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答案-简答题

更新时间:2024-05-31 15:3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简答题

1.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答: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组成。 2. 分析学习与教学的三个过程。

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教学过程:教室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评价/反思过程:是一个独立但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包括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

论述题

1. 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有助于教师对教育现象形成新的科学认识,尤其是对传统的、常规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更为科学的观点。

2)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教育心理学为实际教学提供了一般性的原则或技术,教师可结合实际情况将这些原则转变为具体的教学程序或活动。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利用教学心理学原理,教师不仅可以正确分析、了解学生,而且可以预测学生将要发生的行为或发展的方向,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或预防措施,达到预期的效果。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教育心理学不仅为世纪教育活动提供一般性的理论指导,也为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方法、技术及可参照的丰富的例证,帮助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创造性地、灵活地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应用与教学中。 2. 试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教育心理学遵循学科发展的一般性历史发展规律,从最初附属于普通心理学或被融合于发展心理学,到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第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美国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第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西方教育心理学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学测验等方面的成果,大大的扩充了自己的内容,这使得教育心理学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第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日趋集中,有几个方面的研究为大多数人所公认,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第四,完美是其,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越来越完善,内容越来越丰富。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特邀专题报告中,精辟的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主要表现为: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第二章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简答题

1. 简述最近发展区的含义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

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临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她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 2. 简述自我同一性的含义。

自我同一性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以及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要求谨慎的选择和决策,尤其体现在职业定向、性别角色等方面。 3. 简述自我意识的含义。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它包括三种成分。

1)自我认识。个体最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

2)自我体验,个体对自己的情感体验,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等

3)自我监控,属于对自己的意志的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追求等。 4. 简述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4)个体差异性

论述题

1. 试述批押解的认知发展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从出生到承认的认知发展不是一个数量不断增加的简单累积过程,而是伴随同化性的认知结构的不断再构,是认知发展形成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他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在0-2岁,这一阶段的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到这一阶段的后期,思维开始萌芽;

前运算阶段在2-7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想象图式,他们的思维具有单维,自我中心以及不可逆性性;

具体运算阶段在7-11岁,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特征是:多维思维,思维可逆性,去自我中心,具体逻辑思维

形式运算阶段在11-16岁,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 2. 论述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1)家庭教养方式。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使儿童形成不同的人格特征。研究者根据寄望和反应两个维度,把教养方式分为四种类型。寄望是指父母对孩子的期待以及给孩子立规矩,要求孩子遵守。反应是指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与孩子沟通,满足孩子的合理需要。这两个维度构成四个象限,分别代表四种类型的教养方式:专制型、威信型、放任型和忽视型。家庭是“人类性格的工厂”,它塑造了人们不同的人格特质。

2)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学生人格发展中骑着重要作用。首先,教师的品德修养、知识经验、教育和教学技巧、对学生的态度等,对学生社会化与人格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依依。其次,友爱和谐、平等互助的班级环境,让学生学会团结合作、抚慰友善等行为,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形成善良、宽容、乐于助人等品格。此外,还要多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训练活动,比如演讲比赛,朗读比赛等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体验成功,感受艰辛,

从而培养出自立、自强、自信的人格。

3)同辈群体。同辈群体是儿童学习社会行为的强化物,同时它又为儿童的社会化和人格发展提供了社会模式或榜样。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表

执行控制 期望事项 ↓ ↓ ↓ ↓ ↓ ↓ ← 反应器 ← 反应发生器 环境 ← 长时记忆 → 感受器 → 感觉登记 → 短时记忆 →

简答题

1. 简述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理论。 答:操作性条件理论包括4个方面。

1)强化。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强化物是一种刺激物,通过他们来撤出或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有正强化与负强化之分。

2)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出现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言无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这类称为逃避条件作用;当预示厌恶刺激即将出现的刺激信号呈现时,有机体自发的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言无刺激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这类条件成为回避条件作用。

3)消退。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将来发生的概率下降,称为消退。

4)惩罚。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为惩罚。

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当前教育的启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十分重视学习者高层次学习动机的激发,强调充分发展学习者的潜能和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价值和态度体系,从而使学习者成为人格充分发挥作用的人,为此需要教师作为一个学习的促进者,同时教师要无条件的接受学生,尊重学习者。

