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更新时间:2024-03-07 01:0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第一部分 建设项目的必要性..................... 第二部分 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第三部分 重点专业(群)建设目标及可行性分析.......... 一、重点专业(群)建设目标可行性分析.......... 二、重点专业(群)建设可行性分析.............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可行性分析.

软件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可行性分析.......

第四部分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可行性分析............ 一、校园网资源中心与信息系统建设可行性分析.. 二、社会服务建设可行性分析................. 三、基础设施建设可行性分析..................... 第五部分 建设项目的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二、项目管理保障........................ 三、资金保障.........................................

四、人事制度保障............................. 五、招标说明.......

哈尔滨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

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黑政发[2006]9号),根据《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7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07]47号)精神,结合《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印发〈哈尔滨市职业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长教联[2006]8号)及《哈尔滨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十一五”(2006-2010)发展规划》有关要求,我院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认真论证,对申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形成如下可行性

研究报告:

第一部分 建设项目的必要性

建设优质高职院校,有利于提升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关注度,优化高职教育的改革发展环境,提高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促进高职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哈尔滨工程技术职业学院积极申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其主要目的在于将学院建设成为具有全国一流水平的高职院校。其必要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促进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需要。萌芽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高职教育,就整体而言,办学时间还不长,办学类型还很新,这些已经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建设。因此,无论是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还是黑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迫切需要打造一批具有鲜明特色、设施完备、办学水平优异的示范性高职院校来引路,积极探索实践,使高职教育先进的办学理念内化为制度,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几年来,哈尔滨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加快发展步伐,加强内涵建设,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实力日渐增强,为学院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哈尔滨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建设成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符合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总体布局,是优化教育结构,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需要。

二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黑龙江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十五”

期间,黑龙江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640美元,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2006年,全省生产总值4249.23亿元,比2001年增加2128.88亿元,年均增加425.78亿元,相当于1997年-2001年五年间年均增量的2.8倍。按可比价格计算,五年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8%,增幅高于前五年年均增速2.8个百分点,呈现出国民经济总量扩大、发展步伐加快的良好态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产品深加工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2006年全省粮食产量突破历史最高水平,达到2720万吨,五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为6.8%,粮食产量的连年增长,巩固了农业基础地位;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主的工业比重逐年提高,截至2006年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额达到5449.59亿元,比2001年末增加2146.19亿元,增长65.0%,年均增长10.5%,超过前五年年均增长率5.0个百分点。

哈尔滨市经济实力增强,四大主导产业处于加速推进阶段。几年来,哈尔滨市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1675亿元,比“九五”末期接近翻一番,年均增长12.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05美元。主导产业作用突出,汽车、食品、光电信息、生物与医药四大主导产业完成产值149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7%。“十一五”时期,哈尔滨市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是工业加快发展和城市化加速推进的关键阶段。全市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并向5000美元迈进,经济进入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面临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期。

学院所在的哈尔滨市,既是黑龙江省省会城市、同时又是东北三省经济发展的衔接点。作为面向现代制造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我院的专业布局紧密贴近黑龙江省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围绕黑龙江省的汽车、农产品深加工、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等支柱、优势和特色产业,学院开设了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数控技术、食品生物技术、软件技术等30个专业,所办专业具有较强的地域经济发展支撑和行业依托。学院发展能够得到多方面社会资源的有力支持,在招生、就业、专业建设、产学合作、职业培训、科技研发、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突出的地域优势。建校以来,学院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更新观念,积极探索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内涵建设,狠抓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以专业建设为核心,重点抓好教学实验实训条件、高水平的“双师”结构师资团队、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法改革三项建设,凸显出了高职教育的特色。在办学规模稳步扩大的基础上,初步实现了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高职特色的产学紧密结合的办学路子。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对于我院进一步创新办学思路,提高办学实力,建设高水平。

第二部分 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一)办学理念先进,综合实力居于省内领先行列 学院坚持“立德为先、强能为本、突出特色、和谐发展”的理念,以“铸诚精艺”为校训,培养适应地方支柱、优势产业发

展需要、具有较强职业岗位实践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高技能人才。

学院采取在职培养教师、引进校外教师、招收职教师资和聘请兼职教师等多项措施,强化“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仅在2006年,学院就投入300万元用于师资培训,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出国深造、在职培训、参加行业资格认证培训和考试。学院作为教育部“香港华夏基金东北地区师资培训基地”,每年为长春、四平、白山、农安、白城等学校培训师资200人次,以联合办学、培养等方式支援省内4所学校,发挥了区域性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学院教学设施先进齐全,功能完备。教学用计算机3471台,多媒体教学设备114套,语音室8个,单价在5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总值为2129万元。投资6000万元,兴建图书馆、体育馆和运动场。

