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后题答案

更新时间:2024-01-23 13:5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党不断开拓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的前进旗帜,也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理论主题和实践主题,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要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是当代中国的主题这一问题,须首先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担当起了完成两大历史任务的责任,集中体现为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三是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展现出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明确指出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

(3)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它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旗帜。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中国获得了自近代以来从未有过的长期快速稳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关键在于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即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以及时代特色。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它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2.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四个基本问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什么样的思想来指导的重大问题。(2)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回答的基本问题(3)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关系到坚持和发展中特领导核心的重大问题。(4)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是关系到坚持和发展中特的方式途径和目标任务的重大问题。

3.如何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中特的主要内容就是我们党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如何建设中特取得的一系列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成果,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科学内涵极其相互关系,以及建设中特的总依据、总任务和基本要求。

中特道路:在中共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特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中特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中特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内在联系在一起,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并随着实践而不断发展和完善。(三者关系)

建设中特的总依据: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建设中特的总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建设中特的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夺取中特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4.谈谈对学习本课程意义和方法的认识。

硕士研究生是青年中思想活跃、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学习这门课程对于硕士研究生掌握中特理论体系,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坚定中特信念,具有重要意义。

(1)掌握中特的基本理论观点; (2)掌握中特的基本概念和范畴; (3)坚定中特理想信念。

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应更加注重于学习的理论性、研究性,更加注重增强独立研究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努力达成新认识,收获新体会。本课程的学习方法主要有:一是要同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结合起来。二是要同研究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三是要同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结合起来。

5.为什么说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与发展都要立足这个最大实际,这既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根本遵循。

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的重大意义 正确认识国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这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本依据。当今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党上世纪80年代从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上对中国国情所做的全局性、总体性判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内涵有两个方面:第一,我国已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辩证统一,是从社会的制度性质及其发展程度两个方面,对我国社会所处历史方位、时代坐标的准确界定,构成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即最大实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至关重要。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制定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基础,是科学谋划和推进改革发展各项事业的关键和根本。回顾历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严重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提出的一些目标、任务和方针政策脱离、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没有很好地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结果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吃了苦头,遭受损失甚至严重挫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根本原因之一是纠正了那些超越发展阶段的思想观念、方针政策,对那些不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求的体制、制度逐步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同时,坚决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征程中,始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和最大实际,是我们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并保持正确发展方向的根本保证。只有把握住了这一最大国情,我们才能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特色、理论特色、制度特色、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顺利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

6.如何认识当前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

当前,我国进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前进道路上的困难、问题和风险增多。在此形势下,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上述重要论断集中回答了如何看待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重大问题,为我们抓住和用好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指明了方向。

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首先应看到,当前国际大势对我国有利。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具备更多有利条件。这为我国实现和平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同时应看到,我国自身实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参与国际竞争、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也进一步增强,塑造外部环境的能力显著提高,运筹对外关系的资源和手段更加丰富。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努力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 第二,我们也应客观看待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国际上总有一些人抱着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旧观念不放,把中国发展壮大视为对自身的威胁,想方设法对中国和平发展加以牵制和干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上述风险挑战增加了我国发展进程中的险和难,但并未改变有利于我国发展的时和势。我们一方面要增强忧患意识,妥善处理各种风险挑战;另一方面也要保持战略耐心和定力,坚持中央既定的内外大政方针不动摇,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第三,我们还应辩证看待和处理机遇和挑战的关系。机遇和挑战往往是相辅相成、相互转化的。机遇抓不住,可能变为挑战。挑战应对得好,可以转化为机遇。新形势下,我们更要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善于在复杂局面中发现机遇,在形势发展中抢抓机遇,在风险挑战中创造机遇,努力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7.为什么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P26)

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首要的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的走科学发展的道路。科学发张是中特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发展是到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潮流,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

