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区城东小学校史修改稿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2-13 14:3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定海区城东小学校史

(1938年——2009年) 撰编 马定山

一、学校发展概况

(一)概况简述

城东小学坐落在城东街道碶头路53号,已有70 年的历史。早在民国27年(1938年),乡绅陈金奎看到当时甬东乡(现城东街道)学生进城读书非常不便,为解决这个问题,同年9月,发起在东门外邵大宝家创办“东郊小学”,请陈若实任校长,下设4个班级,学生140余人,教职工7名。抗战期间,日寇占领舟山,到民国32年(1943年),校舍被日军强占,学校被迫迁至土城墩许家祠堂。民国34年(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学校迁回原址(东门外邵大宝家)。第二年9月,改名为“甬东乡中心国民学校”。到民国38年(1949)年2月,校舍被国民政府军征用,学校又迁回到许家祠堂。

1950年5月17日舟山解放,9月学校更名为“甬东乡中心小学”。1954年2月,又改名为“临城区第三中心小学”,校长萧纪远,教导处负责人王淑美。后来农村建立人民公社,到1959年9月,学校改名为“洋岙公社中心小学”,崔淑娇接任校长。过了7年,到1966年9月学校迁至小碶大队盛家塘徐家祠堂内。1971年9月,学校迁到现在地址(碶头路53号),由定海县文教局和小碶大队集资2万元,建造了553平方米的校舍。在此期间(文化大革命),在全民办学、办学办到家门口的指导思想下,各地的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地蜂拥而出,遍地开花,每个大队办学校。洋岙公社管辖的15个大队(除本校外)都以自己大队的名命名办起了14所学校:东岙小学(又名发展小学)、城北小学、鸭蛋岭小学、东湾小学、长岗山小学、胜利小学、义桥小学、洞桥小学、小洋岙小学、大洋岙小学、三官堂小学、黄土岭小学(又名红旗小学)、甬东小学、甬庆小学。这些学校规模都较小,其中洞桥小学1967年开办,3个班,70名学生,3个老师。规模最小的是长岗山小学,1974年开办,5复式1个班,59名学生,1名老师。后来,在经济改革开放和计划

1

生育政策引导下,人口外迁和出生人口减少,又在规模办学,集中教育资源思想指导下,原来这些规模小的学校相继被拆建或并入其它学校。1978年6月,本校与洋岙中学合并为“洋岙公社中心学校”。到1983年,中小学又分设,复称“洋岙公社中心小学”,校长柴志才,教导赵建元,后有沈绣球接替教导。同年2月,县文教局和小碶大队又集⒍7万元扩建837平方米二层教学楼。1984年初“人民公社”改成“乡、镇”,“大队”改为“村”。9月,学校改名为“洋岙乡中心小学”,其它14个村(原称大队)12所小学(除长岗山小学和洞桥小学已拆并)都归洋岙乡中心小学管辖。1986年8月,(“定海县”已改成“定海区”)乐美标调任任校长,教导沈绣球,后因身体原因由周晓青接任教导。1996年9月周晓青升任校长,孙蕙贤担任教导主任。从此,学校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周校长针对学校原来的实际情况,调整管理策略,采取“外攻内化”谋略,即对街道及下属各村的领导谋取教育支持,活跃“外交”,筹集教育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当年添购会场音响一对,多媒体设备一套。1997年在街道、各村的支持下中心学校装上闭路电视,电视机进教室,还购进电脑一台。1998年全街道41个班级全部配备两机一幕(录音机、电视机、幻灯投影仪)。同年9月,“洋岙乡中心小学”更名为“舟山市定海区城东小学”,归市教委直属管辖,纳入城区学校行列,从而更加大了教育向现代化迈进的步伐,周校长千方百计、辛勤奔走、多方游说,1999年上半年终于从街道和5个村中集资17万,建起计算机房,并购进电脑32台,为以后信息技术教育打下了基础;对内打破家长式管理和规范化机械管理模式,采用科学管理与人文化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和谐环境,化解内部矛盾,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齐心协力搞教育。明确强化校风、教风和学风(校风“勤奋、守纪、求实、创新”,教风“爱生、善教”,学风“勤学、善思”)。同时组织教师学习培训,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特别对青年教师)向高学历迈进,强化个人修养,提升个人内涵,提高业务素质,全体教师和谐友爱,工作热情空前高涨,工作水平、能力快速提升,校长的凝聚力急剧提高,学校管理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学校声誉不断上升。2000年市、区分设,学校归区属,

2

同年8月何银夫派任校长,2002年初周波接任教导。同年底何革命接任校长,何校长温和友善、有效的管理,使学校稳步发展,2005学年经区教育局考核验收被评为三星级学校,学校档次得到提高。同年和2006年连续两年考核为A级。2007年8月康碧波任校长,康校长总结前人经验,用科学的发展观带领全校教师向更高的目标(四星级学校)迈进。

学校自1980年以来已培养小学毕业6715人。经过70年的风雨历史,规模化办学已成趋势,布局调整得到落实。目前全街道只剩2所下属学校(义桥小学和三联小学),经过艰苦创业,学校现拥有专用的音乐室、劳技室、实验室、图书室、美术室、少先队室、多媒体室、电脑室、广播室、文印室、体育室各一个;有食堂一所,其中有210多座位的学生餐厅和50多座位的教师餐厅各一个;有3个体育运动场8178平方米(其中义桥小学1个780平方米,三联小学1个200平方米)。学校现有占地面积18067平方米(其中义桥小学3800平方米,三联小学3167平方米),建筑面积5644平方米(其中义桥小学1652平方米,三联小学952平方米),教学及辅助用房占4181平方米(其中义桥小学1326平方米,三联小学711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624平方米(其中义桥小学151平方米,三联小学99平方米),生活用房769平方米(其中义桥小学175平方米,三联小学142平方米),其它70平方米。学校现有固定资产总值569.73万元(其中义桥小学134.1万,三联小学92.2万元),其中仪器设备总值147.4万元(其中义桥小学20.3万,三联小学28.7万元)。各年级都装上了电脑和多媒体投影器。

