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培训讲义(71)

更新时间:2024-06-24 07:4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理论

第一节 内部控制概述

一、强化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一)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

内部控制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实践中逐步产生、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它是一种强调以预防为主的制度,目的在于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和程序防止错误和舞弊的发生,来提高管理的效果及效率。

行政单位内部控制是政府部门管理制度的组成部分。它由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内部控制活动、信息及其沟通和内部控制监督等要素组成,并体现为与行政、管理、财务和会计系统融为一体的组织管理结构、政策、程序和措施等,是行政单位为履行职能、实现总体目标而应对风险的自我约束和规范的过程。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近年来,我国为适应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框架体系的要求,逐步实施了政府采购、部门预算、财政直接支付工资、会计集中核算试点、国库集中收付等一系列财政支出改革,有效的解决了当前支出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费用支出缺乏有效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行政经费的支出,特别是招待费、办公费、会议费、水电费等,普遍缺乏严格的控制标准;即使制定了内部经费开支标准,但仍较多采用实报实销制。 2.固定资产控制薄弱

实行政府集中采购制度以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购置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使用管理仍缺乏相关的内部控制,重购轻管现象比较普遍。如未按规定建立起定期财产盘点制度,购置的固定资产未能及时登记入账,未登记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实物卡片,责任不明确等,导致资产账实不符及资产流失。 3.财务管理弱化

财务部门的工作限于记账、算账、报账,与业务控制脱节,对单位重要事项的决策、实施过程和结果均不了解,未能对业务部门实施必要的财务控制和监督。票据管理不到位。未建立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制度,出现延期上缴收入,挪用公款问题;对使用后票据未能及时办理交验、核销,容易导致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等问题。 4.岗位设置不够合理

由于多种原因,一些单位岗位安排不尽合理,存在一人多岗、不相容岗位兼职现象。记账人员、保管人员、经济业务决策人员及经办人员没有很好的分离制约,存在出纳兼复核、采购兼保管等现象,出现管理漏洞。 5.预算控制比较薄弱

首先是预算编制比较粗糙,部门预算的编制一般根据当年财政状况、上年收支、预算单位自身的特点和业务进行核定,没有细化到具体项目,预算支出达不到逐笔进行核定的要求。其次是预算刚性不够,预算的计划性、科学性不强,预算调整追加较为频繁,资金使用缺乏预见性,削弱了预算的约束控制力。

(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薄弱的主要原因 1. 内部控制观念淡薄

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是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完善和有效运行的基本前提。但一些单位的领导对内部控制制度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内控意识不强,重发展、轻控制,对内部控制知识缺乏基本了解,把内部控制看成仅是财务部门的事。

2.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财政部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主要是针对企业的,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适用性较差;有的单位虽然制定了一系列内控制度,但未能严格执行,对制度的执行及效果缺乏必要的监督,导致有章不循、违章不究,内部控制制度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3.信息与沟通衔接不够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后,由会计核算中心对行政事业单位集中办理会计核算和监督业务,由于会计主体单位与核算部门不一致,双方沟通衔接不够,极易形成账物分离的资产管理现状,造成核算中心管账不管物、核算单位管物不管账、账物不符的问题,影响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

4.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能适应内部控制工作的需要

管理人员竞争意识差,缺乏创新精神,业务素质难以满足实施内部控制和监督的要求。 5.外部监督对单位内部控制健全性和有效性的监督检查不够 目前作为行政事业单位主要外部监督力量的财政、审计部门,大多偏重于对单位财政资金的运用是否合法、合规进行监督,较少对被审计单位是否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有效执行加以实质性检查。缺少有效的外部监督,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完善失去外部推动力和约束机制。

二、内部控制理论的演变

内部控制理论是随着管理的需要,内部控制实践经验的丰富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内部牵制、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阶段、控制要素阶段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四个理论阶段。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美国会计学会(AAA)、财务经理协会(FEI)、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LA)和管理会计师协会(IMA)五大学会共同组成的COSO委员会,于1994年修订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报告,标志着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进入了整体框架的新阶段,并被世界上许多企业单位所采用。

2000年美国安然事件发生后,理论界和实务界认为该内部控制框架有些局限性,如对风险强调不够,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不能很好的结合。2004年10月份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ERM)框架就是在1992年报告的基础上,结合《萨班斯一奥克斯法案》的相关要求扩展研究得到的。

(一) 内部牵制阶段

内部控制源于内部牵制,上世纪40年代以前是内部牵制阶段。它以账目间的相互核对为主要内容并实施一定程度的岗位分离,在当时一直被认为是保护资产安全、保证账目正确无误的一种控制方法。基于以下两个假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无意识犯同样错误的可能性很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有意识地合伙舞弊的可能性大大低于一个人或部门舞弊的可能性。

1936年美国独立公共会计师协会提出内部控制的定义“为保证公司现金和其他资产的安全,检查账簿的准确性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侧重于财产安全和检查手段。控制特点是个人或部门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项或一部分业务,每项业务通过其他个人或部门的功能进行交叉检查控制。在现代的内部控制理论中,内部牵制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有关组织规划、职务分离控制的基础。 (二)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阶段

到20世纪60年代,在内部牵制的基础上,逐渐产生了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将内部控制划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这个控制包括授权与批准制度、从事财务记录和审核与从事经营或财产保管职务分离的控制、财产的实物控制和内部审计。 这时,一方面需要管理上采用更为完善、更为有效的控制方法以改变传统靠经验管理的影响;另一方面,为

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关系,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经济利益。 内部控制定义发展为:“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保证财产的安全完整,检查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以及促进企业贯彻既定的经营方针,所设计的总体规划及所采用的与总体规划相适应的一切方法和措施。”这一概念使内部控制扩大到企业内部各个领域。并将内部控制划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

这个阶段内部控制侧重于财产安全、信息真实,强调会计的控制作用。 (三)内部控制要素阶段

198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提出内部控制结构具体包括三个要素:控制环境、会计制度、控制程序。内部控制的研究重点逐步从一般涵义向具体内容深化。公告认为区分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对审计师非常重要,而且认为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是相互联系的。与此同时,控制环境逐步被纳入内部控制范畴。

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加强或消弱特定程序的效率发生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态度和行为。具体包括:经营者的管理哲学和经营作风、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的职能、人事政策和程序等等。

会计制度规定各项经济业务鉴定、分析、归类和编报的方法,明确各项资产和负债的经营管理责任。

控制程序指管理层制定的政策和程序,以保证达到一定目的。 (四)内部控制框架阶段

COSO报告将内部控制定义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运营的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具体内容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及监督等五个要素。COSO报告是目前国内外最为权威的内部控制理论,其内涵和外延比以往任何一个内控要素都要深刻和宽泛。内部控制框架结构阶段,强调重视风险评估、信息沟通的控制作用。 COSO报告对内部控制的贡献是:

1.第一次明确提出“全员参与”思想,职工不是被动地执行内部控制。

2.“以人为本”。COSO特别强调,只有人才可能制定单位的目标,并设置控制的机制。 3.重视“软控制”的作用。软控制是指那些属于精神层面的东西。如单位高级管理阶层的价值观、管理哲学和管理风格、单位文化、内部控制意识等。 4.强调风险意识。风险管理是现代管理的主旋律之一。 5.明确指出内部控制只能做到“合理”保证。 (五)萨班斯法案

美国安然公司的破产,政府很感兴趣,说明是企业的管制的制度方面出了大问题。组织了6个调查组查明破产的原因美国参众两院针对问题公布执行萨班斯法案。

萨班斯法案要求建立内部控制责任体系,人人承担责任,公司出了事,一查到底落实到人。要求企业报告内部控制,并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从组织结构入手,有组织就有路径便于落实内部控制工作。要求CEO、CFO 对建立和保持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负责;保证已经设计了内部控制体系;保证已经评价了财务报告编制之前90天内的某一日的内部控制有效性;在对外报告中陈述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结论。向外部审计师和董事会下的审计委员会报告:在内部控制设计或运行中的所有重大控制缺陷;涉及管理层或在内部控制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其他雇员的任何欺诈行为;在对外报告中指明,在评价之后内部系统及其重要影响因素是否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及整改措施。要求年报中包含内部控制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是管理者自己革自己的命,是很难克服的自身弱点,既要加强风险防范,又要限制自己的权利。

三、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原则 (一)内部控制的目标

内部控制是由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服务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单位可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服务目标所制定的政策和程序。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是:

1.合法性——管理和服务活动的合法合规 2.安全性——资产安全

3.可靠性——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4.效率性——提高管理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5.风险防范——排除障碍实现单位发展战略

(二)行政事业单位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遵循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因为,在内部控制程序的所有环节中,有一个环节没有发挥作用,所有起作用的环节,也会变得无用。

2.重要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行业、规模、性质、所处地域、组织形式等不同,高风险领域不同。内部控制不能防范所有风险,但要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防范颠覆性风险。 3.制衡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内部控制的核心思想是权力平衡,制约对象是权力,权力分配合理,约束适当是内部控制的难点。内部控制过于复杂会影响效率,风险大的业务,首先是防范风险,其次才是兼顾运营效率。 4.适应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与行政事业单位的规模、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内部控制不能拷贝,也不能克隆。别人的成功经验,拿过来不一定能用。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不同阶段、外部环境的变化、战略目标的调整等,内部控制要随之变动。 5.成本效益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受制于成本与效益原则。成本小于效益,是任何理性的管理活动都必须遵循的法则。

(三)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包括的要素:

1.内部环境——是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 2.风险评估——是行政事业单位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3.控制活动——是行政事业单位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政策和方法,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4.信息与沟通——是行政事业单位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并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单位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5.内部监督——是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

第二节 控制环境

任何行政事业单位的控制活动都存在于一定的控制环境之中,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以及管理服务目标及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在COSO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内部控制五要素中,控制环境被放在了第一的位子上,它作为推动单位发展的动力,是所有其他内控组成部分的基础和核心。它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有重大影响,其好坏直接决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实施的效果。

一、概念与要素

(一)控制环境的概念:

控制环境主要指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层、核心人员以及这些人的个别属性和所处的工作环境。内部环境是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管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文化建设等。 (二)内部控制环境的组成要素

行政事业单位控制环境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操守和价值观 2.能力评定

3.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

4.组织结构及职权与责任的分配 5.人力资源政策及实务 6.文化建设

二、操守和价值观

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是控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到重要业务流程的设计和运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直接依赖于负责创建、管理和监控内部控制的人员的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单位是否存在道德行为规范,以及这些规范如何在单位内部得到沟通和落实,决定了是否能产生诚信和道德的行为

1.领导的操守和价值观具有杠杆作用 诚信的原则和道德价值观,主要取决于单位负责人。严格一致地保持诚信行为和道德标准,任何人不得凌驾于内部控制制度之上。负责人要以身作则,并传达给全体职工。 2.制定行为准则和其他原则 明确可以接受的商业行为,利益冲突的处理方式,员工行为的道德标准并确保这些准则和原则的有效执行。对员工精神规范、仪容仪表、工作纪律、待人接物、环境卫生以及组织管理及违反守则的处理办法等方面做出规定。

