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生态系统的结构 教案
更新时间:2023-04-29 12:5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适用 高中生物
适用年级
学科
适用区域 人教版区域
课时时长(分钟)
知识点
1.生态系统的范围及组成成分。 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2.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3.尝试构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
教学重点 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教学难点 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
高二2 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使用建议:生物学的发展,往往被人们概括为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 在宏观方面,生态学的发展非常引人注目,是当今最受人们重视的研究课 题之一。从学生个人的发展来看,有关学习内容,对于学生理解生命系统 的本质、理解生命科学,以及系统论的思维方式的训练、生态意识的形成 都是重要的。从科学与社会的关系角度看,对生态系统的研究对于解决目 前人类所面临的许多全球性资源和环境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 本章内容在本模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土壤的结构和化学性质决定着什么植物能够在它上面生长,什么动物能够在其中 居住。植物枝叶的遮蔽作用和根系的固着作用,能大大减缓土壤的侵蚀过程。动物粪 便和动植物遗体残骸,经过细菌、真菌的分解而变为土壤的腐殖质,使土壤更肥沃,第1页/共17页
第2页/共17页 为植物根系的发育提供了各种营养物质。
动物园里饲养着各种动物,也栽培了多种植物。一个动物园中的全部动物是一个系统吗?全部的植物和动物是一个系统吗?
讨论:生态系统中有哪些主要的组成成分?它们是如何构成生态系统的?生态系统具有怎样的营养结构?
使用建议:在《生态系统的结构》一节的“问题探讨”,研究的是土壤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引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隐含着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一节正文内容包括生态系统的范围、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两部分内容。重点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首先需要分析生态系统有哪些组成成分,让学生挑选一个自己熟悉的生态系统,分析其组成成分,并尝试画出抽象的概念模型。
1.生态系统概念的理解
(1)空间性:一定的空间范畴。因为生态系统的种群和群落都强调一定的自然区域。在生物圈这个最大的生态系统中,还可以分出很多不同的生态系统。
(2)成分:
(3)整体性: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而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组成一个具有一定调节能力的统一整体。
2.生态系统与种群和群落的关系
?????个体――→相同种群――→不同生物群落 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生态系统 3.生态系统的4种组成成分 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自养型)
消费者
(异养型)
分解者 (异养型) 组成 阳光、热能、空气、主要是绿色植物,也包括营捕食生活、寄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及 二、知识讲解
水分、无机盐等 包括化能自养型微生 生生活和共生生活的 腐食性的动物(如蚯蚓、
物(如硝化细菌)
各种生物(如菟丝子、 蜣螂)
大豆根瘤菌)
作用
为生物提供物质和 无机物→有机物;光 加快生态系统中的物 通过分解作用将生物遗
能量,是生物群落 能、无机化学能→有 质循环;有利于植物 体、遗物分解为无机物,
赖以生存和发展的 机化学能;为消费者 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 供生产者重新利用
基础
提供食物和栖息场
所,是消费者和分解
者获得能量的源泉,
也是生态系统存在和
发展的基础
地位
必备成分
主要成分(基石)
最活跃的成分
物质循环中的关键成分
联系
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以捕食关系
建立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
4.生态系统各成分的相互关系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物质和能量的最终来源。
(2)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唯一能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转变成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有机物
及其贮存的能量)的成分,因此说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3)消费者是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成分。消费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4)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没有分解者,生态系统的
物质循环受阻,生态系统就会崩溃。
1.生态系统四种组成成分的判断技巧:
先据双向箭头确定“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生产者”,再判断两者中有“3”个指出箭头的 D
为“生产者”,有“3”个指入箭头的 C 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最后根据 D→A→B,确定 A
为消费者、B 为分解者。
2.生态系统成分中的三个“不等于”
(1)生产者≠植物:生产者不一定都是植物,某些细菌也可以是生产者,如硝化细菌等;植物
也不一定都是生产者,如菟丝子是消费者。
第3页/共17页
(2)消费者≠动物:消费者不一定都是动物,如某些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动物也不一定都是 消费者,如营腐生生活的蚯蚓是分解者。 (3)分解者≠微生物: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还有某些营腐生生活的动物如蚯蚓;微生物 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如硝化细菌是生产者。
考点 2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使用建议:在《生态系统的结构》一节的“问题探讨”,研究的是土壤与生物
之间的关系,引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隐含着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
一节正文内容包括生态系统的范围、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组成
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两部分内容。重点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
1.食物链分析 食物链 生态系统的成分 营养级别 所属类型
草―→兔―→狐―→狼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第一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
