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后教案2

更新时间:2024-05-28 23:0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期中考后

17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句,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 2.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

3.引导学生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培养其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情感。

4.引导学生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文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诗文的内容。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知

1.小朋友们,日月星辰、风云雷电、山川树木、花鸟虫鱼??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它会向你展示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象。大自然更是一部永远也读不完的“书”,它会向你倾诉古老的历史,为你指引前行的方向。走进大自然,你一定会得到更多的乐趣,发现更多的秘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幅画。(实物投影)

2.学生观察图画,用自己的话说说自己看到的图,看谁说得美。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小诗《望庐山瀑布》。随机引导认识生字“庐、瀑”,并引导学生了解作者。 二、感悟读诗并识字 1.在语境中整体识字。

(1)通读古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认为容易读错的字。如“紫”是平舌音,“岭”是后鼻

音,要读准。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字。如,在课文下面找生字的读音;还可以请教老师或周围的伙伴。 (3)再读诗句识生字。

2.调动生活经验识记生字。

出示生字,随着提示语“我会认”,学生自愿认读自己会认的生字,并说说自己在生活中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曾见过这个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的。

3.将刚上课时看到图时的感情投入诗中,读诗。自由读、个别读。评价朗读。 4.说说自已通过读诗在头脑中看到了什么?自主理解,小组交流,展示。

三、示范讲解,指导书写生字

“银”字有两个“竖提”,“艮”的竖提应略向下,长于金字旁的竖提。“窗”字字形复杂,学生容易忽视“囱”字上的小撇。建议边示范边领着学生一笔一画地书写。

四、布置作业

1.把这首诗背给爸爸妈妈听,并讲讲意思。

2.收集有关描写春天的古诗,或者找找李白其他的诗,试着背一背。 五、板书设计 17 古诗两首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题

小朋友们,上节课大家学习了什么内容呢?对,那么和“诗仙”李白生活在同一时代的还有一位特别有名的大诗人,人们把他称为“诗圣”。他就是杜甫,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杜甫的诗——《绝句》。

1

期中考后

二、朗读感悟并识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自悟。 (1)读一读: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2)看一看:边读诗边看插图,感知诗句的意思。 (3)议一议:跟同桌议一议这首古诗所描写的景象。

(4)画一画: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画出自己想象中的画面。 (5)背一背: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交流理解。先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再提出不懂的地方,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解疑,教师作点拨、讲解。 (2)展示图画。引导学生在赏画、评画的过程中了解诗句的大意。 (3)朗读古诗。读出适当的语气。 3.再读诗句,感悟春景之美。 (1)教师范读。

(2)自读、小组合作读。

(3)配乐、配画,入情入境诵读古诗。 4.游戏感受古诗中的对仗。

(1)回顾以前学过的对对子的课文。

(2)找朋友:两个——一行 黄鹂——白鹭

西岭——东吴 千秋——万里

三、指导书写生字

1.教师范写生字,指导难写字。 2.学生临摹,练习写字。 四、布置作业

1.把这首诗背给爸爸妈妈听,并讲讲诗句的意思。

2.收集有关描写春天的古诗,或者再找找杜甫其他的诗,试着背一背。 五、板书设计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附录:

绝句 早发白帝城 杜甫 李白

迟日江山丽, 朝辞白帝彩云间, 春风花草香。 千里江陵一日还。 泥融飞燕子, 两岸猿声啼不住, 沙暖睡鸳鸯。 轻舟已过万重山。

2

期中考后

18 雷 雨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会认 4 个生字,会写 12 个字;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每句每段的意思,知道雷雨前、中、后的自然景象。

3.通过图文结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图文结合,引导学生了解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特点。

2.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用准确的词句来表现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出现的现象和特点。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夏天的午后,常常会出现雷雨的现象,你能说说雷雨时的景象吗?(老师肯定学生的体验后,揭示课题,引发学生对探究课文内容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教师巡视,有重点地对读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认读词语卡片。(黑沉沉、乱摆、迎面扑来、彩虹、蜘蛛、蝉、越来越响、垂、压) 3.生字组词,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到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 (1)压──压下来;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2)乱──乱摆;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3)垂──垂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4)虹──彩虹;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4.识记字形,联系自己的生活和阅读实践巩固识字。 出示生字,让学生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然后用不同的方法识字。如,用动作记“压”“垂”;用联想法记“乱”;(联系自己观察的情景,想象狂风中小树乱摆的样子从而记住“乱”字。)用换偏旁识字法记“虹”。 5.同桌相互听读课文,一人读一段,在读中巩固识字,学习新词。 6.写字指导。

(1)观察字形,交流发现。如:“压、逃”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逃”是走之旁,“越”是走字旁;“垂”字

中间宽,上下两头窄。 (2)示范讲解。“彩”字右边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起笔处要在一条垂线上,第二撇起笔处在横中线上;

虫字旁的“扁口”上宽下窄;“蜘”字中的虫字旁要写得瘦长;“垂”字上边的撇要写得短而平,下面的横逐渐加长,最后一横又要缩短。

(3)让学生先把每个字临写一遍,对照总结之后,再临写一遍,争取第二遍比第一遍写得好。 三、朗读感悟,理清文脉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老师引读。(雷雨前:满天的乌云??树上的叶子??忽然一阵大风??哗,哗,哗,雨下起来了??雨停了??)

3.让学生找一找,课文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时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后的景象,分别在书上做记号。

4.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调分别读好这三个部分,用心感悟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5.分组朗读,老师随机指导。 四、布置作业 1.“词语串串烧”。

越来越亮 越下越大 越( )越( ) 一动不动 一声不响 一( )不( ) 2.完成课后“读读抄抄”练习。 五、板书设计

18 雷雨 雷雨前 雷雨中 雷雨后 压 逃 越 垂 彩

3

期中考后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看课件演示或图片,写出本课的生字。(压、网、虹、雷) 2.边看录像边回顾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然后指名回答。(板书:前、中、后) 二、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自读第一自然段,用“──”画出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用“”标出这些景物怎么样? ②指名回答。(板书:云黑)

③比较句子,说说哪句写得好?为什么? 树上的叶子不动,蝉不叫。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④指导朗读。(范读、指名读、齐读)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①看课件,想想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这时的天气变化?

②自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段主要写什么?(板书:风大) ③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说明风大的语句。

④(运用演示法)蜘蛛怎样从树上下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为什么用“垂”字。 ⑤指导读第二自然段。

⑥男生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段写的是什么内容?(板书:电闪 雷响) ⑦比较句子“闪电亮,雷声响”“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说一说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⑧“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这两个句子的顺序能不能颠倒?为什么? (3)齐读第一、二、三自然段,边读边想象雷雨前的景象。 2.学习第四、五、六自然段。 (1)看课件(雷雨中的景象)。

(2)自读第四、五、六自然段,然后告诉同桌,通过朗读你知道了什么? (3)指名回答,再指导朗读。板书:雨急 雨密 雨(大→小) (4)指导学生用“渐渐”练习说话。

①把句子补充完整:

春天,天气渐渐 。 渐渐长大了。 渐渐 。 ②学生用“渐渐”练习说话。

(5)齐读第四、五、六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三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3.学习第七、八自然段。 (1)看课件(雨后的美景)。

(2)自读第七自然段,然后告诉同学们,你读懂了哪些词句?(板书:空气清新) (3)指导用高兴的语气读第七自然段。

(4)边看图边轻声读第八自然段,然后告诉同学们,通过朗读,你都知道了什么?(板书:彩虹挂) (5)采用把句子补充完整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挂”字。

我把 挂在 。 墙上挂着 。 挂在 。 (6)指导朗读第八自然段。

(7)创设情境,伴乐朗读第七、八自然段。

(8)指名口述第七、八自然段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 三、对比朗读

男生读第一、二、三自然段,女生读第七、八自然段,让学生再次感受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四、自读你喜欢的句子,谈谈你为什么喜欢? 五、布置作业 1.“你一言我一语”(补充句子)。

4

期中考后

(1)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2)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3)( )了,( )也( )了。 2.把课文中你认为好的句子摘抄下来。

3.你留心过天气的变化吗?如果留心过可以写下来。如果没有留心过,今后可要留心观察啊! 六、板书设计

18 雷 雨 叶不动 枝乱摆 雷雨前(图):乌云 压下来──刮大风──电闪雷鸣 蝉不叫 蜘蛛逃 雷雨中(图):下起来──越下越大──渐渐小了 天亮了 空气清新 雷雨后(图): 雨停了 彩虹 蝉 蜘蛛 青蛙

19 最大的“书”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会认读“质”等 10 个生字,会写“册”等 12 个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 3.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好人物的对话。 2.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我们都读过书,从书里学到了不少知识。今天,我们要读的这本书,可不是一般的书。请小朋友们看老师板书。

2.板书课题。说说你最想知道什么? (随机板书学生问题) 二、开展活动,读文识字 1.“读书展示会”。

(1)“书”字为什么要加引号呢?小朋友,你想知道这本“书”的奥秘吗?那就请你自己读读课文吧,不认

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合作学习。自己去找学习伙伴,两人一组互相读课文给对方听,互相检查字音都读准了没有,句子都读

通了没有。比一比哪一组小朋友最善于合作。

(3)展示朗读。评选最佳“读书小组”。 可以读全文,也可以读你们最喜欢的一个部分。

(4)小朋友们,你们的最佳“读书小组”选出来了吗?请你们跟我们这儿的读书小组比一比,看谁读得更棒,

好吗?