可通过标语、宣传册、培训等手段,推动内部员工对单位理念的理解和接受,使员工理解和把握单位文化和管理理念。 3.处罚规定

对于背离单位政策和程序,违反行为准则的行为,能够采取补救施。保证这些措施被单位员工所知悉。

4.管理者对干涉正常程序或凌驾制度行为的态度

应一贯重视管理者对于干涉正常程序或越权行为的态度。 5.面临不现实的目标的压力

特别是短期业绩以及薪酬在多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达到业绩目标。

管理层在制定关键绩效指标时,要考虑适当,过高的不现实的目标会导致员工丧失积极性和舞弊。

三、对胜任能力的重视

胜任能力是指具备完成某一职位的工作所应有的知识和能力。管理层对胜任能力的重视包括对于特定工作所需的胜任能力水平的设定,以及对达到该水平所必需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主要管理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是否能够胜任承担的工作和职责。 (一)单位对员工的胜任能力考虑的主要因素

1.管理人员是否具备与单位业务性质和复杂程度相称的足够的胜任能力和培训,在发生错误时,是否通过调整人员或系统来加以处理;

2.管理层是否配备足够的各级管理人员以适应业务发展和有关方面的需要; 3.各岗位员工是否具备理解和运用岗位所需的技能。 管理者必须明确每一工作岗位所需的能力水平,并将此能力水平具体化为所需知识和技能。

(二)制定胜任能力规定

单位对全部职位建立统一的书面职责描述,包括职位说明书、职位的工作内容、职责、权限、上下级督导关系以及任职条件等内容,且经过管理层的审阅批准。相关部门定期根据各职位职责、权限的变化对职位说明书进行及时地更新并下发。员工对工作职责和权限的一般理解通过部门内部的职责描述与部门管理层的沟通和实际工作获得。分析开展具体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三)招聘技能和知识符合要求的员工

招聘计划需列明需求人数和对拟招员工的岗位说明,学历、技术、能力、工作经验等任职资格的要求。

四、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

经营管理者的观念、方式和风格,通常会从三个方面极大地影响控制环境:(1)管理者对待风险的态度和控制风险的方法;(2)为实现预算和其他财务及经营目标,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3)管理者对会计报表所持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行动。 (一)管理层的主导作用

管理层负责单位管理服务活动的运作以及管理策略和程序的制定、执行与监督。控制环境的每个方面在很大程度上都受管理层采取的措施和作出决策的影响,在管理层以一个或少数几个人为主时,管理层的理念和经营风格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尤为突出。 (二)管理理念

管理层的理念包括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理念,即管理层对内部控制以及对具体控制实施环境的重视程度。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将有助于控制的有效执行。 衡量管理层对内部控制重视程度的重要标准,是管理层收到有关内部控制弱点及违规事件的报告时是否作出适当反应。管理层及时地下达纠弊措施,表明他们对内部控制的重视,也有利于加强企业内部的控制意识。 (三)管理层的经营风格

管理层的经营风格是指管理层所能接受的业务风险的性质。 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通常对企业有普遍深入的影响。这些影响是无形的,但可以找到一些积极和消极的标志。

五、组织结构及职权与责任的分配

管理当局设置合理的组织结构,明确地建立授权与分配责任的方法,运用适当的管理控制方法可以大大增强组织的控制意识,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在内部控制中,适度的授权和清晰的责任配置被认为是实施有效监督的前提条件。 (一)资源分配及权利配置的框架

建立优化的组织机构和高效的运作程序,明确授权形式和授权对象及组织行为的分配;使用、管理经济资源的权限和责任;在规范前提下高效率的运作实现组织的目标。单位的组织结构将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单位的规模和经营活动的性质。 (二)组织结构

权力结构和控制关系,责任体系和组织功能的发挥,是人治还是法制一目了然,淡化个人,强调组织是法人治理结构和法制的基本要求。组织结构反映了单位治理的哲学理念和心态。

组织结构既不可过于简单,同时也不可过于复杂而阻塞信息流转。 组织结构即不过分集中也不过分分散。各主要部门的组织结构比较清晰,职责比较明确。 (三)权责分配

单位应当结合业务特点和内部控制要求设置内部机构,明确职责权限,将权利与责任落实到各责任单位,并通过编制内部管理手册,使全体员工掌握内部机构设置、岗位职责、业务流程等情况,明确权责分配,正确行使职权。

适当分配职责并下放职权, 不同的职责和权限适当地分配给单位的全体员工。 单位组织结构和职权与责任分配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

(1)在单位内部是否有明确的职责划分,将业务授权、业务记录、资产保管和维护,以及业务执行的责任尽可能地分离; (2)数据的所有权划分是否合理;

(3)是否已针对授权交易建立适当的政策和程序。

六、人力资源政策及实务 一个好的人力资源政策,能够把好进人关,确保执行单位政策和程序的人员具有胜任能力和正直品行。单位必须雇用足够的人员并给予足够的资源,使其能完成所分配的任务,这是建立合适的控制环境的重要元素。职员的胜任能力和正直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的有关雇用、训练、待遇、业绩考评及晋升等政策和程序的合理程度。 (一)人力资源政策的内容

单位应当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包括下列内容: 1.员工的聘用、培训、辞退与辞职; 2.员工的薪酬、考核、晋升与奖惩;

3.关键岗位的强制休假和定期岗位轮换制度;

4.掌握国家秘密或重要商业秘密的员工离岗的限制性规定;

5.员工岗位职责手册,对于工作职责和期望作了适当的沟通和交流; 6.人力资源政策与程序清晰,并且定期发布和更新; 7.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政策。 (二)人力资源政策与制度的关系

员工的素质影响制度执行的效果。对于人的信任限制,是制度设计的起点。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将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作为选拔和聘用员工的重要标准, 单位是否有能力招聘并保留一定数量既有能力又有责任心的员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人事政策与实务。如果招聘录用标准要求录用最合适的员工,包括强调员工的学历、经验、诚信和道德,这表明单位希望录用有能力并值得信赖的人员。单位有关培训方面的政策应显

示员工应达到的工作表现和业绩水准。通过定期考核的晋升政策表明单位希望具备相应资格的人员承担更多的职责。

(三)制定完善的员工管理办法

招聘新员工由用人部门提出需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统筹制定招聘计划,安排招聘。组织有外聘专家的综合考评小组对应聘人员进行评价,并按管理权限和有关管理规定报批。 各部门应在制定年度培训划,并监控培训计划的执行情况。

员工的职位变更和薪酬调整根据每年年末的个人综合业绩评估决定,员工的职位变更和薪酬变动需要经过本部门管理层的审批

员工了解其职责和单位对其期望的程度。新员工知悉其工作职责和管理层对其的期望;主管人员定期审阅雇员的工作履行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员工通过经管理层批准的职位说明书、日常工作和与管理层的沟通理解自身职责。

七、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是行政事业单位的灵魂,是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行政事业单位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员工在从事工作与管理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一)单位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与制度。而单位文化则是单位在长期工作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单位特点的使命、远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工作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单位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 (二)行政事业单位文化建设的要素

根据单位文化的定义,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其中最主要的应包括如下几点: 1.价值观念

是人们基于某种功利性或道义性的追求而对人们(个人、组织)本身的存在、行为和行为结果进行评价的基本观点。可以说,人生就是为了价值的追求,价值观念决定着人生追求行为。价值观不是人们在一时一事上的体现,而是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关于价值的观念体系。行政事业单位价值观,是行政事业单位全体职工共同的价值准则。提管理高服务档次,促进单位的发展。 2.精神面貌

精神面貌是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并经过精心培养而形成的成员群体的精神风貌。精神面貌要通过全体职工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体现出来。 精神面貌是文化的核心,在整个文化中起着支配的地位。精神面貌以价值观念为基础,以价值目标为动力,对控制哲学、管理制度、道德风尚、团体意识和单位形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精神是单位的灵魂。 3.道德风尚

道德风尚是指调整单位与其他单位之间、单位与服务对象之间、单位内部职工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风尚与法律规范和制度规范不同,不具有那样的强制性和约束力,但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和强烈的感染力,当被人们认可和接受后具有自我约束的力量。 4.团体意识 团体即组织,团体意识是指组织成员的集体观念。团体意识是单位内部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心理因素。团体意识的形成使单位的每个职工把自己的工作和行为都看成是实现单位目标

的一个组成部分,使他们对自己作为单位的成员而感到自豪,对单位的成就产生荣誉感,从而把单位看成是自己利益的共同体和归属。因此,他们就会为实现单位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自觉地克服与实现单位目标不一致的行为。 5.单位形象

单位形象是单位通过外部特征和服务表现出来的,被社会公众所认同的单位总体印象。表层形象是以深层形象为基础,没有深层形象这个基础,表层形象就是虚假的,也不能长久地保持。

6.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人的行为带有强制性,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种规定。规章制度作为职工行为规范的模式,使个人的活动得以合理进行,内外人际关系得以协调,员工的共同利益受到保护,从而使单位有序地组织起来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三)行政事业单位文化的培育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重视文化建设在实现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加大投入力度,健全保障机制,防止和避免形式主义。单位应当根据发展战略和自身特点,总结优良传统,挖掘文化底蕴,提炼核心价值,确定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内容。 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在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以自身的优秀品格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带动影响整体团队,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行政事业单位员工应当遵守员工行为守则,忠于职守,勤勉尽责。 (四)行政事业单位文化的评估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文化评估制度,分析总结文化在单位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研究发现不利于单位发展的文化因素,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单位文化评估,应当重点关注单位核心价值的员工认同感、品牌的社会认可度、参与各种文化的融合,以及员工对单位未来发展的信心。

第三节 风险评估

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科学与艺术类论文艺术 ,既需要定性分析,又需要定量估计;既要求理性,又要求人性;不但需要多学科 理论指导,还需要多种方法支持。

一、概念与重要性 (一)风险评估的概念

风险评估是行政事业单位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管理服务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并合理确定风险的应对策略。风险因素、风险事件和风险结果是风险的基本构成要素,风险因素是风险形成的必要条件,是风险产生和存在的前提。 行政事业单位的风险评估程序应该考虑相关风险的迹象,可能影响单位目标实现的外部和内部因素,并且这些程序应该分析风险,并且提供一个管理风险的基础

源于风险意识的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三大部份。 (二)风险评估的重要性

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受多种事件发生的概率所决定。因此,预测和防范有一定难度。追求风险与收益的均衡优化。

二、风险控制目标

内部控制是为实现组织的目标,因而,风险控制是为实现组织的目标服务的。行政事业单位要根据管理和服务要实现的目标,评估影响目标实现的相关风险,分析原因。 为有效实施风险控制,行政事业单位应由专门的组织及相关人员按一定程序组织实施风

险评估和应对工作。据《幸福》杂志对美国500多家单位的调查,84%的单位由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负责风险控制。风险控制组织实施的流程是:①制定风险管理规划;②风险辩识;③风险评估;④风险管理策略方案选择;⑤风险管理策略实施;⑥风险管理策略实施评价。

三、风险承受能力

行政事业单位开展风险评估,应当准确识别与实现控制目标相关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确定相应的风险承受度。风险承受度是行政事业单位能够承担的风险限度,包括整体风险承受能力和业务层面的可接受风险水平。

