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结构分析与启示
更新时间:2024-05-18 21:0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股权结构设计与公司治理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研究
摘要:当前世界上公司治理模式主要有英美市场导向型模式和德日银行导向型模式,这些典型的公司治理模式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不足之处。由于历史的原因,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十分滞后,存在一系列严重缺陷,为有效解决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提高其综合竞争能力,我们必须在借鉴国际银行业良好公司治理结构有效经验的基础上,应在强化信息披露制度、利益相关者介入公司治理、改善银行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完善对管理层的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加强建设。立足于中国具体的治理环境,稳步推进公司治理结构建设。
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 信息披露 激励 国有商业银行 公司治理结构 现代企业制度 公司治理最早起源于美国和英国。公司治理结构(Corporate Governance) 一词最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的美国提出, 主要针对当时大型公众公司经营管理体制存在的结构性缺陷、董事会权力弱化、而权力集中在高级职员手中等现象,提出强化董事会职权的理论。因此公司治理涉及处理不同利益相关者——股东、银行、管理人、机构团体等之间的利益关系。公司治理模式的形成和演变受到经济体制、历史传统、法律体系等方面的影响,造成公司治理及其机制安排在不同的国家和时期有着各不相同的特点和差异。当前世界上的公司治理模式主要可划分为两种类型:英美市场导向型模式、德日银行导向型模式。对于公司治理结构急需调整改善的我国公司来说,依据对英美、德日的公司治理模式进行比较的思路,探讨构建与我国转轨经济时期相符的公司治理结构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一、市场主导型的英美模式
1、英美模式的特点。英国和美国的公司治理结构都植根于19世纪末的公共证券市场,具有以下特点:(1)股权的高度分散,英美公司股份大部分为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所持有。美国的机构投资者,如养老基金、人寿保险及互动基金等,可自由改变自己的股票组合, 一家机构投资者在一个特定的公司常常只持有少量的股份(一般在1%以下)。(2)股权的高度流动性,由于股市比较发达,公司拥有的众多小投资者对经理层的影响力较弱,对公司的治理更多地依靠资本市场上的接管或兼并来控制公司,强调股市的流动性,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分散化的投资者控制公司的问题,有效地保护了小股东的利益。(3)采用多种薪酬方式, 对 CEO等高级管理人员进行激励。特别是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广泛应用, 为美国股市高涨及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1
2、英美治理模式的不足之处
(1)在股权高度分散的情况下使得利用股票市场对公司进行控制难以奏效,小股东对公司经营者实施监督,一方面要付出监督成本, 另一方面所得到的利益大部分将被其他股东所分享,使自己成为“搭便车”行为的牺牲品。这样导致了英美公司内部治理的弱化。
(2)外部治理机制有待完善。美国的股东一般都很少有积极去监督公司经营者的动机。他们一般都是要求让公司老板们向他们提供详尽的财务数据,增加透明度,禁止内部人交易。 要求证券市场管理者制定规则以确保交易的公平性,如果股东对某公司所披露的财务状况不满意,他们就会用脚投票。股权的高度流动性造成公司资本结构不稳定, 难以使所有者和经营者保持长期的信任和合作。
(3)股票期权的弊端。20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互联网行业的日益发展,股票期权的发放和使用开始失控,呈泛滥之势,一定程度上成为引发美国诚信危机、导致投资者信心丧失的罪魁祸首。股票期权制度存在某些制度缺陷,在会计、监管等制度不完善时其负面效应可能会超过正面作用而产生破坏性影响[1]。
二、银行导向型的德日模式 1、德日模式的特点
银行导向型的德日模式侧重于内部治理,强调通过“用手投票”来兼顾各利益相关者,在诸多利益中寻求一种能促使公司长期稳定发展的平衡机制。与英美模式相比有三个鲜明的特征:(1)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德日两国公司的主要股东控制公司的绝大多股份。德日企业的融资体制主要是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银行不仅是公司贷款的提供者,而且常常由债权人发展成为公司的大股东。(2)法人之间互相交叉持股。相互持股的目的是为了建立长期的稳定合作关系,他们一般作为战略投资者而存在,不会轻易将股票出售。因此与英美公司存在的股权高度流动性相反, 德日两国公司的股权缺乏流动性。(3)以相关者利益为公司治理目标,由于企业融资结构以债权与间接融资为主,因而公司治理目标相应着眼于债权人及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不仅强调股东的利益,更强调包括债权人、员工的利益,其经营目标是公司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2、德日治理模式的不足之处。
(1)德日的资本结构使银行与企业互相依存,形成利益共同体,比较容易造成银行的不良资产,诱发“泡沫经济”,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
(2)德日公司治理模式的股权相当集中,通常不通过证券市场来表达对公司经理人的意见。这使资本市场难以发挥对企业经营者的监督和制约作用,最终导致经营者成为企业的
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2
决策中心和权力中心[1]。