学院倡导科研兴校。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3篇,编著专业书籍13部,研发项目省级3项、市级6项,现运行省部级课题26项、市级14项。

2003年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列为重点支持建设的地方示范性高职院校。

(二)教改力度大,人才培养的高职特色鲜明 1.在办学体制上大胆创新,推行多元化办学模式。学院坚持“校企深度融合,服务经济社会”的理念,以政府办学、财政划拨办学经费为主,实行股份制办学、校企合作办学、中外联合办

学、校际联合办学、非学历培训教育、社区教育等多元化办学格局。充分发挥政府办学主渠道作用,用好政府支持职业教育的政策和资金,全心全意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人才。

2.在“订单培养”、“2+1”的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开始探索校企融合的“五同”人才培养模式。“五同”即:校企共同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教学基本建设、共同实施实践教学管理、共同实施素质技能考核。突出实践课程,体现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规律,与行业、企业用人标准接轨。

3.“双证书”融合。结合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将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理论与实践教学之中,学生毕业时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几年来,毕业生获取“双证书”的比例达到85%,实现了与行业、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4.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声望好。学院全面实施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科技、体育、艺术活动,寓职业素质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我院学生在各类技能大赛中屡获殊荣,在全国技能大赛上有3名学生获一等奖、在省级技能大赛上有10名学生获一等奖、有两名同学被评为“哈尔滨市见义勇为积极分子”、王效宇同学被评为感动黑龙江“十佳”大学生。毕业生就业率持续在90%以上,在省内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招生范围扩大到全国20个省;近三年招生的第一志愿报考上线率平均为116%,学院录取分数超过省内专科录取线80分,学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达92%,用人单位对

毕业生综合评价的称职率达到92%。

(三)生产性实训基地有规模有质量,在省内同类院校居首位

学院拥有6个校内实训基地(117个实验、实训室),设备资产总值达5300万元。其中有1个国家示范性数控实训基地,5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数控技术、汽车运营与维修、食品生物技术、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和机电一体化)。

数控实训基地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100余台设备,可同时容纳800名学生进行生产性实习;11500平方米汽车维修技术实训场地和较齐全的设施设备,可容纳1000人实习;1000平方米的食品生物技术实训中心,可同时容纳400人实习;4800平方米的计算机实训基地,可同时容纳600人实习;5个模拟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可同时容纳300人实习;1个承担学生顶岗实习且归学院所有的三星级宾馆和2400平方米的仿真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学院建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80个,可同时容纳1200人轮流顶岗实习。将学生的实训和实习拓展到企业和工厂,使学生岗前实训与就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基本满足学生顶岗实习与就业要求,实现学校与企业的融合。

(四)引进ISO9001理念,管理改革成效显著

学院以实训管理工作为切入点,率先引进ISO9001-2000认证管理体系,达到认证标准,并在学院全面推广。改革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不断完善学院、分院二级管理模式,管理重心下移,进一步明确责、权、利,调动分院办学积极性。逐步完善了各项

管理制度和各种奖惩机制,建立了科学有效的工作运行与监督机制,突出过程管理,坚持全面、全员、全过程管理,从经验型、粗放型向科学化、精细化、人文化发展。

学院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以来,管理服务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度得到提高。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对各部门的工作过程和结果实行监控;通过对工作流程的检查和评审,规范教学秩序,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和改善软、硬件环境,充分体现对一线教师和学生的关心和重视,管理质量进一步提升。

(五)广泛开展培训、认证和技术研发,社会服务能力突出

学院积极开展在岗、下岗再就业、创业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培训工作。学院是国家机电项目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示范性数控实训基地、哈尔滨市下岗再就业人员培训基地、哈尔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海尔集团黑龙江省海尔技术服务人员培训中心等培训资质单位,年培训人数8000人次,累计培训人数达3万人次。

职业资格鉴定成绩突出。学院有德国“奥迪培训中心”等三个国际认证培训机构;有教育部全国计算机、外语等级考点,国家信息化认证CEAC、华为(神州数码)网络工程师认证培训基地等国内培训认证机构;有技能考评员117人,可进行8大类(机电、IT、管理、餐饮、传媒、食品、汽车、外语)50个项目的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几年来,累计鉴定人数达5000人次。学

院在人力资源培训、职业资格鉴定的质量和数量上处省内领先地位。

学院主动为行业、企业提供应用技术开发等科技服务项目21个。其中,自主研发了“兴职牌”农机轴配件;每年为一汽大众配套生产汽车零部件120万件;为有特殊要求的企业加工模具;与通化啤酒有限公司、黑龙江吉鹤燕麦有限公司等合作开发新产品;参与哈尔滨市“农业信息万户通工程系统”和“铁路问询客户服务系统”等软件的研发。科技成果的研发推广,促进了地方生产力发展。

