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史(刘德斌)课后题答案

更新时间:2024-06-09 20:0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东亚封贡体系

东亚封贡体系是指1500年左右明代中国凭借本身无以匹敌的实力地位和文化影响与周边国家建立起一种国际关系体系,它与穆斯林世界、欧洲秩序一起成为1500年前后国际关系领域中三大彼此相对隔离而又各具特色、几乎是平行发展的国际关系体系。东亚封贡体系既不同于现代那种负有条约义务的政治从属关系,又迥异于西方的殖民主义。在这一体系中,明朝并未出兵占领周边国家,也未干涉其政治,只是对其现存的政治形态予以一种高姿态的认可;而处于依附地位的诸小国反而享受到了馈赠的经济利益和贸易特权。国家间那种常见的赤裸裸的权力和利益之争,在东亚地区被蒙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伦理面纱。东亚封贡体系实际上就是以中国为中心,在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基础上经营、完善自己的一种国际关系体系,但处于体系最高点的中国愈来愈闭关自守、走向僵化,最终土崩瓦解。 穆斯林世界

穆斯林世界是指在1500年前后由穆斯林国家所构成的神权统治的宗教国家体系,它与东亚封贡体系、欧洲秩序一起成为1500年前后国际关系领域中三大彼此相对隔离而又各具特色、几乎是平行发展的国际关系体系。当时穆斯林风暴和伊斯兰教星月旗又一次席卷了欧亚大陆,穆斯林国家以伊斯兰教为纽带,创建了一个由所有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所构成穆斯林世界。当时,世界上存在着三个穆斯林大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波斯的萨非帝国、印度的莫卧儿帝国。其中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穆斯林世界中地位最为突出。它不仅建立了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而且始终作为一个异教徒介入欧洲历史,对欧洲国际关系的历史进程产生直接而重大的影响,与欧洲的联系广泛而复杂,例如十字军东征和奥斯曼帝国的扩张。但是穆斯林世界愈来愈闭关自守、走向僵化,最终土崩瓦解。

欧洲秩序

欧洲秩序是指1500年前后欧洲各国所构建的国际关系体系,它与东亚封贡体系、穆斯林世界一起成为1500年前后国际关系领域中三大彼此相对隔离而又各具特色、几乎是平行发展的国际关系体系。当时的欧洲政治版图名义上是基督教“世界主权”的一统天下,并存着一个“神圣罗马帝国”,但实际上却是宛如一件由一些大小王国、公国、贵族领地和城邦所织补的“百衲衣”,不属于任何一方神圣。神圣罗马帝国分崩离析,罗马教皇的权威已经在几百年来教权与王权的争斗中衰微下去。同东亚封贡体系和穆斯林世界相比,政治上的四分五裂是欧洲秩序最突出的特征。但是,在东亚的中国和中部的穆斯林世界愈来愈闭关自守、走向僵化的时候,欧洲却在四分五裂中经历着空前、彻底的大变革,开始踏上走出中世纪的旅程。 西欧的兴起

在中世纪的漫漫千年里,欧洲内部孕育和积淀了它走出中世纪的前提条件和必要准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展开、民族君主国的崛起、经济技术的发展和地理大发现,使欧洲(特别是西欧)得以兴起,并逐渐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 (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约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使整个欧洲摆脱了思想束缚和精神束缚,为资本主义时代的来临做了思想上、文化上和舆论上的准备,为欧洲人提供了新的智力水平和认识水平,把欧洲人从中世纪的封建束缚下解放出来,并使一种新的国家意识形态国家主义兴起,加速了民族君主国的出现。同时也加剧了欧洲政治的***和经济上的竞争。其中宗教改革对国际关系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把欧洲迅速***成不同的宗教体系,欧洲人彼此之间打着信仰的旗号迅速开战。 (2)民族君主国的出现

15-17世纪形成的民族君主国是在反对外族侵略和国内君主与贵族斗争过程中形成的,是在战争和暴力的铁砧上锻造出来的。西班牙、葡萄牙最早形成民族君主国,之后英国、FaGuo,德意志和意大利,瑞典、波兰与俄罗斯都纷纷形成民族君主国。

民族君主国的出现改变了中世纪以来欧洲政治生活,为西欧的扩张提供了政治组织上的准备。在强有力的君主统治下,国王与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市民结成同盟;税收、军队、火药等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加强了民族君主国的实力;国家成为国际行为的主体,具备了现代国际关系的一个基本前提。民族君主国不同于中世纪的专制国家,它促成了国家主权思想的发展,将国家提升到了一个不可分割、不可转让、对内最高、对外独立的地位上。 (3)经济技术的发展与地理大发现

经济技术的发展与地理大发现为西欧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欧洲经济扩展主要体现在农业产量的提高、封建人身束缚的减弱、人口的增长和贸易的发展。黑死病的创伤已经痊愈,长期的战争也告一段落,西欧农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人口大幅度增长。商业的发展和农民得到人身自由为海外扩张提供了一个松散的社会和易流动的人群。而技术的发展成为欧洲扩张的先决条件,造船、航海设备、航海技术和海军装备等方面技术的发展与革新使欧洲人在未来的几个世纪里成为世界各大洋的主人。伴随技术进步,商业事务新技术被发明与改进,标准货币、银行、合股公司等 的出现使金融、投资等活动活跃起来。这一切使15世纪以后西欧开始了蒸蒸日上的时代,使欧洲尤其是西欧的兴起在物质基础上确立了对欧亚大陆其他部分的优势。另外,新兴的民族国家渴望着海外殖民利益,新教徒由于受到交汇的****也向往一个新的自由世界。在这诸多因素的作用下,地理大发现开始了。

在宗教的热情鼓舞和巨大财富的吸引下,西班牙、葡萄牙率先走出欧洲。1498年葡萄牙的达?伽马到达印度,1519-1522年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地理大发现首先发展和增强了欧洲的商业精神,许多西欧国家都力图在世界抢夺一块商业市场;重商主义成为欧洲最流行的学说,是许多西欧国家的基本国策,商业精神几乎弥漫了整个西欧大地。新航路的开辟导致了西欧霸权时代的开始。第二,地理大发现使世界开始逐渐联成一个整体,各地区相对隔绝、封闭、独立发展的历史即将结束,全球时代逐渐来临。第三,这一时期西欧资本主义暴露了扩张的野心和攫取的贪欲,开始了殖民帝国的扩张。第四,地理大发现使东西方各文明横向比较更为容易。总之,欧洲人建立了最早的殖民制度,展开了最早的商业战争,缔造了最早的殖民帝国,使海外利益第一次成了国际关系的一个因素。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民族君主国的出现、经济技术的发展与地理大发现在欧洲走出中世纪的历程中是一个有机的发展过程。它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交织在一起。在未来的几个世纪里,欧洲正是凭借这些因素逐渐地确立了它在全球性国家关系体系中的领先地位。

尼德兰革命及其影响

尼德兰处于欧洲的西北,先由哈布斯堡王朝的查理五世继承,后由腓力二世继承归西班牙统治,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发生较早的地区,商业比较发达,因而对西班牙独占海外贸易不满。腓力二世为了保护西班牙的商业利益,禁止尼德兰商船到西属殖民地进行贸易。加之在民族感情上尼德兰视腓力二世为外国人,对大量驻扎的西班牙军队十分反感。当时新教传入尼德兰,为西班牙所不容,它在尼德兰设立宗教裁判所惩治新教徒。尼德兰各省害怕宗教裁判所的设立会威胁到它们的自治和自由,由一群贵族上书腓力二世,要求关闭宗教裁判所。以此为导火线,在1566年8月爆发了一场大规模起义,被称为“破坏圣象运动”,新教徒劫掠教堂,破坏圣象,各阶层也都参加了起义。腓力二世派阿尔瓦公爵前去镇压。阿尔瓦达斯屠杀起义者,征收新税,没收了一批贵族的地产。恐怖政策使大量技术工人逃到国外,尼德兰繁荣的商业遭到摧残。尼德兰各省联合起来,在奥伦治亲王威廉的领导下向西班牙展开了海战,进行了独立斗争,并得到了英国和欧洲新教阵营的很大帮助。

在革命过程中,由于西班牙实行分化政策,尼德兰南部10省又回到西班牙统治下,北方7省则坚决抵抗,并于1581年正式宣布

1

独立,称为尼德兰联合省(荷兰共和国),随后英国军队开赴荷兰。1588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开向英国,遭到毁灭性打击。腓力二世去世后,双方于1609年签订《二十年停战协定》,到1648年西班牙才正式承认荷兰的独立。

独立后的荷兰是欧洲第一个商业资本主义国家。西欧许多信仰新教的富商和新教徒纷纷来到荷兰以享受宗教自由。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贸易大都会和西欧的金融中心。荷兰凭借庞大的商船队和强大的海上力量开始了全球贸易和殖民过程。17世纪对荷兰人来说是一个“黄金世纪”。

尼德兰革命和荷兰独立后,西班牙更加衰落了,它开始逐渐沦落为二等或三等国家,它的海上贸易也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荷兰人所取代。

现代国际关系为何会从欧洲产生?它对国际关系史演进产生了哪些影响?