主要是绿
植食性
色植物
动物
次级消费者 第三营养级 小型肉 食性动物
三级消费者 第四营养级 大型肉 食性动物
①表现形式:每条捕食链不出现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及分解者,即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 ②单方向:食物链中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不会倒转,因此箭头一定是由上一 营养级指向下一营养级。 ③营养级:某一营养级的生物代表处于该营养级的所有生物,不代表单个生物个体,也不一 定是某个种群。 2.食物网分析 ①营养位置: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如猫头鹰在食物网 中分别占有第三、第四、第五营养级,这就是说猫头鹰在该食物网中占有三个不同的营养级。 ②种间关系: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有可能出现不同概念上的重合,如蛇与 猫头鹰,二者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 ③生物种类与食物网的复杂程度: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有食物联系的生物种类,而 并非取决于生物数量。 分析食物网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4页/共17页
第5页/共17页 (1)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最高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中间的任何停顿都不能算完整的食物链。
(2)食物网中,当某种生物因某种原因而大量减少时,对另一种生物的影响,沿不同的线路分析不同时,应以中间环节少的为分析依据。
具体如下:
①食物链(网)中,若处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其他生物都将减少。这是
因为第一营养级生物是其他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这
一营养级生物的减少必然会引起连锁反应,致使以下各营养级生物数量依次
减少。图中a 的数量减少会导致b 、c 、d 、e 、f 、g 的数量都减少。
②若一条食物链中处于“天敌”地位的生物数量减少,则被捕食者数量会因此
而迅速增加,但这种增加并不是无限的,随着被捕食者数量的增加,种群密
度加大,种内斗争势必加剧,再加上没有了天敌的“压力”,被捕食者自身素质(如奔跑速度、警惕灵敏性等)必然会下降,导致流行病蔓延,老弱病残者增多,最终造成种群密度减小,直至相对稳定。即天敌减少,造成被捕食者先增后减,最后趋于稳定。
③若处于“中间”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另一种生物的变动情况应视具体食物链而定。在图所示的食物网中,d 突然减少,则以d 为食的e 减少,以e 为食的f 也减少,f 减少则g 就更多地以b 和c 为食,从而导致b 和c 减少。在这里,必须明确f 并非g 的唯一食物,所以f 减少并不会造成g 的减少,g 可依靠其他食物来源来维持其数量的相对稳定。 使用建议:此处内容主要用于教师课堂的精讲,每个题目结合试题本身、答案和解析部分,覆盖基础、巩固和拔高三个例题。
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 ②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 ③植物都是生产者 ④动物都是消费者 ⑤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
A .②
B .①②③
C .③④
D .②⑤
【答案】A
三 、例题精析
例题1
第6页/共17页 【解析】
如图为南极某海域的食物网,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
A .此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
B .硅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
C
.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同一营养级 D
.严禁过度捕杀蓝鲸是由于其对该食物网影响最大
【答案】C
【解析】此食物网共有9条食物链;硅藻是植物,属于生产者,不是分解者;生产者遭到破坏对食物网的影响最大;而磷虾在每一条食物链中都是第二营养级,所以C 项对。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
B.细菌都属于自养生物
C.生产者都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
D.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
【答案】C
【解析】消费者一定是异养型,但并非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如腐生动物蚯蚓、蜣螂等属于分解者。A 错。分解者一定是异养型,并非所有的微生物都是分解者,如光和细菌和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腐生细菌和霉菌属于分解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B 错。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可能占据不同的生物成分。D 错。
在阳光明媚、水草丰茂的鄂尔多斯草原上,生活着牛、羊、鹿、狼、兔、鼠,还有秃鹫、蜣螂、细菌、真菌等,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②它们中的牛、羊、鹿分别组成了3个种群
③它们中的所有动物是一个生物群落
④它们中的蜣螂、腐生菌是分解者 例题4
例题2 例题3
例题3
第7页/共17页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解析】草等为生产者,牛、羊、鹿、狼、兔、鼠是消费者,秃鹫、蜣螂、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为分解者,此外还包括了阳光、空气等无机环境,因此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其中的牛、羊、鹿分别是3种动物的总称,每一种动物都会涉及很多具体的种类,因而不能看作是3个种群。它们中的所有动物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并没有包含所有的生物。 如图是一个简化的食物网,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
A.该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组成
B.其中的初级消费者是植食性鸟
C.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3种
D.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中,该图上只体现了2种成分
【答案】D
【解析】图中食物链有5条,A 错。其中的初级消费者是植食性鸟和食草昆虫,B 错。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鹰、食虫鸟、蜘蛛和青蛙,C 错。食物网中只体现了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包含分解者、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D 对。 使用建议:在对课堂知识讲解完,把握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以及练习精讲了之后,再用练习马上进行课堂检测,根据学生情况建议分3个难度层次:易,中,难。
1. 以下可以称作生态系统的是
( )
A.一个湖泊中的所有浮游生物和所有分解者
B.烧杯中的取自池塘的水、泥土和浮游生物
C.一个池塘中的所有水蚤和分解者
D.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金鱼和水草
【答案】B 四 、课堂运用
基础 例题5