长期以来,在党和政府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各村委会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以科学的发展观,实现思维的创新,使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学校、班级、学生、教职工人数等方面不断变化,学校基础建设、硬、软件建设不断改善,制度建设、教师队伍建设、道德建设、教育教学等方面不断加强,并取得了一定成绩,获得了不少荣誉和奖励。

3

(二)学校、班级、学生、教职工、毕业生人数变化情况 时间 学校数 班级数 在校生数 毕业人数 教职工数 1980年 15所 62个 1655人 280人 86人 1981年 14所 61个 1596人 265人 85人 当年秋拆长岗山小学并入胜利小学 1983年 13所 58个 1526人 245人 82人 当年秋拆洞前小学并入胜利和中心小学。 1984年9月“洋岙公社中心小学”改名为“洋岙乡中心小学”。 1985年 12所 55个 1451人 232人 80人 当年秋拆甬庆小学并入甬东和中心小学 1988年 12所 55个 1455人 211人 79人 当年秋拆东岙小学并入城北小学建立分部学校 规模 3个班 145个学生 教师6人 三官堂、黄土岭、甬东小学四、五、六年级并入分部。 1989年 12所 53个 1543人 235人 86人 1990年 12所 54个 1641人 252人 87人 1991年 12所 57个 1678人 204人 95人 1992年 11所 55个 1637人 288人 88人 当年秋拆鸭蛋岭小学并入东湾小学 1993年 11所 54个 1748人 316人 93人 1994年 9所 50个 1867人 317人 96人 当年秋拆大洋岙、小洋岙小学和分部学校并入新建 的双洋小学规模 9个班 361个学生 教师15人 1995年 7所 48个 1901人 329人 96人 当年秋三官堂、黄土岭、甬东小学一、二、三年级并入新建的三联小学 规模 4个班 178个学生 教师6人 1996年 5所 44个 1987人 310人 93人 当年秋拆城北小学、东湾小学并入扩建后的义桥小学 规模 11个班级 507个学生 教师18人 1997年 4所 41个 2000人 254人 86人 当年秋胜利村因土地被定海小学征用胜利小学并入定海小学

4

1998年 4所 41个 1976人 342人 80人 “ 洋岙中心小学”更名为“城东小学” 1999年 4所 39个 1797人 341人 81人 2000年 4所 37个 1631人 387人 77人 2001年 3所 33个 1389人 349人 81 人 当年秋因双洋小学被开发区征用并入城东小学 2002年 3所 31个 1173人 371人 70人 2003年 3所 30个 1011人 227人 70人 2004年 3所 29个 937人 171人 70人 2005年 3所 28个 936人 178人 70人 2006年 3所 27个 925人 159人 68人 2007年 3所 26个 934人 164人 66人 2008年 2所 义桥小学划归舟山小学(成舟山小学分部)。 2009年 1所 三联小学并如城东小学 18个 728人 56人 (三)学校建设 1971年 县教育局和小碶大队集资2万元建造553平方米校舍。 1983年 县教育局和小碶大队集资⒍7万元扩建837平方米二层教学楼。 1989年 区、乡、村集资10万元在原有二层的教学楼上加建第三层418平方米。 1990年 东湾村拆造东湾小学。 1991年 教学大楼前三间平房加建第二层60多平方米。作为学校行政办公室。集资50多万教师宿舍楼开工。 1994年 教委、街道、各村、学校总共投入资金143.5万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其中投资100万建造双洋小学,四层,十二个班级,占地4702平方米,用于教学建筑面积1160平方米。同时投资14.5万建造二层楼240平方米教学用房,拆造中心厕所。1991年集资50多万元建造的630平方米五层十套教工宿舍楼竣工。中心厕所拆造。

5

1993年 9月 1993年9月 1994年 9月 1994年 5月 1994年 5月 1994年 9月 1995年1月 1995年 1月 1995年 5月 1995年 5月 1996年 1月 1996年 9月 1996年 5月 1996年 5月 1997年9月 1997年12月 2000年6月

吴依娜、《三化螟孵化生长的观察》获省第浙江省教育陈燕燕 二届青少年生物百项活动二等奖。 厅 《蛇舌头和眼睛的功能》论文获省 袁红梅 第二届青少年生物百项活动三等浙江省教育奖。 厅 邬红叶《全国青少年卫星搭载番茄种子国家教育部 等7人 科学实验》报告获全国专项三等奖。 何海红、《黄菊一年开两次花的实验》论文浙江省教育刘旭明 获省第三届青少年生物百项活动二厅 等奖。 方交良《农药与水污染抽样调查》论文获省 等生物第三届青少年生物百项活动二等浙江省教育组 奖。 厅 《燕子测天的奥秘》论文分别获省 邬红叶第三届青少年生物百项活动三等浙江省教育等10人 奖。 厅 获“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全 2人 国小学生优秀作文》大赛中二个优中国教育学胜奖。 会 获“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全中国教育学1人 国小学生优秀作文》大赛三等奖。 会 15个同学在中国少年报举办的“清 15人 溪杯中华少年自编自画报”中获优中国少年报胜奖。 社 中国书法协3人 获全国少年书画大赛佳作奖。 会 浙江省青少邬红叶 获浙江省第三届青少年英才奖三年英才奖励等奖。 基金会 小论文《萤火虫闪光的秘密》获省浙江省教育刘旭明 三等奖。 厅 浙江省教育林立忠 泥塑作品《仙鹤》获省三等奖。 厅 浙江省教育杨晓琼 泥塑作品《生日晚会》获省三等奖。 厅 《舟山野生动物——獐资源的调 陈涛等查考察及分析》论文获省一等奖、浙江省教育18人 全国三等奖。 厅 《蜜蜂产蜜与蜜蜂小气候关系浅 袁红梅 探》论文获省第四届青少年生物百浙江省教育项活动二等奖。 厅 郑怀盼 中国教育学燕、方洁 获全国新世纪杯优秀奖 会 11

