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诚信(1)
更新时间:2023-12-15 04:5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贫困大学生贷款诚信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 高校助学贷款工作是一项诚信工程。在高等学校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中,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者应当积极探讨贫困大学生在助学贷款工作中诚信缺失的现象并分析其原因,把握解决大学生在助学贷款中诚信缺失的对策,加强针对贷款贫困大学生群体的诚信教育,增强其诚信观念,并内化为一种心理行为习惯。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助学贷款 诚信 对策 研究 前言
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开展助学贷款工作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人才培养的重大举措,它的推行必将使高校越来越多的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在我国信用体制尚未完善的今天,大学生享受助学贷款其实就是在用自己的诚信做担保。因此,大学生的诚信度将直接关系到助学贷款这一意义重大的政策能否更好地实施与推广。
第一章 贫困大学生贷款诚信的内涵及研究价值 1.1 贫困大学生贷款诚信的内涵 1.1.1贫困大学生贷款诚信的含义
1
贫困大学生贷款诚信是指大学生从贷款申请、贷款取得、贷款使用到还贷等整个过程中所表现和遵从的建立在个人信用和银行信用基础上的诚信心理态度和诚信原则。
1.1.2贫困大学生贷款诚信的构成要素
贫困大学生贷款诚信的构成要素,从过程来看,包括诚信申请、诚信使用、诚信还款。从评价体系来讲,包括个人信用、家庭信用、银行信用、社会信用。从诚信贷款制度来讲,包括个人信用信息动态管理、个人信用评价机制、个人信用监督机制、个人信用处罚机制。
1.2 贫困大学生贷款诚信的研究价值 1.2.1贫困大学生贷款诚信研究的理论价值
研究贫困大学生诚信贷款有利于促进我国的助学贷款制度向着良性、持续、健康的方向发展;为高等院校和银行系统办理大学生助学贷款提供可借鉴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对推动我国政府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和管理制度提供决策参考。
1.2.2贫困大学生贷款诚信研究的现实价值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贫困大学生的数量和比率将大幅度地增加,国家助学贷款的力度讲随之增加,而大学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违约现象不可避免,因此健全大学生诚信贷款制度,有利于确保我国助学贷款的可持续性发展,使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能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帮助下顺利完成学业,使国家的助学资金能真正发挥作用。因此研究大学生诚信贷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3贫困大学生贷款诚信研究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2
通过贫困大学生贷款诚信研究,有利于高校加强对在校内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从而带动整个社会重视个人诚信,关注个人诚信,并积极推进中国个人诚信制度的建设,对转变整个社会的社会风气,提升中华民族的的诚信意识和诚信素质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第二章 贫困大学生贷款资助的状况及问题分析 2.1 贫困大学生贷款资助现状分析 2.1.1贫困大学生的定义
贫困大学生是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学生。
2.1.2贫困大学生贷款的模式
目前,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助学贷款主要有两类,分别是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学生的银行贷款。借款学生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借款学生通过学校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于弥补在校学习期间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的不足,毕业后分期偿还。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指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发放的、在学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县(市、区)办理的助学贷款。贷款资金主要用于学生缴纳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其发放对象包括所有被高校正式录取的家庭经
3
济困难的新生及在校生,包括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含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的重要组成部分。
2.1.3贫困大学生贷款资助取得的成绩
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是国家为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增强“教育机会均等”的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助学贷款改变了很多贫困大学生的命运,现已成为资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方式。
2.2 贫困大学生贷款诚信的现状