(六)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大,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伴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和科教兴省战略的提出,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对学院的发展和建设十分重视,已将其纳入地方“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重点支持,特别是在国际合作办学与交流、跨区域开展异地合作办学、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发展规模的土地使用、国际金融机构贷款项目安排等方面还将继续给予优先和重点扶持。为支持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哈尔滨市政府也已经下发文件并列出年度计划,并承诺每年投入1000万专项资金支持学院示范校建设项目。2000年至今,市政府累计投资5.5亿元支持学院建设。哈尔滨工程技术职业学院的未来建设与发展拥有良好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第三部分 重点专业(群)建设目标及可行性分析 一、重点专业(群)建设目标可行性分析

(一)总目标——建高职名校,创国内一流

学院经过三年的建设,在校企专业共建、课程共建、师资共建、基地共建等方面特色鲜明,在办学实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办学效益和辐射能力等方面提高显著,使学院成为哈尔滨市、黑龙江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职教师资培训中心、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应用技术服务中心和教学资源共享中心。创建具有核心竞争力、国内一流的高职院校。做发展的示范、改革的示范和管理的示范。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道路,坚持“立德为先、强能为本”的理念,遵循“改革开路、突出重点、形成特色、整体推进”的方针。以校企融合为基础,专业建设为龙头,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切入点,改革课程体系、内容、方法为重点,建设优秀教学团队为支撑,完善运行机制为保障,强化内涵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示范校作用,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具体建设目标

1.专业建设 围绕哈尔滨市、黑龙江省的汽车、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等支柱、优势产业,重点打造以数控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食品生物技术和软件技术4大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2.课程改革与建设 把“立德树人”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深化校企融合的“五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职业素质为基础,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以行业、企业

真实生产任务和工作过程为载体的多元融合课程体系。与行业、企业一起,结合职业资格标准,开发模块课、综合课。面向生产一线,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探索“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开发优质核心课20门,其中国家级精品课4门,省级精品课程6门。开发工学结合的特色教材和教学课件20种。进一步推行“双证书”制度,使有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中90%以上的学生获得中级及以上的证书。建立和完善共享型教学资源库。

3.实训基地建设 建设融教学、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完善汽车、数控、食品、软件等6个生产性实训基地,全部达到省级示范基地,其中2个达到国家级示范基地。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与行业、企业共同建设机电一体化、旅游管理、会计电算化和电视节目制作4个模拟或仿真实训基地,使学生校内生产性实训达到80%。再与行业、企业共建90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总数达到170个。强化学生顶岗实习,建立校内外实训、实习有机结合的运行机制。

4.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四项计划”;即引进、培养专业带头人计划;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培训计划;兼职教师资源库建设计划和教师评价体系改革计划。与行业、企业共同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打造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到2009年,学院专任教师总数达到460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85%以上,龙头专业兼职教师与专任专业教师人数之比达到1:1,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

职教师讲授的机制。引进和培养专业带头人35人、骨干教师140人。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及激励政策,引导教师深入行业、企业提升综合职业素养与实践教学能力。

5.管理改革结合学院教育教学实际,推行ISO质量管理,进一步完善“三全一突出”的教学管理模式。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管理,突出过程监控。建立工学结合的教学质量标准和质量监控、质量评价体系,校企共同探索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6.社会服务

社会培训:继续完善国家机电项目高技能人才培训等基地建设,企业在岗职工培训达到每年1000人,下岗再就业人员培训达到每年3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达到每年2500人,职业资格鉴定(培训)达到每年 3000人。使学院年社会培训达到万人以上。

教师培训:完成黑龙江省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基地建设。达到年培训中、高职教师500人规模。

二、重点专业(群)建设可行性分析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建设可行性分析 一、必要性分析 1.汽车产业发展迅速

支柱产业 汽车产业是黑龙江省支柱产业,拥有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400余家,年整车生产能力逾百万辆,零部件产品涉及

发动机、变速器、汽车电子等9000多个品种,已形成了以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为中心的汽车整车、汽车配件、汽车电子产品生产园区和贸易与服务园区。

政策导向 “十一五”期间,哈尔滨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立足现有基础,发挥比较优势,建设国际汽车城,建设国内最大的汽车产业基地”和“以一汽集团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在整车、汽车零部件、汽车贸易与服务等领域全面发展”的目标

2.汽车后市场产业人才需求巨大

2001至2006年哈尔滨市汽车保有量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目前,哈尔滨市汽车保有量为40万辆,现有1600多家汽车销售、维修及装饰美容企业,从业人员仅3万人。按照汽车保有量与售后服务从业人员10:1计算,中高端技术人才缺口1万人。预计2015年汽车保有量将突破100万辆,每年新增人才缺口4000人,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目前从业人员中高等级技能人才比例偏低;员工文化程度偏低;接受过系统专业知识学习的人员比例仅占17.8%;具有专业技术职称证书比例偏低,仅占53.35%;专业技术管理及经营管理人员结构不合理;管理队伍不稳定,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二、可行性分析