2000年6月 2002年 5月 2002年 5月 2002年 5月 2003年 5月 2003年 5月 2005年 1月 2005年12月 2005年12月 2007年 5月 2007年 8月 叶喻文、获省第二届小学生硬笔字模三等殷佳梦 奖 《汉字的自述》在第五届全国普通张薇、夏话推广宣传周比赛中分别获小学组雨 二等奖和三等奖。 陈波、何获省小学数学奥林匹克赛一、二等一舟 奖。 黄倩、唐《甘薯小象甲的研究与防治》获省玲玲 地十七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优秀科技创新项目三等奖。 徐驰、陈 波 获全国小学奥数赛一等奖。 何一舟、分别获全国小学奥数赛二、三等王时英 奖。 征文《弘扬民族精神,报效祖国》王浏蓉 获省三等奖。 《四个太阳》获省第六届省中小学何佳琳 电脑制作比赛小学动画制作类三等奖。 王华等浙江省第二届青少年健美操锦标三人 赛少年乙组三人操第三名 越剧《梁祝“十八里相送”》获第夏小婷 十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浙江选拔赛银奖。 《玩沙男孩》获全国第十二届中小陈夏 学书法绘画比赛二等奖。 浙江省教育厅 中国教育学会 浙江省教育厅 浙江省教育厅 浙江省教育厅 浙江省教育厅 浙江省教育厅 浙江省教育厅 浙江省教育厅 浙江省教育厅 国家教育部 二、德育教育

(一)总述

学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成立德育领导小组,不断改正德育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积极开展争创省教育强区活动,认真抓好师德建设,组织教师继续教育和政治理论学习,学习《小学德育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好“三个代表”思想,领会“十六大”、“十七大”精神,树立全员德育观念、全程德育意识,积极开展师德讨论,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师德修养。抓好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完善班主任岗位职责,组织班主任参观学习,取长补短;要

12

求各课教师增强育人意识,把课堂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阵地,结合学科特点,有机渗透德育,充分利用宣传橱窗、黑板报、学校电视台、宣传校园文明佳事。举行德育主题教育观摩活动。构建社会、家庭、学校同步教育网络,为学校德育社区化延伸搭建桥梁。

1、树立大德育观。

学校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德育实效性,创新德育载体,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抓好阵地建设,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深化“五爱”教育,落实“班级德育量化考核”为主要内容的班集体建设。建立一支教师和学生小记者采编队伍,组织好晚报小记者通讯写稿工作,做好学校的对外宣传工作。(现有204位小记者向《舟山日报》、《舟山晚报》、《定海科技网》投稿。)强化行为规范训练,改变学生精神面貌。抓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规定的知晓与落实工作,把养成教育渗透到各学科中去。少先队积极开展勤学守纪、文明规范教育,革命传统、公民道德教育,发扬传统、学习英雄教育、体验生活、热爱劳动教育,独立自主、奋发图强教育。按照第五次全国少代会“全面抓基层、全队抓落实”的总体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全面加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服务少年儿童“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服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写好心得体会。夯实少先队建设基础,落实《纲要》举措,突出工作重点,强化活动品牌,积极开展“我爱我家”创特色,树品牌”活动,切实把加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落到实处,营造文明的校园氛围。根据本校实际,以重要节日、纪念日和重大事件为契机,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帮助他们树立爱祖国、爱集体、爱他人的良好品质,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大队活动,每月一次主题中队会。面向社会,注重体验,与家庭、社会、新课改相结合,充分利用多种教育资源——宣传窗、黑板报、手抄报、小树林电视台,凸现“整洁、和谐、文明、向上”的风貌,放大育人功能,陶冶学生情操,为少年儿童创造更为广阔的成长舞台。完善少先队阵地建设,加强各阵地工作人员的培养。有计划、有步骤地搞好队前教育工作,规范班集体考核制度、表彰奖励制度、检查制度、五项评比制度。加

13

强与社区联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加强“雏鹰假日小队”建设。开办少年税校、少年军校,上街宣传税法,参观军营等,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创造。以自身建设凝聚队员,使少先队成为一条牢固的纽带。持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江泽民“要从战略的高度,加强全民的海洋意识教育”的指示和“开发海洋,振兴舟山”的题词为指导,积极开展“走向海洋”的系列教学活动。阅读有关海洋知识书籍,做好答卷,举办专题知识讲座、征文比赛、制作海洋生物标本并展览、专题图片展览、“走向海洋”艺术节等活动,扎实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举行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建立学校网站,开辟多种交流渠道,丰富活动内容,寓教于乐,以理想信念激励队员,使少先队成为一面火红的旗帜。开展“八荣八耻教育”, “感恩教育”等活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使队组织充满活力,以实践活动培育队员,使少先队成为一个广阔的舞台。利用校外法制辅导员开展法制教育,使学生人人知法,人人懂法,人人守法。大力弘扬以爱国主教育为核心的伟大民主精神,围绕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长征70周年,以及舟山解放55周年纪念活动,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宣传月”活动。每年3月5日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通过体验,懂得感谢亲人和朋友。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搞好校园文化建设,让环境育人。1996年学校捐款1397元,与山西、西藏那曲等地学生结对联谊。重视日常安全教育,开展安全检查,树立安全意识。学校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积极创建平安校园,建立健全安全教育责任制,常抓不懈安全教育,树立安全第一观念,做好处理重大突发事件的预案工作,一年一次安全应急演练。不仅要求学生懂得安全知识,更要掌握安全本领。注重平时工作,安全从“小”抓起,从“严”抓起,从课内活动、课间行动到校外安全,从防火到饮食卫生??要求学生时时想着安全,处处为着安全。抓好班集体建设。开展“七个一”评比活动:即,一种符合班集体要求的班务计划,一堂最佳的班队活动课,一本最佳的班主任手册,一本最佳的学生素质报告单,一篇最佳的班主任经验终结,一个最好的班风,一个最好的板报或墙报。进一步

14

做好班集体创建工作,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期初,组织全体班主任进行培训,明确并且实施目标管理,积极开展有益于学生成长的校园文化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学生班班参与创建,学校领导小组实施过程管理,期末考核、评估。加强基础教育,培养文明学生。人人参与创建班集体,开展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服务的活动,在服务中把德育知识内化为行为;加强阵地建设,优化育人环境。班级环境做到美化、净化、人文化、教育化,全员参与,突出教育意义和人文关怀主题。

