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语教案下册 2

更新时间:2024-06-09 04:4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全册教案

1 燕子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有关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朗读、观察、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会用”偶尔、活泼”造句,理解课文的内容,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字词的读音。

(1)抽读生字卡片,纠正读错的音节。

(2)学生齐读 2、掌握生字的写法:

请学生做小老师说说这些字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交流,并在书上逐个进行描红。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要求不添字,不漏字,不错读,不破词破句。 (1)学生读课文。 (2)学生对照要求进行评价。 4、交流:课文主要写了燕子的那些方面?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用自己的话说说燕子的外形。

2、自由读课文,想想从这段中知道了什么? 3、学生交流。

4、作者是抓住什么特点来描写的?

结合交流板书:羽毛乌黑发亮 翅膀俊俏轻快 尾巴剪刀似的 5、指导朗读

(1)激发情感:面对这么机灵的燕子,这么可爱的燕子,你愿尽情的夸奖它吗?让我们赞美的语气读。

(2)自由朗读。 (3)指名试读、齐读。 6、指导背诵。

(1)学生说该怎样背? (2)看板书练习背诵。 7、说说这一段的意思。 四、指导写字。

1

五:作业。

1、抄写词语三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总第2节

一、复习: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自由读课文第二段,把表示事物的词语画出来,圈出具体描述的词语。 2、学生交流。 3、结合理解“赶集”、“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4、重点品味:(并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 (1)春天是个热闹、色彩斑斓的季节。 请学生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2)理解为什么说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3)出示填空题。

(4)从这段中还知道了什么? 5、有感情朗读第二段。

(1)学生自由读,想想用怎样的语气读。 (2)指名读,评议。 (3)齐读第二段 6、指导背诵。

(1)请学生说说怎样来背。 (2)学生试背 (3)齐背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学生自读课文,从这段知道了什么? 2、交流。

3、再读课文燕子飞行给你留下的影象是什么?你从那些地方体会到的? 4、学生交流。 5、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飞行的快?为什么能体会到? 6、朗读有关句子。

7、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飞行的轻?为什么能体会到?

8、朗读有关句子。 9、感情朗读课文第三段。 10、指导背诵。 四、学习课文第四段。

1、指名读第四段。 2、学生质疑。 3、理解词句:”五线谱”、”音符”、。

4、理解句子。

5、感情朗读。 6、指导背诵。 五、总结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燕子什么地方可爱?春天美在哪里? 六、作业:

1、造句: 偶尔――- 活泼――― 2、背诵课文。

外形 活泼机灵 板书: 燕子 赶来

2

飞行 轻、快 休息 音符

2 古诗两首(咏柳,春日)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思想感情。 2、运用”读文章,想画面”的方法,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深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自能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 4、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意思,品味诗歌意境,想象《咏柳》描绘的美丽景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感知美。 二、朗读全诗,初知大意——领略美。

1、生自由朗读。2、检查朗读情况 3、检查自学情况:通过预习和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请大家自由来说说。 4、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读懂的地方。

5、看来大家通过预习,都能自己理解词语跟句子的意思。学到这里,大家发现这棵柳树的什么地方最美呢?

6 、小结.

三、质疑问难交流朗读——品味美。

1、刚才,同学们交流了读懂的内容,那你们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2、学生质疑问难。

3、交流朗读

4、指导朗读,齐读全诗。 5、小结过渡.

四、想象意境,熟读成诵——欣赏美。

1、学生闭目想象意境。后先让学生交流想到的画面,再指名描绘意境。 2、出示本诗让学生欣赏诗境的美。 3、吟诵本诗。

4、学生吟诗,背诗,互相评价。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春日

3

【教学过程】 一、读春:积累词句

开小火车,每人读一个词语,看谁的胆量大,谁的普通话标准,谁的声音好听。 1、出示二字词语:

立春 早春 初春 春日 开春 新春 仲春 阳春 晚春 残春 暮春 春令 三春 阳春 春辉 春风 春水 春光 春色 春汛 春雨 春景 春花 春草 春耕 春游 春暖 踏春 春雷 春潮 春华 春季 报春 2、出示四字词语:

春回大地 春光明媚 春光融融 春光旖旎 春色怡人 春燕回巢 春风得意 春色迷人 春色无边 春意盎然 春暖花开 春色满园 春深如海 春寒料峭 春满人间 四季如春 春风和煦 春和日丽 春风送暖 春风浩荡 春风化雨 春潮滚滚 春花怒放 春意正浓 春苗茁壮 百花争春 春到人间 百鸟鸣春 春花烂漫 春桃吐蕊 枯木逢春 春水盈盈 春风轻拂 春风拂面 春和景明

春风荡漾 春风徐来 春江水暖 春雨丝丝 春雨绵绵 红杏闹春 春花似锦 二、咏春:享受春天

1、同学们,当春天到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诗人对春天的赞叹。出示《春日》

2、今天咱们要学的就是这一首诗。谁知道题目的意思?

3、诗人的名字和朝代大家千万不能忘记!(指名板书“南宋朱熹”) 4、请大家自由地大声地读一读朱熹写的《春日》。

5、读了这首诗以后,你能猜测一下诗人朱熹在春日时的心情吗?

6、猜测终归是猜测,如果大家能够从诗句中找出”证据”,来证明诗人当时的心情,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不是猜测,我是有理由的。

教师点拨。

7、指导学生诵读古诗,其间,教师范读一次。

8、说说古诗的意思。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诗人兴致勃勃,来到泗水河畔观赏美景。满眼望去,无限风光,给人涣然一新的感觉。诗人悠闲自得,感受着春风的清新和温暖:春风吹拂,百花盛开,到处万紫千红,洋溢着春的气息。

取新知识。而《春日》诗,同样采用比喻的手法,但意蕴更为深藏:书中的知识道理,就好比美丽的春色,使诗人耳目一新,深感快乐。

诗人不仅仅是在享受春日的乐趣,更是在享受读书的乐趣!孩子们学了这首诗,肯定会有所启发。

三.布置作业。

3《荷花》

4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认读3个生字,书写12个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交流收集的文字资料或图片。

二、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进一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过渡揭题

师:正是由于荷花非常美丽,所以历代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写荷花、画荷花。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也曾写过荷花,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荷花(读题) 2、检查预习,师:对于这篇课文你在课前读了几遍?(询问两名学生)

3、激发读书兴趣:你想把这篇课文读给大家听吗? 自主选择自然段读就挑你最喜欢的那个自然段读!

(配合学生所读的自然段相机出示有关自然段中的生字词,读词) 学习生字词。

4、(激发竞争意识读书)他读得这么好,就没有人能超过他?

三、抓二、三自然段中的重点语句,让学生入情入景,欣赏荷花的美丽,激起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范读,创设并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同学们,你们似乎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各自想象出的画面) 2、词语积累。

3、再读课文,加深感悟师:同学们,让我们再读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相信你会有更深的感受!(自由读指名读)

4、指导学生质疑:师:这两段话你读懂了吗?有疑问吗?(红线打出句子) 小结指点学习方法:你们真是学习的主人,既能自己提出问题,又能通过读书、讨论解决问题,真是好样的! 四、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深入情境。

2、(学生变换角色描述)师:(请学生坐下)同学们,你现在变成谁了?看到或仿佛看到了什么?

