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
更新时间:2024-05-11 06:1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2012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劳动方式个体性
2.小燕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 A.言语信息 B.态度 C.动作技能 D.智慧技能
3.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证实了遗忘的( )。 A.动机说 B.痕迹衰退说 C.提取失败说 D.干扰说
4.认为动机水平适中时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理论是( )。 A.成就动机理论 B.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C.成绩结构理论 D.强化理论
5.一般在教学开始前使用,用来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的评价属于(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非正式评定
6.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 )。 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社会过滤效应 D.最近效应
1
7.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不包括( )。 A.发现教学 B.情境教学 C.合作学习 D.程序教学
8.下列属于教学信息输入技能的是( )。 A.口语表达技能 B.书面表达技能 C.体态表达技能 D.研究学生技能
9.教师期望效应是由( )研究发现的。 A.皮格马利翁 B.勒温 C.罗森塔尔 D.夸美纽斯
10.心理咨询的根本目标是( )。 A.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扰,度过当前危机 B.学会自己独立处理类似问题 C.建立对咨询人员的信任 D.学生对咨询过程的积极参与
11.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 )。 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
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 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 D.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
12.袁老师中途接手小学三年级3班的班主任,有几个学生经常缺交数学作业,经过了解,发现只要题目难一点或运算量大一点,这几个同学就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不仅如此,在各项活动中会有一些同学叫苦叫累。如果你是班主任的话,可在全班进行( )。 A.积极的情感教育 B.意志品质的培养 C.人际交往教育 D.良好性格的教育
13.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 A.准备律 B.练习律 C.动机律 D.效果律
2
14.当人们在观察某个人时,某一品质在观察者看来是极为突出的,从而对这种突出的品质有了清晰明显的知觉并掩盖了对其余品质的知觉。这种现象称为( )。 A.投射效应 B.晕轮效应 C.皮格玛利翁效应 D.首因效应
15.小学生在英语课上学习“书”的英语单词“book”。按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这里的学习属于( )。 A.表征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发现学习
16.下列情境中代表内在动机的情境是( )。 A.语文课上小李做数学作业
B.王老师对张华的单词测验成绩表示满意 C.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宣布三好学生名单 D.陈英每天独自读几小时文学名著
17.科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前习俗水平包括的两个阶段是( )。 A.“好孩子”定向水平、权威定向水平
B.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水平、原则定向水平 C.原则定向水平、良心定向水平
D.惩罚和服从定向、工具性的享乐主义定向 18.学生的说谎、偷窃和欺骗等属于( )。 A.情绪冲动 B.性格障碍 C.情绪适应困难 D.行为障碍
19.在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中,他认为智力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那么认识环境的能力属于( )。 A.自知智力 B.空间智力 C.逻辑数学智力 D.身体运动智力
20.小敏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学习一直非常努力,成绩名列前茅。在一节自习课上,她遇到一道数学计算试题,半节课过去了还没做出来,正着急时,忽然听到有个同学说“她越来越笨了”。小敏心中咯噔一下,琢磨他是在说自己吧,然后就不断地想自己是不是变笨了。从那以后,小敏很在意别人说什么,而且总觉得在说自己,非常难受,后来朋友跟她开玩笑也
3
耿耿于怀。整天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占着脑子,乱糟糟的,头都快炸了。你认为,小敏同学的心理问题是中小学生常见( )。 A.焦虑症 B.恐惧症 C.强迫症 D.抑郁症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的主要观点可以归纳为“三个中心”,即( )。 A.教师中心 B.活动中心 C.儿童中心 D.课堂中心 E.书本中心
2.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 )。 A.家庭教育 B.道德教育 C.社区教育 D.学校教育 E.体育教育
3.教育目的的功能有( )。 A.导向功能 B.强制功能 C.调控功能 D.示范功能 E.评价功能
4.教育法的规范作用( )。 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教育作用 D.预测作用 E.强制作用
5.参观教学法可分为( )。 A.可行性参观 B.准备性参观 C.现实性参观
4
D.并行性参观 E.总结性参观
6.我国中小学德育的重点具体说来应当包括或强调以下哪几方面?( ) A.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B.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 C.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基础教育 D.提高人的智慧水平的教育 E.注重自主性、创造性的教育
7.小学生常见的情绪适应问题是( )。 A.恐惧 B.抑郁 C.紧张 D.情感冲动 E.失眠
8.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 )。 A.注意过程 B.保持过程 C.复制过程 D.动机过程 E.识记过程
9.正强化包括( )。 A.奖学金 B.对成绩的认可 C.表扬 D.改善学习
E.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10.学校咨询活动应遵循哪些咨询原则?( ) A.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 B.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 C.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 D.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 E.澄清和评估问题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因此,教育没有自己的独立性。( )
2.1995年3月18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的基本法律。( ) 3.在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涉及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
5
4.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所以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指挥。( ) 5.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班主任了解了学生。( ) 6.在我国小学里,德育就是指道德教育。( ) 7.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
8.群体极化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 9.具有非凡的记忆力可以称为天才。( ) 10.品行不良问题主要出现在青年期。(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其具体作用是什么? 2.简述教学的一般任务。 3.简述我国小学德育原则。 4.简述动机及其功能。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你是否同意这句话:高明的教师最大的本事是能够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并为每个学生创造尽可能适合他的教育环境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去主动学习和发展。试举例说明并进行阐述。
2.结合实际,论述当前加强和改善德育工作的意义,并阐述德育与其他各育之间的关系。 六、案例分析(10分)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的会上,王老师说:“我的课没人听。”李老师说:“我们赞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可不知道怎么做。”张老师说:“考试是个指挥棒,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答辩时答案五花八门,学生怎能通过考试?”请根据创造力培养的有关知识逐一回答老师们的困惑。
来源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解析: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刚好体现教师的示范性特征。
2.【答案】A。解析:言语信息指能用言语或语言表达的知识。