自2005年起,我国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开始实施无担保的助学贷款。助学贷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同时,这一“民心工程”却经常出现诚信缺失的尴尬现象。目前,在高校助学贷款工作中大学生的诚信观念普遍较强,他们认同诚实、守信、责任、义务等现代诚信观念,崇尚法治,但对社会主义诚信认识模糊以及诚信观念与现实行为选择存在矛盾冲突,对诚实、守信、责任、义务等现代诚信观念的价值缺乏深刻的理解。
2.3 贫困大学生贷款诚信中存在的问题 2.3.1贫困大学生贷款诚信中存在的问题 1.伪造证明,获取贷款资格
在贷款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有的家长和学生为了达到贷款的目的,这些学生隐瞒家庭人口和收入的真实情况,通过拉关系、请客、送礼等手段笼络家庭所在地有关人员出具虚假家庭经济困难证明,获取贷款资格,以取得优惠政策和照顾。这明显违背了国家的资助政策。
4
2.因所谓的面子,放弃贷款资格
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别是一部分来自农村家庭贫困的学生,坚守所谓的人穷志不穷,穷也不伸手的固有陈旧观念,而不愿让贷款丢失所谓的尊严,宁愿欠费也不贷款。导致自己的学习、生活受到经济的困扰。
3.贷款到手后,挪作他用
有少数贷款学生获得贷款后未正确使用贷款,而将其挪作他用,做一些与贷款初衷相违背的开支:有的学生利用贷款从事商业活动,甚至炒股等;有的学生利用贷款购置手机、电脑等高档消费品行为,引起了学校师生的反感。
4.毕业以后,逾期不归还贷款
大学生在毕业前时,虽然填写了还款确认书,但毕业后工作单位的变化,通信方式的改变,自己又未能及时与贷款银行联系,造成银行和学校在他们毕业后难以找到学生本人,就造成了逾期不归还贷款的事实。据某银行统计,在贷款学生毕业后,找不到贷款学生去向的高达45%,逾期未归还贷款率达40%以上。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资助工作人员的关注和高度重视。
2.3.2形成贫困大学生贷款诚信相关问题的原因
通过分析,本文认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诚信教育的认识误区
诚信教育包括诚信思想理念的培养教育和诚信责任的宣讲教育以及社会实践行为的巩固教育。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过分重视后者而
5
忽视了前者,一般局限于讲授一些诚信的行为规范,忽视了诚信思想和理念的培养。再加上高校教育客观上存在的重智轻德倾向,是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诚信缺失的体制性根源。并且在大多数高校中,诚信教育并没有被提上议程,它只是零散的存在于某些课程和教师的言谈中,没有得到与之地位相称的关注。从而导致大学生价值观选择的迷惘。价值观的选择作为诚信观念的导向性因素,是当前大学生诚信观念的一个薄弱环节。
2.大学生诚信意识欠缺
大学生诚信缺失并不意味着大学生对它完全漠视。他们普遍对诚信有较强的认同感,并将其作为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助学贷款的过程中,诚信并没有普遍内化到学生的具体行动中,而是表现出一种以个体利益为中心的随机性特征;诚信更多地是对他人和社会的诉求,但对于自己能否保证做到,较多学生存在“视情况而定”的状态。对于某些大学生而言,助学贷款无抵押、无担保,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他们就图着这份眼前的小利,抱着“不贷白不贷”的投机心理,贷款时又有“先贷再说”、“先花再说”的心态,至于以后的还款,则是“能拖则拖、能少还则少还、能不还则不还”。这些错误的动机就容易造成大学生对助学贷款工作诚信认识上的迷惘甚至偏激。
3.社会消极影响造成诚信认识模糊
部分学生家长或学生看到国家助学贷款既不要抵押,又不要担保,操作简便,认为银行的背后是国家,这样一来,大学生的借贷行
6
为就由原来的个人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演变成为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以致容易滋生不良贷款企图。殊不知这样一个个的个体加起来却形成一个不讲诚信的群体侵蚀着国家充满人性关怀的政策。 当代大学生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同时受着传统文化教育和市场经济体制所带来的新观念、新文化的影响。同时,我国社会主义诚信、法治制度的不健全,让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诈骗、假冒伪劣、偷税漏税、走私等危害市场经济秩序的活动时有发生,又由于监督制度不健全,少数政府官员以权谋私、贪污腐败损害法律权威和公信力,高校领域的冒名顶替、抄袭剽窃行为无不影响着校园的学子。在面临极大的竞争压力和价值观冲突时期,这些不良的社会影响极易模糊地动摇了大学生的价值标准和道德判断,更冲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诚信,造成大学生诚信观念的缺失。
4.贷款操作上存在诚信真空
由于地域、城乡经济剪刀差等方面诸多因素限制,很难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确定一个统一的界定标准,这就造成了学校难以严格区分贫困与否的困境,自然出现了骗取贷款现象。无论是国家助学贷款还是生源地贷款以学生的身份、人格和信誉为担保,还款建立在学生未来预期收入的基础上的,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并且学生毕业后流动性较大,商业银行缺乏严密、有效的诚信认定、评估以及跟踪管理等一系列机制。再加上现阶段,我国个人信用体系还未完善,个人的信用更多讲“自律”而忽视了“他律”,人们往往只能从道德标准上去谈及信用,所以,我国大学生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信用问题无法度量、
7
无法评价和无法制约,这使银行贷款机制为学生违约埋下了伏笔。
5.就业难造成大学生无力还贷
随着大众化教育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一个社会问题。特别是对于出身贫寒又拖欠助学贷款的大学生来说,就业难为贫困大学生毕业后如期还款成为难以解决的难题,自然产生了不诚信的现象。
第三章 贫困大学生贷款诚信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3.1 影响因素 1.社会环境的影响
当前整个社会诚信缺乏,包括政府诚信、公共诚信、服务诚信、信用诚信危机等各种不良现象影响了大学生对诚信问题的重视,大学生群体对当前诚信缺失所造成的社会影响认识不足,是非不明,容易随波逐流。不少大学生觉得只要能想尽一切办法得到国家助学贷款就是目的,根本没有想到贷款是以还款为前提的。
2.个人信用意识的淡薄
