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低效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开题报告

更新时间:2024-07-09 15:0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初中数学课堂低效成因分析及提高策略

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教育不断改革过程中,广大教师学习新理念、探索新教法,经过这段时间的“修炼”,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出现了一些可喜的转变,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在课堂教学方面出现了一些形式化、表面化的倾向,致使课堂教学低效,分析如下:

1、课堂教学“花样”太多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现在有的教师把课堂搞的花样百出,让学生“动”起来固然是好,但要不失目的的进行教学;还有的教师把课堂搞得非常热闹,学生也走马观花地跟着热闹“走”,情绪高涨,实际上对知识的收获并不太大,教学质量不高,没有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 2、课堂教学流于形式

新课改后,教师上课形式相对而言,有了很大的改善,“自主、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的“时尚”,活动中也是少部分人参加,往往由小组中的两三个人组织,提出意见,后进学生参与比较少,这样的课对少部分的学生有优势,不能面向大多数,这样的一堂课对素质教育而言就失去了意义。

3、学生学习方式单一化

个别教师在课堂上 ,或是以提问式的教学,或是以合作性的学习,或是自主性的教学,不能很好的综合性解决问题,每个教学目标都要通过合作交流来实现。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也不管有无讨论的价值,都要采取小组合作的方法。课堂似乎是“活”了起来,但这种教学只是形式上、表面上的热闹,忽视了学生思考的深度。学生没有适当的独立思考,其思考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学生间的信息交流也是低层次的,教学效果并不好。 4、师生互动不到位

学生小组活动时,教师不知如何参与;个别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淡化教师的讲授指导作用。解题分析指导的不够;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不知如何调节教学节奏和教学内容,不知如何应付课堂上“收不回来”的局面,造成课堂失控,影响教学效果。 5、学习成绩两极分化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个别学生的主动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年级之间、班级之间的数学成绩的差距很大。学习好的学生发展得更好了,而原来差得同学更差了,导致了学生两极分化的更加严重了。 究其原因,我认为: 教室层面:

其一:课堂教学管理能力低。由于自身等方面的原因,不

明白自己朝什么方向发展。

其二、学生观、课程观、评价观、教学方式方法落后。更多教师只顾教学内容的讲述,无学习方法指导。教师未能从长远的角度进行规划学生的发展,因此往往在教学环节中不能系统地进行发展学生的教学,不但如此,此种教学会造成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得不系统,学生更无从谈起学习方法上得积累了。

3、是教师的职业倦怠,教师对于教学任务处于应付状态。没有努力改变自己,总觉得教书只不过如此。 学生层面: 1、学习习惯差

2、学习缺乏信心与毅力 3、学习缺乏方式方法的积累。

针对数学课堂的实际情况,提出“初中数学课堂低效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教师驾驭课堂能力得到普遍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水平、数学成绩得到大幅度提高。

2、探究有效课堂教学的定位、内涵;探究有效的课堂的教学的基本途径;初步形成有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

3、初步形成评定数学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地标准。

4、实验教师的数学教研能力得到提高。 三、课题实施原则

1、基于学生的实际,为了学生的发展。 2、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3、理论联系实际。 4、实事求是。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以七(一)班为实验对象。

2、弄清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低效的问题所在以及影响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地因素。

3、从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过程、手段等诸多反方面研究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最大的发展来研究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5、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面向全体学生)。

6、多关注学困生,提高数学学困生学习成绩达到30个百分点。

7、创设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能够平等地交往、讨论。让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探究、交流、学习、创新,获得成功、获得自信。

五、课题实验原则 1、和谐性原则

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解除一切束缚人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的做法和要求,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主动、畅所欲言,既成为权利的主体,又成为责任的主体,教学内容科学,创设的问题要注意实际背景。教学过程适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互动性原则

通过语言、问题、活动等方式,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媒体互动、学生与环境互动,调动学生眼、耳、手等各种感官,在头脑中对学习内容形成深刻复杂的联系。与此同时,学会团结合作,互相帮助,学会学习和欣赏别人的优点,乐于听到别人的意见或对别人提出批评和建议。并做到及时反馈,巩固、校正。 3、探究性原则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亲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获取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观念,体验学习的乐趣,增长学习能力。要合情推理与逻辑推理并重,展现思维活动的全过程。 4、发展性原则

每一节课都要使所有学生有所发展,有所收获。即使是学

习较差的学生也要有所提高。顾及学生多方面成长需要,顾及生命活动的多面性,顾及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性,依据课的具体行进状态生成学习内容,依据学生思维发展得需要推进教学过程。 六、课题实验方法

1、调查法:充分利用多种不同的调查方式,从学生的角度了解课堂教学的有效程度。

2、行动研究法:是指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实验教师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解决课堂低效问题的症结所在。

3、课堂观察法:课堂观察法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地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主要用于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诊断。

4、案例研究法:

是对教育活动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能够反映教育某些内在规律或某些教学思想、原理的具体教学事件的描述、总结分析,它通常是课堂内真实的故事,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的真实记录。案例研究就是对这些“真实记录”进行分析研究,寻找规律或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5、总结经验法:

课题组成员积极对自己的研究活动过程加以回顾、反思、总结。通过分析、思考,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达成一致实施教学。 七、课题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2013年11月—2014年6月) (1)课题论证 (2)拟定方案 (3)成立实验组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14年6月—2015年9月) 全方位实验,按计划开展研究工作,捕捉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及时记录,积累资料。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5年10月—2015年11月) (1)汇总各种研究资料,形成课题研究成果,对课题进行全面总结。

(2)教研室鉴定验收。 八、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形成有效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模式以及初中数学课堂是否有效的评价标标准。

2、在备课、上课、作业处理等诸多方面形成符合农村学校实际的策略。

3、实验报告:完成学科课题实验报告。

4、论文、随笔:课题负责人、实验教师每人至少撰写论

文或随笔或案例一篇。 九、组织结构 课题负责人:陈传艾

课题成员:刘诗根 王德兵 贺德利 王顺成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2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