(说话训练)还有哪些小动物会对你这朵荷花说些什么?(青蛙……) 3、小结并指导读书。

五、回归全文,升华感情,丰富积累。 六、布置作业。

5

1、继续阅读积累赞美荷花的诗词或文章,利用班队课开个“赏荷会”。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 珍珠泉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 了解课文写珍珠泉的特点。 2.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 二、以疑促读

1.请同学们再次根据阅读提示,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阅读课文。要求:要读出问题来,然后尝试利用查字典等方法解决问题,在自己体会最深和感觉还有问题的地方做上记号。

2.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简单问题立刻互相解决,遇到稍难的问题可保留。 三、以赛促读

1.珍珠通常晶莹剔透,历来为人们所爱。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为什么课题中要加上”珍珠”一词呢?下面请大家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细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在作者家乡的村里,那一眼清泉叫”珍珠泉”?思考以后在小组比赛朗读交流。

2.全班朗读交流,估计学生从以下方面找到理由,教师相机引导:(1)泉水青绿,如晶莹的珍珠。(2)水泡闪亮,如彩色的珍珠。 四、以评促读

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水泡给人怎样的感觉?从哪里感觉它像珍珠?学生有感情朗读,特别是”水泡闪亮闪亮的等句子。再读,你还喜欢哪些对水泡的描写,为什么?请学生来读一读,然后互评。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可能还喜欢水泡的有趣。特别注意以下地方——嘟噜——嘟噜,扑哧一笑,还有第五自然段的三个问句,都要体现“有趣”。

(2)泉水晃荡,泼洒一路珍珠。多么富有情趣,请大家一起读一读,评一评。 (3)你最喜欢什么样的珍珠?把喜欢的句子读一读,评一评。 五、以品促读

1.作者对珍珠泉的喜爱流露在字里行间,你还能从什么地方体会到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吗?如果学生回答有难度,让学生通过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从读中品味、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

2.课文中采用了多种方法描写景物特点。出示例句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这些句子是怎样描写景物特点的,学生互相读、交流、评价。

6

3.其实,老师这儿还有一篇类似的文章叫《趵突泉》,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与这篇文章对比一下,看看有什么相似点。

六、以用促读 1.用赞美的语气感情朗读全文。

2.摘录喜欢的词句,背诵喜欢的段落。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2、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3、能自己发现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 4、积累量词和成语。会正确使用一些量词。5、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 课前准备:

1、搜集家乡景色的照片。2、搜集一篇描写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文章。 3、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引入: 二、明确说与听的要求:

1、讲清你介绍的这处风景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要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如有小朋友提问,应耐心解答他们的提问。

2、认真听别人讲,可以补充,可以提问题。

三、小组同学互相介绍,并评出介绍得最清楚最动人的同学 四、全班交流,其他人点评或提问。

五、布置在生活中的交际。 请父母或其他长辈介绍一处家乡景物。

第二课时、

习作

--、激发兴趣,导入主题

师:小朋友,通过你们的介绍,我发现,你们的家乡是个非常可爱的地方!你们的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你们的家乡。要知道,我国多少风景区在最初是名不见经传的,说不定因为你们的介绍,会使你们的家乡成为著名的风景区呢!这次习作就请小朋友们介绍自己家乡的景物。介绍的时候,要注意把景物特点写清楚,如能写上自己的想象或关于家乡景物美妙的传说,就更吸引人了! 二、自主习作

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了解全班习作的情况。

第三课时

7

修改习作

一、指名读习作,师生评议。

可选2—4篇各具特点的习作,扣写得比铰清楚的,想象较丰富的,并加上传说的,或者存在带有共性的缺点。

评价标谁:语言是否通顺明白、是否写出了景物的特点、是否有自己的想象 二、修改习作 三、老师范读优秀习作。 四、宽带网

1、自读教材中的导语。 2、读自己搜集的描写大自然的文章,勾画出精彩片断。 3、抄写在采蜜本上。 4、鼓励学生经常做摘录,养成好习惯。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里的词语。 2、学生自己读词语,想想你发现了什么

3、交流:每个词中两个字的意悬是相反的。4、说一说,还发现哪些词有这个特点?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类似的词语。 大小多少东西来往 二、日积月累 1、我会填 (1)自己尝试填一填

(2)指名说说是怎样填的,并说几句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如:一(身)羽毛。 句子: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 2、读读背背 (1)自由读成语

(2)指名读,读准生字的音。认读生字:姹、紫、嫣、缤、郁、旭、皓、崇、峻、悬、峭

(3)引导发现:看看每一行成语有什么特点?

第一行:多用于写花草树木的 第二行:写日月的 第三行:描写山的 (4)多样读 (5)背诵

5《翠鸟》

一、教学要求

(一)引导学生认识翠鸟的外形了解翠鸟的生活习性及捉鱼的本领,体验翠鸟静立、飞翔的美感,懂得爱鸟、护鸟。

(二)认识本课14个生字;理解”疾风、注视、逃脱、锐利、荡漾”等词语,并能逐步运用;初步理解准确运用动词的表达效果。 (三)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8

二、教学重点 感受翠鸟的美;抓住描写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三、教具准备 翠鸟挂图。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范读课文。

(三)自读课文,画出描写翠鸟颜色鲜艳的句子。 (四)教学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1.翠鸟长得非常美,这就是翠鸟。(揭示图画) 2.你们觉得翠鸟什么美?

3.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怎么鲜艳?

4.朗读第一自然段。

5.讲翠鸟的色彩,不说“头上是橄榄色,背上是浅绿色,腹部是赤褐色”,而说“像……色的头巾”,“像……色的外衣”,“像……色的衬衫”。这样写,让我们觉得翠鸟怎么样?

6.写翠鸟的眼睛美,用了一个什么词? 7.翠鸟这么美,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 (五)集中复习分散教学的生字词。

翠(cuì)鸟 鲜艳(yàn) 腹(f))部 衬(chèn)衫 灵(líng)活 (六)教学另一部分生字。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

翠鸟在水面上疾(jí)飞,等待(dài)游到水面的小鱼,小鱼悄悄吹着水泡(pào)也逃脱不了翠(ruì)鸟锐利的眼睛。

先读句子,在句子中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的意思,结合教生字的音和形。 (七)指导写字。

(八)作业: 写字,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二)教学第二部分。(第二、三自然段)

1.自读课文。 2.说说翠鸟叼鱼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又轻又快;敏捷;迅速) 3.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翠鸟叼鱼的速度极快?把这些句子画下来。 4.说说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5.你觉得这些句子中哪些词语用得好,好像让你看到了翠鸟叼鱼的生动情景? 6.翠鸟贴着水面疾飞,是怎么飞?用手势做做。这和在水面上飞有什么不同? (三)教学第三部分。(第四自然段)

9

1.学到这儿,你喜欢翠鸟吗?为什么?

你会产生什么想法?课文中的小朋友为什么希望翠鸟在苇杆上多停一会儿? 2.指名读。 3.翠鸟的家在哪儿?即使翠鸟住的地方很好找,你肯捉它吗? 4.在大自然里,因为有了翠鸟,有了各种各样的鸟,它们的歌声,它们的色彩,它们的羽毛,它们的姿态,为大自然增添了多少美感和生趣,而且许多鸟为我们人类做了很多好事。我们一定要保护鸟类,你们准备怎样保护鸟类? (四)完成课后练习2、3。 (五)作业。

写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6《燕子专列》

教学目标:

1、认识”欧、洲”等11个生字,会写”欧、洲、瑞”等14个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的情意。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难点:

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风险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词)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总第14节 一、深情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二、自读自语,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

2、边读边思考:人们为了燕子,做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什么: 三、汇报交流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棍据实际进一步指导读流利。 2、认读生字。

欧洲、瑞士、舒适、空调、启程、特殊、长途、骤降、疲劳、饥寒交迫、温暖、政府、救护、车厢、致谢

3、交流思考的问题。 ①人们为燕子做了什么?