要实现科学发展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立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8.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中体现,是内容丰富、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包括邓小平经济理论、三个代表经济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经济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它高度地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生产、分配和交换等主要环节,以及基本制度、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各个方面,系统地回答了经济上相对落后的中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这一理论至少包括以下内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理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中,邓小平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性部分。“三个代表”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开创性部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经济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经济理论和“三个代表”经济观点为指导,准确把握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后的世界大势和我国的经济发展变化,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提出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新思想,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独创性的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意义在于,它既积极借鉴当今世界各国科学的发展理念,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又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作出了新的科学揭示;既继承了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思想,又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用新的思想观点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发展理论与当代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

邓小平经济理论、“三个代表”经济观点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都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总结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新经验,注重探索和回答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在理论创新和理论发展上都作出了各自的独特贡献。它们既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体现了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经济理论创新成果的科学性体系、阶段性成果和发展性要求的内在统一。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9.为什么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中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经济发展,则不仅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而且包括经济结构优化、经济效益提高、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等内容。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一定的经济增长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必经阶段。但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经济发展,只有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是真正的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和最终目标。只有实现真正的经济发展,才能为经济持续不断的增长创造重要条件、提供基本保障;只有达到经济社会方面的均衡、持续和协调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期待和要求,推动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才算真正达到。

经济发展方式是指一国或地区实现经济总量增长和质量提高的途径和办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部内容外,还涉及发展理念的变革、模式的转型、路径的创新,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是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赢得国际经济竞争主动权的战略重点和根本途径。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主要包括调整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还包括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经济结构等。调整经济结构,关键在于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实现这一转变,既关系到社会总需求结构的变化,又涉及经济政策的调整。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对于增加消费需求,提高消费需求在总需求中的比重具有直接的作用。

二是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这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针对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以及三次产业之间比例不合理的问题提出来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影响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不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影响经济的稳定性。 三是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实现这一转变,关键是解决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能力。要逐步形成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基础的竞争优势,提高劳动者的基本文化水平和劳动者的专业生产技能,提高管理创新能力,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证。必须处理好转变与发展的关系,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促转变是谋发展的必然要求,谋发展是促转变的重要目的。要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使经济增长真正建立在结构优化、质量提高、效益改善的基础上。

10.为什么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是: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着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全面提高国内经济发展质量、更好的应对激烈国际竞争,对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提出了更加全面和紧迫的需求。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试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中共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作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提出“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工作指导方针。中共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自助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们党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作出的重大抉择。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所以必须摆在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的核心位置。

11.为什么说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这是我们党对解决“三农”问题思路的新认识、方略的新发展、举措的新突破。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从理论上讲,是由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内在联系决定的。工业和农业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有机的联系,彼此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城乡发展一体化,就是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统一整体,充分发挥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特别是充分发挥工业和城市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从实践上讲,是由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决定的。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导致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严重不均等,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既然制约“三农”问题有效解决的深层次矛盾是城乡二元结构,那么,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这是解决好我国“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

12.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看,实现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什么必须进一步提高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P48)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通过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和配置,推动各国经济更加紧密的相互联系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推进中国对外开放,必须全面分析和科学认识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主要内容是:一是继续推进对外贸易增长。扩大对外贸易,有利于提升国内的产业结构。二是继续坚持“引进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不仅要充分利用国内资源,还要充分利用国际资源,要通过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人才来增强国际竞争力,完善利用外资形式,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带

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三是实施“走出去”战略。“走出去”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更加广泛的开展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交流合作,更好和更多的利用国外一切可以利用的市场和资源,以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扩大国际市场空间。四是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必须将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统一起来,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不断完善区域开放格局,形成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而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机遇和挑战表现为四个方面:第一,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二,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任何国家和民族只有自觉参与进去,才可能获得发展的机遇,促进自身的发展。第三,经济全球化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下推进的,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上具有较大优势,而广大发展中国家爱在经济全球化中仍处于不利地位,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制约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并带来了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富占有之间新的不平衡。第四,2008年的金融危机并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也没有根本能改变世界经济中长期的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既给中国带来了严峻挑战,也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根据趋利避害原则,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所以,要实现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进一步提高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13.结合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谈谈你对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理解。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发展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坚实基础,确立了正确方向,开辟了广阔空间。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路径,就是大力加强民主制度建设,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证人民当家作主。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先进性和生命力,在于它深深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