5

期中考后

3.活动评议。

从资料的搜集、展示台的布置、介绍的情况、回答问题的情况等各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4.优秀作品长期展示。

把展示的图片、文字资料等分类贴于“展示台”专栏上,供小朋友在课上、课下互相学习、交流。 三、宽带网

1.阅读短文,开拓学生的视野,了解到动、植物的多样性、趣味性。 2.在组内讲讲其他有趣的动、植物。

3.评选“小博士”,激发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大自然的习惯。 4.评价激励,引导学生在读书或看电视时留心观察了解动、植物。 四、布置作业(选择其中一道题) 1.课外阅读有关动植物的文章。 2.写自己熟悉的一种小动物。 五、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五 动物世界 样子 习性 有趣的故事

21 画家和牧童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会认 13 个生字,会写 12 个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引导学生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识字写字,朗读感悟课文。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在学习和生活中既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小小的牧童,竟然对着著名的大画家戴嵩的画大喊:“画错啦,画错啦!”这胆量令人佩服。画家和牧童之间发生的故事同学们想知道吗? 2.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 21 课《画家和牧童》。(随机出示课题:画家和牧童。“画家”写大些,“牧童”写小些。学生齐读课题)

3.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写课题?(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4.教师设疑,引导读书。这个人人敬佩的大画家却对小牧童连连拱手道谢,说:“多谢你的指教。”这是怎么回事呢?快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二、朗读感悟

1.初读整体感悟。

(1)自己小声读课文。要求不指读,不读错字,不加字添字,边读边想,把让你感动的句子画出来。 (2)小组中展示,同桌或小组中互相读读,向大家展示你的朗读情况。

11

期中考后

(3)小组中交流一下,故事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 2.看图重点朗读感悟。

(1)出示课文插图,在文中找出图中不同的人说的话仔细读一读。 (2)图上的哪一个人是大画家戴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图中的故事。 (4)对比,感悟人物品质。

戴嵩——牧童

年龄不一样:一个是大人,一个是小孩。 地位不一样;一个是画家,一个是牧童。 生活不一样:一个画画,一个放牛。

品质一样:勇敢(承认不足的勇气、提出异议的勇气)、实事求是。

(5)看图说说牧童是在什么情况下指出画家戴嵩画错了的。练习用赞美的语气读人们的评价。

如果你是戴嵩,你会感到怎样?可他却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用诚恳和蔼的语气读戴嵩此时说的话。用对话的速度,天真质朴的语气读牧童说的话。(教师可适时范读,引导评价、仿读、赛读、表演读等。) (6)四人小组,合作练读。在分角色朗读时,力争通过表情和动作把叙述部分的内容表现出来。 (7)请组内朗读好的学生在全班表演朗读。(从表情、动作、语气三方面引导评议,检查学生对“称赞、赞扬、

和蔼、惭愧、拱手”等词语的理解情况。) 3. 领悟内容诵读全文。

(1)想象当时的情况,人们听了会说些什么?

(2)学了课文,联系你的体会,你想对谁说什么?(如:我想对戴嵩说;真佩服您!您的画画得多好。一挂

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您又是那样谦虚!一个大画家还虚心向一个牧童请教。我想对牧童说:你真了不起!敢向大画家提意见。你也很会观察,斗牛的情形你竟然记得清清楚楚的!)

(3)带着各自对课文的体会,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总结课文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快来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吧!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体会人物特点。

2.课外收集能说明“任何人都不会是完人,都需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故事,自己读读,并和同学交流交流。(如: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故事;华罗庚的故事等。) 五、板书设计

21 画家 和 牧童 浓墨涂抹 和蔼 喊 轻笔细描 惭愧 虚心 勇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你们不但课文读得好,表演得好,而且对课文内容理解得也很好,真了不起!请你选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给老师听听好吗?(分段自由选择朗读课文)

2.同学们,从大家读课文的流利程度老师知道你们把文中的生字都认会了,怎么认会的呢?这节课咱们就来交流交流。 二、生字教学

1.各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找出来,用自己喜欢的办法学会它们。(全部学会的同学,可以当小老师,在组里帮助其他同学认字,也可以查字典,或者问老师。) 2.组内同学互相检查识字情况。(可以认卡片;也可以自编谜语,自编游戏。)

3.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词:戴上、价钱、购买、浓墨涂抹、和蔼、批评、翘起来、驱赶、苍蝇、惭愧、拱(自由读读,不认识的看看书或问问同学,一起读一读。) 4.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词。

(1)兄 呆 商 抹 挤 拱 决 价钱 购 批评 (2)指名读读,说说它们各是什么结构的字。

12

期中考后

(3)同桌讨论,你读这些字发现了什么?(“抹、挤、拱、批”四个字都有提手旁;“商”字很像“摘”字的

右半边,但不一样;“价”字有三个撇,最后一撇写法不同;“钱”字和“浅”字只是左边的偏旁不同??) (4)示范指导(“兄、呆”上面的“口”要上宽下窄,“兄”的最后一笔要圆润舒展;“呆”下面部分的竖要写

在竖中线上;“钱”左短右长,重点指导金字旁和斜钩的写法??) (5)学生在书上描红,并练习书写。 三、拓展延伸

1.用你最喜欢的字组个词,再说一句话。(小组内进行) 2.说说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能很快地学会这些生字吗。(指名说) 四、布置作业 1.比一比组词。

构 ( ) 技( ) 决 ( ) 渐( ) 摘 ( ) 抹( ) 购 ( ) 济( ) 绝 ( ) 惭( ) 商 ( ) 批( ) 2.将课外书中收集的好词佳句摘抄在作业本上。

3.读一读课后“我知道”中的文章,写一写学完这一课后的收获。 五、板书设计

21 画家和牧童 (重点生字范写) (重点生词板书)

22 我为你骄傲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会认 9 个生字,会写 12 个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 3.引导学生理解老奶奶为什么写“我为你骄傲”,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宽容。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老奶奶为什么写“我为你骄傲”,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宽容。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趣引入 1.出示课题,质疑问难。 理解“骄傲”的意思。 2.书写“骄傲”。(学生在田字格中写一遍“骄傲”,教师巡视。)

3.你们字写得真好,老师也为你们骄傲。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课题中“我”是谁?“你”又是谁?“我”为什么会为“你”骄傲?) 二、识记生字

1.请大家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如:轻声读、默读、小组读、同桌一起读,遇到有生字的地方把生字连成词多读几遍。 2.(出示生词带拼音)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这些词?你愿意读哪个词就读哪个词。 3.(出示生字不带拼音)如果大屏幕上只剩下生字,你还认识吗?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拿出自己的生字卡片,先在小组内说一说,一会儿再介绍给大家。 4.学生汇报识字方法,重点是难记的字。(教师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字) 5.识字游戏。 (1)说偏旁猜字。 (2)“开火车”扩词。

13

期中考后

三、初读课文

1.想把这篇课文读给大家听吗?小组推荐组员读。 2.学生自主评价朗读情况,正音。

3.你读懂了些什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说)

4.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在生活中你砸破了别人的窗户,你会怎么做?(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5.下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的小男孩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四、书写指导

重点指导“璃、滑、碎”。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的“读读抄抄” 。 2.填空:

(1)石头像( )射出,又像( )从天而降。 (2)我们听到玻璃破碎的声音,就像( )飞快地逃走了。 (3)平静的湖面就像( )。

(4)夏天的太阳火辣辣的,就像( )。 3.朗读课文。 六、板书设计

22 我为你骄傲 璃 滑 碎 (生字或生词范写,内容可根据学生实际确定)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文,板书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22 课。(板书:我为你骄傲) 二、感情朗读,想象感悟 1.感悟“我”的心理变化。

(1)默读课文,画出有关描写“我”心情变化的句子。 (2)感悟有关句子。 例如:

①开心:想象“我”和小伙伴扔小石头时那开心、有趣的场面,想象在这种情境中“我”和小伙伴的神态、

动作、语言,创造性地复述课文。重点练读:我们看着石头像子弹一样射出,又像流星一样从天而降,觉得很开心,很有趣。

②害怕:重点练读:我们听到玻璃破碎的声音,就像兔子一样飞快地逃走了。想象当时的情境,说说“我”

会想些什么。

③不自在:重点练读:这以后,??我却觉得很不自在。说说“我”为什么会不自在。 ④轻松:后来为什么又感到轻松?