1.先进的办学模式,覆盖汽车后市场的专业群

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2005年汽车学院与长春华阳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合作办学,坚持校企高度融合、共同办学、携手育人,

实现“厂中有校、校中有厂”的办学模式。建有长春宝兴行(宝马)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和一汽大众奥迪技术支持中心,已将学院打造成了“教学工厂”。国际标准的企业文化、运作模式、员工管理制度及国际汽车最先进的技术、最优质的服务对学院的影响是长远和深刻的。

面向汽车后市场的专业群 以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为龙头,带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面向汽车后市场,培养汽车销售、保养与维修、零部件销售、二手车服务和售后服务业务管理等岗位的中、高端人才。目前专业群在校生1796人。

2.工学结合、校企互动的实习基地

校内汽车技术实训中心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设备价值760万元。建有发动机、自动变速器、电气、底盘等汽车基本技能实训室,检测与维修仿真实训室及新技术培训中心。拥有对外服务功能的宝马汽车4S店。校外建有一汽大众、一汽轿车、西门子威迪欧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金达州汽贸集团等10家合作紧密的企业实习基地。

3.优质的专兼职教学团队

现有专业教师12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3名,“双师型”教师 8名。外聘兼职实践教师10名。在华阳汽贸大众、奥迪、红旗、丰田、现代、宝马等销售服务公司聘请指导学生实践的师傅20余名。教学团队承担着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

题“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职业规范的研究与实践”、黑龙江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首批立项课题“职业技术教育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模式的研究”等课题的研究任务。

4.融为一体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学生与员工合一的双重身份

教师在“教中做”,学生在“做中学” 专业课在实训室进行,教学做于一体。以培养学生岗位工作能力为主制定课程能力目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效果明显。

小、中、大周期工学模式,学生与员工身份合一 “小周期工学模式”即每周有2个工作日在企业实习;“中周期工学模式”即每学期均有2—4周在企业进行综合实习;“大周期工学模式”即有半年的企业顶岗实习。

通过这种工学结合的开展,使学生“带着问题去企业、再带着问题回课堂”。将所学——在企业中应用,将所见——在课堂中求解。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由企业负责管理,使企业文化、企业规范、职业道德、职业素质潜移默化的深入学生心中。

5.国际合作成果显著

学院“一汽大众奥迪技术支持中心”已经面向全国奥迪品牌经销商开展了12期228人次的奥迪技术基础培训;学院“奥迪培训中心”与德国奥迪公司合作,引进德国奥迪培训课程及培养模式,“订单”培养奥迪技师20人/年,并分别在德国和中国开展了师资培训活动;代表哈尔滨市政府具体实施了中国哈尔滨市-德国

汉诺威市吕内堡·斯塔德手工业同业公会机动车人员培训项目,已派出两期学员在德国学习。

二、重点专业(群)建设可行性分析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建设可行性分析 1.汽车产业发展迅速

支柱产业汽车产业是黑龙江省支柱产业,拥有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400余家,年整车生产能力逾百万辆,零部件产品涉及发动机、变速器、汽车电子等9000多个品种,已形成了以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为中心的汽车整车、汽车配件、汽车电子产品生产园区和贸易与服务园区。

政策导向 “十一五”期间,哈尔滨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立足现有基础,发挥比较优势,建设国际汽车城,建设国内最大的汽车产业基地”和“以一汽集团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在整车、汽车零部件、汽车贸易与服务等领域全面发展”的目标。 2.汽车后市场产业人才需求巨大

2001至2006年哈尔滨市汽车保有量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目前,哈尔滨市汽车保有量为40万辆,现有1600多家汽车销售、维修及装饰美容企业,从业人员仅3万人。按照汽车保有量与售后服务从业人员10:1计算,中高端技术人才缺口1万人。预计2015年汽车保有量将突破100万辆,每年新增人才缺口4000人,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目前从业人员中高等级技能人才比例偏低;员工文化程度偏

低;接受过系统专业知识学习的人员比例仅占17.8%;具有专业技术职称证书比例偏低,仅占53.35%;专业技术管理及经营管理人员结构不合理;管理队伍不稳定,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二、可行性分析

先进的办学模式,覆盖汽车后市场的专业群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2005年汽车学院与长春华阳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合作办学,坚持校企高度融合、共同办学、携手育人,实现“厂中有校、校中有厂”的办学模式。建有长春宝兴行(宝马)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和一汽大众奥迪技术支持中心,已将学院打造成了“教学工厂”。国际标准的企业文化、运作模式、员工管理制度及国际汽车最先进的技术、最优质的服务对学院的影响是长远和深刻的。