完全规避各种风险是不可能的,这种认识不符合辩证思维。因而,行政事业单位应当评价单位的风险承受能力,以确定当外部或内部因素变化带来风险时,哪些风险是可以承受的,哪些风险必须规避和防范。

风险承受能力与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服务活动的性质、社会影响、权利责任、经济后果、客户评价等相关。工作性质特殊、社会影响大、经济后果严重的单位,风险承受能力小,反之,风险承受能力可能大一些。

单位规模比较大、资源实力强、法律法规惩罚力度小的行政事业单位,风险承受能力较大。反之,风险承受能力可能小一些。

风险承受能的评价取决于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与规避风险所发生的支出或成本相关,包括经济成本、社会成本、政治成本等

四、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发现风险和评估风险大小的程序。行政事业单位的风险识别和评估程序应该考虑相关风险的迹象,包括管理层面和服务活动层面。风险识别和评估程序应该考虑可能影响目标实现的外部和内部因素,并且应该分析风险,提供一个控制风险的基础。 (一)建立充分的机制以发现外生风险

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充分的外生风险发现机制,以及时发现外部因素变化带来的风险。管理者应重视以下外部因素带来的风险:

1.经济形势、行业政策、政治环境、同行业的行动、资金供给等经济因素。 2.法律法规、监管要求等法律因素。

3.安全稳定、文化传统、社会信用、教育水平、消费者行为等社会因素。 4.科学技术进步、装备改进等科学技术因素。 5.自然灾害、环境状况等自然环境因素。 6.其他有关外部风险因素。

(二)建立充分的机制以发现内生风险 管理者应重视以下内部因素带来的风险:

1.单位领导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职业操守、员工专业胜任能力等人力资源因素。 2.组织机构、服务方式、资产管理、业务流程等管理因素。 3.研究开发、投入、信息技术运用等自主创新因素。 4.财务状况、管理服务成果、资金来源等财务因素。 5.稳定安全、员工健康、环境保护等安全环保因素。 6.其他有关内部风险因素。 (三)对环境变化的管理

政治、经济、行业和监管环境不断变化,单位也在不断发展。发展和变化带来新风险。因而,单位需要一种机制以确认环境的变化产生的风险并做出反应。 (四)与单位目标相关的风险确认

实现单位的管理服务的目标,是风险评估与防范的基本前提。 单位的目标充分陈述了单位希望取得的业绩和成就,并以相关战略计划作为支持。可能影响单位目标实现的相关风险大致包括以下因素:

1.单位目标是否充分体现了单位期望获得成就的陈述和指导,并且此目标足够具体,与本单位的管理服务直接相关。

2.单位目标是否有效地传达给了各管理部门和全体员工。 3.单位的战略选择是否跟单位目标保持关联和一致。 4.单位的业务发展计划和预算与现状之间是否保持一致。充分保证业务发展计划和预算以及长期战略目标、与现状之间保持一致,脱离现实的计划、预算就意味着风险。 5.关注具体管理服务活动目标与单位战略目标的内在联系。 6.有充足的资源支持目标。

7.对每个重要的经营活动目标确定了相应的风险。单位在制定内部控制的政策和程序的过程中,通过明确管理服务活动目标和风险的对应关系,确保内部控制措施的完整性。 (五)风险评估方法和要求

风险评估程序应具有完整性和相关性。风险评估程序的完整性和相关性。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按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等,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排序,确定关注重点和优先控制的风险。

行政事业单位进行风险分析,应当充分吸收专业人员,组成风险分析团队,按照严格规范的程序开展工作,确保风险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五、风险应对策略 具体措施如下: (一)风险规避

是行政事业单位对超出风险承受度的风险,通过放弃或者停止与该风险相关的业务活动以避免和减轻损失的策略。确保不发生颠覆性的风险。 (二)风险降低

指行政事业单位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准备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或者减轻损失,将风险控制在风险承受度之内的策略。 (三)风险分担

是行政事业单位准备借助他人力量,采取业务分包、购买保险等方式和适当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风险承受度之内的策略。 (四)风险承受

指行政事业单位对风险承受度之内的风险,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不准备采取控制措施降低风险或者减轻损失的策略。

六、风险评估的监督和评价 风险的监督和评价过程,包括监督和评价识别风险的充分性,以及针对这些风险所采取措施的恰当性。风险的监督和评价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包括:

1.单位是否已建立并沟通整体目标,并辅以具体策略和具体管理服务活动的开展计划; 2.单位是否已建立风险评估制度并保证运行,包括识别风险,估计风险的重大性,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确定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

3.单位是否已建立某种机制,识别和应对可能对单位产生重大且普遍影响的变化; 4.风险控制管理部门是否建立了某种流程,以识别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风险应对措施的调整机制是否运行有效。

第四节 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一个方法体系,应对和防范风险必须要有针对性的措施,否则就是空话。将所有业务活动分离出授权、批准、执行、记录及监督,并将这些职能分别授于不同部门或不同人员执行,形成一个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过程,是内部控制的精髓。

一、概念与方法体系 (一) 控制活动的概念

控制活动是指有助于确保管理者的指令得以执行,合理地保证管理服务目标的实现、指导员工实施管理指令、管理和化解风险而采取的政策和程序。 (二) 控制活动的方法体系

控制措施一般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

内部控制方法和程序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可以用于控制的所有方法、手段、措施、程序等。

二、授权审批控制

授权审批控制指行政事业单位根据常规授权和特别授权的规定,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责任。 一般授权是指授予各个部门、各个职位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按照既定的职责和程序处理正常范围内经济业务的权限。特殊授权是指授予各个部门、各个职位在特殊情况、特定条件下,处理超出正常范围的经济业务或者特殊的经济业务的权限。 有效的内部控制要求每一笔经济业务都经过适当的授权。只有经过授权批准的人员才能对有关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未经授权和批准,这些人员不允许接触和处理这些业务。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编制常规授权的权限指引,规范特别授权的范围、权限、程序和责任,严格控制特别授权。单位对于重大的业务和事项,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

三、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

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经营业务的授权、批准、执行和记录等完全由一人或一个部门办理时,发生错误与舞弊的概率就会增大的两项或两项以上的职务。 一般情况下,以下这几类职务属于不相容职务:授权与执行;执行与审核;执行与记录;保管与记录;保管与清查;会计工作岗位分离;计算机信息系统 (CIS)部门内, 系统分析、程序设计、电脑操作和数据控制应分离。

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要求单位全面系统地分析、梳理业务流程中所涉及的不相容职务,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

四、会计系统控制

会计系统控制要求行政事业单位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依法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从业人员。大中型行政事业单位应当设置总会计师。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不得设置与其职权重叠的副职。

凭证和记录控制的一般要求是:凭证预先连续编号;对已经发生的经济交易和事项及时编制凭证并记录;凭证应简单明了,不易被误解;格式合理,以便正确编制;所有作废的凭

证都必须妥善保存;已登账的凭证应依序归档。凭证与记录控制中程序说明书尤其重要。 单位会计部门应建立独立稽核控制制度。独立稽核是指对已记录的经济交易和事项及其计价由具体经办人之外的独立人士进行核对或验证。独立稽核是控制记录使其正确可靠,以免发生差错和舞弊的一项重要控制程序,其应用面很广。

五、财产保护控制

财产保护控制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建立财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制度,采取财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措施,确保财产安全。 单位常用的防护措施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对资产和记录实施授权控制,未经授权,不相关人士不得接触和使用这些资产和记录。二是对资产和记录实施实物防护生。 行政事业单位若实现会计电算化,保护电脑设备、计算机程序和数据文件更显得特别重要。

六、预算控制 (一)预算的概念

预算是指行政事业单位结合管理服务目标及资源调配能力,经过综合计算和全面平衡,对当年或者超过一个年度的管理服务和财务事项进行相关经费、额度的测算和安排的过程。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预算管理体系,明确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分析、考核等各部门、各环节的职责任务、工作程序和具体要求。 (二)预算的编制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拟订预算目标和预算政策;制定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组织编制、审议、平衡年度预算草案;组织下达经批准的年度预算;协调、解决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具体问题;考核预算执行情况,督促完成预算目标。

单位应当加强对预算编制环节的控制,对编制依据、编制程序、编制方法等作出明确规定,确保预算编制依据合理、程序适当、方法科学。

单位可以选择或综合运用固定预算、弹性预算、零基预算、滚动预算、概率预算等方法编制预算。

(三)预算的执行

对预算指标的分解方式、预算执行责任制的建立、重大预算项目的特别关注、预算资金支出的审批要求、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与预警机制等作出明确规定,确保预算严格执行。建立预算执行责任制度,对照已确定的责任指标,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相关部门及人员责任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实施考评。

单位预算管理部门应当运用财务报告和其他有关资料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向单位决策机构和各预算执行单位报告或反馈预算执行进度、执行差异及其对预算目标的影响,促进预算目标的全面完成。 (四)预算的调整

需要调整预算的,应当报经原预算审批机构批准。 (五)预算分析与考核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预算分析与考核环节的控制,通过建立预算执行分析制度、审计制度、考核与奖惩制度等,确保预算分析科学、及时,预算考核严格、有据。

七、分析控制

要求单位建立运营情况分析制度,管理层应当综合运用管理、服务、投资、筹资、财务

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因素分析、对比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定期开展管理服务运行情况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明原因并加以改进。

八、绩效考评控制

绩效考评控制要求单位建立和实施绩效考评制度,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体系,对单位内部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的业绩进行定期考核和客观评价,将考评结果作为确定员工薪酬以及职务晋升、评优、降级、调岗、辞退等的依据。

第五节 信息与沟通

客观、真实、全面、及时的信息,是充分发挥内部控制作用的基本条件。

行政事业单位应具有广泛收集各种信息,加工处理信息,迅速传播信息,功能完善的信息系统、相关制度和保证体系。建立上下级之间、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之间、各种管理服务活动之间良好的沟通环境和条件,保证内部控制功能发挥的信息与沟通的需求。

一、概念与特征

(一)信息与沟通的概念

信息与沟通指能够保证员工得以搜集和交换为开展从事管理服务和进行控制等活动所需要的信息及交换,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中注意控制信息系统。 (二)信息与沟通的形式和要素

信息与沟通的基本形式包括:文件化 、 数据化、 制度化、 流程化。

信息交流的基本要素:组织方针手册;单位内部会计制度、会计政策;业务及会计处理流程;例外报告或重大事项报告;例外事项的跟踪报告;备忘录;计算机信息系统及其他信息交换形式。

(三)良好信息与沟通的特征

1.信息系统能够向管理层提供有关单位管理服务业绩的报告及相关的外部和内部信息; 2.向适当人员提供的信息是充分、具体和及时的,使其能够有效地履行职责; 3.信息系统的开发及变更与单位的战略计划相适应,与单位整体层面和业务流程层面的目标相适应;

4.管理层能够提供适当的人力和财力,以开发必需的信息系统;

5.管理层通过适当的监督程序监督信息与沟通系统的开发、变更和测试工作; 6.主要的数据中心,建立了重大灾难数据恢复措施和计划。

二、获取内部和外部信息

信息系统是指收集、处理和报告信息的系统。 各业务部门负责收集与本部门相关的内部、外部信息。管理层对单位管理服务相关的信息进行监控并提供其他补充信息或提请相关部门采取适当措施,以确保管理服务成果达到既定目标。