二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三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党和国家总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

四是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发展基层直接民主,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五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重要环节,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必然要求。要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集中民智,使决策真正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了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符合人们的利益和意愿,离开人民当家作主,不受人民监督,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就会脱离正确方向,就会变质。中国共产党只有领导人民创造各种有效的当家做主的民主形式,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14.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谈谈你对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意义的认识。(P65)

协商民主是指协商主体通过自由平等的公共协商参与决策。中共十八大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人民根本利益一致是开展协商民主的最大政治基础;吸收各方意见、集中各方智慧,使决策和举措更加科学、合理,是协商民主的一个重要特点;团结尊重和谐是协商民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协商民主的重要保证。

其次,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优势,既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又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政治文化传统;既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又肯定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地位;既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又发挥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作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大大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是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新贡献。 最后,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课题,需要不断完善各种协商形式,扩大民主的范围,丰富民主的形式,提升民主的层次,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15.如何认识和理解我国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得以运行和发挥功能的体制安排,涉及政治制度运行的组织体系、功能结构、工作机制和程序安排。政治体制改革是为了健全和完善国家政治制度而对其运行机制进行的调整和变革,他不是要根本改变政治制度,而是要通过优化政治制度的运行机制和实际功能,健全和完善国家政治制度,增强国家政治制度组织国家、治理社会、推动发展的能力。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一是民主政治的制度化水平大大提高。二是社会主义法治更加完善。三是行政管理体制与机构改革成效明显。四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成果丰硕。五是人权得到更加全面、真实和充分的尊重和保障。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支持和保证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针原则: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二是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三是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四是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而政治体制改革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这是政治制度完善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任何国家的政治制度的确立、运行和巩固都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都有赖于不断改革和完善政治体制。其二,这是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然对政治制度的功能和运行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政治制度必须不断适应这些要求而进行改革和完善。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作出的重要决策,是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作出的重大部署。

16.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指导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论。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是兴国之魂。 三是关于文化建设根本目的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是关于促进文化发展的理论。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最大限度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是关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改革创新是文化繁荣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牢固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处理好涉及文化发展的重大关系,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六是关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理论。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文化软实力,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着,所以要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17.为什么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社会思潮是多样化社会思想的突出表现,是一定时期内反映一定阶层、群体的利益和要求,得到广泛传播、有较大影响的思想倾向、思想潮流。而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这是因为: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各种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中居于统摄地位,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和根本性质。

其次,我国当前正处在社会变革、经济转型的加速期,各种社会思潮此起彼伏,各种社会力量竞相发出自己的声音。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元化指导思想与多样化社会意识并存,传统思想观念与现代思想观念相互交融,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碰撞,社会思想意识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

另外,社会思潮越是纷繁复杂,就越需要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意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主导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集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之大成,把我们党倡导的基本理论、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系统凝练的整合在一起,深刻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的基本内涵与基本要求。

因此,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搭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平台,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

18.如何提高国家的文化整体实力与竞争力? 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增强国家文化的整体实力与竞争力,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牢固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开阔的发展思路,拓宽发展途径,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第二,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第三,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性能。

第四,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第五,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

第六,增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繁荣文化市场。 第七,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第八,营造有利于高素质文化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造就一批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表彰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