面向汽车后市场的专业群 以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为龙头,带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面向汽车后市场,培养汽车销售、保养与维修、零部件销售、二手车服务和售后服务业务管理等岗位的中、高端人才。目前专业群在校生1796人。

2.工学结合、校企互动的实习基地

校内汽车技术实训中心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设备价值760万元。建有发动机、自动变速器、电气、底盘等汽车基本技能实训室,检测与维修仿真实训室及新技术培训中心。拥有对外服务功能的宝马汽车4S店。校外建有一汽大众、一汽轿车、西门子威迪欧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金达州汽贸集团等10家合

作紧密的企业实习基地。

3.优质的专兼职教学团队

现有专业教师12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3名,“双师型”教师 8名。外聘兼职实践教师10名。在华阳汽贸大众、奥迪、红旗、丰田、现代、宝马等销售服务公司聘请指导学生实践的师傅20余名。教学团队承担着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职业规范的研究与实践”、黑龙江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首批立项课题“职业技术教育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模式的研究”等课题的研究任务。

4.融为一体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学生与员工合一的双重身份

教师在“教中做”,学生在“做中学” 专业课在实训室进行,教学做于一体。以培养学生岗位工作能力为主制定课程能力目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效果明显。

小、中、大周期工学模式,学生与员工身份合一 “小周期工学模式”即每周有2个工作日在企业实习;“中周期工学模式”即每学期均有2—4周在企业进行综合实习;“大周期工学模式”即有半年的企业顶岗实习。

通过这种工学结合的开展,使学生“带着问题去企业、再带着问题回课堂”。将所学——在企业中应用,将所见——在课堂中求解。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由企业负责管理,使企业文化、企业规范、职业道德、职业素质潜移默化的深入学生心中。

5.国际合作成果显著

学院“一汽大众奥迪技术支持中心”已经面向全国奥迪品牌经销商开展了12期228人次的奥迪技术基础培训;学院“奥迪培训中心”与德国奥迪公司合作,引进德国奥迪培训课程及培养模式,“订单”培养奥迪技师20人/年,并分别在德国和中国开展了师资培训活动;代表哈尔滨市政府具体实施了中国哈尔滨市-德国汉诺威市吕内堡·斯塔德手工业同业公会机动车人员培训项目,已派出两期学员在德国学习。

三、建设思路与目标 (一)建设思路

面向汽车后市场,依托与长春华阳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合作的办学模式,实现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在产学一体、循环工学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构建以岗位真实生产任务为载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借鉴德国奥迪培训体系,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改革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从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学生就业竞争力。同时有效发挥社会服务功能,提升辐射带动能力。 (二)建设目标

围绕长春汽车产业强力优势,建立校企合作办学的长效机制,建设特色专业群,并为汽车后市场相关企业提供培训、技术支持、项目开发等服务。校企共建“学校工厂”实训基地、“双师”结构

优秀教学团队、优质核心、实训课程。成为哈尔滨市、黑龙江省汽车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心、汽车技术服务中心、汽车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中心、汽车职教师资培训中心和汽车职教资源共享中心。立足长春辐射全省,创建国家品牌专业。 (三)具体指标

1.建成以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为龙头,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至2009年,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建成省级示范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建成省级试点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建成国家品牌专业。

2.完善“学校工厂”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现有教学环境基础上,把企业维修工厂建在校内,扩大生产性实习基地规模,继续推进以“3+2”为主的循环工学教学模式(第3、4、5学期每周三天校内学习,二天企业实习),校企高度融合、携手育人,实现学院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培养学生。

3.总结三年来校企合作办学经验,完善校企双重管理机制,制定校企共管、全程监控的教学管理制度和人才质量监控体系,注重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4.借鉴澳大利亚培训包、德国奥迪培训模式,根据典型生产性作业项目工作流程,校企共同开发核心课程、生产性实训课程、顶岗实习教程。重点建设汽车动力总成大修、汽车电气设备维修、汽车故障诊断、汽车营销、汽车售后服务企业经营管理5门核心

模块课程(群)和汽车技术服务岗位、汽车销售顾问岗位2门顶岗实习模块教程,编写5种特色教材和教学课件,建设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

5.打造“双师”结构教师团队。专业教师规模达到20人,兼职教师30人,专业带头人2人,骨干教师6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5%以上。

6.将汽车学院实训中心建成汽车销售服务模拟4S店教学场所,新建集教学与生产一体化的汽车维修工厂,使学生生产性实训数达到实训总数的80%。建设成国家级实训基地1个,省级实训基地1个,校外实习基地达到25个。

