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研究生国际经济复习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6-18 06:1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 名词解释(5/20) 1. 实际汇率

实际汇率(real exchange rate):指在名义汇率基础上剔除了通货膨胀因

素后的汇率,可用两国物价水平调整后的双边名义汇率表示:

RER=ePf/Ph。说明两国竞争力的相对变化;也可说明名义汇率偏离购买力

平价的程度。 2. 有效关税保护率

有效关税保护率是指一种产品在国内外加工增值差额与其国外加工增值的百分率。表明关税制度对加工工业的保护程度 3. 贫困化增长

贫困化增长是某些特定发展中国家发生的情况,它的含义为:当一国由于某种原因(一般总是单一要素供给的极大增长)使传统出口商品的出口规模极大增长,其结果是不仅导致该国贸易条件的严重恶化,该国国民福利水平绝对下降。 4. 最优/佳关税

最佳关税亦称“最优关税”、“最适关税”,是指对应于使本国福利达到最大的关税水平,确定最佳关税的条件是进口国由征收关税所引起的额外损失(或边际损失)与额外收益(边际收益)相等。 5. 内在/务经济

内在经济是指一个厂商在生产规模扩大的时候,由自身的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效益提高的现象。或者说是厂商规模的扩大所引起的平均成本的降低和收益的增加的现象。 6. 马歇尔勒纳条件

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和美国经济学家勒纳揭示的关于一国货币的贬值与该国贸易收支改善程度的关系。马歇尔-勒纳认为,本币贬值,贸易品相对价格下降,只有当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绝对值)之和大于1,贸易收支才能改善:e X+e M?1。

7. 布雷森顿体系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是指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关税总协定作为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补充,连同布雷顿森林会议 通过的各项协定,统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内容:以美元为中心的汇率平价体系(双挂钩机制);美元充当国际货币;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IMF;运用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宣布新经济政策,停止美元兑换黄金,该体系崩溃。 8.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简称PLC,是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

产品生命周期:是产品要经历投入、成长、成熟和衰退等阶段。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是将生命周期原理与国际贸易理论结合形成的理论流派。 产品生命周期在国家间传递过程中,不同国家所处的产品周期不同,就可能形成创新国与模仿国及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 9. 自动出口配额

自动出口配额是指由出口国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和压力下,自动规定某一时期内某些商品的出口限制,又称自动限制出口。其效应与进口配额相似;实际也是一种进口配额,但由出口国实施管理。区别是分配配额的租金由出口商或出口国获得。为了弥补限制出口的损失,出口商通常要提高出口价格;WTO成立后明文禁止使用。 10. 利率评价

解释利率平价(英语:Interest rate parity)也称作利息率平价,指所有可自由兑换货币的预期回报率相等时外汇市场所达到的均衡条件。利率平价论从金融市场的角度分析了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关系。认为,两国间的利率差异会引起资金在两国间的流动(套利),以获取利差收益。而资金的流动会引起不同货币供求关系的变化,从而引起汇率变动。汇率的变动会抵消两国间的利率差异,从而使金融市场处于平衡状态。利率评价论的基本形式:抛补套利与非抛补套利

11. 国际储备

国际储备(international reserve)是指各国政府为了弥补国际收支赤字,保持汇率稳定,以及应付其他紧急支付的需要而持有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所有流动资产的总称。 12. 特里芬难题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在其《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一书中提出“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这一内在矛盾称为“特里芬难题(Triffin Dilemma)” 二. 简答(2/20)

1. 国际分工是互利的,为什么许多产品既要出口又要进口呢?

该现象可通过产业内贸易理论来解释。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尽管是同一种产品,但是这些产品是不同质的,由于各国收入的不同造成了对不同质产品的需求量的不同。不同质产品的生产函数也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国家都会生产自己具有规模优势或者是比较优势的产品,因此成本递减可以用来解释产业内贸易