3.【答案】D。解析:干扰说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 4.【答案】B。解析: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认为中等动机强度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 5.【答案】A。解析: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性评价”,一般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通过这种预测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
6
备状况,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 6.【答案】B。解析:题干是对首因效应定义的考查。
7.【答案】D。解析:发现教学、情景教学、合作教学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8.【答案】D。解析:教学信息输入技能包括钻研教材技能、确定教学目标技能和教学信息反馈技能。
9.【答案】C。解析:罗森塔尔等人对教师期望进行研究,表明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直接影响。他借助古希腊神话中的皮格马利翁的名字,把这种现象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罗森塔尔效应”、“教师期望效应”。
10.【答案】B。解析:心理咨询的根本目标是使来访学生在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可以自己独立处理,而不是动辄就寻找咨询者的帮助。直接目标是咨询者向咨询对象提供心理上的帮助,以使后者克服当前的心理问题,并提高自身应付挫折的能力。
11.【答案】B。解析: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就是将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结合。
12.【答案】B。解析:意志的基本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四个方而。学生缺交作业等情况是缺乏意志的自觉性、自制性等品质,班主任可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
13.【答案】D。解析:效果律指某一行为在某一情景下出现时,如果受奖励,那么它下次出现的几率就会增加;如果受到惩罚,下次出现的几率就减少。
14.【答案】B。解析: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指某人外表或是极为突出的重要的品质,掩盖了人们对他其他特征的评价。晕轮效应的产生,往往是由于掌握有关知觉对象信息很少而又急于
进行整体判断所造成的结果。
15.【答案】A。解析:表征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
16.【答案】D。解析:内在动机是指因学习活动本身的意义和价值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不在活动之外。A中小李可能怕完不成作业受批评而去做数学作业;B、C中的学生学习都是为了拿到奖励(教师的赞许和三好学生),这三种情况都是外在动机引起的,只有D项是对活动本身感兴趣,是内在动机。
17.【答案】A。解析:科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前习俗水平包括“好孩子”定向水平和权威定向水平两个阶段。
18.【答案】D。解析:说谎、偷窃和欺骗都属于行为障碍。
19.【答案】B。解析:空间智力强的人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敏感性很高,空间智力可以划分为形象的空间智力和抽象的空间智力两种能力。由此可知认识环境应属于空间智力。
20.【答案】C。解析:强迫症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DE。解析:“活动中心”、“儿童中心”是现代教育学派的观点。
7
2.【解析】ACD。解析:教育合力是指家庭、学校、社区教育“三结合”。 3.【答案】ACE。解析:教育目的有导向、调控、评价功能。
4.【答案】ABCDE。解析:教育法的规范作用:指引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预测作用、强制作用。
5.【答案】BDE。解析:参观教学法可分为准备性参观、并行性参观和总结性参观。 6.【答案】ABC。解析:提高人的智慧水平的教育是智育的内容;注重自主性、创造性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内容。
7.【答案】ACD。解析:常见的小学生情绪适应问题有恐惧、紧张和情感冲突。 8.【答案】ABCD。解析: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了观察学习的模仿理论,他把观察学习分为注意、保持、复制和动机四个过程。 9.【答案】ABCDE。解析:这五种行为皆是正强化的表现。
10.【答案】ABCD。解析:澄清和评估问题是学校咨询过程的一个阶段,重点任务是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对来访学生的问题加以澄清做出评估。 三、判断题
1.【答案】×。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有制约作用,决定着教育的领导者,受教育者的权利,决定着教育目标,但尽管政治经济制度对学校的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但并不意味着学校可以忽视自己的办学规律,更不是说学校要放弃学校教育任务直接为政治经济服务,参加具体的政治运动,执行具体的政治任务。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1995年3月18日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审议通过,2006年最新修订的。
3.【答案】×。解析: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涉及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标评价模式。
4.【答案】×。解析:因为该观点只强调了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而忽视了学生是自我教育与发展的主体,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
5.【答案】×。解析:将“班主任了解学生”改为“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
6.【答案】×。解析:我国小学德育的内涵不仅指道德教育,还包括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
7.【答案】×。解析: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或称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8.【答案】√。解析:考查群体极化的定义。
9.【答案】×。解析:天才指拥有一定的天赋,包括: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天然的资质的人。具有非凡的记忆力是天才的特征之一,但不能因此说具有非凡的记忆力可以称为天才。
10.【答案】×。解析:品行不良问题主要出现在青少年时期。 来源: 四、简答题
8
1.【答案要点】
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以及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它们各自的作用是: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身心发展的动力。 2.【答案要点】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答案要点】
我国小学的德育原则主要有: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4.【答案要点】
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过程,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动机由内驱力和诱因两个基本因素构成。内驱力是指在有机体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是一种内部刺激。诱因是指满足有机体需要的物体、情境或活动,是有机体趋向或回避的目标。 动机有三种功能:
一是激活功能。动机是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原因,是推动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内部动力。 二是指向功能。在动机的支配下,有机体的行为将指向一定的目标或对象。
三是强化功能。当动机把某种活动引起之后,动机并不能也不会立即停止,而是继续发挥其作用,即维持或调整已引起的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 五、论述题 1.【答案要点】
同意上述观点。这是主体教育思想的体现,主要是围绕如何看待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发展目标而阐发的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现代教育应该把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一项核心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育过程中师生双主体的协同活动,需要师生之间建立民主、平等的相互关系。这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管理
9
模式,是一种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的教育活动模式。实际教学中要做到: (1)要帮助学生打破对权威的崇拜; (2)教师的指导要到位而不要越位; (3)要使学生对教育活动有实质性的参与; (4)要给学生留下自主选择和发展的空间; 2.【答案要点】
(1)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道德支持和道德保障。德育是社会道德建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德育工作的效果直接影响社会的道德状况。
(2)德育工作是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需要。对青少年来说,道德需要与理智需要、审美需要一样,是他们的人生基本需要。道德需要能否得到满足以及满足的方式和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成年后的道德素质和道德素养,决定了他们的社会性发展程序和社会性接纳程序,决定了他们发展空间的大小和发展方向的正确与否。良好的德育工作能够使他们拥有一个充实的、有意义的、有尊严的和幸福的人生。没有受过良好道德教育的人,往往会走向歧路、邪路,贻误终身,害人害己。