15-16世纪成为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展开,随着经济技术的进步,随着地理大发现等重大历史事件在西欧的出现,邦国林立的欧洲开始踏上了走出中世纪的旅程,并进入了商业资本主义殖民时期。从国际关系史的角度看,正是在中世纪漫漫千年里,欧洲(西欧)酝酿了形成现代国际关系所必需的基本要素,如现代民族过家的兴起、主权观念的出现和国际政治生活的世俗化,等等。即将用现代“民族国家”这种形式组织起来的欧洲人,要向全世界发起军事、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冲击。与欧洲不同的是,实行中央集权体制的东方各封建大国,尽管规模庞大、组织有序,但却囿于停滞保守的怪圈难以自拔,变革竭蹶,更没有意识到即将开始的全球变局。

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以及西欧国家的海外殖民开拓,为国际交往增添了新内容,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国际贸易范围的扩大,也使国际交往中经济关系的地位迅速上升。欧洲步入商业资本主义时期后,先期的西班牙、葡萄牙,后来的荷兰、英国、FaGuo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扩张。至此,曾经遥远的、彼此相对孤立分散的世界终于被联系在一起,开始演绎出一幕又一幕交织着战争与和平、混乱与秩序、革命与反动、争霸与反霸、贫穷与富裕、东方与西方、殖民与独立、发达与不发达和多极与单极等人类社会的悲喜剧。 掷出窗外事件

(1)背景:波西米亚于1526年起就处于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长期以来就具有强烈的民族独立倾向和反教会传统。在1419年“胡斯战争”后,在16世纪末的宗教改革运动中波西米亚倾向于新教,并迫使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于1609年签署“大诏书”,给捷克新教徒以信仰自由权。但斐迪南任捷克国王后,违背“大诏书”,大肆推行反宗教改革运动,下令禁止布拉格新教徒的宗教活动,****新教徒,拆毁新教教堂。

(2)1618年5月23日,布拉格发生了起义,起义的新教徒冲入王宫,把斐迪南派遣的两名钦差从20多米高的窗户扔出,史称“掷出窗外事件”。 (3)“掷出窗外事件” 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决心再次纠集“十字军”,以武力征服波西米亚。 三十年战争

(1)导火线:1618年5月23日的“掷出窗外事件”

(2)四个阶段:① 波西米亚阶段(1618-1623)② 丹麦阶段(1625-1629)③ 瑞典阶段(1630-1635)④ 瑞典-FaGuo阶段(1635-1648) (3)结果:长期的战争使交战双方消耗巨大,在神圣罗马帝国方面显得更为突出,帝国皇帝斐迪南三世被迫求和,得到了FaGuo和瑞典的同意,战争结束,召开威斯特伐利亚会议,各参战国开始和谈,并于1648年10月24日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建立起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4)评价:在国际关系发展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① 是欧洲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被卷进来了。它们先是为了宗教信仰而战,信教诸侯于天主教势力势不两立;接着又抛开了宗教外衣,为赤裸裸的国家(或准国家)利益而战,宗教信仰不再是划分敌我的主要依据。

② 经过“三十年战争”的洗礼,四分五裂的欧洲通过国际会议与和约的方式,肯定了国家的主权原则和新教育天主教的平等权利,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民族君主国的兴起、主权观念的出现和国际政治的世俗化这些在中世纪就已经酝酿成熟的欧洲新现象,现在有了一个被大家(除罗马教皇外)所共同接受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结局,欧洲国家的组织形式真正开始走出了中世纪。 七年战争

(1)时间:1756-1763年

(2)导致战争的主要原因:英法争夺政治优势、商业和殖民地霸权的矛盾和普奥争夺中欧霸权的矛盾交织在一起。英法斗争的焦点集中在北美、西印度、印度的领土和商业领域;普奥争夺的重心集中在领土和对德意志的领导权上。 (3)英法、普奥德继续争斗导致了欧洲有名的“外交革命”(“联盟颠倒”),即联盟的重新分化组合。英国与普鲁士结成联盟,法奥也签订条约结盟,不久,西班牙、瑞典、萨克森加入法奥同盟。出现了两个集团对垒的局面。 (4)1756年5月,双方开战,战争持续了七年,被称为“七年战争”。这场战争分为欧陆战场和海外殖民地战场两条战线。战争初期法奥联盟占优势,但由于俄国与普鲁士单独议和,FaGuo最终战败。1763年,法、西语英国签订《巴黎和约》,FaGuo失去了北美和印度的大部分殖民地,西班牙则将佛罗里达割让给英国。法、奥也与普鲁士签订了《胡贝尔茨堡和约》,确认了普鲁士对西里西亚的占领,这等于确认了普鲁士的强国地位。 (5)评价:

① 不仅在欧洲进行,也在美洲和印度进行,因而是一场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的欧洲战争。 ② 是一次属于英法争霸性质的战争,其他参战各国虽抱有各自的目的,但都受到了英法争霸的制约。

③ 对欧洲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是深远的。战争改变了欧洲列强的力量对比,形成了列强争夺欧洲霸权的新格局。战前英法争夺欧洲、商业和殖民地霸权的局面由于英国成为海外贸易和殖民地霸主而宣告终结。与此同时,随着西班牙、荷兰影响的衰减和俄国实力的增强,欧洲国际政治斗争的重心由西欧移向东欧。奥地利、普鲁士和俄罗斯开始成为欧洲政治舞台上的主角。英国是战争的胜利者,逐渐成为美洲和印度的主宰,它通过对殖民地的巧取豪夺,进一步增强了七资本的原始积累,加速了工业革命的进程。FaGuo则损失惨重,丧失了大量的海外殖民地和欧洲霸主地位,一步步衰落下去。奥地利失去了西里西亚,实力大大削弱,在德意志国家中失去了领先地位。普鲁士虽付出了巨大的战争代价,但毕竟得到了西里西亚,加入了列强行列。俄国借此时机扩张了实力,成为主宰东北欧国际政治事务的重要一员。

④ 虽然形成了欧洲政治新格局,但并没有消除列强争夺霸权的旧矛盾。FaGuo对战败一直耿耿于怀,伺机复仇,英法尖锐对抗的状态没有大的改观;奥地利收回失去的西里西亚的愿望与普鲁士争霸德意志的计划水火难容。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1)1648年10月24日签订。是在新教势力取得相对优势的情形下签订的。

2

(2)主要致力于解决三个问题:领土问题、宗教问题、确定德意志国家的体制。(主要内容) (3)历史意义:在国际关系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确定了一些现代国际关系原则,对欧洲国际体系的建立和欧洲未来的政治经济秩序影响深远,在国际关系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但结束了持续30年之久的全欧规模战争,而且也在欧洲大陆形成了一个力量相对均衡的政治格局,建立了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第一个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但该体系展现的更多是欧洲的国际秩序。 (4)确定的国际关系原则:

① 开创了一个先例,即以“会议”解决争端。

② 明确规定了现代国际关系的重要法律原则,确认了国家主权平等。

③ 首次创立并确认了条约必须遵守和对违约的一方可以施加集体制裁的原则。 ④ 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体制的世界主权论被打破。 ⑤ 世俗专制的封建王权体制得到了加强。

