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邮电大学中西方哲学史之西方哲学史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更新时间:2023-04-30 14:4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1 页,共 33 页

目录

2018年北京邮电大学中西方哲学史之西方哲学史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一) (2)

2018年北京邮电大学中西方哲学史之西方哲学史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二) (13)

2018年北京邮电大学中西方哲学史之西方哲学史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三) (24)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2 页,共 33 页 2018年北京邮电大学中西方哲学史之西方哲学史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一)

特别说明:

1-本资料为2018复试学员内部使用,严格按照2018复试常考题型及难度全真模拟预测。

2-资料仅供复试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

一、名词解释

1. 三位一体

【答案】三位一体是基督教最基本的教义,又称三一神论,建立于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的《尼西亚经》。它主张“一个存在,三个位格”,即圣父、圣子、圣灵为同一本体和父、子、灵三个位格。圣父是耶和华上帝;圣子是道成肉身的基督耶稣;圣灵运行于世界,作用于人心,使人知罪、悔改、成圣。三位格虽平等独立但不是分离的存在,它们具有同一本质,是完全的合一,作为一位神。这种观念受了新柏拉图主义者普罗提诺“三本体”的影响,带有思辨色彩和神秘主义成分。

2. 爱智

【答案】爱智是指哲学。从语义上来说,在希腊语中,“哲学”一词的本义是“爱智慧”。从哲学本身来说,所有的科学都按照一定的规则来运行,哲学是对这种规则的反思,也就是对其“思想前提”的追问。只有这种探寻事物的一般原理和原因、追问自然万物的本原和根据的知识,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智慧”,对这种“智慧”的热爱与追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

3. 康德的现象

【答案】康德的现象是指以感性的时空形式和知性范畴得来的经验的对象,它产生于不可知的物自体。现象与幻相是不同的。幻相是指一种没有任何事物与之对应的表象,但现象总是一个给予对象的现象,是普遍的。他认为,对象和知性概念的应用范围只能是现象领域,超出经验去运用范畴是不合法的,因此,物自身是不可认识的。他假定物自身的存在是人们的意识对象,并作为现象的必要条件,因为现象本身预设了某种显现的东西。

4. 色诺芬尼的理神论

【答案】色诺芬尼的理神论是坚持神是唯一的、不变的本原的哲学观点。他认为神有统一性和不变性,是独一无二的,在形体或精神上与世人不同,其用思想来统治万物,居住于一处,是“全视、全知、全闻的”。神无始无终,是永恒的,无所不包,他是无限的。他所说的神是唯一的、不变的本原,这是在原则意义上所说的本原,“神”是世界最高原则的代名词。

5. 自然说

【答案】自然说是指人应按照自己本性决定自己命运,不应受外在法律和习俗的约束的学说。“自然”源于自然哲学中的本原观念,指人类本性。智者认为国家的起源、人类社会的法律和习俗等都不是与生俱来的东西,与人的本性并不一致。自然说认为传统的法律和落后的习俗都是约束人的本性的,人们应抛弃它们,按照自己本性去生活。关于人的本性,持自然说的智者们之间存在着分歧,有的认为是弱肉强食,有的认为是天生平等。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3 页,共 33 页 6. 《精神现象学》

【答案】《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的哲学著作,1807年出版。全书以客观唯心主义立场,叙述了意识从自发到自觉的各个发展阶段,即“意识”、“自我意识”、“理性”、“伦理精神”、“宗教”、“绝对知识”,并把这些阶段说成是人类意识在历史中所经历的发展阶段的缩影。主张意识的发展是基于意识本身的矛盾进展的,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并猜测到了逻辑的东西和历史的东西的统一。但始终把“绝对精神”作为自己哲学的最基本的概念,逻辑和历史统一于“绝对精神”。初步建立了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基本轮廓和基本概念。

7. 第一实体

【答案】第一实体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哲学概念,它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含义。在《范畴篇》中,他认为实体是既不表述也不依赖于一个主体的东西。在《范畴篇》中,他认为个别事物是第一实体,第一实体是一切所是的东西的最基本的载体。在《形而上学》中,他认为“这一个”是第一实体,“这一个”表示“是者”指称的个别事物的存在。在《形而上学》中的Z , H 两卷,他又认为个别事物由形式和质料构成,形式先于质料。因此他提出形式是第一实体,认为第一实体是“其所是”,又称“本质”。他在第一实体问题上的不一致对后世的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8. 四因说

【答案】“四因说”由亚里士多德提出,是指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他认为从客观事物中为实体概念找到它的具体根据是必要的。在人造物中,“四因”彼此区别。在自然物中,动力因和目的因都是形式因,“四因”只有形式因与质料因。形式因规定事物的本质,包含着事物发展的动力和目的,是积极的、能动的、决定的因素;质料因是消极的、被动的、被决定的因素。形式与质料相对立。整个宇宙形成一个从质料到形式交替上升的统一序列。四因说回答“实体存在的原因是什么”问题,构成业里士多德实体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哲学家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简答题

9. 简述康德的道德公设。

【答案】(1)道德公设的概述

①前提

在道德问题上,康德是一个理性主义者,他认为人的理性使人成为一个道德的存在者,道德行为总是以一定的理性为价值取向的,道德的最高理想是至善。

②道德公设

a.道德公设的作用

在道德实践中,除绝对命令外,还需要道德公设。他认为,为了使人们相信道德生活是可能的、至善是可以达到的、道德和幸福是一致的,道德公设就不可缺少的。道德公设的作用在于使人确信能够达到至善,激励道德勇气和信心,培养向善的道德情感和习惯。

b.道德公设的感性因素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4 页,共 33 页 道德公设是为了适应道德实践的需要而设立的,这些需要虽然是道德的,但也是感性的。他虽然否认感性的欲望和情感是道德律的依据和基础,但他并不完全否定感性在道德中的作用。他相信一旦道德律被置于纯粹理性的基础之上,道德的欲望和情感就将有助于道德律的实施。