2、建立全方位育人环境,抓好“三结合”教育。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联系制度,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开展家访活动;组织学生春游、秋游、祭扫烈士墓、参观德育基地、本岛各景点;聘请校外辅导员老师来校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讲座教育;抓好“优秀雏鹰假日小队”评比,激发学生“自己的小队自己编,自己的队名队标自己取,自己的公约自己订,自己的队长自己选,自己的活动自己搞,自己的基地自己建,自己的队务自己管,自己的同伴自己帮,自己的辅导员自己聘,自己的先进自己评”。建立社区教育领导小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采用社会实践活动卡督促学生自觉参加社区、村落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开展“养成道德好习惯,我做合格小公民”活动;以好书为精神粮食,做好图书借阅工作,规定每天中午饭后一个小时借、还书籍时间。

3、开展《培养学生学会关心与尊重的良好品行》课题研究。 教研组开展课题研究,努力提高教师施教能力,改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结构,创设和谐互动的心理氛围,培养好学乐学的积极兴趣,鼓励积极主动的成功体验,化解学习活动中的心理困惑,指导学生学习的科学方略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把思品教学与其他学科、学校与其他德育部门、社会有关力量、家庭等有机结合,建立德育一体化制度,推进德育一体化进程。学习新课程标准,为以后的思想品德教育做好铺垫。以课程改革为中心工作,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提升“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的质量。深化理论学习,以课题研究带动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加强课标理论的学习、指导,不断更新,提高自身素质,切实提高常规教研工作质量,引领教师树

15

立教材资源的开发意识,善于积累朴素的教学实践中典型的 新课程案例,及时发现和总结优秀的教学改革成果,不断丰富思品新课程资源。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以年级段为单位,研究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并以这些问题为研究的课题,通过共同探讨,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并能将第一手资料加以整理,形成文字资料。加强对学生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由教材中的事例、道理和现实生活教育规范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加大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力度,以课本为内容,认真落实每一节课。

(二)人文教育

在校园文化建设基础上,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达到育人的目的,落实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完善文化建设成果,不断加强校风建设、人文环境建设。1996年学校规定每一学期一次家长会、普访一次的制度,成立家长委员会,制订具体实施细则。开办家长学校,直到现在,家长学校不断发展和完善,目标更高、更明确——提高“家校合作,科学育人”的意识,形成班校共识,成立两级互动组织,制订规章制度,建立有序办学机制,科学设置教学课程,扎实每项活动,实现有效办学目标,主动征求意见,构建信息反馈落实制度,实现家校合作育人,调研为先,开展育人策略研究,实现理论与实践同携手。做好档案资料积累,不断优化学校建设,实现争创目标。学校建立差生跟踪制度。对差生“一帮一”结对子,建立差生档案,期末验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学校网站,设立心桥信箱,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学会主动关心自己的心理问题,并能积极地寻找帮助,校园内设立心理咨询信箱和心理咨询室,开展对个别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个别有心理问题和进行咨询的学生做好资料记录,并进行情况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共同讨论,专题研究,寻求合适的教育对策,重视学科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意识渗透、教师心理健康理论学习和实践教育。建立卫生管理制度。身体是载知识之舟,学校专门配备一名卫生教师,一间卫生用房。明确卫生岗位职责,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医疗卫生器材设备管理制度》、《卫生室管理制度》等,坚持卫生检查制度。做好医疗保健和学生档

16

案工作,建立健全卫生工作档案和学生健康卡片,每学期对全校学生一次体检,对体检结果及时分析、统计,及时反馈给家长,平时加强对学生的卫生教育工作,进行卫生专题讲座,严把“病从口入”关,布置卫生宣传窗,出好阁周一次的卫生黑板报,开展“保护视力宣传周”的活动,对假性近视及边缘视力进行药物治疗;督促认真做好两操,控制近视率上升,每年一次驱蛔工作。加强环境卫生工作,改建食堂,使学生有清洁舒畅的用餐环境;制订健康教育计划,把学生的健康教育纳入总的教育计划和总课程表中;在校园环境的管理上,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并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特点,分区域,分班级,分专用教室负责卫生区,由各班卫生委员负责检查、督促。每年定期灭老鼠、蚊子、蟑螂等害虫一次。学校绿化布局不断调整,做到一年有常青,四季有花香。2003年以来学校实施开展以“面向社会、服务经济、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为主题的“社会满意工程”活动。成立满意工程领导小组,向家长发放填写卡,并在校园橱窗内张贴“十项向社会公开承诺”接受社会监督;公开投诉专线电话——2619661,有专门联系人;通过走访贫困、学习困难、心理行为有偏差学生,开展师生“结对助学”、生生“结对帮扶”等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氛围。工会开展情暖人心,关心患病、生活困难及退休教师活动,并成为制度。每年年底派专人带上慰问金慰问离退休教师,教师节邀请离退休教师共进午餐,为他(她)们创造相聚共叙情怀的机会,并发给一定的慰问金,老人节组织离退休教师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对生病的教师,学校规定领导慰问、教师看望制度;对困难家庭,学校实行申请补助制度。 (三)法制教育

学校始终坚持依法治校的方针,并把法制教育工作的重点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不断增强师生法制观念,提高学生法制素质。2000年以来,学校就成立法制教育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制订教育方案,召开法制教育动员大会,举行法制教育讲座,开展“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活动。加强“四五”普法教育,采取切实措施,做好“四五”普法的宣传发动工作,建立和完善学校的普法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坚持自学与面试相结合,采取多种形式深入持

17

久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加大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力度,增强广大师生的教育法制意识,把学生普法工作与实施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在明确法制教育的必要性及其作用的基础上,加强师德建设,开展评比师德标兵活动,抓好班主任、辅导员队伍建设,开展常规活动,促进德育内化。加强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法律常识教育、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德的养成教育,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能力。

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把法制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不断学习有关法律法规。通过小树林电视台、邀请外来法制员讲座、上法制课等,让学生学习初步的法律法规知识。近几年来,每年邀请交警支队同志来校作交通法规讲座,地税办同志为少年税校开办讲座、上税收课,司法局同志为学生上法制课,作法制讲座。每位教师结合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针对社会上某些不良现象和学生中存在的一些违规违纪行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通过师生讨论、辩论、演讲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再由教师归纳引导,帮助学生明辨是非,理解法律精神。