3. 比较科勒的完型-顿悟说与桑代克的试误说的区别。

试误事顿悟的前奏,顿悟是试误的结果。试误发生在学习过程的早期,顿悟发生在学习过程的中晚期。试误取决于学习情境或学习内容的复杂性,对于简单的学习内容,试误时间短,顿悟一下子产生。对于复杂的学习内容,试误时间长,顿悟可能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产生。 4. 简述学习的心理实质。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时相对持久的,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5. 简述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

简介更具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学习分为八种类型: 1)信号学习。指学习对某种信号刺激做出一般性和弥散性的反应,如狗对灯光或铃声做出唾液分泌的反应

2)刺激——反应学习。指学习令一定的情景或刺激与相应的反应相联结,并得到强化,学会以某种反应去获得某种结果

3)连锁学习。指学习联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反应动作,已形成一系列刺激反应动作联结。

4)言语联结学习。指形成一系列的言语单位的联结,即言语连锁化

5)辨别学习。指学习一系列类似的刺激,并对每种刺激做出适当的反应

6)概念学习。指学会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并对同类事物的抽象特征做出反应 7)规则或原理学习。指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

8)解决问题学习。指学会在不同条件下,运用原理或规则去解决问题,以达到最终目的。

论述题

1. 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主张,世界时客观存在的,但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是每一个人自己决定的。他们的基本观点

1)知识观。对知识的依依,认知心理学强调只是是对客观世界的描述,具有客观性,而建构主义强调的是人类知识的朱广兴,他们认为,人类知识只是对客观事件的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准确表征,他不是最终的答案,会随着人类知识的进步不断地被新的解释和假设所推翻、所取代。

2)学习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只是由教师到学生的简单转移或传递,而是主动的构建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这种建构是任何人所不能替代的。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习者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他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因此,学习不可能像行为主义所描述的是一个简单的S-R的过程,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积累、信息加工的过程。每一个学习者,都是在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的基础上对新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对信息意义的理解。

3)学生观。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师,学生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学习不是简单地信息输入、贮存和提取的 过程,也不是简单地积累,而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心理结构和新年的基础上去形成知识的依依,实现新旧知识的综合和概括,形成新的假设和推论,而在应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师生共同的活动中,教师通过提供帮助和支持,是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2. 阐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及其教育含义。 第一,学习观

1)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的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使学生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2)学习包括三个过程,获得、转化和评价。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通过获得、转化和评价去掌握新知识,从而使学科的知识结构转变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使书本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第二,教学观

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是指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的态度和方法。

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所有的学生都具有内在的学习远望,内在动机是维持学习的基本动力;结构原则,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程序原则,教学就是引导学习者通过一系列有条不紊的陈述问题或大量知识的结构,以提高学生知识的掌握,转化和迁移能力;强化原则,让学生知道结果应该在学生评估自己作业的那个时刻,太早或太晚都不利于强化作用的发挥。

教育含义:根据布鲁纳的教学观和教学原则,为了促进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发展,教师必须

深入分析教材,明确所教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他们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对教材结构的理解,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同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培养学生的内部动机,注意运用反馈的原理,促进学生自我反馈,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第四章 学习动机 简答题

1. 简述联结学习理论与认知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强化在刺激——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刺激-反应联结之中,个体学到的是习惯,而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习惯一旦形成,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时,习得的习惯在惯性反应下就会自动出现。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的形成S-R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够早认知结构,学习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或的期待,有机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于她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景,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而不是受习惯所支配。

2. 简述学习动机的含义及其基本结构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

1)学习需要与内驱力。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欲望或学习意向。内驱力也是一种需要,但它是动态的,从需要的作用上来看,学习需要即为学习的内驱力。

2)学习期待与诱因。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的主观估计。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学习期待是静态的,而诱因是动态的,它将静态的期待专程为目标。所以,学习期待就起作用来说就是学习的诱因。 3. 简述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教育意义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的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由班杜拉提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也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

意义:1)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2)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3)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象;4)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4. 简述成就动机理论及其教育意义

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的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他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成就动机是人类所独有的,它是后天获得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动机。在学习活动中,成就东就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他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要注意:对力求成功者,要调动其积极性,就应当通过给予新颖并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安排竞争的情境,严格评定分数等方式来激起其学习动机;而对于避免失败者,则要安排少竞争或竞争性不强的情境,如果取得成功则要及时给予表扬强化,评定分数是要求稍微放宽些,并尽量避免公开场合下指责其错误。 5. 简述成败归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