提示:可从两方面想:A政府方面(做决定、呼呈人们、燕子专列)B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竭尽全力寻找、专程送行)。

10

②根据自己的体会,在”人”和”燕子”之间加上合适的词。 四、围绕”爱”,读书讨论,感情朗读

1、人们帮助燕子:救助燕子,都是源于一种最朴素、最真挚的感情,那就是对动物的爱!从文中哪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到”爱”呢?

2、读书圈画,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体会人对燕子的爱。 政府作出决定真了不起。(人力、物力、财力)

人们救助燕子竭尽全力。(大人孩子、山间岩缝、不顾自己)

2、重点指导读好第3、4段。(1)你觉得该怎么读?(2)生练习后指名读。 (3)评议,再读。

3、看图,引导想象,对课文做思维上补充,丰富课文内容。 ★小贝蒂在哪儿发现燕子?她怎么做的?会说什么? A 自己练习讲一讲。 B 指名说一说。 说话举例:

4、总结,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多么感人的一幕啊!在寻找燕子的过程中,这样感人的故事又何止一个!人们用爱,用情纺织了多么美好的故事,让我们再读课文,去体会这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感情。

第二课时

一、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出示图,创设情境,进行小练笔。

1、师:燕子专列开走了,燕子平安了,救助燕子的事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尤其是那个可爱的小姑娘贝蒂,她简直成了新闻人物。人们纷纷给她打电话或写信,把自己心里话告诉她。你读了这个故事,想对贝蒂说什么呢。

2、学生自主说。 3、指名说,评价。 4、动手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四、拓展交流学生生活积累的资料。

1、听歌曲《丹顶鹤的故事》,出示歌词。知道歌曲中讲述的是什么故事吗?(师简要讲述一个姑娘救助丹顶鹤的故事) 2、你还知道这样的故事吗?请讲一讲。

3、总结: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我希望,同学们都能象故事的主人公那样爱护动物,爱护环境,更希望这样的故事不再是新闻!

第三课时 一、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自主记忆字形,提出难写的字。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生字结构上的特点,

如:“欧、洲、瑞、舒、殊、骤、涉、踏、救”都属于左右结构,

11

“启、疲、载”都属于半包围结构。 3、指导书写。

提醒:”舒”不要将”予”写成”矛”;”涉”的右半部分”步”不要多写一点;注意”载”的笔顺。 4、书写、抄词语。

二、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摘抄好词佳句。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了解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2.继续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3.学会本课15个生字、12个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中蕴含着蕴含着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指导学生观察图画根据图画加以想象,说一说这篇课文会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生字画出来并小组解决。 2、让学生分组,用自己的话把课文所说的故事说一说。 3、质疑问难 4、带者问题再读课文。 三、整体感悟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2)试着让学生把这个美丽的小村庄画一画,感受小村庄原来的美丽。 (3)再读一读,深入感受。 2、学习第五自然段

(1)学生自由小声读第五自然段 (2)说说读懂了什么? (3)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共同解疑 (4)学习该段生字 四、设置悬念

12

1、把第一和第五个自然段连起来想一想: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个美丽的小村庄毁灭的? 2、小结:惋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检查学生对本课生字掌握的情况

2、联系第一与第五段思考:是谁毁了这个美丽的小村庄? 二、探究学习

1、学生浏览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讨论以上问题 2、深入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齐读。(2)说说这段话写了什么。 (3)谈一谈你读懂的,未懂的组织同学共同解决。 3、深入学习第三自然段 (1)反复读第三自然段

(2)把”一间间、一栋栋、应有尽有的家具、工具”说一说,画一画。 (3)讨论理解:”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 (4)说一说你从这一段指导了什么。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去掉”还”跟原句比较出问题的实质。 (3)找出自己读不懂的句子或词语同桌一起想办法解决。 5、学习最后一段

(1)读最后一段,想一想该怎样读好,试试

(2)什么都没有了是指“—没有了—没有了—没有了—还有—也没有了。” 三、总结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什么? 四、巩固本课生字

五、课后扩展 以“保护绿色家园”为主题办一个手抄报。

8* 路旁的橡树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2.认识本课3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3.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时间 二课时

13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板书课题

1、有位苏联的教育家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人们都为此感动,你想听吗? 2、学生老师齐读课文 3、读准要求认识的字 二、认读课文,领悟道理

1、以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你能读懂哪一个自然段? 3、有什么不懂吗? 4、辩论:建筑计划可以修改吗? 5、说说课文那些地方最使你感动?6、你统一“筑路工人有一课高尚的心”这种说法吗? 7、学生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8、师:你现在是一位乘客,坐车经过了这课橡树,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三、总结升华

1、你从建筑工人的做法中懂得了什么?

2、爱护树木,正当环境小卫士,你有什么建议能给大家提出来吗?

第二课时 总第20节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

教师行间巡视,以便学生及时咨询 读后检查:1、指名读课文,

2、分小组比赛读, 3、指名上讲台领读

二、摘抄好词好句到阅读笔记本上 教师行间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完成《一课一练》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2、写出综合性实践活动中的见闻或想象。练习修改习作。 3、能发现比喻句的特点,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 4、积累意思相反的几组词及优美的诗句。会认7个生字。 5、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 教学准备:

1、词语卡片。 2、学生用各种不同方式表现自己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教学安排:四课时

14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在小组交流:

1、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况。 推举代表,准备在班组汇报。 三、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提醒:与其他组一样的不重复说。 四、总结、引导讨论

1、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所掌握的情况。

2、引导讨论:面对家乡的环境情况,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呢?

如:从我做起,不乱扔垃圾;遇到破坏环境行为,予以制止;做父母及周围人的工作,增强环保意识,为树林做广告拍;亲手种花种树等。 3、评出合理化的建议。 五、延伸拓展:

希望小朋友们真正行动起来,做环保小卫士。并把今天我们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看看他们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第二课时

习作

一、明确习作要求,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1、师:这一段时间,这个单元的课文让我们的视线始终停留在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上,通过调查,我们不仅了解了家乡的环境状况,也在思考我们能做些什么?那么,你一定有值得记下来的东西,或者你对未来也曾想象过,在综合性学习中,没准还发生了有趣事情。想跟大家进一步交流吗?

2、根据习作提示,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二、自拟题目,自主习作

提醒: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说清楚或把事情的过程想仔细再写。 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三课时 修改习作

一、自读习作,初步修改

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2、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二、指名读习作,大家共同修改

1、选择不同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 评议要点:

15

(1)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 (2)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楚。 2、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展示台

1、学生自读展示台中学习伙伴的话,了解展示内容。 2、展示自己想展示的内容。

(1)在小组内展示 (2)在全班展示

第四课时 内容: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过程: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里的两句话,让学生想一想发现了?

