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 中国哲学史第五章近代中国哲学的发展课程复习

更新时间:2024-01-12 07:2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山东大学《中国哲学史》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第五章 近代中国哲学的发展

第一节 龚自珍与魏源

一、了解19世纪中叶今文经学运动的基本情况 1.推崇《春秋公羊传》,提倡“经世致用”。 2.龚自珍和魏源是今文经学运动的积极倡导者。 二、龚自珍的“平均\论和“改革’’主张 1.“贫富不均\是历代王朝治乱兴亡的根源。

2.治理天下的最高理想是平均财富,而实现这一理想的关键在于“王心” 。 3.龚自珍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明确提出“改革\的人。 三、魏源“变古\和“师夷之长技\的革新思想

1.“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肯定今胜于古,并以此作为要求改革的根据。 2.编写《海国图志》,公开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呼吁建立民族工业。

第二节 康有为、谭嗣同与梁启超

一、康有为的“三世进化”历史观

1.“三世”说渊源于公羊学:据乱——升平——太平。

2.康有为把公羊“三世”说、《礼记·礼运》的“小康” 、“大同”说与近代进化论思想融合:

(1)社会历史进化沿着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的轨道,由君主专制到君主立宪,再到民主共和,进而达到“太平大同”这一人类最美满极乐的世界。

(2)根据三个历史时代的文明特点,康有为把“升平世”称之为“小康之世” ,把“太平世”称之为“大同之世” 。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大同”时代。

山东大学《中国哲学史》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二、谭嗣同“仁学”体系中的以太一仁一心力说

1.把“以太\作为其宇宙观的基石,“以太”是“原质之原”,世界统一于“以太”。

2.把物质性的“以太”与精神性的“仁” 、“心力\等同起来,“仁以通为第一义。以太也,电也,心力也,皆指出所以通之具。”

3.“佛之所谓藏,孔子所谓心。”谭嗣同所说的“心”或“心力”,也就是佛教法相宗所谓的“藏识”,即“阿赖耶识”。 三、梁启超的新民说

1.“新民”是《大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强调儒家经世的核心在于道德修养和对人的革新。

2.梁氏在《新民说》中提出了一套新的人格理想和社会价值观,西方近代价值观已经渗入其中(如公德与私德、权利和自由等)。

3.梁氏提出的改造国民性的时代课题,在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三节 严复与章太炎

一、严复“物竞天择\的进化论思想

1.进化论的要义即“物竞天择”:“物竞者,物争自存也;天择者,存其宜种也。”这一规律对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普遍有效。

2.就人类社会领域而言,严复不同意斯宾塞的“任天为治”理论,赞同赫胥黎“恃人力与天斗” 、“与天争胜”的观点。

3.“与天争胜”的途径:一是“合群” ,二是敢于竞争,三是变法。变法最为重要。

二、章太炎的“俱分进化论”

1.在社会进化过程中,善和恶、苦和乐“双方并进” ,而恶与苦的进化给

山东大学《中国哲学史》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人类造成的消极影响要大于善与乐。

3.倾向于“文明否定论” 。主张建立无政府、无聚落、无人类、无众生、无世界的“五无”社会,反映其后期思想中的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 三、重要概念

质与力(物质和运动);内籀和外籀(归纳法和演绎法)。

第四节 孙中山

一、孙中山的进化论思想

1.把世界的进化分为三个阶段:“物质进化”——“物种进化”——“人类进化” 。(1)第一阶段,将“以太”作为物质世界的始基。(2)第二阶段,生命开始于“生元”(细胞),“物竞天择”是生物进化的规律。(3)第三阶段,人类的进化是逐渐摆脱兽性而形成人性的过程;人类进化的法则是“互助”而不是“竞争” 。

二、孙中山的“知难行易”说

1.对知、行范畴作了新的理解:“知”主要是指科学知识和革命理论,“行”则指生产活动、科学实验、社会生活和革命斗争。

2.人类知行关系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不知而行——行而后知——知而后行。把知行关系概括为:“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

3.“知难行易”说主要包含两层意思:其一,“不知亦能行” ;其二,“知之惟艰” 。

4.“知难行易”说既具有当时的现实针对性,又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 三、孙中山的“民生史观”

1.“民生”的内容:“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

山东大学《中国哲学史》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2.“民生”是社会进化的重心,是历史的重心,是“社会一切活动中的原动力” 。

3.民生问题在当时包含两项主要内容:吃饭和穿衣。

4.孙中山提出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经济上“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 ;政治上废除不平等条约,独立自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4l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