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令》《乌夜啼》最终版

更新时间:2024-01-17 08:3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乌夜啼》《浪淘沙令》教案

1

《乌夜啼》、《浪淘沙令》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能通过李煜词的鉴赏,体悟情感,初步掌握词的鉴赏方法。 2、了解李煜词在词发展史上的地位,进而了解南唐词的艺术特色。 二、过程与方法 1、鉴赏《乌夜啼》,体会词人将人生失意的无限惆怅寄寓在对暮春残景的描绘中,即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2、鉴赏《浪淘沙令》,体会作者白描的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表达亡国后的凄凉心境的艺术魅力。 3、以文本研究为主,结合拓展了解作者词的艺术特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通过对李煜词的鉴赏,体会王国维《人间词话》:“词至李后主而境界始大,感慨遂深。”充分认识李后主在中国词坛上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珍惜美好的事物。 【教学重、难点】

1、如何评价李后主在中国词坛上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2、通过意象抒发情感的方法及有关的艺术手法的运用。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手段】教学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前段时间一起学习过的李煜的《虞美人》吗?(全班一起背诵《虞美人》) 2、一千多年前,秋风中的西楼,一个帝王,一个亡了国的帝王,在漫天萧瑟的落叶中吟成一曲千古绝唱《虞美人》,也正是透过这忧郁、悲怆的词句,我们看到了李煜那张孤寂的脸。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李煜的诗词,走进他的悲情世界。

二、介绍作者(知人论世)

1、请同学们结合这首词(投影《虞美人》),给大家介绍李煜其人。(教师投影补充)

李煜(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李璟去世,李煜嗣位于金陵(南京)。开宝八年(975)宋灭南唐,煜被俘至汴京(开封),太平兴国三年(978)被毒死,时年四十二。史称南唐后主。李煜聪颖过人,多才多艺,工书画,精音律,以词的成就最高,今存三十多首,大体上以南唐亡国为分界线,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多写宫廷宴乐生活、写艳情、写闲愁,皆风情绮丽,婉转缠绵。后期由于国破家亡,内容尽是伤往事,怀故国,风格沉郁凄怆。李煜词不但语言自然精练,概括性强,且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使词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诗人郭麟对李煜的为文和为政作了一个评价“做个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也。’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近李煜,去聆听这位词中帝王充满哀怨的浅唱低吟,去感受这位亡国之君用血泪所写成的作品。(板书:词中帝 亡国君)

三、反复朗读《浪淘沙令》体会情感,进行赏析。

1、学生反复朗读作品,理解字句,体会作品中蕴含的情感。

2、昔日锦衣帝王,今日笼中囚徒,强烈的反差让李煜无所适从,于是他试图从梦中抓住失去的天堂。因此,他常常写梦。请同学们找出这首词中写梦的句子——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注1】客,作客,指寄居在别处,如作客他乡。此处是指身为俘虏,远离故国。【注2】饷,音同赏,时间短。

3、想想他都梦到了什么,可以展开具体想象,描绘他的梦境。梦里,李煜又回到了金陵,坐在金銮殿上,接受百官的朝拜,听着百官齐呼“万岁,万岁,万万岁”;梦里,李煜携后宫妃嫔,佳丽美人在御花园里赏花品酒,笙歌艳舞;梦里,他凭栏远眺,看到的是南唐的大好河山,尽在脚下??

《乌夜啼》《浪淘沙令》教案

2

4、这是李煜的美梦,那词是不是一开始就是写的梦境呢?(不是)那写的是什么?开篇两句“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潺潺,是细雨滴落的声音。阑珊是衰残、凋落的意思。这两句写的是景,是醒来时所听所见凄清之景。“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表现出无限惜春、伤春之情。环境是凄清的,情调是凄楚的,特别是这“阑珊”二字,既是写眼前节令的实况,又是国家衰亡、个人生命亦将完结的象征。如此情景,又怎能不引起词人心头的阵阵悲凉呢?

5、他是怎样从梦里醒来,回到现实中的?是“雨潺潺”,是“五更寒”。五更的寒冷,即使身盖罗衾,也抵挡不住,忍耐不了。这“寒”不仅是因为下雨,因为五更时的寒冷天气,更是因为“心寒”。 6、“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的表达作用。

以梦的短,写现实之长;以梦的欢,写现实的悲;以梦中的主,写现实的客:表达了词人沦为亡国奴的孤寂凄凉。

7、词的上片,先写梦后,再写梦中,运用了倒叙的手法,帘外雨,春意阑珊,五更寒,是梦后事;忘却身份,一晌贪欢,是梦中事。潺潺春雨和阵阵春寒,惊醒残梦,使词人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中来。梦中梦后,实际上是过去和现在的对比,一虚一实。(投影“故国梦重游,觉来双泪垂。”——李煜《菩萨蛮》《菩萨蛮》所写与此词相近,但《菩萨蛮》写得直率,此词写得婉转曲折。)词中的自然环境和身心感受,更多象征性,也更具典型性。再读词的上片。 8、下片首句“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独自,写出了词人的孤独。凭阑远眺是为了看什么呢?无限江山,是为了看昔日的宫阙楼阁,来满足故国之思。然而关山阻隔,见不到啊。更何况,这“无限江山”已不是南唐的国土,而是宋的属地,如此情况下再凭阑岂不是徒增心中的悲痛吗? 9、“别时容易见时难。”与谁分别?和谁相见?“别时”又是何时?与故国相别,“别时”是当初投降被俘,辞别金陵,被押往汴京之时。想回到故国,只是已不是“难”,而是不可能了。

