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

更新时间:2024-01-12 03:3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师范类专业 课程编码:12010926 制定单位:教育心理教学部 执 笔 者:田虎

审定时间:2016年8 月29日

审 定:教育科学学院教学工作指导指导委员会

一、课程说明

1.本课程的性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面向全校大学生的一门公共课,总计课时32课时,2学分。该门课程旨在于通过密切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本课程教学目的及任务

目的:本课程是大学生心理学通识知识体系中具有核心地位的课程,幸福而又成功的人生需要先进人生理念的思想洗礼、科学知识的接纳吸收、决策方略的学习操练、经典案例的借鉴思考,这正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和课程使命。

任务: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3.本课程同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作为大学生的公共课,负责解决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是大学生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 4.教学时数分配(总课时32学时)

课 程 内 容 配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 第二章 自我意识与人格完善 第三章 学习心理与创造力培养 第四章 人际交往与和谐心理 第五章 情绪管理与调适 第六章 心理适应与发展 第七章 性心理和恋爱心理 第八章 职业生涯规划与能力发展

1

学 时 分 3 4 5 4 4 4 4 4

5.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姬建锋,贾玉霞《大学生心理健康》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 参考书目录:

主要教学参考书:

(1)程宇洁编著.心理课堂:给大学生的50堂心理学课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 (2)储克森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十课题.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3)丛媛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4)戴朝护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邓先丽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通识课系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6)樊富珉,王建中主编.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7)龚惠香编著.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8)官汉蒙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 (9)郝宏伟编著.大学生心理健康自助手册.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0)何照红,覃干超 编著.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1)蒋平生,黄卫国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12)李汉华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13)李虹著.压力应对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考核方式:考查 7.教学方式

(1)贯彻启发教学思想;(2)使用和设计问题教学法;(3)组织自学基础上的课堂讨论;(4)以教材内容为基础,适当结合课程与教学论的新进展和教育实践中的热点问题,丰富教学内容;(5)逐步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不断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

【目的要求】

熟悉心理卫生的涵义和心理健康的标准,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任务、基本理论与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对象

一、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一)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研究的范围

2

二、心理健康研究的对象

(一)心理健康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二)中国的心理卫生思想与心理卫生运动 (三)心理健康的概念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2、具有独力生活动能力;3、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能悦纳自我;4、具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5、具有协调和控制情绪的能力,心境良好;6、具有良好的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能力;7、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关系和谐;8、具有符合年龄特征的心理行为。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任务

一、大学生成长的特点

(一)大学生的生理成长特点 (二)大学生的心理成长特点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任务

1、研究大学生应如何调节个人的心理状况,顺应变化的环境,提高生活、学习的效率和满意度;2、研究大学生应如何富有建设性地、有效地发展和完善自我;3、研究并揭示导致大学生心理困惑、障碍与心理疾病的原因及其规律,针对影响心理健康的原因及预防大方法,提高大学生自我保健的意识。 三、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

1、健康人格教育;2、环境适应教育;3、人际关系和谐教育;4、智力发展教育;5、非智力因素的培养;6、健康恋爱观教育;7、心理障碍与疾病的预防。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一、一般理论

1、精神分析学的基本观点;2、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3、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4、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5、交互作用心理学的基本观点;6、精神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二、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途径与方法

1、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的原则、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系统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2、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实践法、调查法、访谈法

第二章 自我意识与人格完善

【目的要求】

帮助大学生了解自我意识内涵,掌握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及其心理调节,塑造大学生健全的自我意识。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涵义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设计、自我体验、自我发展的时代性)

3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评价偏差的心理分析

一、大学生自我评价的特点

1、自我评价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2、自我评价的丰富性;3、自我评价的偏差 ――两极性

二、大学生自我评价偏差的心理分析

1、自我评价偏高: 优越感强,过于自信;强烈的自尊心和好胜心;思维发展水平不高。 2、自我评价偏低:过强的自尊心;自我期望水平偏高;适应能力差;认识的偏差。 3、大学生自我评价偏差的心理调适:通过别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学会在与别人的正确比较中评价自己;内省调适法、积极参加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

第三节 塑造健全的自我意识

一、健全的标准

二、实现健全的自我意识的途径 三、塑造自我,超越自我

第三章 大学生的学习心理与创造能力

【目的要求】

了解学习动机的概念与理论,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探讨良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注意用脑卫生。正确归因和考试心理辅导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学习心理概述

一、什么是学习 二、学习动机 三、知识的掌握

第二节 大学生中常见的学习心理障碍与调适

一、动机冲突与调适 二、认知障碍与调适 三、注意障碍与调适

第三节 大学生应试心理与调适

一、大学生应试心理的特点 二、应试焦虑与应试怯场

三、应试心理调适(端正应试动机、保持身体健康、增强应试信心、掌握应试技巧、控制紧张情绪)

第四节 大学生能力发展水平

一、学生智力发展

1、智力的含义 2、智商与智力测验

大学生智力发展特点(注意力基本成熟;观察力具有较高的概括化;记忆力处在最佳发展期;想象力丰富多彩;逐步形成完善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大学生能力的综合发展

1、学习能力 2、职业活动能力

第五节 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一、创造力的概念

4

二、创造力的测验

三、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第六节 大学生潜能开发

一、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二、元认知训练 三、创造性思维训练

第四章 人际交往与和谐心理

【目的要求】

了解人际交往的一般理论,熟悉认知,情绪情感,个性特征与人际交往的关系,掌握克服人际交往障碍的方法,培养人际交往的技能。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交往