⑤把“我”想的和做的画出来。讲述“我”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2.假如你是课文中的老奶奶,当你看到小男孩写的信和送来修理窗户的 7 美元时,你的心情会怎样?你会怎样做?(让学生自由地分说。)

3.课文中的老奶奶又是怎样做的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的第六、七自然段。

(1)老奶奶为什么要写“我为你骄傲”呢?(小组讨论)

(2)汇报讨论的结果。在慈爱又善于教育后辈的老奶奶眼中,那不是 7 美元的钱,而是孩子纯真的情,悔过

的心,是值得为孩子骄傲的美好品质——诚信,孩子的诚信。 (3)说说读到这里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4)你想对老奶奶和“我”分别说些什么? 三、布置作业

1.假如你就是文中的小朋友,你觉得还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弥补这次过失?你会怎样给老奶奶写信? 2.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你觉得做错了事,应当怎么办? 3.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成语、谚语或名人名言。

14

期中考后

四、板书设计

22 我为你骄傲 我:玩石子 开心、有趣 打碎玻璃 逃跑 攒钱 赔偿、道歉 老奶奶:我为你骄傲

23三个儿子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通过分角色朗读,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自读自悟,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老人得道理。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懂得要孝敬老人得道理。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板书课题:《23三个儿子》 2、读读课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谁来把课题读一下?

评价预设:1)读课题声音要响亮,要让每个人都能听到。2)你读得很正确,“儿子”的“子”念轻声。(标上拼音,齐读) 二、学习生字

1、师:刚才大家已经读过课文了,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你们都会念了吗? 2、出示六个带拼音的生字,

嗓子 拎水桶 晃荡 沉甸甸 既聪明又有力气

(引:在这些生字中,有哪些需要我们注意的,谁来当当小老师。)

形式:指名读,跟读并随机指导难点及词义,并进行既( )又( )的说话练习。

[重点词义:拎,提的意思;晃荡,摇、摆的意思;既跟“又、且、也”配合,连接并列的动词、形容词或分句,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

(引:生字宝宝要跟大家捉迷藏了,谁还能认?) 3、去掉拼音再认读

形式:1)指名读,2)齐读

(引:现在,我们已经和生字宝宝们交上了朋友,瞧!他们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朋友,请大家自由地打声招呼吧!)

4、自由读六个字的词语

既然 既定 一如既往 嗓音 嗓子 嗓门 拎包 拎东西 水桶 油桶 铁桶 晃荡 晃动 摇晃

15

期中考后

缅甸 沉甸甸

(生读后,引:123——停下来,小火车——开起来) 5、扩词练习 开火车

引:这回,我们跟生字宝宝们可成了老朋友,他们要跟我们玩个游戏,谁会? 6、猜字谜游戏巩固识字

远望像一句,近看是十句。(甸) 左边一张嘴,三又树上坐。(嗓) 左边像良不是良,右边像无却非无。(既) 勇力消失了,只得树边站。(桶)

小结:小朋友们真会学习,下面让我们把这些生字宝宝送回到课文中去,到课文中学习更多的知识。 三、学习课文1——6小节

1、默读课文1——6小节,划出三位妈妈说自己儿子的话。 2、想想三位妈妈说话的语气一样吗。 3、指生回答,正确出示:(反馈,你找准确了吗?) 句子1: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句子2: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句子3: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师:我们来读读找到的句子。(生读,师相应给予评价指导) 2 朗读指导

句子1评价预设:(1)老师觉得你读的不象是妈妈说儿子; (2)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3)聪明又有力气(板书)可体会有什么本领!

(4)平时你因为什么事妈妈会怎样夸奖你?体会在妈妈心理孩子总是最棒的。 (5)多得意的妈妈啊!都要眉飞色舞了。 (6)谁还来夸,逐层上升。

随机积累词语(形容高兴、得意的词语)

眉飞色舞 喜上眉梢 眉开眼笑 喜笑颜开 句子2评价预设:

(1)为什么要这样读,(板书:唱歌好听极了) (2)指名读

(3)生齐读 师引: 又一个妈妈喜上眉梢地说——

又一个妈妈眉开眼笑地说—— 又一个妈妈喜笑颜开地说——

[过渡:前两个妈妈都夸奖自己的儿子了,第三个妈妈有夸自己的孩子吗?] 句子3评价预设:(1)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想想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读。 (2)平凡、不起眼,确实没什么可挎的。

(3)妈妈把对孩子的爱埋在心里,不挂在嘴上。(板书:没什么特别)

3齐读三个句子。[过渡:其实,不管妈妈有没有夸奖自己的孩子,妈妈都把深深的爱藏在了心底,让我们用朗读把他表达出来吧!]

引读:一个妈妈说 又一个妈妈说 这个妈妈说 四、学习第8小节,体会妈妈的辛苦

过渡:孩子永远是妈妈的最爱,总是把最累的话留给自己。 出示句子4:

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1)老师引读:“一桶水可重啦!”学生练读。

(2)指出“啦”表示语气的强调,强调这桶水很重。 (3)学生再读,读后老师小结:妈妈真是辛苦啊!

(4)让学生做拎水桶动作,更深入体会妈妈的辛苦。再指导朗读,逐层提升。

师引读:累吗?你们才拎了一分钟,就累成这样了,

16

期中考后

可妈妈拎着水桶足足走了十分钟——;(生齐读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妈妈拎着水桶足足走了十五分钟——;(同上) 妈妈拎着水桶足足走了二十分钟——;(同上)

[过渡:妈妈是这么的辛苦,有一个孩子想通过他的歌声来表达,你们听——] (5)听歌曲《我的好妈妈》 (6)师小结:

这首歌,在我们咿呀学语就会唱,这首歌,勾起了我们对妈妈无限的爱,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妈妈说——指名回答

(7)总结:老师已深深感受到你们对妈妈的爱,那就让我们把这份爱送到课文中去,再次齐读,一桶水可重

啦!

[过渡:有位诗人也想表达对妈妈的爱] 五、课外延伸

出示古诗《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六、学习“胳膊、晃荡“

(1)分析字形 (2)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体悟生疑

1、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三个儿子》的故事。读题,强调三个,该怎么读?从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这三个孩子分别是怎样的呢?

2、可坐在井边的老爷爷又是怎样认为的呢?出示老爷爷的话:“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从老爷爷的话中你听出了什么?强调只看见一个儿子该怎么读?那这句话中的“三个儿子”又该怎么读?问号背后告诉你什么?听着老爷爷的话,你的小脑袋中会冒出什么问题? 板书:一个儿子? 明明是三个儿子,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重点研究的问题。带着这个疑问,让我们走进课文《三个儿子》,认识三个儿子。 二、研读课文,解读“儿子”

(一)认真地朗读课文,思考:水井边发生了什么事让老爷爷明明面对三个儿子却认为只看见一个儿子? (二)交流并出示:我们一起来看看妈妈们提的这桶水吧!出示: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

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1、(自由读—指名读)他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你觉得妈妈们手中的水重吗?请你读一读。

2、你从哪儿体会到妈妈们手中的水很重呢?(直晃荡、走走停停、痛、酸) “晃荡”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你感受到什么?(妈妈提水很辛苦)请你再读一读,让我们仿佛亲眼看到妈妈们辛劳提水的样子。 3、听老师读,请大家想想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又仿佛看到了什么? 4、请你们深情地把你仿佛听到的、看到的感受用朗读表达出来。

(三)小朋友们,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充分地感受到你们对自己妈妈的那份爱。假如这三个妈妈就是你们的妈

妈,此时,你最想做什么呢?你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是呀,妈妈此时最需要你们这些小男子汉们、小姑娘们的帮助啊!) 三、角色转换,回报母爱

(一)再读课文,那故事中的三个儿子又是怎么做的呢?你认为三个儿子谁做得最好?请你再快速读读课文,

用横线画出有关的句子。 交流并出示句子:

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在转,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17

期中考后

1、请你们反复地读这三句话,指名说词语意思,你们从书上哪句话感受到这桶水是“沉甸甸”的。

2、指名读: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3、面对这么沉甸甸的一桶水,此时你最欣赏哪个儿子的行为?那么哪句话是第三个儿子帮助妈妈做事的?他是怎样帮的呢?请你读一读,其他同学用笔画出他帮妈妈做事的动作的词。指名说,再交流:你画的是什么?你从句子中的哪些词体会到了什么?(1)指名读一读。此时,老师把“跑”改为“走”,你们觉得怎么样?(出示句子)你从“跑”字感受到什么?(学生交流)(2)这么一桶连妈妈都提得这么辛苦的水,而他却二话不说“提”着就走了,此时他内心是怎么的? (2)指导朗读句子。(齐读)

(3)看到跑过来帮妈妈提水的儿子,另外两个还提着沉甸甸的水桶的妈妈会怎么说呢?(孝顺父母) 小结:当第三个孩子的妈妈真是幸福啊。

1、小组合作交流:老爷爷明明看到三个儿子,却说只看见一个儿子的原因,你们找到了没有?请大家带着问题读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在小组中谈谈自己的看法,组长汇总大家的意见,待会儿汇报。 2、小组汇报。请组长代表小组发言,有不同看法的同学可以补充。 五、练笔拓展,提升认识

1、大家说得很好,原来——出示:对于老爷爷来说,只有孝顺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2、从大家的话中,老师听到了一个共同的心声—— 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 3、出示课件。

4、真正的孩子应该懂得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懂得如何去爱自己的父母! 5、小朋友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你能帮爸爸(妈妈)做些什么?请写下来。

6、小结;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子女要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从小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做一个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人。

六、板书设计: 三个儿子

一个儿子(?)——孝顺!