10、结句“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春去也”和上片中“春意阑珊”相照应,落花啊,随流水而去。“去”除了指自然之景逝去之外,还有故国已亡,还有自己的命不久矣,和“阑珊”一样饱含深意。“天上人间”,遍寻天上与人间,也难以再见故国。同时,我们还可以感受到这从天上跌落人间的巨大反差。昔日的锦衣帝王,今日的阶下之囚,对李煜个人来说,是个悲剧,但也正是这样的特殊经历,给李煜的创作带来了活力。

四、引导学生自读《乌夜啼》(按照上一首的方法学习)

明确阅读方法:1、初读:理解字词,弄清大意;2、抓住关键句子、词语——“词眼”,揣摩词中的情感(语气、速度、节奏、感情);3、作者是如何表达情感?通过哪些物象体现出来的呢?4、联系背景深入体会(知人论世);5、拓展理解(举一反三)。

下边请同学们按照上面的方法来阅读(注意停顿、语气、重音、言外之意)。 1、花谢花开,风风雨雨,本是自然现象,而作者却认为是“太匆匆”“无奈”。林花(谢)——匆匆,寒雨、晚风——残忍,胭脂泪——留念,水长东——人长恨 2、关键词语、意象

林花(谢)——怀念

寒雨、晚风——无奈、凄苦 恨 胭脂泪 ——留恋 水长东 ——长恨 【“恨”:遗憾。“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怨恨,“长者虽有恨,役夫敢申恨?”“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讨论,哪种理解好?

“遗憾”好,人生充满了遗憾,就像林花悄然凋谢、江水日夜默默东流一样,是无法改变的规律。就像刘诗《西塞山怀古》说的那样:“人世几回伤往事,山行依旧枕寒流。”就像《三国演义》开篇的那首诗一样,“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怨恨”好。好景短暂,就像林花匆匆凋谢;相见无期,几时重;国家灭亡,沦为阶下囚,失去昔日

《乌夜啼》《浪淘沙令》教案

3

的地位、富有、享受,失去了自由,能不怨恨吗?

(诗无达古,只要紧扣文本,紧扣词人的身世,言之成理,言之有据即可) “寒”,“罗衾不耐五更寒”,不仅仅写的是词人生理感受,还刻画了词人心理的伤痛。像“小楼吹彻玉笙寒”,写怀远的闺中少妇,思念远人却不能相见的心寒。】 3、思考“品读与探讨2”《乌夜啼》是一首深挚感人的伤别之词,词人将个人的人生体验,上升到了人类的生命共感。请反复诵读作品,谈谈“无奈”和“自是”这两组虚词在上下片中的作用。 “无奈”:这首词是伤别之作,全篇从惜花写起,惜花惜人,语带双关。上片中“无奈”句,由惊叹转为怨恨,其中“无奈”二字,满蕴无力护花、无计回天之意,一片珍惜怜爱之情,跃然纸上。

“自是”:下片“自是”句,以水之必然长东,喻人之必然长恨,语最深刻,其中“自是”二字,尤能揭出人生苦闷之意蕴。词人就是这样将个人的人生体验,上升到了人类的生命共感,不仅是写人生一己的失意的情怀,更是融汇和浓缩了人生体验的浩叹。

此首伤别词,上片写惜花,下片写人事。既是叹花,也是自叹!表达不甘听凭外力摧残而又自恨无力改变生存环境的感怆。本词感情基调是低沉悲怆或婉转凄苦。

五、作业布置(多媒体展示)

1.“独自莫凭阑”中的“莫”,有的版本用作“暮”,比较一下,用哪一个更有意味?(参考:两种理解都通,但似乎理解为“暮凭阑”更好。理由如下:第一,这首词从时间顺序来看是由黎明写到黄昏,作“暮”字比较自然,而且与下文“无限江山”相连贯,“江山”在望,别易会难,正是凭阑时所见所感;如果说不要凭阑,却又说“无限江山”,上下文就有点不接气了。第二,从声调音节来看,一句词用“独”、“莫”两个入声字,显得十分急促,听起来不美;不如连用 “自”、“暮”两个去声字,反而显得心情格外沉重。第三,这凭阑所见到的“无限江山”并不属于自己所有,这才有了下文“别时容易见时难”的感叹。这样理解,似乎更顺理成章,更深刻,更显得悲怨凄凉, 也显然比“不要凭阑”更有意境。) 2.搜集古代诗词中有关描写“愁”的句子,看看各运用了哪些手法? 附:板书设计

词中帝 亡国君

意象 情感 艺术手法

李 乌夜啼 林花春红 风、雨 无奈、凄苦 比喻

胭脂泪 水东流 惆怅 由景及情 情景交融 煜 对比 虚实

浪淘沙令 雨 江山 孤寂、忧伤 白描 倒叙

流水落花 由景及情 情景交融

词 教学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52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