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

1)成败原因主要归纳与六种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

2)归因理论是从结果来阐述行为动机的。其作用体现在,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个体的心理特征,有助于从特定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动机

3)在教学中,运用归因理论了解学习动机,对于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会产生一定的作用。 论述题

1. 维纳的归因理论

除了简答题中的几大作用外,归因训练还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正确归因,对消极的归因进行辅导。如果一个学生长期处于消极的归因心态就有碍于人格的成长,如关于逃避的学生,他们经常将失败归为能力不足,将成功归于运气或者任务的简单,长此以往形成一种习惯,就会演变成一种无助感。

2.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但又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想要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已有的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问题情境的创设方式应该多样化,始终贯穿与教学过程。

2)根据作业的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的学习动机激起程度。在学习简单的课题时,要尽量使学生紧张,集中注意力;而在学习较复杂的课题时,应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氛围,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心理学研究表明,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一方面学习者可以根据反馈信息调整学习活动,改进学习策略;另一方面,学习者为了获得更好的成绩或者避免再犯错误增强了学习动机,从而保持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当然,如果在根据定量的信息反馈基础上,再加上定性的评价,效果会更明显。这就是奖励与惩罚的作用。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奖励,把奖励看成某种隐含着成功的信息,其本身并无价值,只是用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由外部动机转向内部动机,对信息任务本身产生兴趣。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归因对以后的学习行为会产生影响。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影响到主体今后的行为,通过改变主体的归因方式来改变主体今后的行为,这对于学校教育工作是有实际意义的。

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 简答题

1. 简述促进学习迁移的主要措施

1)精选教材。教师应该选择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从前一的角度来看,合理编排的标准就是使教材结构化、一体化和网络化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考虑循序渐进的原则,处理好教学与学习的先后次序,先学什么,后学什么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的意识性。学生要掌握必要的学习策略及元认知策略

5)在真实生活中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选取那些与原理原则的具体运用情境相似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进行学习,并使学生能脱离学习原理、原则的背景把握实质。 2. 简述学习迁移的作用 学习迁移也称为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2)是习得经验得意概括化、系统化的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 3)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3. 简述学习迁移的形式训练说

形式训练说是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认为心里固有的官能只有通过训练才能得以发展,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官能即注意、直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

4. 什么是共同要素说 桑代克等人通过在只觉、记忆、注意和运动动作等方面所进行的一系列的式样来检验形式训练说,结果发现,经过训练的某一官能并不能自动的迁移到其他方面,只有当两种情境中有相同的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相同要素也即相同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相同链接越多,迁移越大。后来相同要素被改为共同要素,即认为两情境中有共同成分时可以产生迁移。迁移是非常具体的,并且是有条件的。这些都是对形式训练说的否定,也使迁移的研究有所深入,但仅将迁移视为相同联结的转移,在某种程度上否认了迁移过程中复杂的认知活动。 5. 简述学习材料的相似性是如何影响迁移的

相似性的大小主要是由任务中含有的共同成分决定的,较多的共同成分将产生较大的相似性,并导致迁移的产生。共同成分既可以是学习材料、学习中的环境线索、学习结果、学习目标等方面的,也可是学习过程、态度与情感等方面的。相似性主要有:学习材料的相似性,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相似性,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论述题

结合实例分析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第一,相似性。两厢学习任务中含有共同成分的多少决定相似的大小,如所含共同成分较多将产生较大的相似性并导致迁移的产生。以语言学习为例,日语与汉语相似性较多,容易产生迁移,而英语与汉语的共同成分较少,不容易产生迁移、

第二,原有认知结构。原有认知结构对后继学习的影响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迁移方式,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直接决定了迁移的可能性以及迁移的程度。原有人只对迁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条件

2)已有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性越大,效果越好,反之亦然、

3)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这也影响迁移的产生。

第三,学习的心向和定势。先前的学习对后面同类或相似课题的学习的影响即为学习定势。学习定势对新课题的解决有两方面的作用:促进和阻碍。陆钦斯的量杯实验室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

除上面所涉及的影响歉意的一些基本因素外,诸如年龄、智力、学习者的态度、教学指导、外界的提示与帮助等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 简答题

1. 知识直观有哪些类型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三种直观方式,即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1)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例如,观察各种实物、演示各种实验或实地参观都属于实物直观。