单位相关部门对管理服务相关的所有法律、法规和地方政策、规章等进行统一的收集和整理以确保各部门全面、准确、系统地掌握适用的法律法规。 单位应将详细的信息及时地给予适当的员工,使其能够高效率地履行其职责。管理者应能够获得分析性的信息来判断该采取何种行动;信息具有不同的详略程度以满足不同级别的管理层的需要。

单位领导应重视对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维护,要充分认识到信息系统是管理服务活动发展的重要支柱,要不断投入足够的人力和财力予以支持。建立在信息系统建设和维护方面的问

责制。

三、信息沟通与反馈

应当将内部控制相关信息在单位内部各管理部门、责任单位、业务环节之间,以及单位与外部有关方面之间进行沟通和反馈。 在信息的处理中,沟通是必要的环节。沟通还包括对员工与组织的目标与职责的定义和描述。有效的沟通存在于单位内部的上行、下达和同级传递中。与外部的沟通同样非常重要。 员工的职责和控制责任应当有效的沟通。使员工知晓他们所进行的活动的目标,以及怎样履行他们的职责来达到这些目标。

单位对全部职位建立统一的职位说明书,界定职位的工作内容、职责、权限、上下级督导关系以及任职条件等内容。

单位要保证有畅通的渠道以便员工反映其发现的可疑情况。员工除可通过正常的汇报程序反映其发现的可疑情况外,亦可以将发现的可疑问题通过举报的方式进行反映。 内部沟通的充分性、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以及信息是否足够详细以便员工能够有效的履行其职责。

单位内部充分和及时的沟通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层就员工的职责和控制责任是否进行了有效沟通; 2.针对可疑的不恰当事项和行为是否建立了沟通渠道; 3.组织内部沟通的充分性是否能够使人员有效地履行职责; 4.对于与上级部门、监管者和其他外部人士的沟通,管理者是否及时采取适当的进一步行动;

5.单位是否受到某些监管机构发布的监管要求的约束; 6.外部单位在多大程度上获知单位制定的行为守则。

四、信息系统应用与安全

对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访问与变更、数据输入与输出、文件储存与保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控制,保证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五、信息沟通与反舞弊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反舞弊机制,规范舞弊案件的举报、调查、处理、报告和补救程序。

行政事业单位至少应当将下列情形作为反舞弊工作的重点:

1.未经授权或者采取其他不法方式侵占、挪用单位资产,牟取不当利益。

2.在财务会计报告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的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等。 3.单位高级管理人员滥用职权。 4.相关机构或人员串通舞弊。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举报投诉制度和举报人保护制度。

第六节 内部监督

监督是内部控制的控制。内部监督是指对内部控制设计合理性的研究和评估,监督和促进内部控制运行的方法和程序,评价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的标准和过程的制度体系和实践活动。

一、概念与制度

(一)内部监督的概念

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其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与评估,形成书面报告并作出相应处理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监督检查主要包括对建立并执行内部控制的整体情况进行持续性监督检查,对内部控制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些方面进行专项监督检查,以及提交相应的检查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等。 (二)内部监督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制定内部控制监督制度,明确内部审计机构(或经授权的其他监督机构)和其他内部机构在内部监督中的职责权限,规范内部监督的程序、方法和要求。应当加强对内部控制及其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持续性监督检查,是指单位对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整体情况所进行的连续的、全面的、系统的、动态的监督检查。 专项监督检查,是指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些方面的情况所进行的不定期的、有针对性的监督检查。

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内部审计机构或者实际履行内部控制监督职责的有关机构,应当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和单位领导的授权,采取适当的程序和方法,对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形成检查结论并出具书面检查报告。

二、内部控制运行的监控 (一)日常监控

日常监控发生在平常的管理服务过程中,包括日常管理和监督,及其员工履行评价内部控制系统运行质量的职责的行为。

1.员工能够获取内部控制正常运行的证据 对于关键控制岗位,应建立适当的职责划分和监督职能,针对内部控制实施和财务报告准确性方面的监控职责建立必要的问责制。各级管理部门根据职责权限对其职责范围内的内部控制正常运行进行监控并在发生错误时承担必要的责任。 2.能够与外部进行沟通对内部信息加以验证发现问题 有关部门与外部监管机构进行定期沟通,并及时就重要问题反馈。管理层对重要问题要审视内部控制的效率性,确保遵循外部监管机构的要求,应重新评估防止和发现问题的内部控制措施并考虑改进措施。 3.定期进行账实核对

对固定资产、工程物资、库存现金等进行定期盘点,以确保财务报表中的数据真实反映资产的实际情况。

4.就审计师的建议及时做出响应以改善和加强内部控制 将问题和内部控制改善建议提交给单位领导,并由其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探讨,责成相关部门对重要问题形成改善方案并实施改善行动。 5.定期举行培训或会议反馈内部控制运行的意见 单位应定期举行管理服务分析会,并对管理层注意到的管理服务过程中与内部控制和信息沟通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应建立内部审计部门,每年根据审计计划对既定的流程进行审计检查,并就发现的问题以及内部控制缺陷向领导汇报。 6.员工定期声明执行了重要的内部控制程序

单位应要求员工就知晓并遵守单位的行为准则定期做出书面声明。管理层通过日常工作中与员工的沟通和定期绩效考核使员工获知管理层对其的期望。 7.内部审计职能的有效性

行政事业单位应设立有专门的内审部门,负责对各业务流程运行中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进行评估、改进。

内审部门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核心业务流程,并据此制定年度审计计划,对各业务流程进行全面审计,进行差距分析,识别相应的风险,以及确认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内审部门应根据内部审计计划配备具有相关能力和素质的内部审计人员,内审部门的大部分员工均应具有财务背景,也要配备熟悉业务、人力资源、信息技术审计等方面的人员。 通过不断的培训使内审人员提高审计知识和技巧。 (二)特别监控

特别监控是指在单位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经营活动、业务流程、关键岗位员工等发生较大调整或变化的情况下,对内部控制的某一或者某些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督检查。 特别监控的范围和频率主要取决于对风险的评估以及对内部控制的持续监控程序的情况。

1.内部控制系统特别监控的范围和频率

每年选取若干个主要的业务流程,单位范围内展开内部控制系统特别监控 2.特别监控的流程以及方法的适当性

监控人员应对单位的管理服务活动充分了解,包括:内部控制系统应该如何运和实际如何运行;采用方法的适当性;;特别监控的权限分配;将特别监控结果与既定标准进行对比,并进行必要的分析。

3.特别监控要保持适当的书面记录

特别监控均要有工作底稿,需要编写审计报告,以供单位管理层审阅及制定应对措施。

三、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 (一)概念

内部控制缺陷包括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制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分析缺陷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提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方案。 (二)内部控制缺陷的标准

内部控制缺陷衡量可以通过以下标准:

1.单位的主要经营活动是否都有必要的控制政策和程序;

2.管理层对预算、利润和其他财务和经营业绩方面是否都有清晰的目标,在单位内部,是否对这些目标加以清晰的记录和沟通,并且积极地对其进行监控; 3.是否存在计划和报告系统,以识别与目标业绩的差异,并向适当层次的管理层报告该差异;

4.是否由适当层次的管理层对差异进行调查,并及时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 5.不同人员的职责应在何种程度上相分离,以降低舞弊和不当行为发生的风险; 6.会计系统中的数据是否与实物资产定期核对;

7.是否建立了适当的保护措施,以防止未经授权接触文件、记录和资产; 8.是否存在信息安全职能部门负责监控信息安全政策和程序。 (三)汇报内部控制缺陷

内部控制的缺陷必须向上级汇报,重要的内部控制的缺陷,根据其可能带来的风险决定报告的层次,影响重大时要报告上级管理部门。单位要制定内部控制缺陷记录报告制度;设计适当的汇报程序和书面文件格式; 保持业务流程问题以及内部控制缺陷记录;及时与单位管理层就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沟通,并负责跟进问题的解决情况;

各项规章制度是内部控制机制发挥作用的载体,制度本身的科学性和完整体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制度的执行以及对执行结果的评价,这正是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制度之间的辨

证关系。

四、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自我评价和可验证性 (一)有效性的自我评价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结合内部监督情况,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包括: 1.单位是否定期评价内部控制;单位的每一种活动,是否都存在适当的政策和程序进行规范

2.单位人员在履行正常职责时,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获得内部控制是否有效运行的证据; 3.与外部的沟通是否能够证实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或者指出存在的问题; 4.管理层是否采纳内部审计人员和监督部门有关内部控制的建议; 5.管理层是否及时纠正控制运行中偏差;

6.管理层根据监管机构的报告及建议是否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7.是否存在协助管理层监督内部控制的职能部门(如内部审计部门);

8.监督部门的:①独立性和权威性;②向谁报告;③是否有足够的人员、培训和特殊技能;④是否坚持适用的专业准则;⑤活动的范围;⑥计划、风险评估和执行工作的记录和形成结论的适当性;⑦是否不承担管理责任。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方式、范围、程序和频率,由单位根据经营业务调整、经营环境变化、业务发展状况、实际风险水平等自行确定。 (二)内部控制的可验证性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以书面或者其他适当的形式,妥善保存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过程中的相关记录或者资料,确保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过程的可验证性。

五、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分析内部控制缺陷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和实施改进方案,不断健全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应当结合其内部控制,对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反内部控制规定的行为,及时通报情况和反馈信息,并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维护内部控制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中披露以下内容:

1.声明单位领导对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负责,并履行了指导和监督职责,能够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和资产的安全完整;

2.声明已经遵循有关的标准和程序对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自我评估;

3.对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所涉及的范围和内容进行简要描述;

4.声明通过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可以合理保证单位的内部控制不存在重大缺陷; 5.如果在自我评估过程中发现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应当披露有关的重大缺陷及其影响,并专项说明拟采取的改进措施;

6.保证除了已披露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之外,不存在其他重大缺陷;

7.如果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当说明重大变化情况及其影响。

第二章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

第一节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概述

货币资金是指单位所拥有的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现金是指单位的库存现金,

包括库存人民币和各种外币。银行存款是指单位存入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存款。其他货币资金是现金和银行存款以外的货币资金,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等。

货币资金是单位流动资金中最活跃的部分,流动性很强。正因为货币资金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并且其中的现金和银行存款随时可以用于购买商品、劳务和清算债务,是不法分子极欲侵占的对象。因此,单位应非常重视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结合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规定,建立适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并组织实施。

一、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原则 1.岗位分工和职务分离

将涉及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不相容职务分别由不同人员担任。 2.严格收支分开及收款入账

将现金收支业务和现金收入业务分开处理,防止将现金收入直接用于现金支出,不得随意坐支。

3.实行支出款项的严格授权批准程序

严禁擅自挪用、出借以及其他不按规定支出货币资金。 4.实施内部稽核

通过稽核及时发现和纠正货币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货币资金的管理。 5.实行定期轮岗制度

实行定期岗位轮岗制度,防止或减少发生人为的舞弊行为。

二、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目标

1.确保现金及银行存款收付的合法、合理和正确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货币资金管理的重要法规