2、说说自己的发现:第二句话加上了作者的想象,就更形象了。 3、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这类的句子。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1)自己读一读,认一认。 (2)指名读,注意字音是否正确。 (3)小组比赛,看谁生字认得准,并说说用什么办法认识的 (4)组词大列车 2、读读背背

(1)自己练习读诗句。 (2)指名读

(3)想一想:五组诗句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 (诗句都是写景的,并且每句中都有动物)

(4)男女生比赛读 (5)背诵诗句。引导背诵:抓住诗写的对了特点 (6)抄写诗句。

9 寓言两则(亡羊补牢,南辕北辙)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能够正确读写。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两则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问导入。 二、初读课文。

1.画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不明白的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解决。

16

2.边读边思考,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三、检查复习。

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提醒学生应注意的问题。 四、学习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1.思考:《亡羊补牢》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2.养羊人对街坊的劝告开始是怎么想的?后来又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1)读书,小组讨论。(2)班上交流。 开始想:羊丢了,修圈已晚,没用。

后来想:如果现在不补羊圈就不是丢一只两只的事而会丢得更多。因此现在修还不晚 最后做:动手,堵上,修得结结实实。 其结果: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 五、小结

1.明确寓意。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有了错,只要认真改,就不算晚。 2.联系实际,谈感想。 六、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七、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板书课题:南辕北辙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拿出字典,自己读书,试着读懂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 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找找生字的特点, 2.在小组内互相听读课文,读通课文之后,看看有没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3.学生质疑。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三、再次朗读,解决问题。

1.请大学带着刚才的问题再读课文,看看你有什么发现。(边读书边思考)

2.我们要想解决刚才的问题弄清到底是谁不明白,就应该弄清车下的人跟朋友说了什么,我们该怎样来读他们的对话呢?

3.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后学生评价(可以反复读或老师范读) 4.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分角色读书,并讨论刚才的问题。 四、讨论。同学们,到底是谁不明白,谁来谈一谈?

不是车下的人不明白,是而车上的人不明白。因为通过读书我们知道,是车下的人告诉车上的人去楚国应该往南走,往北走错了。所以,是车上的人不明白。 (老师对同学们的发言给予充分的肯定性评价)

17

通过学习本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体会寓意:通过学习知道一个人如果走的方向不对,是实现不了目标的。 五、表演课文。

下面我们跨越时空,飞到古时候去感受一下南辕北辙的故事,我们把这个故事演一演吧! 六、课堂延伸

1.假如车上的人来到我们中间,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2.如果自己做错了事情,朋友给你指出来,你该怎么办呢?

10 惊弓之鸟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懂得”能手”“并不”“直”“大吃一惊”“孤单失群”“惊弓之鸟”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更羸最后说的4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

3、了解课文内容,,能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 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学懂更羸说的话,体会更羸的分析是正确的。 教学难点:

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联系全文内容体会更羸分析判断的合理与正确性为重点。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文题,范读全文(或听课文录音)。

二、指导自学。

1.自由默读课文。要求:

(1)一边读一边将遇到的生字、生词圈画出来。 (2)读通每个句子,注意在长句中用”/”标出句中的停顿。 (3)把每个自然段用数码标记清楚。 2.自由朗读。要求:

(1)看清句子的标点符号,试着读出说话人的语气来。 (2)把不理解的词抄写在本子上,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全文,结合正音。

2.指名学生列举不理解的词语,并鼓励查阅工具书的同学帮助解释。 3.出示小黑板:

(1)指导学生巩固生字(辨形、正音)。 (2)熟读并理解词意。

18

4.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 四、思考、讨论。

1.课文写到几个人物?主要写谁?为什么?追问:更羸是怎样使那只大雁掉下来的?

2.讨论:更羸怎么知道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那只大雁掉下来? (1)指导学生抓住关键句:”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

(2)引导学生揣摩词语,诱发联想,进而产生逻辑推理:①大雁一般是成群地飞翔,这里却是”一只”,说明什么?②”慢慢地飞”又说明什么?为什么用”鸣”而不用”叫”?③学生自由谈自己的看法。(不做统一的要求。) 五、齐读全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课文先写更羸向魏王提出不用箭,只拉弓,大雁就能掉下来;接着试了一下,只拉弓,不用箭,大雁果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最后更羸介绍他是怎样知道只要拉一下弓,大雁就能掉下来的。这样先叙写故事的梗概,再揭示事情的原因,紧紧扣住了读者的心弦。 六、作业。

朗读全文并抄写课后题中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

二、深入学习课文,自读自悟。

检查提问:通过自己读和听同学读课文,你弄懂了什么? 1、弄懂:那是一只怎样的鸟?

那是一只受了箭伤的大雁。你从课文的哪里知道的? 2、读了课文,你还懂得了什么?

(1)”惊弓之鸟”其实是指害怕弓弦响的大雁。 从哪里看出那只鸟害怕弓弦响?

你是从课文的哪个自然段知道的?(第5自然段。) (2)朗读前指导。 (3)这一段有两个”直”,意思一样吗?

(4)该怎么读?语速要快稍快,紧张一点。自由朗读这一自然段,体会。 指名读,强调两个”直”字。生用手势配合表演。全班同学边读句子边演示。 (5)看到这样的情形,魏王大吃一惊,同学们自由朗读6-8自然段。

3、更羸为什么一看就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而且迅速作出判断,不用射箭,只要拉一下弓弦,就能使大雁落下来?你是从课文的哪个自然段知道的? 学习课文第九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九自然段,思考课后思考、练习的第2题。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3)检查自学情况。

19

①哪些是更羸听到和看到的?他观察到什么?

②哪些句子讲的是他的分析?他是怎样一步一步分析的? ③根据这样的分析,更羸断定这是一只怎样的鸟?

④因为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所以,更羸又做了怎样的分析,要怎样做就

能使这只大雁掉下来?

⑤更羸得出结论,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这只大雁掉下来。板书:不用箭只拉弦事实证明更羸的判断是正确的,更羸创造了奇迹。

⑥教师引读,然后让学生朗读、背诵第九自然段。

4、更羸是个什么人?怎么有这样的本事,知道那只大雁那么害怕弓箭,甚至听到弓箭的声音就会掉下来呢?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三、复述课文。

1、同学们能不能看着课题和板书讲这个成语故事。(同桌练说—指名说) 2、能不能先说更羸是观察分析的,然后再说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要求学生变换顺序说一说)

3、这个成语中的鸟字可以换成人字吗?大家想想比喻怎样的人?他遇到类似的情况怎么样?

板书设计: 18、惊弓之鸟 观察:飞得慢 叫得惨

伤口裂开 思考:箭伤作痛 孤单失群 往高处飞 ↗ │ 心里害怕 ↗ ↓ 结果:不用箭 只拉弓 听到弦响 ↗ 掉了下来

《画杨桃》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学习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学会本课生字词语,理解”叮嘱”、”教诲”、”受用”等词语。

2、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自主阅读,合作学习,体会出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

3、情感和态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事实,尊重他人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难点是从课文内容体会做什么事都要实事求是的道理。

20

教学流程

一、 创设情境,真实体验

1、同学们,在美术课上,我们画过很多东西。今天的语文课上,老师也要请同学们来画画。

2、(教师出示杨桃)谁知道这种水果叫什么?观察一下,它有什么特点。 3、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座位上观察杨桃,把你看到的杨桃实事求是地画下来。 4、展示中间与前排旁边同学的画,看看有什么不同。或者让同学从前排靠边的座位上实际观察一下,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并激发阅读与思考的兴趣。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本文作者小时候也画过一次杨桃,并给他留下深刻印象。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看你已经读懂了什么?

2、 学生交流,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脉络层次与立意主旨 三、 研读课文,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理清第二大段的小脉络。以杨桃为主线,写”我”、老师和同学三看杨桃。不同的人物在看杨桃时候,体现出不同的思想感情。

2、请同学们仔细研读第二大段,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研究一下。我们可以怎样研究?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变化来研究。

3、学生寻找研究同一人物的学习伙伴,合作学习,共同研究。 (二)学生交流,相机引导

(三)引导学生抓住”我”的动作,神态,体会”我”的实事求是与情感变化。 1、”我”之所以把杨桃画成了”五个角的什么东西。”,是因为____________。 (1)、我的座位在前排的地方.