四、对于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的探讨。
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从银行内部看,不良资产比率过高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仍然存在严重的经营风险。另外,由“内部人控制”造成的经济案件屡禁不止,这说明国有商业银行仍然存在较严重的道德风险。从国内外已有的实践看,无论是解决经营风险,还是解决道德风险,首要问题还在于健全和完善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正因为如此,2003年全国银行证券保险工作会议上,温家宝同志指出“建立现代金融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深化国有银行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拟结合我国四大银行的实际,从制度层面改革的视角,就健全和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作分析探讨。
(一)、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质及在国际银行业的实践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为了解决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合约不完全问题,美国学者最早提出了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然而直到最近10多年方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何谓公司治理结构(Corporate Governance,又译法人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目前尚无权威定论。狭义的理解认为是投资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分配与控制关系,即股东大会、董事会如何通过制度性安排监督和控制高层经理人员的经营。广义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组织框架和制度安排,它通过设计监控机制和激励机制,借以协调公司各大相关利益主体(高级管理者、股东、董事会和其它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实现公司共同经济利益。虽然探讨的视角不同,但主要是研究和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公司治理主体问题,即“公司是谁的,谁参与公司治理”;二是公司治理手段问题,即“怎样治理公司更有效率”。所以,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质就是权力分配制衡机制,即明确股东、董事、经理和其它利益相关人(包括雇员、客户、供应商、社区等)之间权利和责任的分配,规定公司议事规则和程序,并决定公司目标和组织结构,以及实施目标和进行监督的手段。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特殊商品的公司,作为一国经济金融的命脉,其治理结构颇受各方关注。作为国际金融监管的权威机构,巴塞尔委员会(BCBS)也将公司治理机构纳入其对银行的监管内容中,并于1999年发布了《加强银行组织的公司治理》报告。世界各国为了维护自己的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也都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给予空前的重视,制定了许多有关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规则和文件,但是,目前尚未有一个最佳的、单一的、为所有银行效仿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从世界各国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践来看,主要有两种比较成熟的银行治理结构模式:一是“以市场为基础”的外部监控型的公司治理结构,美、英、
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3
加拿大等国家主要实行这种模式。其特点是股权高度分散,股东会有很强的约束力,董事会对股东的利益负责;采取单一委员会制,即公司不设监事会,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数量较多,董事会下设各个专门委员会,由公共会计师、审计员等负责日常的监督执行工作;公司需满足严格的上市要求,公开披露业绩和未来预测的实质信息,如果管理不善,股东们主要利用市场约束机制更换经理人。二是“以银行为基础”的内部监控型的公司治理结构,德、日和许多欧洲国家实行这种模式。其特点是公司股权较为集中,银行在融资和公司治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采取双重委员会制,即有监事会和董事会,其中监事会代表股东大会监督董事会,监事会成员不能充当董事会成员,不得参与公司的实际管理;董事会组成公司执行管理层进行经营决策与日常管理。与此同时,公司还需协调员工、银行、供应商、关联企业等诸多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在实际中,国外先进银行往往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来维护良好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具体包括:1、保持董事会的独立性。董事会的构成独立于管理层并监督、制衡管理层工作。为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国际银行业普遍提高外部董事的比例,并引进独立董事制度。2、明确界定银行的管理层、董事会、所有者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责任与权力等一系列关系,制定董事规则,明确董事职责,建立董事评价制度。3、有一个科学的管理层激励与约束机制。4、具有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以及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