许多学生不把信用放在心上,包括申请助学贷款程序、家庭经济情况证明、个人签字盖章等环节都只认为是履行基本程序,走走过场而已,不必放在心上。
3.诚信体系的不完善
社会缺乏一整套联网的关于个人信用档案管理、个人信用评价体系,以及缺乏相应的信用管理、监督和处罚机制,使个人诚信纯粹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基础上,对失信者缺乏相应的监督和处罚
8
措施。
3.2 对策
1.引导大学生树立诚信观念
首先,加强诚信教育,强化诚信观念。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高校领导、教师、员工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共同营造一个诚实守信的环境,让诚信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在学生心里扎根;将诚信教育纳入思想品德教育的范畴,进入课堂。结合学校实际研究制定具体规划和实施方案,细化诚信教育的目标、任务、要求和步骤,明确责任,抓好落实,把诚信教育不断引向深入。发挥高校人才和科研优势,对诚信进行深入研究,为加强诚信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围绕当前大学生在诚信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组织力量开展专题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提供理论支持。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既要使他们懂得诚信的基本内容,更要使他们能够自觉践行这些基本行为规范。“知”、“情”、“意”、“行”是德育过程的有机构成要素,不可偏废。但在实践中,一些教育工作者往往容易停留在认知层面,注重受教育者掌握了多少德育方面的知识,而忽视了情感、意志等因素的功能与作用,未能把“知行合一”作为最重要的目标。教育工作者应转变教育观念,在使诚信观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动上下功夫。在教育过程中,既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更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2.积极创建诚信舆论氛围
9
我们要通过校园网、校报、举行以“诚信”为主题的电影座谈会、班会、征文比赛、讲座、典型表扬等多种形式普及诚信知识,树立诚信第一的理念,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观,诚信并非单向,不仅仅是对他人进行价值和道德的评价,更重要的是对自己、对他人以及自己和他人关系上的一种态度和实际行动表现。尤其是对获得助学贷款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并充分利用新生人学教育、毕业生教育等环节对在校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助学贷款工作进人一个良性循环的体系,真正的缓解广大学子的经济压力。大学生应该明白:在市场经济中,人格信誉是自身最宝贵的无形资产,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使诚信的基本要求更好地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转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追求、行为准则和生活习惯。
3.在日常生活中贯穿诚信教育
教育无处不在,教育工作者应努力挖掘日常生活中的教育素材,坚持实践第一。对大学生来说,知荣明耻的目的不是坐而论道,而是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应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把诚信的基本要求落实到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落实到为校园添光彩、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之中,使大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真情、领悟崇高、体验光荣,不断提高道德水平,从而明礼诚信。 4.加强信贷的制度建设,确保管理规范
(1)健全贫困生认定机制。 在贫困生认定工作中,我们要坚持
10
“两条线”方法。一条线是高校从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书记、副书记、辅导员、到班主任的政工干部队伍。这是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可以分别从宏观、微观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完成对贫困生的认定工作。贫困生认定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的工作过程。另一条线是大学生的四年学程,主要分三个阶段。新生入校前,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工作者要认真地查阅学生的档案,通过档案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初步认定贫困生。大一上学期,刚入校的新生,受高年级学生的影响较少,能够真实地反映自己的生活状况,这一阶段要进一步地完善贫困生档案库,并对入档的贫困生进行认真的排查。大一上学期以后时期,一方面要及时了解学生及其家庭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如父母发生交通事故、离异、下岗、突发疾病及家乡遭遇天灾等都要及时做好记录,以便贫困生档案库作小范围的更新。另一方面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消费奢侈、花钱无度的不贫装贫者。只有做好贫困生认定工作,我们才能把贫困生贷款工作做真、做实,降低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机率。 (2)建立健全大学生的诚信监督机制。学生在校期间,将申请助学贷款学生名单进行公示,设立诚信监督信箱,接受广大师生和社会的监督。特别要对贷款学生的贷前、贷中、贷后实行监督管理,发现学生存在虚假信用状况或不良行为记录时,要立即停止贷款或削减贷款额度。学生毕业后,要将大学生信用体系与全国个人信用体系联网,让全社会监督大学生诚实守信。通过监督,使大学生自觉地遵守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