(功能:交流信息功能、心理保健功能、自我认识功能、行为协调功能;大学生交往类型:师生交往、同学交往、朋友交往、少长交往、求职交往) 二、人际关系(涵义、与人际交往的区别、)

第二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分析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类型

(不敢交往、不愿交往、不善交往、不易交往、不利交往、不懂交往) 二、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

(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心理因素:认知障碍:晕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刻板效应、投射效应、从众效应;情绪障碍、人格缺陷、能力因素)

第三节 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一、遵守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平等原则、相容原则、互利原则、信用原则)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和艺术(把握交往尺度:向度、广度、深度、适度;运用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第一印象、交谈技巧、批评技巧、拒绝技巧)

第五章 情绪管理与调适

【目的要求】

了解情绪的一般概念,熟悉影响情绪反应和变化的因素,了解大学生情绪特点和一般的情绪障碍,掌握情绪调节与控制的一般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大学生情绪概述

一、情绪概述 二、情绪状态 三、情绪种类

四、情绪与大学生成才的关系

1、 情绪是塑造人格的重要内容 2、 情绪是激励人学习与生活的动力 3、 情绪影响学习的效率和教育效果 4、 情绪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5

第二节 大学生情绪特征

一、大学生情绪的一般特征

情绪的兴奋性高、情绪易起伏波动、情绪的心境化、情绪的文饰现象、社会性情绪占主导地位

二、大学生健康情绪的特征

热爱学习、热爱生活、悦纳他人、悦纳自己、保持乐观而稳定的心境、情绪反应合乎同龄人的常态

第三节 大学生常见的情绪障碍及其调适

一、大学生不良情绪的一般表现

心境恶劣和情绪不稳定;激动易怒;压抑苦闷;虚荣嫉妒;情绪减退;自卑羞怯与孤芳自赏;任性;寂寞。

二、大学生情绪障碍的自我调适

放松训练法、音乐疗法、静观与内省、气功调节、认知疗法、自信心训练

第六章 心理适应与发展

【目的要求】

了解社会适应良好是心理健康的主要特征的意义,帮助大学生学会适应社会,适应大学生活,解决适应过程的心理问题。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适应理论概述

一、应激及其反应(生理反应、心理反应、行为反应)

二、应激源 (社会应激源、心理性应激源、理化及生物性应激源、文化应激源)

三、应激与社会适应(情境与应激、认知评价与应激、减缓应激的方法:生物反馈法、凝神)

第二节 大学生适应中的心理问题

一、大学生适应中的应激源

三大压力:学习、经济、就业;四大问题:学校生活环境与生活习惯的适应问题、自我认知与评价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恋爱与异性交往问题) 二、大学生适应中的心理问题

新环境中的生活行为习惯的适应问题;迷失感;自卑感;恐惧感;孤独感;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第三节 大学生适应的基本原则

一、人贵有自知之明

二、坚持“珍惜既有的、追求更高的”原则 三、确定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四、坚定信心、迎接挑战

第七章 性心理与恋爱心理

【目的要求】

了解恋爱的一般理论,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探讨当代大学生的性心理发展特点,化解性意识,性行为的困扰。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青春期恋爱与性心理发展

一、青春期的基本生理特征(男女大学生青春期生理特征)

6

二、伴随性机能成熟可能产生的心身问题 ( 与月经有关的心身问题;与遗精有关的心身问题;与手淫有关的心身问题)

三、大学生效心理发展 (青春萌动性心理表现;性心理发展的动因――性驱力问题)

第二节 促进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的道德观和法律意识

一、大学生性心理的道德观 (恋爱与道德;爱情与友谊;正确对待性欲望)

二、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的法律意识 (性骚扰的识别与防范;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迷失与引导)

第三节 大学生异性交往中的心理健康

一、大学生异性交往的原则(以诚相待、双方有利)

二、大学生异性交往的发展过程(接触→相识→交往→相互信任→推心置腹→知己) 三、大学生异性交往的艺术(要光明磊落;要掌握分寸)

第四节 发展健康的恋爱心理行为

一、大学生恋爱的特点(浪漫性、冲动性、公开性、轻率性、竞争性、自主性) 二、造成爱情错觉的心理因素(爱情错觉的原因、爱情错觉的引导) 三、发展健康的恋爱心理(树立正确恋爱观;正确对待失恋)

第八章 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

【目的要求】

掌握人大学生择业的心理准备及择业的心理特征,影响大学生择业的因素,大学生择业常出现的心理问题与调适。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大学生择业的心理准备

一、正视社会现实

了解社会、适应社会 二、客观分析自我

气质与职业的关系;性格与职业的选择;兴趣对职业的影响;能力与职业的关系 三、择业中的机遇和挑战

心理定位与择业;择业中的机遇;择业中的挑战

第二节 大学生择业的心理问题

一、大学生择业的矛盾心理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鸡头”与“凤尾”的矛盾;所学专业与未来工作的矛盾;择业工作与继续求学的矛盾;亲情与爱情的矛盾 二、大学生择业的心理误区

对现实不满意,引起心理失衡;只顾眼前利益,忽视个人发展;渴望竞争环境,缺乏竞争勇气

三、困扰大学生择业的几种常见心理现象

焦虑、自负、自卑、怯弱、依赖

第三节 大学生择业的心理调适

一、关于调适的基本观点

树立自信心、培养独立性不怕受挫折 二、心理调适当具体方法

注意转移法、适度宣泄法、自我安慰法、合理情绪疗法

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3n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