(二)、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现状的基本判断
国有商业银行是国家独资所有的银行,与这种产权制度相联系,并基于中国的政治体制模式,其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滞后问题十分突出,存在一系列严重缺陷,甚至四家国有银行只有中国银行设立了董事会。具体地讲:
1.银行产权归属缺位。普遍认为,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始于所有者,所有者主体明确、产权清晰,既是委托代理关系形成的前提,又是一个有效科学公司治理制度建立和运作的基础。国有银行现行的国有独资产权模式形式上由国家代理和经营全民或社会公众的共有财产,但在实践中,缺乏有效的代表国家行使所有者权利的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没有一个真正对国有资产负责的持股主体。更为关键的是,即使诞生了明确的所有者主体,又怎样能够保证这个所有者主体像私人所有者一样有充分的激励去行使所有者权利,有较高的积极性去监督国有银行经营者的行为,并有能力去承担国有银行经营的后果?因此,这种产权缺位必将导致全民与政府的委托以及政府对银行管理层的转委托关系流于形式,同时也使政府十分方便地以行政干预等非市场化、非透明的方式影响银行的经营行为。而政府直接参与银行的经营决策必将导致银行经营目标的多重化,有时甚至是处于相互矛盾的目标之中,结果是
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4
银行经营者的穷于应付。事实上,产权主体缺位导致的一系列问题,目前已经采取措施,即通过强化种种行政性的监控管制来代表国家实施对国有银行的约束,但这些行政性的管制措施可能产生金融抑制作用,致使国家不得不承担后果。
2.代理人选择行政化。当前,国家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经理层、国有银行上级行对于下级分支机构代理人的选择不是以盈利和经营业绩为主要导向,而是采用行政化的干部考核运用制度。这就不能保障国有产权在国有银行内部的代表有足够的激励去选择好的经理层,解雇差的经理及监督经理的表现,即国有银行很难产生合格的银行家,结果使银行经营管理目标异化,经营能力和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另外,不同层次经营机构经理人员的任命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级官员通过掌握的投资权、人事权和财务权进行寻租,导致贪污腐败受贿等问题。
3.管理层激励机制欠缺。对银行日常经营活动进行决策的是经理人员,但现实是行长的收入与其负责的巨额银行资产极不相称。很难想象,一个打理上千万、几千亿资产的经理人,每月才领取三、四千元的报酬,这种由于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截然分离(也就是说拥有剩余控制权即对国有银行资源使用的投票权、支配权、决策权的经理层基本上没有剩余索取权),造成的银行经营管理者报酬与其经营业绩无直接关系的现象,必然使经营责任难以落实,道德风险亦难以防范。特别是由于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完全分开,银行的长远发展利益与经营者的自身利益毫不相干,更加造成银行资源配置无效、经营效率和技术效率损失和严重的行为短期化。
4.内部人的自利行为。由于国有金融资产的所有者缺位,加上激励机制薄弱,使经理层容易出现内部人的自利行为。这主要表现在:经理层决定商业银行发展、经营和分配等重大决策时出现个人独断现象;经营行为追求短期的和容易测度的业绩指标;过分的在职消费以及工资、奖金等收入增长过快,侵蚀利润等。此外,商业银行经理还利用委托人缺位和信息不对称推脱责任,把经营性亏损与政策性亏损混为一体,将经营性亏损推脱为政策性亏损,由此转嫁自己的风险。
5.外部债权人约束弱化。与其它商业银行不同的是,国有银行有国家信用作担保,由于缺乏独立的有信誉的市场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国有银行的债权人——存款人很难得到相对有效的信息,很难对银行的经营状况作出判断(事实上,债权人普遍认为存款在国有商业银行是没有风险的),因此也就无法对国有银行的经营履行市场监督的职责。同时,来自国家政策的保护和市场的垄断地位,使得国有银行并不容易感受到市场的竞争压力,即使经营管理不善,也基本上不可能面临被外部市场替代、收购重组,
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5
而至多是接受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考核,这就在事实上隔断了市场对银行治理结构可能产生的竞争性。
(三)、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政策取向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一系列严重缺陷,简单地依靠颁布相关的法律条文和制定有关的规章制度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目前,我们应在借鉴国际商业银行良好公司治理结构有效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具体的治理环境,稳步推进公司治理结构建设。其政策重心应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实施产权改革,促使产权主体人格化。产权结构创新既是国有商业银行制度创新的关键所在,也是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基本前提。只有理顺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关系,引入多元化产权制度,才能克服国有银行委托代理链条中的本质缺陷,强化金融交易过程中的产权约束;只有产权主体人格化,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相互对称,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经营效率和监管效果。