7.面向社会、行业开展技术服务、培训、职业资格鉴定等工作,年对外培训1500人次;为职业院校提供模块化教学资料库和人才培养标准指标共享型资源库。

8.结合德国奥迪公司培训项目,合作开发汽车技术培训课程;与韩资企业长春G-3教育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汽车电控教学设备。

四、建设内容分析

(一)进一步完善“学校工厂”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以“五同”人才培养模式为切入点,依托校企合作办学优势,与行业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完善以“学校工厂”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引领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整体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1.构建课程体系

以汽车技术服务、汽车销售顾问、售后服务企业管理等岗位能力要求为标准构建课程体系。根据典型生产性作业项目工作流程,校企共同开发

18

建设核心课程、生产性实训课程、顶岗实习教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创新、创业、创造能力培养融入课程体系,建成以职业素质化课程、专业能力综合化课程、岗位技能模块化课程为基础的多元融合课程体系。完善课程标准、教学标准和评价标准。

2.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重点建设汽车动力总成大修、汽车电气设备维修、汽车故障诊断、汽车营销、汽车售后服务企业经营管理5门核心模块课程(群)。将汽车营销建设成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将汽车动力总成大修建设成省级精品课程,将汽车售后服务企业经营管理、汽车电气设备维修和汽车故障诊断建设成院级精品课程。

3.建成模块化校本教材体系

根据汽车发展、更新迅速的特点,结合模块化教学的需要,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发项目教材,保证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不脱节。计划到2009年,完成1部国家规划教材、4部出版教材和2部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建设。

建设《汽车技术服务岗位》、《汽车销售顾问岗位》顶岗实习模块教程。将汽车售后服务企业岗位细分,并依照岗位要求、工作规范、业务范围、技术标准等建设单元模块群。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以根据实习岗位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单元模块,完成实习任务。

(三)打造高质量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打造一支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较强企业生产实际操作技能

的“双师”结构教师团队。专任教师规模达到20人,引进汽车4S店服务技术总监、能工巧匠5人来校客座任教,兼职教师规模达到30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5%以上。

(四)校企共同管理制度及人才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对课程教学中各项教学任务、项目任务从设计到实施到最后的教学校果评价进行质量监控,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管理体系,突出过程监控,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1.构建校企工学结合共同管理制度。

深化教学管理机制改革,采取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认定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的办法,确保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不脱节,为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搭建合作平台。实现顶岗实员工化管理,建立企业考核认定与学院实习成绩考核一体化机制。

2.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

改革评价机制,采取校企共同考核的办法,由教学管理部门

件技术人才作为专业带头人,按引进教师同等标准在本专业教师中选拔1名基础好的教师作为专业带头人进行培养。

2.专业骨干教师培养

大力扶持技能水平较高、有管理能力的教师,充分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资源,开办学校软件公司,三年内成立一家软件仿真工厂,培养12名教师经理或高工作为骨干教师,使参与项目开发的教师达75%以上,并在专业方向上均匀分布,使骨干教师能够独立承担项目开发任务。

3.专任教师团队建设

加强与长春软件园等省内著名IT企业的紧密合作,通过集中培训、资格认证、深入企业等多种方式确保专业教师的技术不断更新,使得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市场实际、反映技术的最新发展状况,使专任教师不断积累企业开发经验,培养18人成为“双师型”教师。

4.兼职教师建设

从行业、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26人,参与课程开发、实施教学、指导实践课程,J2EE项目实战、.net项目实战、软件工程应用技术与训等实践课程全部由企业兼职教师担任。实现专业教师专职与兼职比例1:1,并建立企业和学校两级共管的兼职教师资源库。

(五)服务社会

1.搭建“校企联盟”平台

由政府和黑龙江省软件协会牵头,学校和企业共同联合打造一个由50余家知名企业组成的“校企联盟”,并设立专门机构,建立沟通机制,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实现多赢。“校企联盟”主要功能:

(1)建立“人才资源库”。它将承担学院聘请兼职教师、企业项目研发人员和专业建设顾问的人物,同时将成为企业人才储备库。

(2)搭建公共“就业平台”。随时把握企业用人动向,及时向企业推荐人才。利用这个“就业平台”,发挥本专业示范作用,联合兄弟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全面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战略,共建开放的就业培训体系,为企业服务,为学生服务,为地方经济服务。

(3)合作开发项目。依托生产性实训基地或软件仿真工厂,帮助企业开发项目,企业参与本专业建设,预计每年创收额为30万,实现校企双方共赢。

2.应用技术服务社会

以“一汽启明”等“校企联盟”企业为依托,充分利用软件仿真工厂优势和学校资源,在生产、工学结合、教学过程中进行科研项目研究,科研重点:一是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和建设师资队伍;二是校企共同开发教学资源类软件、教学仿真系统和教育类管理软件;三是校企联手共同攻克企业应用技术难题,使专业从教科研入手服务社会,服务兄弟院校,形成

