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小学高段作文教学“研究性学习”实践结题报告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实施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需要有相应的教与学的方式。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偏重于学科知识的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层面上来开展教学活动,少有进入综合应用和创造性解决问题层面的,因而要达到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非常困难。另外,在倡导创造性思维训练以后,如何处理好创新精神培养与科学态度培养、学习科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内部思维操作与外部实际操作、认知发展与情感体验等几对关系,也成了亟待研究的问题。
从国内外的研究经验来看,“研究性学习”就是一种注重于学生主动收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实践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提升学生学习层次的教学方式。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通常要围绕一个需要探究解决的特定问题展开,所以又称之为“主题研究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主要从学习者个体发展的需要和认识规律出发,提出以“创造”为指向的学习形式及有关的学习内容。实施研究性学习,不仅仅是转变学习方式,而且通过转变学习方式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健全发展。它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
和具体生活,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展开创造空间,它洋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2、学科教学革新的追求。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因为作文教学没有规程严格的教材,也没有固定刻板的教学模式,所以作文教学本应是语文教学中最有活力、最富于创造性的课程,也是最便于发挥教学艺术的课程。但实际上,传统的作文教学并没有给作文教学足够的重视,作文教学往往缺乏设计,随意性很大,习惯于“一言堂”的求同思维方式来写出千人一面的现象,得出万人同语的结论,这样直接导致学生作文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内容空洞无物,缺乏真实情感。学生写作兴趣不大,越写越厌,越写越怕,学生成为被动接受写作知识的容器,其主体地位丧失殆尽。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凸现其在作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呢?国外主题报告形式的作文教学的实践和国内上海、江苏等地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阶段性成果,给了我们启发——在小学高段开展研究性作文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为此,课题组开展了小学高段作文教学“研究性学习”实践的研究。
二、研究内容及目标 (一)、研究目标
1、在小学高段作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在主动寻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作文的兴趣,从而消除对作文的恐惧感,提高写作的水平。
2、学生在研究性作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在实践和体验中,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或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这种实践性和探索性的学习让学生获得了如何进行学习的方法和实践,培养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独立判断、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研究性学习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了解生活和科学,关注社会生活,走向社会生活。在体验的过程中不仅体会解决问题的苦与乐,还要体会人际关系的微妙之处。培养了他们善于交往的意识和互相合作的团队精神。
(二)、研究内容
1、研究小学高段作文教学研究性学习的环境基础和教师素质。
2、构建小学高段研究性作文教学的基本模式及其特征。 3、研究小学高段研究性作文教学的操作策略和教师的引导。 3、构建小学高段研究性作文教学的评价体系。 三、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09年1月—5月)
(1) 收集有关信息,并进行分析归类,筛选
有价值的信息,确定研究主题。 (2) 制订研究计划。
(3) 组织研究人员,并进行学习。 2、立题阶段(2009年6月—2010年1月)
成立课题研究核心小组,对课题总框架进行设计,确定总目标、具体目标,并对具体目标进行分解。
3、实施阶段(2010年5月—8月)
(1)初期研究阶段(2003年9月-11月):对学生进行实验前检测,课题组集中学习,尝试构建教学模式。 (2)指导性研究阶段(2010年19月-12月):聘请有关专家对课题组的研究进行指导,并修正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模式。
(3)实践研究阶段(2011年2月-3月):按研究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并探究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探究教师的课堂评价。对学生进行试验后检测。
4、结题阶段(2011年3月—10月) 分析总结研究经验,写出课题报告。 四、研究结果分析
(一)、小学高段研究性作文教学的意义
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小学语文改革,最重要一点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而要实现这一变革,首先要从语文的课堂教学变革
做起。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要改变以往注重传授所谓“技巧”“经验”满堂灌的形式,要注重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写自己亲身感受。即“研究性”作文。什么是研究性作文?研究性作文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引导学生从自身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自然界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中选取问题或专题,以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练习写作的综合性作文训练。它把生活的需要、语言文字的训练与儿童的心理发展三者有机统一起来,是生活与作文、作文与研究融合为一体。教师指导学生写研究性作文,就是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入问题情境;再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和研究找到问题的答案,解决问题;然后指导他们把研究的过程整理成文。这样,不但可以解决写作文的材料问题,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研究性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研究性作文就是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在作文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实践证明,学生是比较喜欢写研究性作文的,经常指导他们写这样的作文,对于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十分有效。
1、写研究性作文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的写作动机。让学生喜欢写作文,愿意写作文,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作文教学,首要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众所周知,动机是行动的直接动力,是激励人们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是个体行为的心理动因。动机水平的高低强弱,决定着个体活动的质
量、水平和效果。一般来说,动机源于需要。需要的层次越高,个体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也就越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少年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让学生写研究性作文,正是适应学生这种较高层次的需要,以激发其写作动机。所以,学生写这样的作文,积极性高,自觉性强。
2、写研究性作文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刘勰说:“文附质也”。“文”就是语言文字及其表达的形式和技巧;“质”就是内容,包括思想和情感。“文附质也”,语言文字的表达必须附丽或扎根于特定的思想和情感内容之中。可见,作文教学的真谛是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因为学生只有热爱生活,有丰富的感受,才有作文的愿望,才能写出内容充实的文章。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生活如同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让学生写研究性作文,正是为了把作文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他们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课题,运用已有知识研究课题,从而使他们的生活更充实,更丰富,更充满情趣。
3、写研究性作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过:“语言活动是交际和概括的统一。”“人所固有的高级心理交往形式有可能存在,只是由于人可以通过思维概括地反映客观现实。”我们也清楚,作文的过
程是为自己的思想意识寻求表达的过程,思维在这一过程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因此,要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就必须培养学生以思维为核心的各种能力。让学生写研究性作文,其前提是让学生对某一课题有所探索和研究。他们探索研究得越深,写出的作文就越有质量。实际上,学生探索研究的过程,就是一个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不断得到训练、不断得到发展的过程。教师把握了这一过程,就抓住了作文教学的关键。
(二)、小学高段研究性作文教学的教师角色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要求教师,不但要更新教育观念,而且要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和反思,要不断提高教学艺术,以适应课改的发展形势。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教师才是符合当前课改的要求、反映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呢?