鉴于我国目前的制度环境、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经营透明度以及立法与执法体制的完善程度,国有银行产权改革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先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制的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并允许具有法人资格的大中型企业担任股东,以分散股权,形成对非市场行为的制约机制。然后再转变为股份有限公司形式的商业银行,股权上市交易,促进股权的多元化,政府、企业、机构投资者、个人、外资金融机构都可以成为银行的股东,并可以自由地转让股权。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分别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使所有权、经营权和监督权相互分开,明确划分董事长、行长(总经理)的职责,并规范其运作,以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问题是股份制改革过程中,股权结构安排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绝对控股,即持有股份占51%以上;二是相对控股,即持有股份在50%以下,但保持第一大股东地位。笔者认为,国有银行股份制不应拘泥于必须保证国家的“绝对控股”。因为在绝对控股情况下,政府必然是最主要的出资者,因而也就成为金融风险最主要的承担者。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银行作为特殊企业可以大大超过自有资本来负债,其负债的安全性则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创造资产的能力和质量,因此,对商业银行来说,资本金性质并不是最重要的,而行业的规制和自律才是最重要的,能否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关键在于能否有效地改善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提高资本充足率和降低不良资产率,而股权多元化正是有效途径。因为只有股权多元化才能使内外资本融合,并以此形成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使国有商业银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主体。所以,相对控股应是国有银行股权结构安排较为理想的选择,国有股权保持在30-50%之间为宜。
2.完善公司治理的组织结构。首先,健全董事会制度。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处于中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6
心位置,发挥董事会的作用是建立有效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任务。借鉴国际银行业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建立和健全董事提名机制,使股东在董事任免上起决定作用。另外,在公司治理规则中要制定董事规则,明确列举出应由董事会决定的事项,清晰划分出公司治理与管理的界限。同时,还要建立董事评价机制,“既然所有的雇员都被考核评价,那就没有理由使董事免于评价考核”。对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和董事进行考核评价,有利于促进董事们尽心尽职,使董事会在最佳状态下运转。(2)实现外部董事与内部董事相结合,保证董事会的独立性。在董事会构成中,增设外部董事特别是具有专业知识、经验丰富、独立判断能力较强的独立董事,有利于改善董事会结构,监督和约束“一股独大”的行为举措,保护股东和其它相关者的利益,促使银行规范运作。不过,从中国的实际看,独立董事尽管与银行没有直接或间接的利害关系,但是由于其定期得到银行支付的报酬和津贴,以及供给源、社会声誉机制缺乏的制约,对其“独立性”不能估计过高。(3)要建立和健全董事会的辅助机构,在董事会下设各种专职委员会,特别是财务审计委员会,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等,委员会的召集人应是独立董事,其目的是有效发挥董事会的监督和制衡作用,提高其战略决策和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其次,强化监事会的监督功能。监事会在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中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其职能发挥如何,直接关系公司治理的有效性。为此:(1)加强监事会的组织建设。监事长和非职工监事必须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监事长和监事会成员不应在银行担任行政职务,在可能的情况下,股东大会可用高薪聘请专业人员充当外部监事。(2)赋予监事会直接调节经营者行为的能力和手段,同时明确监事会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除监事会的过程监督外,可以适时推广稽核特派员制度,以强化事后监督。
3.建立多样化、高透明的激励机制。建立与经营业绩相挂钩、与风险责任相对称的国有商业银行薪酬制度,这是决定能否建立良好公司治理结构的关键因素。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1995)认为,应该让最重要、最难监督的成员拥有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从而两者可以达到最大程度的对应,外部性最小,使企业总价值最大。国际上成功的公司治理结构,就在于建立某种对经营管理者长久激励的机制,将管理者的利益与所有者的利益统一起来。因此,建立新型激励机制的核心就是要取消按照前期基数分配,按照“人头”分配的办法,取消按照级别分配的做法,主要根据业绩进行重奖或重罚,让收益与利润挂钩,取消确定性的收入契约,修正各级代理人的效用函数。在逐步实现市场化的高级管理人员选聘机制和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层绩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高级管理人员实行与业绩相挂钩的多维激励机制。在业绩评价与薪酬确定方面,由董事会所属薪酬委员会通过公开、公正的评价标准和程