2)模象直观。模象即事物的模拟性形象。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例如各种图片、图表、模型等

3)言语直观。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例如,文艺作品的阅读,历史事件、地理位置地貌的领会。

2. 简述合理进行复习的要求 合理进行复习要注意

1)及时复习。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新学习的材料一定要及时复习,至少要在当天加以复习,以减缓遗忘的进程。

2)集中复习与分散复习。集中复习就是集中一段时间一次性重复学习许多次,分散复习就是每隔一段时间重复学习一次或几次。对多数学生来说,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 3)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的效果优于单纯的重复阅读。原因主要在于前者可以及时发现学习中薄弱点,获得很多反馈信息,从而在重复学习时,便于集中精力有针对性的加强对薄弱点的学习。

4)复习方式要多样化。单调的复习方式容易引起疲劳、厌烦,将视听读写结合、文理科交错复习等有利于知识的识记和保持。 3. 简述知识学习的作用

知识学习是增长经验,形成技能、发展创造力的重要前提 1)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2)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3)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 4. 简述有效进行知识概括的基本方法 有效的进行知识概括的基本方法有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概括的目的在于区分事物的本质和非本质,抽取事物的本质要素,抛弃事物的非本质要素。因此,必须配合使用概念或规则的正例和反例。

2)提供变式。理性概括是通过对感性知识的加工改造而完成,感性知识的获得是把握事物本质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教学中,要提高概括的成效,必须给学生提供丰富而全面的感性知识,注意变式的正确运用。

3)科学的进行比较。概括过程即思维过程,也就是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因而,区分对象的一般与特殊性以及本质与非本质的比较过程非常重要。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为了促进知识的获得,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中,应该启发学生去进行自觉的概括,鼓励学生自己去总结原理、原则,尽量避免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记忆或背诵。

论述题

1. 如何利用感知的基本规律,提高直观教学的效果

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一般而言,模象直观的教学效果优于实物直观。但这一结论只限于知识的初级学习阶段。在具体的教学中,先进行模象直观,在获得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后再进行实物直观,比一开始就进行实物直观的学习效果好。

2)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为了增强直观效果,必须加强词与形象的结合。在形象直观过程

中,首先要加强言语的知道,明确观察目标,提示合理的观察程序。其次,形象的直观结果应以确切的词语加以表述,以检验直观效果并使对象的各组成要素进行分化。再次,应依据教学任务,选择合理的词语与形象的结合方式。言语在前起指导作用,在后可以总结和概括,可根据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而定顺序。

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特点。想在直观过程中获得有关的只是,首先必须注意和观察直观对象。有效地观察直观对象,必须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知觉的特殊形式,有目的、有计划、主动地知觉过程。周密、精确、系统的观察力是科学发现的基础。

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改变学生消极被动的直观方式。 2. 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1)明确记忆要求,增强知识巩固的自觉性。学生的记忆是具有选择性,只对主动记忆他们认为重要的或是感兴趣的内容。因此,教学中必须增强学生知识巩固的自觉性,让学生认识到巩固知识的重要性,积极地去记忆所学的知识,明确记忆的具体要求,增强记忆的信心。 2)深度加工材料。指通过增加下关的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获得信息是对他进行深度加工,这些信息的保持效果就会得到提高,并有利于信息的提取和回忆。

3)教会学生有效运用记忆术。记忆术是运用联想的方法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人为的依依,以促进知识保持的策略。

4)教会学生进行组快化编码。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就若干较小单位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为对人熟悉的较大单位的过程。组块的方式取决于人过去的知识经验。

5)引导学生进行适当过度学习。过度学习并不是复习次数越多越好,一般不超过150%。 6)组织学生合理复习。及时复习,分散复习,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以及复习方式多样化。

第七章 技能的学习

简答题

1. 简述操作技能形成中练习曲线的共同趋势

技能形成必须经过一定的练习。练习可以促进加快技能完成的时间,改善技能的精确度和提高协调性。不同的练习曲线也有共同点:

1)技能水平在开始随练习次数增加而提高,后期开始放缓

2)练习过程中的高原现象,在练习到一定阶段时期,会出现进步的暂停现象 3)练习成绩的起伏不定的现象,学习活动越复杂,波动越明显 4)技能水平总体趋于提高,但也有暂时的退步。 2. 简述技能及其种类

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并不是本能行为,其次,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不属于认知经验,再次,技能中的各种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合乎法则,不是一般的习惯性动作。

技能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1)操作技能:也叫运动技能、动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2)心智技能,也叫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如阅读技能、记忆技能等。

3. 什么是心智技能?