24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会认 11 个生字。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好品质。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好品质。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阅读知识,自学课文内容,在具体的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阅读素养。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题 1.看图说话。

出示课文的第一幅图,问:这是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有什么人?随机教学生字词“玩具”“柜台”“售货员”。

2.齐读课题。设疑:这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18

期中考后

二、初读课文

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课文。 2.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音。

3.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4.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三、朗读感悟

1.这个孩子在玩具柜台前干什么?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2)感悟句子:

柜台前有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说说自己的理由。) (3)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他这么喜欢小汽车,为什么不买一辆呢?

(1)默读课文第二至第十二自然段,画一画有关句子。 (2)感悟句子:

孩子的妈妈叹了口气,说:“他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不富裕。孩子心疼我,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从妈妈的话里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理解“富裕”一词的意思。)

“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这“什么”还指哪些东西?小男孩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啊?(此时妈妈的心里

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为不能满足孩子的心愿而无奈以及为有这样的儿子感到骄傲等等。) 带着自己的感悟朗读这段话。 3.“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男孩抢着说。(抢在谁的前面说?为什么要抢着说?)分角色读第二至第十二自然段。

4.售货员听了是怎么说的?指名读第十三至第十四自然段。说说小男孩为什么不接受售货员阿姨的礼物?可以看出小男孩有什么样的品质?

5.售货员阿姨回家后又是怎么做的?轻声读最后两段话,说说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女儿听了,连忙从玩具里找出一辆漂亮的小汽车,请妈妈带给那个男孩。”(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女孩?你读懂了什么?)

“售货员阿姨天天盼着再见到那个男孩,好把小汽车送给他。” 理解“盼”的意思。思考:阿姨为什么天天在盼?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四、布置作业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目不转睛( ) 专心( ) 懂事( ) 富裕( ) 漂亮( ) 2.学了这篇课文,最让你感动的有哪些人?为什么? 五、板书设计

24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目不转睛 盯着玩具 只看不买 家不富裕

19

期中考后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乐于探究,能发现词语的结构规律。

2.指导学生能独立识字,区分形近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通过口语交际,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引导学生向大家展示自己的课外学习心得,展示跟伙伴合作办的墙报以及其他有关记录“六一”活动的内容。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认、读、说、写的过程中积累和运用语言。

2.教学难点:通过口语交际,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3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自读词语,体会词语朗读时的节奏。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2.说出发现。全班交流后归纳:这些词语不仅重叠形式相同,而且都是由两个意思相反的词构成的。 3.照样子说词语。

大大小小(大小) 多多少少( ) 深深浅浅( ) 高高低低( ) 长长短短( ) 粗粗细细( ) 4.拓展。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教师随机板书)

如: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进进出出、里里外外、走走停停??

5.读一读书中词语和拓展的词语。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1)现在,我们到字词游戏宫去看看吧!

(2)小组内互相合作,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你又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小组汇报。 (4)游戏巩固生字。 (5)扩词游戏。 2.“我会填”。

(1)审题,说说题意。

(2)说说每组词有什么不同点。 (3)同桌互相交流、全班交流。

(4)独立完成作业,做完后同桌可相互检查。 (5)拓展练习

购( ) 评( ) 破( ) 拾( ) 沟( ) 坪( ) 玻( ) 给( ) 拎( ) 甸( ) 续( ) 钱( ) 铃( ) 句( ) 读( ) 线( ) 3.“我会读”。 (1)自读诗歌。

(2)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 (3)全班交流感悟诗歌。 (4)朗读诗歌。 三、布置作业

1.拓展。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如: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进进出出、里里外外、走走停停?? 2.练读课外的诗歌。

20

期中考后

四、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六 购( ) 评( ) 破( ) 拾( ) 沟( ) 坪( ) 玻( ) 给( ) 拎( ) 甸( ) 续( ) 钱( ) 铃( ) 句( ) 读( ) 线( )

第二课时

一、口语交际 1.再现情境。

(1)引用书中的第一段话导入。

(2)小组讨论:他该怎么做?为什么? (3)集体交流。 2.提出建议。

(1)按不同意见分成两组,相对而坐,分别给两队取名为正方、反方。

(2)选出一名陈述自己观点的陈述人。在陈述人说明观点后,双方展开辩论,充分阐述自己观点正确的理由,

对方错误的理由。(同桌互说,全班交流。) 3.小小辩论会。 (1)陈述观点。 (2)自由辩论。

(3)教师总裁、小结。 二、展示台

1.学习“公民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

(1)读读“展示台”中“学习小伙伴”的话,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感悟“公民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可以练习生活实际理解,也可举例子理解,也可讲故事帮助孩子理解。

(3)说说自己觉得哪方面做得好,哪方面还做得不够。 (4)你想为集体做些什么? (5)教师小结。 2.展示“六一小报”。

(1)小组交流。如:小报的名称、内容、小组是如何分工、怎样收集的资料等等。 (2)“推销小报”比赛。假如自己是推销员,如何把自己的小报推向市场或读者。 ①自由准备。

②小组内交流,推选一位最佳推销员。 ③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三、布置作业

1.粘贴小报作品,做好展出准备。 2.预习下一课。 四、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六 六一小报 名称 内容 分工 收集

21

期中考后

25 玲玲的画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玲、祥”等 8 个生字,会写“叭、玲”等 9 个字,并积累词语“端详、脑筋、收拾、满意、参加、懒洋洋”。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识字、写字,理解运用“端详、脑筋、收拾、满意、参加、懒洋洋”等词语。 (2)引导学生学习文中人物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品质。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理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116 页。(板书课题:25 玲玲的画) 2.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玲”。 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

1.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3.合作学习:同桌合作学习文中带拼音的生字。

(1)同桌互相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如“详”可以放在“端详”这一词语中,通过模拟“端详”(认真仔细地

看)的动作来感悟;“奖、叭、催、脏”等,可以运用生活经验,在组词和说话中认记;“玲、详、叭、脏、幅”等字,可以用熟字加偏旁、换偏旁的方法识记。

(2)检查生字认记情况。可以在给偏旁或生字“找朋友”的游戏中完成。 4.写字指导。 (1)写正确。“玲”字右边是“令”,不是“今”;“糟”字右边的“曹”字学生没写过,是难点,特别是笔顺,

应该引导学生临写。

(2)写美观。借助两个带木字旁的字(楼、梯)的书写指导,可以复习巩固木字旁的书写方法。“楼”字右半

部,“女”的横画要长。可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同样是“米”,在“糟”字中捺变成了点,在“楼”字中捺却没变;同样是“月”,在“脑”字中瘦而长,在“筋”字中要写得瘦而短,在“肯”字中又把撇变成了竖。反犬旁的第二笔不容易写好,指导写“狗”字时要注意示范。 (3)全班交流。把学生写的生字、词在多媒体上展示,并引导学生评一评。 三、整体感知,初步了解

1.小组内读课文。读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起因:画弄脏,来不及画。(坏事) 经过: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 结果:得了一等奖。(好事)

3.设疑: 一件坏事怎么变成了好事?其中有什么奥妙吗?我们下节课学习。 四、布置作业

1.抄写 9 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认读有生字组成的生词。 3.反复朗读课文,从生活中寻找类似的故事。

22

期中考后

五、板书设计

25 玲玲的画 起因:画弄脏,来不及画。(坏事) 经过: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 结果:得了一等奖。 (好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游戏激趣 1.游戏“大转盘”(转盘上写着生字,教师转动转盘,学生“开火车”读。) 2.请把你和生字交朋友的好办法告诉同组的小朋友。 二、启发思维,朗读感悟

1.提出问题:一件坏事是怎么变成好事的? 2.解决问题。

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交流,并有感情地朗读相关的句子。 (1)爸爸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

为什么要加上“仔细地”看了看,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爸爸不直接告诉玲玲画什么?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爸爸?

(2)玲玲想了想,??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玲玲满意地笑了。

玲玲想了想,她会想什么?

她为什么要画小花狗?而不是其他东西?

“玲玲满意地笑了”说明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想些什么? (3)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这里的坏事指什么?好事呢?你找到坏事变好事的秘诀了吗?(随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动脑筋) 3.朗读指导。(要求:爸爸的话要读得亲切一些,问句要读出询问的语气;玲玲的话要读出天真、幼稚的语气。) 4.在小组、班级中进行读书擂台赛,比一比谁是我们班的播音员?然后学生进行评议:谁读得好?好在哪里?

还有什么不足?