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7
序负责安排和执行,并向股东大会作出说明。在激励方式的选择方面,除了薪酬收入和风险收入之外,还可经股东大会批准实行职业责任保险制度。在银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过程中,可给予管理层股票或股票期权,以股权激励方式使其自身利益与公司股东利益挂钩,与企业的长期发展结合起来。
4.实现充分的信息披露。最大化的信息披露是美国SEC监管思想,现在已获得普遍接受,BCBS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1997年9月)和《增强银行透明度》(1998年8月)对此都十分强调,人民银行也发布了《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对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提出了明确和规范化的要求。这些事实证明信息披露是公司治理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此,国有商业银行不但有责任而且也有必要加强信息披露。只有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与公司有关的全部重大问题,包括公司治理结构状况、经营状况、所有权状况、财务会计状况、风险状况等信息,才能保证公司经营活动的透明度,进而维护投资者及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接受市场约束。为使银行信息披露规范化和科学化,应整合传统管理流程,通过采用新的信息手段,完善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升级换代,克服信息收集、处理、传递的价值标准部门化及不同部门的业务系统形成“数据孤岛”现象。以扩大信息披露范围,提高治理和决策效率。同时将银行信息披露纳入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之中,以促使经营管理者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5.培育良好公司治理结构的生成环境。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健全和完善仅靠银行自身努力是不够的,需要包括中央银行监管、法律环境、金融市场等多种因素的配合。特别是一个缺乏基础的环境下,建立良好公司治理结构的框架,更需要外部强制力量,因为没有一个董事长和行长自愿为自己添加束缚。首先,应将公司治理结构因素引入中央银行监管。银行监管部门应要求商业银行建立对所有董事的培训与引导项目,以明确董事职责、公司治理政策和金融法律法规知识,提高董事会整体素质。同时要通过道义规劝和强制命令来对商业银行建立良好公司治理结构施加影响,以提高银行的治理责任。其次,发展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的约束作用,既体现在投资者“用脚投票”机制上,又体现在存款人向资本市场转移其存款的“用脚投票”机制上,即商业银行的股东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股权转让方式来解决委托代理关系,存款人也可以根据银行提供的服务和内容质量而有所选择。再次,培育职业经理人才市场。为改变国有银行经理人员聘用、考核与激励和约束手段的行政化现状,应当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多元化、市场化、规范化的经理人才市场发展,建立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加强上岗竞争激励,逐步实现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使其收入能够真实反映经营业绩。
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8
四、对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启示
我国对国有企业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多年,公司制企业在我国迈向国际市场和积累国民财富的过程中显示了巨大威力。但应该看到,与发达国家中管理规范的公司制企业相比,我国的公司制企业,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在规范化管理和高效运营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在选择和构建中国公司治理结构时,既要借鉴外国的模式,更要通过对西方国家公司治理结构的分析,并结合我国国情,充分考虑中国特定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着力构建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相结合,以内部治理为主的中国特色公司治理结构,我们必须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1、强化信息披露制度。强有力的信息披露制度是现代证券监管制度的核心内容与基石, 是股东具有行使表决权能力的关键。“阳光是最有效的杀毒剂”,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披露能够有效防止证券市场的欺诈、不公平现象,有助于吸引资金,维持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并确保所有股东享受平等待遇[2]。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信息披露政策演变的经验,分析我国公司治理的现状,我们应对信息披露主体予以限定;对信息披露客体范围作严格限定;对“重要”信息做出合理界定;对不同规模、不同法律及组织形式的信息披露制定出严格、规范、有前瞻性的“多层次”信息披露制度。同时加大外部审计力度,强化对信息披露的市场监管,规范证券公司行为,杜绝证券公司与上市公司联手造假,建立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信用评估制度。
