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课堂观察报告

更新时间:2024-03-18 19:3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秋天的雨》教学课堂观察报告

今天,我们听了张老师执教的三年级语文《秋天的雨》一课,为了更好地反映出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真实性,我校语文教研组在徐校长的指导下组织彭老师、毕老师三位教师在听课的同时,选择第二小组共10人,对课堂教学进行了观察和记录。记录的重点放在朗读教学的有效性这个观察点上,下面,我代表语文教研组就课堂观察的相应情况和信息,向各位作一个报告:

一、观察前的相关准备

1、制订观察方案,做到四个确定。即确定观察点、确定观察内容、确定观察工具、确定观察方法、确定成员分工。

2、课堂观察表格设计。

为了评价朗读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参照网上课堂观察的研究,设计了我们自己的课堂观察记录表,以求更加有效、全面、科学地评价、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

朗读 内容 总 计 朗读的 形式 教师的朗读指导 学生的 朗读效果 没简简教师的有反单肯单否评价 应 定 定 (☆代表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代表读得正确、流利 ,○代表读得不正确,不流利,没有感情。)

(表二)记录如下:

学生朗读投入状态观察表(第 组 人) 二、选择这一观察点的目的

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这样回答:语文教学的亮点首先应在朗读上,明确每一次朗读的目标,精心设计每一次朗读的训练,行之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必将会真正点亮我们的语文课堂。

朗读的目标是“正确、流利、有感情”,三者相辅相成,互相联系,螺旋上升,缺一不可。正确流利是语文朗读的“保底”工程,有感情地读是朗读的升华。让学生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汲取文本营养,选择这一观察点主要看师生是否把朗读过程变成对课文深入理解的过程,看能否把朗读与情感进行有机结合,看学生因扎实的朗读是否“灵动”起来,思想升华起来。

三、课堂观察的相应情况。

府新小学课题研讨活动: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观察表 教师朗读指导中的评价观察表(第2组10人) (表一)记录如下: 朗读 朗读的 形教师的朗读指导 学生的 朗教师的评价 没简简有单单反肯否内容 课题 全文 第三自然段 重点句子 重点句子 第四自然段 式 指名读 自由读 指名读 指名读 指名读 默读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读效果 △ 你读得不错 应 定 定 √√ 读错的地△ 方能及时改过来,很不错 △ ☆ ☆ ☆ △ ☆ ☆ ☆ ☆ ☆ ☆ ☆ 你读得真好 这位同学读得好 √ √ √ √ √ √√√√ 重点分句子 组齐读 重点句子 重点句子 重点句子 重点句子 重点句子 指名读 指名读 指名读 指名读 齐读 重点引句子 导范读 重点男句子 生齐读 重点女句子 生齐读 重点句子 齐读 总 计 7 △4 ☆10 4 70 (☆代表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代表读得正确、流利 ,○代表读得不正确,不流利,没有感情。)

(表二)记录如下:

学生朗读投入状态观察表(第二组10人) 朗读内容 课题 全文朗读 第三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 第五自然段 总 计 点名读(本组一人) 全班读 自由读 指名读(本组一人) 句子指名读 默读 比较句子(5组读) 指名读 齐读 男孩子读 女孩子读 齐读 朗读形式 人数 6 9 7 2 1 7 5 2 8 4 5 8 65 ﹪ 60 90 80 20 10 70 50 20 80 40 50 80 59 人数 4 1 2 8 9 3 5 8 2 1 0 2 45 ﹪ 40 10 20 80 90 30 50 80 20 1 20 41 投 入 非 投 入 从课堂观察记录我们可以看出:①王老师安排的朗读内容丰富,对课文中的课题、全文、段落、重点句子、词语都进行了朗读。②朗读的形式有7种:指名读、自由读、默读、分组齐读、分男女生读、全班齐读、教师引领范读。③教师的朗读指导有11次。④学生的朗读效果:达到☆标准的有10次,达到△标准的有4次。⑤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评价,肯定性7次,没有可否的有4次。⑥从学生朗读投入状态看,本组10人中,在整节课的朗读次数中有65次是投入状态,投入率59%,有45次是非投入状态,非投入率41%。⑦综上所述,有效朗读___10_次,无效朗读_1__次。