⑥ 确立了外交常驻代表机构的制度,为主权国家经常性的政治经济交往提供了制度上的便利。 《乌得勒支条约》

(1)背景:1701-1713年爆发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FaGuo、西班牙和巴伐利亚等国对峙荷兰、英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等国。最后交战双方在1713年签订了《乌德勒支条约》。 (2)《乌德勒支条约》首先瓜分了西班牙,同时承认腓力五世对西班牙王位的继承权,但他及他的后代必须放弃对FaGuo王位的继承权,以确保西班牙不与FaGuo合并。除了哈布斯堡家族对西班牙王位的要求没有实现以外,其他战争国的目的基本上都达到了。

(3)评价:欧洲大陆均势得到了维护并且更加稳固,因为大国受到削弱,小国纷纷崛起,普鲁士的一加入到列强行列,最引人注目的是英国从一个岛国上升为欧洲一强。《乌德勒支条约》签订后,欧洲形成了新的国际政治格局,和约保证了大国之间的实力均势,而在海上,英国获得了主宰权。 《航海条例》

(1)背景: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后,特别是吞并苏格兰和爱尔兰以后,政治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开始把矛头指向海上的主要竞争对手荷兰。到17世纪中叶,英荷两国为争夺海洋霸权和海上贸易垄断权,转入了大规模军事斗争。

(2)当时英国对荷兰的基本政策是:如果不能结成坚固的联盟,那么两国就兵戎相见,直至荷兰承认英国的海上霸权。根据这一政策的基本思想,1651年英国提出《航海条例》。 (3)《航海条例》是英国政府旨在奖励和保护本国航运业和海外贸易的一系列法令的总称,目的是打击荷兰的海上优势。英荷就此进行了一系列谈判,但荷兰拒不接受《航海条例》,谈判破裂,第一次英荷战争爆发。荷兰战败,于1654年与英国签订《威斯敏斯特和约》,规定荷兰不得与欧洲以外的英国岛屿和殖民地通商,英国也不得与欧洲以外的荷兰岛屿和殖民地通商。该条约几乎是《航海条例》的翻版。由此,荷兰作为海上大国的地位受到削弱,英国开始踏上了争夺海上霸权的殖民帝国之路。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1)背景:由于婚姻关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路易十四都拥有西班牙王位继承权,且西班牙是一份丰厚的遗产。1700年,西班牙国王病逝,其遗嘱要求西班牙务须保持完整并由路易十四的孙子继承,如路易十四拒绝,再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儿子继承。路易十四接受了这份遗产,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不肯轻易放弃,事情到了非战争不能解决的地步。

(2)1701-1713年爆发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整个欧洲***成两大阵营。FaGuo、西班牙和巴伐利亚等国为一方,荷兰、英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等组成反法同盟,并得到了勃兰登堡、葡萄牙和萨伏依的支持。最后交战双方在1713年签订了《乌德勒支条约》。 (3)《乌德勒支条约》首先瓜分了西班牙,同时承认腓力五世对西班牙王位的继承权,但他及他的后代必须放弃对FaGuo王位的继承权,以确保西班牙不与FaGuo合并。除了哈布斯堡家族对西班牙王位的要求没有实现以外,其他战争国的目的基本上都达到了。

(3)评价:在这次战争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着崇高的宗教目标,意识形态之争被排除在战争之外。这场战争是“第一场很少带有宗教色彩的战争,是第一次主要为商业和海上霸权的利益角逐的战争,是英国人第一次慷慨地用在欧洲政治上的战争,是第一次可称为‘世界大战’的战争”。通过战争,欧洲大陆均势得到了维护并且更加稳固,因为大国受到削弱,小国纷纷崛起,普鲁士的一加入到列强行列,最引人注目的是英国从一个岛国上升为欧洲一强。《乌德勒支条约》签订后,欧洲形成了新的国际政治格局,和约保证了大国之间的实力均势,而在海上,英国获得了主宰权。 试析美国独立后的对外政策

1973年9月3日,英美双方签订《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为“自由、自主和独立的国家”。美国独立后对外政策总目标是维护和发展商业资本,保证资本原始积累,巩固新近赢得的独立。美国独立后所面临的国际形势依旧很严峻,它的北面、西面被英国和西班牙的殖民地包围着,边界(路易斯安那和佛罗里达问题)、密西西比河航运、纽芬兰捕鱼权、贸易特惠等问题成为美国外交的主要问题。因此,美国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采取了孤立主义和扩张主义相结合的对外政策。 《第二次巴黎和约》

(1)背景:1815年3月拿破仑“百日政变”,第七次反法同盟,拿破仑失败 (2)1815年战胜国与FaGuo签订《第二次巴黎和约》,提出了比以前严苛得多的条件,使FaGuo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同盟国的占领军也给FaGuo人民留下了巨大的精神创伤。 《最后议定书》

(1)1815年6月9日列强通过《最后议定书》,结束了维也纳会议。 (2)《最后议定书》依据正统主义、遏制和补偿三原则重新规划了拿破仑战争后的欧洲,重建欧洲的均势和和平,并对诸多国际问题作了广泛而细致的安排,包括国际河流的自有通航、外交人员的位次和待遇等问题。

(3)评价:建立了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的第二个重要体系——维也纳体系,这一体系在欧洲大国间创造了一种政治军事平衡。英国以自己为砝码,精心调节着国际力量的微妙平衡。如果某一国或集团的势力膨胀以致威胁到英国的利益,它总是毫不犹豫地与另一国或集团结成同盟。均势原则在维也纳体系时期日臻圆熟。 神圣同盟

(1)1815年9月20日,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奥皇弗兰茨一世、普王威廉三世在巴黎签订《神圣同盟条约》。

(2)目的:为了维护欧洲的封建专制制度和基督教教义,反对革命运动和民族独立运动,也为了保持维也纳体系的长久稳定。 (3)中心内容:三国根据基督教教义结成“真正的、牢不可破的”友谊关系,互相保证欧洲的正统统治。 (4)这个条约既未规定有效期限,也不受任何约束,具有宗教意味,故称“神圣同盟”。到1815年底,除英国、罗马教皇国、奥斯曼土耳其外,其他欧洲国家都签字加入了“神圣同盟”,其中居于领导地位的是俄罗斯和奥地利。

3

(5)评价:神圣同盟通过相互间对正统原则的保证,使各国得以面对国内的革命洪流而找到些许安全。它实际上在大国之中加上了一种“道德的限制”,使之在共同的价值观下不至于在自相争斗中毁灭。这一想法可以称之为“保守和评论”,即认为维持正统体制才能保证和平的延续,一切激进的行为都回带来灾难。然而,这一和平以****和压制进步力量为基础,必将招致更大的毁灭。 四国同盟

(1)1815年11月20日,英、俄、奥、普签订《四国同盟条约》

(2)主要是针对FaGuo,是一个军事同盟条约,目的是反对拿破仑家族在FaGuo的统治,反对FaGuo对欧洲整体均势构成威胁。 (3)四国同盟使大国可以联合起来对付可能出现的对整体均势的挑战。 东方问题

(1)又称近东问题,长期困扰欧洲列强,被称为“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一个无穷尽的困难之源”,其实质就是“对土耳其怎么办”的问题。这一专门术语最早是在1822年神圣同盟召开的维罗纳会议上讨论希拉问题时使用的。

(2)问题的由来:奥斯曼帝国自1683年进攻维也纳失败后,开始由盛而衰。到18世纪,强邻进逼,国势日殆。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强日益向外扩张,到19世纪,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巴尔干及其东南端的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海峡成为欧洲列强必争的战略要地。而该地对俄国最为重要。俄国通过签订一系列和约,夺取了土耳其的大片领土。1821-1829年欧洲列强纷纷插手,使东方问题逐渐成为具有全欧性质的问题和国际政治纷争的中心。

(3)列强在东方问题上的争夺:19世纪在东方问题上展开激烈争夺的主要有俄、英、法、奥诸国和统一后的德国。1821年希腊独立战争爆发后,列强围绕东方问题的争夺愈演愈烈。1827年英、法、俄与土耳其开展并于1829年签订《伦敦议定书》、《亚得里亚那堡和约》,土耳其丧失了大量领土和付出巨额赔款,希腊因此独立。在随后爆发的两次土埃战争中,列强纷纷插手,并签订一系列协定和条约,但都没有消除列强之间的矛盾。新的冲突在酝酿着。随着列强在近东争夺的加剧,终于导致了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 路易?波拿巴