2、利益相关者介入公司治理。公司的目标既要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也要为其他利益相关者服务。首先,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有利于公司内部制衡的实现, 有利于对经营者形成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降低“代理成本”;其次,在公司治理中充分保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减少他们所面临的实际风险,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最后,公司与利益相关者之间长期稳定的信任合作关系,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从以股东为主的治理到各利益相关者通过各种途径全面参与治理是公司治理发展的一个趋势。很多国家早就认识到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性,如德国、荷兰和比利时等国在监事会中提供给员工代表少数席位[1]。因此我们在设计公司治理结构时,有必要借鉴国外企业的这种新思路,在董事会和监事会中除有股东代表参加外,还要有职工代表、企业债权人代表,建立起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新模式,把董事会看作是股东等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共同代理人,而不仅仅是股东的代理人,建立和完善共同监督机制,构建合理的企业剩余分享机制。
3、改善银行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如今,世界很多国家公司治理主张银行将债权换股权持有公司的股份。而在我国,银行是许多公司最大的债权人,企业资金调配特征为80%
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9
以上从银行贷款,考虑银行作为债权人的利益和作用,在条件成熟时我们可引入银行相机治理机制,发挥银行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让银行参股或参与企业经营决策,可改善银行的资产质量,降低信贷资本风险,加强对公司管理层的监督,可以很好地解决旧体制下银行对企业贷款失控的现象。但在给予银行权利的同时,应从制度方面去明确其责任和义务,以防止出现不利公司治理的情形。为此,要改革商业银行的管理体制,参照德日治理结构模式的主银行制的办法,强化银行的外部监督职能。
4、完善对管理层的激励机制,加快培育经理人市场。要使管理者更多地为公司利益考虑,最根本是将管理者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如通过加大绩效年薪的比例将其收入与业绩挂钩;实行股票期权允许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以固定价格购买公司一定数量的股票,使经理人员为增加收入,使经理的利益与股东的利益捆绑起来,克服经营者的短期行为倾向。完善对管理层的激励机制,除借鉴美英的期权激励外,还应该重视德日模式对管理者以企业文化和非纯物质奖励的激励机制,这种事业型激励机制可使经理人员产生长期激励效应。营造完善的经理人市场,可以使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建立起更加高效的委托代理关系,为企业提供一套科学选择和评价经理人的体系,形成了高效的经理人才市场竞争机制。所有者在经理人市场能够选择经理人来管理他的企业,经理人之间存在着良性竞争,其经营成果将决定自己的身价。因为管理者以往的经营成果会通过经理人市场事后反映出来,迫使管理者约束过度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进而降低代理委托成本,也优化了公司治理结构。
Ctrl+鼠标左键【点击访问诺达名师官方网站】
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10
正在阅读:
公司治理结构分析与启示05-18
天大17春《开放英语-4》在线作业二11-25
人生,请别言苦11-03
中小学生中长跑训练途径与方法的实践探索01-27
如何绘制信手地质剖面图11-24
山西太原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05-01
优秀爱丽丝梦游仙境心得【优秀4篇】03-26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711-29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治理结构
- 启示
- 分析
- 公司
- 上交所股票期权适当性考试题库
- 蛋白质提取与制备
- 四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浙美版)
- 第三章公司法习题
- 2013届高考生物复习夺标学案 专题04 物质跨膜运输、酶与ATP 新人
- 2019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起点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 某文化广场绿化景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部分1
- 2011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上海
- 剑桥雅思4 test1 task 1考官范文翻译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第一单元教案
- 儿童“空间方位”核心经验要点及其学习与发展特点
- 沙水游戏案例
- 电化学原子层沉积法(EC-ALD)的研究现状及其在新材料中的应用进展
- 基于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气相色谱分离和肽富集新方法
- 中国熔断器行业市场调查研究报告(目录) - 图文
-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问题探讨论文
- 宝鬘论
- 近十年年高考物理磁场压轴题
- 2017年电大电大《市场调查与商情预测》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附
- 财经类毕业论文:浅论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