5.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化理解。

三、训练表达,渗透思想

1.小朋友们看,从课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兴的事,在爸爸的指点下,她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老师想知道,在你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充分地说。)

2.如果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碰到类似课文中这样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办? 四、做一做,完成课后练习“读读抄秒”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五、布置作业

1.听写生字、生词。

2.模仿课文,写一篇自己动脑之后,坏事变好事的小文章。 六、板书设计

25 玲玲的画 遇事肯动脑筋 坏事→好事

23

期中考后

26 蜜蜂引路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会写 9 个生字,会认 6 个生字及偏旁“弓”,积累词语:附近、常常、谈天、往常、亲自、果然、惊讶。

2.引导学生学习列宁细心观察,善于根据事物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3.引导学生了解题目与课文内容之间的关系,懂得重点词语的意义,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识字、写字,理解运用“附近、常常、谈天、往常、亲自、果然、惊讶”等词语。 (2)引导学生理解列宁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2.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对“派”的识记与书写及“敲”的书写。 (2)引导学生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猜一猜:有一种昆虫,专门在花丛中采蜜、传授花粉,本领可大了。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蜜蜂) 2.揭示课题:“引路”是什么意思?(带路)

3.蜜蜂给谁引路?蜜蜂是怎样引路的?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 二、自学生字

1.指名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

2.认清字形,同学互相交流怎样识记字形。 读文中的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 谈天:聊天,闲谈。

惊讶:感到很奇怪;惊异。 向导:带路的人。

三、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了列宁利用蜜蜂引路,找到养蜂人的事。)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蜜蜂引路这件事的?(第二、三、四自然段。) 3.按自然段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四、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生词。

2.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六、板书设计

26 蜜蜂引路 引路 莫斯科 派人 谈天 敲门 惊讶 向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自己读课文: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思考:读了这一自然段你都知道了什么内容?(这件事发生的时间是 1922 年;地点是莫斯科;列宁常

常与养蜂人谈天。)

(2)小结: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列宁常常与养蜂人谈天。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默读课文,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

(2)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说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因为往常派去找养蜂人的人到莫斯科

24

期中考后

去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所以列宁只好亲自去找养蜂人了。 (3)小结:这一自然段主要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小组讨论: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用图表表示。

(2)小组汇报。列宁:发现花丛有蜜蜂→蜜蜂飞进园子→园子旁边有小房子→找到养蜂人

(3)列宁为什么认为跟着蜜蜂走就能找到养蜂人?因为列宁想:蜜蜂是养蜂人养的,蜜蜂采完蜜就要回到蜂

房,按照蜜蜂飞回的方向走,就一定能找到养蜂的人。

(4)小结:由于列宁通过观察了解到花丛、蜜蜂、养蜂人之间的关系,从中发现线索,找到养蜂人。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出示课文插图)看图,养蜂人见到列宁后可能会说些什么? (2)列宁是怎样回答的?

(3)为什么列宁说蜜蜂是他的向导,把他领到这儿来的?

(4)老师小结。列宁发现了蜜蜂,经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分析,就顺着蜜蜂飞回的方向走,结果找到了

养蜂人。

(5)分角色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惊讶、高兴的语气。 5.总结全文。

(1)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第一自然段: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第二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第三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经过。 第四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结果。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3)教师小结。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学习列宁遇事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做出判断、解决问题的好方

法。

6.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布置作业

1.画出列宁找到养蜂人的路线图,并自己说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2.你觉得列宁是个什么样的人?说说你的感受。

四、板书设计

26 蜜蜂引路 列宁——蜜蜂(向导)——养蜂人 花丛(路边) 认真思考 园子(附近) 仔细观察 小房子(旁边) 做出判断

25

期中考后

27 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会认 10 个生字,会写 9 个字,积累词语“寓言、揠苗助长、巴望、焦急、自言自语、筋疲力尽、喘气、一大截、白费、守株待兔、乐滋滋、锄头、撞死、树桩、从此”等。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 3.指导学生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在理解寓言故事的同时识字、写字,理解运用“好像、焦急、整天”等词语。 (2)引导学生讲述寓言故事。 2.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对“寓、截”的识记,对“费、望、算”的书写。 (2)引导学生感悟寓意。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提问:你读过成语故事吗?举例说说。

2.像《刻舟求剑》那样,讲一个有趣的小故事,用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这样的小故事叫“寓言”。(学习“寓”字)

3.本课的两则寓言,讲的是什么故事?这两个故事各自说明了什么道理?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读课文。 二、自学课文,自读感悟 学习第一则寓言: 1.读。(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 2.记。(利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生字。) 3.想。(你读懂了什么?) 4.问。(这则寓言,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三、小组合作讨论 1.检。(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读。(分自然段读课文,评一评谁读得好,为什么?) 3.议。(议一议这则寓言说明的道理。)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并回答:那个人为什么在田边转来转去?你是从哪个词语中看出来的?他的

心情怎样?注意从下面词语中找答案: 巴望——盼望的意思。 焦急——心里特别着急。

这个人急切地想让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去看。由于心情急切,感到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于是,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想办法。(这是故事的起因。)

(2)指名学生朗读第二、三自然段,并回答:那个人想了什么办法帮助禾苗生长?他自己感觉怎样?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劳累,没有一点力气了。 白费——白白地耗费。本课指白白地耗费力气。 一大截——一大段。

他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还认为“力气总算没有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这是故事的经过。) (3)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并回答:拔苗的结果怎样?

结果禾苗都死了。(这是故事的结果。) 4.按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简要复述故事。 四、揭示寓意

1.提问:禾苗为什么都枯死了,这个人错在哪里? 预设答案:

(1)禾苗只能自己慢慢生长,把禾苗往高里拔,它的根被拔断了,所以禾苗死了。 (2)这个人急于求成,所以把事情办坏了。

26

期中考后

(3)这个人错就错在不顾禾苗的生长规律,急于求成,拔苗助长,结果事与愿违,把事情办坏了。 2.自己遇到过哪件事,因为急于求成结果办坏了?(举例) 3.你读了《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懂得了什么道理?

办任何事情如果急于求成,不按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去办,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五、指导书写

1.分析字型及结构。 2.老师写,学生看。 3.学生抄写生字。 六、布置作业

1.讲述《揠苗助长》的故事。 2.抄写本文的生字、生词。 3.预习《守株待兔》 七、板书设计

27 寓言两则 揠苗助长:急——拔苗——苗死 : 做事不可急于求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词语。

寓言 寓意 焦急 焦虑 喘气 计算 算盘 一截 拦截 丢失 费力 浪费 盼望 张望 气喘吁吁 2.看图讲故事。

3.说一说《揠苗助长》这则寓言的寓意。

4.这节课我们将用上节课学习《揠苗助长》的方法来学习另一则寓言。齐读课题。识记“守”。 二、自学课文,自读感悟 1.读。(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 2.记。(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3.想。(你读懂了什么?) 4.问。(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三、小组合作 1.检。(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2.读。(评一评谁读得好,好在哪里?) 3.议。(这则寓言说明的道理。)

《守株待兔》里的那个种田人是怎样得到一只野兔的?以后他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1)讨论第一个问题。

①指名回答。(一只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死了。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②谁能回答得简单一点?(一只野兔撞在树桩上,死了。种田人白捡了一只野兔。) ③按问题回答:那个种田人是怎样得到一只野兔的?(先说“谁”,再说“怎样得到”,最后说“一只什么样的野兔”。)

那个种田人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那个种田人白捡了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

比较两个句子。思考:他为什么能捡到?(第二个句子说得更明白) (2)讨论第二个问题。

①指名小结讨论结果。

种田人白捡了一只野兔以后:

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

做: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②他的想法能实现吗?为什么?(种田人的想法不能实现。因为野兔由于跑得快而撞死在树桩上,是一件极偶然的事情,不可能天天有野兔撞死在树桩上。) ③你从哪里知道野兔是由于跑得快而撞死在树桩上的? “一只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窜”是乱跑、乱逃的意思,所以说野兔跑得很快。

27

期中考后

“丢下锄头”是什么意思?(“丢下锄头”就是不种田了,一心只想等到野兔。) (3)讨论第三个问题。

小结结果:兔子没等到,庄稼全完了。

(4)指名按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简要复述《守株待兔》这个故事。 四、揭示寓意

1.感受人物形象。 (1)朗读《守株待兔》,想想那个种田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讨论小结:那个种田人太傻了,总想不劳而获,野兔不可能总撞死在树桩上。 2.分析错误的原因。

(1)提问:那个种田人错在哪里? (2)讨论。

①那个种田人白捡了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就想每天能捡一只,那是不可能的。

②那个种田人把偶然性当成必然性,不懂得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存在一种侥幸心理,希望还能不劳而获。 ③那个种田人丢下锄头,守株待兔,兔子没等到,庄稼也完了。

④那个种田人错就错在存有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结果把事情办糟了。 3.需提炼,揭示寓意。

(1)读了《守株待兔》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守株待兔》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能存有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寓意) (2)“守株待兔”这个成语就来源于这个故事。成语“守株待兔”是用来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有侥幸心理,

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五、指导书写

1.分析课后“我会写”中生字的字形及结构。 2.学生试写“守、肥、桩、比”,评议后再写。 3.学生抄写生字。 六、布置作业

1.把两则寓言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课外阅读寓言故事。 七、板书设计

27 寓言两则 揠苗助长:急——拔苗——苗死(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守株待兔:干活——捡兔——等兔——等不到(对意外收获不存侥幸心理)

28 丑 小 鸭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会认 14 个生字,会写 12 个字,积累词语“暖烘烘、又大又丑、讥笑、钻出、欺负、剩下、讨厌、冻僵、幸亏、又惊奇又羡慕”。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引导学生懂得要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僵、卧”的识记;对“翅膀、蛋壳”的书写以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28

期中考后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讲故事激趣 1.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2.学生讲故事。

《丑小鸭》是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写的一篇童话故事,很多小朋友都知道这个故事,谁能来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3.这个故事不仅听起来很有意思,读起来也会更感人。现在让我们来读一读吧! 二、初读课文,自学课文