(1)路易?拿破仑?波拿巴(Louis Napoleon Bonaparte,1808-1873),拿破仑的侄子

(2)在1814年12月2日的总统选举中利用拿破仑在FaGuo人民中的影响,以绝对优势当选总统。他上台后,企图效法伯父,建立一个新的法兰西帝国。他首先加强FaGuo队周边国家的影响,并准备在不远的将来废除1815年维也纳条约。在稳定国内局势的基础上,企图利用欧洲列强之间尤其是普奥间的矛盾与冲突,扩大FaGuo在欧洲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并伺机扩张FaGuo的边界。

(3)1852年称帝,即拿破仑三世,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拿破仑三世在稳定国内政治局势后,开始与欧洲列强争夺欧洲霸权和进行海外殖民扩张,进行了多次对外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Crimean War)

(1)背景:维也纳体系确立后,沙皇俄国利用其战略优势,加快了对日趋衰落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攻占和瓜分的步伐,以实现其控制黑海海峡,实现几代沙皇梦寐以求的战略目标——南下地中海。在近东有着巨大政治经济利益的英法两国,不能坐视俄国在近东建立霸权。双方争夺近东霸权的矛盾和斗争导致了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历史上又称“东方战争”)。参战的双方分别是俄国与英国、FaGuo、土耳其和撒丁王国。

(2)导火线:圣地和宗教保护权问题

(3)战争过程:1853年,俄全歼土舰队,英法与土结盟对俄宣战,1855年撒丁王国也加入英法同盟与俄作战 —— 1854年普奥签订反俄同盟条约,奥地利陈兵多瑙河两公国边并得到普鲁士的响应与支持,奥又同土签订条约,迫使土答应奥占据多瑙河两公国 —— 俄军撤出,奥地利随后进占两公国,但英法并未就此罢手,俄土战争已演变为一场欧洲大战 —— 1854年联军登陆克里米亚半岛,向俄军发起进攻。经过一系列战役后,双方进入僵持状态 —— 1855年沙皇尼古拉一世服毒自杀,之后俄军败局已定,奥地利趁火打劫,俄被迫接受议和 —— 1856年2月交战双方在巴黎召开和会,奥地利、普鲁士也参与进来,3月30日各国签订《巴黎和约》,后通过《海洋国际法原则宣言》 (4)这场战争本质上是欧洲列强间的争夺。《巴黎和约》使俄国失去了在土耳其境内的所有优势,多瑙河两公国则继续享受原有的特权和豁免权,黑海实现中立化。单从近东来看,该合约几乎没有解决任何问题,战争的后果看来是“混乱不清和令人失望的”,但它在国际关系史上却有重大意义。列强间的这场战争使得一切协调机制包括俄、普、奥残余的同盟关系都烟消云散了,欧洲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国际法角度看,土耳其被容许加入欧洲国际法体系,国际法迈出了走向世界性的第一步;黑海中立化,扩大了永久中立的观念,被适用于个别特殊地区;多瑙河向世界各国开放,并设两个国际委员会管理;瓦拉几亚与摩尔达维亚组成两大公国,是民族自决原则的第一次应用。

(5)对欧洲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战后欧洲国际关系新格局):俄国的国际地位于战前相比判若云壤,对欧洲国际事务的发言权也被削弱。在英法遏制下,俄国西进之路受阻,其扩张矛头不得不转向中亚和远东。FaGuo洗刷了1814年战败的耻辱,将俄国从欧洲大陆的权力之巅拉下并取而代之;同时FaGuo又能与英俄都保持较和谐的关系,可是说是FaGuo外交的胜利。英国获益匪浅,通过遏制俄国使英国在近东、印度和远东的扩张形式更为有利。奥地利获取了不少实际利益,摆脱了俄国的直接威胁,但其唯利是图的外交作风不但恶化了俄奥关系,还引起了英法的不满,在外交舞台上陷于孤立之中。奥斯曼土耳其作为战胜国,得到的惟一战果是“维持现状”。同时,它对其在欧洲附属国的控制进一步被削弱,巴尔干半岛的政治局势变得更为复杂起来。撒丁王国、普鲁士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开始着手解决意大利、德意志的统一问题。 圣地和宗教保护权问题

(1)是克里米亚战争的导火线。

(2)奥斯曼土耳其境内的耶路撒冷自古以来就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宗教圣地。圣地保护权是指在耶稣的坟墓所在地耶路撒冷和耶稣诞生地伯利恒教堂享有一切豁免和特权。从16世纪起天主教徒就在奥斯曼帝国境内享有特权。但是,在奥斯曼土耳其境内的基督教居民中,东正教图在人数上占有绝对优势。从18世纪起,东正教徒就握有这两处宗教圣地的管辖权,支配和占有朝圣的收入。随着欧洲列强的逐渐渗入,列强之间的冲突和争夺使东正教和天主教徒之间的矛盾激化起来,出现了圣地保护权问题。

(3)1850年,FaGuo要求土耳其政府将圣地管辖权交给天主教会并得到应允,俄国对此大为光火,对土耳其提出强烈抗议,俄土双方争执不下。路易?波拿巴乘机充分利用圣地保护权问题挑拨离间英奥和俄国的关系。圣地保护权问题则成为俄国进一步插手土耳其事务的借口。到了1853年春,圣地保护权问题更加尖锐化。由于土耳其在英国的怂恿和支持下拒绝签订关于俄国对土耳其境内东正教徒保护权的条约,俄国与土耳其断绝外交关系,并以保护土耳其境内的东正教徒的安全为借口,出兵占领了土耳其的附庸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两国。1853年10月4日,土耳其在英法的支持下对俄宣战,克里米亚战争爆发。 “铁血政策”

(1)1862年俾斯麦被任命为普鲁士首相,大大增强了普鲁士王室和容克地主的势力。他认为当今的重大问题已不是通过演说和多数通过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因此被称为“铁血宰相”。他在内外政策上表现出咄咄逼人的势头,但又不超越危险的界限,为体面的退却和改组留有选择余地。

4

(2)通过普丹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通过“铁与血”的方式于1871年1月18日同一德国。 安政五国条约

(1)背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列强力图把日本纳入资本主义市场。19世纪50年代欧洲列强开始迫使日本签订一系列条约以谋取在日本的特权,打开日本的大门。 (2)时间:1858年(日本安政5年)

(3)内容:荷兰、俄国、英国、FaGuo分别同日本签订了通商条约,这些条约统称安政五国条约。

(4)影响:从此日本人的大门被彻底打开了,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这也使日本国内封建制度的危机大大加深了。在内外危机日益加深之际,日本于1868年进行了摆脱危机的明治维新,从此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第二次美英战争

1812-1814年爆发了被美国人视为又一次独立战争的第二次美英战争。第二次美英战争是在拿破仑战争的复杂国际背景下进行的。拿破仑的大陆封锁政策和英国的反封锁政策对美国的贸易打击极大,尤其是应该的反封锁政策使美国遭受了重大的商业损失,英国劫掠美国船只和强征美国籍水手服役,大大伤害了美国的民族自尊。美英两国经过反复斗争和协商,矛盾并没有得以缓和,反而进一步激化,两国终于兵戎相见。

第二次英美战争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1812年9月,沙皇俄国出面调停。经过艰苦的谈判,美英两国于1814年12月24日签订了《根特条约》。条约解决了两国诸多领土和边界争端问题。《根特条约》签订后,美国终于得以完全摆脱英国的控制,国家的独立得以巩固。战后美国政治上的殖民地意识开始迅速消失,经济上开始从殖民地经济向独立自主的资本主义经济过渡。同时,第二次美英战争摧毁了因反美尔联英的印第安人部落联盟,为美国向西部扩张创造了条件。 “门罗宣言”