(3)德育工作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表现在:①它们共同服务于教育目的,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和丰富个性的形成。②德育工作为其他各育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方向。③德育与其他各育之间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六、案例分析 【答案要点】
(1)王老师的课没人听讲,说明他的课缺乏一种自由和开放的氛围,没有为学生创造出一个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对此,王老师应该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内容,给学生营造一个较为宽松的学习的心理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认知功能和情感功能的充分发挥。 (2)李老师认识到了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性,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进行: 第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第二,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第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3)首先,张老师错误的认为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业成绩的唯一途径,片面地放大了考试的功能。教师应该认识到考试的目的在于检查教学的完成情况,借以指导和调节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其次,张老师没有正确把握创造力培养与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创造力的产生是知识、技能、策略、动机等多方面综合发展的结果,教师应该意识到知识在创造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帮助学生认识到知识学习的深度和灵活性,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10
考试2012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 )。 A.《论语》 B.《学记》 C.《四书集注》 D.《孟子》
2.“教育不应该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 )教育制度推崇的理想。 A.完全制度化教育 B.非正式教育 C.制度化教育 D.非制度化教育
3.被毛泽东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陶行知提出的主要教育主张是( )。 A.因材施教 B.遵循自然 C.教学做合一 D.官能训练
4.教育的经济功能受( )的制约。 A.社会经济制度 B.社会生产力水平 C.科学技术和文化背景 D.文化传统
5.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 A.差异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6.(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
7.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作示范性的试验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的知识,这种方法是指( )。 A.试验法
11
B.演示法 C.参观法 D.实践活动法
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锻炼法 C.陶冶法 D.榜样法
9.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在教育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下提出的,其背景说明最全面的是( )。
A.知识经济时代提出的挑战 B.社会信息化时代提出的挑战 C.我国加入WTO面临的挑战 D.未来社会发展需要提出的挑战
10.“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是( )中首先提出的。 A.《论语》 B.《孟子》 C.《学记》 D.《劝学篇》
11.“如果给我一打婴儿,我保证能够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任何一类人,或者医生、律师、商人和领导者,甚至于乞丐和盗贼”。这句话的作者是( )。 A.华生 B.洛克 C.柯尔伯格 D.皮亚杰
12.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否定的教育特征是( )。 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多元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全民化
13.在教育整体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教育形式是( )。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自我教育
14.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是( )。 A.教师和学生
12
B.教师和教科书 C.学生和教科书 D.教学内容和手段
1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 )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社会活动
16.使学生形成新的人生观、自然观,认识与自然关系的美与恶,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体现了学校教育的(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生态功能
17.我国对学生的义务做出明确规定的法律是( )。 A.《宪法》 B.《教育法》 C.《义务教育法》 D.《未成年人保护法》
18.依据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规律而提出的教学原则是( )。 A.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统一原则
19.“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德育方法中的( )。 A.陶冶教育 B.榜样示范 C.实际锻炼 D.品德评价
20.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是( )。 A.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B.维持班级秩序 C.形成良好的班风
D.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1个小题,每空1分,共15分)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
13
1.在情绪三因素理论中起决定作用的是_________。 2.教师的劳动价值具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3.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尊重一个人”。这句话说明的德育原则是_________。
4.小学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_________。
5._________认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社会的要求,因为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制于社会环境。
6.狭义的社会教育是在_________和_________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实施的教育。 7.教育与_________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
8.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是_________,二是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9.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
10.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的教师的两个重要人格特征是:教师的_________以及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11.历史上曾出现过两种相互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即_________和_________。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
1.一个班级里几十个学生集合在一起,有了班级组织,就标志着班集体的形成。( ) 2.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 )
3.讲授法就是注入式教学。( )
4.社会生产方式是确立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因此,教育目的就应该仅仅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确定。( )
5.中小学的教育任务是升入高一级的学校。( ) 6.教育必须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 ) 7.形成技能、技巧是巩固知识的中心环节。( )
8.教育观察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与学生相处的复杂而多样的关系中,对学生的活动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对学生的偶发事件,能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 9.测验的效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和一致程度。( ) 10.教学设计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教学方法的选择。(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什么是启发性教学原则?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 2.简述新课改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怎样的变换? 3.简述班主任的作用。 4.技能的特征都有哪些?