1、改变传统角色: 权威的代表 平等中的首席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的师生关系,显现出一种不平等的现象。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着、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多年来,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然不太规范、但是非常有意义、甚至是创造性的见地,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探究性学习则要求教师实现从“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师生要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
“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了动态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探究学习的课堂上,教师要做到:(1)、积极地参与。当学生在自主地观察、实验、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2)、尽力地支持。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采取各种适当的方式,给予学生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支持,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3)、适度地组织。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适时调控和组织,以提高探究学习的效率,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良好的合作精神。
2、改善工作方式:单枪匹马 紧密合作
以往教师职业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单兵作战,教师大多数是靠一个人的力量解决课堂上的问题。而以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其次,探究性学习更加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指挥的发挥。因此必须改变教师之间的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教师必须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不同分工的教师打交道。例如在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选择上,往往一个课题要涉及语文、科
学、社会等各个不同的学科,需要几位老师共同参与指导或提供参考意见;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往往研究的方式要求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要与其他相关的班级、年级或单位进行协调或合作这种学习的方式也要求教师集体的协调一致、团结合作、密切配合。
3、革新教学智能:传统的教学基本功 创造性地发挥教学智慧
以前我们很重视教师教学基本功的练习,如朗读、板书、绘画等。传统的教学基本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应当继续保持和发扬。而探究性学习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的能力、广泛利用课程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等等。
研究性学习所表现出来的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弹性,教材为老师留有的相当大的余地,都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形势和教学方法,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而对教科书的依赖越来越低。这样教师的主要任务由长期以来按教参书教别人编写的书,发展成为不仅会“教书”,还要会“编书”,能创造性的发挥教育的智慧。儿童与生俱来的探索的需要、获得新体验的需要、被人认可与被人欣赏的需要以及承担责任的需要,都必须有一定的环境和适当的方法。这些也都要求教师要有创意地进行教学,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创新精
神。研究性学习对传统的教育提出了挑战,每一位教师都应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具有一专多能、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具有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4、改变关注策略:关注个别方面 关注综合素质 研究性学习旨在通过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力。因此,他不仅仅局限于对学生某一方面素质的锤炼,而是力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此,教师既要关心学生最终学习了哪些知识,也要关心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得到的知识以外的收获;既要注意学生智力因素的提高,也要注意人际交往、社会责任感、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既要重视作文、实验等显性成果,也要重视科学态度、问题意识、探究能力能隐性成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中应树立全面的观念,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情意目标并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显性成果与隐性成果并重。
研究性学习的方式也是这样要求的。在专题研究的过程中,学生缺乏的不只是知识,能力与情感领域的不足也制约着研究的深入。这就是说,学生所需要的指导是多方面的,教师不仅要在知识上帮助学生弥补缺陷,更要在能力与情感方面让学生得到充实与提高。必须看到研究性学习并不是一种纯智力的活动,没有非智力因素的支持,单凭智力因素是不足以完成任务的。为此,教
师在促进学生智力水平提高的同时,不能轻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三)、小学高段研究性作文教学的模式及其特征 1、基本模式
学习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实践,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学习活动结构和模式。小学语文探究式作文教学模式,以人的发展为理念,以儿童语言和心理发展为依据,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为目的。其基本流程是: 教师 创设情境 引导探究 归纳总结 引导实践 程序 发现提出问题 分析解决问题 阐述研究过程 发现新问题 学生 生疑 探究 习作 迁移
(1)、发现提出问题。教师在课始或某段教学内容的开始,根据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运用适当的手段,如多媒体展示、讲故事、语言描述等,把学生带入具体情境,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针对近期如火如荼的美国大选的作文教学,在课的开始,出示小布什和克里竞争演说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认
识他们吗?他们在干什么?说说你所知道的美国大选,针对这次大选,你有什么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罗列出来:
a.美国大选最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b.美国大选的一般程序是怎样的? c.这次克里和布什谁会赢? d.一次总统竞选一般会花去多少钱? e.用竞选的方式选总统到底好不好? f.参加总统竞选的人要具备哪些条件? ??