19.请你谈谈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认识。

文化体制改革就是适应文化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要求、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本质要求的、在文化具体制度方面的改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重大成就,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但是也要看到,中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同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同扩大对外开放的新形势还不完全适应,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还不完全适应。而改变这些不适应的状况,根本出路就在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根据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科学界定文化单位的性质和功能,紧紧围绕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这“三加快”、”一加强“的重点任务,牢牢把握推动文化科学发展这条主线,着力破解文化发展难题,着力改变文化发展方式,促进我国文化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建立健全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完善文化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二是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三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四是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

20.怎样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涉及基本理论问题,又涉及建设任务和管理问题,这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正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涵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其基本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社会和谐是中特的本质属性。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努力构建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二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点。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三是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理论。在发展基础上,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是中特的内在要求。

四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城乡协调发展是社会建设的基础。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城镇居民和农民的关系,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努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五是兼顾不同阶层利益的理论。兼顾不同阶层利益是社会建设的关键。在中国,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

级以及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六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理论。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创新社会管理是推动社会建设发展的动力。

社会建设制度是指与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文明等相对应的社会领域的制度。中特社会建设在实践中形成了教育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和体制,为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体目标提供了制度保障。

21.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一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明确教育在国家战略中的优先发展地位;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二是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贯彻劳动者自主创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正义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三是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兼顾效率和公平,在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四是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解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贯彻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持可持续性为重点;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

五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基本药物制度;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办医;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22.如何在全国推进社会建设中统筹协调社会利益关系?

要加强社会建设,就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1)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是在全体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具体表现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在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民内部矛盾更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即利益矛盾日益凸显、矛盾复杂性增强和矛盾朝对抗性演变的可能性依然存在。而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就要着眼于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注重从源头上减少矛盾,注重维护群众利益,注重做好群众工作以及注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2)妥善处理各种利益矛盾。利益矛盾是其他各类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根源,是影响和制约其他各类矛盾发展的主导性矛盾。改革开放以来,利益主体趋于多样化、利益差距有所扩大、利益冲突有所增强。利益关系出现的这些新特点,提醒我们要高度重视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各种利益矛盾。首先,要健全诉求表达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其次,要进一步完善矛盾调处机制;最后,要加强权益保障机制建设。

(3)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与实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创造了根本条件,但还需要通过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来提供物质条件和经济基础,需要通过不断完善各方面的具体制度来体现和保障。

(4)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制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优化收入分配结构,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关系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是社会建设的紧迫任务。其主要措施有: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二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三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四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五规范分配秩序,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解作用,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5)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确保国家和社会制定的基本公共服务政策、确立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对全体公民是均等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途径有:一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体制机制;二加大财政投入;三建立基本公共服务检测评价体系。

23.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着力点是什么?

社会管理水平是反映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也是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和国家执行力的重要体现。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就是要以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为目标,不断推进社会管理的理念思路、体制机制和方法手段的创新,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之路。其着力点在于:

一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强化各类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

二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利益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三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建立覆盖全国人口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政策。

四坚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

五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

六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管理,明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管理和服务员工的社会责任,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七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

八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设,持之以恒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全社会的法制意识,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社会诚信。

24.为啥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文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中特,不仅要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而且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并且还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大计。建设生态文明是克服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在保护自然与生态的基础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条件,是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的根本举措。

建设生态文明,就要把文明发展的理念贯彻到生产、生活、生态各个领域,依靠科技进步,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新路子;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的作用,增强节约能源资源的能力;倡导科学合理的消费理念和低碳生活方式,逐步形成与国情相适应的资源节约型消费模式;综合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形成节约能源资源的体制机制;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大保护环境的力度,逐步改善生态环境等。

25.为什么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制度?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突出强调了制度建设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更重要的是把理念落实在行动上,落实到制度上,通过制度建设形成强有力的约束和保障机制。只有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才能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整个社会的自觉行动。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连个方面:一是促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有效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二是协调各个个体的行为,实现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成本最小化或收益最大化。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主要任务:一是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制度;二是要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三是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四是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建立资源环境领域的市场化机制;五是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26.在现实生活中为什那么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你认为产生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近几年来,政府和地方组织在环保方面做了相当大的努力,尤其是环保部门的决心,整治力度越来越大,手段也屡有创新。但事后却没能真正有效地阻止环境污染事故的不断发生。原因不难发现: (1)企业天生的逐利性,环保投入等成本是能省则省,经常存侥幸心理;

