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西方古典音乐文化(自动保存的)

更新时间:2023-09-25 04:5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西方音乐文化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学科(专业) 所在学院

摘要

音乐是音符的的华章,但并不是音符的机械组合,而是承载了人们丰富的情感,爱与恨,幻想与恐惧.和喜怒哀乐。而这些情感的抒发,从音乐家到广泛的听众传递开来,就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的很多方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文化.我们看西方古典音乐,会发现这些璀璨夺目的瑰宝也并非空洞的音响游戏,而是代表了一种文化.从中世纪音乐,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巴洛克音乐,到古典音乐和浪漫时期音乐,都无不带上了自己那个时代文化深深的烙印,它们作为文化的重要部分事实上也推动着整个文化的发展。本文将从宗教,理性,人文三个方面探讨西方音乐是如何以一种文化展现的。

关键词 西方音乐 宗教 毕达哥拉斯 人文 西方音乐中的宗教文化

以中国古典音乐为代表的东方音乐着力表现悠远深长的意境,注重情与景的交融,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西方音乐则要严肃许多,尤其是具有浓厚的宗教性。西方音乐的宗教性质在中世纪时期尤为明显。

中世纪一直以来被人们认为一个黑暗的时代,在这漫长的一千年里,整个欧洲笼罩在教会的禁锢与压制之下。“中世纪是从粗野原始状态下发展而来的,它从没落的古代世界承受下来的唯一事物就是基督教和一些残破不全而且失掉文明的城市”。罗马天主教会在思想意识上处于统治地位,在教会严密禁锢下,堕落到愚昧主义和禁欲主义的深渊。圣经被认为是绝对权威的,是判断是非的威严标准,一切权威性的解释都是来自于上帝。

此时的欧洲政治和社会结构土崩瓦解,生活困苦,一派萧条,以后接踵而来的是漫长而迟缓的复苏。以次为背景,中世纪的音乐很大一部分以宗教音乐,教堂音乐的形式呈现。在修道院中,人们的一项重要活动就是从事宗教仪式的歌唱。而且大多数中世纪音乐作品为声乐作品,教堂在僧侣们的发音,注意力和音色方面要求相当严格。

具有代表性的格里高利圣歌作为罗马天主教教会礼拜仪式的音乐有超过一千年的历史,为祷告着和礼仪活动营造了庄严的气氛,传达着一种平静,超凡脱俗的感觉,它代表着教会的声音,而不是任何人的声音。颇具特色的是,中世纪的僧侣和修女每天要花几个小时的时间在两种仪式上演唱格里高利圣歌:日歌和弥撒。日课由八个仪式,跨越了日出和日落。弥撒是最后的晚餐的仪式性重复,被看作是宗教节日中最重要的部分。有如此高的地位,足以说明当时的西方音乐与宗教密不可分的关系。

中世纪高高在上的教会想利用宗教的力量牢牢的控制人们的心灵,而音乐很好的营造了这样的氛围。可以想象,在庄严雄伟的教堂里,象征着天堂的巨大穹顶下,人们无比虔诚的聆听圣咏,感受着强烈的心灵震撼,心中对基督的崇敬之情得到了加深。虽然从《哈利路亚》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人们一种无穷的欢乐和极度 的狂喜,但本质上来说这也是宗教深入人心的一种形式。人们对宗教的狂热

从一个方面体现宗教的影响力。这种狂热以音乐的形式表达出来无疑有着更为强烈的感染力。这些是当时社会的缩影。教会极力统治人们的思想和感情,于是严厉地控制着文化,使得中世纪的音乐带上了深深的宗教烙印。 西方音乐中的毕达哥拉斯主义

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现实的最深层是数学的,力图用数学来解释宇宙中的美。为此他们提出了黄金分割的美学定律,这被应用于许多领域,如绘画,雕塑,对后来的艺术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那么西方音乐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观点有何联系?很显然,与东方音乐截然不同的是,西方音乐注重使用数学的观点探究旋律与数字的内在联系,从而实现音律的和谐,而这恰恰是毕达哥拉斯主义之主张。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的统一,把杂多导致统一,把不协调导致协调。” 他们还提出了“美是和谐”的观点,认为音乐的和谐是由高低长短轻重不同的音调按照一定的数量上的比例组成。我们很容易发现西方的音乐家们致力于对旋律与数字之间关系的探索,或者说他们对这些关系是很了解的,于是我们看到的是西方音乐有着严密精准的音符体系。不仅如此,西洋乐器中无论是管乐器,弦乐器还是打击乐器都是成体系的,非常的完备。例如提琴家族,从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到低音大提琴,衔接的十分到位。再以一个典型的大型乐团为例,以指挥为中心呈辐射状分布着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大提琴、低音大提琴、竖琴等弦乐器,倍低音管、英国管、低音管、双簧管、低音单簧管、短笛、单簧管、长笛、圆号、小号、长号、低音号等管乐器,木琴、钟琴、大鼓、定音鼓等打击乐器。这样复杂周密的安排无疑是惊人的,,考虑到了各种音色的配置协调以及演出的布局,所以当人们欣赏气势恢宏的交响乐并为之震撼时,也应明白这绝非音乐家率性为之,而是由一个科学的体系创造出的杰作。

毕达哥拉斯理念中完整的数字以及和声音密切相关的音乐谐波的概念,可能是遵循毕达哥拉斯的思维模式的原因,他发现了琴弦张力和音调之间的关系,因此抽象化出音乐和乐器可以用数学关系精确量化和描述的理论。