(2)、分析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是为了分析解决问题。分析问题是学生历经思维的经过,而解决问题学科教学的知识目标。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对意义不大的问题可作适当的引导,让其再生问题。总之,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分析,确定教学中应着力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去搜集资料,并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和分析,或是通过实验、讨论进行验证,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在《美国大选》一课中,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哪些是可以通过自己查找资料就可以解决的?如何查找?哪些是需要讨论甚至辩论来明白的?哪些是暂时还解决不了的?在这些问题当中,你最感兴趣的是那个问题?经过调查,发现同学们对第三个问题最感兴趣。然后确定研究第三的问题。师生共同讨论研究
的方法,确定为:a用一个星期的时间进行资料查找和采访,选出自己心目中的人选;b选统一人物的同学一起共享资料分析列出选择的理由;c一辩论的形式进行选举。
(3)、阐述研究过程
这一教学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以及所解决问题进行反思和评价。学生则通过归纳与总结,反思自己提出的问题是否有探究价值,学习过程是否科学,研究是否深入,与同伴合作是否和谐,方法是否有效。然后整理自己的索思索想,撰写成文。
经过激烈的辩论,双方发现谁都很难说服对方,于是,大家停下来梳理研究的过程,决定把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体会写下来。有的写《我选小布什》或《我选克里》,有的写《我眼中的美国大选》,有的写《一次难忘的经历》,还有的写《把权力给每一位百姓》等等。
(4)、发现新问题。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始终保持思维的积极状态,并不断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学生在这一环节中,要学会迁移,运用所学知识,要有所创新。
上一次的作文评选结束后,启发学生,这一次的学习、探究、习作你有没有新的思考?包括对大选、对辩论、对作文等等。于是心议论的问题又产生了:完美的总统候选人应该是怎样的?贫民能竞选总统吗???于是,新一轮的探讨又开始了,教师顺势引
导学生,可以运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探究,并让学生自由选择好性取得话题进行研究。
2、模式的基本特征
(1)、开放性 。研究性作文的前提是必须搜集、占有大
量的资料。由于当前师生本身固有的知识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在已有的知识中信手拈来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因此,必须改变“台上教师、台下学生”的课堂形式,创建一种开放的课堂结构。只要集于相关问题的研究,学生可以自由地走动,相互参阅资料。
(2)、能动性 。研究性学习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它以尊重、信任、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为前提。能动性表现为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疑问,自主选择研究,能动性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吸收发展到主动探究。
(3)、整合性 。传统作文教学追求“面面俱到”,以至于整篇内容泛泛而谈、言之无物。而研究性教学是针对具体问题而动,它包括四个环节:发现问题、信息吸收、分析归纳、成果表述,实现了多种能力的整合。
(4)、互动性 。教学本身就是师生间相互交流互动的过程。研究性作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独立研究、互相探讨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生思想大碰撞。
(5)、超前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先教后学,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是“边教边学,学在教前”,即学生对知识的学习
相对于老师的教是超前的。这种超前学习使教与学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变“学跟教走”为“教为学服务”。
(四)、小学高段研究性作文教学的操作策略 1、激发兴趣,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
中国,小学生对“研究”是陌生的,是有神秘感的。如何让他们了解“研究”,认识“研究”,消除对“研究”的神秘感,树立起“研究”的兴趣与信心呢?