按照国家有关货币资金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有关法规,认真审核现金及银行存款的收入来源和支出的用途,确保现金及银行存款收付的合法、合理;有效地组织现金及银行存款的收支,正确计算和准确收付现金及银行存款的金额,避免错收或误付及违法乱纪的发生;监督并且揭露坐支、私分、私存和非法占用等违法违纪行为。 2.确保现金及银行存款收付的适当和及时 合理安排现金和银行存款收支结算的时间,及时办理收付结算;适当选择现金收支的方式和银行结算方式,按各种不同银行结算方式的使用范围、使用条件及结算程序合理安排款项结算;避免提前或逾期付款,避免逾期托收、误期拒付,避免银行结算方式的不当使用;加快资金回笼,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确保现金和银行存款的安全与完整 4.确保现金和银行存款记录的真实可靠

三、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的方法 (一)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

单位应当建立货币资金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货币资金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监督。 单位不得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全过程。 不相容岗位分离的基本要求是实行钱账分管,使负责货币资金收付业务的岗位和人员与记录货币资金收付业务的岗位和人员相分离。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具体要点如下:

1.货币资金收付及保管只能由经过授权的出纳人员负责办理。 2.现金总账不得由出纳人员登记,必须由其他会计人员登记。

3.负责应收款项账目的人员不能同时负责现金收入及支出账目的工作。 4.保管支票簿的人员不能同时负责现金支出账目和银行存款账目的调节。 5.负责银行存款账目调节的人员与负责银行存款账目、现金账目、应收款项账目及应付款项账目的人员应当相互分离。

6.货币资金支出的审批人员与出纳人员、支票保管人员和银行存款账目、现金账目的记录人员应当相互分离。

7.支票保管职务与支票印章保管职务应当相互分离。 (二)授权批准控制

审批人应当根据货币资金授权批准制度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经办人应当在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货币资金业务。对于审批人员超越授权范围审批的货币资金业务,经办人有权拒绝办理,并及时向审批人的上级授权部门报告。

办理货币资金业务,至少必须经过下列程序: 1.支付申请

单位有关部门或个人用款时,应当向审批人提交货币资金支付申请,注明款项的用途、金额、预算、支付方式等内容,并附有效合同或相关证明。 2.支付审批

审批人根据其职责、权限和相应程序对支付申请进行审批。对重要货币资金支付业务,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不符合规定的货币资金支付申请,审批人应当拒绝批准。 3.支付复核

复核人应当对批准后的货币资金支付申请进行复核,复核货币资金支付申请的批准范围、权限、程序是否正确,手续及相关单证是否齐备,金额计算是否正确等。 4.办理支付

出纳人员应当根据复核无误的支付申请,按规定办理货币资金支付手续,及时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三)会计系统控制 1.原始凭证审核。审核发票、收据等原始凭证是否符合国家票证管理要求,有无监制章、单位财务专用章或发票专用章;数量、单价、金额是否正确;大小写金额是否相符;经办人、验收人、批准人手续是否齐全。

2.记账凭证审核。审核记账凭证金额是否正确,与原始凭证金额是否相符;会计科目使用是否正确,填制内容是否完整,签章是否齐全。

3.会计账簿审核。现金日记账是否每日记账并结出余额,与总账余额是否相符;账实是否相符,现金库存数是否超出库存限额。银行存款日记账与总账余额是否相符;银行存款日记账是否定期与银行对账单核对相符;银行存款调节表是否由专人复核。

第二节 现金的内部控制

现金是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项目,具有普遍的可接受性,具有极大的被贪污、侵占和挪用的风险。

一、现金内部控制的要点

1.现金收支、保管应由财会部门指定的专职出纳负责,其他人未经授权不得经管现金,并限制他人接触现金。

2.单位应当加强现金库存限额的管理,超过库存限额的现金应当及时存入银行。

3.单位必须根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本单位现金的开支范围。不属于现金开支范围的业务应当通过银行办理转账结算。 4.单位现金收入应当及时存入银行,不得用于直接支付单位自身的支出。因特殊情况需坐支现金的,应事先报经开户银行审查批准。单位借出款项必须执行严格的授权批准程序,严禁擅自挪用、借出货币资金。

5.单位取得的货币资金收入必须及时入账,不得私设“小金库”不得账外设账,严禁收款不入账。

6.单位应当定期不定期地进行现金盘点,还要增加不定期抽查盘点,保证现金账面余额和实际库存相符,不出差错。

二、现金业务的常见漏洞及控制 (一)现金收入业务常见漏洞及控制 1.少列总额

出纳员或收款员故意将现金收入日记账合计数加错,使现金收入日记账合计数少记,导致企业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减少,从而将多余的库存现金据为己有。

控制:分工登记现金账簿。出纳员根据现金收付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分管会计人员根据收付凭证登记与现金对应科目的相关明细账,总账会计登记总分类账。 2.涂改凭证金额

会计人员利用原始凭证上的漏洞或业务上的便利条件,乘机更改发票或收据上的金额。现金收入业务中,会计人员通常把凭证金额改小,占有多余的现金。 控制:会计主管人员或其指定人员审查现金收入原始凭证。 3.撕毁票据或收据,盗用凭证

撕毁票据或收据,是指会计人员或出纳人员对收入现金的票据或收据,乘机撕毁,再利用工作上的便利条件,占有现金。

会计人员或出纳人员利用内部控制上的漏洞和工作上的便利条件,用窃取的收据向客户开票,从而将现金收入私自隐匿并据为己有。

控制:控制发票或收据的数量及编号,建立收据销号制度,监督收入款项入账。 4.大量使用现金

按照规定,对于金额较大的收支业务,应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进行结算。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大量使用高额现金的收支业务,这为会计人员贪污现金收入提供了方便的条件。 控制:单位现金收入和超过库存限额的现金应及时送存银行,以保证现金的安全。 5.身兼两职

出纳人员又插手会计工作,一个人又管钱又管账。

控制:做好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现金的收支、保管、稽核与会计账簿的登记要严格分离,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分工掌管。 6.无证无账和大头小尾

无证无账指出纳员或收款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或经手现金收入的机会,在收入现金时既不给收款方开具收据或发票,也不报账或记账,直接将现金据为己有。

大头小尾指出纳员、收款员在复写纸的下面放置废纸,利用假复写的方法,使现金收据存根联和收款联上的金额小于实际收到的现金金额和付款方记账用的记账联上的金额,从而贪污差额部分。

控制:填制收款原始凭证(收据或发票)与收款的职责分开,由两个经手人分工办理,其目的是使开票人和收款人之间互相牵制。 7.挪用现金

挪用现金舞弊的形式有很多,其主要手法有: (1)利用现金日记账挪用现金

总账登记往往是相隔一段时间登记一次,当登记现金日记账并进行账账和账实核对后,就可利用尚未登记总账之际,采取少加现金日记账收入合计数或多加现金日记账支出合计数的手段,来达到挪用现金的目的。 (2)延迟入账,挪用现金 单位收入的现金应及时入账,并及时送存银行,如果收入的现金未制证或虽已制证但未及时登记入账,就给出纳人员提供了挪用现金的机会。 (3)循环入账,挪用现金 广泛利用商业信用的方法,为单位出纳人员挪用现金大开方便之门。出纳人员可在一笔应收账款收到现金后,暂不入账,而将现金挪作他用,待下一笔应收账款收到现金后,用下一笔应收账款收取的现金抵补上一笔应收账款,会计人员继续挪用第二笔应收账款收取的现金,如此循环入账,永无止境。 控制:将现金日记账中收入方记录日期与收款凭证上的制证日期进行核对,来查证出纳是否收到现金后未及时编制收款凭证并登记入账,从而挪用公款。 (二)现金支出业务的常见漏洞及控制 1.多列总额

出纳员或收款员故意将现金支出日记账合计数多计,导致企业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减少,从而将多余的库存现金占为己有。

控制:与现金收入少列总额的防范措施一致,主要采用分工登记现金账簿来相互牵制。 2.涂改凭证金额、日期

会计人员利用原始凭证上的漏洞或业务上的便利条件,将凭证上的支出金额放大,或将凭证上的日期改为可报账日期,从而贪污现金。 控制:会计主管或指定人员审查现金支出原始凭证数量、单价、金额、合计等有无漏洞,签发日期有无疑点,审核无误后,签章批准方可办理现金收付记账凭证。 3.张冠李戴

会计人员利用财务处理上的技巧,会计上使用张冠李戴的手法,将实际用银行存款支付业务,记入现金科目,从而将该部分现金据为己有。

控制:主管会计或其指定审查人员审查现金支付有无真实完整的原始凭证。 4.锦上添花

会计人员利用原始凭证上的漏洞和工作上的方便条件,在凭证上添加经济业务内容和金额,从而达到加码报销而贪污现金的目的

控制:审查现金支付原始凭证,审查凭证所反映的经济业务是否真实。查证时应注意有无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等情况。 5.一石二鸟,重复报销

把已报销的凭证重复入账,再次报销,贪污现金。或会计人员把留下的不能报账的原始单据报账,将支付的现金占为己有。

控制:任何款项的支付都要有合理、合法的付款原始凭证,并由经办人签字证明,有关负责人审核同意后,出纳员才能据以付款。这样可以防范将不能报销的单据报销及重复报账。 6.虚构内容,贪污现金

虚列工资、补贴等,而将报销的现金占为己有。

控制:薪金的现金支出,应先由单位的人事部门编制薪金支付单,财务部门应根据人事部门主管签字同意的薪金支付单来提取和发放现金。薪金领取签收单据应给记账员记账。这样可防止财务人员虚列薪金。 7.偷梁换柱

会计人员或有关业务人员利用工作上的便利条件和机会,更换发票,贪污现金。

控制:会计主管或其指定人员审查凭证在签发单位名称、地址、接受单位名称、签发日期、内容摘要等方面的内容是否齐备,若有疑点应继续查证,审核无误后,签章批准方可办理现金支付记账凭证。

三、备用金的内部控制

备用金是为了使频繁发生的日常小额零星支出,摆脱常规的逐级审批及逐项签发支票的繁琐手续,按照重要性原则预付给单位内部某些部门或职工日常零星开支的备用现金。对备用金的内部控制应从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做、。 (一)事前控制

1.确定单位应建立哪些定额备用金。 2.确定每笔备用金的金额。

3.确定备用金的保管人,制定该项备用金的补足和支付记录制度。 (二)事中控制

备用金的使用必须有发票等原始凭证来证实该笔支出。发票应由备用金使用者的审核人签字。在某些情况下,备用金的支付必须得到事先批准。 (三)事后控制

1.内部审计人员或其他独立的职员应不定期地清点备用金。备用金的余额和已支付凭证的合计数应与备用金的固定金额相等。 2.当备用金余额在规定数额以下时,备用金保管人可将已支付凭证交给会计部门。会计部门批准后,由出纳按定额补足该备用金。

3.各备用金的余额应定期与控制该备用金的总账余额相核对。

四、“小金库”的内部控制

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单位收入和应上缴收入,且未列入本单位财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均为“小金库”。 (一)“小金库”主要表现形式

1.违规收费、罚款及摊派设立“小金库”; 2.用资产处置、出租收入设立“小金库”;