(1)背景:1815年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欧洲大陆恢复了正统秩序,英国的海上霸权如日中天。19世纪初拉丁美洲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独立解放运动,衰落已久的西班牙殖民帝国迅速解体,欧洲列强趁机向美洲地区渗透扩张。面对沙皇俄国在北美地区的南下政策、欧洲神圣同盟1823年冬对拉丁美洲的武装干涉、英国向拉美渗透的逼人气势,“门罗主义”应运而生。

(2)英国既要防止美国势力在拉丁美洲的扩张损害英国利益,又要阻止神圣同盟对拉美地区的武装干涉。1823年8月,英国外交大臣坎宁向美国政府提出关于英美对拉美事务采取共同立场的建议,引起了美国朝野的激烈争论,美国还收到了俄国不承认拉美独立国家和指责共和制度的两份照会。同时,英国政府得到了FaGuo不对拉美进行武装干涉的保证,不再需要美国的合作。面对紧迫的国际形势,美国政府必须采取行动给欧洲列强,尤其是英俄两国以警告。1823年12月2日,门罗总统向国会提交了由国务卿亚当斯拟定的国情咨文,咨文中有关外交方面的主要内容被称为“门罗宣言”(“门罗主义”)。 (3)“门罗宣言”主要包括三个基本原则:

①“反对欧洲国家再在美洲夺取殖民地”原则:在限制和约束欧洲国家在美洲扩张的同时,保留了美国在美洲扩张的权利。

②“不干涉”原则:包含着不干涉和干涉两个方面:不干涉欧洲事务时美国既定的原则方针,但对涉及到美国切身利益和权利的南北美洲事务,美国不能制止不理。即美国反对欧洲各国干涉美洲事务,但美国却有干涉美洲事务的权利。

③“美洲体系”原则:宣扬美洲的共和主义,把共和制的美洲与君主专制的欧洲截然分开,其含义是“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其核心和潜台词是“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 (4)评价:

① 尽管“门罗宣言”的三个基本原则客观上支持了拉美各国的独立,阻碍了英法俄等欧洲列强对拉美的野心,是年轻的、实力尚未强大的美国在外交上的一次胜利。但它实际上也等于宣布了拉丁美洲是美国的实力范围。“门罗宣言”成为美国对拉丁美洲政策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具有防御和进攻的双重性质。

② 受到了新独立的拉美国家的普遍赞同,但神圣同盟各国表示坚决反对。

③ 是美国对外政策史上一个著名的政策口号。随着美国国立的增强,美国不同时期的执政者对“门罗宣言”有不同形式的解释,但它的核心都是为美国在西半球侵略和扩张服务的。美国以后的美洲政策基本上是以“门罗宣言”为蓝本和底色的。 (5)“门罗宣言”出台后,特别是伴随着19世纪40年代美国工业革命的发展,加上有力的国际形势,美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向西部扩张活动。到内战爆发前,美国在北美大陆通过掠夺、兼并和廉价购买的方式,已使美国领土从大西洋沿岸的13个州的狭长地带扩展到太平洋沿岸。

阿拉斯加购买

(1)美国内战结束后,购买阿拉斯加时美国这一时期外交史上的一大杰作。

(2)背景:位于北美大陆西北部、与俄国东西伯利亚隔海相望的阿拉斯加于1799年正式成为俄国的属地。由于俄国认为这块寒冷的“冰地”对俄国并没有多大价值,决定把它出卖。且俄国在这一时期开始执行联美抗英的外交政策。

(3)奉行扩张主义信条的国务卿威廉?西沃德一心想把美国的疆域扩展到北极圈,对购买阿拉斯加持有巨大热情,向美国政界和舆论界做了大量艰苦的说服工作。1967年3月30日,美国以700万美元购买了阿拉斯加。这在当时被讥讽为“西沃德的浪费”的购买行为后来被证明是一笔精明的交易。

简评FaGuo大革命时期的外交原则。

1789年爆发的FaGuo资产阶级革命冲击了国际关系体系中的“君主秘密外交”,革命的资产阶级提出了自己的外交原则,其中最为重要的有:

“主权在民”和“民族利益至上”的思想:是对“朕即国家”和“王朝利益至上”思想的否定。1789年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与公民权宣言》,宣称在权利上人人生而平等,因而主权就不属于某一王室或个人,而是归属于全体国民。 “普遍和平和正义原则”:被宣布为FaGuo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是对封建专制君主为了王朝利益不顾人民的苦难、连接发动战争的否定。

“不干涉原则”:是对“国家主权原则”的延伸,对后来的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这些原则体现了国际法的思想和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截然不同于欧洲列强在相互关系中奉行的那种短视的、缺乏道义的、血腥残暴的行事原则。尽管这些原则不无理想主义成分,且因种种原因未能将之付诸实践,但它们毕竟给国际关系带来了一股新鲜空气。 试析大陆封锁体系失败的原因。

拿破仑的大陆封锁政策对英国的打击起初是沉重而有效的。但是,一项政策战略上的成功需要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实施的战术的保障和支撑。拿破仑拥有大陆,这使他有可能以整个大陆的资源同英国对抗,但是推行大陆封锁政策的前提就是大陆的绝对统一,因为不

5

③ 国联范围内的裁军失败,西方国家军备竞赛的加剧。

④ 帝国主义国家对殖民地的争夺加剧,从而加深了它们之间的矛盾。

⑤ 帝国主义转嫁危机的做法导致了30年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进一步蓬勃发展。

⑥ 冲击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大大加剧了国际紧张形势。英法和德意两大对立的帝国主义集团在地中海、巴尔干和中东地区展开了激烈的角逐,战争乌云密布。

⑦ 帝国主义国家对外展开了激烈的贸易战、货币战和资源战,其规模和激烈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奇怪战争

(1)背景: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

(2)英法与德之间的战争主要发生在海上,而在欧洲大陆上,英法军队却躲在钢筋水泥构筑的工事后面,坐视波兰的灭亡。在法德边境上,双方各自安守阵地长达七八个月之久,史称“奇怪战争”。 东方战线

(1)背景:二战初期,苏联对外政策的根本目的是避免过早卷入战争,为本国赢得宝贵的备战时间。

(2)建立过程:1939年9月至1940年8月,苏联在保卫“西部边界安全”的口号下,通过扩大西部疆域而建立起来防御德国侵略的“东方战线”。(出兵波兰,以军事手段解决芬兰问题,加紧对波罗的海三国的控制,占领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以控制多瑙河的下游地区) (3)主要目的:保证自身安全。

(4)评价:对于后来延缓德军对苏联腹地的进攻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但是侵犯了一些小国的独立和主权,突出地反映了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并使西方国家认为苏联是德国事实上的盟友。 《大西洋宪章》(Atlantic Charter)

(1)背景:二战,法西斯国家猖狂,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同舟共济,组成联盟。

(2)1941年8月9日至12日,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为了协调战时关系,在大西洋一艘军舰上举行了会谈。双方就一致同意的原则发表了联合宣言《大西洋宪章》,并于9月24日得到苏联的赞同。 (3)主要内容

(4)意义: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在政治上已经成熟。 《租借法案》(Lend-Lease Act)

(1)背景:1940年,由于英国国内严重的财政困难,丘吉尔致信罗斯福,要求美国全面援助,加速了《租借法案》的诞生。之后罗斯福通过努力促使《租借法案》于1941年1月正式生效。随着法西斯国家侵略的日益加深,其适用范围扩大到40多个国家。 (2)意义:《租借法案》的通过标志着美国中立主义政策的终结,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和英美联盟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对世界反法西斯各国提供了物资、财政援助,对于二战的胜利器了重要作用。但其根本目的在于御敌于国门之外,保卫美国本土安全。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干预部分受援国家的内政,加强了美国战后称霸世界的实力。 珍珠港事件

(1)背景:日本在全面侵华的同时,积极策划新的扩张,其南进战略严重损害了美国的利益,罗斯福政府对日政策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对日本采取了严厉的经济制裁,另一方面也没有放弃同日本达成妥协的努力。1941年日美进行了谈判,由于日美矛盾不可调和,谈判陷入僵局,成为战争的掩护(东条英机,《帝国国策实施要领》,《赫尔备忘录》)

(2)1941年12月7日下午7时50分,日军对美国在太平洋的最大海军基地和战略枢纽珍珠港(Pearl Harbour)发动了突然袭击。日军以微小的损失为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并随后向美英正式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3)影响:促成了美国长期以来的孤立主义外交和对日绥靖政策的终结。美国的参战壮大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力量,并最终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东方慕尼黑阴谋