第一, 满足差异化需求。由于不同消费者或厂家有不同的需求,而国

内提供的不能满足差异化的时候,就会既有国内出口,又有差异化的进口。

第二, 产品差价。

第三, 信息不对称。由于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存在,而且可能会极

其大,致使买家和卖家不可能实现轻易的交易。

第四. 产品的同质异性。同一产业是指生产的产品投入要素接近,产

品用途可以相互替代,但不能完全替代;产品同质性是指产品间可以完全相互替代,市场区位不同;产品异质性是指产品间不能完全替代(尚可替代),要素投入具有相似性。

第五. 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1,国家间大宗产品,如水泥、木材和石

油的贸易;2,合作或技术因素的贸易,如银行业走出去引进来;3,转口贸易;4,政府干预产生的价格扭曲,促进出口同种产品有利可图;5,季节性产品贸易。

第六. 国际产品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这是体现在产品牌号、规

格、服务的不同,需求因特点不同产生既出口又进口的现象。

第七 需求偏好相似是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动因。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延

伸,人均收入决定一个国家的需求结构,收入相似则市场之间的隔阂较小,易于发生贸易。

2. 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有哪些主要特征?

1. 浮动汇率制度的广泛实行,这使各国政府有了解决国际收支不平

衡的重要手段,即汇率变动手段;

2.各国采取不同的浮动形式,欧共体实质上是联合浮动,日元是单独

浮动,还有众多的国家是盯住浮动,这使国际货币体系变得复杂而难以控制;

3.各国央行对汇率实行干预制度;特别提款权作为国际储备资历产和

记帐单位的作用大大加强;

4.美元仍然是重要的国际储备资产,而黄金作为储备资产的作用大大

削减,各国货币价值也基本上与黄金脱钩。 3. 汇率变动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一国经济实力的变化与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是决定汇率长期发展趋势的根本原因。 1.短期因素 (1)相对利率水平 i??本国金融资产收益率??本国资产吸引力? ?资本流入??外币供给?或本币需求??外币贬值或本币升值 (2)心理预期

预期因素是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受一国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对汇市产生预期;另一方面受信息、新闻和传闻的影响,对汇市产生心理预期。人们对某种货币的预期心理往往会引起市场投机活动,从而加剧市场汇率变动。

(3)政府干预行为

短期内确实可以影响汇率,但不能改变大趋势。 2.长期因素

(1)国际收支:影响汇率变化的直接和基本因素。

? 国际收支逆差——外汇收入小于外汇支出——外汇市场外汇供不应求——外汇升值本币贬值

? 国际收支顺差——外汇收入大于外汇支出——外汇市场外汇供大于求——外汇贬值本币升值 (2)通货膨胀率

p?????本国货币购买力??本币贬值p?????本币长期购买力??本币升值ee ? (3)经济增长率差异

g??Y??Yd?进口M??外汇需求或本币供给??外币升值或本币贬值g??劳动生产率??本国产品成本??出口竞争力??出口??外汇供给?外币贬值或本币升值 g??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资本流入??外汇供给??外币贬值或本币升值

(4)总供给与总需求

总需求增长>总供给增长,本币贬值

(5)财政赤字 财政赤字的增加或减少,也会影响汇率变动方向。

在经济活动中有许多因素影响汇率变动: 一、 国际收支状况 二、 国民收入 三、 通货膨胀率的高低

四、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是决定货币价值、货币购买力的首要因素 五、 财政收支一国的财政收支状况对国际收支有很大影响 六、 利率

七、 各国汇率政策和对市场的干预 八、 投机活动与市场心理预期 九、 政治与突发因素 4. 如何理解里昂惕夫之谜?

列昂惕夫在1953年,利用1947年的美国经济投入-产出表,对该年度的美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美国这样资本丰富的国家参加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专业分工基础之上的,通过对外贸易安排剩余劳动力和节约资本,即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一实证分析的结果与H-O模型结论相矛盾,也与人们的印象正好相反,这就是列昂惕夫之谜的由来。

科技创新在对外贸易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即创新产品初始垄断优势以及其后技术转移与扩散形成的垄断优势的丧失,决定着国际贸易的格局变化,从而推动一国产业结构的演进

围绕这一问题,经济学家提出了多种不同解释,主要有:市场竞争不完全、人力资本的作用、要素密集度转换、自然资源稀缺等。

列昂惕夫之谜的提出,促使人们把经济理论中过去很少甚至根本没有考虑过的因素,引入到国际贸易的研究中来,启发了方法论的创新。

5. 小国征收进口关税的效应?