心智技能是指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包括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有以下特点。

1)对象具有观念性。心智活动的对象是客体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2)执行具有内潜性。心智活动执行既不像操作活动那样外显,它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内部默默地进行的,只能通过其作用对象的变化而判断其存在

3)结构具有简缩性。心智活动不需要像操作活动那样将每一个动作实际作出,而是不完全的、片断的,是高度省略和简化的。

4. 什么是高原期?高原期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在操作技能的行程中,练习到一定阶段往往出现暂时停顿的现象,称为高原期。高原期的主要形成原因是1. 长时间的联系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产生厌倦情绪,或者身体疲劳等原因造成联系成绩暂时停顿;2,当练习达到一定水平时,需要改变现有的活动结构和完成活动的方式方法,在没完成这种改造之前,联系成绩会处于停顿甚至暂时下降的状态。 5. 简述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这有利于学习者不断地调整头脑中的动作表象,形成准确的定向映像,可以调节实际操作活动中动作的执行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练习是形成各种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3)充分而有效地反馈。一般来讲反馈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内部反馈,另一个是外部反馈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有时也称结果知识。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动觉是复杂的内部运动知觉,它反映的主要是身体运动时的各种肌肉活动的特性。有必要进行专门的动觉训练,以提高其稳定性和清晰性,充分发挥动觉在技能学习中的作用。

论述题

1. 如何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

1)确立合理的心智技能原型。由于形成了的心智技能一般存在于有着丰富经验的专家头脑之中,由此模拟确立模型的过程实际上施巴专家头脑中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经验外化为物质的、外向的、展开的活动模式的过程。

2)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由于心智技能是按一定的阶段逐步形成的,因此在培训方面必须分阶段进行联系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效,为提高分阶段联系的成效,必须充分依据心智技能的形成规律: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培养工作中,采取适当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 ?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

其次是创造条件,提供心智技能联系、应用的机会,最后在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

2. 试述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的区别和联系 首先,两者的区别是

1)活动对象不同。心智技能活动对象是头脑中的映像,不是客体本身,具有主观性和抽象性,属于观念范畴,不具有相应的物质形式,心智技能只能通过其作用对象的改变而判断其存在,具有隐藏性;操作技能属于实际操作活动范畴,活动对象是物质的,具体的,表现为外显而易见的骨骼和肌肉操作,可以被察觉和被感知。

2)活动结构不同。心智技能借助于内部语言实现,可以高度省略、简缩,甚至难以察觉到其活动全部过程;操作技能是一系列的连锁动作,不能省略

3)活动要求不同。心智技能要求学习者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操作技能要求学习者必须掌握一套刺激-反应联结。

3)指引学生学习。上课开始时,教师应该明确告诉学生学习的目标,它将有助于引导学生集中注意课程中的重要信息,以对所教内容产生预期。 2. 合作学习在设计与实施上必须具备的五个特征。

1)分工合作。以责任分担的方式达成合作追求的共同目的。

2)密切配合。将工作中应在不同时间完成的各种项目分配给个人。

3)各自尽力。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是取代为了获得承认和评级而进行的竞争,成员必须同舟共济。

4)社会互动。合作学习的成效取决于团体成员之间的互动作用。

5)团体历程。该历程中的活动包括如何分工、如何监督、如何处理困难、如何维持团体中成员间的关系。

3. 简述发现教学经历的四个教学阶段。 一般来说,发现教学要经过四个阶段。

1)创设问题情境。是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然后提出要求解决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2)促进学生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材料,针对所提出的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 3)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

4)根据试验获得的一些材料或结果,在仔细评价的基础上引出结论。 4. 布鲁纳对发现教学的教学设计提出了哪些原则? 一共四项

1)教师要将学习情境和教材性质向学生解释清楚

2)配合学生的经验,适当组织教材。教师要在研究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仔细设计要问的问题,确保参考材料和设备充足,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发现。

3)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适当安排教材的难度与逻辑顺序。 4)确保材料的难度适中,以维持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和成就感。 5. 简述个别化教学的基本环节。