莫扎特《D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全长160小节,再现部位于第99小节,不偏不依恰恰落在黄金分割点上(1600.618=98.88)。据美国数学家乔巴兹统计,莫扎特的所有钢琴奏鸣曲中有94%符合黄金分割比例,这个结果令人惊叹。我们未必就能弄清,莫扎特是有意识地使自己的乐曲符合黄金分割呢,抑或只是一种纯直觉的巧合现象。然而美国的另一位音乐家认为。\我们应当知道,创作这些不朽作品的莫扎特,也是一位喜欢数字游戏的天才。莫扎特是懂得黄金分割,并有意识地运用它的。\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二乐章是如歌的慢板,回旋曲式,全曲共73小节。理论计算黄金分割点应在45小节,在43小节处形成全曲激越的高潮,并伴随着调式、调性的转换,高潮与黄金分割区基本吻合。肖邦的《降D大调夜曲》是三部性曲式。全曲不计前奏共76小节,理论计算黄金分割点应在46小节,再现部

恰恰位于46小节,是全曲力度最强的高潮所在,真是巧夺天工。

再以一首大型交响音乐为例,俄国作曲家里姆斯-柯萨科夫在他的《天方夜谭》交响组曲的第四乐章中,写至辛巴达的航船在汹涌滔天的狂涛恶浪里,无可挽回地猛撞在有青铜骑士像的峭壁上的一刹那,在整个乐队震耳欲聋的音浪中,乐队敲出一记强有力的锣声,锣声延长了六小节,随着它的音响逐渐消失,整个乐队力度迅速下降,象征着那艘支离破碎的航船沉入到海底深渊。在全曲最高潮也就是\黄金点\上,大锣致命的一击所造成的悲剧性效果慑人心魂。

作为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音乐充满理性,富有哲学,重视逻辑,可以说毕达哥拉斯思想的广泛运用体现了西方音乐的这些特质。

西方音乐的人文精神 西方音乐作为一种影响深远的文化被大众接受并热爱,是如何在数百年的岁月里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听众?这些听众包括了社会的各个阶层,从平民到中产阶级再到贵族,无不沉醉于音乐的巨大魅力中。其中的奥秘在于西方音乐中融入了浓厚的人文精神,用音乐带给深陷苦难中的大众人文关怀,用旋律抒发真切的情感,启迪人们探索命运。

贝多芬是古典主义时代的伟大音乐家,他的一生都在探索宇宙和人类的命运,在他遭遇了人生的种种屈辱和坎坷后,他不是屈服于命运,而是选择和这种命运抗争,寻求自由与解放,这些都以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这场抗争中,他始终以“命运的驾驭者”的姿态展现自己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他的《命运交响曲》是一部极具震撼力的杰作,这部作品之所以震撼心灵,不在于构思有多么精巧,而在于表现的是人类与命运作顽强斗争和悲壮激昂的气魄。他用慷慨雄壮的曲调热情赞颂了人类的力量和不屈精神,鼓舞了一批又一批的有志之士与命运抗争,摆脱黑暗走向光明。

贝多芬在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开头,写下一句引人深思的警语:“命运在敲门”,从而被引用为本交响曲具有吸引力的标题。作品的这一主题贯穿全曲,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可言喻的感动与震撼。贝多芬在第三交响曲完成以前便已经有了创作此曲的灵感,一共花了五年的时间推敲、酝酿,才得以完成。乐曲体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是一首英雄意志战胜宿命论、光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

“这是一幅庞大的壁画,在这里,英雄的战场扩展到宇宙的边界。而在这神话般的战斗中,被砍碎的巨人像洪水一样,裂成碎片,伸张着,扩展着??被打倒的战士想要爬起,但他再也没有力气,生命的旋律已经中断,似乎濒临陨灭。我们再也听不到什么,琴弦在静寂中低沉颤动,只有静脉的跳动。突然,命运呼喊微弱的透出那晃动的紫色雾幔。英雄在号角声中从死亡的深渊站起。整个乐队站起来欢迎他,因为这是生命的复活??胜利将由他来完成。”罗曼罗兰这样评价《命运》。

十九世纪的欧洲,有一个令人瞩目的文化现象就是民族主义影响浪漫主义音乐。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引发的社会动荡时期,法国入侵了欧洲大部分国家,

由此唤起了民族主义情结,当时的人们怀有强烈的对祖国的忠诚和为之献身的情感。作曲家有意让他们的作品带上独有的民族特色,他们使用民间歌曲和舞曲或创作带有民族风格的旋律。民族主义作曲家从本民族的历史、传说或者风景中汲取灵感创作歌剧和标题音乐。一首乐曲听起来会让人感觉是法国、俄国或是意大利的音乐,因为它的节奏、音色、织体以及旋律可能源自某种民族传统。

人是西方音乐的根本主题,这与文艺复兴后西方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紧密相关。西方音乐关注人类的苦难与救赎,关注整个人类的解放与自由,注重人与世界的和谐关系,并致力于挖掘人内心深处的自然本性。西方音乐的发展历始终贯穿着对人类自我的不断发现和解放,文艺复兴把神性音乐改变为人性音乐,启蒙运动宣扬的人道主义,理性主义也推动了音乐的转变。

结语

我们讨论的西方音乐是作为一种西方独有的文化被人们接受。这是因为西方音乐并不只是供贵族们享乐的玩具,它的发展伴随着社会的变革,它引导着人们的思想,反映了一个群体的价值观并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传承下来。西方音乐的影响一直延伸到了今天。直到今天,西方人的思想和感情仍然联系着几百年前的那些音乐大师们。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这一个个璀璨的明星以音乐的形式与现代人隔空对话,是西方耀眼的文化符号。

参考文献

[1](美)罗杰·凯密恩(Roger Kamien)著 《听音乐音乐欣赏教程》 [2] 朱岩 《黄金分割》

[3] (法)罗曼?罗兰 著 《贝多芬传》

[4] 乔云 《永恒的回响浅析西方音乐中的人文精神》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2k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