1.保护效应。,是关税保护下国内生产的增长,也叫进口替代效应,保护效应的大小取决于供给弹性的大小。

2.消费效应。,表示消费的减少,造成需求下降。 3.贸易效应。是保护效应、消费效应之和。 4.税收效应。政府对于进口征税的财政收入。 5.国际收支效应:进口下降引起的对外支付降低。

三. 论述(1/20)

1. 古典贸易理论有何缺陷?新贸易理论是如何补充和发展的?

根据亚当·斯密的观点,国际贸易基于绝对优势,各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比什么都生产更有利。绝对利益说是古典贸易理论的核心,其局限性在于:其假定不现实,且没有说明劳动生产率绝对差异的根源,它无法解释绝对优势国与绝对落后国之间的贸易,只能对国际贸易中的一小部分做出解释。 这些实证分析还过于简单化,不具有普遍意义;这些研究结果虽然与古典贸易理论所预计的情况比较接近,但并不排与其它贸易理论也有一致的地方。

大卫·李嘉图引入了比较优势原理。其局限性在于:

第一,从国际贸易实际出发来看:(1)假设前提苛刻,不符合国际贸易的实际情况;(2)根据该学说可以推论,贸易差异越大发生贸易的可能性越大,而当今贸易仍然主要在发达国家间进行;(3)该原理的政策结论是自由贸易,但现实中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盛行。

第二,从劳动价值论出发来看,(1)同种商品国内与国际价格不同,违背劳动价值论; (2)仅从供给角度探讨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不能解释国际价格形成的本质;(3)追求比较利益(超额利润)成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动机,不符合厂商经营的原则;(4)没有反映国际贸易中存在的不等价交换的现实。

而且,比较成本理论只是静态的分析而非动态的分析。

第三,李嘉图虽然解释了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如何引起国际贸易,但没有进一步解释造成各国劳动生产差异的原因;

第四,李嘉图的理论有一条重要的结论是:各国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将进行完

全的专业化生产,但这一点与现实有较大的出入,现实中,恐怕难以找到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进行完全专业化生产,一般来说,各国大都会生产一些与进口商品相替代的产品。

基于对斯密绝对优势理论和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重新定位,新兴古典经济学认为贸易理论的发展分为内生优势和外生优势两条线路,其源头一是起源于斯密,一是起源于李嘉图。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奠定了外生比较优势的基础及其在贸易理论中的核心地位。此后的贸易理论中,新古典贸易理论沿袭了李嘉图外生差别的思路,将李嘉图理论中的比较成本的差异引入到生产要素层面,把贸易的成因归结为先天存在的自然禀赋的差异。无论是李嘉图的技术比较优势还是以后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中的自然禀赋比较优势,都是以两国之间有先天存在的生产条件的差别为基础的。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产生并占据贸易理论的核心地位之后,斯密的内生优势理论一直被主流的贸易理论所忽视。在新古典贸易理论创立的过程中,俄林曾经注意到了促成内生优势的规模经济对国际贸易产生的重要意义但也只是将规模经济所导致的贸易作为要素禀赋差异贸易的一种补充而未作重点考察。20世纪70年代,林德贸易模式(林德贸易模式指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超过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的现象。)和产业内贸易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对贸易理论的新思考,发展出了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修正了传统理论关于市场结构的假定,考察了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提出了独立于先天因素的规模经济思想,将贸易的原因归为后天分工和专业化的结果。贸易扩大了市场规模,规模经济成为贸易利益的来源。这种贸易动因和利益来源内生化的思想是对斯密内生优势理论的继承和回归,因此可以列在内生优势的发展线路之内。

新兴古典经济学认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与斯密的绝对优势之间的区别比我们一直认为的那样大得多。内生比较优势的概念与经济组织问题联系紧密,而外生比较优势概念只与资源配置问题相关。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本质上代表着经济学的不同发展思路。在贸易理论研究中,忽略斯密的分工和内生优势思想,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置于贸易理论的核心是经济研究的重心从经济组织问题转向资源配置问题的一个重要表现。新兴古典经济学正是以

