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面设计试题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4-05-20 16:1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2015年视觉传达设计专科《版面设计》试卷 ――――――――――学校 ――― 装――――――――专业 ――― ―订――――――――考号 ―― ――线―――――――姓名 ――― ―――― 得分 题号 分数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一、填空(共38分 每空2分) 1、版面设计中可以加强各部分相关元素的 相似性 和 集合性 、版面色彩的 统一性 和 延续性 ,使画面增加美感和阅读效果。 2、 点 、 线 、 面 是组成视觉空间的基本元素,也是版面编排设计中的主要 视觉 构成语言。 3、版面设计中要依据 媒介形式 、 受众群体 、 诉求重点 等客观要求,进行统一规划、调度和安排。 4、版面设计中一般都是运用独特新颖、准确适当的方式将视觉元素组织编排起来, 将 图片 、 文字 和 色彩 集合于视觉空间中。 5、点、线、面的组合方式多种多样, 位置 、 方向 和 大小 等的改变都能让版面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6、对于一个版面来说,要做到吸引人的视觉注意力,利用人的 视觉心理

和 视觉生理 吸引人的眼球,实现信息有效的传达,就必须把握视觉流程规律。

版面设计 第 1 页 (共 4 页)

得分

版面设计

二、简答题(共32分 每小题8分) 1、版面设计中视域的概念是什么? 答:

在版式设计中,存在着最佳的视觉区域。根据人们对阅读习惯的总结经验可知,物象被摆在不同的位置,会使画面置现出不同的视觉印象。明确了画面的主题信息诉求的主次关系,在视域内摆布视觉元素,才能带给观赏者视觉上的舒适感。信息内容超出视域宽度,眼睛必须不停地移动才能延续阅读,如字行过长不仅容易造成阅读的疲乏,更影响阅读速度。

在同一水平线上,左边的事物总是比右边的事物先进人人的视线;视图的上部与下部比较起来,上部给人以轻浮、虚无的感觉,下部则给人以踏实、稳定的感觉。

2、版面设计中视觉流程的概念是什么? 答:

视觉流程是指平面上各种不同元素的主次、先后关系,是设计上处理起始点和过程的一种阅读节奏,是人的视觉在接收外界信息时的空间流动程序。版面中存在着大量的信息,人们不能同时接收所有的物象信息,所以要按照一定的流动顺序进行运动,这些信息需要一个最佳的组合与合理的编排。因此,视觉流程设计尤为重要。

版面设计的视觉流程也被称为是一种“空间的运动”,就是视线会随各个视觉元素在空间内沿一定的轨迹运动。这种流动的线条并没有实实在在的出现,而是引导人的视线,依照设计师的意图来获取相关信息的“虚拟的线”。

3、版面设计中什么是版面率?设计时应如何运用? 答:

版面设计 第 2 页 (共 4 页)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2015年视觉传达设计专科《版面设计》试卷

――――――――――学校 ――― 装――――――――专业 ――― ―订――――――――考号 ―― ――线―――――――姓名 ――― ―――― 版面率是指版面上文字与图所占面积与整个版面的面积之比。由于版面率设定 不同,版面的效果也会给读者带来不同的印象,所以需要适当处理。在实际应用中,版面率应与整个版面的风格对应起来进行统筹安排。

版面率高即文字与图所占版面的面积较大,内容丰富实用,也比较大众化,版面中留白相对较少。此类型版面安排如果把握不好,极易显得整个版面过于拥挤和无序。版面率低就意味着留白多,图文信息量少,会给人简洁大方、格调高雅的恬静感觉,通常用于感性的版面编排。适中版面率给人随和、自由、清新之感是常用的设计表现手法之一。 4、版面设计中什么是视觉中心?设计时应如何运用? 答: 视觉中心中的“中心”,不是几何学中的“点与四周距离相等的位置”定义,它在平面设计中具有“视觉焦点”的意义。视觉中心是人们关注画面的中心、重点位置,视觉中心一般是通过特殊性来区别于其他视觉元素,做到吸引视觉、引导传达的作用。如跳跃的色彩、夸张的图形以及文字的字体、大小、位置的独特性等都能起到吸引视线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幅画面的视觉中心位于画面左上部和中上部的位置最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所要传达的信息重点应优先选在这里。人们视觉认知中,图比文字更具有可视性与直观性,所以设计人员在大多数情况下,会把图作为版面的视觉中心。

得分

版面设计 第 3 页 (共 4 页)

版面设计

三、设计题(30分)

运用所学的版面设计知识,自拟选题进行版面以图为主的或以文字为主的,图与文均衡编排的招贴设计1幅。

要求:1、版面编排合理,整洁大方,突出主题和设计风格。

2、进行简单的着色处理。

版面设计 第 4 页 (共 4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2h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