背景: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内容:英美纵容日本侵略,准备牺牲中国 斯大林格勒战役

(1)从1942年7月中旬到1943年2月初,苏德两国展开了举世瞩目的斯大林格勒大会战,苏军取得最后的胜利。

(2)意义: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标志着欧洲战略态势的扭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点,德军的有生力量被大量歼灭;鼓舞了世界人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心,苏联的国际地位也由此提高。 雅尔塔协定

1945年2月11日,美、苏、英三国签署了《雅尔塔协定》,规定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国方面的对日作战,并带有一些条件。该文件有损中国的主权利益,是大国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 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1)背景:美国雄厚的经济实力

(2)1944年,美国在布雷顿森林召开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商讨有关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国际复兴开发银行问题。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议》,其目的是建立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制度。

(3)该体系是美国一手建立的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体系,是资本主义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基础,美国由此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为美国建立世界性霸权奠定了基础。 试述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过程。

(1)背景: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2)形成过程:逐步形成(苏德战争,美英支援;1941年美英《大西洋宪章》,苏、美、英召开莫斯科会议,《德意日联合作战协定》;阿卡迪亚会议;1942年1月1日 ,《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最终形成) (3)意义

试述联合国形成的过程及作用

(1)形成过程:1942年1月1日,反法西斯的苏、美、英、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共同反对法西斯的《联合国宣言》。1943年10月30日,中、苏、美、英在莫斯科发表了《普遍联合宣言》,正式提出建立一个普遍性国际安全组织的建议。1943年二战形势扭转后,在开罗和德黑兰会议上,盟国首脑对新组织的总体框架和基本原则进行了探讨。罗斯福是建立国际组织的积极倡导者。1944年8月在敦巴顿橡树会议公布的《关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案》,正式建议新组织命名为联合国,并提出了一系列极有价值的建议。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决定召开旧金山制宪会议,讨论制定联合国宪章。

11

(2)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宣告成立。

(3)作用:联合国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普遍和广泛原则的国际组织。它以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各国人民之间友好关系和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为宗旨,制定了平等、善意、和平、非暴力、协作、世界、不干涉内政等七大原则,第一次以国际公法的形式赋予中小国家和大国同等的发展权利。但是,联合国的组织和章程存在着一些问题,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比较浓厚,联合国及其活动因此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结合二战期间同盟国召开的大国首脑会议,试述同盟国对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 1943年,卡萨布兰卡会议、开罗会议(P.322),德黑兰会议(P.323)—— 1944年,国际货币金融会议(P.332),敦巴顿橡树园会议(P.333)—— 1945年,雅尔塔会议(P.333),波茨坦会议(P.335) 遏制战略

(1)背景:二战后,美苏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不断尖锐,杜鲁门就任总统之后,美苏围绕德国、波兰等问题冲突不断。1946年2月,美国政府致电美国驻莫斯科使馆,要求搞清楚苏联不参加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真实意图。代办乔治?凯南着手起草电报,并提出了一整套“遏制”苏联的政策。1947年7月,乔治?凯南在《外交季刊》上发表《苏联行为的根源》,对遏制政策进行了详细阐述。 (2)内容:

① 对苏联共产党的路线从根本上进行了否定;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基本矛盾是高度城市化和工业化本身所产生的矛盾,其内部的竞争不一定引起战争;并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互利的和平共处是完全可能的,苏联对世界事务的敏感看法源于俄国人传统的和本能的不安全感。

② 认为现在苏联共产党的统治和过去沙皇的独*统治一样,只不过披上了马克思主义这块遮羞布而已。斯大林对外扩张的目的是出于俄国统治者传统的不安全感;苏联强调意识形态分歧的目的是为了使其政府合法化,使其对国内的镇压和向国外的扩张具有理论依据;苏联人不会放过任何扩张的机会,但在遇到强大阻力时却可以轻易地退却。

③ 提出了美国应采取的战略,即保持自己社会的健康和活力,为其他国家指明更为积极、更具建设性的美国人希望看到的世界图景。 (3)凯南提出的遏制理论为美国政府在美苏关系从合作到敌对的转折时期,选择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这条道路的特点是:即不触发美苏之间的全面战争,又能对苏联的“侵略”行为组织有效的对抗。这一理论奠定了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思想基础。遏制战略是二战后美国奉行的基本国家战略,可以说,战后美国在世界上的每一项重大举动,都是在“遏制”共产主义这一总的战略方针的指引下进行的。 马歇尔计划

(1)背景:在美国遏制共产主义的全球战略中,欧洲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美苏而言,控制了欧洲就意味着赢得了世界的领导权。在苏联事实上已经控制东欧的情况下,西欧的稳定成为美国遏制苏联的战略基点。另外,当时美国国内出现了生产过剩的危机,美国可通过援助欧洲来缓解危机。而西欧作为二战的主战场,在战后初期几乎是废墟一片,社会经济遭到了极其严重的破坏,并引发了尖锐的社会矛盾,人民不满情绪日益高涨、社会动荡不安,西欧许多国家的工人运动需速发展、共产党力量普遍增强,这引起了各国政府的强烈恐慌。为了对付共产主义威胁和稳定资本主义秩序,西欧必须依赖美国的保护和援助。马歇尔计划就是美国援助和控制欧洲的第一步。

(2)1947年6月,乔治?马歇尔公开提出了美国对欧洲进行援助的设想,即马歇尔计划。西欧国家对该计划反应强烈,在经过诸多的争论、怀疑以及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后,英国、FaGuo等16个国家向美国提出了援助要求,美国很快做出了回应。美国国会于1948年4月2日通过了《1948年对外援助法》,马歇尔计划以法律形式被确定下来,并于第二天正式实施。从1948年4月到1952年6月,美国向西欧提供了以粮食和消费品为主的大量援助,且多为赠予。 (3)评价:

① 对于西欧:在马歇尔计划的帮助下,西欧经济逐步恢复,从此走上了经济稳步发展的道路。此外,在该计划实施过程中削弱了西欧国家的关税和贸易壁垒,客观上为西欧的经济一体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② 对于美国: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和政治回报。在经济上,美国国内的经济危机得到了缓解。美国通过该计划迫使欧洲国家极其殖民地以对待本国居民的同等条件,向美国投资者开放,大大有利于美国资本和商品的输出。在政治上,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稳定了西欧的资本主义政权,增强了美国对抗苏联的力量,美国对西欧的政治和文化影响也进一步深入。 杜鲁门主义

(1)背景:1946年丘吉尔的铁幕演说为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拉开了序幕;为统一政府内部的思想和争取美国民众的支持,美国政府起草《美国与苏联关系》,系统地阐述了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战略设想;1947年的希腊和土耳其危机为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创造了机会,之后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要求国会批准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的咨文并通过了法案,杜鲁门主义出台。 (2)评价:是一种新的世界范围的门罗主义,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的公开破裂和美苏“冷战”的全面展开。 克什米尔问题

(1)克什米尔:位于印度、巴基斯坦、中国、阿富汗之间,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人口中77%是穆斯林,20%是印度教徒,战略位置比较重要。

(2)根源:1946年,即印巴分治的前一年,英国为了在印巴之间制造矛盾,将克什米尔土邦出售给信仰印度教的查谟大君。英国在1947年的《蒙巴顿方案》中规定:克什米尔科自由选择加入巴基斯坦或印度,或保持原来的地位。

(3)产生和发展:1947年,穆斯林部队进入克什米尔,宣布进行法对印度教王公的圣战,克什米尔土王逃到印度,获得印度的军事支援,印度出动军队进驻克什米尔,印巴双方发生武装冲突,第一次印巴战争爆发。在联合国干预下,1949年印巴在克什米尔划分了停火线,印占领2/3的地区和3/4的人口。1953年印巴发表联合公报,赞成克什米尔人民投票解决争端,但1954年印度借口巴基斯坦参加美国在东南亚组建的军事同盟,改变了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立场。此后,克什米尔争端成为印巴两国关系紧张的主要问题。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背景:新中国建立后把建立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放在外交工作的首位。1949年12月毛**访苏,与斯大林进行了会谈,逐步打消了斯大林担心与中国结盟会引起美英等国的不满,从而危及苏联的既得利益的疑虑。 (2)1950年2月14日,中苏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了中苏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方面的全面合作,确立了中苏之间的同盟关系。 (3)内容:

① 军事方面:保证共同制止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的行动。

② 政治方面:对有关两国共同利益的重大国际问题将进行彼此协商。

③ 经济、文化方面:发展、巩固两国的经济与文化联系,彼此给予经济援助,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 (4)评价:

① 有利于保障中苏两国的安全,有助于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壮大。

12

② 中国方面:新中国不仅在建设方面获得了苏联的极大帮助,而且在反对侵略、维护远东及世界和平与安全上获得了苏联的有力支持。中苏之间的经济合作对于新中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③ 苏联方面:苏联获得了一个可靠的经济同盟者,使7500公里的中苏边界处于安全和友好状态。 ④ 但是,执意条约的某些条款也损害了中国的部分权益。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成立后在与各国外交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制定的根本指导原则。它的制定是一个逐步探索和实践的过程。 背景:新中国成立后,非常重视与相邻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和平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中印两国的边界问题和“西藏问题”是新中国面临的棘手问题。

形成与发展:1953年周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成员时,提出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印度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谈判的指导原则,之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正式倡议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1955年在印尼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周总理针对帝国主义国家利用亚非国家存在不同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事实进行挑拨作了发言,进一步阐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思想。之后亚非会议通过的和平共处十项原则实际上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引申和发展。

中国首倡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对列宁和平共处的政策和现代国际法基本原则作出的重大发展。在它的指导下,中国与周边各国的外交关系获得了良好发展,解决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 华沙条约组织(Warsaw Treaty Organization)

背景:1954年10月,美、英、法等国代表签订《巴黎协定》,西德被批准加入北约组织,这对苏联和东欧国家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

过程:苏联坚决反对《巴黎协定》,并与保加利亚、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民主德国等8国代表举行欧洲和平与安全会议,并于1955年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即《华沙条约》。

《华沙条约》的宗旨是机体防御。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使苏联加强了与北约抗衡的实力,也加强了苏联对东欧各国的控制,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在东欧形成。 但是,随着东西方从对抗走向缓和华约成员在一些重大问题的分歧越来越深,华约名存实亡,苏联因自身难保,对此无力回天。“空心化”的华约凄然地走向解体,至1991年7月日正式解散。 “三和”路线

(1)背景: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开始调整对外政策,缓和紧张的局势。1956年2月在苏共20大上,赫鲁晓夫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他在对外政策方面的观点,其新外交政策的核心就是“三和路线”。 (2)内容:“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 (3)评价:(优缺点) U-2飞机事件

1960年5月1日,一架美国U-2高空侦察机深入苏联领空后被苏军击落,飞行员被活捉,并供认了搜集情报的使命。

这一事件打乱了四国政府首脑会议即将于1960年5月在巴黎举行的整个计划,使正在宣传“戴维营精神”的赫鲁晓夫左右为难。由于艾森豪威尔政府拒绝道歉,四国首脑会议流产。 第三次中东战争

1967年4月,以色列飞机闯入叙利亚领空,击毁叙利亚战斗机,5月埃及下令封锁蒂朗海峡,6月5日以色列发起进攻,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以军取得了胜利,在短短6天之内占领了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的大片土地。

第三次中东战争以阿拉伯国家的失利宣告结束。之后,在联大紧急会议上,美苏发生了激烈的冲突。苏联要求以色列立即撤军,退还侵占的阿拉伯领土;美国则主张以色列有条件的撤军并兼并某些阿拉伯领土。中东危机陷入僵局之中。 后来,在美苏操作下安理会通过了英国的中东方案,即“242号决议”。决议要求以色列撤出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占领的阿拉伯领土,结束中东一切交战状态。但该决议没有谴责以色列的侵略行径,而把巴勒斯坦问题归结为“难民”问题。因此,阿拉伯国家拒绝接受这一决议。这是美苏僵持和妥协的结果。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中东继续维持着“不战不和”的局面。 万隆会议

(1)背景:二战后,殖民列强遭削弱,第三世界政治独立,团就起来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1954年茂物会议做准备 (2)1955年4月18日,第一届亚非会议,印尼万隆,内容 (3)重大的历史意义 大规模报复战略

1953年,艾森豪威尔入主白宫,他在军事战略方面提出了“大规模报复战略”,即依靠美国战略核力量的优势对苏联形成有效的威慑。

其基本内容是:以核武器威慑苏联、中国等不敢发动任何形式的

战争,如果威慑失灵,则以核武器进行大规模报复,以核战争代替常规战争,以战略核武器代替常规武器。这其实是在实行一种敢冒战争危险的、但又避免战争爆发的“战争边缘”政策。

艾森豪威尔提出这一战略的考虑是:其一,美国当时在核弹以及投掷核弹的重型轰炸机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其二,他坚信“自由世界”的安全只能建立在美国保持健全强大的经济之上,他认为使用核武器威慑之后就没有必要拥有大批人力和庞杂的常规武器,因此可以减少军费开支,从而实现“无赤字开支国防”的目的。

缺点:大规模报复虽然可能一时取胜,但却威慑不了对手,相反却逼着受攻击国作出可怕的选择,不是投降便是总体战争,一旦总体战争爆发,那就等于自杀。后来该战略被1961年成立的肯尼迪政府的“灵活反应战略”所代替。 (参考何兰:《新视角下的国际关系理论》,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新日美安全条约

(1)背景: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的经济迅速发展,并于1956年加入了联合国,实现了重返国际社会的愿望,但1951年签订的日美安全条约重重压住了日本国民日益增长的民族自信心和独立意识。修改日美安全条约成为日本外交的当务之急。——1957年,岸信介内阁成立,追求日美关系的对等化;而二战后美国从全球战略利益出发,把日本纳入了美遏制政策的远东轨道。——1958年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爆发,1957年哲拉德事件——1959年4月到1960年1月,美日22轮谈判

(2)日美双方在经过多轮谈判后于1961年1月19日在华盛顿签署了《新日美安全条约》,又称《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保障条约》。这一修订后的条约具有新内容

13

(3)影响:在日本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以日本社会为首的进步势力强烈反对这一条约,他们主张废除可能将日本卷入战争的日美安全体制,主张建立日、美、中、苏为中心的新安保体制,确立日本的中立。他们领导了声势浩大的反对斗争,岸信介被迫辞职,艾森豪威尔的访日计划被迫推迟。

七十七国集团(Group of 77)

背景:1955年万隆会议,不结盟运动;亚非拉国家在政治独立后,面临发展民族经济的艰巨任务,渴望团结起来打破不公正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1946年3月,在首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77个发展中国家组成了“七十七国集团”,并发表了《77个发展中国家联合宣言》,谴责了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掠夺和剥削发展中国家的行为,强调广大发展中国家增进彼此之间的经济合作的重要性,确定了在每届联合国贸发会议之前召开部长级会议,以协调立场,确定共同的目标和制定联合行动的计划。

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是不结盟运动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它与不结盟运动一起,标志着第三世界作为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从此以后,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团结起来,有力地冲击着美苏控制国家事务的两极格局,推动着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苏伊士运河危机

(1)历史背景、现实背景

(2)1956年7月26日,纳塞尔宣布埃及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英法两国对此反应激烈,决心用武力夺回运河。美国却主张通过调节性谈判,实现国际共管苏伊士运河的目的。在会谈未果后,英法暗中勾结以色列对埃及发动军事进攻,美苏强烈反对,英法被迫停火。1957年,包括英法在内的有关各国都接受了埃及的运河国有化政策。

(3)影响:苏伊士运河危机对战后国际关系产生了广发而深远的影响。英法在中东的传统影响已丧失殆尽,其大国地位也遭到严重削弱。美国利用英法的困境乘机填补了中东的力量真空。 试述北约组织的形成 (1)背景(建立目的)

(2)过程:西欧国家的联合 —— 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正式公布,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3)意义:标志着以美国为首的大西洋联盟的形成;加深了美苏之间的对立,推动着冷战向纵深方向发展。但其内部也一直存在着美欧之间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