(1)、用同龄人的故事激发兴趣。留美博士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曾在广大教师中引起很大的反响,笔者阅后也是感慨万千。开学初的一节兴趣课上,我把书中关于美国小学生搞研究的故事向学生作了介绍。学生对此表现出的兴趣与热情之高,着实令我惊讶。一时间,矿矿二年级开始搞研究的故事成了学生课余谈论的热点话题,可爱的矿矿简直成了学生心目中的“研究”楷模,同时也使他们对“研究”充满了信心。
(2)、搜集具体的研究专题让学生认识“研究”,感知“研究”。趁着学生纷纷传阅《素质教育在美国》之机,我适时地引导他们整理出矿矿的三个“研究”成果的提纲,并发动学生广泛搜集小学生的研究案例,再选取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编印成册,发给学生,让他们在具体的范例中认识、感知“研究”,为以后的自主研究打下基础。
2、指引方向,引导学生自主确定研究专题(或问题)。
研究性作文的专题(或问题),首先应遵循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自主选择或设计。其次,专题的研究过程应有利于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积极体验并有一定的实际价值。如:
(1)、从实际生活(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中选取专题。如:超市为什幺生意兴隆、校园噪音情况的调查、本地交通安全的现状调查、学生课业负担问题的调查等。
(2)、从科技、自然中选取专题。如:爬山虎为什幺会爬墙、沙尘暴是怎样产生的、鲨鱼的生活习性有哪些特点、动物尾巴功能的研究、树叶颜色变化与气温的调查研究等。
(3)、从文化历史、乡土民俗中设计专题。如:中国扇子的发展与艺术、纸(布、电视机)的演变、衢州民间故事的搜集与研究、饮食文化(茶艺文化、民歌民谣)等乡土文化的搜集与研究等。
引导学生确定专题的一般程序如下:
发现问题——集中提问——整理归类——建立问题库——公布专题——自由组织,自主选题
3、查阅资料,搜集与专题相关的信息资料。
这是一种专题性阅读,带有很强的目的性与针对性。实践证明,在研究性写作过程中,100%的学生都要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可以说,搜集、处理信息既是研究性作文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学生进行专题研究应有的一种基本技能,更是现代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为了帮助学生尽快掌握搜集、处理信息
的技能,我特意开展了专题讲座与专题阅读活动,指导学生学习信息筛选法,如浏览式查阅法、筛选式查阅法,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当然,搜集处理信息的技能更多的是结合具体的研究过程予与指点与训练的。
4、调查访问,观察实验,选择恰当的方法开展研究。 有些专题(或问题)的解决光靠查阅资料是不行的,还得进行调查、访问、观察、实验、制作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活动中的一员,要尽可能扮演好合作者、参与者的多重角色。对于进行调查报告类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小组,教师可以告诉他们调查问卷要以30人为起点,和他们商量如何设计调查问卷,怎样让被调查人愿意接受调查,同时做到调查情况真实。教师甚至可以和孩子们一起进行调查问卷的搜集工作。总之,要让学生感到教师是他们的伙伴和高参。
对进行主题综合类研究的小组,教师要尽可能性向他们提供资料索引信息的支持,引导他们分解专题,拟定,提纲(小标题或小题材),并综合利用多种渠道多种资源(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书店等场所,书籍、期刊、报纸、音像及网络资源)开展学习研究。
5、综合思考,得出结论,自由创意撰文。
这一步是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它的基本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写出的文章就是分析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但是我们绝不把作文的思路拘泥于一种固定
的格式,提倡自由表达,创意写作,怎样好写就怎幺写。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每一个体都有相对优势智力领域,如有的孩子擅长用表演来表现自己的情感,有的擅长于逻辑分析,有的个性鲜明,有的平易随和。这就是智力优势领域的差异。
6、成果展赏,开放评价,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我们将研究性作文打印成册,小组成员先自我评价,并向他人作口头成果报告,也可说说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感受和新的想法;再将成果报告发给全班同学,安排一段时间让学生充分的欣赏成果,比较鉴别;然后进行评奖,向学校、家长甚至社会作宣传达室,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最终构建起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社会评价五位一体的互动开放的评价体系。评价要注意内容的全面化(从语言文字技能、探究能力及其它综合素养全面考虑),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如教师观察、与学生谈话、杰出的表现记录、成果分析、学生探究过程记录等),评价进机的全程化(重过程评价)。
(五)、小学高段研究性作文教学教师的引导
研究性学习是指让学生在语文学科领域和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知识技能,培养学习态度、研究意识、实践和创新能力。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像一般教学活动那样,以施教者的身份存在,而是扮演引导者、辅助者的角色。当然,这“引导”和“辅助”的作用可小视不得。那么,导师可以“导”些什么呢?