新框架为依托,在对贸易理论的发展历史重新考察和深入研究之后,将斯密的分工和内生优势的思想形式化并且放在核心位置,对贸易问题给出新的解释,将经济研究的重心重新从资源配置问题转向经济组织问题。 2. 结合实际说明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因素? 影响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宏观因素有:

1经济周期。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个人收入和企业收入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导致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变化,最终会使国的国际收支发生不平衡。这种由经济的周期性变化而生成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称为周性不平衡。 2经济结构。经济结构对国际收支的直接影响主要是通过进出口结构的变化实现的,一国的进出口结构直接影响着贸易外汇的收支,从而影响一国的国际收

支,不理的进出口结构将导致贸易收支的不平衡,从而引发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3国民收入的化。随着一国经济增长率的高低变化,其国民收入也会相应增加或减少。收入性不平衡是指由于国民收入的变动引起国际收支失衡的情形。国民收入变化包括周期变化和长期增长。周期变化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实际上就是周期性不平衡。而收入长期增长则会导致持久性的不平衡,如果一国收入增长速度长期高于其他国家,则可能会导致进口需求的增长超过出口需求的增长,从而使该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逆差,造成国际收支收入性不平衡。

4一国币值的高低。本币币值高估,不利于出口而有利于进r结果将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本币币值低估,则有利于出口而不利于进口。而进出的变化必然会导致外贸收支的变化,最终引起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5货币性因素。由于一国的物价水平、利率、汇率的变化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统称为货币性失衡。一国货币在国内的实际购买力的变动,也会影响其国际收支。这种由货币价值变化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就称为货币性不平衡或价格性不平衡。在一定汇率下,一国物价普遍上升,高于其他国家,必然导致出口下降,进口增加,国际收支发生逆差;反之,如果一国物价普遍低于其他国家,则会发生相反的情形,从而导致国际收支顺差,这就是价格性不平衡。它表明在货币对外比价一定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会导致收支不平衡。

6.偶然性因素的变动。一国国际收支的失衡也可能是由于突发的偶然事件引起的,但这种情况下的国际收支失衡一般是暂时性的。

7.外汇投机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3. 进口配额的经济影响如何?进口关税的 经济效应与等效关税的比较异同?

1.定义:进口配额是指一国政府对于一定时期内特定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限制,超过规定限额不准进口或征收很高关税。进口配额有两种主要形式:绝对配额和关税配额。

2. 进口配额经济效应分析:小国局部均衡分析

4. 举例说明汇率变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汇率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一)汇率对国内物价的影响

一国货币对外贬值会导致国内物价水平上升。这主要通过三条途径。第一,当贬值引起出口量增加和进口量减少时,该国商品市场上的商品数量会减少。另一方面,贸易顺差带来的外汇转化为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时,该国货币投放量会相应增加。这种商品和货币总量对比关系的变化会引起该国物价上涨。第二,贬值会带来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贬值会使所有进口商品的本币价格上涨,并带动国内同类商品的价格上涨。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人们会要求增加工资,这会进一步推动物价上涨。此外,进口设备和原材料的本币价格上升,会抬高生产成本并推动物价上涨。第三,贬值会带来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贬值带来贸易顺差之后,会产生出一种外贸乘数效应,即国民收入的增加额成倍地超出贸易顺差额。当收入增长时,该国总需求会增加,并带动物价上涨。 (二)汇率对国内产量的影响

一国货币对外贬值通常会使该国产量增加。其发生作用的途径表现为:第一,通过外贸乘数导致产量增加。这种乘数效应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该国属于需求约束型经济,存在闲置生产要素和生产能力。因此,当货币贬值提高了该国的国际竞争能力和扩大了市场之后,该国产量便会增加。外贸乘数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即边际储蓄倾向(储蓄增量占国民收入增量的比例)和边际进口倾向(进口增量占国民收入增量的比例),它们越小则外贸乘数越大。第二,贬值带来的贸易顺差使该国外汇储备增加,它可用于购买先进技术设备和国内紧缺的原材料,为经济增长创造物质条件。第三,由于本币一次性贬值有利于吸引外资,特别是有利于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所以,它可以通过外资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带动经济增长。 (三)汇率对就业的影响