(2)、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3)、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2、自由轻读,体会我的情感变化。

(四)引导学生抓住”同学们”的语言变化,体会”同学们”从误解”我”到理解”我”的变化过程。

1、 对比朗读教师与同学们的两次对话,体会”同学们”态度的变化。

(1)出示两段对话,学生自由对比读两段对话。你有什么发现?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不像!”

(2)补充提示语,在体验中表情朗读同学们嘲笑我的话语。鼓励学生个性化朗读,可以用肢体语言,如神态,手势,抓重点词、标点、语势等,同时说说为什么要这么朗读?学生互相评价。

21

2、想象说话。老师请同学们坐到我的座位上看杨桃,是老师巧妙设计的教育学生的时机。请你想象当时的情景,同学们这一看,看出了怎样的结果? (五)抓住教师的神态变化,体会”老师”的循循善诱。 老师的神态为什么从严肃变得和颜悦色? 1、出示课文,读”审视”句。 2、理解”严肃”。 3、理解”和颜悦色”。

4、出示教师和父亲的话语。读后讨论,教师和父亲的话语那么相似。他们相同的地方是什么?他们不同之处又是什么呢?

5、为什么老师没有在审视杨桃后就用这段话语来教育我们?

6、同学们,”杨桃”风波结束了,但美术课继续上下去,孩子们继续画羊桃,你猜想一下,这时他们的杨桃会画成什么样子呢?同时展示同学们自己在不同角度画的杨桃并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四、布置作业

12* 想别人没想到的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教育学生遇事要善于动脑筋,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重点:

学习他人遇事要善于动脑筋,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时间: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边读边想,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用笔画出三个徒弟各是怎样画的句子。 3、说说小徒弟的一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二、汇报交流 1、同桌互相检查

2、指旬读,想机指导读流利。

交流思考问题: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说说为什么师父夸小徒弟画得好?好在哪里? (根据交流,重点读师父说的话,体会好在哪里?)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读好三徒弟各是怎么画的,以及师父的话。 四、总结,随文阅读

22

总结:一张纸,即使画满了骆驼,也是有数的,两小徒弟不公画法简洁,而且利用山路转弯,只画了两头行走的骆驼,意味深长,给人无限想象。这就是想别人没想到的,只有这样,才会把事情做得更好,才能创新。你通过读书或在生活中发现还有没有这样的事?(自主谈,教师也交流自己知道的事)

随文阅读《踏花归去马蹄香》,画一画,看看谁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五、课外拓展。

课外收集一个这样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把课文中的事像画师那样考考家人,看他们谁想得更妙。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以介绍自己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 2、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3、能发现并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即反问句是表示肯定的意思。 4、积累打比方的句子和谚语,阅读成语故事。 教学重难点:

口语交际;习作(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教学准备:

采访老师同学和家长,他们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教学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引人,激发说话兴趣。

师:同学们,我想你们都做了采访,知道了在别人眼里你是什么样的孩子。其实,最了解你的莫过于你自己了。有人说你粗心大意,你也许不服气地想:我心细着呢?面前这些熟悉你的老师和同学,一定不会象你自己那样全面了解你。有兴趣向大家介绍一下真实的你吗?

二、读提示,明白交际要求

1、可以说自己性格、爱好、也可以说优点和缺点,还可以说自己奇特的想法等。 2、说真话,说实事。

3、注意听别人说,对别人说的能做出评价。 三、认真思考,组织语言,小组交流 1、先要想一想自己介绍什么,怎样介绍。 2、小组交流

3、评一评:谁说出了自己特点? 四、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1、小组选代表在全班讲。

23

2、师生评议:不仅要评讲得怎么要,还要说说自己听了之后的想法。 3、老师根据不同学生特点给予不同的提示性评价。 五、总结

师:通过今天推心置腹的交谈,我相信小朋友们彼此更加深了了解,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更能互相理解,愉快相处。

第二课时 (习作)

一、结合口语交际,引入习作

师:在进行口语交际时,我们都做了自我介绍。现在我们就来写写自己,好吗? 二、确定交流对象,自主习作

1、引导学生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开拓思路。

我叫丁丁,是个男孩,已经11岁了。你要问我长得怎么样,一个词——奇貌不扬。奶奶却说我喜相,俊得呢!眼睛小却黑珍珠似的,嘴角向上翘,一看就会侃,再加上一对大耳朵往前扇着,准是个有福人。

(1)读读这一段,你觉得丁丁这段自我介绍写得怎样? (2)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

(3)选定对象(老师、同学或未见过面的人)自主写作 第三课时 (讲评)

一、多元评价,认真修改 1、自己读一读,改一改。

2、读给同伴听,听听他们的评价,再适当修改。 3、在班级交流,师生评议

是否写出了自己的特点,语言是否通顺 4、交换修改,(错字和标点) 二、成语故事

1、自读故事,读熟短文

(1)自己练习读短文,读准生字 (2)跟同桌合作,比比谁先读正确。 (3)检查读。

2、结合短文,理解”买椟还珠”。 (1)郑国人买了什么?”椟”指什么? (2)”珠”指什么?还给谁了? 3、全班朗读

第四课时 一、我的发现

24

1、比较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非常精神。再注意听,老师说的这一句话和刚才说的意思一样吗?同学们今天难道不精神吗? (2)自由说这两句话是否一样。

2、师:有的同学说一样,有的同学说不一样。请大家认真读一读课本上的句子,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同伴。(一个是表示肯定的句子,一个是用疑问的语气表达的问句,但表达的意思不一样) 3、以同桌为单位一人读一句话体会。

4、游戏:老师说一个表示肯定的句子,让学生说一各级意思一样的反问句。 二、读读记记 1、自由读句子。

2、说一说5个句子有什么共同点? 3、找找以此类似的句子。 三、读读背背 1、自由读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 3、开火车背诵。 4、齐背。

13 和时间赛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人人读通课文。在语境中理解词义,在个性化的朗读及创编名言中展现对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展示收集、积累的珍惜时间方面的名言警句。

2.过程与方法:能对自己不理解的语句质疑,在个性化的朗读及创编名言中展现对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懂得时间过去就不会回来,要珍惜时间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名言引入 二、读通课文

1.学生读文。大声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正确。读得不畅的句子做一个记号,再回读一遍。

2.检查读文。这位同学有这么几句话读得不太顺,让他再读一读或大家齐读。读给同桌听,同桌认为满意了,打上”√”。 三、读好课文

1.我们已经把课文读通顺了(板书:读通)还得把课文读懂、读好(板书:读懂、读好)

2.我们来读第一自然段。

25

指名两位小朋友读,谁的朗读读到大家心上去了?我们大家都来这样读一读。 3.指名接着读,你也来问一问。

4.下面一句话不太好读,我们先练一练。请推荐两位高手读。我也来试一试。这样读可以吗?朗读其实应该有自己的个性,只要把心中的那份感受表现出来,你的朗读就成功了。请同桌合作一下,一位是爸爸,一位是孩子,站起来对话。可以根据感情表达需要改变课文中的个别字词。

5.现在,我们换一种方式读。 6.谁敢在讲台上来读这句话? 四、拓展积累

让我们在诵读珍惜时间的名言中结束课吧+

1.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刘秋娘 2.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宋朱熹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 4.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元关汉卿 5.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英国培根

6.失去眼前的时间,就等于失去所有的时间。——德国贝纳姆

7.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日日待明日,万事皆蹉跎。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至。——文嘉《明日歌》

14 检阅

学习目标

1会认”俱”“拄”等5个生字。会写”俱”“博”等14个字。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挑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美好的心灵。 课前准备 1字词卡片。

2与课文插图一样的挂图或录像片。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感知内容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认读生字。

3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小组交流。 三、全班交流汇报

26

1指名读课文,检查是否读正确、流利。 2认读生词,生字。再练习读课文。 3汇报交流思考的问题:课文写了什么事?