在教学中努力营造出“读”的氛围,是这堂课成功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课文第二自然段时,用朗读教学贯穿整个自然段的教学,在不断的朗读中让学生感受到秋雨的色彩美。我让学生找出他们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在小组中反复读,然后进行汇报。在汇报的过程中,我又采取了不同的形式进行朗读教学,以激发学生读的欲望,感受语言的魅力,提升阅读的乐趣。例如,评价读。当学生朗读了他最喜欢的一句话:“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啊飘啊,邮来了秋天的凉爽。”我抓住时机,请学生来当小评委。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最欣赏的是他读的‘飘啊飘啊’,他读得多轻多美啊,让我觉得枫叶不仅像邮票,还像飞舞的蝴蝶。”瞧,学生在评价中谈了他听的感受,这不就是读有所思吗?我又让学生带上动作表演读这一句话,随着动作,学生的朗读高低起伏,多富有感染力啊!

想象读。在这段话中,还有一句写得既有趣又生动的句子: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我让学生把自己当成橘子、柿子,让他们展开想象,橘子柿子怎么争,为了让人们能够摘你,你会怎么说?孩子们的表现让全场听课老师面带微笑。有的学生情不自禁地举起双手,显示自己的强壮,有的学生为了表现“大`”,说:“我长得课大了,摘了我,保准你一年也吃不完。”多么富有童真的语言啊!学生能够寻求不同的角度,从颜色、味道、大小来夸自己,这也是令人赞赏的。同时,不用老师多说,学生就能抓住这一句话中的“挤来挤去”“争”这两个重点词语进行形象地朗读了。

因此,整堂课学生始终保持着那份“读”的热情与渴望,使课堂上书声琅琅!

这堂课的不足在于:老师没能及时抓住学生发言中的闪光点。当我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采取用实物水果来感染学生的方法,让学生闻一闻,演一演。当我请学生来表演“经过水果摊时,你会怎么做,怎么说时”,一个孩子站起来说:“老师,我有不同的想法,书里有一句话说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勾住就是被水果的香味吸引住,不肯走的意思。所以我想请一个小朋友和我一起演。”多么会读书的孩子啊!此时,我没有及时肯定她读书的认真,读书时懂得思考的好习惯,失去了引导学生学会读书,鼓励学生向她学习的大好机会,太遗憾了!

总之,这堂课充分展示了班上学生的朗读水平,也展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孩子们深情并茂的朗读,富有个性化的发言,清脆响亮的嗓音,深深震撼着我的心。它让我感受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平时对学生的培养,对学生进行读的训练,对一堂课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困惑一:如何优化学生的朗读投入状态 朗读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今天从学生朗读投入状态观察表上记录来看,第二组学生朗读的投入状态只达到了60%,本组也只有2个同学得到了个别展示朗读水平的机会。虽然王老师在这方面想了很多方法,创设了情境,采用了多种朗读形式想让每个学生都愿读、乐读、争着读,但效果不太理想,因此,在朗读教学时,还应注重个体差异,体现层次性,让多数学生多一些成功的喜悦,同时,多为丑小鸭创造“登台亮相”的机会,力争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感受到朗读的无穷魅力,让无声的文字变成一句句动听的话语,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困惑二:如何运用评价语言,培养朗读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的重要性勿庸赘言。但学生朗读时,教师该如何评价,

如何将朗读指导落到实处?这一直是我们朗读教学中的困惑。今天王老师在课堂上注重了朗读评价,采用了激励性的语言,从正面加以肯定,在评价时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但从课堂观察表的记录中我们也看到了几处这样单一的评价语言“你读得不错”“你读得真好”“这位同学读得很好”,还有3处对学生的朗读情况没作任何反应。我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理想的朗读评价就是要通过巧妙的铺垫、点拨、引导,让朗读真正入情。”对学生朗读课文的评价,没有固定的模式,是一项日趋完善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所有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积累丰富自己的评价语言,使之更有效地服务于语文教学,让我们的朗读评价更有魅力,更鲜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32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