3.以会议费、劳务费、培训费和咨询费等名义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 4.经营收入未纳入规定账簿核算设立“小金库”; 5.虚列支出转出资金设立“小金库”;

6.以假发票等非法票据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 7.上下级单位之间相互转移资金设立“小金库”。 (二)“小金库”的控制

“小金库”的特点是,单位有关人员采取收入不入账、隐瞒收入、虚列成本、加大成本等手段,把应纳入单位财务制度管理的资金,转移到账外,大搞体外循环。 1.控制银行开户

一些单位经常以各种理由在同一银行的不同营业机构和场所开立账户,或者同时跨行开户、多头开户、随意开户。将单位公款以职工个人名义存入银行。单位这样作的目的经常是

在搞“小金库”,方便支取。 2.控制各项收入和支出

对各项收入和支出实施有效的监督,加强稽核,通过对会计凭证、账簿的审查,发现蛛丝马迹,防止收入流失,资金转移。 3.建立健全举报有奖机制 分配不均的时候,自然有人不平衡,举报有奖机制使上级单位可以更有效地发现“小金库”的存在。

4.加大惩处力度

发现“小金库”后,对相关单位负责人要严加处置,加大力度,使私设“小金库”的人闻风丧胆。

第三节 银行存款的内部控制

一、银行存款内部控制的要点

银行存款的控制要点是银行存款收支业务的管理。具体内容包括:

1.严格按照《支付结算办法》等国家有关规定,加强银行账户的管理,严格按照规定开立账户,办理存款、取款和结算。

应当定期检查清理银行账户的开立及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出纳员负责办理存款、取款和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工作,但不得兼管收入、费用、债权债务等会计账簿的记录工作。

3.加强对银行结算凭证的填制、传递及保管等环节的管理和控制。

4.应当指定专人定期核对银行账户,每月至少核对一次,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使银行存款余额与银行对账单调节相符。如调节不符,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5.加强票据的管理,明确各种票据的购买、保管、领用、背书转让、注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并专设登记簿进行记录,防止空白票据的遗失和被盗用。 6.严格银行预留印鉴的管理。财务专用章应由专人保管,个人名章必须由本人或其授权人员保管。严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按规定需要有关负责人签字或盖章的经济业务,必须严格履行签字或盖章手续。

二、银行存款业务常见漏洞及控制 1.制造余额漏洞

会计人员利用工作上的方便条件和机会及银行结算业务上的漏洞,故意制造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上的漏洞,来掩饰利用转账支票套购商品或擅自提现等行为。也有的在月末结算银行存款日记账试算不平时,乘机制造余额漏洞,为今后贪污作准备。 控制:月末由稽核员或其他记账人员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存款有关对应科目明细账和总分类账,核对银行存款账簿可及时发现核算错误,保证账账相符和记录正确。 2.私自提现

会计人员或出纳人员利用工作上的便利条件,私自签发现金支票后,提取现金,不留存根,不记账。 控制:支票应根据编号按顺序签发,未使用的空白支票应妥善保管。作废支票应加盖“作废”戳记并与存根联一起保存在支票本内,保持号码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同时应设置支票登记簿,对已经使用和作废的支票在登记簿上作详细记录。 3.移花接木

在会计账务处理上,将银行存款收支业务同现金收支业务混同起来编制记账凭证,采用移花接木的手法,用银行存款的收支代替现金的收支,从而套取现金并据为己有。

4.公款私存

利用经管现金收支业务及银行存款业务的便利条件,将公款转入自己的银行户头,从而达到侵吞利息或长期占用单位资金的目的。

移花接木和公款私存的控制:出纳员根据银行存款收付记账凭证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会计人员根据收付凭证登记相关对应账户明细账;总账会计登记银行存款总账;各记账人员在记账凭证上签章,分工登记账簿,可保证银行存款收支业务有据可查,并保证各账之间相互制约,防止舞弊。 5.出借转账支票

非法将转账支票借给他人用于私人营利性业务结算,或将空白转账支票为他人做买卖充当抵押。

控制:所有支票必须预先连续编号,空白支票应存放在安全处,严格控制,妥善保管。 6.转账套现

会计人员或有关人员通过外单位的银行账户为其套取现金。收到外单位的转账支票存入银行时作分录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付账款”,提取现金给外单位时,作分录借记“现金”,贷记“银行存款”,同时借记“应付账款”,贷记“现金”。 控制:负责应付账款的职员不能同时负责货币资金支出的工作;负责应收款的职员不能同时负责银行存款收入的工作。 7.涂改银行对账单

涂改银行对账单上的发生额,从而掩饰从银行存款日记账中套取现金的事实。 控制:负责调节银行对账单和银行存款账面余额的职员不能同时负责银行存款收入、支出或编制付款凭证业务。 8.支票套物

擅自签发转账支票套购商品或物资,不留存根,不记账,将所购商品或物资据为己有。 控制:要建立严格的支票使用制度,每项支票支出,都必须经过指定的支票签署者的审批并签发,都必须有经核准的发票或其他必要的凭证作为书面证据。 9.入银隐现

以支票提现时,只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不登记现金日记账,从而将提出的现金据为己有。

控制:对照审核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10.套取利息

会计人员利用账户余额平衡原理采取支取存款利息不记账的手法将其占为己有。单位贷款利息,按规定应抵减存款利息后列入财务费用。月终结算利息时,若只记贷款利息而不记存款利息,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就会小于实有额,然后再把支出利息部分款项不入日记账,余额就自动平衡,该项利息也就被贪污了。 控制:由非出纳人员逐步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第四节 其他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

其他货币资金是单位的货币资金中具有单独存放地点和专门用途的款项,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等。

一、总体控制 1.单列账户

其他货币资金是严格按其特定用途使用的款项。在会计核算时,应同现金、应同银行存

款相区别,单独设置“其他货币资金”账户核算。 2.遵守制度

3.建立管理责任制 4.定期清查核对

二、其他货币资金具体项目的控制 1.外埠存款

外埠存款只能用于采购商品或材料支付款项,该账户除可提取少量现金用于差旅费外,一律通过银行转账,外埠采购账户只付不存,并不计利息。 2.银行汇票存款

银行汇票存款交存当地银行,由银行签发给汇款人持往外地办理转账结算或支取现金的票据,属尚未办理结算之前的票据存款。银行汇票付款期为一个月。遗失可提现的银行汇票,可挂失,如果遗失了填明收款单位或个体户名称的汇票,银行不予挂失。过期汇票及遗失汇票在一个内未被冒领,可办理退款手续。 收款单位收受银行汇票时,应审查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是否为本人,汇票是否在付款期内,日期、金额等是否填写正确无误,印章是否清晰,有无压数机压印金额,银行汇票和解讫通知是否齐全等。 3.银行本票存款 银行本票存款,是指申请人将款项交存银行,由银行签发给其在同城凭此办理转账结算或者支取现金的票据,属办理结算之前形成的存款。银行本票的金额起点分为两种,一种是非定额本票,二是定额本票。逾期本票银行不受理,可向银行办理退款手续。 受理本票,应查明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是否为本收款人,印章以及不定额压数机金额是否清晰等。

第五节 货币资金的基本业务流程控制设计

(一)现金收入的控制流程

对于现金收入,如果单位配有收银机,单位的收款员应于每天营业结束后,在专门人员监督下,将当天营业额中应有的现钞收入数同收银机自动记录的累计数相核对,并填制收款单,连同现金收银机上自动打印的纸带交记账员登记现金日记账。如果发现现钞收入数同收银机记录的累计数不一致,应对差异进行调查。

一般单位,应由营业人员开具一式三联的发票或收据,收款人员收款时,应仔细核对营业人员开给顾客的销售发票或收据的金额与交来的现钞金额是否一致,收款并加盖戳记后,将第三联留下,其余两联,一联交由顾客留存,一联编制营业日报。收款人员根据留存的一联编制收款日报,营业日报与收款日报应核对一致,其中营业日报作为记录营业收入的依据,收款日报作为记录现金日记账依据。 (二)现金支出控制流程

明确规定了现金的使用范围,超过规定限额以上的现金支出一律使用支票。 对于支票报销和现金报销,单位应建立报销制度。报销人员报销时应当有正常的报批手续、适当充分的付款凭据,有关购货支出还应具有验货手续。财会部门应对报销单据加以审核,现金出纳见到加盖审核戳记的支出凭据后方可付款。

付款记录应及时登记入账,一切凭证应按顺序或内容编作会计记录的附件。 1.现金支出

单位各部门的零星开支,如需预支现金,必须首先由各部门填制现金借款单说明预支理

由,并经由本部门主管审核,财务经理或经其授权的人,应对预支部门主管签字同意的现金借款单的理由进行审核,出纳人员根据已经审核确认的现金借款单,预支现金,会计人员根据出纳签章的借款单登记账。

零星开支的现金报销者,必须填制现金报销单,附上所有原始凭证,交部门主管审核签字,并经财务经理或其授权的人员审核确认,出纳人员对其支付现金。 工薪的现金支出,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编制工薪支付单,财务部门应根据人力资源部门主管签字同意的工薪支付单来提取和发放现金。发放现金过程中,直接支付款项的出纳和会计记账人员应严格职责分工。 2.支票支出

单位支票支出的内部控制,应当包括下列各点:

(1)所有支票必须预先连续编号,空白支票应存放在安全处,严格控制,妥善保管,有权签署支票人员不得保管空白支票。

(2)每项支票支出,都必须经过授权的支票签署者的审批并签发。

(3)每项支票支出,都必须有经核准的发票或其他必要的凭证作为书面证据。在支票上必须明确地写明收款人和金额,并应与相应的应付凭证进行核对。作为签署支票书面证据的有关凭证,应于签署支票后,加盖“已付讫”戳记,以防他人用来作为重复付款的凭证。 (4)任何有文字或数字更改的支票应予作废。作废的支票必须加盖“作废”戳记,防止被他人使用。并且应和其他支票存放在一起,按顺序号加以留存。

(5)所有已经签发的支票,应于当日及时记入银行存款日记账中,并应定期与应付款或其他总分类账借方进行核对。

第六节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案例

案例1

小小出纳员也能贪污200万元 案例简介

2000年7月,原北京某区教委出纳员周某三次挪用、贪污公款达211万元,被法院以挪用公款罪和贪污罪两罪并罚判处其有期徒刑20年,但200万元的教育资金却难以收回。15年前,周到某区教育局财务科任出纳,15年的工作经历使周对教育局的财务状况了如指掌,其中的漏洞也心中有数。周说:“我可以决定提取现金的数量,支票也由我处理,可随时加盖支票印鉴。在每月同会计对账时,我同他们只对总额,而不进行明细核对。另外,我挪用公款,银行账上有反映,但我们的银行对账单有我保管,单位也不易发觉。” 案例点评

本案例是典型的不相容职务不分离导致犯罪分子有机可乘的案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支票管理、记录和支票印鉴管理的职务分离制度,内部控制制度要求保管支票的职员不能担任印鉴的保管工作。

其次,职务分离制度还要求银行对账单的保管人和负责现金支出的职员两者分离。 核对时应当注意的是:

(1)单位应当指定专人定期核对。负责银行存款账目调节的人员与负责银行存款账目、现金账目、应收款项账目及应付款项账目的人员应当相互分离。 (2)负责银行对账单调节的职员应直接从银行取得对账单。

