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阴县2011年水稻集中育秧示范实施方案及操作规程

更新时间:2023-09-24 22:2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湘阴县水稻集中育秧示范实施方案

湘阴县农业局 2010年11月20日

根据省农业厅粮油处的安排部署,我县2011年确定在2个乡镇4个村开展水稻集中育秧示范试点工作,为了扎实开展好水稻集中育秧试点工作,根据我县实际情况,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利用目前水稻生产上成熟的育秧技术,尽量规避自然风险,充分挖掘生产潜力,稳定提高粮食产量。树立样板提高农民种粮水平和种粮积极性。力争用三年时间通过集中育秧示范工作把我县水稻直播落后的生产方式淘汰掉,培育一批育秧大户和育秧专业合作社,逐步推广水稻育秧走向市场化。

二、实施目的

近几年来,由于联合收割机的全面推广和除草剂的大面积应用,加之种粮比较效益不高,农村青壮年劳力外去打工,从事农业生产劳力短缺,农民为省工轻简,逐步放弃传统的洗插秧和推广多年的软盘抛秧而推广水稻直播。最近几年,早稻直播面积逐年增加,并且向晚稻发展。由于2010年以前的4至5年,气候异常,气温偏高,特别是晚稻,“寒露风”不明显,直播对产量的影响不大,导致农民在思想认识上对水稻育秧栽培不够重视,但今年气候回归到过去正常年份后,水稻直播对产量的影响就十分明显了。直播产量不稳,风险极大,一是对水稻产量、品质有影响,二是除草剂用量加大,对环境有污染,三是对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将会造成严重影响。为了逐步淘汰水稻直播的落后生产方式,通过采取软盘湿润育秧、水育秧、机插育秧等集中育秧的示范试点工作,指导农户恢复水稻育秧栽培不搞直播栽培,尽量规避自然风险,实现水稻稳产、高产、优质、生态、安全,提高农

- 1 -

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

三、总体布局

根据我县东、西部的具体情况,分东部丘岗区(以杂交稻种植为主)和西部湖区(以常规稻种植为主),确定东部2个村,即白泥湖乡哑港村(1384亩)和马头山村(1739亩)。西部2个村,即新泉镇魏家村(2306亩),杨红村(2524亩)开展集中育秧示范工作。

四、实施目标

1、在新泉镇的魏家村、杨红村每个村分四个育秧点,开展早、晚稻品种以常规稻品种为主的集中软盘育秧示范工作。集中育秧面积160亩,平均每个育秧点集中育秧20亩。

2、在白泥湖乡的哑港村、马头山村每个村分四个点,开展早、晚稻品种以杂交稻为主的软盘育秧和部分水育秧(晚稻部分水育秧)的集中育秧示范。每个育秧点集中育秧15亩左右,共集中育秧120亩。

五、具体措施

根据我县两个乡镇四个村的实际情况,通过召开村负责人会议和座谈走访组干部的情况,制定集中育秧的具体措施。

1、成立班子。以村为单位,村负责人为组长,成立村集中育秧技术骨干组。每个村4个点,在每个点选择懂技术,有责任心的农民2-3人负责本示范点的集中育秧常规工作,包括浸种催芽、秧田翻耕平整、秧田管理等,每个村共选取8-12名农民技术骨干。

2、统一品种。新泉镇2个村,早稻品种是湘早籼45号,晚稻品种是湘晚籼12号。据调查有70%农户自留了种子,余下的30%由农户出钱,农业局统一调种,将全部种子以农户为单位标记,集中浸种催芽,以育秧点的技术骨干为单位把种子分别集中催芽。白泥湖乡2个村早稻品种是株两优02,晚稻品种是天优华占,种子由亚华种业和金色农华提供芽谷或种子。

3、集中秧田。以组为单位,选取基础条件好的魏家村5、7、9、11组,杨红村的6、7、8、5组,哑港村5、6、7、8组,马头山村

- 2 -

10、11、12、15组共16个组。示范点软盘湿润育秧按秧田与大田1:25备好秧田,秧田翻耕由村统一组织技术骨干负责。另外,每个组安排10%的预备秧。

4、统一管理。在秧田翻耕平整好,种子催好芽后,播种在技术骨干的安排指导下,由每户负责各自的秧盘摆放和播种盖膜以及壮秧剂的施用。播种后敌克松的喷施由集中育秧组的技术骨干负责。