个别化教学是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个别化教学大致包括这几个环节

1)诊断学生的初始学业水平或学习不足

2)提供教师与学生或机器与学生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3)引入有序的和结构化的教学材料,随之加以操练和练习 4)容许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向前学习 论述题

列举教师引起学生的注意方法。

1)激发求知欲。即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就会集中注意教师的讲解以及其他教学活动

2)变化教学情境,即通过教学媒体,提高教学的直观形象性,促进学生的感知和思维活动 3)配合学生的经验,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结合日常生活经验,然后转到所教的主题上。

第十三章 课堂管理

简答题

1. 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教师的教育失策。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于教师的教育失策直接相关,有些甚至是教师直接造成的。教师的教育失策主要表现为:指导思想的错误,管理的失误和教学的偏差等。

2)学生的身心因素。课堂中大量的问题行为与学生的身心状况直接相关,是由学生自身的因素引起的。 3)环境因素。

2. 课堂气氛的三种类型是什么? 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的软情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以分成积极地、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积极地课堂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热烈与深沉、宽松与严谨有机统一 消极的课堂气氛通常以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为特征 对抗的课堂气氛则是气氛时空,学生过度兴奋、各行其是。

课堂气氛会使许多学生追求某种行为方式,从而导致学生间发生连锁性的感染。积极地课堂气氛不仅有助于知识的学习,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3. 简述如何提高课堂群体的凝聚力?

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班集体的凝聚力越强,就越能提高学生的出勤率,增强学生的友好交往和维护集体利益的自觉性,常常成为衡量一个班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1)要全面、及时了解群体的凝聚力情况

2)要帮助课堂内所有学生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保持共同的认识与评价,形成认同感 3)引导所有学生在情感上加入群体,以作为群体中的一员而自豪,形成归属感

4)当学生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和群体期待的行为时,就给予赞许和鼓励,使其行为因强化而巩固,形成力量感。 4. 简述课堂纪律类型。

根据课堂纪律形成的原因,分为四种

1)教师促成的纪律。是指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和工作设置一个有结构的情境,即组织一个良好的集体。

2)集体促成的纪律。这是指由群体压力而形成的纪律。从入学开始,同辈人的集体在学生社会化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3)任务促成的纪律。每一次任务都有其特定的纪律,有时某些任务会引起学生高度的注意力,使他对其他的活动置之不理。任务促成的纪律是以个人对活动的理解为前提。

4)自我促成的纪律。当外部的纪律控制被个体内化成为个体自觉地行为准则便出现自律。

论述题

1. 结合实际分析班集体纪律不良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1)班级纪律不良原因:从班级纪律类型看,学生自我促成的纪律尚未形成;从课堂规模来看,可能班级规模过大、学生作为分配不适当;从学生个体来看,可能存在有问题行为的学生。

2)解决的办法:促进班级纪律的内化和学生自律,适当控制班级规模,建立良好的班集体,正确对待和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协调班级中的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2. 班级群体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举例说明。 1)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

2)对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将外界对自己的看法内化,通过与外界进行比较做出判断 3)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学生对班级或教师的积极情感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情感基础。

第十四章 教学测量与评价 简答题

1. 简述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功能。

1)为师生调整和改进教学提供充足的反馈信息

2)是学校鉴别学生学业成绩、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 3)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可以作为教育评价和决策的依据。

2. 从教学评价的功能看,教学评价可分为哪几类?

从教学评价功能看,有配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之分。配置性评价,也称为准备性评价,一般在教学开始前进行,用来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通过配置性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新的学习任务的准备情况,以确定学生当前的基本能力和起点行为。诊断性评价,有时与配置性评价意义相当,只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与个体差异,有时指对经常表现出学习困难的学生所做的评价,多半是在形成性评价之后实施。 3. 简答信度和效度的含义。

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即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的成都。它既包括时间上的一致性,也包括内容和不同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

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写,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4. 简述非测验的评价技术。

在实际教育中,尤其是情感领域的教学评价,教师可以使用非测验的评价技术。尤其是情感教学领域的教学评价更需要采用非测验的评价技术。

1)案卷分析。案卷分析是一种常用的评价策略,其内容主要是按照一定标准收集起来的学生认知活动的成果。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考察分析后,并形成某种判断和决策的过程。、 2)观察。通过教学过程中的非正式观察搜集关于学生学业成就的信息。主要形式有行为检查单、轶事记录、等级评价量表。包括智能,生理、社会和情绪的发展。