4读第2—6自然段。指名读,评价读得怎么样,注意读出为难的语气。讨论:”这件事”指什么事,为什么说是一件很重要、很棘手、谁都不愿第一个开口说的事?(着重引导体会孩子们当时的心理)

小结:多么善良的孩子们呀!那么怎么做才不会伤害这个残疾孩子博莱克呢?故事的结果我们已经知道了。下节课我们来讨论孩子们棒在哪儿,好吗? 四、书写生字

1进一步认读生字。

2记忆字形。交流记忆方法。 3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博”“羡”“慕”三个字,要注意字的结构,摆放匀称。”博”左小右大,”羡”“慕”上小下大。席:笔顺是”广席”。截:笔顺是”截”。 4抄写词语。

俱乐部博士鸦雀无声截肢队伍沉默局面真棒羡慕主席台观众纠正 第二课时 一、围绕重点,读书讨论,感情朗读

1出示两句话:”这个小伙子真棒!”一名观众说。”这些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观众说。指名读这两句话。

2讨论:观众为什么这样说?

(1)自读课文找找理由后,参与小组的讨论。 (2)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全班的讨论。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二、激情总结,引导写话

1总结。读完了课文,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有这样的感受:这次国庆检阅,不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相信每个人都永远忘不了这次难忘的检阅。你们一定有好多心里话要说,对吗?

2任选一个内容,写写你想说的话。(1)博莱克回到家里,他激动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请替他把日记写下来)。(2)看着队伍中的博莱克,我想对他说:……

3交流小练笔,评价修改。

三、拓展延伸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要读出自己的感受。

15 争吵

一、谈话导入,明确学习内容

27

二、自学课文,体验探究

1.自由读课文的5—14自然段,想想争吵之后他们怎么做。

2.默读课文的第二部分,画出描写”我”后悔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试着理解它们的含义。要求边读边动笔圈圈、画画、注注。

3.小组交流、合作学习,遇到疑难问题做个记号或者写在纸条上。 4.教师巡回指导,参与讨论。 三、检查自学,汇报交流

1.小组选派代表汇报学习收获。 2.让学生提出解决不了的问题。

3.教师依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及时加以梳理,确定解疑重点,并把重要的问题简要摘录在黑板上。

4.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解决疑难,适时点拨,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①安利柯错在哪?

②为什么说克莱谛是个高尚的人? ③为什么文中讲”我”和克莱谛吵架,却多次出现父亲的话?

④克莱谛所说的”我在外边等你”同安利何理解的一样吗? 5.齐读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

6.讨论交流克莱谛所说的”我在外边等你”同安利柯理解的一样吗? (1)同桌互谈看法。(2)全班交流。 (3)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7.由此可以看出克莱谛是个怎样的人? 8.指导读克莱谛的话。

9.此时安利柯的心情怎样?(激动)为什么?指导读安利柯说的话”再也不了!再也不了!”师范读,后指名读,然后齐读。 10.自找合作伙伴进行表演

有的当安利柯,有的当克莱谛,有的读旁白,自导自演。

11.指名一组到台前表演并放音乐,然后让学生进行评价,哪些地方演得好,还有哪些地方还需改进。

12.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 四、感情朗读,设计作业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要求学生课后设计几道有思考性的题目做在作业本上。

16* 绝招

28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绝招是练出来的,要练有用的绝招的道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下来。 2分段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错的字音。 三、根据阅读提示,再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小组讨论: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几个孩子都比赛了哪些绝招?你最佩服谁的绝招?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

四、全班讨论交流围绕上面提出的问题,组织全班同学讨论。 1引导用比较简练的语言,概括全文内容。

2重点引导想象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学生可各抒己见,想象他在练的过程中是怎样克服困难,虚心求教,持之以恒的,想象他在取得成功后的喜悦。 3通过两次比绝招的阅读,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文中有很多处描写了人物的动作和对话,要通过这些动作和对话体会人物的内心和感情,并把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出来。 六、扩展延伸

说说自己有哪些绝招,平时有过像课文描写的那样的比赛吗?有兴趣的可以写一写。

语文园地四

【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教你学一招”,要求学生和别人交流自己拿手的本领。 一、教学前,详细布置这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让学生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如道具、作品或展示的材料。

二、创设互教互学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交际兴趣。 1、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绝招,如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

2、说说自己有什么值得夸耀的本领,再说说自己的”招”好在哪里,有哪些独到之处。 三、示范交际。

1、一个同学教,一个同学学;

29

2、扮演记者,对某个学生进行采访。

3、然后引导学生对示范交际活动进行评议,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中心内容: 4、你准备教别人哪一招?这一招好在哪里,是怎么练成的?

5、提醒学生交际时要注意的问题:不但要讲述清楚怎么做,还要解决学本领的同学提出来的疑难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答。

四、创设合作学习的氛围,让学生自由组合,互教互学。

五、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和表演,大家共同评议,谁说得最清楚,谁的本领最拿手。 六、建议学生把自己学到的本领或窍门向家人或朋友介绍、演示,以增强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

【习作】

一、引导学生回忆,和同桌说一说自己都会哪些本领。

二、教师巡视,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适当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积极好学的精神,开拓学生的习作思路。

三、在自由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仔细阅读习作提示,并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自己学会的本领清楚地告诉别人。提醒学生注意这次习作的要点:要说明白自己学的是什么本领,要写清楚自己由不会到学会的过程。题目可以用”我学会了……”,也可以自拟。

四、学生构思后进行自主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并巡视,以便做到对全班的习作情况心中有数,然后选择带有普遍性问题的习作(如,过程写不清楚的,语言表达存在问题的)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五、小组交流,互相评议

六、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誊抄。 【我的发现】

这个栏目中,共有10组词语,每个词语中都有一个加点的字。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每组两个词语中带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左边词语里带点的字都是右边词语里带点的字的声旁。这是很多形声字的共同规律。 一、学生自读,自主发现 二、积累词语。

三、引导学生用带点的字扩词,以加深理解,巩固运用;

四、启发学生再写出一两组有相同规律的词,如,羊群海洋,弯曲海湾,青山清晨。 【日积月累】 一、”我会填”

1、根据已有的语言感受自主填写。 2、同桌交流。

3、根据汇报情况,引导渗透”的”“地”“得”的使用,让学生通过练习丰富语言,形成语感。

4、补充练习,让学生在感知大量的语言现象中发现规律,获得感性认识。

30

光彩夺目的(焰火)(宝石)

清澈见底的(小溪)(池塘)(湖水) 弯弯曲曲地(流淌)(伸展)(流向远方)

和颜悦色地(说)(讲)(批评)(点点头)(看着我) 鲜花开得(很美)(正艳)(像一幅五彩缤纷的织锦) 时间过得(太快了)(真慢)(像闪电一样) 三、”读读背背”

1、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把这些成语放在语言环境中,让学生通过读句子体会成语的含义;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大致了解成语的意思。

3、积累与应用。 【趣味语文】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了解图上画了些什么。

2、根据画面以及自己的成语积累,猜出谜底:开门见山,大材小用,一举两得,三长两短,小题大做,百发百中。

3、汇集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或编制此类谜语,开展猜谜活动。 4、如,一心一意,三心二意,画蛇添足,掩耳盗铃,狐假虎威……

5、顺势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带数字的或带”大”“小”的成语。如,五彩缤纷,三头六臂,九牛一毛,千钧一发,万紫千红;大同小异,小巫见大巫,小心翼翼,大快人心,大风大浪,大吃一惊,大吹大擂,大摇大摆,大失所望。