【解析】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的统一体,而A、C、D三个选项中都不含无机环境。
2.如图所示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有2个,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B.若丙种群数量下降20%,辛种群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C.在该食物网中辛占有3个营养级
D.既存在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只发生在丁和辛、丙和乙之间
【答案】D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戊都是生产者。当丙的数量减少时辛可以从乙和丁处获得能量,故辛种群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辛在食物网中占有3个营养级(三、四、五)。除丁和辛、丙和乙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外,乙和丁之间也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
3.下图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 )
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
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
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
【答案】A
【解析】由于鲈鱼以鱼a、鱼b为食,鲈鱼产量增加,鱼a、鱼b两种土著鱼减少,鲈鱼处在土著鱼的下一个营养级,每个营养级都要消耗一部分能量,根据能量传递逐级递减,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故A项正确;土著鱼与鲈鱼是捕食关系,不是竞争,故B 项错误;根据营养关系,鲈鱼引入会导致土著鱼先减后增,间接导致浮游动物先增加后减少,故C项错误;根据营养关系,浮游植物总量应该先减少后增加,故D项错误。
巩固
1.(2019·全国卷Ⅲ,5)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第8页/共17页
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D.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答案】C
【解析】鹰的迁入会使黄雀数量减少,导致螳螂的数量增加,进而使蝉的数量减少,A项错误;生态系统中流入生产者的能量是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或化能合成作用固定的化学能,细菌产生的能量(如热能)不能流向生产者,B项错误;鹰的迁入增加了营养级,增加了能量消耗的环节,C项正确;能量沿食物链由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流动,鹰是最高营养级的消费者,鹰的迁入不会改变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D项错误。
2.下图为南极某海域的食物网。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此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
B.硅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
C.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同一营养级
D.严禁过度捕杀蓝鲸是由于其对该食物网影响最大
【答案】C
【解析】此食物网有9条食物链;硅藻是生产者;只从食物网分析,捕杀蓝鲸对其他成分的影响并不大,但蓝鲸属濒危物种,需加以保护;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第二营养级。
3.下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两条食物链,大量捕捞花鲢后,种群将有所变化,下列能正确反映短期内种群总重量增长率变化趋势的是( )
A.绿藻上升
B.白鲢下降
C.水蚤下降
D.乌鱼上升
【答案】B
【解析】花鲢减少,水蚤数量上升,水蚤捕食绿藻使其数量下降。乌鱼缺少食物,又大量捕食白鲢,使白鲢数量下降。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第9页/共17页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答案】C
【解析】动物的营养级别并非一成不变;腐生动物是分解者;硝化细菌等是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寄生的细菌则属于消费者;细菌有需氧、兼性厌氧和厌氧等类型。
拔高
1.(2019·全国卷Ⅲ,5)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D.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答案】C
【解析】鹰的迁入会使黄雀数量减少,导致螳螂的数量增加,进而使蝉的数量减少,A项错误;生态系统中流入生产者的能量是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或化能合成作用固定的化学能,细菌产生的能量(如热能)不能流向生产者,B项错误;鹰的迁入增加了营养级,增加了能量消耗的环节,C项正确;能量沿食物链由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流动,鹰是最高营养级的消费者,鹰的迁入不会改变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D项错误。
2.(2019·海南卷,21)在某一生态系统的下列组分中,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是
()
A.田螺B.小球藻
C.大肠杆菌D.草鱼
【答案】B
【解析】田螺、大肠杆菌、草鱼均属于消费者,不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小球藻具有叶绿体,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3. 如图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
B.丙属于次级消费者
第10页/共17页
C.丙可以为甲提供无机盐
D.丙不属于食物链
【答案】B
【解析】从图中三种成分的关系可以判断出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分解者可以将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无机盐被生产者利用。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构成。
4. 经调查,某生态系统中Y、X、Z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图甲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一段时间后个体数量发生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
B.Z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
C.Y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
D.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且其中某种生物处于竞争劣势
【答案】A
【解析】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受气候、食物、天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为Y、X、Z分别为生态系统中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的生物,由图乙可以看出,一段时间后,X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减少,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Z营养级生物捕食对象没有改变,个体数量的增加不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从图中不能看出Y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某种生物处于劣势的现象不明显。因此A项正确。