1、“激发”问题意识
课题研究形式的研究性学习,其起始点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不再像一般教学活动中那样,把没有争议的定论教给学生,而是本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语)的精神,抓住契机,用心制造“问题场”、设置一些问题情境,诱发学生质疑、生疑,自主寻求需解决的问题。
2、“规范”研究态度
研究性学习活动强调与生活接壤,往往很能触发学生的兴趣,但小家伙们往往是凭一时热情去做,三分钟热气一过,就容易懈怠懒散,遇到困难也会因畏难而退却。如果流于形式,或儿戏一般对待,或不了了之,或敷衍了事,滋生不良习气,那就有违开展活动的初衷了。因此导师自始至终都得重视规范、调试孩子们的情绪和心态,让他们把研究性学习当作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来完成,从而培养严肃认真的态度、科学求实的精神、坚持探究的毅力。
3、“驾控”研究过程
研究性学习是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学习活动,它强调参与者的自主探究,强调探究过程中的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判断和解决问题。但为了保证学习的有效性,教师的驾控很重要,尤其要把握“干预”、“参与”的尺度,做到既不越俎代庖,过细辖制,也不形同放羊,不闻不问。
(1)、开题。
选择课题应该具有开放性,可以从自我兴趣入手,从疑难问题入手,从学习内容入手,从学习目标入手。确立课题之初,要让学生清晰地表述课题情况,如:
课题介绍——说明课题名称、内涵,研究对象,范围,课题的提出的依据、背景,研究动机、意义、目的,成果表现形式,研究的可行性等。
制定方案——规划设计研究的具体步骤和程序、各阶段的任务和时间安排、组员分工情况、获取相关信息的渠道、结题时间等。
这个步骤中,尤其要抓好开题答辩。孩子们问题是有了但往往或者太大,大到要几本书还写不清楚,他们就无法驾驭了;或者又太简单,没有深入的价值;或者是无法获取必需的资源。这时,您可以引导他们斟酌、掂量、论证,选择一个可行的切入口。可以说,确立好研究角度,就等于拿到成功的入场券了。
(2)、过程。
要督促学生善于进行阶段性总结,要学会搜集、积累资料,要勤于以纪实的方式,把探究学习的情况、进展、发现、收获、体会清晰地笔录下业。每一次活动的时间、地点、成员、活动内容、效果,都要有真实的记录。要登记查阅或收集资料的情况,对研究过程中查阅过的资料,有明确的记录,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等,重要的要做摘录。调查或采访活动,要有附件,如问卷表、采访问题等原始资料。
教师千万别忘了提醒学生,要习惯于把研究过程中各阶段的发现、心情、感想、体会、思考、收获,或者某一重要环节的参与情况、切身体验、真实感触、得到的锻炼、遗留的缺憾等,记录下来。平时不记录,到总结的时候会两手空空的。
(3)、写文。
即写研究报告,包括小论文或调查报告等。从分析整理资料,到构思布局全篇,您可都得费心了。然而,千万别拿成人文化的学术文章来要求,那样会把孩子吓坏的。形式可以活泼多样,有自己的特色和创见就好。
4、“评价”研究结果
评价可以从多方面入手,课题确立角度是否新颖独特;课题研究是否有现实意义;研究成果中有多少创意、见解和新的突破;课题研究中题目界定、方案设计、内容表述、术语使用、报告结构等是否具有科学性;研究收集处理信息能力、计划、组织等能力是否得到锻炼;研究中认知收获有多少;小组合作情况如何,等等。尤其要重视的是研究过程中的态度、意志品质如积极性、主动性、坚持性、克服困难的意志等,是否得到培养。是否有真切、丰富的研究体验。这是研究性学习的宝贵财富,与课题报告同等重要。评价时,只要有超越——见识的延伸、能力的增长、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和精神——就是最大收获。从这个意义上说,完成一个课题,就收获了一份成长。
(六)、小学高段研究性作文教学的课堂评价艺术
1、包容性评价,保护学生的求知欲望。
所谓包容性评价,意即在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偏离主题的答案,超越“常理”的想象,违背“逻辑”的“悖论”,不要简单否定。要包容评价不正确的“错”答案,尝试无错误答案虽不完全正确,但也是“错”中有“对”,“对”中有“错”。动辄否定,势必将学生对的一面也否定了,扼杀了其创造性和积极性。尤其是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要加倍保护其求知欲望。通过包容性评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自信,树立起自尊,享受创造的欢乐。如在一堂关于节日的习作课上,教师要求学生在节日前面加上一个形容词,使这个名词更加生动、形象,采用的是自由填空,各抒己见的练习方法,顿时教室内七嘴八舌,好不热闹。教师发现同学们的答案大多是“快乐的节日”、“欢乐的节日”、“热闹的节日”之类的答案。“悲伤的节日!”一声与众不同的回答使教师和其他同学一愣,“什么节日使你悲伤呢?”那位同学显然有所准备,回答流利:“八一建军节这一天,当我想到许多解放军叔叔为了让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而英勇牺牲时,我就会感到悲伤。”教师说:“你想到得与别人不一样,说明你很爱动脑筋,值得表扬。”教师对学生的这种近乎“哗众取宠”的肯定,一定会调动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去独立思考,用心体验。
2、延迟性评价,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为了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发言总是及时地给予评价。或赞赏有加:“你的发现不亚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你真聪明,比老师想得还好??”或委婉引导:“你想得真好,只是没有说到点子上。”或是激励性的评价:“嗯,你说得虽然不够正确,但能勇于发言,精神可嘉??”在多数情况下,这种适时评价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但有时也会发生意外。课堂上,教师过早地对一个可能有着多种答案的回答给予终结性的评价,自然就扼杀了其他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试想,有谁会费时间与精力去思考一个已有“非常正确”答案的问题呢?运用迟延性评价,能让更多的同学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经验告诉我们,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新颖、独特的见解常常会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顿悟”和“灵感”。