(3)建立健全大学生的失信惩戒机制。要将大学生失信行为与
11
学生比较关注的担任学生干部、学校年度评优、团校、党校、入党紧密挂钩。通过相关的限定,让失信者意识到因此付出的沉重代价,同时,也是对其他学生的警醒和鞭策。面对居高不下的助学贷款违约率,银行可将贷款人的还贷信息数据转人个人诚信数据系统,通过强制授权方式,在全国银行系统中建立借款大学生个人信用记录,使借款人的履行状况与个人后期向银行借款活动,如买房、购车、商业贷款等直接挂钩,从而迫使借款人按期还款。
5. 通过立法进一步完善还款约束机制
加强法制建设,严格信用监管。理想的还款机制是以诚信体系为前提和基础的,在全社会中形成不能失信的防范机制、不敢失信的惩戒机制、不需失信的保障机制、不愿失信的自律机制,坚持“依法治贷”和“以德治贷”。在“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层面上,一定要讲法律信用,起到惩罚失信者、警示企图违约者和保护守信者的效果。要加紧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信用制度,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严格的信用监督、奖惩制度,使那些不守信用者付出代价。
6. 银行和学校进一步建立完善考评机制和银校合作制度 对银行,在原来“三考核”的基础上,把国家助学贷款业务与其他贷款业务区分开来,制定更加严格具体的考评办法,对其履行贷款协议,足额按时发放贷款、提供优质服务等方面进行单独考评,并将国家助学贷款单项业务列入企业等级综合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
对高校,应该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把新机制下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进行具体化,不断改进和完善,建立具体的考评机制,并将考评情
12
况作为衡量一所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内容。同时建立银校合作,采用招投标、议标、协商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经办银行,将招投标作为一种推进助学贷款工作的手段和措施,不是最终目的,尤其是不能作为衡量落实政策的唯一标准。
7. 政府要加大投入,制定更加灵活的还贷政策
政府部门要分工合作,各司其责。财政部门要继续安排好各项贴息资金,保证贴息资金足额、及时拨付到位;要为商业银行提供一定程度的担保,减轻学校承担的风险,并做好承担部分助学贷款损失的准备。针对目前我国助学贷款不分学校,不分地区,不分经济家庭状况,一律规定每年最大贷款金额为6000元的现状,国家应通过适当增加贷款额度,进一步延长还贷期限等方法,并制订更加灵活的还贷政策,满足相当一部分贫困学生的实际需要。
除此之外,社会、高校还要为贫困生提供更多的关爱。高校要提高教育质量,从硬件上提升贫困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要优先为贫困生提供更多的机会,以增强其还贷能力。真正把贷款工作做好做实。
大学生作为今后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个体,必须树立信用意识,这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道德素质,也是走上社会后以德立身的基本要求。一个没有信用的人,是不受人欢迎、也不会有大的发展的。大学生在获得专业毕业证的同时,更应得到道德通行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公民。 “强化诚信意识、倡导文明自律、打造诚信校园、培养高尚人格”,只有对自己有“信”,有准确的把握,才有
13
分析判断他人和信人的资格。心底坦荡天地宽:诚信为人,必能取信于人,立信于人。诚信做事,必能赢得的一定是信赖和尊重;诚信对待生活,才能挫之不馁,安之不燥。
【参考文献】
[1] 刘佑等:发展社会学教程[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2. [2] 杜喜荣:论做好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J].中国成人教育,2006(7).
[3] 王金剑:论勤工助学的德育功能[J].泰安师专学报,2001(23).
14
正在阅读:
贷款诚信(1)12-15
铑-钨酸盐-罗丹明6G缔合体系的共振光散射技术研究及其应用05-25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和锅炉的使用对比分析03-21
2011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附答案)05-05
四川省会理县彰冠初级中学2015届九年级英语上学期期中试题 - 图文12-24
矿报编辑兼员工培训管理年度个人述职报告09-27
《2016感动中国》观后感04-01
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理论,论述我国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性01-12
团委换届大会领导讲话稿04-11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贷款
- 诚信
- 2018年中国碳化硅纤维发展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目录) - 图文
- 机械制造基础知识
- 历年解析2008年重庆市高考英语考纲词汇表
- 5V高电压电解液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毕业论文 - 图文
- 2013厦门国际马拉松赛招商总案
- 空调试题库(最终)
- 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教学反思与反思性教学课题总结
- 高支模工程专项施工方案(21.8m) - secret - 图文
- 大班上学期表演游戏计划及反思推进
- 2016年广东省初中毕业考试试题和答案历史详解 - 图文
- 哈密二次供水设备
- 2015-2020年中国存储器行业深度分析 - 图文
- 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安全评价 - 图文
- 公共卫生科安全隐患整改报告
- 2011四川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数学)
- 小学XX年教学评估汇报材料
- AGC实验报告 - 图文
- 县供电企业防范电费风险的实践与思考
- 接触网工程及课程设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