五、课堂小结
使用建议:教师对本节课应掌握的知识作一个小结
第11页/共17页
生
态
系
统
的
结
构
六、课后作业
使用建议:讲解完本章的知识点,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知识,建议也分三个层次,每个层次3-5题
基础
1.在生态系统中,连接生物和无机环境的两个重要组成成分是( )
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
B.消费者和有机物质
C.生产者和消费者
D.生产者和分解者
【答案】D
【解析】生态系统中的无机物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进入生物群落,而有机物主要通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以无机物形式返回无机环境。
2.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鸭粪用作肥料。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杂草和水稻是生产者
B.鸭与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
C.杂草和水稻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关系
D.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
【答案】D
【解析】农田生态系统除包含水稻、鸭、害虫、杂草等动植物外,还包括各种微生物及非生物成分。
3.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 )
A.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
第12页/共17页
B.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D.群落中生物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答案】 B
【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功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是属于群落结构的内容。
4. 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若A突然减少,则D的数量会()
A.增加
B.减少
C.先增后减
D.先减后增
【答案】 B
【解析】A为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它是该食物网中其他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是该食物网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所以它的减少必然使该食物网中各种生物都减少。
巩固
1. 下面是我国北方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了生物群落
②图中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
③蛇处于不同营养级
④青蛙和蜘蛛的关系不只是捕食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
【答案】 B
【解析】生物群落除图示生物外,还应包括微生物和其他生物。图中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①大麦→蝗虫→青蛙→蛇;②大麦→蝗虫→蜘蛛→青蛙→蛇;③狗尾草→蝗虫→青蛙→蛇;④狗尾草→蝗虫→蜘蛛→青蛙→蛇。其中蛇处于第四和第五两个营养级。青蛙和蜘蛛除捕食关系外还存在竞争关系。
2. 如图表示一个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细菌既可作为分解者,又可作为消费者的食物
第13页/共17页
B.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食草虫、线虫、海螺
C.若大米草死亡,将导致细菌数量增多,沼蟹数量亦增多
D.若喷洒只杀灭食草虫的杀虫剂,则蜘蛛数量将减少
【答案】 B
【解析】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属于分解者,被线虫捕食的细菌属于消费者的食物;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海螺、线虫和食草虫均能以生产者为食,故三者应为第二营养级;大米草与藻类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大米草死亡会导致藻类数量增多,还会使细菌数量增多,细菌和藻类数量增多会导致线虫数量增多,进而导致以线虫为食的沼蟹数量增多;杀虫剂杀死食草虫,会导致蜘蛛的食物减少,进而导致蜘蛛数量减少。
3.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
B.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主要是需氧型和厌氧型
C.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
D.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
【答案】 C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不是所有动物都是消费者,如蜣螂、蚯蚓为分解者;多数细菌是分解者,但硝化细菌、铁细菌、硫细菌和光合细菌等是生产者;生产者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成分;一种生物可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生物成分,如猪笼草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是生产者,在捕食虫子时为消费者。
4.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的复杂营养关系构成了食物网。下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有2个,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B.若丙种群数量下降20%,辛种群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C.在该食物网中辛占有3个营养级
D.只在丁和辛、丙和乙之间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捕食关系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除丁和辛、丙和乙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外,乙和丁之间也存在竞争和
第14页/共17页
捕食关系。
拔高
1. 某农户在其庭院中种植了谷类、蔬菜和牧草,栽培了蘑菇,养殖了家畜和家禽,还建有一沼气池,构成了一个人工生态系统。下列关于该庭院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解者的代谢产物都可作为生产者的肥料
B.生产者的代谢产物都可作为人的食物
C.人的有机排出物可作为分解者的原料
D.分解者及其代谢产物不能作为消费者的饲料
【答案】 C
【解析】分解者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其代谢产物并非都可作为生产者的肥料,故A项错误;生产者的代谢产物并非都可作为人的食物,如人吃蔬菜、水果时并不是把所有的都吃了,故B项错误;人的有机排出物可作为分解者的原料,分解者及其代谢产物有的可以作为消费者的饲料,故C项正确、D项错误。