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动机制,形成学生法制教育的工作网络。在党组织、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只能作用,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加强对在校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组织协调。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工作优势,加强校外法制教育阵地的建设,为学生参与法制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学生的法制教育活动,把法制教育工作纳入教育的整体规划和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贯穿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充分利用社区实践活动制度,“家校”联系制度、《家校联系手册》等,通过电话联系、家访、定期召开家长会等,做好跟踪教育,特别重视后进生的校外表现,让校外法制员和老师配合家长做好不良行为学生的帮教工作。建立问题学生档案,召开帮教工作研讨会。

积极开展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网络文明活动,依托学校计算机校园网以及校外管理规范的网络阵地,广泛开展在校学生网络知识培训普及活动,利用网络开展法制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消除网络不良内容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18

(四)特色教育

为充分挖掘学校的教学资源,开发学生的潜能,开创多模式特色教育,学校建立青少年成长护航基地,2007年底开展了青少年成长护航基地成果展示活动。1988年以来学校组织创建了“一平方米”实验小园地,开办了舟山市少年税校、少年军校,开展了数学周、文学周、劳动文化节、科技艺术节等系列活动。给学生搭建展示才能的平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1、创建“一平方米”实验小园地

我校一直以来比较重视劳技教学的基础性和科技性。课内重视劳技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劳动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课外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劳技活动,指导学生投身大自然,坚持围绕“农”字做文章,于1988年初着手创建了家庭劳动学农小基地——“一平方米”种植小园地,开创了全乡劳技教学的新格局。基本形成了学校、社会、家庭劳技教学的网络。

当时学校没有学农基地,联系学生家庭实际,开展“庭院式”学农小基地的尝试——红领巾学科学小基地——“一平方米”小中指活动,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一活动当时还参加了全国少工委组织的《红领巾小建设活动》比赛,并获得了全国优秀奖,辅导员任芝缇获得这次活动辅导艺术奖。

1989年“一平方米”小种植活动在全乡各校推广实施。活动以四个一为目标展开“(1)在屋前屋后开垦一平方米小园地;(2)会种1—2种蔬菜;(3)每人创1—2元利润;(4)搞一次小实验或小调查。学生在小园地里分别种上青菜、豆类、马铃薯、番薯、玉米、瓜果、西红柿、草莓、葡萄等。后来因开发区土地征用,学生向盆栽和野外开垦中指发展。根据年级和学生家庭情况不同,分为:3—6年级每人要有一平方米小园地,1—2年级每人有一盆盆栽花草,借读学生与本地学生合作中指或野外开垦小园地,要求人人参与学农劳动。据初步统计每年创利约2500元。为强化活动效果,各班把一平方米中收入的钱分别开展慰问和送温暖活动。其中88届六(1)班同学给老山英雄和抚顺军区雷锋班解放军送慰问品;为鸭蛋岭五保户王阿菊老婆婆送中秋月饼和雨鞋。94届六(3)班同学与贫困地区小伙伴手拉手结对子送温暖,他们把“一平方米”收入的157元人民币寄给西藏那曲地区那么乡小学五年级同学,受到市团委、少工委的好评。1992年《浙江教育报》6月25日报道了我校“一平方米”种植活动。

19

1989年到1992年,在“一平方米”活动的基础上,学校生物组同学在科技辅导老师带领下,开展了普陀水仙资源调查考察。经过一年多的调查考察和人工对比种植实验,辅导成小论文,参加了全国、省首届青少年生物百项活动比赛,我校的生物小组组长曾浩同学经过八位专家、教授参加的面对面答辩,小论文《普陀水仙资源调查考察及分析》荣获省一等奖、全国二等奖。为舟山青少年生物百项活动赢得了荣誉,为学校增添了光彩。同时这篇小论文还得到了国家科协的赞扬。普陀水仙是全国三大水仙之一,这篇小论文为舟山水仙的著名度填补了空缺。辅导老师还被国家科协指名去北京出席了全国生物百项活动研讨会,并获得本次活动全国指导奖。

1993年,“一平方米”小实验园地参加了全国卫星搭载蕃茄种子科学实验活动,经过历时158天的种植试验表明,卫星蕃茄比地面蕃茄亩产增幅23.2%,卫星蕃茄实验成功得到了省教委科协的嘉奖,并获得了专项实验三等奖。

1994——1995年,在“一平方米”我们爱科学小调查和生物百项活动中,“一平方米”实验园地有开展了题为“黄菊一年开两次花的试验”及进行“农药与水的污染抽样调查”活动,写成小论文,并获得了省第三届生物百项活动二、三等奖。学校的“一平方米科学种植实验”集体活动获省优秀活动奖和优秀组织奖,并被推荐参加全国第三届生物百项活动比赛,被国家教委、国家科协、国家环保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授予全国优秀活动奖。1994年全国部分城市劳动教学研讨会在我们定海召开,全体代表考察了我校劳技教学实验活动,实地参观了“一平方米”劳技小基地和小学生劳技制作现场操作表演,受到代表们的一致赞誉和肯定。并授予我校“开展劳技活动,造就一代新人”的锦旗给予鼓励。考察后,我们的“一平方米”实验园地在全国部分城市学校进行推广。我校的劳技教学已形成“劳技与科技”相结合的特色,并取得一定成绩。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热爱劳动、热爱科学、应用科学的能力。

由于城东街道开发区提地的不断征用,“一平方米”种植小园地在不同程度上缩小,为保证活动的继续开展,在实践中,逐步改个人为单位为小队为单位,实行多种盆栽形式,进行花卉、果木栽种实验。在实践中,让劳技活动逐步内化成学生自身的多种活动,激发学生去探求知识,去创造物质和精神成果,发展智能、技能、情趣,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20

年、届 2002年第一届文学周 2003年第二届文学周 2004年第三届文学周 2005年第四届文学周 2006年第五届文学周 2007年第六届文学周 活动主题 悠久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学 多姿多彩的近代文学 神秘多趣的童话故事 生动形象的寓言故事 多姿多彩的现当代中外诗歌 真挚感人的中外小说

6、星期学校

2004学年第二学期,学校开创星期学校,至今已有五个年头。每学期学校组织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开展“教师星期学校活动”。活动时间为每星期三,内容包括教研课、教学论坛、课件制作、英语培训、读书会。每周上午安排两位青年教师上教研课,课后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说课、评课活动。通过听课、评课、说课系列活动,既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活力,又带动了全体教师,有效地增强了全体教师的教研意识,促进总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7、城东小学数学周