试述战后初期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

(1)抗日胜利后:扶蒋压共政策,马歇尔调停,《援华法》,“有限援蒋”方针 (2)1949年底到1950年上半年:“脱身”政策,等待观望态度 (3)1950年:对华遏制政策,“麦卡锡主义” 试述东方阵营的形成

(1)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

(2)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与经互会的成立 (3)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试析美苏第一次缓和的历史背景和表现。

(1)历史背景:1953年赫鲁晓夫、艾森豪威尔上台,开始调整对外政策,缓和紧张的国际局势。 ① 苏联:“三和路线”(“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 ② 美国:“新面貌”的对外战略(政治上的解放政策,军事上的“大规模爆发战略”)

(2)表现:奥地利问题,日内瓦四国首脑会议,苏联与西德建交,苏日建交,美苏在柏林问题上的斗争,美苏戴维营会谈 试述60年代戴高乐独立自主外交。

(1)背景:1958年,法属阿尔及利亚危机严重,戴高乐东山再起;法美矛盾 (2)独立外交:独立核防务(1958),《法德合作条约》(1963),缓和、谅解、合作的对苏战略(1960、1966) (3)对戴高乐的评价

试述不结盟(Nonalignment)运动形成的基础和意义

(1)基础: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众多国家独立,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却面临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强权政治仍是现实。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发展民族经济,第三世界广大国家决心摆脱大国控制,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2)意义

如何理解英美特殊关系。 (1)“英美特殊关系”的来源

(2)英美特殊关系的发展:二战期间,冷战,“三环外交”,第一届艾德礼工党政府

(3)影响:英美特殊关系对欧洲和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英国在美苏对抗和东西方关系的处理中,坚决站在美国方面,执行联美抗苏的总方针;同时极力影响美国的政策,不失时机地在美苏之间充当调解人,使双方关系不至于过分紧张。通过这种方法,英国加强了本国的国际地位,以有限的实力对国际事务施加了最大的影响。

(4)英美特殊关系的战略重点在欧洲,在世界其他地区英美两国存在着严重矛盾。在一系列国际问题上,如殖民问题、朝鲜战争问题、越南战争问题、柏林问题等,英国从本国利益出发,与美国立场不尽相同甚至存在明显分歧。(苏伊士运河危机,20世纪60年代,70年代,80年代)

试析西欧联合的原因和现实条件。 (1) 基础:法德和解 (2)基本动因:联合自强

(3)现实条件:美苏对欧共体的外交政策,欧共体经济取得骄人的成绩,FaGuo戴高乐的努力 试析冷战的缘起。 (1)“冷战”的来源、定义、核心内容、基本特征 (2)冷战的缘起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① 战后初期的国际环境为美苏对抗和东西方冷战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② 战后美苏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在全球划分势力范围,使双方相互感到在地缘安全上受到了威胁; ③ 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的矛盾与冲突使双方很难再维持战时合作关系;

④ 美苏传统政治文化的迥异与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对立使东西方的分歧难以调和;

14

⑤ 美苏领导人和决策层对彼此认识的差异与处理外交的方式或外交策略的不同加剧了美苏对立。 ——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 ——美苏的行动

试析古巴导弹危机发生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P.383)(The Cuba Missle Crisis)

(1)背景:1959年古巴革命,1961年猪湾入侵 —— 赫鲁晓夫部署导弹,1962年被美国发现 (2)美苏态度 (3)评价

试析社会主义阵营发生分化的原因。(P.387)

(1)1956年2月24日,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在苏联党内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产生了巨大的分歧,造成社会主义各国思想上的混乱。4月17日,苏联宣布解散共产党情报局。 —— 大大推动了东欧国家摆脱苏联控制和斯大林模式的进程。

(2)波匈事件 —— 表明苏联为了维护其国家利益,不惜对东欧盟国使用武力;定下了此后东欧国家的发展道路:党领导的一种妥协式的改革道路。

(3)苏联干涉东欧国家内政:苏阿关系的断绝,罗马尼亚的独立自主,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尼克松主义(P.438)

(1)1969年,背景(历史条件) (2)内容:军事战略与盟国战略方面 (3)评价

勃列日涅夫主义(P.454)

(1)背景:苏联对东欧的牢固控制是苏联同美国在欧洲争夺的前提,也是苏联全球扩张战略的基础。但是,东欧各国由于照搬苏联模式,从60年代中期开始在政治、经济上陷入困境,它们试图探索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这是苏联所不允许的。因而苏联进一步加强了对东欧的全面控制。

(2)60年代末,勃列日涅夫发表了一系列宣扬苏联扩张主义的宣言和声明,被称之为“勃列日涅夫主义”。 (3)主要内容:“有限主权论”、“国际专政论”、“国际分工论”、“大国特殊责任论”。

(4)在该主义的指导下,苏联长长干涉别国内政。典型事件如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此外,苏联在东欧增加驻军,并控制了东欧国家军队的指挥权。

里根主义

(1)背景:1981年,里根入主白宫。当时美国面临着苏联在全世界扩张的严重挑战。里根政府制定了美国争取在20世纪末或21世纪初重新支配世界“里根战略”,其核心是在政治领域推行“里根主义”。

(2)基本思想:认为世界上所有矛盾都可以归结为美苏两家或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里根竭力强调动西方矛盾的重要性,推动整个国际形势相战后初期的“两极世界”方向发展。美国推行“里根主义”的重要手段是“低烈度战争”,指美国在不触及美苏核战争和合大规模常规战争的前提下,在第三世界向苏联发起进攻和争夺势力范围的战略。这是一种综合性战略,即通过军事、政治、经济等手段来打击第三世界的“马克思主义”政权。这比纯粹的军事战略灵活、有效,是美国达到既能抑制苏联扩张,又能避免美苏之间发生正面战争的目的。 (3)评价:黩武主义,理想主义,现实主义,最突出的特点:挑战性(P.459)

(4)作用:有效地遏制住了苏联的扩张趋势,巩固了与盟国的关系,重新夺回了战略主导权。许多人把80年代东欧剧变的苏联解体归功于里根上台后的战略反攻。 新东方政策

(1)背景:1969年,勃兰特出任联邦德国总理,正式推行“新东方政策”。 (2)内容(主张)

(3)实施过程:与苏联、波兰达成谅解;关键:改善两德关系

(4)评价:是70年代东西方缓和的重要内容。打破了联邦德国与苏联东欧国家的僵持关系,提高了联邦德国自身政治地位,使之重新进入苏东商品市场,扩大了自身的国际生存空间。开创了西的外交关系的新时期,为德国和平统一奠定了基础,对世界和平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上海公报(P.448)(Joint Communique Betwee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背景: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即《上海公报》。 (2)内容 (3)评价

第四次中东战争(P.478) (1)背景:阿以矛盾

( 2)过程:1973年10月6日,埃及、叙利亚同时在东西两线向以色列发动了军事进攻,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亦称“斋月战争”、“十月战争”。—— 联合国通过决议,遏制以色列的扩张态势 (3)评价:使阿以双方实现了暂时的“力量均衡”。战争之后,苏联与阿拉伯世界关系渐冷,同埃及关系不断恶化。美国也吸取战争教训而调整了中东战略,在服从美国利益前提下力促同阿拉伯国家“缓和”。 试述中美和解的原因、过程和影响。(P.446)

(1)原因:20世纪70年代,抑制苏联扩张的共同战略利益;美国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中苏关系彻底破裂提供了机会;尼克松和基辛格个人因素

(2)过程:缓慢曲折。1945-1968年间,共举行134次会议,但收效甚微;60年代末70年代初,两国着手改善关系,尼克松入主白宫后,采取了一些积极步骤;1971年,“乒乓外交”,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建交 (3)影响:(P.449)对美国、苏联、中国;对世界格局:中美苏战略大三角 试述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外交政策的背景、内容和影响。(P.459)(New Thinking)

(1)背景:1985年,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当时苏联长期以来的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为了摆脱困境,戈尔巴乔夫试图在外交领域进行突破,提出了外交政策的新思维。 (2)内容:《改革与新思维》对其进行了具体阐述。

1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1w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