14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结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教师为什么应全面关心学生?
2.在新课改中,强调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强调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于是,有些学校就出现教师站在教室后面,完全由学生来组织、决定教学的现象。请根据所学习的教学规律分析该种现象。
六、案例分析(15分)
王女士反映,转学还不到一学期的10岁儿子小雷(化名)跟过去比好像换了个人。以往由于喜欢做小动作,小雷没少挨老师的骂,结果看到老师就害怕,不得不转学。到新学校后不久,小雷在上课时又忍不住做起了不动作,被老师发现了。新老师什么也没说,只是微笑着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背,便继续上课了。以后,每次新老师走过小雷身边,如果小雷没做小动作,老师就会对他微笑并点头表示赞许。很快,小雷改掉了坏习惯,还爱上了学习,自信心大增。
问题:试分析上述案例,教师该如何对待有问题的学生?(可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来分析。)
-模拟试卷(二)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A。解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语出《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 2.【答案】D。解析: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就是“教育不应该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3.【答案】C。解析: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主张和小先生制等教育思想深入人心,指导着人们的教育实践,为人们所熟知。
4.【答案】B。解析: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教育经济功能的发挥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需要坚实的基础,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刚好能够提供良好的基础和物质条件。
5.【答案】D。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不同的身心发展的特征及主要矛盾。
6.【答案】C。解析: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由于教育目的要回答的是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样一个根本问题,所以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
7.【答案】B。解析:考查演示法的概念。
8.【答案】D。解析: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原意为:桃树李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体现了榜样法。
15
9.【答案】D。解析:新课改是为了适应社会进步和教育的未来发展而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是课程本身及教材理念的根本性变革。
10.【答案】C。解析: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第一部教育文献《学记》,“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都是出自该书。
11.【答案】A。解析:这句话是华生的名言,反映了在个体身心发展中外铄论的观点。 12.【答案】C。解析:教育的民主化提倡教育机会均等和师生关系平等,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否定。
13.【答案】C。解析:学校教育是教育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教育形式。
14.【答案】A。解析:教师和学生,也就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
15.【答案】A。解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16.【答案】C。解析:学校教育具有文化功能,题干体现学校教育促进学生世界观的形成。 17.【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学生的义务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 18.【答案】D。解析: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即教学的教育性规律,由此提出的教学性原则是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统一的原则。
19.【答案】A。解析:陶冶法是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20.【答案】A。解析:班级管理对于班级活动的顺利进行,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其主要的功能在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以利于更有效地开展实施教学活动。 二、填空题 1.认知因素 2.滞后性;隐含性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要结合的原则 4.情景教学 5.社会本位论 6.家庭;学校 7.生产劳动 8.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9.促进;阻碍 10.热心和同情心 11.启发式;注入式 三、判断题
1.【答案】×。解析:集体形成的条件是:①要有共同的奋斗目标;②要有健全的组织和积极分子骨干;③要有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班风;④开展有教育意义活动。仅仅有了班级组
16
织,不能标志班集体已经形成。
2.【答案】×。解析: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说服的方法作用是很大的,但说服的方法不是万能的。不可能“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必须辅以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答案】×。解析:在启发式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讲授,是启发式教学,而在注入式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讲授,则是注入式教学。
4.【答案】×。解析:该观点属于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只看到教育目的受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而忽视了教育目的也受人的发展需要制约。
5.【答案】×。解析: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是片面的。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因此学校的教育任务除了让学生升入高一级的学校之外,还要教会学生更多各个方面的知识,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崇高的理想;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等,因此题中的说法是片面的。
6.【答案】√。解析:教育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7.【答案】×。解析:形成技能、技巧是运用知识的中心环节。 8.【答案】×。解析:将“教育观察力”改为“教育机智”。 9.【答案】×。解析:将“效度”改为“信度”。
10.【答案】×。解析:教学设计应综合考虑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要素。最先要考虑的是设计教学目标。 特岗教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力: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2.【答案要点】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其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培养者;②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3.【答案要点】
(1)班主任是班级教师集体的组织者和灵魂
17
为了充分发挥各科教师的作用,班主任就必须对各科任教师进行协调以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效果。
(2)班主任是学生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作为组织者,班主任要组织各方面的力量来创建一个学生集体,而且要使各方面的影响保持一致,并最有效地发挥作用;作为组织者,他还要组织班级内各成员诸方面的活动,力求使成员能在友好的氛围中获得最大限度的成长。作为领导者,他要以其声望、权威、影响力去启发、组织和控制学生的行为,使学生的行为围绕教育目标有效地展开。作为教育者,他不仅以自身的力量和品格去教育学生、感化学生,还要创建班集体,创建一个能对其成员产生教育影响的集体。
(3)班主任是保证各种影响协调一致的协调者