学校于2005年起开展数学周系列活动,定为第一届数学周,以后每年一届,全体学生参加,其指导思想是:创导趣味化、生活化的活动原则,通过一系列的比赛活动,延伸数学教学空间,扩大四十分钟的数学课堂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口号:(灵活+用心)×勤奋-粗心=天才

活动内容:周标征集比赛、“24”点大王赛、 听算比赛、口算比赛、数字记忆大考场、“生活中的数学”笔答赛、趣味数学笔答赛、数学作业展览、数学家故事会。

每届数学周的活动开展都是利用晨间、谈话课、晚托班、班队课时间,根据上述活动内容,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灵活出题,不断变化活动形式和数字,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计算、快速和应变能力。

8、劳动文化节

2006年5月开始城东小学举办第一届劳动文化节,今年2007年5月举办第二届劳动文化节,并作为一种系列活动将长此以往举办下去。这二届内容是――实践“八荣八耻”系列活动,

26

(1)活动背景:把“八荣八耻”有关内容深入学生心灵,让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道理。

(2)活动目的:通过活动使学生学到更多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激发孩子劳动兴趣,有劳动自豪感、成就感,并以此活动为出发点,使他们热爱劳动,懂得体贴父母;在平常生活中持之以恒做家务,从内心觉得是劳动创造了美,劳动是快乐的。

(3)活动口号:“以辛勤劳动为荣,争当劳动小能手” (4)活动内容:节标征集比赛、生活劳动常识竞赛、清理我们的家园、电脑小报比赛、(小报内容包括劳动名人简介或故事,有关劳动的名言格言、歌曲等,内容充实,形式美观)、三小作品评比(优秀的“小发明、小制作、小改进”作品,能体现自身的劳动价值)、劳动技能现场赛(内容有:剥大蒜粒、折梅豆、剥毛豆,摘芹菜,剥蚕豆瓣、剥生虾、削土豆皮、切土豆丝、剥白煮蛋、切茭白等)和才艺展示(有一定能才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现场表演才艺,内容有泥塑、折纸、剪纸、水果拼盘、插花、果蔬雕刻、厨艺展示等)、“劳动小能手”表彰(每班推荐一名“劳动小能手”,要求无论在家还是在校都能主动、积极地参加劳动,为家园、校园的美丽、洁净作出过极大的努力或贡献的队员)。

三、教育教学

(一)有关变化

随着社会发展、人才培养的需要,历年来学制、教材、教法、课程、理念、考试、评价等也都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解放后,学校采用全国新编教课书,在教法上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提倡启发式教育、正面教育。1953年课堂教学按照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复习新课、布置作业五个环节进行,运用直观性、自觉性、系统性、力量性、巩固性五个教学原则。1955年采用文学分析教学法,强调语文教学的文学知识传授。1958年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强调教学活动中的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加强了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

27

削弱了课堂教学。1960年改五分制为百分制来评定学生学业成绩。1962年由注重分数转化为抓落实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1966年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开始,小学学制发生变化,变成五年加一学期过渡班制度,教材采用国家统一教材。1969年强调在各科教学中都要结合大批判内容,实行开门办学思想。1973年根据“学制要缩短”的指示,改为五年制,采用浙江省自编的五年制教材。1977年恢复学期统考制度,采用国家统编教材。1985年开始,学校实行六年一贯制学制,采用浙江省新编六年制教材,采用直呼音节教学推广普通话。学校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课余兴趣爱好,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建立课外兴趣小组。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课堂中获得的知识得到深化和提高。1986年下半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实施,1989年洋岙乡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改用浙教版义务教育教材。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才培养的需要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2004年小学教材发生变化,以前使用的浙教版义务教育教材被人教版实验教材所取代,随之带来了课程的改革。学校于当年9月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实践。首先学校成立了课程实施领导机构。由校长亲自挂帅,下设课程改革监管员、评价管理员、课堂教学研究员、宣传报道员及各学科联络员、新课程学科负责人,并充分发挥学校教研组的作用,保证新课程的实验工作有序开展。几年来,教师在观念上、教学方式上逐步改变,课堂教学发生了质的变化。

(二)形成新的理念

要适应时代赋予教师的要求与责任,首先要有崭新的理念去指导,加强对新课改的认识,才能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体现民主性、平等性。以往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新课程强调的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求做到人人参与,平等对话,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构建“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的合作性、自主性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探索、思考研究,并在教

28

师的帮助下获取知识或科学结论。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的自学和思维来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学习兴趣及创新精神。开放式教学改变过去学生“等、靠、要”的被动形势,让学生在这种学习氛围中自己探索、辨析思考,自己去体验,为其终身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利用现使用的新教材中的活动性栏目,作为我们使用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好素材。改变传统意义上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而是互动互学的过程,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三)强化校本培训

搞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培训工作,是确保新课程实施的科学性,自觉性和课改成功的保证。学校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认真组织行政领导、教师、家长三个层面的通识培训和课标培训以及教材培训,把学习和观念的转变贯穿于课改的始终。学校结合当前的教改形势和我校的教改实际,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有计划地邀请各级教学专家来校示范教学或作专题讲座,不断开阔教师的眼界。同时有重点地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培训或听课研讨活动,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校后要有成果汇报,或写学习心得,或上示范课,或作专题讲座,或报教改提案,切实提高学习的成效。以课改培训骨干带动全员培训,使教师个个成为改革的探索者,为了使课程改革能顺利推进,学校领导想方设法为课改实验班提供教学设施,为课改年级新课程实验班都配齐了视频仪、录音机、挂图等教学设施和资料,并为教师推荐了优秀的课改资料,如:报刊、杂志、优秀课的汇编,使全校教师能及时了解课改信息及课改动态,不断使课改新理念入脑、入耳、入心,促使全体教师学习课改新理念都变成一种自觉行为,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经费投入和设备改善是课改实施的坚实后盾,学校为此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教师培训。重新订购了价值几万元的图书,其中新课程改革理论书书籍占了决大部分,包括新课程优秀教案集、新课程教学行为辅导丛书等,购买教学录像、课件精粹、素材库等音像资料,为教师的教学理论更新准备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学校坚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在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持