(2)地方政府明明知道不少企业会给地方环境造成污染,甚至是严重污染,但出于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追求,也或因官员们对GDP速度的需求,以至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没能求得起码的平衡。 前几年国家提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的就是全社会范围内的绿色主义,虽然这条路子相当困难,但是其指向是正确的,之所以成效不大则在于社会的监管力度不足,相比于发达国家的监管,我们存在着相当大的漏洞。当下的矛盾在于,先污染后治理是“防范不足”的治理,投入的成本必然过高,付出的代价必然过大。而边治理边污染的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环境污染的危害,但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环境保护的被动局面。环境污染的治理不能停留在事后的惩罚上,应当在污染的前阶段,预防为主。希望地方政府能重视起来,真正从动力机制上入手解决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提高环境资源的使用成本,加大对污企业的惩罚力度,加大对环境指标的考核,使其成为官员政绩的重要体现,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到实处。

最根本的原因是地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悖论。地方政府扶植企业、服务企业,发展经济,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生活幸福。而这个悖论是一个困局,走不出这个困局,密集的环境污染事故注定会持续发生下去。 所以,要真正做到消除污染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的是全社会范围内所有公民的环保意识的普遍提高。政府是这一过程中的最有利推手,只有政府能够承担起环境保护的责任,力行污染治理的措施,有效顺利的保障社会范围内公众意识的唤醒,我们的美好愿望才可以实现,绿色生活才能真正的在这个星球上被推崇。

27.怎样认识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挑战?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面临换届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形势。我们必须增强危机意识,积极应对环境问题的挑战。

(1)治理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我国大气环境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在传统煤烟型污染尚未得到控制的情况下,以臭氧、细颗粒物和酸雨为特征的区域性复合大气污染日益突出。所以要试试大气多污染物的协同治理,制定综合防治战略和控制对策。积极推进区域协调治理。

(2)治理水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要大力建设节水制度和水资源配置工程体系基本完善,产业结构、布局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节水防污型社会;加大经济手段的运用力度,形成水权交易市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自觉节水的风尚和合理的用水方式。

(3)改善土壤质量,提升土壤承载力。要高度重视土壤环境保护,充分考虑土壤环境承载力,统筹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完善法规政策,强化科技支撑,并引导公众参与,制定实施土壤环境保护的监管管理方法、宣传计划等。

(4)治理水土流失,防治土地沙化。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减少人对自然的过度干扰与侵害,做好水土资源的持续利用。坚持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前提,优化水资源配置,合理开发、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强化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坚持保护优先,退耕还林,封山禁牧,加强综合治理,给林草以休养生息的机会,做好水土资源的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28.为什么中共成立90多年、执政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 中共自成立以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建设的基本原理同中共自身实际相结合,始终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使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经受住各种风险和挑战的考验并不断发展壮大。 中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特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共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巩固起来的。并且中共按照党的理论、路线和纲领,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教育,发挥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党的领导。

此外,中共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课题,不断总结和运用自身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探索形成了中共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形成和发展了中共的执政党建设理论,包括关于推进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的理论;关于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的理论;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纯洁性建设的理论;关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论;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的理论以及关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理论。

基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及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所以中国共产党始终都充满生机和活力,并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29.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假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何在?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是必须牢牢把握的党的建设的主线,既重要又紧迫。

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

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而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和本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是永葆党的政治本色和党的生机活力的客观需要。

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就是要通过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合乎时代发展的潮流、顺应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善执政使命。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还体现在党的思想、政治、组织和作风各个方面。

所以,以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着力提高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和水平,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凝聚各方面人才和力量,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30.谈谈你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认识和理解?