3)情感评价。许多时候教师有必要针对学生的情绪、学习动机、个人观点等进行评价。 5. 简述教学评价中合理评分的步骤。 合理的评分过程应该如下

1)搜集学生有关的信息,来源可以是不同类型、性质的测验甚至观察的评价方式 2)系统地记录下评价的结果,并随时保持最新的结果。

3)尽量将搜集的资料量化,用数据来表示学生的学习情况

4)为了把评价的重点放在最终的学习成就,教师需要加大最后测验得分的权重 5)评价应该以成就为依据,而其他特征的评价,不要和成就的评价混杂起来。

论述题

用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结合当前的素质教育,论述教师应该如何正确评价和对待学生的考试分数。

答:首先,用考试枫树来评价学生的只是与能力水平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量化评定方式,但客观性和准确性不一定优于其他评价方式。其次,考试枫树可以大致反映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对于教师评估教学效果、确定教学目标、指定课程方案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如果学校和家长过分强调用分数来评判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容易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消极的情绪和动机,形成低水平的自我评价。

如何正确对待学生的分数

1)教师对各科分数的统计处理不应仅使用原始分数,应结合标准分数以求对学生成绩的相对位置有一个准确的判断

2)要兼顾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的运用,不能单纯以学生的分数作为学业成就的唯一标准 3)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报告要有充分的信息来源,而不仅仅是以考分作为依据

4)教师报告学习结果时,必须使学生和家长认识到考试分数通常不具有绝对价值,只具有相对意义。

第十五章 教师心理 简答题

1. 简述反思包含的三个方面。

反思是教师着眼于自己的活动过程来分析自己做出某种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手段。

科顿提出反思包括1. 对于活动的反思,这是在行为完成后对自己的行动和想法的反思;2.活动中的反思,个体在行为过程中对自己的表现、想法和做法进行反思;3 为活动反思。在前两种反思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来知道以后的活动。 2. 教师创造能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不断追求,从不满足,对工作精益求精。

2)正确分析和对待他人的经验,不机械照搬,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创造性的运用。 3)掌握科学的育人技术,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规律指导实践活动。 3. 简述微型教学通常所采取的程序。

1)明确选定特定的教学行为作为着重分析的问题,如解释的方法和提问的方法 2)观看有关的教学录像,掌握和理解教学行为的要点

3)实习生和新教师指定课程方案,以一定数量的学生为对象,进行实际微型教学并录音或录像

4)和指导者一起观看录像,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加以改进

5)在以上分析和评论的基础上,再次设计微型教学并对教学方案进行必要的修正 6)进行以另外的学生为对象的微型教学,并录音录像 7)和指导者一起分析第二次的微型教学 4. 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特殊能力? 1)教师的表达能力

2)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

3)教师的教育几只

4)教师的独创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 5. 如何解决教师角色冲突?

1)社会层面。书里正确的教师观,充分理解、合理评价、切实尊重教师的角色活动,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

2)学校层面。学校是教师的工作场所,对教师角色的影响是直接的、重要的。学校应该抓好内部的管理体制,提供良好的氛围,协调教师的角色关系等。

3)个人层面。个人是角色改变的关键,教师首先要提高角色的认知水平,提高自身的教师职业修养和职业道德,有效的扮演角色。 6. 教师要充当哪些社会角色? 1)教书育人

2)人类知识的传授者 3)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4)组织与管理者

5)领导者

6)心理导向,学生的同伴,家长代理者 7)人际关系的协调者

8)孜孜不倦的学习者

论述题

1. 有人建议“要多使用奖励,尽量少用惩罚”。请简要叙述你对这种建议的看法。 1.奖励与惩罚要公正 2.注意个性差异

2. 试述庄家教师与新手教师在提问策略与反馈策略上的差异。

1)专家教师会提出更多的问题,从而学生会获得更多的反馈,学习更加精确 2)在学生回答正确一个问题后,专家教师会再提出一个问题,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 3)对学生的错误回答,专家教师会给出指导性的反馈 4)专家教师比新教师在学生自发讨论中更可能提出反馈。

皮革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 预言与自我实现 教师的人格特征:富有同情心和热情 富于激励和想象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60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