学生是在家庭、学校、社会等各种影响交互作用下成长的。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而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的首席实施者。因此,班主任要协调这三者间的关系,使之形成影响学生的合力。
(4)班主任是联系班级与班级、班级与学校的纽带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教育单位,是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作为一个子系统,它与其他组织存在着纵横交错的关系。从纵向关系来看,它与党、团、队之间,与年级组、教导处和校务委员会之间存在着业务关系和思想关系。班主任只有正确贯彻上级领导的意图和指示,围绕学校的育人任务来开展工作,才能保证班级任务的完成,进而保证学校总体目标的实现。从横向来说,班级之间存在着竞争与合作关系。班主任只有知彼知己,才能率领本班走在前面。
4.【答案要点】
(1)技能是通过学习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 (2)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区别于知识;
(3)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区别于一般的随意运动; (4)技能是通过有意识的反复练习形成的,区别于习惯。 五、论述题 1.【答案要点】
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中的体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这一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
(1)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2)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是在其他低层次需要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包括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两方面的含义,由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组成。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挥发展。
(3)需要层次理论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低层次需要没有
18
得到充分满足(如父母离异使儿童归属与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这些因素会成为学生学习和自我实现的主要障碍。所以,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以排除影响学习的一切干扰因素。 2.【答案要点】
这种现象违背了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1)教学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受过专门训练,是教学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是学生学习发展的指导者、教育者。
(3)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和自我教育的主体。在教学中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在教学时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不能因为强调教师主导作用而忽略学生主体作用,同样,也不能因重视学生主体作用而否定教师主导作用。而本题中所说的现象就是重视学生主体作用而否定教师主导作用,是对新课程改革的误解。 六、案例分析
【答案要点】小学生身高体重处于两次增长高峰期之间,是相对稳定发展时期。他们的有意注意已开始发展,但无意注意仍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小学生的情感不稳定性以及不善于控制的特点也很突出,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还是依据他人的要求评价自己,这些都是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的发展特点。
上面这位新老师正是正确认识到了这点,并机智地运用这个特点来引导小雷,既纠正了他的缺点,又不伤害他的自尊心。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为重要和紧迫。
师:考试大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渗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口授身传生产、生活经验的现象,称之为( )。 A.自然形态的教育 B.自我教育 C.家庭教育 D.社会教育
2.“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 )的重要主张。 A.实践教育学派 B.实证教育学派 C.传统教育学派
19
D.实用主义教育学派
3.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其提出者是( )。 A.孔子 B.昆体良 C.杜威 D.夸美纽斯
4.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 A.面向全体学生 B.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C.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D.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5.“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把( )相隔离。 A.教育与生活 B.教育与经济 C.教育与政治 D.教育与生产劳动
6.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涂尔干 B.卢梭 C.赞科夫 D.福禄贝尔
7.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 A.无差别原则 B.无歧视原则 C.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D.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8.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属于( )。 A.讲授法 B.讨论法 C.谈话法 D.指导法
9.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20
元认知策略概括起来大致分为三种:
(1)计划策略:是指要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活动之前谋划具体计划活动,并预计其有效性。
(2)监视策略:自我提问是一种很有用的元认知的监控策略。 (3)调节策略:调节策略能帮助学生矫正其学习行为、理解上的不足。 5.【答案要点】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智力
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有利条件,但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两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即高智商虽非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却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 (2)个性
个性通常是指个人具有比较稳定的、有一定心理倾向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一般而言,创造性与个性二者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综合有关研究,高创造性者一般具有以下一些个性特征: ①具有幽默感 ②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 ③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 ④喜欢幻想 ⑤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⑥具有独立性 (3)环境
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4)知识
原有知识的激活和运用在创造性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不管是对问题的分析、推理,还是类比联想,这都离不开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此,要想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知识学习的深度和灵活性以及良好知识结构的建立是一个重要环节。 五、论述题 1.【答案要点】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及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
26
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结合实际论述,可酌情加分) 2.【答案要点】
培养学生的良好态度与品德的要点为:
