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题例说演示稿

更新时间:2023-10-13 16:5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中探

究题例说

早在2006山东卷就有“联系本文,并结合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苏东坡的认识和评价。100字左右”这样的题。2007年海南、宁夏、广东、山东四省份新课标试卷中就出现不同程度的探究性试题,2008年江苏省试卷中也出现了探究性试题,2009、2010年高考探究性试题已成大局,大多数省市试卷都涉及这一题型。

目前,高考语文探究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上。今年《2010年普

1

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说明》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对探究能力的考查分别有三个方面: 文学类

1. 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2. 探讨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3.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一、对于考试说明关键词的理解: 1.关于“丰富意蕴”。

2.关于“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3.关于“个性化”和“创意”。

2

二、探究性试题的六种题型

1 对立式

对立式就是从正反两个观点,中选择一个,陈述理由。

如2008年海南(宁夏)卷的欧·享利《二十年以后》、2009年辽宁卷贾平凹的《遗璞》,还有宁夏卷《孕妇和牛》以及2010年的安徽卷。 《二十年以后》

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

3

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8分) 答案:

1鲍勃值得同情,因为他重情守信; 2鲍勃罪有应得,因为他是通缉犯; 3吉米忠于职守,因为他不徇私情; 4吉米背叛了友谊,因为他抓捕了朋友。

《遗璞》

小说最后描写了蛮儿一帮年轻人炸掉了遗璞,并用它去修水渠。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4

答案: 观点一:作者在结局上的处理是合理的。 观点二:作者在结局上的处理是不合理的。

这道题,只要求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进行研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要注意的是题干中“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这一点。

这种题型的解答,无非是正反两个观点。本题所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首先必须明确:

5

第一,探究类试题的内容是有疑难的,甚至是有争议的,即答题指向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向的,不是单层次的而是多层次的。

第二,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规定的,目的在于考查考生“能否发现作品的丰富内涵和深层意蕴,是否对作品有独到的感受和创造性理解,是否具有批判质疑的能力等”。

第三,由于高考的选拔特点,试题将不可能是全开放的,试题应该是半开放的——多角度,但不是漫无边际。

对立式试题答题步骤:首先明确自已的观点,其次分别列出支持自身

6

观点的事实依据,最后回归文本。结合具体事例作合情合理的分析。

2.启发式

启发式就是结合自己的体会谈感悟。

这一题型,2008年山东的《歌德之勺》2009年山东的《记住回家的路》、安徽的《董师傅游湖》2010浙江的《静流》、北京的《海棠花》等均有出现。 《董师傅游湖》

这篇小说意蕴丰富,给人以多方面的启迪。请结合作品,分别对下面两个问题进行探究。 (1)文末说“他很快乐”。请举例说明

7

董师傅快乐的缘由。(说出两点即可) (2)小说中将“校园渐向公园靠拢”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请结合这一背景,谈谈这篇小说给你带来什么启示。(围绕某一方面谈即可)

答这道题我们应该从文本出发,结合文本,谈出自己的体会和理解。但应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F级。 答案: (1)①能够帮助小翠找到回家的路,帮助别人本身就是一种快乐。

②在帮助小翠的过程中,运用自己的知识让小翠欣赏校园的美景

8

和自己的作品,这也是一种快乐。

(2)生活环境在变化,给我们的启

示是:不管环境怎样变化,不变的应该是人性中淳朴和本真,我们应该在喧闹的环境中给心灵一个栖息之所,避免浮躁。 《静流》

最后一题是:结合文中弟弟的经历,写出你的两点成长感悟。 答案:

①成长就是学会承担责任、懂得关心、体谅父母。

②成长是一个不断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的过程。

9

题干很明确提出,写出“两点”感悟。考生就要考虑这“两点”应从哪两个角度概括,先应从弟弟自身的角度,再从弟弟的成长与父亲关系的角度。两点不能是车轱辘话。

这个看似是个开放性题目,写出“你的”两点成长感悟,其实并没有开放,“结合文中弟弟的经历”的提示,就是要求考生从文中概括。文中的弟弟是一个坚毅、执著的人,随着社会阅历的增加,他逐渐懂得了责任、感恩、关心。

启发式探究试题重在作出自已的判断,前提是由文本而发。无论是感悟还是体验,必须立足自我,见解独到。解答时必须注意限制性条件,

1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64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