29

续不断、扎实具体、全面深入的探索,经过三年的新课程理念学习及课改实践,全校教师已对新课改达成了一定的共识。无论从教学组织形式、师生角色的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及对学生学习的评价,都发生了明显变化,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四)落实校本课程实施管理制度

包括校本教材开发审议制度及校本课程评价制度等。深入开发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及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学校根据校本教材的特点,结合地方与学校优势,开设“税收知识”学习对象:四、五年级。 课程教学形式:(A)课堂教学形式:“安排在午间谈话课,每周一课时,一学期完成18课时以上。(B)讲座形式:听取税务局及环境工作人员讲座。(C)集体活动形式:班队活动、社会实践等。(D)队组式:小队探究、实践活动等。地方课程开发:本学年一、二年级使用《人与自然》教材,三—六年级使用《千岛海韵》。一周安排一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课:根据区教育局统一安排,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一周三课时,其中一课时为地方课程,一课时安排班队活动,另外一课时学校统一安排“古风古韵民间艺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为每周三下午第三节课。内容包括:(A)民间文学:古诗童谣、神话传说、谚语格言、谜语;(B)民间工艺:泥工、编织、刺绣、剪纸、丝网花;(C)民间音乐:民乐、民歌、民间舞蹈;(D)民间绘画:渔民画、书法。活动打破了年级、班级的界限,采用菜单式学生选修形式进行。重视实践与探讨,有效开展校本教研。校本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是新课程实施的根本保证,更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学校大力倡导全体教师“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教师围绕自己关注的教学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学习和实践,通过相互观摩,平等对话,互动交流等方式,使每一个教师获得理性感悟和实践启迪,让教师在参与教研中提升专业意识,感悟教学的本质,体验教研的乐趣,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教研活动体系,推出本校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名师和骨干。学校建立了行政领导与教研组联系制度,每位行政领导负责一个教研组,全程参与教研组活动。与一线实验教师一起探讨新课程,一起备课,一起交流评课,一起直面新课改中的问题与困惑。

30

(五)构建新型的评价体系

学校在探究反思中改革课堂教学 ,积极评价、促进发展 ,重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功能,实行对学生的弹性评价和多元评价。强化过程性评价,把评价贯穿于教学过程。 制定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机制。重视师生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的融合,把评价过程变成教育的过程,反思的过程,激励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教师继续进取的欲望。学生评价采用“星级+评语+成长记录袋”的方式,成长记录袋内装着学生书面测试卷,口头测试评价表,成长手册以及自己的小制作、小成果。学校建立新的教学评价制度,全面铺开学生成长记录手册,倡导个性评价,一个基点(理解)、两个观念(全面、发展)、三处入手(即时、互动、积累)。除了以往的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知识的考试评价,还进行了美术、书法、体育、音乐的技能考核评价。2006年重新安排了周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结合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及学生综合素质测评,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以实践性、趣味性、自主性、创造性为宗旨的多中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拓展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从而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每位学生必须在完成本年级要求的必修课程(文学技能类:一年级拼音、二年级朗读、三年级古诗、四年级成语、五年级名言名句、六年级名家名篇;数学技能类:一、二年级口算、三、四年级计算、五、六年级应用题)的达标测评后,任选一门选修课程(审美与艺术:书法、绘画、舞蹈、声乐、器乐、泥工;探究与实践:小课题;劳动与技术:剪、折纸、丝网花、刺绣、英语表演、flash制作)的学习。同时贯彻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定性评价和不定性评价相结合原则。学校开设的“古风古韵”综合实践课程的评价方式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要求。结合《舟山市中小学生综合技能测试》及新课标要求,学校制定了各学科评价标准。每学期末,学校安排测评小组进行测评。测评小组成员包括学生和教师。将生生测评和师生测评的方式相结合,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等确立测评成绩。同时学习成果通过实践操作、竞赛、评比、汇报等形式展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课程评价观的转变作为具体目标之一,明确提出:改变课程评价不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

31

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近年来,学校立足于“新课程、新理念、新要求、新发展”,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科学理解课堂教学的概念,把课堂教学评价作为推动、促进素质教育的支撑点和突破口,不断增强对课堂教学评价的理性认识,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力求建立新型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在真正意义上全面实现有效教学。积极提倡:“因材施教”、“有奖无类”。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用多元标准和实质标准,既尊重个体差异,“不拘一格评学生”,看实质、看素质、看真才实学,重视品性、才能、个性和特长。在教学评价中把表现和创造的机会还给学生,在评价的标准上,从僵死的统一性走向鲜活的多样性,为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留出最大的空间,让学生人人成功,人人成才。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实验的进一步深入,领导和教师、教师之间、教师和家长、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更加融洽,学生负担明显减轻,课堂上心理首先得以释放,老师放下了“师道尊严”的架子,走下讲台成了学生学习、成长道路上的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另外,学生的作业多样化,不再是没完没了抄写、背诵、计算了。可以去看课外书,查找感兴趣的信息;画一画、描一描;和父母一起编儿歌、编故事、编谜语;走出家门去观察大自然,去留心周围的世界,去动手制作、拼一拼、摆一摆?? 这样既解放了老师,又能把大部分同学调动起来,使优生更优,差生不落后,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 (六)教研工作

1、科研兴校,质量立校。

2002年以来,学校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以“科研兴校,质量立校”为根本,严格教学管理,规范各项教学常规。学校结合当前的教改形势和我校的教改实际,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有计划地邀请各级教学专家来校示范教学或作专题讲座,不断开阔教师的眼界。同时想方设法创造机会有重点地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培训或听课研讨活动,每年几十人次,最多时100多人次。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校后要有成果汇报,或写学习心得,或上示范课,或作专题讲座,或报教改提案,切实提高学习的成效。组织全体教师书面测试《课标》,合