(1)说服教育:通过谈话讨论等方式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学生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2)情感陶冶:设置一定的情景让学生自然而然的得到道德情感与心灵的熏陶教育; (3)榜样示范:以别人的好思想、好行为、好品德去影响、教育学生,促进更多学生效仿; (4)实际锻炼:让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和交往受到的实际锻炼,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5)赏罚要分明:对学生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给予的肯定评价,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扬。
(6)利用群体约定:经过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力量,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以此来制约部分个体学生的不良行为。 六、案例分析 【答案要点】
从方仲永的事例说明,遗传素质好的人,如果离开后天的环境、教育和主观努力,是不能得到充分发展的,人的知识、才能、思想、观点、性格、爱好、道德品质都是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如果离开了后天的社会生活和教育,遗传素质所给予人的发展的可能性便不能变为现实。
27
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四)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以杜威为代表所倡导的教育理论主张被称为( )。 A.现代教育派 B.传统教育派 C.形势教育派 D.实质教育
2.根据历史记载,中国有了最早学校教育的形态是在(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时期 D.春秋时期
3.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 )。 A.教育的科学属性 B.教育的生产属性 C.教育的社会属性 D.教育的艺术属性
4.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5.个体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6.“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 )。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社会决定论 D.个体本位论
7.开展教育工作,首先需要( )。 A.确立教育目的 B.设计课程体系
28
)规律的反映。 C.加强德育工作 D.选择教学方法
8.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是( )。 A.中等教育 B.幼儿教育 C.高等教育 D.义务教育
9.传统教学的“三中心”指( )。 A.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社会中心 B.学生中心、社会中心、实践中心 C.教师中心、实践中心、课堂中心 D.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课本中心
10.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这一原则是( )。 A.导向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的一贯性原则
11.“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体现的是( )教育思想。 A.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启发式教学
12.区别一名普通的教师和优秀的教师的真正标志是( )。 A.是否具有高深的知识 B.是否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 C.是否具有崇高的威信
D.是否能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充分机会
13.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 )。 A.正强化 B.惩罚 C.负强化 D.消退
14.研究认为,为了提高复习的效果,第四次复习的时间应该安排在( )。 A.一星期后 B.半个月后
29
C.半年后 D.一个月后
15.一般来说,有利于解决问题的动机强度是( )。 A.强烈 B.较弱 C.微弱 D.中等
16.马洛斯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低的层次是(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尊重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17.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18.能鉴别学业水平高低、能力强弱的测验表明其( )很高。 A.难度 B.信度 C.效度 D.区分度
19.小明既想参加演讲比赛锻炼自己,又怕自己讲不好被人讥笑,他面临的心理冲突是(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20.教师提问学生,要求学生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学生给出的可能的答案是:建房子用的材料、打人的武器、用于垫高、用于固定某东西。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 A.发散思维 B.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直觉思维
30
来源:考试大-特岗教师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论语》中记述孔子教育思想观点的有( )。 A.“教学相长”
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E.“长善救失”
2.反映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说法的是( )。 A.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方法 B.家长对孩子期望偏高
C.片面重视孩子智力开发、文化学习 D.不能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 E.经常打骂孩子
3.教育目的的确定要符合( )的需要。 A.社会舆论 B.生产力和科技发展 C.个人意志 D.社会政治经济
E.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4.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思想,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是( )。 A.政治素质,思想素质 B.道德素质
C.身体素质,心理素质 D.个性素质 E.科学文化素质
5.我国心理学界比较流行的是品德的四要素说,认为品德是由道德认识、( )等心理成分构成的有机整体。 A.道德情感 B.道德意志 C.道德信念 D.道德行为 E.道德理性
6.建立学生自主性探索学习基础上的课程,具体结构以单元的形式最为适宜,每一单元至少包括( )。 A.主题
31
B.练习题 C.任务 D.教科书 E.评价标准
7.注意的功能有( )。 A.调节功能 B.维持功能 C.抑制功能 D.选择功能 E.启动功能
8.指导学生怎样集中注意力、设置学习目标、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等,都属于( A.元认知策略 B.复述策略 C.组织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E.复习策略
9.以下属于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是( )。 A.敏感性 B.流畅性 C.灵活性 D.独创性 E.发散性
10.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等级( )。A.一般常态心理 B.人格障碍心理 C.轻度失调心理 D.严重病态心理 E.精神病
来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教育方针 2.学校 3.依法执教 4.创造性 5.自我效能感
32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现代教育的一般特点。
2.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基本规律)有哪些? 3.德育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 4.请简述认知同化理论。 5.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联系实际,谈谈目前我国课程改革的特点。
2.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心智技能的培养。 六、案例分析(20分)
就在今天上午,加伦让我们知道了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因为有事我进教室晚了些,不过老师还没有来。三、四个男孩子正在逗弄可怜的克洛西——就是那一头红发、残了一只手臂、还有一个卖菜的妈妈的男孩子。他们用尺子戳他,用剥了的栗子壳砸他的脸,恶意地模仿他残臂的姿势,取笑他是个残废,是个怪物。他孤零零地坐在板凳上,脸色惨白,求饶的目光从一个人脸上转向另一个人脸上,恳求他们放过他。可那些人恶作剧的模仿更甚了,他气得全身发抖,满脸通红。突然,一脸坏相的弗兰提跳上一张长凳,装作两臂各挎一只篮子的样子,取笑克洛西那以前常来校门口接儿子的母亲,她现在正卧病在床。许多人开始大笑。克洛西狂怒了,他抓起一只墨水瓶,用尽全力向那坏蛋砸去。可是弗兰提避开了,墨水瓶正砸在刚巧走进来的老师身上。
大家全跑回自己的座位上,吓得不敢出声。老师脸色苍白地走上讲台,用严厉的声音责问:“谁干的?”没有人回答。
老师提高了声音,又问了一遍:“谁干的?”