中国共产党是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建设中特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形势的发展、人民的期待,都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总要求: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减少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特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二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主线: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而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和本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是永葆党的政治本色和党的生机活力的客观需要。

三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战略任务: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学习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重要前提;建设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加上的根本要求;建设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时代要求。

四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党准确把握国内外新形势,妥善应对考验、化解风险,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推进中特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决策、举措和部署,对于顺应群众期盼,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党员干部求真务实、清正廉洁,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1.目前,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但其影响将极为深远。如何看待国际金融危机给当今世界发展带来的新变化?

当今世界的新变化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邓小平从战略高度对世界基本矛盾和国际格局作出科学判断说道,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二、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国际局势呈现出新特点

第一,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规模空前扩大,多边贸易谈判取得进展,越多国家支持经济全球化,全球范围配置生产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持续发展,各经济体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程度日益加深。 第二, 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图谋与世界范围主张多极化的力量继续激烈碰撞。 第三,科学技术酝酿新突破

科学技术的新突破不仅给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带 来巨大推动,而且也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影响。 当前,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数学与系统科学以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领域中形成了新的科学前沿。

第四,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日益紧密,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斗争依然深刻而复杂。 第五,人类共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攸关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问题日益增多,恐怖主义问题、金融危机、问题气候问题等,任何一国都无力单独解决这些问题,客观上要求各国加强合作、协调行动。 总之,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安全等方面的新变化,必将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方式以及人们生活方式进一步发生深刻变革,进而引发全球经济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和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随着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西方发达国家越来越难以垄断国际事务,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上越来越离不开新兴大国的参与,推动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3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如何认识和评价这种变化?

答: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与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截至2011年7月,中国已同16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双边经贸合作机制,签署10个自由贸易区协定,同129个国家签署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同96个国家签署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已成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积极实践者。中国积极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互利共赢的大国关系框架,促进形成机遇共享 、共同发展的周边合作局面,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更加广泛。

世界的繁荣与稳定也离不开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成为新兴市场国家中的重要一员,成为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年均进口近7500亿美元商品,相当于为相关国家和地区创造了1400多万个就业岗位。中国近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达到10%以上。

中国越发展,给世界带来的机遇和所做的贡献就越大。中国巨大的市场容量、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日臻完备的产业配套格局、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到中国投资兴业。中国坚持的科学发展之路,不仅对中国自身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世界的发展也将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全球具有重要影响的最大新兴经济体。230多种主要工农业产品具世界第一,工业增加值2011年跃居世界第一,在30多个制造业大类行业中占有重要位置。中国主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人类发展史上壮丽的光辉篇章,是中国为世界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 中国日益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大力倡导并积极推动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在解决朝核危机、伊朗核危机、中东问题、北非问题、苏丹问题等一系列地区热点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全面、深入参与多边军控和裁军事务。中国坚持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不断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主张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分歧。 中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坚持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果断实施积极地财政政策和湿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形成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这些措施对缓解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增强信心、稳定预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国民经济企稳回升。国际社会公认,中国采取的一系列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措施,不仅对中国的经济,而且对区域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应对全球性挑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是唯一公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的核国家。中国积极参与反恐、防扩散领域国际合作,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中国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签署300多个国际公约,成为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中国是最早制定并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今年节能减排力度最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发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33.结合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中国的外交政策,谈谈你对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认识。

答:中国坚定不移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一如既往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外交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基本目标。 中国将继续推动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各国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积极倡导多边主义和新安全观,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中国将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合作,维护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深化区域合作。进一步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努力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妥善处理分歧。中国将积极参与国际多边外交活动,维护和加强联合国及其安理会的权威和主导

作用,在国际和地区组织中作出建设性的努力。中国将全面加强经济外交和对外文化交流,积极维护中国公民在海外的生命安全和合法权益。

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愿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为维护和促进人类的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而不懈努力

忽略此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26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