(3)对于超过一个月的未达账项,应当列出清单上报查明原因,避免出现已有的收入不入账。

出纳和会计对账的时候,周某利用了会计仅仅核对总账而不核对明细的信息来舞弊。

案例2

截留医药费——把自己送上被告席 案例简介

司某是某医院收费挂号处负责人。利用管理上的漏洞,从1997年4月至2000年8月,司某少上交医药费94.8万余元。最终这位三十多岁的收费挂号处负责人把自己送上了被告席,被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无期徒刑,饮下自酿的苦酒。据司某供述,有一次她故意将缴款凭证上的金额少写了300元,财务人员在收款时仅核对了缴款单与现金的数字,而没有复核收费存根联与现金是否相符,便盖上了收款专用章。这样,300元就轻而易举到手了。这是第一次,没想到事后没人察觉,于是她一发不可收拾,贪污的次数越来越多,贪污的数额也越来越大。后来,她索性在地摊上私刻了“医院财务室现金收款专用章”,专门用于自己填写的缴款单上。最后发展到将整本收费本和缴款凭证上,都盖上私刻的公章,侵吞大额公款。至案发时,司某在360余本收据上做了手脚。 案例点评

收款员在收款时,应仔细核对开盘员开给顾客的营业收据与交来现金是否一致。各种收据应按顺序编号,每天营业结束后,记账员应清点开票员当天开出的所有收据并根据合计数登记现金日记账。如记账员发现有缺号收据的问题,应向财务经理报告,并着手进行调查。该医院对收费工作规定了“日清月结”的制度,然而这个制度却“形同虚设”。医院财务制度中规定,收费员将所收款项交给财务人员时,财务人员应将收费存根全部复核一遍,然后核对缴款凭证上的钱款数,最后点验上交的现金,全部一致无误后在缴款凭证上加盖收款专用章和财务人员私章。遗憾的是,有的财务人员并未严格执行。司某正是利用了管理环节上的漏洞实施犯罪的。反映到内部控制上,就是职务分离制度没有贯彻。缴款凭证是收费员自行编制的,现金也是收费员收取并上交的,

案例3

小会计走上犯罪之路 案例简介

据某报2002年1月16日报道,年仅23岁、从事会计工作不到3年的黄某,在不到3年的时间竟贪污、挪用公款近100万元。最后被法院以贪污、挪用公款罪判处有期徒刑18年,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10万元。承办该案件的法官认为,黄某的犯罪,从主观上讲,是其法制观念淡薄,利欲熏心;从客观上讲,其所在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疲软、财务监督机制失灵是他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之一。

1999年5月,黄某走上该单位的会计岗位,担任该单位项目部出纳兼会计工作。这样的工作安排显然是不符合内部会计控制中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不符合内部牵制、互相监督的要求的。2000年3月,黄某以业务招待费的名义,先后10次假冒领导签字,虚报了2万余元的费用,既没有人审核也没有人发现而蒙混过关,顺利得手。正在此时,纪委要来进行财务检查,他十分害怕,提心吊胆,但检查的风声没多久就过去了。这回的侥幸过关,又使他壮了胆,他的私欲进一步膨胀。

2000年4月,黄某利用支付正常施工费的机会,涂改了“工时付款会签单”,虚增了施工费1.95万元,在假冒了领导签字后,他将“工时付款会签单”分别送给其他部门负责人审批,这些部门负责人看到领导已“签名”,信以为真,也不加审核就签了名。整个审批过程就如此的顺畅,如此的简单。凭着这张“手续齐备”的“工时付款会签单”,黄某顺利地从财务科开得了支票,并通过自己朋友开的一家装潢公司套取了该笔现金。他将这第一笔

套取的现金拿去赌博,原想靠赌博发财的他,结果运气不佳输了个精光。已经陷入赌场的他一输再输而不能自拔的他,为了翻本又筹赌资,于是他按照第一次套取现金的方法,如法炮制,先后多次套取现金,而且套取现金的金额一次比一次大,最大的一次高达40万元,套取现金的总金额高达80余万元之多。光靠套取现金还不够,他就利用职务之便,挪用了由他保管的备用金10余万元。

有了筹集赌资的渠道,他的赌博也变本加厉,连续的、高强度的赌博,他竟将90余万元的公款输得一干二净。直到案发,他共贪污、挪用公款近100万元,最后终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案例点评

这一案件发人深省,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出纳和会计是两个不相容的职务,这两个职务由一人担任,缺乏了互相牵制、互相监督,客观上给舞弊行为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支付审批环节缺乏正常的审批程序也是导致案件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支付审批要看审批程序、权限是否正确,审批手续是否完备。要特别注意审批人的签名、签章及签署意见习惯。

该单位先是领导审批,后由各部门负责人审批,而各部门负责人在审批过程中又是唯上级是从,使审批程序倒转。

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现金清查是防止现金被挪用的有效措施。黄某挪用了由他保管的备用金10余万元。这一方面说明该单位现金管理不够严格,另一方面说明现金清查制度严重缺失。

案例4

“老实人”——邓百万 案例简介

某单位出纳员邓某给人的感觉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小出纳1992年炒股赚了大钱,不少人对他言必称“大款”。但好景不长,很快被套牢,不但将赚到的钱赔掉,而且倒贴数万元,急于翻本的邓某将手伸向了单位。从事了几十年出纳工作的他很清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漏洞,但直接导致他将手伸向单位的是一张作废的支票。原本已经有用处的一张支票由于计划的取消,财务科长将支票让邓某处理掉,因为平时单位的作废支票都是由邓某一个人处理。为股票心急如焚的邓某,瞄上了这张作废的支票,他没有按规定处理,没有经过处理的支票当然能领到钱。这样这张所谓的废票成了邓某这一“老实人”走向犯罪深渊的导火索。至于做账的问题对于老出纳邓某自然不是难事。银行每月都有对账单,邓某先行涂改,再复印一遍,便足可以假乱真。凭此手段,邓某数次得手,不过处理废票机会毕竟太少,且数额都是限定的,邓某决定主动出击。邓某保管的空白现金支票,只要敲上一个印鉴就可以放心地填好金额到银行领钱。这个印鉴由会计保管,本应难以下手,但会计一向对办公室的人员不加防范。有时要暂时走开一会儿,就任由印鉴放在桌上,即使离开的时间较长,把印鉴放进抽屉,也基本不上锁。邓某的外表掩盖的很好,自己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一样,同事们对他也信任如故。可是,好景不长,原先的会计调走了,印章有财务科长保管,科长只要暂离,必定先锁上抽屉。一次,办公室里无人时,邓某看着锁的死死的抽屉连声叹气。抓住锁狠狠地摇了几下,奇迹发生了——抽屉竟被拉开。财务科长的重要抽屉不用钥匙就能打开,荒唐!但邓某却为之欣喜若狂。他变本加厉,共侵吞60余万元公款。但多行不义必自毙,一次当他正作案时,被刚好回来的财务科长碰巧发现。财务科长的偶然发现,终于让这个延续了五年的被蚕食的黑洞有了一个终结。然而,五年间被邓某侵吞的近百万元巨款却无法追回了。

案例点评

本案例留给我们很多思考,造成他走向犯罪的原因,从主观上分析,是他抱有侥幸心理,为了捞回在股市的损失,铤而走险。从客观上来讲,不健全和未严格遵守的内部控制制度才是造成邓某心存侥幸的根本原因。本案从反面说明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重要性。从本案中,我们可以看到该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存在的漏洞。其一,关于作废支票的处理,该单位只有出纳一人负责,没有建立复核制度。其二,该单位的银行对账制度也有问题,出纳直接负责银行对账,使这一内控制度在发现舞弊方面很难发挥作用,尤其舞弊者正是出纳。其三,关于财务印章的保管与使用存在问题。保管印章人员防范意识不强,任由印章放在桌子上,放进抽屉也不加锁,锁上的能轻易打开。这都给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第三章 单位预算控制

第一节 单位预算控制概述

一、单位预算控制的意义 (一)单位预算控制的概念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是根据各单位的职责、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计划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单位预算是对计划年度内各单位的财务收支规模、结构和资金来源与去向所作的预计,是计划年度内各项事业发展计划和工作任务在财务收支上的具体反映,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基本依据。

单位预算控制分为广义的预算控制和狭义的预算控制。这里所称的预算控制指的是广义的概念,也就是要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控制的内容涵盖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二)单位预算控制的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控制方面存在着预算管理责任不明、预算审批不严格、预算执行不认真以及预算监督不力等现象。

二、单位预算控制的方法

具体预算控制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预算管理组织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从预算政策的制定开始,经过编制、审批、执行、调整、分析与考评等环节,使预算方案实施完成,再到第二年度预算的编制,构成一个完整的预算周期。 预算管理组织机构是预算控制的基础和保证。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成立相应的预算管理决策机构(预算委员会或预算领导小组),由单位的负责人担任领导、主管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为成员,建立集体决策制度。 为了确保预算控制工作落到实处,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预算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

(二)预算工作岗位控制

明确相关部门预算工作岗位的职责,确保办理预算工作不相容职务的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各级行政事业单位要做到预算编制(或调整)与预算审批、预算审批与预算执行、预算执行与预算考核等预算业务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 行政事业单位都不得由同一部门或同一个人办理预算业务的全过程。 (三)授权批准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要分别明确单位负责人、主管领导、部门负责人及其经办人员的审批权限,规定经办人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确保预算控制各环节规范有序地实施。

行政事业单位的职工代表大会是单位实行民主管理和职工行使民主权利的机构。职工代表大会应在每年年初讨论并审议财务部门关于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审议通过本单位

本年度事业发展规划预算方案,并监督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 (四)内部报告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应成立预算编制和控制组织,对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情况向有关决策机构、审批机构报告。在行政事业单位没有设立专门的预算编制和控制组织的情况下,这一控制职能由财务部门行使。

(五)内部审计监督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部门要对单位财务预算的编制及执行情况进行经常性的审计监督,并将审计结果书面报告预算管理决策机构。

三、单位预算控制的程序

涵盖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调整、分析、考核等全过程。行政事业单位的一切收入和支出都必须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使用。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控制主要包括预算编制控制、预算审批控制、预算执行控制、预算调整控制、预算分析控制和预算考核控制。在每一个控制环节中,都要建立健全预算控制制度,落实控制和监督的责任制。

(一)预算编审控制 1.预算编制的原则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的编制,关键是要遵循“归口管理、收支统管、统筹兼顾、积极稳妥、依法理财”的原则。

(1)归口管理原则。 (2)收支统管原则。

(3)统筹兼顾原则。行政事业单位要对各类资金统筹调度、合理安排。优先保证人员经费等刚性支出、保证业务正常运转的经常性公用支出。

(4)积极稳妥原则。编制预算要坚持以收定支,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略有结余,不得作赤字预算。收入预算要实事求是,支出预算要打紧,坚持勤俭办事业的方针。一切收支数字的预测和计算都要科学、严密、准确、真实。

(5)依法理财原则。各单位要按照《预算法》和《预算法实施条例》的要求,建立规范的预算管理程序和监督办法,使得各单位可以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相关制度在法律赋予的职能范围内编制单位预算。 2.预算编制的基本要求