高职科研发展新思路。

3.建立计算机技能鉴定和培训中心

(1)开展技能培训。利用生产性实训基地和专业(群)的覆盖优势,一是大力开展校内职业资格技能培训,使本专业(群)培训人数每年达500人左右,在校生99%以上获得中级技能证书,力争40%获得高级证书,使“双证书”率达到100%;二是大力开展对社会培训,使本专业(群)成为黑龙江省下岗再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企业职工培训等专业技能培训中心,每年培训不少于1600人次。

(2)校企共同开展职业资格技能鉴定。由企业、行业制定人才需求标准,依托“校企联盟”,校企共同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学生经过严格培训,合格后获得“工作经历证”,成为“校企联盟”企业上岗通行证,从2008年启动该项目,每年技能鉴定人数不少于400人。

(3)承办技能大赛。联合行业、行政部门力争在三年内承担省级以上赛事2次,提升专业影响力。

4.建立黑龙江省计算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心

利用“双师”、“人才资源库”和软件工厂等资源,面向黑龙江省职业教育行业开展“推拉式”服务战略,定期举办师资培训班,提高省内整体师资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每年培训教师100人。另外联合“一汽启明”,利用其在东北、甚至全国的影响举办全国师资培训班、专业建设研讨会等。

5.完成软件技术专业资源网建设

发挥专业的示范作用,实现资源共享,服务兄弟院校。2009年完成Java应用技术与实训、数据库应用技术与实训两门课为主的专业资源网建设,主要内容:项目大纲、编程资源、开发文档模板、技能测试题库、课件库、案例库等。

(六)完善“校企共育 寓教全程”的职业素质教育模式 1.“校企共育 寓教全程”模式

为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目标,深化“校企共育 寓教全程”的职业素质教育培养模式,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实施职业素质教育。与企业共同制定方案,按照实际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职业素质要求,将职业素质教育的“文化”融入到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全员参与,从细节入手,实践与完善“校企共育 寓教全程”的职业素质教育培养模式,重视职业道德、职业习惯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培养面向软件开发、软件技术支持与服务岗位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

2.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辅导员队伍的建设直接影响到学生素质的培养,因此,必须把辅导员队伍建设放到重要位置,力争选聘劳动模范、技术能手等高素质人员作为德育辅导员。

3.成立“软件专业社团”组织

本着让学生自立、自强的目的,成立“软件专业社团”,给学

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展示个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4.成立大学生创业中心

以大学生创业、创造实践基地为平台,成立课外大学生创业、创新小组,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条件和强有力的支持,鼓励他们进行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积极参与各类大学生竞赛和科技活动,全面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每年投入2万元,设立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用于奖励在科技创造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第四部分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可行性分析

一、校园网资源中心与信息系统建设可行性分析 (一)必要性分析

目前国内高校校园网基础建设基本都已完成,建设重点向应用集成建设和信息集成建设转变。

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学校信息化建设已经从“应用集成阶段”迈入“信息集成阶段”,用户从关注“是否有信息系统的支持”发展到关注“信息系统支持下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

从建设运行的角度来看,学校信息化已经从“以建设为主的阶段”进入“建设与运行并重的阶段”,运行变得越来越重要,运行服务的质量好坏已经成为信息化工作是否成功的关键要素。

从业务发展的角度来看,学校信息化已经从“面向管理的阶段”进入“面向服务的阶段”,从关注MIS系统建设发展到关注对

配合资源中心和信息系统建设,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校园门户网站的内容建设,增加门户网站的信息量,加快信息更新速度,加强子栏目建设与二级网站建设。提供便捷的资源和应用系统访问入口。

结合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开发完善的校园网络社区,包括网络信息交流平台,校友录、校园商务平台、网络投票系统等,让全院师生都能参与到网络文化建设中来。

(7)人才培养

首先是对于校园网管理和维护人才的培养。网络管理和维护人员定期进行技术培训,掌握先进的技术,保证校园网络的安全运行和不断发展。网络中心技术人员每年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以适应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要求。

其次是对于网络用户的培训。为了加快信息化建设成果直接服务于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使教师能尽快掌握校园网各种应用系统的使用方法,网络中心定期对网络用户进行技术培训,对不同岗位的教师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不同内容的培训。

二、社会服务可行性分析 1.社会服务现状分析

学院是国家机电项目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示范性数控实训基地、哈尔滨市下岗再就业人员培训基地、哈尔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海尔集团黑龙江省海尔技术服务人员培训中心等培训资质单位,年培训8000人次。学院每年为长春、四平、

