刘备,卧薪尝胆对应勾践,城下之盟没有对应的特定人物。故答案为C

8:辩护: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针对公诉人、自诉人的指控,证明自己一方无罪

或罪轻,要求免除或减轻刑事处罚的诉讼行为。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那种情况属于辩护?

竞争

B . 在一次校际辩论会上,反方三辩针对刚才正方三辩的话,做出了大量反驳,并陈述了自己的论点 C . 在某一案件的一次审理中,原告一方极力向法官陈述被告的罪状,并一再强调被告所犯非轻,应D . 一审法院作出判决以后,被告对判决不服,认为自己是无罪的,于是向高级法院提请上诉,并陈A . 美国最高法院认为微软的商业行为已经违反了《反托拉斯法》,形成了事实上的垄断,于是对他进行起诉。微软清了美国最著名的律师替它辩解,要向法院证明其行为都是符合消费者利益的,也没有妨碍

处以什么样的刑罚 述自己无罪的理由

解析:本题属于定义判断题。A项属于经济法范畴,反垄断案件,不是刑法范畴的;B项明显不符;C项是陈述被告人的罪状,而不是证明自己无罪;D项符合定义。故答案为D。

9:内在经济是指一个厂商在生产规模扩大时自身内部所引起的收益增加,而外在经济是指整个行业规模扩大时给个别厂商所带来的收益增加。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外在经济的是( )。

成本

D . 由于国际油价节节攀升,广东省一些地区的加油站通过提高价格获得了较多利润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学单定义判断。解题的关键在于“整个行业规模扩大”和“个别厂商收益增加”。B项属于内在经济,C项没有带来收益增加,D项不能体现出行业规模扩大。故答案为A。

A . 稀土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一些开采企业由于运输成本和关税的降低,出口量不断增加,和许多B . 某茶叶生产商由于引进了一批先进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销售量比往年扩大了一倍

C . 国产手机行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某手机生产商为了增强产品竞争力,开始精简机构降低

国家都建立了贸易往来关系

文字理解类精品训练卷130603期

1:有些经济学家认为,当代不少企业由盛而衰,大都是因企业处于顺境时对市场上缓缓而来的种种威胁( ),未能( )。填入括号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漠不关心 见微知著 B . 视而不见 未雨绸缪 C . 不以为然 防患未然 D . 不以为意 防微杜渐

解析:本题属于成语辨析题。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漠不关心:对人对事感情冷漠,淡然处之,不放在心上。句意是指对威胁没有引起重视,而不是不同意或是冷漠,排除A、C。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防患未然。防微杜渐:事物刚有苗头时采取措施制止其发展。显然此处威胁已经出现,应该选“防微杜渐”。故答案为D。

2:许多成语源于我国古代著名的历史故事。下列成语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

A . 卧薪尝胆 B . 退避三舍 C . 秦晋之好 D . 负荆请罪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历史。“卧薪尝胆”典故的主人公是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退避三舍”是春秋时期晋楚争霸中发生的故事。“秦晋之好”是说春秋时,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并且相互扶持,相继出现了秦穆公和晋文公两代霸主。“负荆请罪”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廉颇与蔺相如的一段故事。故本题选择D项。

3:下列有关中国之最的说法有误的是( )。

A . 中国的马镫最早出现在南北朝

B . 中国最大的咸水湖是青海湖,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 C .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 D . 中国最热的地方在吐鲁番盆地

解析:本题属于历史常识题。我国最早出土的马镫实物是南北朝的,但并不代表南北朝才出现马镫。事实证明,在三国时期甚至更早,我国已经出现了马镫。故答案为A。

4:百兽为我膳,五龙为我宾:虎

A . 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鹅 B . 何处营巢夏将半,茅檐烟里语双双:麻雀 C . 金钱饶孔雀,锦段落山鸡:孔雀 D . 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霰:秃鹰

解析:本题考查描述关系。题干中的词项是诗句与描写动物的对应,符合这一要求的只有A项,“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描述的是鹅。选项B描写的是燕,选项C描写的是凤,选项D描写的是马。故答案为A。

数字图形类精品训练卷130604期

1:某中介服务机构根据服务项目所涉及的金额按一定比例收取服务费,具体标准如下:1万

元(含)以下收取50元;1万元以上,5万元(含)以下的部分收取3%;5万元以上,10万元(含)以下的部分收取2%。现有一服务项目所涉及金额为10万元,那么,所收取的服务费应为多少元?( )

A . 2250 B . 2230 C . 2240 D . 2270

解析:本题属于经济利润问题。10万=1万+4万+5万,那么1万钱费用50元,5万费用=4万×3%=1200元,剩下4万费用=5万×2%=1000元,所收取的服务费用=50+1200+1000=2250(元)。故答案为A。 2:(1+1/2+1/3)×(1/2+1/3+1/4)-(1+1/2+1/3+1/4)×(1/2+1/3)=( )

A . 1/2 B . 1/3 C . 1/4 D . 1/5

解析:本题考查计算问题。换元法:a=1/2+1/3 ,b=1/4,那么原式变成(1+a)×(a+b)-(1+a+b)×a,把式子展开,消去相同项,最后剩下b,即1/4。故答案为C。

3:张先生向商店订购某种商品80件,每件定价100元。张先生向商店经理说:“如果你肯减

价,每减1元,我就多订购4件。”商店经理算了一下,如果减价5%,由于张先生多订购,仍可获得与原来一样多的利润。则这种商品每件的成本是:( )

A . 75元 B . 80元 C . 85元

D . 90元

解析:本来的总的毛利是:100×80=8000元;降价5%后,每件价钱是95元,但多买20件,所以共买80+20=100件衣服;降价5%后的毛利是:95×100=9500元;相差:9500-8000=1500元,这1500元就好比衣服完全是进价卖出一样;因为是多出了20件,所以1500/20=75,就是每件的进价。故答案为A。

4:甲、乙两人一起搬运货物,甲单独搬运20分钟完成,乙单独搬运半小时完成.现在他们一

起搬运,在此其间甲休息了3分钟,乙休息了若干分钟.两个人从开始到完成共用了16分钟.问乙休息了多少分钟?( )

A . 3分钟 B . 3分30秒 C . 5分钟 D . 5分30秒

s“工作量设为整体1”的做法,同时还有 “整数化”或“从比例角度出发”,解题思路需要清晰和灵活。 分析此题:如果16分钟两人都不休息,可以完成的工作量是(设工作总量为“1”):(1/20+1/30)×16=4/3,所以多出1/3,也就是两队休息期间未做的工作量。题目又已知甲休息了3分钟,甲3分钟的工作量为3/20,而1/3-3/20=11/60,11/60就是乙在休息期间未做的工作量,所以乙休息的时间11/60÷1/30=11/2(分钟)。(或者:本题还可以直接根据问题列方程,更直观:设乙休息了x分钟,因为两人一起干活。所以甲一共干了13分钟,乙干了16-x分钟。如果设总量为60。则甲乙的效率分别是每分钟3 和2。则有 13×3+(16-x)×2=60 解方程得x=5.5分钟。)故答案为D。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ao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