可怜的克洛西的不幸似乎感动了加伦,他突然站起身来坚定地说:“是我。” 老师看了看他,又看了看呆坐的学生,然后平静地说:“不是你。” 顿了一顿,他又说:“这一次我不会罚那个犯错误的人的。站起来吧。” 克洛西站了起来,抽泣地说:“他们砸我,还侮辱我,我气昏了头,才扔的。” “坐下吧。”老师说,“欺侮他的人,站起来。” 四个人耷拉脑袋站了起来。
“你们几个,竟然去侮辱一个根本没有冒犯你们的同伴,竟然去挖苦一个本来不幸的人,竟然去攻击一个无力自卫的人。你们这是卑鄙的行为!是懦夫!”
说完,他走下讲台,来到耷拉着脑袋的加伦面前,伸出一只手放在加伦的腮下,抬起了他的头。老师注视看加伦的双眼,对他说:“你是一个高尚的人。”加伦附在老师的耳旁,不知说了些什么,然后老师就对四个顽皮的同学说:“这次原谅你们。” 结合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案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道德教育?
33
2.这位教师使用了哪些方法教育学生? 3.这个案例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师生关系? 源:考试大-特岗教师
模拟试卷(四)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A。解析: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杜威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 2.【答案】A。解析:早在夏代,我国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3.【答案】C。解析: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将教育视为一种生物现象,将教育过程归结为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的传授活动。教育的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两者都认为教育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获得的,否定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4.【答案】A。解析: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教育工作要遵循这种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 5.【答案】B。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
6.【答案】A。解析:题干是霍尔的名言,强调遗传决定论。
7.【答案】A。解析:由于教育目的要回答的是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样一个根本问题,所以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 8.【答案】D。解析: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是义务教育。
9.【答案】D。解析:传统教学是以教师、课堂、课本为中心的。
10.【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疏导原则的定义。疏导原则也就是循循善诱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11.【答案】A。解析:题干强调课外活动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12.【答案】D。解析: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衡量一个教师是否优秀,就要看他能否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
13.【答案】C。解析: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14.【答案】D。解析:经研究证明,第四次复习应该安排在一个月之后,第一次为一天之后,第二次为一个星期之后,第三次为半个月之后。
15.【答案】D。解析: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解决问题。
16.【答案】A。解析: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低是生理需要,最高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17.【答案】D。解析:强化物应当及时出现在被强化行为之后。 18.【答案】C。解析:效度是指测验的有效性和准确度。
19.【答案】C。解析:趋避冲突是指对同一目的兼具好坏的矛盾心理。
34
20.【答案】A。解析:发散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 二、多选题
1.【答案】BCD。解析:“教学相长”、“长善救失”是《学记》中的教育观点。
2.【答案】BCDE。解析:家庭教育和学校、社会教育是相结合的,B、C、D、E都反映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3.【答案】BDE。解析:教育目的的确立要符合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以及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4.【答案】ABCE。解析: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六个方面。 5.【答案】ABD。解析: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个心理因素构成。
6.【答案】ACE。解析:与学生的自主性探索学习方式相适应的课程微观结构,以单元的形式最为适宜,每一个单元必须包括以下三个部分:主题、任务、评价标准。 7.【答案】ABD。解析:注意的功能主要有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
8.【答案】ABCDE。解析:题干中指导学生怎样集中注意力、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等都属于学习策略,而各选项都是学习策略。
9.【答案】BCD。解析: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其中变通性又称灵活性。
10.【答案】ACD。解析: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可分为一般常态心理、轻度失调心理、严重病态心理。 三、名词解释
1.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是一个国家教育工作总的要求,反映一个国家教育的根本性质、总的指导思想和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2.学校:是一种古老的、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它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要求,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组织形式。
3.依法执教: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按照教育法律的规定,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逐步使教育教学工作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它是依法治教方略在教学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4.创造性:是能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有知识,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这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 5.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 来源:考试大-特岗教师
35
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 现代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教育的终身化。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它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
第二,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是指教育必须面向所有的人,即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第三,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甚至包括教育结果的均等,这就意味着对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学生予以特别照顾。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包括教育自主权的扩大,根据社会要求设置课程、编写教材的灵活性,价值观念的多样性等。
第四,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多元化是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等。
第五,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包括工艺、设备、程序、手段等)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2.【答案要点】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如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3.【答案要点】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4.【答案要点】