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发言,不能过早地给予评价,以防对其他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势。而应该灵活地运用“迟延评价”的原则,留出空裕的时间,还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氨中驰骋想象,畅所欲言,相互启发,集思文益,以获得更多、更美好的创新灵感,使个性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3、自主性评价,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课堂学习的评价、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素质教育要求教师“目中有人”,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把
问题的评价权还给学生,突出学生对课堂学习的自主性评价,必须注重激发学生的评价意识,教给评价方法,提高评价能力。
(1)、尊重学生的评价权利,让学生敢评。
学生不仅可以评价自己的学习,也可以评价同学的学习,还可以评价教师的教学,甚至评价教材,发表对教材的不同看法。从而让学生打破评价的束缚,敢于挑战权威,塑造创新人格,增强学习的创新意识。
(2)、提供给学生评价的机会,让学生爱评。
对同一内容的学习,不但要尽可能地让多位同学评价,还要允许一位同学作多次评价,直到他们满意为止。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3)、拓展学生评价的时空,让学生乐评。
除了学生自我评价外,还可以通过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全班互评,甚至可以让学生找对子互评,以拓展课堂学习评价的时空,促进人人主动参与,以提高学习效率。
(4)、启迪学生评价的方法,让学生会评。
教师要充分发挥评的作用,帮助学生矫正学习方向,点拨学习方法,化解学习矛盾,从而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本领。
五、研究成效分析 (一)、理论研究成果
通过在小学高段进行作文教学探究性学习实验和研究,加强了学生习作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它作为变革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的一种尝试,教师的知识权威和教学观念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变化,已不再是知识的唯一占有者与传授者,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来源。经过理论探索和实践摸索,找到了作文教学联系生活、崇尚自主、强调综合、突出个性的途径之一。从理论上分析,取得了如下成果:
1、促进了教师观念的转变
小学高段研究性作文教学的宗旨体现在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而长期以来,教师已习惯于“传道、授业”,学生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学生个性发展、潜能的开发受到了压制。要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体悟探索,真正地投入到探究性学习中来,就必须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的诸多弊端。强调教学的民主性,形成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指导,实际上也是展示个人才华,发挥自身特长,体现自我价值,促进自身素质提高的机会,因而教学观念的转变是搞好探究性学习的关键。
小学高段研究性作文教学涉及许多理论方面的问题,如课程的目标、课程设计的原则和特点,也涉及许多操作方面的具体问题,如课程活动的组织实施、对学生的指导与监控、成果的展示等,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学习与之相关的知识。再者小学高段研
究性作文教学课程所包含的内容是宽泛的,教师已有的单一学科知识,已无法解决实际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必须注重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学习相关的学科知识。
小学高段研究性作文教学涉及的内容和范围远远超过了学校书本知识。仅凭教师掌握和了解的一些知识已远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并且课题涉及的内容大多与生活、生产结合十分紧密,这就要求教师要走出课堂和学校,走向社会,去实地调查,去走访专家、学者、政府部门、企业等,从而拓宽加深自己的知识领域,并从中掌握翔实的材料、确凿的数据和实例。
以上这些,对于当代教师角色的正确定位,教师个人素质的提高,业务水平的不断进步,顺应时代的浪潮中,正如镇舟之石,其意义是重大的。
2、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一般为:“审题——指导选材及材料安排——下水文或范文指导写法——学生当堂作文——评议”几环节来进行。其中,“学生当堂作文”一环节则要求学生当堂至少写完本次作文的一大半或重点段。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始终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而老师则一心为完成作文指导任务而完全忽略了学生自我表达的意愿和选择表达方式的自由。学生的个性泯灭到极点!这不仅违背了作文自身规律,也不符合素质教育对人材培养的要求。学生们也往往视写作为畏途,以练笔为苦事。
小学高段研究性作文教学则是围绕“解决问题”这一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模拟科学学术研究的方式,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产生新问题”的过程进行学习的教学新方法。是一种重问题、重过程、重信息、重创新的教学模式。
(1)、重问题。问题是研究的标志,是一切研究开展的中心。研究问题的形成,虽然形式只是一问,但这一问便是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把讨论解决这一问题作为中心目标。在围绕这个中心问题的研究中,让学生的思维与他一有的经验、与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进行激烈的碰撞。以妙问引导,研究性学习才有明确的方向,坚实的基础和不歇的动力,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萌发出五彩缤纷的多向、变向、新向思维,展示出生命的激情与活力。