在编制预算前必须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全面分析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 (2)准确掌握相关基础数据。

(3)正确测算各种因素对收支的影响。一是分析测算预算年度内国家有关政策对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的影响。二是分析单位事业发展计划对收支的要求。

(4)准确掌握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收支预算的编制要求。 3.预算编制的方法

行政事业单位要改变过去单纯的“基数+增长”的预算编制方法,以“零基预算法”为基础,采用综合的方法编制年度预算。

(1)收入预算的编制,要符合国家政策。根据财政、物价、税务等有关部门规定,属于有明确收费标准的项目,结合业务量编制。没有明确收费标准的项目,则要根据以前年度收入水平,结合本年的相关影响因素编列。

(2)支出预算的编制,要量入为出,不得编制赤字预算。对支出预算的编制,应本着既要保证业务正常运行,又要合理节约的精神。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单位事业发展计划、工作任务,人员编制,有关开支范围和开支定额(或标准),物资供应及价格变化等因素编制;没有支出定额的,要根据实际情况测算编列。

4.预算编审的程序

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时,要按照政府部门对预算编制上报的要求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编制。具体包括:

(1)明确目标。及时提出下一年度预算目标,并确定预算编制政策,由预算编制部门下达到各预算执行部门。

(2)编制上报。各预算执行部门应按照本单位工作目标,提出本部门预算的具体方案,并经主管领导签署意见后及时上报预算编制部门。

(3)审查平衡。预算编制部门应对内部各预算执行部门上报的预算方案进行审查、汇总,提出综合平衡建议。

(4)审议批准。预算编制部门在有关预算执行部门修正调整的部门预算基础上,编制出内部各部门年度预算初步方案。本方案经进一步修订、调整后,正式编制本单位年度预算草案,提交预算管理决策机构集体决策审议,最终形成本单位年度预算方案,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报上级预算管理部门审批。

(5)下达执行。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一旦经过本单位预算管理决策机构集体决策审查、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上级预算管理部门批准,就具有法律效力,由预算编制部门下达各内部预算执行部门严格执行。

(二)预算执行控制

加强预算执行过程的控制,对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实现预算目标,促进事业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预算执行的原则

(1)年度预算指标下达以后,归口管理部门应严格遵守预算,不准突破预算指标,特殊情况需调整的,需遵照相应的预算调整程序后方可调整预算;调整预算未经批准,不得执行。

(2)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预算执行负责,根据年度实际工作需要,本着节约原则安排和使用预算资金,严格执行财务支出审批制度和程序,积极配合预算执行的监督和检查。

2.预算执行的程序

(1)财务部门将上级批复的预算按类别和用途下达至归口管理部门。 (2)各归口管理部门严格按计划进度执行预算。

(3)财务部门指定专人负责监督、落实预算的执行情况,定期汇报财务预算执行情况。 3.预算执行控制的关键点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的执行,应由本单位主管领导负责,由各预算执行部门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并赋予以相应的权、责、利;由内部审计部门负责监督预算的执行。 为了确保预算目标的全面完成,关键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建立健全预算执行责任制度。

(2)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来源必须合法。 (3)行政事业单位的支出必须按程序办理。 4.预算执行控制的实施

行政事业单位为了随时掌握预算执行的动态和结果,应建立健全预算执行报告制度。

有条件的行政事业单位,应尽可能建立预算执行信息平台,并利用信息网络建立预算执行报警机制,便于随时掌握预算的执行情况。

(三)预算调整控制

预算发生变化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人为因素。另一方面是综合因素,包括外部环境、国家政策调整、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公共突发事件等的影响,需要对预算作出必要的调整。

1.预算调整的原则

需要调整的预算须按规定程序报批。 2.预算调整的程序

预算调整需要经过申请、审议和批准三个主要程序:

(1)首先应由预算执行部门提出书面预算调整申请,说明理由及调整方案。 (2)财务部门负责人对提出的预算调整申请进行审核,并提出审核意见。 (3)按照预算审批管理办法进行审批。 3.预算调整控制的关键点

预算一经批复下达,一般不予调整。但由于外部环境、国家政策调整、不可抗力自然灾害、公共突发事件等发生重大影响,导致预算执行过程产生重大偏差的,应由各执行部门向财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预算编制或调整部门审核后,编制预算调整方案,报经预算管理决策机构同意后予以调整。在预算调整控制中应关键注意以下几点:

(1)预算调整的理由必须充分。各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必须进行的预算调整,应由相关执行部门提出书面申请,详细说明调整的理由。 (2)预算调整的范围必须严格控制。

(3)预算调整的程序必须合法。预算调整,除由调整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外,还必须按原报批程序经本单位预算管理决策机构、领导集体决策审查、职工代表大会(或职代会主席团会议)通过,报上级预算管理部门审批后下达执行。 4.预算调整控制的实施

(1)预算调整的组织机构应健全。预算调整的提案,一旦经过预算管理决策机构决定,应立即交由编制(或调整)部门按报批程序批准后实施。 (2)实行预算调整报告制度。

(四)预算分析与考核控制

通过对各预算执行部门进行考核,全面总结评价各部门预算的编制是否准确,执行是否合理、准确、科学,调整是否合规等内容,可以发现各部门在组织实施预算过程中的执行力度、开拓创新精神,找出存在的问题,落实奖惩措施,督促各部门更加积极稳妥地执行预算,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1.预算分析与考核的内容 (1)预算执行情况。 (2)制度建设情况。 (3)资金使用情况。 2.预算分析与考核的程序

(1)由预算管理决策机构进行预算分析与考核。

(2)年底由财务部门按部门分项目统计出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并上报单位预算管理决策机构。

(3)由各预算部门向预算管理决策机构汇报该部门预算管理措施及制度建设情况、预算资金使用情况和资金使用效益情况。

(4)单位预算管理决策机构根据预算实际执行情况与预算目标相对照,对预算部门进行综合打分。

(5)根据考评结果,对绩效优良的部门通报表扬;对绩效差劣的部门采取通报批评等方式予以警示。

(6)单位预算管理决策机构将预算绩效考核项目结果可在一定范围内公布,接受监督。 3.预算分析与考核控制的关键点 做好预算的分析与考核,关键是要抓住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抓住对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调整、监督等各部门的岗位责任制落实情况的审核,对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改进建议。 4.预算分析与考核控制的实施 (1)完善预算考核制度。

(2)强化预算执行分析。预算管理决策机构应定期召开预算执行分析会议,认真听取预算控制部门的分析报告。

(3)建立绩效评价制度。要定期对预算编制、执行、调整、监督等各个环节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找出预算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落实奖惩制度。

第二节 收入预算控制

一、收入预算及其内容

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和完成工作任务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是行政事业单位行使职能的财力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预算包括财政拨款(补助)收入、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收入和其他各项收入。 (一)财政拨款(补助)收入

财政拨款(补助)收入是指由财政部门一般预算内拨款形成的收入。 (二)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收入

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收入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为履行政府职能、弥补事业发展经费不足,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或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收取或提取,纳入财政预算外专户管理的财政性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具体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主管部门集中收入和其他预算外收入三种类型。

(三)其他各项收入

其他各项收入包括事业单位的事业收入、经营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如利息收入、房租收入等)等。

二、收入预算的编制

(一)收入预算编制的原则 1.保证合法性

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注重完整性

首先要保证收入项目的完整性,即行政事业单位的各类收入均应纳入收入预算。其次要保证收入数额的完整性。 3.保证准确性

财政拨款数要严格按照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拨款控制数填列。预算外资金收入应依据上

年、当年收入数和下年的政策变化及其他收入增减因素测算。 (二)收入预算编制的方法 编制收入预算的具体方法是: 1.财政拨款(补助)收入的编制 (1)明确预算目标。

(2)收集相关资料。单位应全面收集与收入预算编制相关的信息资料。 (3)分析、归集单位预算需求。

(4)测算单位预算需求。根据财政部有关文件的规定,对单位预算需求应分为两个部分进行测算:一部分是基本支出,该项支出是以定员定额方式确定的;另一部分是项目支出,该项支出是根据单位履行行政职能和事业发展计划的实际需要确定的。 2.预算外资金收入的编制

这里讲的“预算外资金收入”是指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收入和经财政部门批准单位留用的预算外资金收入。 (1)合理确定征收范围。 (2)遵守批准的征收标准。 (3)加强征收管理。 3.其他各项收入的编制

其他收入数应根据实际情况按项编列。特别要注意三个方面问题:一是根据划分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要求,将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列入事业收入项,将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列入经营收入项;二是对各项具体的收入项目,属于明确有收费标准的项目,应根据有关业务量按标准计算,没有明确收费标准的项目,则要根据上年执行情况,结合本年度相关因素编列;三是附属单位上缴收入根据下属单位按规定应上缴数额编列。

三、收入预算的执行和调整 (一)收入预算的执行

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中,控制收入的方法多种多样,最主要的控制方法有以下几种: 1.岗位分工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收入业务的职责分工制度,使收入业务发生与收款业务职能、收入票据使用与审核保管职能、收入票据保管与出纳职能、收入退款与审批等不相容职能岗位相分离。

2.授权审批控制

实行收入收款权控制,行政事业单位的所有收入必须统一由财务部门管理,未经授权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收取款项。 3.会计核算控制

确定收入统一结账时间,正确确认收入。 4.人员素质控制

(二)收入预算的调整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调整要划分两种类型情况进行处理: 1.涉及财政拨款(补助)收入追加或追减的预算调整 为了维护预算的严肃性,行政事业单位年度预算执行中,一般情况下,财政拨款(补助)收入不予调整。但也有例外,即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和事业计划有大的调整,会引起行政事业单位增支或减收等情况,行政事业单位可以据此报请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追加追减财政拨款(补助)收入。

2.不涉及财政拨款(补助)收入变动,只牵涉非财政拨款(补助)收入部分的调整 行政事业单位非财政拨款(补助)收入增加或减少,需要相应调整收入预算时,行政事业单位可根据预算收支平衡的原则自行调整,并报主管预算单位或财政部门备案,主管预算单位或财政部门在批复单位决算时审核确认。

行政事业单位经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和部分经批准不上缴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计入收入,其预算调整分为两种类型: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预算调整是比照财政拨款(补助)收入预算调整办法办理的,一般不予调整;经批准不上缴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直接计入收入,自行调整预算。

四、收入预算的分析和考核

预算的执行效果如何,需要通过分析和考核来进行评价。 (一)收入预算的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收入预算分析的主要内容是单位的业务活动的全过程及其结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分析单位收入预算的编制情况 2.分析单位收入预算的执行情况 3.分析单位收入的实际完成情况 (二)收入预算的考核

收入预算的考核主要是对针事业单位的。

第三节 支出预算控制

一、支出预算及其内容 (一)基本支出预算

基本支出预算是行政事业单位为了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编制的年度基本支出计划。具体包括:人员经费支出预算和日常公用经费支出预算。 1.人员经费支出预算

人员经费支出是指用于个人方面的开支,包括政府支出经济分类科目中的“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2.日常公用经费支出预算

日常公用经费支出是指为了完成事业计划和工作任务,用于单位日常公物、业务活动方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2t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