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四章 单元质量评估精析精练(2) 中图版必修2

更新时间:2023-03-11 05:0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四章 单元质量评估(2)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2009·浙江文综)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4℃~5℃,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据此完成1、2题。 1.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响应,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 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

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 D.北欧受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

2.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 ) A 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B 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 C 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

D 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袋

【解析】1选B,2选A。第1题,全球变暖会使气候异常变化,水旱灾害更加频繁,中国的自然带向北移动。第2题,为了抑制全球变暖,我们要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减少矿物能源的使用量,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像粮食、蔬菜等商品一样,二氧化硫的排放指标在我国已开始成为合法交易的商品。迄今为止已有25 000吨二氧化硫的排放权在我国四省三市(江苏、山东、河南、山西、上海、天津、柳州)进行了交易,交易额超过2 000万元。专家评价,这一举措是“用最小的代价减少最多污染物”的有益探索。据此回答3、4题。

3.在上述四省三市中,目前处于重酸雨区的是( ) A.山东、河南 B.江苏、山东 C.江苏、天津 D.上海、柳州

4.所谓“排放权交易机制”是指在政府对污染物排放进行总量限定的情况下,允许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企业向污染物排放量小的企业购买排放指标。这种做法可以使( ) A.当地的环境质量保持不变 B.当地的环境质量逐渐恶化

C.生产工艺环保的企业获得更大的效益 D.排污量大的企业获得更大收益

用心 爱心 专心

1

【解析】3选D,4选C。第3题,我国的重酸雨区有三大片: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第4题,本题重在对“排放权交易机制”的理解。允许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企业向污染物排放量小的企业购买排放指标,这种做法由于对污染物排放进行总量限定,所以不会使当地的环境质量逐渐恶化。 (2009·济南高一检测)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图中箭头a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箭头b表示人类通过消费活动将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各项可以用图中箭头a表示的是( ) A.滑坡、泥石流 B.地震、海啸 C.台风、寒潮 D.森林资源、矿产资源

6.关于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要有箭头b存在,就一定会产生环境问题 B.人类会影响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不可能影响到人类

C.如果箭头a、箭头b表示的人类活动力度较大,都可能产生环境问题 D.由图可知,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的,无法使其协调

【解析】5选D,6选C。第5题,从材料中可知a应为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的物质和能量,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为人类获取的物质、能量,且能被人类利用。第6题,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合理的人类活动下,不会产生环境问题。从材料可知b应为人类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如果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资源或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过多,则会产生严重的环境问题。人与环境的关系是可以协调的。 7.下列关于人地关系的发展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人类对环境认识的进步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②史前文明时期,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是强大的 ③农业文明时期,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趋于和缓

④工业文明以来,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选C。人地关系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史前文明时代(崇拜自然、人地关系协调);农业文明时代(改造自然、人地关系不协调);工业文明时代(征服自然、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史前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并且发展缓慢,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微弱,故②不正确;农业文明时期,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地理环境趋于恶化,故③不正确。

8.(2009·济南高一检测)下列不同发展阶段,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用心 爱心 专心

2

A.采猎文明阶段——自然界气候、地形、动植物分布对人类影响不大 B.农业文明阶段——能源、矿产资源和交通状况是人类活动的自然基础 C.工业文明阶段——地形、土壤、水源、气候是人类活动的自然基础

D.后工业文明阶段——原料、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整体下降,环境质量对社会的影响上升

【解析】选D。随着科技的进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会越来越小。采猎文明时期自然环境对人类影响较大,农业文明阶段地形、土壤、水源、气候是人类活动的自然基础,工业文明阶段能源、矿产、交通状况等是人类活动的自然基础。

2008年11月22日,胡锦涛发表了题为《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发展》的演讲。胡锦涛指出:“中国将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努力形成集约发展、清洁发展的国民经济体系,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良性循环”。据此回答9、10题。

9.在现有条件下形成集约发展,清洁发展的国民体系的关键 是( )

A.关停一些耗能大的企业 B.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 C.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合理分配生产时间

10.下列日常生活方式中,属于绿色生活方式的是( ) ①选购环保产品 ②选购豪华包装的产品 ③少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 ④垃圾混装 ⑤家庭用水,循环利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解析】9选B,10选C。第9题,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升级可以节约资源,提高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第10题,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生活方式属于绿色生活方式。

(2008·汕头模拟)读我国南方某农村生态农业试验场生产模式图,回答11、12题。 11.该村大田农业的主要肥料是( ) A.杂草秸秆、沼渣、化肥 B.沼渣、粪肥、塘泥 C.化肥、杂物、菌渣

用心 爱心 专心

3

D.菌渣、沼渣、塘泥

12.该地农民使用沼气作为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是( ) A.有利于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净化环境 B.由于杂草填入沼气池减少了秸秆还田,所以土壤的肥力下降 C.饲料、肥料、燃料之间相争激烈,农民需要根据实际调整三者关系 D.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但不利于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

【解析】11选B,12选A。第11题,读图可知,箭头指向大田农业的主要肥料有粪肥、沼渣、塘泥。第12题,我国南方为低山丘陵区,农民使用沼气作为燃料,可以降低对山地植被的破坏,减少水土流失,可以减轻秸秆、煤等燃烧产生的大气污染,利于净化环境。

(2009·鹤壁高一检测)中国“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据此回答13~15题。

13.下列行为中符合“环境友好”理念的是( )[ ①积极购买小汽车,以提高工作效率 ②实现废物的循环利用,大力倡导勤俭节约 ③建筑高层楼房和城市地铁,节约土地 ④由工业末端治理变为污染源头控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节约型发展道路意味着( ) A.倡导循环经济,变废为宝 B.少投入、少产出 C.高资源消耗,高经济增长 D.多投入,多产出

15.我国提出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 ) A.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 B.资源利用率低,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 C.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人口增长速度快 D.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

【解析】13选D,14选A,15选B。第13题,“环境友好”就是要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各种人类活动,②④项符合该理念。①、③项会加大资源消耗,污染环境。第14题,节约型发展就是要少投入,多产出,少排放,加强物质能量的循环利用。第15题,由于我国技术水平较低,存在资源利用效率低,严重浪费

用心 爱心 专心

4

现象,导致了资源的相对短缺。因此必须要走节约型发展道路。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读图3,回答问题。(10分)

(1)填出图中数码所表示的内容:(8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 ⑧ 。

(2)当前,世界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是 。(2分)

【解析】本题考查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由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产生环境问题。当前尤以人为原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为重。图中反映的即是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而产生的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及生态破坏问题。而这些环境问题的产生与人口过快增长有关,环境承载力受到的压力过大,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导致恶性循环。 答案:(1)①人类活动 ②二氧化碳 ③氟氯烃化合物

④氟氯烃 ⑤臭氧 ⑥二氧化硫 ⑦大气 ⑧资源短缺、生态平衡失调

(2)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承载力受到的压力过大,生态系统有失去平衡、导致恶性循环的危险 17.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城镇示意图4,回答问题。(20分)

(1)填空回答图中数字处人类开发利用资源不当产生的环境问题。(12分) ①处林区过度采伐森林→ →水土流失→ →水害。

用心 爱心 专心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3o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