白山、农安、白城等学校培训师资200人次,以联合办学、培养等方式支援省内四所学校,发挥了区域性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学院有德国“奥迪培训中心”等三个国际认证培训机构;有教育部全国计算机、外语等级考点,国家信息化认证CEAC、华为(神州数码)网络工程师认证培训基地等国内培训认证机构;有技能考评员117人,可进行8大类(机电、IT、管理、餐饮、传媒、食品、汽车、外语)、50个项目的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累计鉴定5000人次。

学院主动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学院与企业共同研发的“‘雪狼’牌11度小冰麦麦冰啤酒”为企业带来了近千万的利润;为一汽大众配套生产汽车零部件近120万件/年;自主研发了“兴职牌”农机轴配件已成为畅销产品??累计开发科技服务项目21个。

学院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高校为振兴老工业基地服务先进单位”、“哈尔滨市人民满意学校”等称号。2003年被教育部、财政部列为重点支持建设的地方示范性高职院校。

2.项目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分析 (1)社会培训

开展下岗再就业人员培训。依据哈尔滨市政府计划及劳动力市场需求,制定年培训计划。与各社区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扩大培训的种类,从再就业人员实际出发,灵活安排培训内容,提高培训水平。年培训规模达到3000人。

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以哈尔滨市所属各市县为单位,建立培训网,积极开展送技术下乡活动。年培训规模达到2500人。

开展企业在岗职工培训。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开展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的职业培训。年培训规模达到1000人。

开展职业资格鉴定工作。学院在开展8大类、50个项目鉴定(培训)的基础上,凡具有职业鉴定资格的专业都建立鉴定站,在提供校内学生资格鉴定同时,向社会开放。年鉴定(培训)规模达3000人。

(2)师资培训

面向长春、白山、四平、白城、延吉等地区的职业院校,利用学院数控技术、汽车技术与营销服务、食品生物技术和软件技术实训基地,广泛开展高、中职师资培训,提升职业教育理念和实践技能。年培训规模达500人。

(3)技术服务

整合学院食品与生物技术教授实验室、工程实训中心产品开发部,与一汽启明合作的软件开发园等校内外资源,建立研究开发中心,提升整体研发实力。将学院研发重点放在与黑龙江省支柱产业相适应、企业需求相匹配的应用性技术研发及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上。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构建集企业技术咨询与服务,技术研发、技术推广为一体的服务平台,为黑龙江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产业升级服务。

四、基础设施建设可行性分析

图书馆、体育馆综合楼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框架结构,4层,总建筑面积25577平方米,其中图书馆15000平方米。该综合楼已经建成,可满足学院自动化、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需要,满足全院师生图书阅览需求,保证学生室内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需要。体育场占地面积25155平方米,建筑规模为可容纳4800人固定看台一座,8条400米塑胶跑道,中间为人造草坪的标准足球场地。可满足全院师生大中型体育运动项目的需要。

第五部分 建设项目的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学院成立示范校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下设建设项目办公室及5个分支机构。每个专业群建设和服务设施、大的设备、资金等都设专人负责。建立岗位责任制和例会制,定期对建设项目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解决。从组织领导方面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二、项目管理保障

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办法,以企业“项目管理”的方法进行建设项目管理。建立岗位工作目标及工作标准,建立监测指标及检测运行机制。对项目的建设进行适时监控,及时总结和调整。每个子项目建成以后要有评价验收。建立激励机制,奖惩分明,对工作态度不端正,工作质量不达标,要严肃处理。全力确保实现示范校建设目标。

三、资金保障 一是管好政府给的钱。

建立《建设专项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做到专款专用。对每个专业群及公共服务设施、大型设备的资金使用要制定细则。对资金使用过程的各环节(如采购等)要有具体规定。确保资金使用到位、节约、高效。二是筹集企业的钱。学院自成立以来,已采用多种方式在校企合作中筹集资金3560万元。建设示范校需很大投入,光靠政府资金不能解决问题。必须自己增强造血功能,用投资多元化来增进学校的办学活力。学校要通过深度校企融合的途径,遵照“双赢”的原则,采取优质服务的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发挥学院智能和技术服务优势,面对企业开展培训、科技服务,与企业共同开发项目等筹集资金,每年创收达到1000万。三是与国外开展广泛的合作办学筹集补充资金。

四、人事制度保障 一是用人机制改革。

实行全员“竞聘上岗”和“职称聘任制”,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长效用人机制。突破编制观念,采用固定制、聘用制、代理制、派遣制、临时合同制等多元化用人方式,拓宽进人渠道。对于兼职教师要给予特殊政策,专门进行管理。建立新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的管理办法。 二是深化完善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强化薪酬的激励作用,继续向教学第一线倾斜,向关键岗位、关键人才倾斜,使教职员工收入分配与个人工作业绩和学校整体效益挂钩,确保学院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教职员工。

五、招标说明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5r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