③道德律与道德公设的关系

在他的道德哲学中,道德律与道德公设属于两个不同的层次:

a.前者是基础、是主干,后者是应用、是辅助;

b.道德律是完全依靠理性建立的,被置于基础之上,是绝对命令;

c.道德公设虽有理性依据,但还要兼顾感性因素,因此,道德公设不是纯粹理性的产物,不是绝对命令,而是带有某种程度的假定因素。

(2)三条道德公设

康德认为道德公设共有三条,人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道德公设。

①意志自由

他认为意志自由不仅是公设,还是纯粹理性的现实、道德的先决条件。如果没有意志自由,则不可能有任何的道德行为。他认为人们只有相信他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够正确地运用自己的意志、做出自由的选择,他们才能相信,依靠自己的力量可以达到至善的目标。

②灵魂不朽

由于人是有限的存在,不可能在短暂的一生中得到至善。因此,人只有相信灵魂不朽,人们才会做出不懈的、连续的努力。

③上帝存在

只有当人们相信,德行是与幸福一致的,一个道德的人将得到幸福,否则将受到惩罚,他的道德努力才有现实的动力。因此,必须假设一个至善的主宰的存在,即上帝。这个至善者具有洞察一切的智慧和惩恶扬善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好人和坏人得到相应的结果。

10.约翰·司各脱个性学说的主要观点。

【答案】属性是规定一个事物是什么的性质,而个性即决定一事物是这个而非那个的本性,两者是相对的。约翰同各脱提出了自己的个性学说,要点如下:

(1)个性既不是质料、形式,也不是它们的复合。

约翰·司各脱认为质料和形式均属于实体的属性,属性在本性上晚于实体,是不能规定实体的因此,不能把质料、形式当作个别化原则。

(2)个性是决定自身的终极因素,是不可解释的。

在约翰·司各脱看来,每一实体都有共性与个性,共性是由实体的形式和质料决定的,而个性是决定自身的终极因素。因共性不能用来规定个性,故个性是不可解释的。

(3)个性与共性之分是原则上的区分。

约翰·司各脱认为在原则上可将一事物分为两种样式,个性和共性。个性是不能用概念表述的终极本质,而共性则是可用概念表述的本质,两者又都是存在于感性事物之中的实在的本质。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5 页,共 33 页 11.康德:“形而上学是一种完全孤立的、思辨的理性知识,它完全超越了经验的教导,而且凭借的仅仅是概念;尽管形而上学比其余一切科学都更为古老,……但迄今为止命运还不曾如此惠顾它,使它能够选取一门科学的可靠道路。”在康德看来,与自然科学相比,形而上学的危机表现在哪里?对康德来说,形而上学如何能够走上科学的可靠道路?

【答案】“形而上学是一种完全孤立的、思辨的理性知识,它完全超越了经验的教导,而且凭借的仅仅是概念;尽管形而上学比其余一切科学都更为古老,……但迄今为止命运还不曾如此惠顾它,使它能够选取一门科学的可靠道路。”这句话出自于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一书,该书标志着哲学研究的主要方向由本体论转向认识论,是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巨著,被视为近代哲学的开端。

(1)形而上学的危机

①危机根源

这一时期的形而上学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于怀疑论,尤其是近代的英国经验论。康德指出了造成这一哲学危机的根源是:

a.形而上学超越经验的企图是不合法的,它只是“普通经验的庶孽”,“理应对它的僧越表示怀疑”。

b.经验论对形而上学的怀疑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不能克服形而上学的独断论,因为独断论的原则是纯理性的。

c.形而上学的性质决定了这门学问完全不受经验的教导,而且完全依靠单纯的概念。

②危机表现

a.形而上学受到了近代经验论的猛烈冲击,尤其是在近代哲学认识论转向的背景之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实在的东西一一科学真理,越来越重视认识论,而古代形而上学的理性方法是在概念之间的纯粹演绎,无法扩大现有知识,无法解决科学真理的普遍性问题。

b.在经验论的发展中,发现知识的生成过程中只是感性起作用或是变相地起作用,从而取消了理性的作用,否定形而上学。因此,理性至今还没有找到一个普遍的、必然的原则和标准,人们按照自己的理性标准各行其是,纷争不断。

c.形而上学缺乏普遍性和必然性,表明了它缺乏科学性,由此也小能像科学那样取得共识、小断进步。

(2)形而上学走上科学的可靠道路的方法

①为了应对形而上学危机,康德调和了经验论和唯理论的思想,提出任何一个经验都既包含有后天经验性的成分,即自在之物(它本身不可认识)刺激我们的感官而形成的各种知觉和印象;也包含有先天的成分,即先天的直观形式(空间和时间)以及知性的纯粹概念(诸范畴)。

②康德认为正是经验中的先天成分,给我们的经验知识赋予了普遍必然的性质,即一切有理性者或认识主体在认识一个对象时所不得不遵守的规律的性质;只不过这个认识对象不能视为自在之物,而只是在我们心中所呈现的“现象”。我们在自然科学中认识一个对象看起来似乎是用我们的观念去与对象“符合”,实质上还是由于这个对象先与我们的观念(时空及范畴)相符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1ce.html

Top