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罪研究

更新时间:2023-03-09 20:3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盗窃罪研究

【摘要】:盗窃罪是一种存在历史悠久、案发数量巨大、重刑案件高发、侵害法益严重、涉案金额庞大、案件情况复杂、犯案手断不断变化、对人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有着巨大危害的犯罪;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出现愈加复杂多变的情况,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有日趋严重的态势,打击、防范本罪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社会问题。因此,如何有效打击和遏制本罪,并且针对新出现的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等复杂情况如何着手认定,也成为我国需要积极应对的课题。随着《刑法修正案(八)》的出台,对盗窃罪有了积极的修改和应对。本文正是通过以本修正案为视角,我国对盗窃罪的问题进行相对系统和全面的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了作者自己的一些见解。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共约三万七千字左右。第一部分:对本罪在《刑法修正案(八)》实施后所呈现出来的立法变化特点就行了提纲挈领的分析:经过本次修改,盗窃罪的客观构罪要件表现出“泛刑化”特点:文中详细的追溯了“泛刑主义”的历史起源和沿革,以及本罪的“泛刑化”变革的利弊;其次,是本罪法定刑设定的“轻缓化”特征,这是源自于对刑法谦抑性思想的追求,也详细分析了本罪中刑罚“轻缓化”的具体表现;最后,对本罪如是变化的背景和生成环境---刑法“人道化”进行了适度的分析和阐述。本段为后文的本罪系统化分析,阐释了本罪在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国际发展的最新趋势下的大前提,同时《刑法修正案(八)》针对本罪的修改也是在这种历史与国际大环境下

应运而生的,是这些环境下的最新思想和法律精神的集中体现,也为本文的盗窃罪分析设定了《刑法修正案(八)》视角下的大框架。第二部分:在本修正案的视角下,对本罪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梳理,分为本质解析、基本构成要点分析、手段界定、既遂形态与新增行为犯分析四个部分,首先,是对本罪的本质以及国内外各个历史阶段的相关学说做了简要介绍,以此来引出我国对犯罪本质学说的新趋势分析;其次,是在本修正案带来的契合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精神的改变下,本罪的主体变迁与增容、主观故意与犯罪目的扩增、客体及对象拓展等方面的详细分析;再次,是本文全文的第一个重点,即近来兴起的关于本罪的手段界定:关于“秘密窃取”和“平和占有”两种理论的分析与比较;最后,是对本罪的既遂形态与新增行为犯的相应分析。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章节,集中介绍了本修正案后对本罪的司法实践规范之调整,分别对新增的扒窃的独立入罪利弊进行了解析、对入户盗窃的定罪标准进行了界定、对携带凶器盗窃进行了立法分析、对多次盗窃与数额的关系进行了辩证思考。第四部分:针对本罪的刑罚体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首先以侵犯财产犯罪的刑罚综合特征和立法规律为出发点,进行了特点归纳和细节分析;其次,则立足本罪,分别对1979年刑法、1997年刑法以及本修正案后的本罪刑罚变化进行了分析以及合理性建议。【关键词】:盗窃罪刑法修正案八扒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4.35

【目录】:摘要10-12ABSTRACT12-14引言14-16一、《刑法修正案(八)》实施后我国盗窃罪立法特点16-20(一)构罪要件体现泛刑主义思想16-171、泛刑主义历史溯源162、本罪的泛刑化利弊分析16-173、宽严相济精神的体现17(二)法定刑罚方面的轻缓化17-191、刑罚轻缓化源自于对谦抑性的追求17-182、刑罚谦抑性原则诞生始末183、盗窃罪中的刑罚轻缓化18-19(三)刑法人道化法律生态环境已然成型19-201、刑法人道化的思想渊源192、人道化不以放纵犯罪为代价19-20二、盗窃罪的理论评析和梳理——以本次修正案为视角20-30(一)本罪的本质解析20-211、本罪本质国外相关理论202、我国侵犯财产型犯罪本质学说新趋势20-21(二)本罪的基本构成要点分析21-231、本罪主体变迁与增容21-222、主观故意与犯罪目的扩增223、本罪客体及对象拓展22-234、本罪行为理论争议23(三)本罪的手段界定23-281、秘密窃取与平和占有理论详析23-242、两学说争议焦点与根源分析24-253、平和占有说的博弈25-284、两学说之于本罪与抢夺罪的扩张选择28(四)本罪的既遂形态与新增行为犯28-301、本罪既遂形态的学说与发展28-292、既遂标准的实际运用拓展293、既遂形态面临新增行为犯29-30三、修正案实施后本罪的司法实践规范之调整30-45(一)扒窃的独立入罪利弊解析30-331、扒窃内涵的厘定302、扒窃的定性分析303、扒窃的外延扩展解释30-314、扒窃独立

入罪必要性之利31-325、扒窃司法实践认定难点之弊32-33(二)入户盗窃的定罪标准界定33-361、入户盗窃概念及扩展立体剖解33-342、入户盗窃入罪立法目的分析34-353、入户盗窃的定罪标准界定35-36(三)携带凶器盗窃的立法分析36-401、携带凶器盗窃的内涵解析36-382、立法意图探究383、对携带凶器盗窃入罪的立法必要性分析38-394、对携带凶器盗窃入罪的立法合理性质疑39-40(四)多次盗窃与数额关系辩证40-451、多次盗窃概念浅析402、次与多次的延伸界定40-413、多次盗窃场所的争议廓清41-424、数额幅度的探究425、多次盗窃与数额较大的辩证关系42-45四、本罪刑罚体系研究45-50(一)侵犯财产罪刑罚综合特征及立法规律研究45-461、刑种覆盖面广452、死刑限制适用453、生刑运用与法益侵害程度紧密结合45-464、数额和情节是衡量刑罚的主要依据46(二)本罪刑罚评价及法定刑配置探析46-501、1979年刑法关于本罪刑罚的规定46-472、1997年刑法关于本罪刑罚的规定47-483、本修正案中本罪刑罚重构合理性分析及建议48-50结语50-51参考文献51-54发表文章目录54-55致谢55-56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56-58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28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