一国货币对外贬值往往有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首先,贬值有助于经济增长,而在此过程中就业机会将会增加。其次,贬值能够吸引外资流入,这也有助于该国就业增加。第三,当贬值引起国内物价上涨后,在一定的时期内,工资上升可能滞后于物价上升,从而实际工资下降,这有助于企业雇佣更多的劳动力。第四,在存在大量过剩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贬值给该国创造出更大的国外市场,并使该

国能够进一步发挥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上的优势,这为过剩人口转移到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创造出良好的条件。 (四)汇率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根据近几十年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验,政府实行压低本币汇率的政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首先,贬值使出口产业更加有利可图,因为它们赚取的外汇可以兑换更多的本国货币,从而贬值会促进出口产业的发展。其次,贬值使进口商品的本币价格上升,有利于进口替代产业的发展,因为国内同类商品也会相应涨价,使得生产它们更加有利可图。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贬值提高了进口农产品的价格,特别有助于刺激农业的发展。这对于缩小收入分配不均,扩大市场需求和保证农业原料的供应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三,贬值使政府较少地依赖于关税、非关税壁垒、出口补贴和其他行政手段实现国际收支平衡,避免它们所造成的市场价格信号的扭曲,这有利于资源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实现比较合理的配置。 汇率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一国货币汇率的变动不仅会影响本国的国际收支和国内经济,而且会对其他国家的经济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具体内容和大小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发展状况、该国政府是否干预市场汇率和采用何种手段调节汇率。

一般说来,发展中国家货币的汇率变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较小。首先,因为它们的经济规模较小,即使贬值能带来贸易顺差,并使其贸易伙伴国出现逆差,但是这种逆差在发达国家的贸易额中所占比重较小。其次,由于发展中国家进口商品需求弹性和出口商品供给弹性往往小于发达国家,其货币汇率的变动对进出口额的影响较小。第三,发展中国家的货币一般不能作为国际经济往来中的计价手段和支付手段,因此,其货币汇率变动主要只能影响其贸易伙伴国的经济。 发达国家货币汇率的变动对世界经济影响较大。首先,发达国家货币贬值会产生巨额贸易顺差,这也意味着其他国家出现相应的巨额贸易逆差,从而显著影响其他国家的国际收支、产量和就业。其次,由于发达国家进口商品需求弹性和出口商品供给弹性较大,它们更愿意采取本币对外贬值政策缓解国内失业问题,这往往会引起汇率战,影响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第三,发达国家的货币一般能够充当国际经济往来中的计价手段和支付手段,其货币汇率波动会影响所有国家的经

济。特别是美元汇率的变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特别大。在当前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活动中,普遍以美元为计价和支付手段,而且有一些发展中国家尽力维持对美元的固定汇率。如果美元汇率上升,则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的发展中国家货币的汇率会随同美元对其他国家货币的汇率上升,这可能对它们的贸易收支产生不利影响。第四,发达国家货币往往充当国际信用工具,其汇率波动会影响其他国家的债务负担。例如,在日元汇率上升时,我国必须动用更多的美元或人民币来偿付日元债务,债务负担相应增加。第五,发达国家货币往往是各国国际储备中的储备货币,其汇率波动会影响其他国家储备资产的价值。例如,当美元汇率下降时,大量持有美元储备的国家便会蒙受储备资产价值的损失。 (五)汇率变动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影响

☆汇率变化提高了个人、企业涉外经济活动中债权债务清偿的风险水平,可能意味着成本增加、收益减少的现实损失

☆要求微观主体对汇率变化有一个较为准确的预测,并通过国际金融市场进行有效的外汇风险管理

(六) 汇率变动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

? 汇率是不同货币间的相对价格,当汇率变化对一方国家有利时,很有可能对另一方不利,产生国际经济摩擦

– 外汇倾销会招致贸易对手国的报复性措施 – 某些货币持续坚挺也会产生国际经济矛盾

确定合理的汇率水平和汇率安排,是任何开放国家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我国现在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由市场供求决定,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市场操作维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目前人民币的汇价趋势是不断升值,这种趋势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都会带来深远的影响。人民币汇率适当升值有利于缓解国际贸易环境、刺激进口增加等,但升值过快过猛则会对宏观经济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出口,因此人民币汇改必须坚持主动、渐进、可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9l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