1.听老师读课文,说说你的感受。 2.学生自学课文。 (1)读。(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 (2)记。(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3)想。(你读懂了什么?) (4)问。(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三、小组合作 1.检。(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2.读。(分自然段读课文,比比谁读得最好。) 3.思。(边读边思考,提出质疑。) 4.议。(交流读后的感受,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小组内讨论。) 四、师生交流 1.识记生字。 (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2)“找朋友”,按前鼻音、后鼻音归类。

(3)重点识字。学生提出记不牢的字,群策群力,共同识字。 (4)分类识字。

形声字:焕、裂、欺、笆、讥、苇 加一加:卧、孤、厌、负、讨、亏 (5)游戏识字。

对号入座。(读生字,拿相应字卡的同学坐下去) 抽签认读词语。

热烘烘 烘干 卧床 卧倒 剩下 剩余 裂开 分裂 欺负 讨厌 孤单 孤独 篱笆 讥笑 芦苇 冻僵 僵硬 亏欠 吃亏 2.朗读课文。

(1)分自然段小组内推荐同学读课文。 (2)小组内或全班挑战读。 五、指导书写

1.分析字型及结构。

2.学生试写“灰、冰、鸭、鹅、讨、厌、欺、负”,评议后再写。 3.教师指导书写“蛋壳”“翅膀”。 4.学生抄写生字。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生词。

2.熟读课文,想想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3.了解安徒生的童话以及他的生平。 七、板书设计

28 丑 小 鸭 童话故事 安徒生 读 检 记 读 想 思 问 议

29

期中考后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上一节课,我们初读了丑小鸭这一感人的童话故事,通过学习,我们学会了 11 个生字,并且知道了这是一个关于一只( )变成( )的故事。(随机板书,让学生口头填空。)

2.这节课,你还想知道些什么?(丑小鸭会遇到什么样的遭遇?他的心情会怎样?他的命运又将如何?)同学们提的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将在这节课中共同学习,解决这些问题。 二、新授课文

1.了解叫它“丑小鸭”的原因。

你们觉得丑小鸭真的丑吗?(丑,引读:他的毛嘴巴身子丑,引读:它的毛??,??的羽毛,??脖子美丽极了。)哦,原来他小时候是丑的,长大了变得美丽了,那么,他从丑到美的成长过程中会发生什么样 的故事呢?他的成长幸福吗?(随之板书:丑 美) 2.体验丑小鸭的不幸遭遇。 (1)读了课文你觉得丑小鸭来到世界上生活得幸福吗?你从哪些词语或句子知道的?现在咱们以小组为单位,

找出丑小鸭的遭遇部分读一读,用铅笔画出你认为最能反映丑小鸭生活的词语或句子。(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出示课件——问题提纲:

①找出课文中描写丑小鸭的不幸遭遇的词语或句子。(用“除了??都??”说一句话。) ②你能感受到丑小鸭的心情吗? ③你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吗?

(2)根据学生回答,课件显示描写丑小鸭不幸遭遇的句子。请一个同学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子,其他同学闭

上眼睛想象。再一起体会丑小鸭孤单、悲伤的心情。齐读!

(3)同学们理解得非常好。丑小鸭自从来到这个世上就受尽了欺负,历经了磨难,虽然如此但他仍然憧憬着

自己美好的理想。请一个同学读第五自然段,思考你能从哪句话体会出来?读一读。(重点体会“惊奇”“羡慕”)什么是惊奇、羡慕?为什么他那么惊奇、羡慕?(他们的样子那么高贵,姿态那么优雅。)用“那么??那么??”说一句话。从这里你能读出丑小鸭是在向往什么样的生活吗?(学生回答)短暂 的开心过去后,冬天的寒冷又接踵而至,丑小鸭又将面临什么样的考验?

(4)小组齐读第六自然段。引导:冬天到了,天气变冷,湖水结冰,丑小鸭又怎样了呢?(冻僵) 3.体会丑小鸭的快乐。

(1)丑小鸭被善良的农民救走了,那他后来的命运又会怎样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齐读第七、八自然段。)

你看到了什么?(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非常快乐。)

(2)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第七、八自然段,画出你喜欢的句子。

(3)丑小鸭原来很丑,现在突然发现自己竟然变成了一只美丽高贵的白天鹅,猜一猜,丑小鸭这时会有怎样

的心情?(惊喜)你能读出来吗?(朗读指导。男、女生赛读。体会当时丑小鸭的兴奋心情。)

(4)咱们回过头来看看丑小鸭的成长经历:他从一只又大又丑的鸭子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他经历了那么

多磨难、挫折,但他从不灰心,联系你自己的成长故事说说你从丑小鸭的身上学到了什么。(小组讨论交流。)

(5)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你有信心,一定会发现自己有超越别人的地方。那么谁愿意读这部

分。

4.升华、感悟。

(1)地上的鸭子、猫、公鸡都仰望天空,看见美丽的白天鹅,说:“??”

(2)同学们一定会有许多感慨,你想对故事中的角色说些什么?从题目中选择一题,然后交流。(出示:对丑

小鸭哥哥姐姐说??;对鸭妈妈说??;对小鸟及猎狗说??;对农夫说??;对丑小鸭说??) (3)同学们,安徒生不仅写了《丑小鸭》还写了很多很多美丽的童话故事,建议同学们去我们的图书室、书

店去看看。也请你们课后把课文中描写丑小鸭和白天鹅的词语抄写在积累本上。 三、布置作业

1.把故事讲给父母听。 2.自己编写一个童话故事。 四、板书设计

28 丑小鸭 丑——苦——盼——美 白天鹅 (不要灰心,不要放弃)

30

期中考后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发现汉字的一字多义的特点。

2.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记生字,并积累成语。

3.指导学生看图进行口语交际,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并鼓励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做善于思考的孩子。 4.指导学生绘画、写话、培养初步的习作能力。 5.指导学生完成填字游戏,进行谜语展示。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完成习作。 2.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学习一字多义的用法,习作。 [课时安排] 4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课件出示三个句子。

(1)丹丹回头一看,原来是小艺。

(2)我的朋友马玲是回族人,陈琳是满族人。 (3)有一回,列宁去找养蜂的人聊天。

2.指名读这三句话,再读“学习伙伴”的提示语,想想三句话中“回”字的意思。 3.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4.集体查字典,了解“回”的几种解释。 (1)还,走向原来的地方。 (2)掉转。

(3)旋转、环绕。

(4)答复、报答。

(5)量词,指事件的次数。 (6)回族,我国少数民族名。

5.再读句子,选择“回”在句子中的准确意思。 (1)第一句中“回”是掉转的意思。 (2)第二句中“回”是回族的意思。

(3)第三句中“回”是量词,指事情的件数。 6.学生汇报:说说从刚才的学习中发现了什么。

7.教师小结:汉字有一字多义的特点,因此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要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字的意思,提

高阅读能力。

二、读读认认

1.学生借助拼音读生词。

2.小组交流: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这些字跟偏旁有什么关系,了解字义。 3.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并说说识字方法。 4.出示相应的图片认读。

5.扩展练习:学生回家观察厨房里的用具,看是否能说出名称,并且积累新词,学习新字,制成词卡。 三、课堂练习

1.课件出示句子,说说同一个字在不同句中的意思。 (1)花

妹妹穿着一件花衣服。 公园里的花开得非常鲜艳。 我花了五元钱买了一支钢笔。 (2)火

早晨,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 看到我的成绩,爸爸发火了。 我军向敌人猛烈开火。

31

期中考后

2.字、音连线。

zào ɡuō sháo chǎn hú tānɡ 汤 壶 灶 锅 勺 铲 四、布置作业

预习“读读背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上节课学过的厨房用具卡片,指名认读。 2.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词卡认读。 二、读读背背

1.学生自由读“读读背背”中的成语,并想想这些成语的意思。

2.小组合作:读成语,互相正音,交流自己理解的成语,提出不懂的成语。 3.全班交流:分组读成语,讨论不懂的成语的意思。 4.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背成语。 三、巩固练习 成语填空。 ( )( )协力 ( )( )成城 ( )( )不胜 人外( )( ) 博采( )( ) ( )( )益善 ( )学( )问 读书( )( ) ( )( )自见 四、布置作业

预习“看图讲故事”。

五、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七 ( )( )协力 ( )( )成城 ( )( )不胜 人外( )( ) 博采( )( ) ( )( )益善 ( )学( )问 读书( )( ) ( )( )自见 第三课时

一、出示教学挂图

1.看图,说说每幅图画的什么内容。

2.议图,弄明白四幅图连起来说的什么事。 二、续编故事

1.假如你是图中的小朋友,你会怎么做呢?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2.选择合理的想法,小组合作续编故事。