17 可贵的沉默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清课文条理,理解课文内容。

2、让学生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习如何去关心和爱护别人,从而使学生懂得做子女的也应当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

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体会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二、学生自学,解决疑惑。 1、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通读课文。把不理解的词语画下来。 (2)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3)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把不懂的句子做上记号。

(4)小组合作学习,把自己不理解的,不懂的词句与大家交流、讨论。 2、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学。

31

3、教师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三、检查自学情况,深入学习课文,体会思想感情。 1.读准生字、新词的字音。 2.理解词义。 3、读课文,理清条理。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哪些自然段是写课上发生的事?哪些自然段写了课下发生的事?(小组合作学习,得出以下结论。)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1—16自然段):写课上老师教育我们不能只会感受爱,还要知道回报父母的爱。第二段:(17自然段):写家长会上,家长们的反映。第三段:(18自然段):写”我”的感受。

4、学习内容,理解重难点。

(1)请学生把课文中孩子们在叙说父母给自己过生日的情景时的表现,用笔画下来,再读读,体会一下当时孩子们的心情。(2)”我想去寻找蕴藏在我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3)老师后来提了什么问题,使这热烈的场面一下子变得沉默无声?完成下面练习,想像一下,他们在想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想什么? (4)”沉默了足足一分钟,我悄悄地瞥了一下这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的犯了错误的神色之中。” (5)”像获得赦免一样,那一双双躲闪的目光又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了。”(6)老师提示了大家回报父母爱的方法,教室里又热闹起来,只是与沉默前的热闹已经不一样了。到底哪儿不一样?(7)有感情地朗读,体现两种不同的热闹。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总结。

师:我们自学、合作学习了课文内容,并且有语气地朗读了全文,现在谁能说说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呢? 六、谈体会:

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什么启发? 板书设计:

可贵的沉默

热闹 沉默 热闹 ↑ ↑ ↑

兴奋地感受爱 思索 沉默地回报爱

18她是我的朋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提出本课学习任务

1由《狼牙山五壮士》的简单回顾,引入学习战争时期的另一个感人故事,揭示

32

课题。

2读读”阅读提示”,提出学习任务与要求。 ①略读课文,想想小男孩献血时是怎样想的?

②读读课文,画出描写小男孩献血时神态、动作的句子,思考他内心活动有什么变化。

③把你想到的与同学交流,再有感情地把课文多读几遍。 二、略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学生根据学习要求,自主略读课文,边读边想边画边交流,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学习情况,满足学生即时求助需要。 三、品读——揣摩内心活动变化 (一)交流自读情况与感受

1交流一:你知道他献血时是怎么想的吗?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这个环节教师不作深入的启发和讲解,而是让学生自由地充分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了解学生的阅读方法和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为下一步重点品读作好铺垫。 2交流二:把你画出的小男孩献血的神态、动作的句子,读给同学们听一听,并简要说说自己体会到什么。

这个环节教师也不作深入的启发和讲解,而是让学生交流画出的句子有哪些,以及自己的体会是什么,了解学生对小男孩内心活动变化的理解程度,为下一步重点品读作好铺垫。

(二)品读重点词句,揣摩小男孩内心活动的变化 (1)出示导读题:

依照下面的例子,根据你所画的表现阮恒献血时神情、动作的语句,提出问题,并试着自己解决,然后与同学交流。例: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2)集中品读:联系第12自然段体会阮恒”沉默”是在犹豫,”颤抖”“放下去”是因为

对献血、对死亡很害怕,”又举起来”是要坚持献血。然后以朗读体味加深感悟:为什么愿意这样做呢?小男孩是怎么说的呢?

(3)小组讨论:”她是我的朋友”,阮恒这样说的时候,他是怎么想的?你从这句话想到了什么?体会小男孩为朋友愿意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有感情朗读,体会小男孩的内心变化与奉献精神

1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自由选择一句或一段进行有感情朗读。 2有感情朗读第5—14自然段。 四、回顾——升华文章思想感情

自由谈谈学习本课后的感受,再有感情地把课文多读几遍。

19 七颗钻石

3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有感情朗读;能复述故事;概括探究课文主旨;培养想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图片与投影辅助教学;一课时。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列举有爱心的人和事,激发他们对待生活要充满爱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整体把握:

1、学生分散朗读,四人一组,每人一节,一生读,其余三人听。再推选代表朗读。 读准字音:

干涸(he) 水罐(guan) 绊(ban)倒 舔(tian)净 一瞬(shun)间 咽(yan)了一口唾(tuo)沫(mo) 2、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这是写一个干旱之年,一个小姑娘为母亲找水,小姑娘和母亲让水的感人故事。 (三)课文探究:

出示探究题,学生分小组讨论解决。 1.罐是神奇的,神奇在哪里? 2.罐发生了哪些变化?

空木水罐——有水木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银水罐——金水罐——从中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般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3.是什么让这个罐变得如此神奇?为什么?

女孩→母亲(孝心)母亲→女孩(母爱)女孩→小狗(善心)女孩→陌生人(爱心)

4.最让你感动的情节是什么?朗读并说说理由。

提示:小姑娘为母亲找水、给小狗喝、给过路人喝。三个情节比较得出”爱心”的主题。

小结:大熊星座真的是这样来的吗?作者为何要这样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美好愿望?(童话)

提示:爱心像北斗七星那样普照人间,愿每个人都拥有爱心。 (四)拓展延伸:

提示:这个罐子之所以神奇是因为它周围的人都充满了爱心,是”爱”让这个罐子变得神奇起来。同学们,你身边肯定也有许多充满爱心的人,许多充满爱心的事,请把你知道的和”爱”有关的故事讲给我们大家听,好吗? (五)总结: (六)作业:

34

1.发挥想象,另创一个故事,讲述大熊星座的来历。 2.制作爱心贺卡,送给你周围有爱心的人。

20 妈妈的账单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自读自悟,读懂课文。 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 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帐单的含义。 教具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 直接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字词

A.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先请小朋友自己读课文,听清楚老师的要求: 1,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轻轻地读,也可以大声地诵读。 2,碰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把他划下来反复地读,把课文读通顺。 B.检查反馈

1.老师从书里摘了一些大家容易读错的词语,你能读吗?自己试一试。 2.你觉得哪些词语是大家容易读错的,你就当小老师来领读一下这个词语。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小老师当的不错,如果我请你们再去默读一遍课文,谈谈你读这篇课文的收获,你行吗?我设计了一些问题帮助你们思考:

五.因此小彼得,请听老师读:小彼得读着,感到羞愧万分。 1.有什么问题吗? 2.为什么要读着读着呢?

3.也许彼得一边读一边想到了许多许多:

4. 你可以选一个片段写下来,写下当时彼德的想法。 5. 交流 六 教学最后一自然段

这么多感受用书本上的一个词来说,就是(羞愧万分) 1. 你能从课文中找出表现彼得羞愧万分的话吗? 2. 请生说理由

3. 小彼得将小脸蛋藏进了妈妈的怀里,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

4. 是啊,彼得刚才说的这些话就是彼得羞愧万分的表现,你知道什么是羞愧万分了吗?

七 课文学完了,你想对自己布置什么作业?