5、育秧补贴。为提高农户的积极性,把集中育秧工作搞好,根据各村的实施情况进行适当的育秧补贴。为了统一品种,每亩大田补贴种子款10元。考虑到部分农户软盘或地膜损坏,部分农户没有软盘,每亩补贴软盘或地膜款10元(可以补贴20片软盘或地膜全补),软盘、地膜由农业局统一调回分配到每一个育秧点。四个村集中育秧大田面积6000多亩,早、晚稻集中育秧共安排补贴资金20万元。

6、经费安排。村组技术骨干每一个育秧点聘请3人,共48人。从开始到结束,每一个人按1000元补贴标准安排工作经费5万元。租秧田补贴经费包括翻耕平整秧田补助,按每亩400元计算,安排经费10万元。乡镇农技站,农业局办点技术人员(每个村2名技术干部),以及集中育秧专家组人员,工作经费安排2.5万元。宣传,培训等工作经费安排2.5万元。育秧补贴和工作经费共计40万元。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2011年开展水稻集中育秧,是发展现代农业,稳定提高粮食产量,使水稻生产走向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的有效途径。为了搞好这项工作,我县成立“湘阴县水稻集中育秧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主管农业的副县长担任组长,县政府办、县农办、县农业局、县财政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县科技局、县粮食局、县水利局、县农机局、县电力局、新泉镇、白泥湖乡的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业局,由局长胡锦平兼任办公室主任。农业局成立“湘阴县农业局水稻集中育秧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汪大明、喻永华、龙新曙任副组长,粮油、植保、科教、土肥、财计、办公室、白

- 3 -

泥湖乡、新泉镇农技站等股站室负责人为成员。

2、工作经费保障

在上级安排试验经费的前提下,县粮食高产创建领导小组在粮食高产创建工作经费中安排10万元作为水稻集中育秧专项工作经费。

3、强化技术服务

成立水稻集中育秧专家技术组,由汪大明、喻永华、李概明、陈罗湘、张宗泽、李明章、陈一鸣、邵万清、高绵福、彭孟军等组成,汪大明任组长,组织编写《湘阴县水稻集中育秧技术规程》,专家技术组人员分乡镇分村包干负责。同时,每个村明确一名专家和一名技术人员,开展水稻集中育秧的全程技术服务工作。

4、落实宣传培训

在示范点召开村、组干部会议,加强宣传,印发技术资料,让示范点的农户支持集中育秧工作,参与到集中育秧工作中来,让每一个农户认识到集中育秧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主动参与协助集中育秧工作。开展农业技术人员和村级集中育秧技术骨干培训,通过宣传培训把每一项工作都落到实处。

七、实施进度

2010年11月。成立水稻集中育秧领导小组和专家技术组;制定实施方案,确定实施地点;确定办点技术干部、编写《湘阴县水稻集中育秧技术规程》技术资料等工作。

2010年11-12月:召开专题会议,包括示范乡镇负责人,示范村负责人,专家技术组人员的相关会议,部署2011年水稻集中育秧各项工作;举办水稻集中育秧技术骨干培训班。

2011年1月:搞好早稻杂交种子的订购和常规稻种子的摸底与调种工作;抓好集中育秧的秧田集中调剂和农户的座谈走访工作。

2011年2-3月:开展水稻集中育秧技术培训工作;搞好早稻集中育秧的秧田翻耕、浸种催芽、播种等关键性工作。

2011年4-5月:加强早稻秧田管理和早稻抛栽工作;开展早稻集中育秧现场观摩和经验交流。

- 4 -

2011年6-7月:早稻田间管理和晚稻集中育秧工作,重点抓好晚稻秧田的翻耕平整质量和晚稻的浸种,播种时间以及晚稻秧田的管理和大田抛栽工作。

2011年8-9月:加强晚稻大田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 2011年9-10月:组织开展晚稻集中育秧高产现场观摩活动和经验交流会议。

2011年11-12月:搞好全年集中育秧工作总结及汇报,包括工作总结、成本核算、技术总结、运行机制总结、经验总结,为下年水稻集中育秧工作计划的制定打下基础。

八、效益预测

集中育秧通过规范技术,及时指导与科学管理,可以改变过去农户自己育秧存在的诸多问题,如盲目加大用种量,疏于管理,秧苗素质差等。通过集中育秧示范统一品种,统一播种时间,统一抛栽时期,从而可以在水稻生长的各个环节进行统一管理,即可以减少生产成本又可以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通过集中育秧每亩可节约生产成本15-20元,单产可增25公斤以上。

(附:湘阴县水稻集中育秧技术操作规程)

- 5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6s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