(1)小朋友认识这位叔叔确实是爸爸的朋友,该怎么办? (2)小朋友不认识这位叔叔,又该怎么办? 三、全班展示

1.小组评选好的同学到台前讲故事。 2.评选故事大王。 四、讨论交流

通过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准备“展示台”。

32

期中考后

六、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七 编故事 完整、通顺、连贯

第四课时

一、展示台

1.完成“填字游戏”。 (1)课件出示填字游戏。

(2)同桌合作,把词语补充完整。 (3)指名读成语,看是否正确。

(4)竖着读填好的字,说说发现了什么。(新世纪,我能行) 2.猜谜语。

(1)学生出示自己准备的谜语。 (2)小组互猜谜语。

(3)全班猜谜语比赛,评出猜谜大王。 二、画画、写话

1.教师出示一幅画,指名说说画的内容。

2.学生自己动手画一幅画,并说出画上的内容。 3.写话,注意语句通顺,写清楚画上的内容。 4.小组相互展示交流。 三、布置作业 预习第 29 课。

29 数星星的孩子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会认 9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并了解它们在本课中的意思;积累词语“无数、珍珠、距离、著名、清楚、刻苦、钻研、北斗七星、一闪一闪地、一组一组的”等。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了解张衡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是因为他从小就爱好天文,长大以后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会认 9 个生字,会写本课 12 个生字。 2.教学难点:启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课时安排] 3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写出课题。了解多音字“数”的读音。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1.自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并标出自然段。

2.指名三人读课文,分别读第一至第三自然段,第四至第六自然段。说说这课主要讲了谁的什么事。(这课讲了张衡数星星的事。) 3.老师简介张衡生平事迹。 张衡( 78—139 ),是我国汉朝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河南南阳人。他在天文学方面表现出了

33

期中考后

非凡的才能,创制了世界上最早用水力推动的观测天体的浑天仪和观测气象的候风仪以及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向的地动仪。他还是东汉六大画家之一。

由于张衡在天文、地理、历法、地震、器械等许多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学者和科学家,政府于 1956 年重修了他的坟墓,科学院院长为墓碑题词: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属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敬仰。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记述的张衡小时候的一件事。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1.自学生字,了解音形义。 2.检查自学效果。 (1)字音:

数:数(shǔ)星星 无数(shù) 斗:北斗(dǒu)星 相斗(dòu) (2)字形:

楚:上半部分是一个“林”,注意两个捺都改成点。 (3)词意:

一闪一闪:本课形容星星的光,忽明忽暗。 之间:表示在两个事物或时间的中段。

距离:在空间或时间上的相隔。在本课是指两颗星相隔。 北斗星:由七颗明亮的星星组成的,分布呈勺子的形状。 无数:难计算出数,形容非常多。

清楚:事物容易让人辨认、了解。在本课中是“明白”的意思。 3.读生字,口头用生字组词,然后再读字词,记忆字音、字形、词意。 4.指导书写。 四、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各一行。 2.朗读课文。 五、板书设计

29 数星星的孩子 张衡———————天文学家 地动仪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六自然段,了解主要内容

1.课文的哪段直接告诉我们这个数星星的孩子是谁?(第六自然段直接告诉我们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叫张衡。) 2.读了这段你还知道了些什么内容?(张衡是汉朝人,后来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 3.齐读第六自然段。

二、学习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体会夜空的美丽。

(1)课件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即夜空的美景。

(2)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夜空的美丽,然后再读书里写夜空的话。 (3)出示课件,比较两句话“天上的星星很多、很美。”和“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洒在碧玉盘里。”有什么

不同。(这两句话的意思基本一样,但第二句更具体、生动,因为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星星比作珍珠那么美丽。)

(4)范读这句,自己练读,齐读。 2.课件出示课文第二幅插图。

(1)找出书上有关的句子,说说谁在干什么。 (2)指名有感情地读第一自然段。 3.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指名读奶奶的话,说说为什么奶奶叫张衡“傻孩子”,“又”说明了什么?(“傻孩子”说明奶奶对张衡很

疼爱,“又”说明了张衡是经常数星星的,他从小就对天体现象有浓厚的兴趣,所以他不止一次这样做。) (2)指名读张衡的话,说说他说了几句话,再指三人每人读一句并说出句意。(共说了三句话。第一句说能看

34

期中考后

得见就能数得清;第二句说星星不是乱动;第三句说两颗星之间总隔那么远。)从张衡说的这三句话中,你看出什么?(张衡不仅数星星,也注意到了星星的运行规律。)

(3)指名分角色读奶奶和张衡的话,说说奶奶和张衡对星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奶奶认为那么多星星乱动,

根本数不清。张衡认为星星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所以可以数得清。) 三、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默读第四自然段,看看爷爷说了几次话。

2.指名读爷爷的第一次话,说说爷爷同意谁的观点,他告诉了张衡什么知识?(天上的星星是在动,它们之间的距离好像是不变的。)

3.指名读爷爷第二次说的话,出示北极星和北斗星的投影。让学生根据爷爷的话找出北斗星和北极星。 4.出示课件,说说“这就是北斗七星”和“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七星”有什么不同。(第二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北斗星比作勺子,使句子更生动、具体了。) 5.齐读第四自然段,再说说北斗星和北极星的运行规律。

6.张衡听了爷爷的话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从书上找出有关的句子读读。 7.张衡观察的结果是什么?“果然”说明了什么? 8.课件演示北斗星、北极星运转的情况。 四、总结全文

1.指名分角色朗读全文,说说为什么张衡长大以后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

2.总结:张衡长大以后之所以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是因为他从小就爱好天文,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我们要学习张衡这种精神,提高自己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长大才能成为有所作为的人。 五、布置作业

1.写字词各三遍。

2.抄写课后练习中的句子。 3.朗读课文。 六、板书设计

29 数星星的孩子 张衡———————————天文学家 (汉朝人)坐、靠、仰、指、数(刻苦钻研) 喜爱、认真、不怕累

第三课时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 1.小组读,全班读。

2.说说张衡为什么能成为天文学家。 二、巩固字词的训练 1.看拼音写词语。(出示小黑板,指名一人到前边写,其他同学写在书上。)写完检查这些词,再齐读两遍。 2.给下面的字换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语。

锤( )________ 祖( )________ 棵( )________ 炬( )________ 3.用多音字组词语。 4.选字填空。

棵 颗 组 祖 斗 抖 一( )星星 小( ) 发( ) 一( )树苗 ( )国 一( )米 一( )小草 ( )合 北( )星 一( )珠子 ( )传 烟( ) 一( )红豆 ( )成 ( )动 (说说每组字的字意,区别一下这些字的用法有什么不同。) 三、句子训练

35

期中考后

1.照样子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例:蜜蜂采了蜜。 蜜蜂飞进了蜂房。

蜜蜂采了蜜飞进了蜂房。 (1)张衡坐在院子里。

张衡指着天空数星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

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课文原句填空。

(1)满天的星星像( )撒在( )里。 (2)那七颗星,连起来像( ),叫( )。 (3)北斗星总是绕着( )转。 四、听写字词 五、布置作业

1.订正错字,各改三遍。

2.把课上没做完的练习题做完。 六、板书设计 29 数星星的孩子 照样子把两句话合成一句。 例:蜜蜂采了蜜。 蜜蜂飞进了蜂房。 蜜蜂采了蜜飞进了蜂房。

30 爱迪生救妈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会认 11 个生字,会写 9 个字,积累词语“检查、急性、急忙、迟疑、片刻、斥责、委屈、亮堂、发明家、一溜烟、明晃晃、环顾四周、恍然大悟。”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 3.引导学生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于发现的意识。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辞别”了张衡,我们又迎来了充满智慧的小爱迪生。看,童年的爱迪生是多么聪明:妈妈的病情十分严重,切除阑尾的手术必须马上进行,可是,昏暗的灯光急坏了爸爸和医生。多亏小爱迪生急中生智,想出了办法,把昏暗的灯光聚集在一起,救了妈妈的命。

36

期中考后

二、识字写字 1.识字指导。

(1)读准生字。可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全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接着教师出示字卡,学生找出带这个字的词和

句读给大家听。随机进行正音练习。要提醒学生:看清“斥”的声母,看清“检、性、阑、炎、堂、恍”等字的韵母;然后听老师范读课文,或听课文录音,进一步读准生字字音。

(2)识记生字。先出示要求认识的生字,让学生在小组里自主合作识记生字,说说自己认识了哪个生字,是

用什么办法记住的。接着让学生说说最喜欢和哪个生字交朋友,目的是让学生在组词说话中巩固记忆。然后“开火车”认读生字。

(3)在游戏中回忆已经认识的生字,看谁记得多。

听音出示字卡。老师读生字,学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找朋友组字。如,氵+留=溜;尸+出=屈;火+火=炎;忄+生=性。 2.写字指导。

写字教学可以结合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动脑筋、自主观察、发现窍门、借鉴已有的知识把字写好。如,爱迪生肯动脑筋救了妈妈的性命,我们小朋友也爱动脑筋,一定会根据以前学过的方法,把这 9 个字写好。 三、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生词。

2.熟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谁的一个什么故事?这个人都有哪些发明? 四、板书设计

30 爱迪生救妈妈 (重点字词板书)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题

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你知道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东西是他发明的吗? 二、朗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和词语,读通句子。除了把生字、词语读准外,还要注意分辨课后“我会填”中要填的字的读音和意思。

2.师生齐读课文,感知全文内容。读后让学生说说大意。

3.老师范读或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悟课文。提示学生留意哪些地方读得好,给自己留下较深的印象或使自己产生了什么感受。