32

格率100%,优秀率90%以上,收到预期效果。鼓励教师多看书、看好书,学习《主体构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等书,并且做好读书笔记。建立行政领导与教研组联系制度,在“实”字上下工夫,在“研”字上求发展。教研组开展“试教——研讨修改教案——再试教——反思”的系列活动,加强教研与科研的紧密结合,要求教师及时总结日常教学经验,收集整理“教学问题集”写好教学反思,群策群力积极探索寻求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和方法,完善课堂教学、课后评价的评价体系。“检查、反馈、跟踪、考核”一条龙管理。学校进行科学、有序地常规管理。在备课制度改革的基础上,“求新、求实、求严”。加强学习,转变观念,你里提高教师的群体教学水平。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理解新《课标》,并开展编写教案比赛活动。 教研组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营造民主、合作、探究、高效的教研气氛,开展教课研活动。教科研有计划,有岗位职责,有科研管理制度,有三年科研目标,有工作总结。

2、营造高度合作、公平竞争的教研氛围。

为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展示与提高,学校经常安排教师比武活动,邀请结对学校(北蝉、石礁)共同开展专题研讨活动,专门邀请专家——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钱金铎来校听课、评课、研讨,指点迷津,并进行专题讲座。坚持素质教育,以全面发展为本,狠抓教学质量。组织教研组“说课、优质课、教案编写、教学评价、三字一画、朗读等七项教学技能PK。 配合区教研中心承办语文青年骨干教师教学沙龙、区劳技优质课评比、区音乐学科教研之春暨省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学科培训三项活动。加强日常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实效。全面落实教育工作“十字”方针。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考核要“严”,质量要“高”。

3、强化教研组活动。

学校确定每双周三下午课后为教研组活动时间。各教研组一学期活动7次以上。理论学习、集体备课、教学信息交流和教学问题探讨、外出听课学习汇报等。切实围绕“自主、合作、探究”这一主题,结合教学实际,每一教研组确立一项专题研究。精品教案相互交流,共

33

同实践,注重教研组的资料积累,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实现教研组之间的资源共享。分组出刊《城东教研信息》,内容包括:教案反思、教学心得、学习体会、教学信息等。

注重教研组的资料积累,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实现教研组资源共享:各教研组每学期刊出《城东教研信息》,里面有精品教案、教学反思、说课、教学论文等,供交流、学习。

4、加强对等级骨干教师的继续培养。

学校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给骨干教师学习的机会,安排他(他)们外出听课学习,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吸取先进的现代教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到业务水平。期初安排读书活动,期末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教学论坛活动。一方面加任务、压担子。根据区教研中心规定,要求一级骨干教师送教一次、区级公开课一堂、有价值的论文一篇、带徒一批。二级骨干教师论文一篇、理论学习心得一篇、片或学校公开课一堂、带新教师一个。为把青年教师的校内教研课纳入规范管理,定名为“教师星期学校”制度,每周三上午安排两位青年教师执教教研课,每学期青年教师一次教学论坛。课后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说课、评课活动。每周一次组织青年教师学习公共英语、FLASH动画制作。确定每周三下午课后为教研组活动时间,35周岁以下教师每学期必须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上一堂教研课,35周岁以上教师主持一次教研组业务学习(中心发言),每一教研组必须确立一项专题研究。

5、有计划有目的地抓好各科教学工作。

学校组织每年召开全校学生家长会,还特别安排毕业班家长座谈会和学习困难毕业生家长座谈会各一次,谋求共同的教育监督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共识。开展家访活动等,汇报学生在校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在家表现,虚心听取家长意见,并做好家访记录;开展辅优补差、读好书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成立奥数辅导组和学生梯队,充分利用各类教学设备,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对各类学科进行随机测评。加强教育,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学校组织开展一周一次的“兴趣大本营”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电脑、儿童画、国画、书法、棋类、球类、舞蹈、航模、剪纸、手工、编织、刺绣、朗读、课外阅读、英语

34

口语等十六项内容。充分为学生搭建了个性发展教育的舞台。根据学生特长常抓不懈,组织民乐、田径、美术、舞蹈、课外阅读、航模、英语等兴趣小组,保证一周几课时的训练时间,经过努力硕果累累,2005年有84人次个人项目,4个集体项目在区级以上比赛中获奖。2006年54人次项目获奖。长期以来对校田径队进行有计划训练,立足教学,发挥教学主渠道作用。严抓课堂教学常规,在规范中出成效,不断加强教学研究,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业务竞赛,体育教师不断进修学习,不断充实。在具体工作中,狠抓体育尖子,做好运动队训练工作和群体工作,在普及中不断提高。 (七)课题研究 1992年 申请《小学快速阅读教学实验》和《小学生古诗文扩大阅读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特聘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乐莲珠老师为顾问。都于1994年结题。 1996年 研究课题《利用课文插图加强语言训练》,1997年结题。 1998年 学校成立教课组,申报《大量阅读,双轨运行》和《加强低年级朗读训练》教研课题,都于1999年结题。 2000年 省子课题两项:《小学海洋地理教育实践与研究》、《班级集体建设与学生个性发展》;市级课题一项《构建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王丽珍老师编写的劳技教材《热风转轮》被市教研室录用。 2001年 省立项课题一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现状分析与改进》;市、区立项课题三项。课题组的《质疑问难,以疑导学》课题获市级优秀成果奖。 2002年《提高小组合作效率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究》立题,并在2003年审核结题,常识围绕“自主、合作、探究”主题开展教研活动。 2003年 省规划课题一项《舟山市区域性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与研究》。市、区级立项课题4项:《小学海洋地理教育实践与研究》、《我区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提高学生小组合作效率理论与实践》、《校本培训之青年教师培训》。

35

新教法、新评价方法的实施。学校深化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做到:开展经常性的随堂听课活动,学校领导一学期25节以上,教师15节以上,其中一节课须作详细的评析;认真总结教后感,35周岁以下教师一周两篇,35周岁以上教师一周一篇。随时积累总结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困惑,一学期一次编录教学问题集。每位老师在校园网上输入一份教案,一篇高质量的教学论文及教后反思,撰写教学叙事,达到资源共享。教师二年一次外出旅游制度,调节身心,健康身体,拓展视野,积累知识。建立“培青工程”导师制度,让青年教师有更多的学习机会,更大的发展空间。每年一次教师考核制度,鼓励教师不断学习,努力进取,以优异的成绩向党和人民汇报。在规范化制度模式管理下,学校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4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4e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