35

语文园地五?习作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我们刚刚上完一节洋溢着爱的口语交际课,那些感人的事例我们终生也不会忘记。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父母对自己的爱。先自己想一想写什么。

2自由发言,互相启发,拓展思路:可以写自己在口语交际课中讲过的事,也可以写在综合性学习中了解到的其他事,还可以写自己和父母之间其他感人的事。记住:只要是爱的故事,无论大小,无论远近,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写。 二、鼓励有个性的表达

1我们这篇习作的第一读者将是我们的爸爸妈妈,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写,才能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孩子理解并铭记他们的爱呢?让我们小组内讨论一下。

2各组说一说你们讨论的写法有几种(如,写信;给自己的习作绘制插图;附上照片;在习作前给爸爸妈妈写几句话等)。明确,只要表达了真情实感,把感人的事情写清楚、写具体,爸爸妈妈一定会将我们的习作当做最好的礼品。

三、进行习作注意书写工整,语句通顺。教师对部分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四、延伸课外

1同学们,相信我们的每一篇习作都表达了我们与父母之间最真挚的爱,就让我们把这篇充满真情实感的作品献给爸爸妈妈。回家后,请读给父母听。

2让爸爸妈妈对你写的内容提出意见,我们认真改一改,再请他们在我们的习作后写上批语。

21 太阳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了哪些材料。

2、学会2个生字,理解11个词语的意思。能用”因为…所以…”“虽然…但 是…”“如果…就…”造句。

3、知道课文运用数据和比较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4、了解有关太阳及太阳与人类关系的知识,激发学生对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我利用谈话,引导学生说说宇航员不能登上太阳的原因。这样既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又使新旧知识有了一个”磨合”的机会。 (二)、利用教具,理清层次。 1、摘录。

让学生默读课文,用小卡片摘录有关太阳的知识点。摘录的过程其实就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 2、质疑。

36

当有关太阳的知识点无序地展现于学生面前时,提出疑问:我们看得明白吗?使学生领悟到要说明一种事物必须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叙述。 3、调整。

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归归类。这个过程操作性强,训练面广,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 4、再质疑,再调整。

当材料比较有序时,提出一个”层次”问题,启发学生说明一种事物除了要按顺序,还要有层次。经过调整,全文材料已按几方面清楚地呈现于每位同学的桌面。 5、根据理清的材料分段。

(三)、细读课文,体会写作方法。

让学生划出具体描写太阳特点的句子,知道运用数据和作比较说明事物的方法。通过读、议体会运用这些方法的好处。 (四)、回顾学法,课外延伸。

回顾我们是怎样学习这篇课文的(摘录课文材料--按几方面归类整理--了解材料间的关系), 让学生知道本单元的另几篇课文也可以按这种方法学习。

整个过程以学生的操作、探索为主,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22 月球之谜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网络自主学习,认识月球,了解月球,讨论月球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分组卡片、 学生准备:神话传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学习课文,解疑问答 1、自读课文

现在就让我们登上月球,去看看那是个怎样的世界!打开课本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

3、小组活动:写出人类探索月球未解之谜。教师准备红、黄、绿、蓝、紫、橙六色卡片四套,分别写有1、2、3、4、5、6。由学生随机抽取,按照数字相同的规律做在一组,每组发给1张白纸,然后按照顺时针依次传给其他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尽量多的问题,最后一名同学汇报,比赛哪个小组获胜。 4、总结表达,读懂了什么,讲述疑惑,

37

三、自主学习

四、高智慧学习,小组讨论

结合实例,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孜孜不倦的探索着宇宙星空的奥秘,不仅仅是月球,还有火星,银河系等等,为什么会出现哥伦比亚事件?为什么今年美国对于火星的探索遇到困难的新闻牵动了全世界的关注?我们知道就是因为这样一种探索的精神使得今天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那么科学进步的含义仅此而已吗?提出不完整的等式,科学进步=牺牲+探索+…+…+…+…启发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填写不等式。说出相应的理由

小组活动:按照形状相同的规律划分小组,小组讨论填写等式,然后按照颜色分组到别的小组讨论,了解别人的想法,最后回到自己的小组,修改本组的观点,红色留下负责解释本组的想法,全班汇报交流。 五、课堂小结

假如30年后你登上了月球,你准备去做什么?

23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一、课题切入,激趣导读 1.揭示课题。

2.师及时梳理学生所提出来的问题,确定学习目标,谈话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文环节。 二、自主学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借助工具书,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自学课文,要求:(1)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2)思考刚才同学们所提出来的问题,想想信息高速路指的是什么?(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可边读边划边在旁边加注。 2.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试着提出问题,并联系上下文试着解决问题,然后想想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是从哪几方面来讲的。 3.小组交流,遇到疑难问题做好记录,存疑待查。 4.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师巡回指导。 三、群体合作,体验探究

1.学习小组选派代表交流学习收获,提出疑难问题。 2.师梳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确定好解疑重点。 3.学生群体解疑,师着重在以下几方面进行点拨:

(1)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信息高速路”指的是什么?”跨上了信息高速路”又是指什么?

(2)说说议议:信息高速路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什么影响? 课始,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质疑问难,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心理,为学生的自

38

主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四、回读课文,感悟内化

1.回读全文,说说学完课文后的感受,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关心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的思想感情。 2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课后延伸,形成能力 1.师总结谈话

2.布置作业:课后请亲自”跨上信息高速路”,去上网查得信息、发送邮件,……并把自己所知道的网络的用处一条条写下来与同学交流。内容。

24* 果园机器人

【教学目标】

1. 借助拼音读通读懂课文;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电脑的神奇; 3. 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

1. 师指名学生阅读提示,并分组议议阅读要求。 2.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提出具体明确的阅读要求。 (1)借助拼音,读通读准课文。

(2)读一读,想一想,课文写的机器人是怎样的?

(3)想想有哪些地方读得不明白,并学一学编辑叔叔的做法,在空白处画”问题泡泡”。

三、讨论与交流 1. 交流自读疑难。

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吗? 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泡泡”。

2. 重点讨论交流课文写的机器人是怎样的,相机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课文哪些地方有趣。 2. 展示:学生读课文中有趣的地方,其他同学参与评价。 3. 齐读课文。 五、综合拓展

1. 交流:与同学交流你知道机器人还能干什么。

39

(1)小组交流; (2)班级交流。 2. 教师小结。

3. 课后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词句段进行摘抄,养成积累的习惯。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 关注科技发展,展开奇特而又合理的想象,乐于参与口语交际,交流自己想发明什么样的机器人,并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 就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大胆想象,先说后写,与同学交流后再修改。 3、 能发现多音字的规律,正确掌握6个多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读音。 4、 认记8个生字,积累关于天气预测的民间科技知识。 5、 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了解和积累科技知识。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二、 创设情境,明确交际要求。

1、 机器人协会要举办”未来的机器人”大赛,评出”最佳创意奖”。你们有没有信心参赛,介绍自己发明的机器人?

2、 我们不能打无准备的仗。要想获得好成绩,该怎样介绍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呢?大家讨论一下。

3、 通过讨论明确:第一,对机器人的样子及本领的想象要既奇特又合理;第二,要说得清楚明白。

三、 示范引路,感悟要领。

1、 要把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介绍得生动有趣,让评委爱听,还要把自己的想象说明白,让评委听清楚,是获奖的主要条件。怎样才能说清楚说生动呢?请大家来看一看。 2、 你们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自由发言) 四、 展开交际,多向互动。

1、 学生自由练说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重点说清经的样子和本领。

2、 教师扮演评委,请一名学生扮演参赛者,师生合作演示说、评的交际过程。 3、 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并评选出组内”最佳创意奖”。

4、 请各组的优胜者上台介绍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老师和其他同学当评委,就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提问和点评。

5、 全班学生进行评议。引导学生进行评议时,主要从三方面来评:第一,想象奇特合理;第二,说得清楚明白;第三,声音响亮,态度大方,表情自然,说话有礼貌。 五、 总结拓展。

4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6x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