(2)、重过程。研究其本身就是一个过程。研究要获得结果,更离不开过程。在作文教学中运用研究性学习,就是因为研究过程对学生发展的优势。“过程”就是学生的实践,就是动手去做,就是去经受体验,去提取和处理信息。重研究的过程,就是关注隐性的目标,关注长远的目标。把展示交流的机会送给学生,引导它们去充分经历“研究”的过程,鼓励它们去获得有独特发现意义的不同结果。学生在经历着学习的过程,也在把握生命发展的机遇。作文教学的探究究过程不仅在课内,也在课外,
不仅是个人,也是合作。它对学生的成长就更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3)、重信息。当今世界发展以信息为中心,《语文课程标准》把“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作为一种必要的能力加以强调,研究性学习既然带有研究性质,就少不了对大量信息的搜集与处理,不可能对某个主题一蹴而就得出结论,让学生从自身的认知经验、生活阅历中去搜集、分析、加工和运用信息,只有对多种信息的接触,才能形成观点,又在信息的接触中改变自己原有的观点,这样时刻深入认识,最终得出结论。
(4)、重创新。研究性的作文教学过程是以学生自己提问探索解决为主要方式的,所以,学生的经验不同、搜索的信息不同、实验的方法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就必然会有不同观点和情感体验的文章,创新和个性也就在于此。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走向校外去认识、感受丰富的生活,不断扩大写作领域。教室之外、图书馆、阅览室、体育场、风景名胜、农贸市场等,都应成为学生主动求知、感悟生活的课堂。学校通过开辟网上阅读空间,加大知识容量和信息密度,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纵横综合的思 维和恢弘博大的胸襟,让五彩缤纷的生活成为每 个学生写作的源头,让本应充满生命气息的作文 走出窒息灵魂的传统训练樊篱,再现其亮丽的色彩。 3、探索了新的评价方式
作文教学评价一直是耗时费力但成效不大的难题。我们常见的情形是这样的:有的教师,尽职尽责,辛辛苦苦给学生们的作文左批右改,写上大段的评语,再给上分数或等级,学生或心存感动,认真拜读,或只关注成绩,之后,无论是评语、分数、等级,都渐抛脑后,教师的辛劳付之东流。有的教师因时间、精力等原因,对学生的习作只草草圈划一、二,给个成绩应付过去。学生的作文评价,多多少少成了语文教师不得已而为之,学生又从中获益甚少的一桩苦差事。
研究性作文教学评价,不单纯是为了学生某次或某个阶段的习作给出一个终结性的结论,而是通过评价,激发学生再次习作的欲望,促进学生习作能力、习作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发展,它始终是整个作文教学的一个中间环节或下一次习作的新起点。在作文评价中,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作用,通过调动学生对评价过程的全面参与,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反思、加强评价与教学相结合的过程,成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调整与自我教育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成为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和技能不断增强的过程。
(二)、实践成果
两年来,作文教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途径,真正促进了学生习作水平的进步和个性的发展。
1、学生素质得到提高。
(1)搜索信息的能力增强。小学高段研究性作文教学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学生已不再把传统的教材作为整个世界,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他们通过查阅、筛选、整理信息和资料,通过实地参观考察、专家走访,通过自己理性的思考,会形成自己的思想,从而也会对教师的原有知识地位发起冲击和挑战。 表1 为了写好作文会查找书籍报刊资料 实验前 实验后 11.7% 80.2% 为了写好作文会对陌生人进行采访 8.9% 51.2% 为了写好作文会上网搜索资料 5.3% 40.6% 实验表明,学生已经意识到了充分的资料对习作的重要性。并在此过程中,查找搜集资料的意识和能力都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强。从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习作来看,他们对搜集到的信息已经有一定的归纳、整理的能力,并能从中提取出自己所需的信息。
(2)与人合作能力的增强。探究性学习强调的是合作,同学之间的合作、师生之间的合作、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合作,强调的是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共同参加小组讨论,共同设计方案,一起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工矿企业、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开展调查,一起搜集资料,一起探究答案。在合作与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培养了他们与他人交往的意识和能力,并且在合作的过程中树立了信心,感受了成功的喜悦。
表2 作文过程中曾经得到过别人的帮助 实验前 实验后 51.1% 91.3% 曾经和别人合作写文章 12.1% 64.4% 实验表明,学生与人合作的经历增多,与人合作的意识增强。学生已经认识到了与人合作的重要性,知道了,有了老师、同学的帮助将取得更到成绩的道理。
(3)问题的意识增强。教师指导学生写研究性作文,就是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入问题情境;再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和研究找到问题的答案,解决问题;然后指导他们把探究的过程整理成文。这样,不但可以解决写作文的材料问题,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学生已经养成了遇事要问个“为什么”的习惯,同样的一则材料,实验前,很少有学生对他提出异议,实验后,再去看这则材料,不用老师任何的引导,学生就有很多的问题不断的涌出来。教材和教师的权威性受到了拷问。