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理论的核心是:当学生把教学内容与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有意义学习便发生了。学生能否获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的认知结构,即学生现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结构。有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因此,要促进新教材的学习,首先要增强学生认知结构中与新教材有关的观念。
36
5.【答案要点】
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 (1)相似性
①学习材料之间的相似性; ②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2)原有认知结构 ①学习者的背景知识; ②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 ③学习策略的水平。 (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心向与定势常常是指的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五、论述题 1.【答案要点】
在课程结构方面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课程。
①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分科与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②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包括四个领域: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③农村中学课程强调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情况下,农村中学可根据农业发展的情况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
④在课程标准方面,也提出一些适应我国当前国情的新要求。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课程与评价课程的基础。它要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但由于我国当前发展还不均衡,各地区存在较大的文化、地域与发展差异,所以在课程标准方面还要考虑这种差异,允许开设地方课程。普通高中课程还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与发展机会,为学生的发展创设更多的平台。 2.【答案要点】
(1)确立合理的心智技能原型;
(2)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六、案例分析 【答案要点】
(1)①集体主义教育;②自觉纪律教育;③民主与法制教育。 (2)①陶冶教育法;②品德修养指导法;③品德评价法。
(3)①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②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是相互促进关系
37
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 A.杜威 B.斯普兰格 C.拉伊 D.赞科夫
2.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盛于( )。 A.商周 B.春秋战国 C.秦汉 D.隋唐
3.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该观点属于( )。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 D.白板说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促使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是( )。 A.学校教育 B.高新技术的应用 C.科学理论的产生 D.完善的社会制度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于( )。 A.1985 B.1986 C.1987 D.1988
6.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是( )。 A.教育理念 B.教学方法 C.教育目的 D.教学目标
7.“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
38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8.“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反映了( )教学原则。 A.系统性 B.启发性 C.思想性 D.巩固性
9.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 ) A.传授学生知识 B.发展学生能力 C.培养学生个性 D.养成学生品德
10.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A.知识,智力,能力
B.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力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知识,智力,情感
11.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 )。 A.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 B.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 C.毫无顾忌地接受教育 D.能动地接受教育
12.只要给足了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内容都能达到掌握的程度。这是( )。 A.意义学习 B.机械学习 C.发现学习 D.掌握学习
13.奥运会期间看游泳比赛的记忆属于( )。 A.情景记忆 B.语义记忆 C.程序性记忆 D.陈述性记忆
14.下列能代表高成就需要者的
39
描述是( )。
A.喜欢对问题承担自己的责任 B.宁愿担任专业工作而不愿做企业家 C.倾向于选择风险较小的工作
D.倾向于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运气不佳
15.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出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属于( )。 A.头脑风暴法 B.发展思维训练 C.自我设计训练 D.推测与假设训练
16.“鸟是有羽毛的动物”是思维过程的( )阶段。 A.综合 B.抽象 C.比较 D.概括
17.这种人不重视社交,而重视物质的、实际的利益,他们遵守规则,喜欢安定,感情不丰富,缺乏洞察力。在职业选择上,他们希望从事有明确要求,能按一定程序进行的操作,如机械、电工技术等。这种人格类型属于霍兰德提出的哪一种人格类型?( ) A.研究型 B.艺术型 C.现实型 D.社会型
18.青少年发展过程中充满矛盾,被称为“危机期”的时期是(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青年晚期
19.对倔强的学生不可采取的矫正方法是( )。 A.心事倾诉 B.认知调整 C.情绪疏导 D.侮辱打骂
20.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 A.观念改革 B.教学方式的改革 C.课程改革 D.普及义务教育
40
正在阅读:
2012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05-11
我学拉丁舞作文800字06-21
重庆森林的语录11-20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及范围的456试题05-11
JC-20绞车使用说明书03-15
中级分析工试卷204-20
《安塞腰鼓》阅读练习(ding)02-01
电监会购售电合同11-23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全真
- 教育理论
- 试卷
- 预测
- 模拟
- 教师
- 小学
- 考试
- 招聘
- 2012
- 英雄联盟英雄简称
- 电子技术应用实验教程实验报告综合篇(含答案)_UESTC-大三上
- LED灯简介 - 图文
- 某工程监理工作考核办法 - secret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基础部分) - 图文
- java第二课知识介绍
- 2013年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知识点总结及练习
- 九年级思想政治导学案
- TI公司三大系列DSP内部结构之比较
- 医院门急诊管理制度
- office2003与2007兼容的一个文件格式关联问题 - 图文
- 江苏-2009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模拟试题及答案02文库
- SAP系统开发管理规范
- 超级电容器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 继电保护模拟题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 布袋除尘操作规程
- 读懂诗家语
- 化工原理设计经典实例
- 大学体育排球专选课教学大纲 - 图文
- 2017护士资格考试辅导知识:急性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