2.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
B.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C.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D.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答案】 B
【解析】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包括阳光、无机盐、水分等,生产者主要指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另外还有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等。病毒营寄生生活,寄生在生物的细胞内,属于消费者。蚯蚓以腐烂的物质为食物,营腐生生活,属分解者。
3.下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简单淡水生态系统的部分成分,请回答:
(1)此生态系统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
(2)此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是________,淡水虾与小鱼的关系是________,大鱼与小鱼的关系是________。
(3)若所有水鸟迁徙到别处,则短时间内大鱼数目________,水藻数目________,淡水虾数
第15页/共17页
目________。
(4)若此生态系统中的水绵大量减少,随之会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
A.水藻大量增多
B.小鱼的数目增多
C.水鸟的数目减少
D.甲壳类的数目增加
(5)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总和,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____。
(6)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中,图中未体现的两种成分是
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
(2)水鸟、小鱼、淡水虾竞争捕食
(3)增多减少减少
(4)A (5)群落
(6)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解析】食物链的计数是先从生产者算起,此题有两个生产者,应有两个起点,到达最高营养级有几条路径就有几条食物链,共3条;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依次类推,可得出水鸟、小鱼、淡水虾处在第三营养级;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生态系统,若所有水鸟迁徙到别处,则甲壳类和大鱼因失去天敌而在短时间内增多,水藻因甲壳类生物的增多而减少,淡水虾因大鱼的捕食而减少;若生态系统中水绵大量减少,则水鸟主要以甲壳类生物为食,水藻的数量因甲壳类生物的减少而增多。图中所示的生态系统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是捕食食物链,没有体现出分解者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4.在江苏某地进行稻田养鱼的实验研究。6月5日在一定面积的实验小区插秧后放养300条小鲫鱼(杂食性),稻田水深8-10 cm。对照小区不放鱼,其他条件相同。所有处理设置3次重复实验持续2个月,期间检测浮游植物生物量(干重)。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每个处理设置3次重复,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
(2)实验的第一个月期间,检测发现实验组浮游植物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原因分析如下:放养鱼对浮游植物的不利之处是鱼的取食作用;有利之处是鱼粪为浮游植物提供营养物质,以及鱼会大量捕食________从而减弱其对浮游植物的捕食作用。在此期间,有利因素占据优势。
(3)实验的第二个月期间,所有小区的浮游植物生物量均显著下降,主要原因是此时生长旺盛的水稻与浮游植物之间具有________关系。
第16页/共17页
(4)放养鱼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________的复杂性。
(5)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对该实验研究影响最大的不定因素是________(填序号)。
①鸟②土壤质地③光照④水体肥力⑤稻田杂草
【答案】(1)减少实验误差(增加实验的准确性)
(2)浮游动物(3)竞争
(4)营养结构(食物网或食物链) (5)①
【解析】(1)进行实验时设置重复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排除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的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鱼类会捕食体型较小的浮游动物,减小这些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捕食,使实验组浮游植物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3)生长旺盛的水稻和浮游植物会因水中的矿质营养、光照等因素而产生竞争关系。
(4)放养鱼类增加了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鱼类作为消费者可以加快生态系统中物质转化和能量流动的速率。
(5)鸟类的存在会改变整个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而影响生物的种间关系,故对该实验研究影响最大
第17页/共17页
正在阅读:
5.1生态系统的结构 教案04-29
检验学题库1(医学三基医技)07-29
电气运行基本知识08-19
初中生读写大赛七年级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09-12
工程指挥部岗位职责01-26
培根随笔语句摘抄02-11
东南(福建)汽车核心配套供应商名单08-29
大唐略阳发电厂1×330MW热电联产扩建工程火探灭火系统技术文件204-23
初中数学培优专题之 - 数据的集中程度04-15
34放射源与射线装置管理办法09-20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教案
- 生态
- 结构
- 系统
- 5.1
- 2018年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检测试卷 人教版B卷 (附答案)
- 【最新2018】endnote批量导出pdfword版本 (8页)
- 优秀毕业论文范文87757
- 2020-2026年中国车联网行业市场发展现状研究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后题答案
- 小学数学课程教研活动总结_教研活动总结
- 化工厂新员工工作心得范文五篇
- 数学 最后两道大题的第一问一定要做
- 小楼传说1(耽美) by老庄墨韩1
- 【精选】 一元一次方程单元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 2012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积累运用专题
- 工程管理部部门职责
- 形式逻辑 期末复习资料
- 四川省农副产品购销合同基本条款暂行规定
- 湖南事业单位2015年招聘考试申论范文:优化改革殡葬服务
-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
- 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一般)
-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健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 金融租赁与融资租赁的12个差别
- 常用公差标注及形位公差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