2、作文水平得到提高
(1)题材多样化。学生作文的“五子登科”从80年代一直到现在还是屡见不鲜,即“上汽车让位子,过马路扶瞎子,大街上捡皮夹子,过桥时推车子,送回迷路的小孩子”。你也写,他也写,有其事也写,无其事也写,千篇一律。经过一年多的实践,
这种“假、大、空”现象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不仅如此,同一个作文题目,学生的题材非常丰富,和以前大家唱“同一首歌”的情形已大不一样了。如写《记一次特殊的考试》,以前大多数同学都写发生在考场上的事,可现在有很多同学却另辟奚径,写生活中如何战胜困难、战胜自己,通过生活对自己的考验。赋予考试更广阔和深层的含义。
(2)观点个性化。生活是多样化的,每个人眼中、心中的生活,更是异彩纷呈的。但是以前,学生一旦作文,就是同一主题、同一观点。面对一件事列,看法大多也想去无几。作文,本来就是对认识到的生活的真实的反映。写出真实的、独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如果说真实是作文最起码的要求,那么,写出个性,才是作文的关键所在。
让学生写研究性作文,其前提是让学生对某一课题有所探索和研究。他们探索研究得越深,写出的作文就越有质量。实际上,学生探索研究的过程,就是一个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不断得到训练、不断得到发展的过程。过去写《我的老师》必是头发“像白色的波浪”,手“露出一根根青筋”,老师房里的灯必是“彻夜明亮”,老师的精神必是“燃烧的红烛”??现在,学生作文中的老师有“多才多艺”的,有“爱时髦赶潮流”的,有“活泼好动“的,有“风趣幽默”的??
(3)兴趣更浓厚。让学生喜欢写作文,愿意写作文,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作文教学,首要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众所周知,动机是行动的直接动力,是激励人们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是个体行为的心理动因。动机水平的高低强弱,决定着个体活动的质量、水平和效果。一般来说,动机源于需要。需要的层次越高,个体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也就越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让学生写研究性作文,正是适应学生这种较高层次的需要,以激发其写作动机。所以,学生写这样的作文,积极性高,自觉性强。 表3
实验前 实验后 害怕写作文 31.3% 12.8% 喜欢写作文 25.6% 51.0% 实验表明,学生的写作的意愿上有了很大的转变,由“怕写”到“爱写”这是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作文的乐趣了,这是我们最初也是最终的目的。
六、结论与思考 (一)、结论
课题以如何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作文教学的时效性、人文性。通过研究和实践,推动了教师观念上的提高,构建了探
究性作文教学的基本模式和操作策略,提出了教师在学习中的指导和评价关键和具体方法。可操作性强,并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学生问题意识、探究意识、与认合作能力等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大发展,特别是作文造句谋篇、材料处理、立意创新等方面有了明显进步。课题成效明显。 (二)、思考
探究性作文教学模式,其适用的对象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生搬硬套于任何一种作文题材或主题。另外,作文更强调一种主观性,很难用定性的方式去衡量,一旦以分值去简单评价,那么。作文教学又要走入机械化的误区。第三,作文教学探究性学习,对于程度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比较使用,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 2、张肇丰 《试论研究性学习》 2000.6 3、陆 憬 《研究性学习及其基本特征》
原载《教育发展研究》 2000.1
4、孙春成:《语文研究性学习:学与教的融合策略》2003. 5、《上城教育研究》2004.5
正在阅读:
学生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04-26
2010广州一模英语试题及答案09-25
小企业三步曲:创立、生存、发展-第7章 进一步发展市场差异01-17
游清宁公园作文500字07-07
狗说明文400字02-20
清明祭祖作文400字07-01
小学生关于童年的作文600字06-15
黑龙江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06-24
2018 水泥生产线、水泥厂,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报告模板 - 图文11-05
我的七十二变妈妈作文600字06-16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结题
- 研究性
- 报告
- 学习
- 学生
- 保险公司上半年总结表彰会主持词
- 语言学概论试题库(自考专用)
- 蓝牙跳频通信系统仿真
- 苏州大学有机化学实验-苯甲酸乙酯的制备
- 分析机械加工车间管理及其问题
- 数据库应用人员岗位实习周记原创范文
- 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模拟试题完成
- 氢气储罐物理爆炸评价
- 造价控制重点及监理措施
- 跟我学波动 19-26 - 图文
- 高考地理重点地区试题集锦--黄土高原地区
- 七上思想品德期中试题(二)
- 逻辑学答案
- 2015-2016-1学期大学物理实验理论课作业
- 可视化通讯系统管理员使用手册
- 最新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练习: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
- 大庆联谊公司财务舞弊与审计案例分析
- 项目辖区消防安全三级检查制度物业管理经验分享
- 2018-2019学年北师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1.1《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w
- 中债登业务收费办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