4.选读课文,在体会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中欣赏课文。让学生选出自己感兴趣的句子和段落用心读一读,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交流体会,看谁读得好。在品读欣赏过程中,要重点引导学生朗读好下列人物的动作、表情和语言。 (1)医生。动作:“环顾四周”“还是摇头”;表情:“迟疑”“满意的笑容”;语言:“今天多亏了这个小家伙,

他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在读中感悟医生开始时的束手无策,以及此后对小爱迪生想出的办法感到满意和夸赞的感情。

(2)爸爸。表情:“又急又气”“恍然大悟”;语言:“什么时候了,还胡闹!”在读中感受爸爸的心情和对小爱

迪生前后态度的变化。 (3)爱迪生。动作:“一溜烟似的奔出”“捧着”;表情:“委屈”;语言:“我没胡闹,我想出办法了。不信您

瞧!”;在读中感悟小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5.朗读课文比赛。小组派代表朗读第三、四自然段,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6.议一议,说一说。爱迪生想出什么办法救了妈妈?爱迪生为什么从小就那么聪明?(这一问题可以由老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在质疑中提出。爱迪生之所以从小就这么聪明,是因为他从小就喜欢动脑、动手,在实践活动中发现了很多科学知识。) 三、积累运用

1.建议积累“检查、急性、急忙、迟疑、片刻、斥责、委屈、亮堂、发明家、一溜烟、明晃晃、环顾四周、恍然大悟”等词语。

2.让学生用几句话讲一件发生在课堂上或家里的小事,争取把课文中学到的词语用上几个。 四、实践活动

自选伙伴,以编排、表演课本剧的方式巩固拓展对本课的学习。

1.感悟角色。医生、父亲心情焦急,爱迪生勤于思考、善于动脑、行动迅速。

37

期中考后

2.分配角色。自主组织、竞选角色,确定导演与演员。 3.准备道具。蜡烛、镜子、小条凳等。

4.编排。这是关键环节,要启发学生想想课文中每个角色说的话,体会他们的表情与动作,还可以对文中没有写到的一些情节作一些具体、合理的想象和补充。 5.表演。各组表演,“评委”评分。 6.总结颁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编剧奖”“最佳演员奖”“优秀合作奖”。 五、布置作业(选择)

1.阅读有关爱迪生的书籍。

2.课外,可让学生做一做镜子聚光的试验,有条件的还可以做一做凸透镜的聚光试验。 3.查查“阑尾炎”是一种什么病?有生命危险没有? 六、板书设计

30 爱迪生救妈妈 爱动脑筋 伟大的发明家

31 恐龙的灭绝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会认 15 个生字,会写 9 个生字,积累词语:庞大、冬眠、躲避、耐不住、尘埃、遮住、枯萎、哺乳动物、偷吃、传染病、孵出、雄性、书籍。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积累词语。 3.培养学生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界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会认 15 个生字,会写 9 个生字。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界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出示课件)精美的画面映入眼帘,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中生代时期,漫游在恐龙遍布的世界里。看,不同种类的恐龙,有的在空中飞翔,有的在地上爬行,有的在水中戏耍。看到这般景象,人们不禁会想为什么“今天

的人类只能在博物馆或者从电影和书籍中,来想象恐龙往日的辉煌了”呢?是地球的突然变冷,使它们耐不住寒冷,还是行星的撞击破坏了它们的食物链?是越来越多的哺乳动物偷吃恐龙蛋切断了恐龙的繁衍之根,还是流行的传染病带来毁灭性的灾难?这些都是至今尚未揭开的谜团。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些疑问阅读课文,在想象中漫游恐龙王国,在漫游中轻松愉快地朗读课文吧! 二、识字写字 1.识字指导。

本课生字较多,涉及的新词语也较多。除了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认记外,主要要把生活识字与根据生活经验理解词语结合起来。如,“遮住、偷吃、书籍、躲避、死亡、孵出”等都是二年级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词语。要通过反复朗读词语,认识词语中生字的读音和意义。“枯萎、尘埃、耐不住、庞大、哺乳、或者”等带有生字的词语不容易感悟,则需要学生自己结合上下文理解,或者查字典理解字义、词义,教师也可作一些简单的解释。读音方面,注意“类 、哺”。 2.写字指导。 (1)写正确。

“染”九缸水放在木架上,“九”别写成“丸”;谜:先写言字旁,再写“米”,最后写走之;“寒”字下边是两

38

期中考后

点。 (2)写美观。

长横要突出:亡、染、类。 短横宜收敛:“谜”字右边的短横,“传”字上边的短横,“类”字上边的短横,“严”字的上下两横,“寒”字中间的三横。书写“寒”字要特别注意,三个横都不能太长,以不超出宝盖为准。 撇捺应伸展:“染、类、寒”三字下面的撇、捺。

结合“类”字的书写,再次强调“一般情况下,一个字中不要写两个捺;如果出现,就将其中的一个捺变成点”。 三、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生词。

2.熟读课文,找出恐龙灭绝原因的依据。 四、板书设计

31 恐龙的灭绝 重点字词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题

交流小朋友们在课下了解到的有关恐龙的资料。 二、朗读感悟

1.教师可提问导入:你们想知道恐龙灭绝的原因吗?看看课文里告诉了我们几种说法。

2.朗读全文,整体感知。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看谁最先知道课文中告诉我们的几种说法。这样处理是顺应学生想了解恐龙的急切心理。

3.自由交流,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中的几种说法。为了引导学生仔细研读课文,可让学生先正确、流利地读一

读介绍某种说法的段落,教师随机检查学生生字的学习情况,相机感悟理解一些重点词语。然后要求学生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恐龙灭绝的一种说法。 4.引导学生质疑,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5.认识第四自然段末尾的省略号是什么意思,启发学生帮助科学家再想出一些可能的原因。可在小组里开展讨论。 三、积累运用

1.除课本后面“读读抄抄”中列出的词语外,建议再积累如下词语“庞大、冬眠、躲避、耐不住、尘埃、遮住、枯萎、哺乳动物、偷吃、传染病、孵出、雄性、书籍”。

2.在科学探究中,发现与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非常重要,阅读教学中理解感悟一些科学小品文需要弄清楚有关事物之间的关系。学完本课后可让学生用线条将下列事情之间的关系连起来。 地球条件变化 引起事物变化 结果 十分寒冷 偷吃恐龙蛋

行星撞击 恐龙耐不住严寒 恐龙灭绝 哺乳动物增多 尘埃遮太阳,动植物大量死亡

气温下降 只能孵出雌性恐龙 四、实践活动

课后收集一些有关恐龙的资料、图片,在教室的一角举办一个小型展览。 五、布置作业(选择)

1.长大后,你想怎样研究恐龙灭绝的原因?

2.模拟采访:XX博士,听说您对恐龙很有研究,请您谈谈,目前,人类对恐龙灭绝之谜都有哪些说法?您认为这些说法有道理吗?您打算继续这方面的研究吗? 3.介绍相关网站、资料。(将学生带入更为广阔的网络世界,在网络世界里了解更多的有关恐龙以及恐龙灭绝的知识,激发继续探究的兴趣与欲望。)

39

期中考后

六、板书设计

31 恐龙的灭绝 寒冷使恐龙灭绝 恐龙灭绝的原因: 没有阳光 植物枯萎 动物死亡 恐龙蛋被偷吃 传染病流行 气温下降只能孵出雄性小恐龙

32 阿德的梦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会认 12 个生字,积累词语“载人飞船、顺便、移居、打发、时光、外婆、聊天、新型、污染、销售、预定、长鸣”等。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知道课文的大意。 3.培养学生科学幻想意识。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训练学生默读课文、粗知文章大意、展开想象、借助图画识字。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科学幻想意识。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你们做过梦吗?今天我给你们介绍一个小朋友,这个小朋友也做了一个梦,不过他的梦可与你们的梦大不一样!(板题)

2.观察:出示航天飞机、飞船或太空的图片或模型。让学生观察,说说对它们的了解。教师由此引出世界或

我国的科技发展情况。今天,让我们和文中的小朋友一起去体验一下现代科技先进水平。

二、识字

1.默读课文,注意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再借助拼音读准。读前提出要求:不出声,不指读。 2.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检查自学字词情况。相机正音,合作交流解决不懂的词语。

3.学生交流识字情况,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识字经验。(教师引导:“婆、屏、型、呜”等字可以利用熟字的

偏旁认记;要注意区别“呜”和“鸣”;“喽”是语气词,可通过朗读的语气来感悟。) 4.出示儿歌,自读,齐读,指名读,巩固识字。

阿德早起要旅行,乘坐飞船是新型。起飞时间还未到,可视电话传真情。 电话屏上见外婆,聊起畅销新车型。预定新车无污染,动力来自太阳能。 飞船呜呜长鸣声,阿德落地未成行。原来未系安全带,大叫一声梦惊醒。 三、默读

1.默读课文,你从课文中什么地方可以知道这是一场梦? 默读前,提出默读的要求:不出声,不指读,速度要适当加快。

2.再读课文,结合文中的七幅插图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内容?

3.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分小组讨论:阿德梦中的哪些新科技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写在卡片上。 4.把各组写有新科技成果名字的卡片贴在黑板上,结合课文内容分组进行读书汇报。 移居:改变居住的地方。

污染:空气、土壤、水源等混入有害的东西。 预订:预先订购。

4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33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